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講章大綱

系列:今日基督教

主題:基督教與你的時間

經文:弗五  15-20;林前七29-31

金句: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

引言

時間只是永恆中之一瞥吧了,但神卻把它賜給我們的,讓我們可以像管家一樣管理使用。有一天,我們在世的年日或善或惡都將會被回顧與審視。

一、嚴肅地審視時間(弗五  16)

1)時間是寶貴的(弗五16)

2)時間是短暫的(弗五16)

3)時間是飛逝的(弗五16)

二、使時間發揮至最大效用(弗五  16)

1)獨身主義(林前七29)

2)悲觀主義(林前七30)

3)享樂主義(林前七30)

4)物質主義(林前七30)

5)縱慾主義(林前七31)

三、認真地利用時間(弗五  16)

1)藉著過謹慎的生活(弗五15)

2)藉著遵行主的旨意(弗五17)

3)藉著受管束的生活(弗五18)

結語

人生的挑戰是不可避免的。你的生活是謹慎的,是遵行主旨意的,和受 神管束的生活嗎?如果不是,不要忘記,將來我們要在主的審判台前交帳,你如何愛惜光陰,如何利用它,是十分重要的。


9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今日基督教

主題:基督教與你的時間

經文:弗五  15-20;林前七29-31

金句: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

引言

保羅對時間的觀念,覺得時間是永恆中的一瞥,但這卻是神賜給人類好好管理使用的,所以,時間本身只對人類有意義,神是創造時間的,祂不受時間的限制,在神的全知全能中,沒有所謂時段,但對於人類來說,人的生命就有所謂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區分,而這樣的時間,也只對於人在世的有生之年來說,如果他的肉身死亡,他在世的時間就停止了。所以保羅提醒我們基督徒,我們今日活在世上的人,如何管理使用時間,要謹慎,因為將來我們要在神的審判台上交帳的,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

按著保羅對時間的解釋,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這顯出時間的重要和對我們的挑戰,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時間對我們的重要性。現在就讓我們小心地研究保羅有關時間對我們的忠告。

一、嚴肅地審視時間

「要愛惜光陰」(弗五16)。這正如一個商人在購買商品前,用心地查究商品的各方面,基督徒必須用心地去研究時間這特別的商品。我們需要認識到:

1)時間是寶貴的

「要愛惜光陰」(弗五16)。時間是寶貴的,因為神以基督的救贖之工使其寶貴。事實上,我們的人生是有時限的,我們的一生與基督的降生,工作,受死,和復活是相關聯的, 神宣告說「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六2)。非常清楚,神視時間如此寶貴,不單為了不斷地恩賜予我們,更是一借十字架上的救贖所帶來的神聖真理。每一個相會的時刻,都是兩個永恆世界的相會點,即是過去和未來。

1.舉例說明

2)時間是短暫的

「要愛惜光陰」(弗五16)。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說「時間減少了」(林前七29)。他瞭解神賜給人類很多完美的恩賜,相對於他所創造的,時間是惟一有限的。祂賜人類的每時每刻,每一刻鐘的逝去,無論是善是惡,都一去不返。正如我們站在河流的堤岸上觀看,看見水中的漣綺,或是浮沉的樹葉等,隨著水流經過我們身旁時,還可以感觸得到,而後慢慢遠離,最後,一無所見,流入大海。

2.舉例說明

3)時間是飛逝的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無疑的,保羅所說的邪惡世代,是指當時的羅馬尼祿( Nero )王朝時代。一個非常殘暴的時代,對基督教殘害最甚。在羅馬有多處著火事件,歷史學家都相信,這是由尼祿王所發起,然後將罪歸咎於基督徒,再將基督徒抓起來,其中有被刀殺的,被野獸傷害的,被火燒死的等,當時真可說是一個極為殘暴而邪惡的時代。但保羅的忠告,不只屬於當時代的,也是屬於每一個世代的。請謹記我們的主所說的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

在保羅的時代有難處,今日亦然。如今,黑暗有悖逆的世代不斷吞噬我們的時間,神非常清楚我們所擁有的時間,是何等的寶貴,所以我們應愛惜及盡量利用它。

3.舉例說明

二、使時間發揮至最大效用

「要愛惜光陰」(弗五16)。聖經學者解釋這節經文時,引用但以理書二章八節中,尼布甲尼撒王責罵那些星相家,說他們故意拖延,浪費王的時間。保羅在此使用了相同的句語,不要我們自我沉溺在浪費時間中,而鼓勵我們更有效率地使用時間,所以他勸我們「要愛惜光陰」。通常當我們回顧以往,我們會發現自己做了許多本不應該做的事,而錯失很多更有意義應該去做的事。

在哥林多前書七章  29至31節中,保羅例舉生活中五個方面,即婚姻,憂傷,喜樂,事務,以及娛樂。這幾方面,我們必須保持平衡,好好分配時間。

1)獨身主義

「那有妻子的,要象沒有妻子的」(林前七29)。這並非與聖經所說美善的婚姻相衝突。 神的話明確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來十三4)。那麼使徒在這裡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是守獨身,這是婚姻中一種特別的情形,經文告訴我們,這樣的情形,是要在事奉的事上不分心(林前七35)。在任何情形之下,婚姻中的伴侶如果只強調彼此取悅對方,這樣是浪費時間。這個原則,不單只在婚姻的生活中,而且也可應用在一般友誼的生活中,同時也應用在小組,團體和教會等等的生活中。

2)悲觀主義

「哀哭的要象不哀哭」(林前七30)。保羅不是要我們在悲傷難過的事上莫不關心,反而是勸我們信徒應「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這個勸告,其實是要我們信徒對悲觀主義採取抵制的態度,因為就算你自己沒有經歷過使人悲觀的事,也會常常聽到有人說「我永遠都不能勝過,我活著已經沒意義了」。

3)享樂主義

「快樂的要象不快樂的」(林前七30)。保羅所說的,不是要我們放棄一切娛樂和頌讚的歌唱,而是警告我們不要陷入虛無的享樂主義,主在福音書中描述那無知的財主,是提醒我們不要只顧地上的享樂,而忽略了我們靈魂的需要,「然後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的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羅」(路十二19),但神卻對你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路十二20)。

4)物質主義

「置買的要象無有所得」(林前七30)。聖經指導基督徒研讀聖經是要「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帖前四11)。這是合神心意的生活態度,但同樣在本章聖經中,也指出人的本性是不願按照正道而生,不願按照正途去取財,思想下列經文「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財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9-10)。請千萬要留意這句話「我實在很忙」,這樣忙除非是忙於純正的動機,正如主說「豈不知應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5)縱慾主義

「用世物的,要象不用世物,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林前七31)。雖然這世界不是我們的歸宿,但聖經給我們清楚知道,當我們仍住在其中,就「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前六17)。但要警惕,當我們隨意享樂時,就會變成縱慾主義者,滿足於感官的刺激,這樣,危機就會發生。使徒保羅最後說「愛宴樂不愛神」(提後三4)。當保羅寫信給提摩太時,你會體驗到保羅多麼憂傷的心情,他說「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提後四10)。你會注意,這是「現今世界」,不是「現今邪惡的世界」,底馬已經誤入此歧途。

神會幫助我們愛惜光陰,盡力用神賜給我們的時間,平衡我們的生活,否則會浪費時間。

4.舉例說明

三、認真地利用時間

「要愛惜光陰」(弗五16)。當我們已懂得時間的最大用途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使用之,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做些什麼,而是我們應如何去做,從而投資於永恆。

1)藉著過謹慎的生活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象愚昧人,當象智慧人」(弗五15)。這句經文是「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弗五11)的參考。我們的生活,應該成為這「暗昧之世」的明燈,要作這邪惡世代的警戒,而同時是為基督耶穌而活出應有的見證來。

5.舉例說明

2)藉著遵行主的旨意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7)。在以弗所書第二章說,基督徒 「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弗五10)。換句話說,神早已經為我們的生命有一計劃,但很多信徒根本沒有意識到,而且生活毫無目標,又不遵行神在他們身上的旨意,日復一日地消磨時光,不順服主的帶領。

6.舉例說明

3)藉著受管束的生活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弗五18)。為了能遵行主的旨意和過謹慎的生活,而且要愛惜時間,我們的生命必須被神管理。神管理那些有聖靈內住的人。

7.舉例說明

結語

我們要慎重地再次聲明,信徒只有在被聖靈引導下使用時間,果效才是最好的。被聖靈充滿生命,不單只是為了享受賜福,更是要順服主,成為一個神管理的生命,從這世代的邪惡中釋放出來,得享真正的自由。

你是否已經瞭解何謂  「基督教與你的時間」?挑戰是免不了的,你的生活是否謹慎,是否遵行 神的旨意,是否由 神管理你的生命?如果不是,不要忘記,將來我們要在主的審判台前交帳,你如何愛惜光陰,如何盡用它,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神鼓勵我們「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每一時刻,都是兩個永恆的相會點。例如,能帶領一個靈魂歸向基督的喜樂,是與聖靈的工作有關,就是在這靈魂改變之前和之後,這時刻,就是兩個永恆相會之時。其實在人生中,這樣的事情是不斷發生的。耶穌不論是獨自一人,或是現於公眾之中,都遵行祂父神的旨意,但祂來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轉折點,卻是祂在十字架上大聲叫  「成了」(約十九30)之時。這就是兩個永恆的相會之處,在那時刻,祂成就了父神在他身上的工。

2.舉例說明

下面是切斯特大教堂 ( Chester Cathedral )大鐘上所刻的:

當我是小孩時,我歡笑與哭泣,

時間是爬行的。

當我是年輕時,我有夢想和理想,

時間是行走的。

當我是成年時,

時間是快跑的。

當我是年老時,

時間是飛馳的。

不久我將發現時盡途終!

這就是說,當英王伊利沙伯皇后臨終時,她說  「我所有的一切,只在眨眼之間!」

3.舉例說明

幾年前,在美國費城  ( Philadelphia )  ,有一個年輕的女土因為犯罪被判死刑,在執刑那日,他的兄弟竭盡全力從州長那裡得到赦免書,趕赴刑場要救他的妹妹。

他太急於趕路,就不斷刺那匹馬,馬因而受傷,當時突然間又起了暴風雨,必經的溪河都滿了水,他非常沮喪地來到河邊,盡他一切的努力,涉水過河,最後他雖趕至刑場,但一切都太遲了,他只能看著妹妹在刑場上掙扎著死去!  (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P. 1484 )

4.舉例說明

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  說, 「我曾浪費時間,但現在,時間卻是在浪費我」( Richard II, V, v 49 )。畢大衛 ( David Brainerd )  大叫說, 「噢,時間是多麼的寶貴,它令我感到愧疚,因為它使我想起我虛度和浪費了多少光陰,而沒有盡我的能力去使用它。」

5.舉例說明

愛德華茲  ( Jonathan Edward )的決心:

決心,盡我的能力去生活。

決心,不失去任何一刻鐘,使每一分鐘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決心,不去做任何令自己不願做的事。

決心,不去做任何自己不能控制之事。

決心,在我人生最後之時刻,我不會做任何令我不安之事。

(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

6.舉例說明

一個海軍上將接到命令要他啟航,但他不知道這命令是什麼,因為這是密封的命令,他只有兩件事要做的:第一,他必須明白政府的整個計劃是什麼;第二,當他明白之後,他必須執行這命令。如果你希望使用神所賜的時間,活出一個神引導的生活來,就必須明白神的旨意,然後安照他的旨意去做,而且是必須完成它,這樣,就是在神的榮耀裡愛惜光陰。

7.舉例說明

有一群宣教士正在商討是否要邀請慕迪  ( Dwight L. Moody )  來主領城市布道大會,因為感動人心的聖靈,已經充滿了各人,預備好這片大好的禾場。但其中一個宣教士懷疑到說, 「為什麼要請慕迪呢?是否只有他才擁有聖靈?」一陣靜寂之後,一個虔誠的年長牧者說「不是,不是只有他才擁有聖靈,而是只有聖靈才擁有慕迪先生。」

這就正如以弗所書所強調的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弗五18)。聖靈一定要單單管束你,就好像酒在控制那些醉酒的人。也惟有你被聖靈管束,你才懂得如何愛惜光陰。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Letters to Ephesians,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5)

F.F. Bruce,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61)

John Eadie,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H.A. Ironsides, In the Heavenlies, (Neptune: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61)

William MacDonald, Ephesians: The Mystery of the Church, (Wheaton: Harold Shaw Publishers, 1968)

Ruth Paxson, The Wealth, Walk and Warfare of the Christian, (New York: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0)

Roy C. Putnam, Life is a Celebration, (Nashville: Impact Books, 1976)

 B.F. westcott,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Grand Rapids: Wm. B. Edermans Publishing Co., 1950)

Kenneth S. Wuset, Ephesians i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0)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