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發光的生活

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腓立比書,可稱為  「最少教義的書信」。它主要的內容是說明「同心」與「喜樂」,相信是保羅在羅馬監獄中寫的(腓一7-13)。其中保羅表達了他在監獄中的某些危險(腓一20-26)。寫信的日期不大確定,大約在主後61至63年之間,是保羅四卷監獄書信中的第四卷。

芬德雷( Findlay )教授說  「這是一封『心』的書信,充滿愛、友誼、感謝和信心的書信」。這書信的目的,是說明腓立比教會在某幾方面顯出慷慨(腓四10-16;林後十一9),對教會的鼓勵,和他們擔心囚在羅馬監獄中的保羅。也強調提摩太正式代表保羅(腓二19-23)和以巴弗提的靈命追求(腓二25-30),更是勸告信徒要防備作惡的人、與十字架為敵的人(腓三2、18-19)。也是呼籲信徒在主內要同心合意和常常喜樂(腓四2、4)。

腓立比書是一封顯示基督徒思維的書信,也是一封不能用系統方式分析的愛的書卷  (有誰能分析一封愛的書信?)。其關鍵就是一章廿一節中的「喜樂」,或與其同意的用字,在書信中出現十六次之多。在這短短的書信中,其中有六十五個字是不曾在保羅其它書卷中出現過的,其中三十五個更不曾在新約其它書卷中出現。本書信是在說明基督徒的正常生活,應該是充滿喜樂,滿有恩慈,而且是同心合意的一種生活。


35 講章大綱

系列:為主發光的生活

主題:腓立比的簡介

經文:腓一  1-2

引言

腓立比可以說是保羅在歐洲第一個福音工場,也是歐洲基督教的萌芽之地。而腓立比教會的成立,是保羅在主後五十二年,在他第二次旅行佈道時所建立的。腓立比教會的首三位信主的人分別是呂底亞,之後是一位希臘的奴隸女孩,再其次是一位羅馬的禁卒。這教會開始是由意大利人和希臘人所組成的,與當時代奉行諾斯底主義的聚會有所不同。我們認識了一些教會的背景及一些人物之後,再來研讀首二句的經文。

一、保羅對腓立比教會自我介紹  (腓一1)

1)是朋友的(腓一1)

2)是弟兄的(腓一1)

3)是親切的(腓一1)

二、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牧養關懷  (腓一1)

1)教會合一的重要(腓一1)

2)教會聖潔的重要(腓一1)

3)教會使命的重要(腓一1)

三、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禱告  (腓一2)

1)單純的祝賀(腓一2)

2)屬靈的祝福(腓一2)

結語

我們知道保羅將自己介紹給腓立比教會,不但是以朋友,弟兄的方式,而且是親切地介紹自己。他對教會的教導,是慕求教會合一,而且要聖潔,以及要有使命感。最後,在保羅的祝賀中,他以單純及屬靈的情懷來祝福腓立比教會。他為腓立比教會求神,賜下合一及純潔的心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徒,願神的恩典賜給他們。願今日,我們也可以得神的這些祝福,讓我們能為主發光。


35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為主發光的生活

主題:腓立比的簡介

經文:腓一  1-2

引言

腓立比城的名字取自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腓立比而得名。是保羅傳福音給歐洲的第一站,也是基督教向歐洲西進的跳板。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主後五十二年,他第二次旅行佈道時所建立的。腓立比教會的首三位信主的人分別是呂底亞,之後是一位希臘的奴隸女孩,再其次是一位羅馬的禁卒。這教會開始是由意大利人和希臘人所組成的,完全脫離當時代非常流行的諾斯底主義,不受其影響。這教會是一個豐富的教會,是保羅唯一願意接受他們救濟的一群信徒。

現在讓我們研讀第一章一、二節的經文,瞭解其中的背景和特徵。

一、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自我介紹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裡的眾聖徒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腓一1)。如果你研讀保羅的其它書信,你會發現,本書的開卷語與其它書卷有所不同,本卷更覺私人性質。

1)是朋友的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腓一1)。他沒有像其它書信所寫的「保羅……作耶穌基督的使徒」,正如羅馬書一章一節,哥林多前書一章一節,和加拉太書一章一節等處所寫的。他沒有像其它書信一樣,首先聲明自己的使徒權柄,或者責備教會的錯誤來開始。相反的,他是寫給一間模範的教會,給他們當中一群監督和長老。

「保羅」是他的希臘名,而「掃羅」是他的希伯來名。他之所以不再使用「掃羅」,是因為神呼召他要向外邦人中作傳道的工。「掃羅」是「要求」或「祈求」的意思,而「保羅」卻是「小子」的意思。他用「保羅」開始與腓立比教會接觸,以表示「友誼」之意。

2)是弟兄的(腓一1)

「保羅和提摩太」(腓一1)。雖然提摩太沒有寫這封信,但保羅願意與提摩太齊名。但之後,保羅就沒有再提起提摩太了,直到第二章後半部才以第三人稱介紹提摩太。保羅在這裡透露了除了提摩太之外沒有別人與他同心,保羅是以弟兄或朋友來介紹提摩太(腓二20)。所以保羅在本書信中將提摩太視為同工,和同心於本書信中一切關懷與問安有分的人。可見保羅的心是如何愛弟兄,難怪保羅可以這樣說「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十二10)。

3)是親切的(腓一1)

「基督耶穌的僕人」(腓一1)。這句開首語,在保羅其它書信我們可以看見。他自稱是耶穌基督的「奴僕」,所以他是以謙卑的態度面對腓立比教會。

還記得有一次門徒爭論在天國裡誰為大嗎?主叫過一個小孩子來,說  「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太十八4)。然後他又說「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侍人的」(路廿二27)。

所以保羅自稱  「耶穌基督的僕人」。他顯出自己是基督的僕人。

1.舉例說明

二、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牧養關懷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裡的眾聖徒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腓一1)。保羅提出三樣事情,是每間地方教會必須明白的:

1)教會合一的重要

「眾聖徒」(腓一1)。保羅一次又一次的說強調主內合一,全書的主題都貫串在同一個心志裡(腓一27,二2)。雖然有二位姐妹,友阿爹和循都基,在信徒之中製造紛爭,但教會必須要強調同心的重要。教義的不同、實踐方法有異、以及心理情緒有別,但都不應影響教會的永恆合一,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5-6)。當我們接受了教會必須合一的重要觀念之後,我們也必須「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弗四3)。

2.舉例說明

2)教會聖潔的重要

「在基督耶穌裡的眾聖徒」(腓一1)。「聖」一字,意思是一個人必須完全保守為神所用,這涉及要完全與邪惡之事分離,而且要完全奉獻給神。當我們悔改的那一刻,我們即已經接受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神聖的工作。在希伯來書,作者寫道「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來十10)。這是地位上的成聖。

有條件性的成聖,其實是決定於我們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我。邁爾( E.B.Meyer )常說, 「對於基督徒應有的生活責任,就是實踐出真我。」

請留意,保羅勸腓立比的信徒在哪些事情上要聖潔?腓立比是當時羅馬的縮影,保羅在羅馬書第一章對腓立比城有深入的描寫,例如說到人的思想腐敗和情慾橫流  (羅二26、28),勸導聖徒「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 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彎曲」意思是「任性」,而「悖謬」意思是指某些「患病的」、「扭曲的」、「邪惡的」以及「腐爛的」事物。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信徒要活出聖潔的榜樣來。

3)教會使命的重要

「諸位監督,諸位執事」(腓一1)。保羅在其它書信中,特別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對教會監督和執事的指導沒有類似在腓立比書中這裡所說的。無可否認這是保羅接受腓立比教會救助的一個原因,這就是腓立比教會的一個事工。

3.註解

三、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禱告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腓一2)保羅的祝禱如下:

1)單純的祝賀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腓一2)「恩惠」是一個希臘性的祝賀語,而「平安」卻是希伯來的祝賀詞。教會正使用羅馬和希臘語系,而拉丁語系是官方使用的語言,但希臘文卻是最流行使用的語言,而另一群體的人卻使用猶太語言。所以保羅將祝賀詞以希臘和希伯來語系來祝賀腓立比教會。

2)屬靈的祝福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腓一2)恩惠是神在基督裡聖潔工作的基礎「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多二11)。保羅為信徒合一所求的祝福,就是要他們成聖,而愈來愈像主。

在舊約時代, 「恩惠」的意思是「舞蹈中的恩慈」,或「希臘式的恩慈」,或「上級對下級的一種普通恩待」,是存在於友誼之間。但這裡給我們看見的,卻是神恩待祂的仇敵,同時間存在感謝,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種「恩惠」或「謝恩」。這些都在保羅的思想中,保羅的這個意思,是以神聖潔的工為主,要成就在信徒之中。就是在人格,品德,和奉獻的態度上要以恩惠為根基。

「和平」是表示神在基督裡使他的工作一致性。「和平」一字在希臘文是由兩個字的意思組成,意思是「釘在一起」。保羅想到由於友亞爹和循都基而令到教會分裂,所以他說「願你平安」或說「願神的靈與你合一而得平安」。

結語

我們知道保羅將自己推薦給腓立比教會,不但是以朋友,弟兄的方式,而且是親切地介紹自己。他對教會的教導,是慕求教會合一,而且要聖潔,以及要有使命感。最後,在保羅的祝賀中,他以單純及屬靈的情懷來祝福腓立比教會。他為腓立比教會求神,賜下合一及純潔的心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徒,願神的思典賜給他們。願今日,我們也可以得這些神的祝福,讓我們能為主發光。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人類最偉大的領袖,並不自我吹噓或是盡向群眾謀取利益,而是成為人民的僕人。真正自我就是最真實,最尊貴的。而世上最偉大的領袖,就是神的兒子,因祂自認是人類的僕人。祂宣告說  「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John E Mitchell,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2.舉例說明

在  1747年,莫拉維亞 (  Moravian  )的弟兄發生不和與分裂,其中一些地方教會的事工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則發起一次聚會,希望使事件平息。他們推舉親岑多夫公爵( Count Zinzendorf )為負責人,去籌備這次大會。他邀請了一些長老執事一起工作,希望在聚會中研討這次的主題,以及如何平息彼此之間的矛盾與紛爭。聚會在指定的日子及地點開始了,來自各教會的領袖當中,有些來自很遠的地區。每個教會代表,都盡量發表他們的見解,而且希望得到大部分與會者的同意和支持。親岑多夫公爵有神賜他智慧,他決定在一切研究之先,來到主面前,以禱告和研讀神的話開始。他選讀了約翰一書  (以後幾天都不斷研讀這些經文),其中帶出了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愛你們的弟兄」。赴會的人也都同意,在一周的第一日以擘餅來記念主,因此,赴會者再次被經文提醒,被聖靈感動,他們是在主裡同為『一體』的。他們因為主的話,以守主餐,一同在團契有溝通,彼此之間都蒙聖靈的指引。所以,在第二日,他們開始正式研討彼此之間的紛爭和不和時,很快便有了好的結果,充滿解決各類問題的方法,赴會的人都同心合意的「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From 1200 Notes, Quotes &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3.註解

在本段經文中的  「監督」和「執事」(在其它經文中例如提前三2-13;多一9;彼前五3;徒六3等都一樣),是表達他們在教會事奉中的資格。


進深研究書目

Please referto the Bibliography given here throughout the series, RADIANT LIVING for recommended books on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Philippians.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to the Philippians, Colossians and Thessalonians,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John Eadie, A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Text of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Philippians, 1859, reprinted,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79)

H.A. Ironside, Notes on Philippians,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Inc.)

Guy King, Joy Way: An Exposi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London: Marshall, Morgan & Scott, 1963)

Ralph Martin,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Philippian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8)

F. B. Meyer The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56)

 J.A. Motyer, Philippians Studies: The Richness of Christ, (Chicago: InterVarsity press, 1966)

C. G. Handley Moule, Philippians Studies: Lessons in Faith and Love from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1897,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2)

Paul S. Rees, The Adequate Man: Paul in Philippians,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59)

A. T. Robertson, Paul』s Joy in Christ: Studies in Philippians, 1917, reprinted,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79)

W. E. Vine, Epistles to the Philippians and Colossians, (London: Oliphants, 1955)

Kenneth S. Wuset, Philippians i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m.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3)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