4 講章大綱

系列:人生的法則

主題:信心的法則

經文:箴三1-6

金句:「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

引言

這幾節經文在千百年以來,一直被無數人看成是指南針,因為這經文告訴我們何謂信心的人生。本質上,這是一種由信心法則所支配的人生(參看哈二  4  ;林後五  7  ;羅十四  23 )。信心,在聖經中的定義是「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  1 )。人被造來信靠神,且必須是唯一併全然的信靠,任何不是如此信靠的人,就是不信神者。耶穌基督有關信心法則的信息,讓我們瞭解了以下三點要求:

一、信靠的決定(箴三5

1 )  一種對基督的降服( 箴  三  5 )

2 )  一種對自我的棄絕( 箴  三  5 )

二、信靠的奉獻(箴三6

1 )  我們必須每天尋求基督的存在( 箴  三  6 )

2 )  我們必須每天合乎基督的心意( 箴  三  6 )

三、信靠的教誨(箴三6

1 )  神移除障礙的大能( 箴  三  6 )

2 )  神應許會透露教誨( 箴  三  6 )

結語

唯一安全的道路就是信心的道路,你是否已經開始這趟與神一同探險的旅程呢?若還沒有,何不從今天就開始呢?

4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人生的法則

主題:信心的法則

經文:箴三1-6

金句:「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

引言

這些經文在千百年以來,一直被無數人當成是指南針,因為這經文告訴我們,何謂信心的人生。本質上,這是一種由信心法則所支配的人生。聖經上告訴我們:「義人必因信得生」(參看哈二  4  ;羅一  17  ;加三  11  ;來十  38 ),還有「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  7 );以及「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十四  23 )  。  信心在聖經中的定義是「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  1 )  。  對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而言, 信心用在對某事的信任上  ,還不如用在對某人的信靠來得重要。他說:「信心是在神良善裡的強烈自信。」也許下列簡單的圖形可以幫助我們記憶那信的意義。

Forsaking                                (棄絕)

All                                             (全部)

I                                                 (自我)

Take                                         (抓住)

Him                                           (神)

人被造來信靠神, 只能是唯一併全然的信靠, 任何不是如此信靠的人  ,就是不信神者。耶穌基督有關信心法則的信息,讓我們瞭解了以下三點要求:

一、信靠的決定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箴  三  5 )  。  人類的無能正是神能力的秘密,對此保羅說「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  10 )  。  前美國聯邦調查局的首席,胡佛曾寫到「當一個人靠他自己的聰明學習、靠他自己的體力生活、誇耀他自己的成就並且聲稱他是自己的主人時,其結果就是無數的災難。即使他的地位維持,並且財富增加,但在當神被遺忘的時候,成功會在瞬間化成失敗。因為內心沒有平安,沒有自我滿足,沒有真正內在喜樂的經歷。所以專心仰賴耶和華是能力的記號,而這也是唯一通向真正滿足的道路」( Our Daily Bread,  3/22/76 )。這種信靠的決定需要:

1)一種對基督的降服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 ( 箴  三  5 )  。  在希伯來心理學中,心在情緒上所佔的地位並不如在理智及意念上來的高。因此,自我信靠的誘惑牽涉到棄絕神的意念。要注意的是,神期待完全的忠心,且要毫無保留,所以我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救主已經用祂寶血來救贖我們,並且召募我們信靠祂,難道我們卻連全然屈服自我都做不到嗎?

1  .舉例說明

2)一種對自我的棄絕

「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 箴  三  5 )  。  生命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將我們信仰的目標,從自我轉移到基督上。我們試著使自己肉身達到完美,卻無法辦到。這是因為我們只能在捨棄自我去降服於基督,或是棄絕基督去順服自我二者中去選則一種;但有許多人在某只手抓著世界不放時,還想用另一隻手去抓緊救主,這樣是行不通的。

2  .舉例說明

3  .舉例說明

二、信靠的奉獻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 ( 箴  三  6 )。  有了  決定的行為之後,接著要有奉獻的態度,而這也正是使徒身份的真正意義。

1)我們必須每天尋求基督的存在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 ( 箴  三  6 )。時時尋求基督的存在,不只是牽涉到在聖經中學習基督,還包括在禱告中向基督說話,這意味著藉著全然依靠且順服的生活,與耶和華建立美好的相交。在每一刻,我們都要透過心思想耶穌,透過眼睛注目耶穌,透過嘴讚美耶穌,透過手作主工,透過腳與主同行,也要透過心愛主、愛人。如同保羅以誠實所說: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 (參看腓一  21 )。

4  .舉例說明

2)我們必須每天合乎基督的心意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 ( 箴  三  6 )  。  基督在人事世間受苦難,都是為令天父喜悅(參看約四  34  ,八  29 )。這一點從祂在人世間的生活,及祂公開的使命來看都是真實的。為此,神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  17  ,十七  5 )  。  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中,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神的旨意,即使這旨意是讓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太廿六  39 )。同樣地,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做主所喜悅的每件事。

三、信靠的教誨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 箴  三  6 )  。  如果我們信靠的決定與奉獻的行為都是真心,那我們永遠不會懷疑神對我們人生的教誨。賀堅斯( Evan Hopkins )說:「神很少引導那遠遠落後的靈魂,祂也不會向那些未曾聆聽的耳透露祂的道。神主要是透過人們對聖經的研究,其次是在祂對充滿信心禱告的回應中,來指導他們。通常某一節經文,在突出成為神特殊信息時,人們會順從神的旨意而注意它。其它時候,神會讓人們藉著閱讀聖經,更加清楚某些原則,而他們也會開始注意,那即將來臨的教導方式。」我們可以確定以下兩件事:

1)神移除障礙的大能

「祂必指引你的路」 ( 箴  三  6 )  。  這句經文背後的想法,是祂使道路變得清楚。這說法也出現在以賽亞書四十章第  3  節中的「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知道基督徒的人生是受引導這是多麼棒啊!神從未想要讓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甚至迷路,如同詩篇作者所說「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廿三  3 ), 而救主也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  12 )  。  如果我們真心信靠耶和華的指導,祂就會在順服的道上指導我們。

5  .舉例說明

6  .舉例說明

2)神應許透會露教誨

「祂必指引你的路」 ( 箴  三  6 )  。  在聖經中,神已揭露支配人生的指導原則。我們閱讀聖經時必須要仔細,因為神將會使那決定行為準則的原則變得清楚;之後,當我們為某事禱告時,聖靈的左證也會使神的旨意變得明確。如果,事情是正確的,信念就會加深好確定這點;在另一方面,若某事並未受耶和華引領,那麼問題的關鍵就會在我們的思考中變得愈來愈不重要,最後,週遭環境會將問題給解決。因為神是超越人生所有經歷的至高者,所以祂可以依據基督徒的禱告來安排一切的事情,並透過我們週遭所發生的事來顯現行為準則。

但是光靠閱讀聖經並非十分充分,因為我們常常可能會濫用;至於只有聖靈最終的左證,也不完備,原因是我們可能誤解自己的感覺;而環境因素也不能單獨存在,因為有時我們會操控環境,使它符合我們自己的想要的結局。但是,當這三樣都顯示出那該有的發展時,那麼一切就沒問題,且只要內心帶著受神引領的平安、順從地進行之外,其它就什麼都不用做了。

7  .舉例說明

結語

神要的應許從未落空。當我們明白那來自天上的引導與恩典時,我們就無需憂慮未來。的確,這就是信心的法則,而這要求信靠的決定、信靠的奉獻且根據神的應許,還要有信靠的指導。  唯一安全的道路就是信心的道路,你是否已經開始這趟與神一同探險的旅程呢?若還沒有,何不從今天就開始呢?

附加評注

1  .舉例說明

當施達德( C.T.Studd )在說以下這段話時,他明白什麼是降服於耶穌,他說:「如果耶穌基督是神,且為我而死,那麼我所為祂做的任何犧牲就都算不了什麼。」

2.   舉例說明

某次,主耶穌基督邀請一個年輕人來跟從祂,一同走在真理的道上,這人毫不遲疑地表明自己願意跟隨的意願,但他附帶了一個條件:「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對此,耶穌以嚴厲的話語責備他說:「任憑死人埋藏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參看路九  60 )這年輕人是準備在他個人才智所允許的情況下去信靠神,因為他雖然願意追隨基督,但卻必須等到他父親死去,他才能安心地全心追隨主耶穌基督,然而耶穌說「你說的話像個罪孽深重的人,如果你真有心追隨我,那就必須是毫無保留的追隨。也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成為神國的傳道者。」

3  .舉例說明

有位女士參加旅行團去參觀尼加拉瀑布,並且正打算走過那橫越瀑布的小橋。可是當她看到腳下湍急的水流,她就變得驚慌,雙手緊抓著橋的橫纜而拒絕再做任何的移動。導遊在衡量周圍的情況之下,很快的對那女士說:「將妳的雙手交給我。」那女士勉強照著導遊的話做,但卻仍然頑固的用一隻手抓著橋的橫纜,如此情況當然沒有改善。於是導遊再次溫柔卻堅定的問她說:「小姐,你想要走過這座橋嗎?」她回答說:「是的。」接著導遊告訴她,「將你的雙手都交給我。」經過短暫的內心掙扎,那女士終於照導遊的話做。幾分鐘之後,她安全地站在在橋的另外一端。你是否已經準備做好這樣信靠的決定呢?

4  .舉例說明

對許多人而言,人生就是金錢、名聲、運動或性愛。你與他們交談五分鐘之後,就可以分辨出他們的人生是受什麼而支配。這人生的主宰可以成為他們用餐時候的話題,也會驚擾到他們的夢境,也控制了他們整個生活的型態。你的人生是受什麼所支配?是基督還是你自己。

5  .舉例說明

「過去有位偉大的作家曾說:『當我們一但做成了決定,就不要再回頭看。讓我們相信神不會撇下那信靠祂的人,也不讓那信靠祂的人犯錯。當困難出現時,並不表示我們有錯,而有可能是在這條路上所出現的困難,比其它任何一條所出現的少。往前走去,神的道都已預備好了。高山有道路,河流有淺灘,且獅子被鏈拴住,而沙漠則有神的道通往那流奶與蜜的美地。』」( J. Murray,  A God-Planned Life )

6  .舉例說明

當我們正走在順服的道路上時,神通常會給我們一個確認。歐福德牧師回憶到在他早期接受訓練成為牧師時所出現的一個信號:在他被接受成為牧師之前,他必須要籌措一定數目的金錢;而這筆金額中的每一分錢,都必須借由禱告來獲得。贊助來自世界各地,但是在籌募日期即將截止時,他仍未達到預定的目標。此時,他的信心開始動搖,於是他告訴神說:如果他沒有籌到足夠的錢,那他會將此看作是不再接受訓練的一個指示。當信差按響門鈴的時候,他剛好做完他的禱告,他看到門上的投遞孔塞進一個信封,而上頭的郵戳是西非的安哥拉。頓時,他心情變得沮喪,因為這是他最後一個能夠寄望獲得金錢援助的地方。然而他估計錯了,這封信其實是來自他的一群非洲朋友,他們聽說歐福德想要受訓成為牧師,於是就殺了他們共同擁有的一頭小牛,賣了牛肉,且將所賣得的錢兌換成他所需要的幣值以寄支票給他。這筆金錢剛好是他所短缺的部分,分毫未差。此時所有的阻礙都被移除,而司提反也能夠帶著神的恩典和祝福的想法繼續前進。好牧人所說的話是多麼真實啊!「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約十  4 )。

7  .舉例說明

當船在深夜經過愛爾蘭海峽的時候,邁爾博士( Dr. F. B. Meyer )正好與船長一同站在甲板上,於是他問船長說:「在如此的黑夜裡,你如何知道荷利赫德碼頭的位置呢?」船長回答說:「你有看到岸邊那三盞燈嗎?當那三盞燈看起來互相連結如同一盞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知道港口的所在位子。」( Springs in the Villey,  Compiled by Mrs. Chas. E. Cowman, c 1939 by Cowman Publication, Inc., January 18 )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