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講章大綱

系列:今日基督教

主題:基督教與你的朋友

經文:約十五  11-16

金句:  「你們……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14)

引言

「朋友」一詞,一般的意思是指社會上所熟識的人,或者是學校的同學,和生意上的夥伴。但另一種意義卻是指「戀人」( Philos )的意思。今天我們提到  「朋友」的觀念,特別對於基督徒的友誼,已開始有改變,這可以從主論到朋友與友誼時得以肯定。

一、基督徒友誼的基礎(約十五  13)

1)屬靈的愛(約十五13)

2)捨己的愛(約十五13)

二、基督徒友誼的聯結(約十五  14)

1)基督徒的合一(約十五14)

2)基督徒的忠誠(約十五14)

3)基督徒的憐憫(約十五14)

三、基督徒友誼的裨益(約十五  15)

1)道德上的昇華(約十五15)

2)心智上的促進(約十五15)

結語

我們已經知道,友誼中最高的層面,是建基於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上,主的品行,祂所愛的人的標準,也是友誼得以衡量的準則。


8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今日基督教

主題:基督教與你的朋友

經文:約十五  11-16

金句:「你們……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  14)

引言

「朋友」一詞,一般的意思是指社會上所熟識的人,或者是學校的同學,和生意上的夥伴。但另一種意義卻是指「戀人」 ( Philos )的意思。今天我們提到  「朋友」的觀念,特別對於基督徒的友誼,已開始有改變,這可以從主論到朋友與友誼時得以肯定。

經文記載,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14)。

一、基督徒友誼的基礎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十五13)。主耶穌在這裡地說明,真正的友誼是基於屬靈的愛和犧性的愛。要小心瞭解這愛是什麼。

1)屬靈的愛

「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十五13)。我們的主明顯的要我們明白祂愛的本質,祂說「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十五9、13)。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愛,可以達到多高的層面,就是一旦成為基督徒,這愛就變為有屬靈根基的愛。人的友誼,通常始於外在彼此的吸引,因為外露的表現是我們表達內心的最初載體,很多友誼的發生是始於微笑,但另一方面,也有多少友誼,是被那些不受歡迎或不良態度所限制?人的友誼,通常因著彼此的吸引接觸而發展為彼此的愛慕。但友誼必須有屬靈的愛,才能漸致完美。

2)捨己的愛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十五13)。真正友誼的精髓,在於常為別人著想,甚至為別人捨命,這也是我們的主對我們的最高命令,特別是對跟隨他的人所要求的。約翰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壹三16)。友誼並非是一種感情的迷戀或是一種情緒的反應而已,是含有犧性及實踐性的。約翰再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

1.舉例說明

二、基督徒友誼的團契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14)。主耶穌在這裡說明使真正的友誼得以堅固加強的聯結有三方面:

1)基督徒的合一

「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14)。要謹記主是向十一個門徒說這些話的,不是十二個門徒,因為猶大出去,當時不在他們中間。耶穌認為他不是「我的朋友」,這樣看來,朋友應是合一的,保羅稱之為「在聖靈裡合而為一」(弗四3)。再者提醒我們是「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林前六17)。所以,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聯結,其真正需要的就是在主裡合一,成為一靈。不用說,這樣的合一,不是外在的,而是真實而最根本的聯合在一起,所以先知阿摩司說「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摩三3)。

基督徒的友誼,非常有趣的一點,就是無論你們在世界那一端,只要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都能在靈裡合一。這是真的,可能在不同教會裡,有不同的友誼存在,但無論如何,只要他們是屬於主的,他們都是耶穌的朋友,所以他們彼此之間也成為朋友。

2.舉例說明

2)基督徒的忠誠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14)。真正的友誼並非膚淺和不牢固,她表達並期望出彼此的忠誠和永不背信。這種忠誠,帶來彼此間的互相信賴。「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他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廿五14)。這節經文使我想起神與亞伯拉罕和摩西所說的話。亞伯拉罕被稱為「神的朋友」(雅二23),而神向亞伯拉罕說「我所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創十八17)而關於摩西,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與朋友說話一般」(出卅三11)。我們的救主呼召我們與他一同相交,正如神召亞伯拉罕和摩西一樣,所以,我們與其他信徒也應如此,人與人之間應彼此分享信實,使彼此心中喜悅。

「朋友加之傷痕出於忠誠」(箴廿七6),真正的友誼,雖然受到指正,卻是發自真誠。一個忠誠的朋友,對朋友會有批評之時,以愛心說誠實話,目的是讓他得益處。真正的忠誠,是一個堅固而又純潔的友誼所必須具備的。「一個真正的朋友,他必定瞭解你的弱點,同樣也因此而愛你,世上只有一位是這樣的朋友,就是耶穌基督。」

3.舉例說明

基督徒的友誼,其忠誠的意思是說明在一切環境中都彼此信賴,「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十七17)。友誼的特徵,在一幅圖畫中表達出來:有一個年青人,光頭纏著絲帶在工作,在他的衣服邊上寫著「死亡與生命」,代表無論生與死,友誼不改變,在他的前額刻上「夏天與冬天」,表示無論富貴或貧窮,友誼永固,他的左肩與臂赤著直至心胸,而他的右手指著一行字「遠與近」,代表著真正的友誼,超越時空。

3)基督徒的體恤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十五14)。「所吩咐的」都可包括在救主一切的憐憫中,耶穌與門徒分享祂所有的一切,也期望門徒與祂分享他們所有的。這樣的態度,是一切真正友誼應有的。保羅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他是為「體恤」下定義,「體恤」一詞,如果只說「與哀哭的人要同哭」,這只是它狹義方面的意思,因為這方面比較容易做到。但「憐憫」的廣義方面,是超越個人與他人有生命的分享,即與憂傷的人同悲,也與喜樂的人一同分享他們的喜樂。

4.舉例說明

三、基督徒友誼的裨益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父所聽見的,已經告訴你們了」(約十五15)。友誼的益處很多,但在提升人格方面,有兩點值得注意:

1)道德上的昇華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我乃稱你們為朋友」(約十五15)。當主耶穌呼召這些門徒時,他們甚至不是僕人,是罪人。但基督的友誼能改變這些人,從十一個罪人改變為十一個屬神的門徒,我們必須留意,起初主沒有稱呼他們為朋友,因為他們需要首先得知救恩之事,然後經過一番的受教及操練,主才說「你們是我的朋友」(約十五14)。沒有主,門徒一無是處,他們在黑暗中生活與死亡,但藉著主,使門徒能進到最佳的境遇,成為「人上人」。

5.舉例說明

2)心智上的建造

耶穌說「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父所聽見的,已經告訴你們了」(約十五15)。真正的友誼,不只是提升我們的道德,同樣建造心智。所羅門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十三20)。再者「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廿七17)。門徒正是如此被主耶穌教導與建造的。這從彼得在五旬節時向人證明耶穌的講道中可見一斑,人們對於彼得和約翰的受訓與屬靈的能力,有何等的評價:「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徒四13)。

結語

我們已經知道,友誼中最高的層面,是建基於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上,主的品行,是那些祂所愛的人的標準,當我們說什麼是真正的友誼時,我們必須以此為衡量的準則。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從大衛與約拿單的友情上,我們可以視之為屬靈的愛和捨己的愛的極好例證(參看撒上十八  1,三20;撒下一25-26)。

2.舉例說明

當日軍侵佔中國江蘇省時,一個主日早上,教會正在做主日崇拜,突然間在禮堂的後邊有一陣騷亂,婦女們大驚失色,大部分的男士們都站起來,有一個日本士兵走進來,他走到禮堂的前面,每個人都留心他的舉動,但這士兵靜靜伸手從他的褲袋中拿出一些奉獻,放在台上,每個人都聽到銅板落下的聲音,他拿起一本聖詩,打開一處,走到司琴面前,請司琴彈奏他所期望聽的中國教會所唱的聖詩,這首詩的中文譯名就是  「以愛相連」。  ( Blest Be the Tie That Binds )  (Christian World Facts , Knight's Master Book of New Illustrations)

3.舉例說明

阿拉伯人這樣定義友誼, 「某人值得我們傾吐我們的心事,能接受我們的『糠』和『谷』,用溫柔的手在篩,保留那些有價值的,用仁慈的氣吹走那些不良的。」

4.舉例說明

約翰福音十一章說到拉撒路復活的故事,耶穌顯出對拉撒路體恤的友情,事實上,主所顯出的體恤,是如此地富有真誠與恩典,連祂的仇敵也稱讚說  「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的懇切」(約十一36)。他與拉撒路的姐妹同哭,在伯大尼與得安慰的家人同喜樂。

5.舉例說明

耶穌希望我們能傚法祂,有一個晚上,祂與祂的朋友聚集,然而

有一件工作,無人願意去作,

所以祂去作。

有需要恩慈的地方,無人去施予,

所以祂去施予。

有需要謙卑的時候,無人會這樣做,

所以祂做了。

有需要得赦免的,無人可以做,

所以祂獻出了他自己。

有一人需要倒空自己,但無人會做,

所以祂倒空自己。

當來到最後,祂說  『現在,你們傚法我做的去做吧!就是這樣的生活,最後祂犧性了,完成這件工作的,就只有這一個方法,無其它的方法。( Today , Palos Heights, Ill. Back to God Hour, 1980 )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The Gospel of John,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5)

H. A. Ironside, Addresses on the Gospel of John,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1962)

J.C. Macaulay, Expository Commentary on John, (Chicago: Moody Press, 1978)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R.V.G. Task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8)

C. Merrill Tenney, John: The Gospel of Belief,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9)

B.F. Westcott,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2)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