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講章大綱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對話中
主題:基督與一位疑惑的神學家
經文:約三 1-21,七45-53,十九38-42
引言
尼哥底母,一位滿有智慧的虔誠宗教學者,是猶太議會的一個成員,這猶太議會也是猶太人高等法院和神職人員的議會。因為他在猶太主義的神中,內心得不到滿足,他來到耶穌面前,尋求一些問題的答案:
一、尼哥底母的改變 (太十八3)
1)改變的需要 (約三3)
2)改變的性質 (約三9、14-15)
二、尼哥底母內心的掙扎 (約七50-51)
1)他對基督認識的宣告 (約七50)
2)他對基督認識的護衛 (約七51)
三、尼哥底母的悔改 (約十九39-40)
1)他不以此為恥 (約十九39)
2)他不懼怕作門徒 (約十九40)
結語
你對主耶穌基督有何回應?因著救主,我們有了神的生命,因著聖靈,每個人都為罪悔改並接受赦罪之恩。你是否預備好為你的罪而悔改,相信基督,並接受祂為你個人的救主?你願意向別人為主作見證,承認是基督的門徒,是十字架的精兵?
29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對話中
主題:基督與一位疑惑的神學家
經文:約三 1-21,七45-53,十九38-42
引言
在耶路撒冷有一些異乎尋常的事發生了,就是有關在加利利迦拿行過以水變酒神跡的拿撒勒人耶穌,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神跡,現在祂來到耶路撒冷,必定有許多人想看看祂。當耶穌來到城中心,進入宗教的主要敬拜地方 ----聖殿時,祂發覺在敬拜的聖殿中,有許多人作買賣,作銀錢的兌換,叫賣聲到處喧嘩,全殿充滿令人厭惡的氣氛。耶穌看見了這樣的情景,十分惱怒,拿起繩子作鞭子,把殿裡作買賣的人趕走,將牛羊趕出殿外,還把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推倒。
猶太人知道後,他們的議會立刻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耶穌這次的行動,應如何對付耶穌。而當時尼哥底母也在他們中間,他提議先查清楚事實的真相才作出決定。而且議會中也有些學者說,他們曾聽聞耶穌受施洗約翰的洗禮,也曾聽過約翰親口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約一29)。當時尼哥底母十分困惑,不知應該如何做,所以他去找耶穌,向耶穌問個究竟。一個受過高深教育、充滿智慧的宗教領袖,他卻不滿足他的內心。最後來到神的面前:
一、尼哥底母的改變
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太十八3)。尼哥底母不是一個酒醉的人,也不是一個生活放蕩不羈的人。反而,他是一個有文化,有理智,有思想的人,並且是一個著名的神學家,是猶太人的領袖。但當他遇見主耶穌時,他承認他需要:
1)改變的需要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約三3)。他來是要瞭解為什麼耶穌有這樣的能力,攪動了整個耶路撒冷的宗教生活。
身為為主作工的僕人,我們則必須明白主拯救靈魂的方法。主耶穌在這裡非常直接的指出,尼哥底母必須重生,必須改變,否則他不能進入神的國,因為他是屬靈眼瞎的人。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人生最大的眼瞎,莫過於人自以為聰明,以為什麼事都知道,都「能看透」(林前二14)。就算是在世界上最優秀大學裡的高材生,最聰明的研究員,他都需要重生。尼哥底母不單是屬靈眼瞎,而且還是在靈裡被束縛的人,沒有自由。「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三5)。人生最大的束縛,莫過於受人文的宗教主義所縛(太五20)。這個猶太人的領袖,被自以為是的思想所束縛,也受猶太主義的傳統文化所束縛。他從猶太人的聖典之中,只知道如果一個外邦人要入猶太教,必須受洗,但卻從來未想過一個猶太人要進入神的國,也必須重生。
1.舉例說明
2)改變的性質
「尼哥底母問他說:怎能有這事呢?」(約三9)在本章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見改變所需要的因素是什麼?就是需要救主才能成就的。「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約三14)。尼哥底母可能會想到這一幅舊約時代的歷史,就是昔日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因不聽神的話,犯罪得罪神,所以神命毒蛇咬死以色列人,但神卻命摩西造了一條銅蛇,然後高舉這條銅蛇,對以色列人說,只要他們仰望這條銅蛇,他們就不至於死。同樣,在新約的時代,人子被舉起在十架上,作為亞當後裔的人類,因受了罪的控訴,本應要受死,但只要仰望這位被高舉的基督,我們所受的控訴就會消除,而且還會得著一個新的生命。
聖靈的大能可以改變一個人,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三5)。一個人的改變,不可靠人的方法,必須倚靠聖靈的工作,和祂的旨意才可以。
改變是屬於一個人內心的悔改和接受主才可以成就的,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神的國」(約三5)。「水」指的是施洗約翰所施的悔改洗禮,並非一般解釋的「道」 (參看太三6;可一4;路三3;約一26)。因為新生命不能與舊的生命同時存在。悔改之後,必是接受新的生命,「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三15)。這就是尼哥底母所需要的。
2.舉例說明
二、尼哥底母內心的掙扎
「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約七50-51)這些經文是緊接在耶穌於最後晚餐上所說的話,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耶穌的教訓和所談論的說話,當時引起公會的人反對,而且還要捉拿耶穌。但當那些人回報時並沒有帶耶穌回來,那些法利賽人就問差役為什麼不帶耶穌回來,「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他來呢?」(約七45)而這些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約七46)法利賽人說「你們也受了迷惑嗎?」(約七47)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氣氛是何等的緊張。尼哥底母的爭論中有兩點要注意的是:
1)他對基督認識的宣告
「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 (約七50)。尼哥底母站在主耶穌的立場起來說話,顯然這對尼哥底母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圍繞他的人都充滿敵意,但他卻沒有畏縮,忠誠於耶穌。
3.舉例說明
2)他對基督認識的護衛
「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約七51)他瞭解他的律法是指申命記一章十六節,這處的經文是神命摩西對以色列人說有關審判必須要公平和公義。當尼哥底母最初來找耶穌時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約三2)。他論說主耶穌是從神那裡來的,因為沒有神的同在,主耶穌不可能行了這麼多的神跡奇事。他以他的生命為代價,為主說話,你有沒有這樣行呢?
4.舉例說明
三、尼哥底母的悔改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約十九39-40)。尼哥底母現在正站於十字架旁,可能他心中充滿失望和懊悔,因為他沒有為耶穌努力爭辯,以至耶穌受死。尼哥底母知道亞利馬太人約瑟要埋葬耶穌的身體,所以他與約瑟一同去,將耶穌的身體好好的埋葬起來。從他的懊悔我們可以看出:
1)他不以此為恥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約十九39)。一千二百安士的香料,是足夠塗抹耶穌的身體了。他為了愛耶穌,付上了這極細心的考慮。你有沒有為了愛耶穌基督而付上過這樣的心思呢?
5.舉例說明
2)他不懼怕作門徒
「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約十九40)。以此行動,他證明了他不單是與約瑟一同工作,而且他更是與主耶穌同行了。可能他曾聽過基督說,「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十四27)。耶穌說是背基督的十字架,而這兩個人卻是背起十字架的基督,雖然鑒於猶太人的偏見,對於死人的屍體是不能碰的。但他們卻不理會這種後果,他們取下了這尊貴的屍體,塗上香料,用細麻布包好,然後小心地將耶穌的身體安放在一個新的墳墓裡。他們這種做法,其實乃是作為一個門徒和對主委身的態度。
對於尼哥底母后來的結果,就是他被趕出了猶太公會,變為貧窮人,但他仍然堅守作基督的門徒。這位富有智慧,文化教育,著名的猶太領袖,一個真正的拉比,在基督裡完全地改變了,承認了主耶穌是他的主。
6.舉例說明
結語
你對主耶穌基督有何回應?因著救主,我們有了神的生命,因著聖靈,每個人都為罪悔改並接受赦罪之恩。你是否預備好為你的罪而悔改,相信基督,並接受祂為你個人的救主?你願意向別人為主作見證,承認是基督的門徒,是十字架的精兵?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一個信徒請他的牧師講解「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這金句的意思。他的牧師答應了,而且還預備好這篇講章:改變 ----是什麼?如何?何時?何處?他首先想到改變是什麼?改變就是將你的心回轉向神。他詳細講解因如何回轉向神。之後講到要如何改變?他有點覺得不易說明,所以他想了一下,看看自己是如何改變的。為什麼會改變?我已經記不起了,但我卻真的改變了。牧師繼續講解什麼時候應該改變?有些人可能在孩童時期已經改變了,有些則到了青年,或者有些可能要到成年人才接受改變。然後他想到自己,「我是什麼時候改變的呢?」我是孩童時期改變的嗎?我已經記不得了,或許是青年時改變的吧!好像也不是,因為我遠離神好久了。可能在是在成年時,我才改變的吧!我回想不起來。然後牧師又講到另一點,有關在什麼地方改變的。可能在你的家,你的教會,你的主日學,或在某處的公眾場所。神願意隨時隨地與那些預備心的人相見,然後牧師又再次思想自己在那裡改變的?是在我自己的家嗎?或是在教會?或者是在其它地方。我自己到底有沒有改變?這思想突然入了他的腦海裡。我是一個傳講神道的人,我竟然還未改變?!我不知我在什麼時候改變的,也不知在那裡改變的,也不知我是如何改變的。啊!我竟未曾改變過?原來他的講道是對自己講的!於是他立刻跪在主的面前,向主認罪,告訴主耶穌他堅信耶穌是他的救主。他這才開始了他真正的新生命,現在才正式開始他的事奉! (Dr Harry A Ironside, from Knight's Master Book of New Illustrations).
2.舉例說明
一位英國蘇格蘭場 ( Scotland Yard )的偵探,名叫史密夫 ( Grant Smith ),他被控告犯毒和誣告四名人士,需要服刑三年。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可以陞官發財。這偵探後來悔改了,而且很快便成了播道會的長老,但他回憶說, 「我希望完全事奉神,但我不能,除非我服了刑才可以做到。」 (Roger Day,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3.舉例說明
在美國芝加哥的一個主日下午,一群球員參加一個佈道會,他們看見會中有人作見證,有人唱福音詩歌,也有用樂器來讚美神的。其中有一位球員,從前在衣阿華州 (Iowa)的一間古老的小教堂內聽過福音,他心中回憶起當時的情形。現在聖靈感動他,他淚流滿面,當場公開承認耶穌基督為救主,願意接受基督成為他的救主。在旁的球隊成員,有些叫他不要說話,有些則不理會,只有一位鼓勵他這樣做。後來他加盟了「太平洋花園布道團」( Pacific Garden Mission )的工作。據這位球員的回憶說,「當時我被神的慈愛所感召,願意把我的罪向主承認,投入他的膀臂之內。我開始成了新造的人。隔天早上,我回去練習,經理恭賀我的決定,他說他不信任何宗教,但他不會阻止我去參與。」這位改變了的球員,就是孫培理 ( Billy Sunday ) ,後來成為世界著名的佈道家。 (Gospel Herald ,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4.舉例說明
腓特烈大帝 ( Frederick the Great ) 是一位喜歡作弄人的君王,但他的將軍,名叫西蘭德( Von Zealand )是一位基督徒。有一日,這位皇帝拿耶穌的名來開玩笑,當時哄堂大笑。西蘭德站起來嚴肅地說,「皇上,我並不懼怕死亡,我為你出生入死,戰勝了三十八場戰役。現在我已經是一位老年人了,我很快便到與我主見面的地方去,這位大能的神,拯救了我的罪,耶穌基督的名是不能開玩笑的。 祂是我永恆的救主,我非常尊重祂。」這位皇帝聽了,聲音顫抖地說,「西蘭德將軍請原諒我!請原諒我!請原諒我!請原諒我!」當時在場的人都靜默不語地散開了。 (Sunday,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5.舉例說明
有兩個鄰居的年青人,一同上學,一同遊戲,一同運動,最後也一同加入軍隊。命運作弄人,他們都一同出戰,一場殘酷的戰爭使得其中一人失蹤了,而且是在一個出了名的 「無人地帶」中失蹤的。而另一個朋友不但毫髮無傷地安全回來,並要求他的長官讓他去找這個朋友。可是人人都告訴他,他是不可能找到他這位朋友的,這樣去找是沒有用的。因為經過幾小時這樣猛烈的槍火,根本不可能還有生存的機會。但這個安全回來的朋友卻堅持要去找他的這位朋友,所以長官最後都答應讓他去。沒多久,他回來了,而且還將他這位受重傷的朋友帶回來。他的長官以為他的這位朋友已經死於槍下,所以長官對他說,我都告訴過你沒有用的,是嗎?但這位朋友卻這樣回答:「不是的,我找到他時,剛好聽見他對我說,『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找我的。』」 (摘自 Earl C Wilier,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6.舉例說明
有一位女孩,家庭富裕,父母將她送去特殊學校學習科學、美術、跳舞和語文。有一晚,她參加一次復興聚會,當晚她信了主,而且還決定將來作宣教工作,以此事奉基督。晚上她寫信告訴父母她的決定。翌日,她父親非常憤怒的來找她,要她立刻回家,並且必須放棄她所信的。父親對她說,如果她明日不放棄這宗教信仰,她必須收拾細軟,離開她富有的家庭。她回到自己的房間,心情非常沉重,她離開家庭,即表示她放棄父母的愛、教育、金錢、聲望等,她跪下向主禱告。翌日清晨她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在離開家之前,她坐在鋼琴上彈了下列的詩歌:
主啊,我已背起十架,撇下一切跟隨你;
願受貧苦,藐視,厭棄,我的一切盡在你。
我已捨棄諸般慾望,前所獲得與追求,
今我景況何等富足,主與天國我擁有。
彈完之後,淚流滿面,直走向大門,要開門出去。在她開門之前,她父親從門簾後走出來,她父親聽到她的禱告,也受到感動說: 「請等一等,在此之前,我實在不知道耶穌基督對你是那麼的重要,我更不瞭解你竟然願意放下父母,家庭和一切名望,去跟隨耶穌。女兒,請原諒我,在你心中的這份愛,對你的意義必定很大。同樣,請告訴我有關相信耶穌的事。」 (Prairie Overcomer, from 1200 Notes, Quotes & Anecd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