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活的神

雷歷  ( Charles C. Ryrie )  指出約翰福音,是四福音中最富神學意義的,它論及基督的本體和位格,及在主裡的信心是什麼。約翰說明基督是神的兒子,在他的福音書內可見一斑:  「道就是神」(約一1);「神的羔羊」(約一29);「那位彌賽亞」(約一41);「神的兒子」和「以色列的王」(約一49);「世人的救主」(約四42);「是主也是神」(約廿28)。祂的神聖,也見於祂的自稱,耶穌非常堅定地說「我是」 (The Ryrie Study Bible p.1598)  。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概括說  「耶穌在門徒面前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廿30-31)。簡而言之,他說神是永活的神,是配得我們信靠的。

在以下這些大綱中,我們將看見神是永活的神,正如在這些記載中得以看見的:活的講道  (有七個『我是』的講章),活的神跡(七個神跡);以及活的對話(有七次),記載耶穌曾經與人談道。其後二十一篇講章,都將顯明神是永活的神。


13 講章大綱

系列:永活的神

主題:生命的糧

經文:約六  29-36、47-58

金句:  「我就是生命的糧。」(約六35)

引言

在東方,好像與在世界其地很多地方一樣,麵食是主食,其它的食物只是副食。所以,食物實際上是決不可輕乎的,就是在今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從不踐踏一塊麵包,但主所說的食物,並非是填滿人的肚腹以充飢的,而是屬天的糧食,是滿人類靈性飢餓的必需營養。

一、天糧供給屬靈的生命(約六  51)

1)基督為我們軋傷(賽廿八28)

2)基督為我們獻上(利二4)

3)基督為我們掰開(林前十一24)

二、天糧餵養屬靈的生命(約六  57)

1)借神的話語(太四4)

2)借神的旨意(約四34)

3)借做主工作(約四34)

三、天糧滿足屬靈生命(約六  35)

1)渴慕神(約六33)

2)渴慕真理(約六32)

3)渴慕生命(約六35)

結語

基督作為生命之糧,祂供應,維持,和滿足我們屬靈的飢渴,所以,就近祂,信靠祂,當你  「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然後你會繼續以祂為糧,也證明耶穌基督真地滿足你之所需。


13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永活的神

主題:生命的糧

經文:約六  29-36、47-58

金句:  「我就是生命的糧。」(約六35)

引言

在東方,好像與在世界其地很多地方一樣,麵食是主食,其它的食物只是副食。所以,食物實際上是決不可輕乎的,就是在今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從不踐踏一塊麵包, 雖然麵包會被弄髒,他們都不會輕視,如果他們在鄉村的路中看見有塊麵包,他們會揀起來,放在適當的地方,讓飢餓的人或狗來吃。

對糧食的重視,聖經中一次又一次給我們看見。當主在解釋經文時,祂會常帶出這方面的意思來,無庸贅言,主所說的麵包,主要不是指物質上的糧——這糧只能填飽肚子,但主所說的,卻是生命的糧,乃是從天上來的。正如物質的糧是為肉身而預備,而天上來的生命糧是屬靈生命預備的。

一、天糧供給屬靈的生命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六51)。基督為在靈裡死亡的人類,成為他們生命之糧:

1)基督為我們軋傷

祂是「作餅的糧食是用磨磨碎的」(賽廿八28)。做餅之先,必先磨碎谷粒,是用石磨磨到粉碎的。

多麼真實的一幅的圖畫,給我們看到我們主如何的為了我們而受苦,在祂作為生命之糧供應我們之先,祂必須先被軋受苦。先知以賽亞說,「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賽五三5)。

1.舉例說明

2)基督為我們獻上

「用爐中烤的物為祭」(利二4)。在黑暗的火爐中,神聖潔忿怒燃燒,能流出什麼,我們有限的頭惱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那熱,就如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那難以描述的體驗:「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開我?」(太廿七46;可十五34)

2A.舉例說明

2B.舉例說明

3)基督為我們掰開

保羅論到主的受死,他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原文為掰開)」(林前十一24)。

借主為我們被軋,主耶穌成為生命的糧,祂說「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六51)。你現在願意仰望祂,說「主耶穌啊,我感謝你為我被軋,為我擘開,更為我破碎,我現在要接受你成為我生命的糧。」

3.舉例說明

二、天糧餵養屬靈的生命

「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罪人願意接受基督為他們生命的糧,之後生命的成長,就要不斷以主為我們生命的糧,餵養我們。主希望我們依靠祂的餵養,正如祂需要天父的餵養一樣,再留心主的話說「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主如何依靠天父餵養?

1)借神的話語

在曠野時,主耶穌受撒但的試探,祂以神的話來回擊撒但,祂憑借,就是以祂的屬靈生命為念,記得祂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的一切話」(太四4)。換句話說,耶穌教訓說,物質的食糧只能餬口,人類必須不以斷得到神的餵養,他們的屬靈生命才能成長。

在耶利米的經歷中,他有所感悟的說「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十五16)。

4.舉例說明

2)借神的旨意

祂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約四34)。當耶穌成就父神的旨意時,祂的靈魂也是被父神餵養的。

同樣,成就神的旨意,就是彰顯神及生命之糧。

5A.舉例說明

5B.舉例說明

3)借做主工

主說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約四34)。主耶穌每日都非常有計劃地工作,祂不超時,也不落後,每日的工作,當天完成。有一次,祂母親希望耶穌行一件神跡,但耶穌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二4)。祂每日的工作,就是作成差祂來者的旨意,也是為了祂靈的成長。

每日都「吃主」,作為我們「生命之糧」,包括默想主的話,委身於祂,成就祂的旨意,及獻身於祂的工作上。

6.舉例說明

三、天糧滿足屬靈生命

「耶穌說,我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35)。人最的需求就是屬靈生命的飢餓,不論這人認識神與否,但他需要神,他需要真理,他需要永遠的生命,這是他真正的需要。在世上,不論他有多少的物質,都不能滿足他,直到他發覺他真正的需要是關乎屬靈生命的,之後他才會感到滿足。物質,無論是吃的,看的,穿的,或做的,都永不能滿足人屬靈生命的需要。也不能以一個靈魂來滿足另一個靈魂的需要,因為空的器皿不滿填滿空的器皿。難怪奧古斯丁  ( St. Augustine )  說, 「他已經買贖我們歸他自己,我們的靈魂本無處可棲,除非我們在你裡面,否則不得安息。」耶穌能滿足一切飢餓的靈魂,祂是天上來的生命之糧,祂滿足我對神需求,對真理的追尋,對生命的需要。

1)渴慕神

「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約六33)。全世界的人,都應尋找神,就是異教徒也不例外,他們承認人的靈魂需要神,所以不論是異教徒,或民族主義者,他們內心都有需要,沒有神,他們內心永是空虛的,主對這些需求,有確定的答案:「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約六33)。

2)渴慕真理

「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約六32)。從小孩到成年人,人的心永不滿足,他們需要一個真理,去滿足他們的心懷,但人們每日所取的,不是真的生命之糧,而是假的罪惡之糧,他們不吃由神而來的糧,他們轉向吃「豬吃的糠」來餵飽他們自己。好像浪子的比喻一樣,最後「餓死」。只有少數的人記得「口糧有餘」(路十五16-17)。這有餘的糧是在主耶穌基督的父家中。真正的糧能以知識滿足你的思想,以快樂滿足你的心懷,以自由滿足你的意志。

7.舉例說明

3)渴慕生命

祂說「我就是生命的糧」(約六35)。人生命飢渴,使人沒有歡笑,工作和愛。人在戰時為生存而流血,和平時為生命而預防,他們為了生計而作工,為生活編織夢想,衣食住行,他所需要的是為了生存。但有多少人會想到主耶穌就是這生命的糧呢?

要尋得生命,你要仰望那位能滿足人生命需求的神,祂是一切滿足的源頭,祂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六51)。

8.舉例說明

結語

我們明白了,基督是生命的糧,是供應屬靈生命所需要的,滿足人屬靈生命的,現在,只要你來到祂的面前,相信祂是生命之糧, 「耶穌說,我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35)。來到主面前,你相信了基督,藉著你的相信,你會體驗到基督,你願意信靠祂嗎?「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卅四8)。信靠祂,經歷祂,你必會見證耶穌基督能滿足你的一切需要。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有一位消防員,一次在一間草屋中救出一名小孩,他因為要救這小孩,所以要爬上一條熾熱的水管,他的雙手因此而燒傷,那位小孩的褓母被燒死了。現在有一問題,誰會看顧這位小孩呢?有一對夫婦說  「我們願意,因為我們沒有兒女,而我們有錢,可以給他好的教育,好的住所,好的環境」,也有其他人願意收養這名小孩,最後,這消防員說,「我希望我收養他。」他給他們看他燒傷的手,眾人都同意他有收養這小孩的優先權。但也有人反對,因為他不是一位基督徒,最後,還是那位消防員收養了這名小孩,事實證明他是一位好父親,也很愛這名小孩。一日,他帶小孩子去畫廊參觀,這小孩看見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一幅圖畫,就問他父親,這是誰?那位父親,叫他不要作聲,而且立刻帶他離開這裡。但這幅圖畫,卻深印在那小孩子的腦海中,直到有一日,這小孩子聽明白了耶穌的故事,他的心才能平靜下來。因為有人對他說,耶穌因為愛我們的緣故,為了拯救我們的罪,自願走上這條十字架的道路,被人釘死。  ( Constance Barnett, from 1200 Notes ,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 Used by permission )

2A.舉例說明

有一回,以馬內利孤兒合唱團唱出:

他獨自唱出,沒有回聲  「我的神,為何離棄我!」

他獨自唱出,在那群失喪的人中。

無人好像他一樣,在孤獨淒涼中呼喊!

(  from 1200 Notes ,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 Used by permission )

2B.補充說明

素祭喻表:  1)好的麵粉代表基督的均衡,完全沒有瑕疵。2)火,代表受苦的試煉,就是至死也忠心。3)乳香,代表祂在神面前有馨香之氣(參看出卅34)。 4)無酵,代表祂就是「真理」(約十四6,出十二8)。5) 無蜜,祂的甜美,不只是自然的甜美。6)油的混合,代要與聖靈合一(太一18-23)。7)油澆在上,代表基督受洗於聖靈(約一32,六27)。8)爐,代表基督看不見的受苦,祂內心的苦痛(太廿七45-46;來二18)。9)鍋,代表祂受更多更大的苦(太廿七27-31)。10)鹽,代表來自真神神的調和,是控制發酵的。  ( from The New Scofield Reference Bible , pp 128-129, @ 1967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同時參閱   「會幕」The Tabernacle : Camping with God by Stephen F Olford, Loizeaux Brothers, Inc. )

3.舉例說明

幾年前一個宣教士探訪在印度的一個村莊,看見一個骨瘦如材的男孩,他叫這名小男孩立刻去到宣教士做工的地方,求獲一些食物,那小男不願去,因為沒有任何依據,證明他可以得到食物,所以這個宣教士就拿了一張紙,寫了幾個字,叫這小孩拿去,他們就必給他食物。幾日之後,有人發覺這小男孩死在路旁,他的身上還掛著那張紙,這小孩根本沒有去拿食物。

今日,許多人也是一樣,屬靈生命死了,因為不向神求取生命之糧,雖然神已經答應給他們生命之糧,但他們乃不願意去取。

4.舉例說明

在法國,有個盲眼的少女,她得到一本馬可福音,她用她的雙手去讀這福音,她日日這樣讀,慢慢的,她的雙手失去了感覺,再不能用手去讀了。一日,她毅然要割下她手指頭的皮,好使她繼續用雙手去讀這本福音,但如果她這樣做,她會毀壞她的手,後來,她還是放棄了這樣做,所以她只好吻別她心愛的福音書,當她用咀唇去吻時,她突然發覺她的唇的感覺比手敏感,可以明白她所讀的字,所以,這一晚,她用她的唇來讀神的話,她以喜樂的心來接受這樣的改變。  (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5A.舉例說明

仔細閱讀約翰福音四章卅四節,經文是解釋耶穌如何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這記載是說明如何履行神的旨意。

5B.舉例說明

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e)  曾說, 「我寧可在神的旨意裡住在非洲,也不願意身在英國而卻在神旨意之外。」 (David Livingstone ,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6.舉例說明

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但卻是由很多細小的片段所組成。我們是 神的手中的工藝品,保羅在這裡用了一個希臘字,是取自英文  「詩」意的。在豪女士  ( Mrs. Sonia E. Howe )  的書 ( Odd Patterns in the Weaving )  中,曾描述她在少年時所看見過的一些事物,有一個著名的俄國藝術家,在一間有名的大教堂中裝裱一幅古老的油畫,他逐一的將一些細小的水晶石鑲上去,最後造成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有人問也,這樣的工作是否很乏味無趣,他回答說, 「不會的,我正在為永恆工作。」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7.舉例說明

在包斯威爾( Bothwell Brig )的一場戰役中,其中一隊盟軍的彈藥用完了,他們正在等待補給,當他們收到時,桶內的不是子彈,而是葡萄乾,所以他們很失望。今日,又如何呢?我們是耶穌基督的軍兵,我們所需要的是神的真理,不是甜品。」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8.舉例說明

印度信徒孫大信  (Sadhu Sundar Singh  )在印度中部落中發福音單張,有一次,他在火車上把一本約翰福音給一個人,那人很生氣,拿了,撕碎,掉出窗外,好像沒有什麼下文了。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因神的保守,窗外有一個失意的人,每日都在路上拾東西,他沿路正好拾著,其中一張被撕的紙張,剛好記載「生命之糧」,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他問他的朋友,其中一人說,「我可以告訴你,這是一本基督教的書,你不可讀它,否則你被它污穢。」那人想了一想,然後說,「我還是決定閱讀記載這樣美好的字句的書,」因此,他買了一本新約,有人告訴他想讀的那一段話在哪裡。這是我們主的話——「我就是生命的糧」。他開時讀福音書,神的靈感動他的心,他後來成為基督徒,而且還成為傳道人。那一張碎紙,經過神的使用,真的成了「生命之糧」,滿足了飢渴者的一切滿要。」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