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講章大綱

復活節主日

主題:復活的福音

經文:林前十五  1-20

金句:  「照聖經所說……基督……死了……埋葬了……第三天復活。」(林前十五3-4)

引言

對於主耶穌的復活是一個大能及信實的事實,沒有人比保羅描述更精采,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說,主耶穌的復活是:

一、不可爭辯的事實(林前十五  1、3-4)

1)預言中的事實(林前十五4)

2)歷史中的事實(林前十五3-4)

二、不可缺少的信(林前十五  14、17、19)

1)信對基督的傳講(林前十五14)

2)信十字架的大能(林前十五17)

3)信教會的未來(林前十五19)

三、不可抗拒的能力(林前十五  57)

1)啟示的能力(羅一3-4)

2)釋放的能力(徒一8)

結語

面對基督復活的福音,是一個信實及大能的事實,是值得相信及接受的。當我們相信及接受之後,理應出到這失喪的世界,告訴世人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成為罪人的救主。


15 講章大綱闡釋

復活節主日

主題:復活的福音

經文:林前十五  1-20

金句:  「照聖經所說……基督……死了……埋葬了……第三天復活。」(林前十五3-4)

引言

梅斯菲爾德 ( John Masefield )的  「審判耶穌」( The Trial of Jesus )  的一節劇中,有一段令人感到難忘的記載,就是羅馬的百夫長吩咐十架旁的兵丁,回去匯報當天的工作時,彼拉多的妻子,問百夫長,那囚犯是怎樣死的。聽罷事情的經過,她突然問:「你認為祂死了嗎?」那百夫長回答說, 「夫人,沒有」,「那麼祂在哪裡?」那羅馬人說,「把祂放到世界裡去了,夫人,那裡……沒有人能阻擋祂的真理。」這一點很快得以證實,耶穌從死裡復活升天後,祂賦予門徒能力向這世界傳復活的福音。

復活的福音是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不可缺少的信及不可抗拒的能力,或者可以說,沒有任何人能比保羅更清楚地說明這方面的意義,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他描述主耶穌的復活是:

一、不可爭辯的事實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我當日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1、3-4)。保羅以神學家及邏輯學家的觀點宣告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復活首先是:

1)預言中的事實

基督  「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4)。「照聖經所說」是一句多麼精采的句子,保羅的意思是什麼呢?非常明顯的,因當時還未有新約聖經,所以必然是指舊約聖經,保羅本身,是研究這些希伯來經卷的,於是他以其對聖經的諳熟宣告基督「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4)。換句話說,律法書、詩篇及先知書等都預言主耶穌基督的復活。參考律法書(創三15;詩十六10-11;徒二25-31)和先知書(賽五三10-11),相對於這方面有關舊約中的預言,保羅聲明說「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我當日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1、3-4)。基督的復活是先知預言中的事實。

2)歷史中的事實

「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3-4)。布魯斯博士  ( Dr. F.F. Bruce )  指出這些句子是保羅提供有關主耶穌基督復活的最早資料,對此事實的陳述日期在復活事件後的二十五年之內,成為支持基督復活的有力證據,影響了凡聽到這信息的人。被這復活福音改變的千萬人中,保羅例舉了三個人來證明,就是第五節中的  「彼得」,第七節中的「雅各」以及「保羅」自己。

1.舉例說明

二、不可缺少的信

使徒在此宣告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枉然,你們仍在罪裡。」「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4、17、19)。從這些宣告,使徒讓我們明白今日我們所紀念主復活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所有的事情都不能離開一個事實的中心,就是復活的主。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空談,我們的信心也是虛假的,而我們陷在最可憐的境況裡。但基督確實是復活了,是不可爭辯的事實,是絕對無誤而且可信的事實。

1)信對基督的傳講

「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我們傳講的就是基督的道。耶穌在世上的事奉中,祂所說的話,都必以復活來證明,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又如何可以相信祂的話呢?祂所宣告的,我們又如何能相信呢?祂所設立的標準,我們又如何渴望呢?換句話說,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傳講,我們所相信的,全是枉然,但基督是復活了,結果主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權柄,振動著生命。我們盡可完全信靠祂。

2.舉例說明

2)信十字架的大能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枉然,你們仍在罪裡」(林前十五17)。如果基督沒有復活,加略山上就毫無意義了,其他人也曾被釘加略山,耶穌只不過是其中一人罷了!另一方面,如果祂真的復活了,加略山上的意義就不同了,顯出了神拯救的能力,賜我們赦罪之恩,給我們預備救恩,因為祂的復活,我們可以說基督「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因著耶穌基督的復活,祂在十架上的寶血才有赦罪的功效,能夠拯救我們。彼得在他個人的經歷中,得知了這一點,所以他說「……借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有活潑的盼望」(彼前一3)。

3.舉例說明

3)信教會的未來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當耶穌與門徒同在時,祂曾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太十六18),這句話在五旬節時候應驗了。基督教會的建立,是一個事實,是基督復活大能所產生的。當主的靈吩咐祂的信徒要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要建立主的教會,這是復活的大能所致,是聖靈親自動工的。如果基督沒有肉身復活的事實,以主的名而建立的教會早已不存在了,因為歷世歷代而來的攻擊,例如來自社會上的,政治上的或是文化方面的各樣困難,在人看來似乎到達一個死亡的邊緣。教會卻像基督一樣,從死亡復活過來,只有耶穌復活的事實能夠解釋永生神的教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再者,教會不單是活存在地上,而且她有永遠的盼望,是屬永恆的,是基督為教會捨了自己,祂要再來,提走教會,將她無瑕無疵地獻給榮耀的父(弗五  27)。

4.舉例說明

三、不可抗拒的能力

「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林前十五57)。如果本章的開始是說明復活的事實,中間部分是說明對復活的信心,那麼,末後的這部分就說明了復活的能力(參看林前十五54-57)。

1)啟示的能力

保羅在羅馬書描述耶穌基督是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身說是從大衛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3-4)。主在上十架之前,曾宣告說了一些重大的聲明,將祂自己的身體比喻為地上的殿,祂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二19,參看約十17-18)。當墳墓的大石被挪開,留下空的墳墓時,他所說的話就成就了。神之子在復活上的得勝,也同時啟示了祂另一些神聖的大能,包括這世界的創造。

5.舉例說明

2)釋放的能力

主對門徒說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記得耶穌在上十架之先,對他門徒的教訓已經完成了,但門徒沒有能力去傳講祂的真理,他們滿有理論,但缺乏能力。但以十架、復活與升天為根基,耶穌以祂的靈充滿這些軟弱的門徒,賜他們聖靈的大能,到世界各地大膽傳講耶穌是救主,而且至死忠心。

結語

面對這復活福音的事實、信心、和能力,我們要相信並接受這事實。當我們相信及接受之後,我們要向失喪世界的人類,傳講耶穌死而復活,是罪人的救主。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英國律師及政治家克拉克爵士 ( Sir Edward Clarke )  (1841-1931),他曾作證說,「作為一個律師,我已經深入詳細研究過有關耶穌復活的明證。對我來說,我的結論是明確的,我也多次在高等法院作過這明證的辯護。」( Pulpit Helps, by AMG International, Chattanooga, Tenn. )

2.舉例說明

泰尼森( Alfred Lord Tennyson )在戶外散步時遇見卜維廉將軍( William Booth )將軍,泰尼森問將軍說,「將軍,今早有什麼新聞沒有?」將軍回答說,「大人,今日的新聞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也為我們的稱義復活了。」「呀!是的。」這位詩人說,「這是舊聞,也是新聞,也是好消息。」  (Paul Rees, World Vision Magazine, April 1966)

3.舉例說明

門肯( Henry Louis Mencken, 1880-1956)是一位美國作家、評論家,但晚年卻成了一個憤世嫉俗的粗野之人。他曾宣告說,「耶穌可能是從死裡復活及也可能沒有,如果祂真的復活,基督教似是真的,但如果祂沒有復活,基督教真是荒謬。」不錯,不單是荒謬,而且是虛假無能。虛假,是因為耶穌說祂要復活,如果祂沒有,那麼祂和祂的門徒便都是說謊者;無能,因為祂沒有復活,祂對人的應許並不是真的,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這群基督徒仍在罪中。但感謝神,基督確實是復活了,而且是永遠活著,掌握了地獄與死亡的鑰匙。

4.舉例說明

一個佚名的作者曾說, 「今日基督教會的存在,就是因著在這世界的墳場中,有一個敞開的墳,裂開的墓。」

5.舉例說明

有一對父母的三個孩子因白喉病在一周之內相繼去世,只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倖免於難。在一個復活節的早晨,父母帶他們的女兒上主日學,這位父親是教會的負責人,他也負責主日學的敬拜,不間斷地自聖經傳講復活的信息,使凡在場聽見的人都感動流淚,而這對父母的臉上卻一片晴朗寧靜。人們離開教會後彼此問道:「他們怎麼能做到這樣?」有一個十五歲的男孩,與他父親走在路上,對父親說:「你看,這位負責人和他妻子真的相信這一切——復活實。」父親答,「當然,全世界的基督徒都相信。」兒子卻說:「但沒有人像他們那麼信。」

「你相信復活節的事嗎?基督真的復活嗎?你能否有保羅的心志說『死被得勝吞滅,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  (林前十五54-57)」。  (B Charles Hostetter, Informer, April 1961)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to the Corinthians,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54).

J. Allen Blair, Living Wisely, (Neptune, N. J.: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69).

F. Godet,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aul to the Corinthian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 Cusin, 2 vols., 1886,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57).

Herschel H. Hobbs, The Epistles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60).

H. A. Ironsid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Neptune, N. J.: Loizeaux Brothers, Inc.).

G. Coleman Luck, First Corinthians, (Chicago: Moody Press, 1958).

Julian C. McPheeters, Prolaiming the New Testament: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64).

G. Campbell Morgan, The Corinthian Letters of St. Paul,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46).

Leon Morris, The First Epistle of Paul to the Corinthians,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8).

Alan Redpath, The Royal Route to Heaven: Studies in 1 Corinthians,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60).

W. E. Vine, 1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1).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