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四 3-42
提示:
1. 第 4 节“必须经过撒玛利亚” : 这是从犹太往加利利的捷径。犹太人因与撒玛利亚人有敌对的关系而往往会绕过撒玛利亚,改经比利亚北上加利利。
2. 第 6 节“午正”:照犹太人的算法为中午十二时,此妇人于此时出来打水,主要是要避开众人(参第 18 节)。
3. “活水”:从泉源涌出的水,在本段是象征圣灵所给予的新生命(参约七 37-39 )。
4. “庄稼已经熟了”:指撒玛利亚人已是预备好要接受救恩,只需把握机会向他们传讲就可(参太九 37 ;路十 2 )。
5. 这不单是一段“一个个人布道的佳例”罢了,而且也是一段革命性的真理——改变世界的差传事工:
全段显示福音不但是给犹太人,也是给其它的民族;
全段显示福音不但是给男人,也是给女人;
全段显示福音不但是给“好人”,也是为坏人预备。
思考问题:
1. 您有否留意耶稣是“特别”到撒玛利亚去的?他如此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参提示 4 )?
2. 为什么会发生第 39 节之“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并进展到第 41 节之“信的人就更多了”?当中有什么“蛛丝马迹”是我们应当关注的?
3. 第 35 节“观看”一词,从全文来看,并不是指快快的看一下或走马看花的看,反而是专注、小心的看;这是因为所要看的事非比寻常。今天您举目“观看”:报纸、电视和周遭的环境、事与物,您又看到什么?这次短宣的经历中,神又让您看到什么?
4. 第 34 节对追求 5C ( Club —俱乐部, Credit Card —信用卡, Condominium —共管式公寓, Car —汽车, Certificate —学位/证书)梦的基督徒或您的生活志向有何指引?
5. 阅读《你们不知道的食物》一文,结合灵修心得,写下具体可行的应用。
第四天
你们不知道的食物——
略谈短宣的圣经基础
短宣是普世宣教运动的其中一个新趋势。每年远赴重洋参与短宣的北美信徒,估计超过六万人。近年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华人教会,也纷纷于暑假期间组织短宣队往外地去。为这现象感谢主;另一方面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研究、检讨,以便短宣能够健康的发展,带来差传事工上更大的祝福。
本文尝试讨论跨越文化短宣的圣经基础,并探求对今天的意义。
耶稣的榜样
不少人引用耶稣差派十二使徒和七十人往各乡布道(路九 1-6 ,十 1-7 ),作为短宣的圣经依据,甚至认为短宣是门徒训练课程中的一个不能或缺的环节。
问题在于我们怎样使用“短宣”这个词汇。如果“短宣”是短期宣教的简称,而宣教是指到在异文化中使人作主的门徒,那么十二使徒和七十人在当时就不是参与我们今天一般人所谈的“短宣”。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在原来的文化习惯中向本地的同族传福音。他们是本地布道,甚或我们可以说他们是“神学生本地布道实习”。
但是主耶稣确曾立下跨越文化短宣的榜样。那次祂带领门徒从犹太地经过撒玛利亚往加利利去。主在叙加的雅各井旁休息,门徒进城买食物。在那里主向一个撒玛利亚女人谈道(约四)。
门徒买了食物回来,对主耶稣说:“拉比,请吃”(约四 31 )。主的回答令门徒困惑:“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约四 32 )主接着解释:“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约四 34 )
主耶稣此次短宣之行其中一个目的,是要门徒培养跨越文化布道的意识。他们已经不断布道,又为人施洗(约四 1-2 ),他们不是正“作成祂的工”?但是主耶稣要他们看见,神的救赎之工包括异族。除非我们明白神愿意万人得救(提前二 4 ),除非我们记住在羊圈外另外有羊(约十 16 ),我们还不是完全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祂的工。
主告诉门徒:“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约四 35 )主所指的庄稼,是撒玛利亚人,是门徒所忽略,所厌恶的外族,是与他们素无来往(约四 9 ),不会接待他们,理应受天火审判的异民(路九 54 ),门徒不屑花费唇舌向这个群体传福音。他们匆忙赶路,只看见撒玛利亚是售卖午餐的地方,他们看不见这些人正等待救世主的福音(约四 42 )。
主耶稣带领门徒在撒玛利亚有两天的跨越文化短宣(约四 40 ),让门徒看见神的心意,外邦人也要得着福音。短宣培养跨越文化使人作门徒的意识。
今天的意义
昔日主耶稣带领门徒在撒玛利亚短宣,对今天的我们仍深具意义:父寻找那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的人(约四 23 ),这些人是从各族各方各国各民中出来的(启五 9 ,七 9 )。今天许多基督徒已经领受了那喝了“就永不渴”的活水(约四 14 ),但却仍像昔日门徒一样没有饱足。他们是个好基督徒:崇拜、灵修、奉献、个人布道,在堂会里忙得团团转,可是心灵里好象有一个说不出的什么。主说,除非我们不再轻忽那些福音未得的异族,除非我们不再把他们看作我们“搵食” ( 编按:即“糊口” ) 的对象,我们才是作成父的工,我们才能尝到那些没有从事跨越文化使人作门徒事奉的人所不知道的“食物”。
主耶稣在这里提到两个成语,向我们发出挑战。“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约四 35 )播种、插秧、施肥、除草、浇灌……,一切都作好了。现时除了等候收割,什么也不能做了。门徒可能认为以后或者神会在撒玛利亚人中做一点事,但现在不是处理非犹太人的时候。主耶稣向他们发出挑战,“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约四 35 )短宣让我们改变对世界的观点,看见外族的心灵需要,看见神在异邦中的作为,看见神可以藉着你改变人心,看见神的手打岔你的日常生活。
“那人撒种,这人收割。”(约四 37 )门徒在这次短宣中,收割从前旧约先知所种的。普世宣教比我们平日想象的复杂得多。短宣让我们看见得着福音未及之民,往往是个过程,撒种和收割同样重要。短宣的参与和体验,是分享宣教工场的同工多年努力的果子。因此,短宣不是旅行,不是本地布道训练,不是宣教士关怀,不是差传本身;短宣是对大使命的认识、对差会、宣教士、工场的了解,是对宣教士生活的体会、宣教士恩赐之试验、工场适应的学习,也是分享收割之乐的机会。
更大的挑战
现今热心差传的教会,都在推动短宣。愿意短宣成为培养信徒跨越文化布道意识的摇篮,让我们看见福音未及的异族的心灵需要,让我们不要忘记短短一星期至数个月的短宣,只不过是享受别人长期辛劳之撒种成果。
目前短宣带来的一个毛病,是产生不少“短宣专家”,年年参与短宣,越去越远,越参加越不用考虑“长期宣教”。候士德就指出,短宣最大的危机,莫如“基督徒利用短宣作藉口,逃避长期宣教,他们尝了少许苦头后,便下定决心洗手不干。这些人搁置了长期宣教的念头,又或“光荣退伍”,因为他们以为已经奉召入伍,并“已经”履行任务。有差传前辈就认为“短宣,去一次就够了!……体验过了便应该决定,是作长期宣教士呢?还是成为留守看兵器的宣教支持者。”
对于那些心存正直,短宣后仍对跨越文化宣教心感负担,却又未能对自己的宣教呼召、恩赐确认、工场引导、事奉装备等有清楚的实据的人,与其年年短宣,与其空口喊叫“等候等候”,何不考虑一至两年的海外“短期宣教”。不少差会都给这类的弟兄姐妹提供各样短期跨越文化服侍的机会。
不是每一位基督徒都需要参与短宣。不是每一位基督徒都作宣教士。但是你若认真考虑宣教,却未曾明白神的心意,可否给神一两年的时间,让神在你的跨越文化的事奉和生活中向你说话,让祂藉着你所经历的文化冲击,来引导你的前路。
参加过这种短期宣教的信徒,无论在心胸、眼光、灵命上都有很大的长进。即或日后不是长期委身,但在普世差传运动上,这些曾有短期宣教经验的弟兄姐妹,将更能在推动差传事工上,扮演积极的角色,因他们更了解宣教士之困难、孤单、挑战与喜乐,更能够帮助教会去关心、支持、参与普世宣教。
愿短宣成为我们参与差传事工的一个祝福,培养更敏锐的跨越文化宣教意识。愿更多短宣的过来人,投身短期宣教行列,积极考虑献身,愿更多短宣及短期宣教的参与者,投身长期宣教行列,收那熟透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