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講道大綱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神跡中
主題:醫治大臣之子(在基督裡的信心)
經文:約四 43-54
引言
約翰福音中的記載,如果說第一個神跡是顯示神的榮耀,那麼第二個神跡就是說明在基督裡的信心。在這個故事中,信心的三個漸進的階段,是每一個靈魂得救贖所必須的:
一、大臣信心的初始 (約四47)
1)他聽聞基督(約四47)
2)他來見基督(約四47)
3)他請求基督(約四47)
二、大臣信心的轉歸 (約四48)
1)順服主的話(約四50)
2)依靠主(約四53)
三、大臣認罪悔改的信心 (約四53)
1)向神的認罪悔改(羅十9)
2)向人的認罪(約四53)
結語
醫治大臣兒子的神跡,教導我們有關在基督裡的信心 ----信心的開始,信心的轉歸和信心的悔改。當真信心在一個人的生命中被點燃起來,他將不再愧疚,他的言行舉止反映其新的喜樂平安。
22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神跡中
主題:醫治大臣之子(在基督裡的信心)
經文:約四 43-54
引言
約翰福音中的記載,如果說第一個神跡是顯示神的榮耀,那麼第二個神跡就是說明在基督裡的信。在本段經文中,對於信描述經歷了三個階段。有二次說到這大臣 「相信」(約四50、53),而後,他懇求耶穌(約四47)。「懇求」一詞在希臘文中,其意願是比一般「請求」或「訴求」更強烈。這些階段,表示出個人得著救恩的的進程,每個要得到救恩的人,必會經歷這樣信心漸進轉變的歷程。
一、大臣信心的初始
「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他,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約四47)。閱讀這段故事時,我們可以看見一個人來到基督面前,是要經過三個過程的,第一就是聽到,第二是來到,第三是懇求。
1)他聽聞基督
「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他」(約四47)。他聽到耶穌的神跡奇事,肯定他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可能是充滿智慧的神之子,是彌賽亞,就是任何一個神跡,都必定是神的兒子耶穌所做的。
許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宣教士要到外國去宣教,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幸苦,去學習別國的語言,或文化習俗。一個明白神救贖的主權,需要藉著跟隨耶穌的人表明出來,而且要明白我們是負起向各國傳福音負責的人, 「然而人未曾信,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可見信道是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來的話來的。」這節有他人另翻譯為「信心來自聽道,這道就是基督的福音。」
2)他來見基督
「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他」(約四47)。當信心藉著神的道,根植在人心裡之後,就會把他帶到基督那裡,退縮的惰性將被樂意的回應所取代,這包括理智,心靈和意志各個方面。
有些人認為人可以偶然的與經歷到基督,並不需要理會什麼時間,這是一個誤解,因為信耶穌基督,不是某一時的刺激,相反的卻是在神的兒子裡,得享真正的自由,當主耶穌傳講天國的福音時,祂非常清楚的說 「可以到我這裡來」(太十一28),對另一些人卻是發出命令的說「跟從我」(路九23)。對那些猶疑不決的人,祂催促他們「你們要努力進窄門」(路十三24)。所有上述這幾種的呼召,都需要積極地作出回應。
3)他請求基督
「他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約四47)。「求」一字其意是「請求」、「求」、「渴望」、「需求」或「祈求」。今日,主耶穌基督的救恩是白白的,以致人們已經忘記了以前世代的基督徒,他們為了來到基督面前,堅持他們的信心,所付出的莫大代價。今日,基督徒來到教堂,舒服地坐在那裡,等待主耶穌來賜福給他們。真正從罪中拯救出來的人,需要在心靈深處來經歷主。神在這事上,要看見我們的悔改,信靠和順服。我們知道救恩不是因為行為,「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9)。
1.舉例說明
二、大臣信心的轉歸
「耶穌就對他說,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四48)。雖然這大臣正處於痛苦又難過中,主卻不免此一步,他必須要相信在先,然後才可以看見主醫治他的兒子,在他的信心上,有兩樣事他必須要的。
1)順服主的話
「耶穌對他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就回去了」(約四50)。當你順服主的話,就有了信心,然後你就會肯定你的信心,當保羅寫信給羅馬人時,在思想上,他早已經有「使他們順服真道」(羅十六26)。雅各在其書信上也寫道「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二26)。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 在他的書《作門徒的代價》(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 寫道, 「除非你絕對順服,否則沒有信心可言。」耶穌對那大臣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就回去了」(約四50)。
順服是絕對的,你或是罪人,或是聖人,但要記住,信心沒有順服的行為不是信心。
2.舉例說明
2)依靠主
「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約四53)。當那大臣發覺他兒子活過來時,不單是他自己的生命有改變,而且是全家都有改變。此後,他就成了耶穌公開的跟隨者,他活著,不再靠眼見,而是靠信心。他有的信心,是多馬所需要的信心,因為多馬在聽到主復活後,他仍堅持要看見主才相信,「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約廿25)。耶穌之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9)。這也同樣是哈巴谷先知,保羅以及馬丁路德他們的信息,「惟義人因信得生」(哈二4;羅一17)。
3.舉例說明
三、大臣認罪悔改的信心
「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約四53)。聖經教導我們,基督徒的信心是一個認罪悔改的信心。基督永不會召收隱蔽信徒,這可以從初期教會為什麼信主的人,全都公開受洗,公開承認他們的改變。受洗是一個基督徒因內在歸信基督而有的外在表現。認罪悔改有兩方面:
1)向神認罪悔改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十9),以及「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十13)。在回家的長途中(二十五哩),大臣必定以因信而悔改歸向主耶穌基督,這也是我們信徒應有的外在表現,如果一個信徒不能公開見證承認基督,他/她也不會在內心真正相信主。
4.舉例說明
2)向人的認罪
「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約四53)。這大臣對基督的信是何等的真實,他能影響全家都信主。他對主的認罪悔改,也把認罪悔改的心表露與人前,這是基督徒應有的回應。主耶穌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太十32)。
在五旬節時,在上述兩方面的悔改真可為之榜樣,彼得講道,聽道的人認罪,然後說 「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徒二37)。當眾人認罪之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徒二38)。這是悔改歸向信心的過程。「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徒二41)。這足以表明神的作工使靈魂歸向主基督。
結語
這活的神跡,醫好了大臣的兒子,教導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信心功課,我們瞭解什麼是初始的信心,轉歸的信心,和悔改的信心。真的信心帶給人絕對的盼望,而且在這人身上的言行都表現出真正的喜樂和信心來。信心就是相信我們所未看見的,這信心的獎賞就是使我們能看見所相信的。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司布真 ( C H Spurgeon ) 應用以下例子,說明有關信心的問題:如果一房子的三樓被火燒著,有一個小孩被困在一間房間,有一個高大精壯男士站在那房間的窗下,向這小孩子說 「跳下來!」司布真說,要知道是否有人在下面,就是信心的一部分,要相信這人能有力抱著他,也是另一部分的信心,但真正的信心,是需要完全相信這人,有能力抱著他。這就如罪人與基督一樣。 (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
2.舉例說明
聯合出版社有一次報告說,在加州大學內,有一堆白蟻正在蛀食一堆小冊子,而這些小冊子是教人如可控制白蟻的。看來他們需要表明這些小冊子的實用性,必須要做些更有效用的研究。耶穌曾有一次對門徒說,對我曾教導你們的事, 「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十三7)。 ( Now, from 3000 Ill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
3.舉例說明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作修士時,他得到一卷聖經,他知道這是禁書,他卻偷偷讀了,而且直到他回到他的居所,所寫下 「在天下人間,沒有別名可以靠著得救的。」他繼續讀,「靠著律法,無人可以稱義,只有神差派他的兒子。」破曉的黎明要來了,他回到羅馬,在主面前決志悔改,跪著爬上聖梯,爬了一半,他似乎聽到一個聲音說,「義人必因信得生!」此時,天亮了。他站起了,成為一位相信只有基督能把他從罪裡拯救且得釋放的信徒。 ( Christ and Progress by Burrell, form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
4.舉例說明
海因茲( Henry J Heinz )五十七歲,很有名望,他曾寫下他的意願: 「當我在世的日子將完時,我察看我的日子,我要重新履行我的意願,就是重新向基督認罪悔改,重新接受他為個人救主。無論在得時或不得時,我也要一生見證他,我要在主基督裡,藉著神所賜的信心,一生之中都履行我的見證,這是我虔誠的母親留下給我的遺產,她是一位滿有信心的偉大女人,我願意以她為榮。」 (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