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引言──什么是宣教?
人们对“宣教(中译又作:差传)”这个概念有很多误解和困惑。在此,我们首先需要阐明几个基本点:
· 圣经里没有出现过“宣教”这个词,但有“宣教”的概念!
徒 13 : 1 - 4
· 教会的“使命”(在西文中与“宣教”是一个字根)就是通过领人归主和在基督里造就人而荣耀神。
西 1 : 24 - 29
· 所谓“宣教”,就是教会的一个“使命”,即差派经特别遴选的、灵性成熟的基督徒去──
向失丧的人:
◇传福音、训练门徒
◇建立地方教会
向得救的人:
◇劝勉和坚固已有的教会
◇装备和训练牧师及教会领袖投身事工
· “宣教”这个词来自一个拉丁文词语,意为“差遣”。所以,它可以指:
◇差派的行动
◇受差派的人(如宣教士)
◇“受差派的人”所作的事工
· 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基督的见证人,虽然并不是每人都会被呼召或引导去作专门的宣教士 。即便如此,你仍可以顺理成章地说,凡是为基督作见证的信徒都是某种宣教士──至少是被“差派”在世上作“基督的使者(大使)”。
林后 5 : 16 - 21
约 17 : 13 - 21
· 教会常常过分地把“宣教”渲染成仿佛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事的特殊事工。
· 本课程将分别讨论 传福音 和 门徒训练 这两个主题;不过, 这两样其实就是宣教士所作的“宣教”工作 。
· “栽植新教会”是宣教事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徒 11 : 19 - 27
· 神的旨意是要每间教会都积极开展本地或外地(跨文化)的宣教事工。
* 宣教是神及地方教会的核心工作! *
综上所述,宣教就是 教会差派信徒去
· 向各处失丧的人传福音
· 劝勉和坚固初信的人
· 建立教会,栽培领袖
· 装备这些教会把宣教事工继续下去
宣教的重点就是差派人去
1. 传福音
2. 训练和造就门徒
3. 栽植新教会
作业:为什么有些地方教会不把宣教看作一项极其重要的事工?
B. 宣教的圣经依据
圣经教导说:在神看来,“宣教”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他的永恒救赎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圣经的每个部分都可以找到支持“宣教”工作的经文,因为神从来都 关怀 万国万民中失丧的人,而且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 实施 他的救赎计划。神希望各处的人都能认识他的名,并求告他为独一的真神。
· 神对宣教的委身
在创世记中
藉着挪亚:创 6 - 8 章(参阅彼后 2 : 5)
藉着亚伯拉罕:创 12 : 1 - 3 (参阅加 3 : 10 - 18)
神呼召挪亚向失丧的人传福音,用方舟象征神的救恩;然后又选召出亚伯拉罕,通过他使基督的救恩可以传到万民。
在律法书中
藉着摩西和逾越节
出 12 : 1 - 51 (参阅林前 5 : 7 ;来 11 : 28)
出 9 : 13 - 16
神在救赎以色列的过程中勾画出“因信得救”的属灵真理。
在以色列历史中
书 4 : 19 - 24
神藉着约书亚叫列国知道他的名。
在列王中
王上 8 : 56 - 60
神藉着所罗门宣告他是独一真神。
在诗篇中
诗 9 : 7 - 11
诗 33 : 8 - 15
诗 67 : 1 - 7
诗 96 : 1 - 13
诗 117 : 1 - 2
神是全地万国至高的神,愿万民都将颂赞归给他。
在先知书中
赛 9 : 1 - 2 ; 5 - 7
赛 40 : 3 - 5
赛 42 : 5 - 9
赛 45 : 18 - 22
赛 49 : 1 - 6
赛 60 : 1 - 3
耶 1 : 5 - 10
结 18 : 1 - 3 ; 19 - 23 ; 32
结 36 : 22 - 23
摩 9 : 11 - 12
拿 1 : 1 - 2
拿 3 : 1 - 10
在神的计划中,以色列一直是对外邦人的一束启示之光,好叫神的救恩可以达到地极。
在福音书中
太 9 : 35 - 38
太 24 : 14
可 10 : 42 - 45
路 2 : 25 - 32
路 4 : 16 - 27
路 9 : 1 - 6
约 3 : 16 - 21
基督来到世间为世人死,并差他的门徒向失丧的人传福音。
在使徒行传中
徒 9 : 15
徒 10 : 34 - 45
徒 13 : 46 - 48
徒 14 : 1
徒 26 : 20
在使徒行传中,福音传向全世界的犹太人和外邦人。
在教会书信中
罗 1 : 14 - 17
罗 5 : 18 - 19
罗 9 : 22 - 26
罗 11 : 25 - 27
罗 15 : 17 - 21
林后 4 : 3 - 7
林后 5 : 18 - 21
加 3 : 6 - 18
弗 3 : 2 - 11
西 1 : 24 - 29
提前 2 : 3 - 7
多 2 : 11 - 14
来 9 : 26 - 28
彼后 3 : 1 - 9
约壹 2 : 1 - 2
教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向各处失丧的人传福音,并造就他们成为门徒。
在启示录中
启 5 : 9 - 10
启 14 : 6 - 7
启 21 : 22 - 27
显然到末时,每一个民族和族群中都会有人得救。
在基督里
其实,基督自己就是圣经的主角,经文也为他作见证。一定要被传开的就是他的福音。
路 24 : 25 - 27 ; 44
徒 7 : 26 - 38
神盼望万民(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能听到他的名,好叫各处的人都可以认识他而得救。
宣教将神的名传开。
作业:请在上面所列的“宣教事工的圣经依据”中任选三段,各用一句话概括其中心思想。
经文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文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文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神对宣教的命令
新约里至少可以找到五处相当明确的宣教命令。
大使命的五个版本
章节 | 命令 | 宣教重点 | 中心 |
太 28 : 18 - 20 | 训练门徒 | 万民 | 目标 : 去、 施洗、 教训他们遵守神的话 |
可 16 : 15 , 19 - 20 | 传福音 | 往普天下去 | 传福音给 万民 听; 有神迹伴随证明 |
路 24 : 46 - 49 | 作见证──传悔改、赦罪的道 | 万邦 | 对 福音信息作 个人见证 |
约 17 : 13 - 20 ; 约 20 : 21 - 23 | 我也差遣你们 | 入世,但不属于世界 | 作耶稣基督的 个人代表 |
徒 1 : 8 | 作我的见证 | 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 | 倚靠从圣灵赐下的 能力 |
我们对神的意图还能有什么怀疑吗?
神的目标 就是:使用 属神的人, 靠着 神的能力, 向各处的 失丧的人, 传讲神的 救赎计划 ──。
教会实际上只有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遵从神的话?
我们需要的是: 全教会向全世界作基督的见证 。
如果有间教会想要遵行神的话,它应怎样开展宣教事工?
首先,教会需要了解新约时代(使徒行传)和教会历史上的宣教活动;然后就要思考和运用宣教的基本法则。
虽然神明确地拣选了以色列作他的选民和器具,要藉着她在世上实施他的救赎的计划
出 19 : 4 - 6 ;
罗 9 : 11
但今天她已暂时被神离弃
太 21 : 42 - 43 ;
罗 11 : 1 - 12, 25 - 32
如今,教会是神的暂时的事工器具
西 1 : 24 - 29 ;
彼前 2 : 4 - 12 ;
(请参阅有关大使命的篇章)。
作业:开展宣教事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失丧的人有得救恩的需要,还是因为这是神的吩咐?为什么弄清这个原因很重要?
C. 宣教历史概览
· 使徒行传──新约时期
使徒行传记载的是从基督复活到保罗在罗马第一次被囚期间大约 30 年的历史(主后 33 - 62 年)。这短短一段硕果累累的时期为教会提供了圣经的依据,也树立了有效宣教的榜样。
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大使命的五个样本开始一一实现:
篇章 | 活动 | 来源 |
使徒行传 14 章 | 使万民作门徒:施洗、教训 | 马太福音 |
使徒行传 13 章 | 传福音给万民听,有神迹伴随 | 马可福音 |
使徒行传 24 章 | 各人向万邦见证所传的道 | 路加福音 |
使徒行传 3 章 | 各人向世界作基督的代表 | 约翰福音 |
使徒行传 6 章 | 圣灵赐下的作见证的能力 | 使徒行传 |
在徒 1 - 7 章里,教会的宣教事工具有以下特点:
◇ 不住祷告
◇ 大有能力
◇ 放胆传讲福音
◇ 肃清罪恶
◇ 宣讲真理
◇ 忍受逼迫
初期教会把宣教看作一项必不可少的事工,因为当时的教会明白自己的使命!
评述使徒行传中的宣教活动:
对使徒行传中教会的宣教活动,以下是一些可能颇有帮助的观察结果:
使徒行传中的宣教:
◇ 是从 “家里”开始的,先向犹太人和在他们中间的外乡人传福音(徒 2 章)。
◇ 中心是靠着圣灵的能力传福音(尤其是基督的复活)(徒 2 章)。
◇ 是信徒中间互相支持的相交与团契的自然流露和发展(徒 2 章)。
◇ 没有因受逼迫而终止(徒 5 章)。
◇ 因受逼迫而分散,反而将福音传得更广(徒 7 - 8 章)。
◇ 是被圣灵所指导的(徒 10 章)。
◇ 外向拓展,既针对犹太人,也延展至外邦人(徒 11 章)。
◇ 包括栽植新教会(安提阿);新教会得到母会及其它宣教团队的劝勉和坚固(徒 11 章)。
◇ 要求信徒出资捐助教会(徒 11 章)。
◇ 专注于教导信徒明白神的道(徒 11 、 15 章)。
◇ 以安提阿的教会为中心;在那里,
√圣灵拣选了保罗和巴拿巴
√教会把他们差派出去,并供应他们的需要
√宣教活动 走出了地方教会的直接影响范围,并打破了地域界限,扩展至不同的地区和文化 。
(徒 13 章)
◇ 主要集中在造就门徒、栽植新教会和设立领袖(长老)上面(徒 14 章)。
◇ 对策略和某些教义等问题有着不同意见(徒 15 章)。
◇ 其中包括由具备不同恩赐和才干的人进行卓有成效的团队事工(徒 16 章)。
◇ 是被圣灵所引导的(徒 16 章)。
◇ 导致大受逼迫困苦(徒 16 章)。
◇ 对福音有不同的反应:
√ 有些人相信
√ 有些人不信
√ 有些人想再多听
(徒 17 章)
◇ 在当地引起了不安和敌对活动(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有)(徒 18 章)。
◇ 需要对领袖的训练和劝勉(徒 20 章)。
◇ 向外延展直达到罗马(徒 28 章)。
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中看到,宣教事工包括
◇ 传福音
◇ 训练门徒
◇ 栽植新教会
◇ 为建造教会而进行教导
使徒行传中的宣教事工卓有成效,是因为门徒们 遵从大使命, 不顾残酷的逼迫, 不吝个人的牺牲, 靠着圣灵的能力 传福音 、造就门徒、栽植新教会并建造教会领袖。
宣教乃是教会的使命!
作业:在以上对使徒行传的回顾中,哪一点对你影响最大?
· 各主要历史时期的宣教活动
《圣经牧训》第九册《教会历史综览》提供了对历史上各主要时期宣教活动的详述。以下简要概括可以帮助你了解或复习背景知识。
◇ 主后 33 - 70 年(使徒时代)
在使徒时代,教会遵照基督的吩咐传福音、专注于宣教活动,初步完成徒 1 : 8 所述的大使命。
◇ 主后 70 - 100 年(后使徒时代)
在使徒时代之后,宣教活动首先并不是向罗马以西的欧洲拓展(除了或许向西班牙),而主要是围绕地中海向东方和南方推进,进入北非。自主后 70 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的铁蹄践踏以后,叙利亚的安提阿成为宣教的中心。
◇ 主后 100 - 500 年
在这个时期建立起了普世性的基督教会(中文版注:“天主教”的字根本意是“大公教会”,但是从公元 500 多年以后基督教才成为天主教,就是以罗马的主教为教会至高领袖的教会,在那之前各地的主教是平等的),但后来分成两大支派──一支是罗马的讲拉丁文的西方教会,一支是君士坦丁堡(现在土尔其)的讲希腊文的东方教会。这期间的宣教活动并不活跃,教会的大部分精力被引向了神学争论和批驳异端。
在这时期,基督教传入叙利亚和亚美尼亚,很可能就是从这些地方传进了印度。也就在这个时期,北非的游牧部落从北方和东方侵入罗马帝国,他们当中有许多支派在首领的带领下集体归信基督教。一些罗马修道士更是不辞劳苦地把福音传遍了远至爱尔兰的欧洲大片地区。
◇ 主后 500 - 800 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罗马教会试图通过教皇加强对基督教的控制,并防范北方游牧部落的攻击。这期间仍有修道士进行的宣教活动。
就在这一时期,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中文又称“回教”)。伊斯兰教几乎完全抵消了希腊语东部教会在君士坦丁堡周围地区本来已经取得的宣教进展。
◇ 主后 800 - 1200 年
在这个时期的前半段,随着宗教和政治势力的“联姻”,在欧洲发展起了“神圣罗马帝国”。可惜此时的教会已经几乎完全变得形式化和世俗化了。
有人把十字军东征(主后 1012 - 1200 年)归到宣教运动中,但那不是以传教为目的“神圣十字军”,而是一个宗教和政治战争。罗马教会想把圣地(巴勒斯坦)的控制权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来,其真动机多半是出于经济和政治方面。这场血腥、野蛮的战争根本不可能叫人真正悔改信主,最后以无功而返告终。事实上,由于这段历史,回教徒和基督徒结下了深深的积怨,其负面效应一直遗留到今天。 以刀剑开路的宣教活动是不合乎圣经的,它无法真正结出果子 。
这时期快结束时,一些早期罗马修士会开展宣教活动──多明我会( Dominicans )和方济各会 (Franciscans) 。
◇ 主后 1200 - 1800 年
探险活动和早期的“殖民主义”把“基督教”带进了印度、中国、远东、非洲和南、北美洲。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先后成为称霸世界的殖民势力,推行带有他们自己烙印的“基督教”。不过,在这时期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宣教活动,基督教传到了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
然而,是 宗教改革 (十六世纪,从天主教到“更正教”或“新教”)
√ 使圣经重新回到了平信徒手中
√ 回到圣经神学 ──“唯独凭信心才能称义得救”
√ 重新强调了个人重生的经验
√ 重新激发起传福音的热情
√ 促使教会重新思想属灵的事
天主教的“反改教运动”耶稣会( Jesuit )也在 16 世纪大力开展宣教活动,虽然他们所传的是罗马天主教。
◇ 主后 1800 - 1946 年
作为宗教改革运动后期发展的结果,以英美两国信徒为主的基督徒迎来了 1800 - 1900 年宣教活动的“伟大世纪”。由于信徒重新关注圣经、热切祷告、倚靠圣灵,教会重新走上了正轨。这个时期建立了许多 宗派宣教会 及 独立宣教团和福音机构 。宗派间的 相互竞争 在全世界激起了一股宣教浪潮。此时,殖民主义正处于巅峰时期,这正好成为大力开展海外宣教的途径。
这时期,随着基督教大举进入印度、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及非洲和太平洋地区,传统模式的宣教策略逐渐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45 年)标志着欧美宣教事工的顶点。
从此以后,世界基督教的中心转向了南美、非洲和亚洲。
o 1946 年至今
传统的宣教活动越来越受到冷淡,而通过布道大会、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大众传福音的方式则越来越受到重视。
注:使徒时代(主后 33 - 70 年)和伟大的 19 世纪( 1800 - 1900 年)是教会历史上宣教活动最为活跃的两个时期。它们的出现都要归功于信徒的 祷告 和圣灵 大能 的推动。这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作业:教会宣教历史上两个伟大时代之间为什么会出现一段十分长久的低谷?
◇当今世界的宣教状况
当今全世界的教会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呢?
√ 在欧洲,基督徒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到 5 %。可以说,欧洲已基本上成为一个“异教的世界”;它已经不再是世界宣教事工的主要力量。欧洲正处于一个“后基督教”时期。
√ 美国的基督教可以说是 “广而不深(一里广、一寸深)”,它正无望地迷失在崇尚物质的世俗潮流中。差派出去的宣教士比从前少,信徒的奉献亦供不应求。 50 %以上的美国人大概都会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但人们只要看一看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就会对这个百分比大打折扣。礼拜天返教会的人数大约只占总人口的 25 %。美国基督徒十分需要委身于主,敬虔的生活则更是奇缺。总而言之,美国的宣教动力微乎其微。
√ 很多人以为,既然今天福音已经传遍了 “世界”,应该集中力量寻找世界人口中“隐藏的族群”,向他们传福音。
√ 可是,想一想全世界的 50 多亿人口,有一些统计数字着实让人震惊:
□ 听到过福音的人还不到全世界总人口的 1/2
□ 只有 1/3 以下的人是(至少名义上的)基督徒
□ 可能有上千个从未听过福音的 “隐藏的族群”
□ 全世界约有 10 亿穆斯林(占总人口的 20 %)。
√ 然而,假如人们不折不扣地真心相信大使命,每一个基督徒都带领一个以上的人归主的话,其实只需几年时间,全世界的人就都听过福音了。这是一个惊人的几何(倍增)级数 ── 1 、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 256 、 512 、 1024 …
为什么教会用了将近 2000 年的时间还没有完成大使命呢?这个问题才是现在非问不可的。
D. 教会没有完成宣教的 15个原因:
1. 没有遵从大使命,忽视祷告和教导神的话。
2. 过于把力量集中在传福音上,而忽略了造就门徒(即帮助初信者成长为门徒)。
3. 教会中通过祷告、捐资或亲身出去参加宣教的人太少。
4. 注重社会、身体和物质的需要,却忽略了属灵的需要(罪的问题)。
5. 当满足属灵需要的时候,却又忽略了身体、物质和社会的需要。
6. 没能认同、尊重并好好地联系宣教对象的文化。
7. 由宣教士包揽全部事工,没有让本地人参与和受栽培(经常是宣教士一走,工作就停止了)。
8. 只关心教会的建筑和设施,不注重属灵的关系,也不专心靠着圣灵的大能建造人、训练领袖。
9. 忘记了宣教是神的事,教会只是得到神的允许而参加事工。
10. 未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
11. 注重了人数的增长而没有注重属灵的成长。
12. 教会没有给予宣教足够的经济支持。
13. 不肯对传统的那套宣教方法作必要的修改。
14. 不是改进交流的方法,而是改写福音信息。
15. 没有传纯正福音,教训人们遵从全部神的话语。
结果就是:
太少的宣教士 在太少的地方向太少的人传福音。
加上,因为 没有造就可以自我倍增的门徒 ,所以就造成了当前这样的宣教状况。
作业:在以上 15 个原因中,哪 3 个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E. 合乎圣经的宣教:基本原则
使徒行传 和教会历史似乎都清楚的说明了什么是宣教的 手段 、 信息 和 方法 :
· 合乎圣经的宣教 :观念
1. 基本的概念
◇ 手段
√ 祷告
√ 圣灵的能力
路 24 : 46 - 49
若非靠神的能力,教会绝不可能完成宣教的使命。
靠人的力量 宣教只会产生 人造的成果 。
靠神的力量 宣教就会结出 属灵的果子 。
◇ 信息
罗 10 : 6 - 17
√ 宣讲福音
可 16 : 15
√ 传扬真理,即教导全部圣经,并强调顺服
太 28 : 20
◇ 方法
√ 神的 计划 是要属他的人去在失丧的人中造就他的门徒。
太 28 : 19
√ 神的 目标 要用门徒倍增的法则( 1 、 2 、 4 、 8 、 16 、 32 …)来达成。
提后 2 : 1 - 2
√ 宣教的 模式 可以从新约教会的作为里看出:
□ 祷告、赞美神、教训、相交、敬拜
徒 2 : 37 - 47
□ 不顾逼迫地传福音
徒 5 : 25 - 41
□ 全体参与事工
徒 6 : 1 - 7
□ 个人的劝勉、栽培和坚固
徒 11 : 19 - 30
□ 圣灵的呼召和教会的确认
徒 13 : 1 - 5
□ 造就门徒,设立领袖
徒 14 : 21 - 27
□ 人才的 预备 和栽培是必不可少的。
西 1 : 28 - 29
作业:现今愿作宣教的教会和职业宣教机构在宣教的手段、信息和方法上与圣经的教训相比是何情况?若有不同,差别何在?
2. 功能性概念
其实我们已经提到过大部分的功能性概念,这里只是略作总结:合乎圣经的宣教就是:选派人出去向远远近近失丧的人群传福音,并造就门徒和栽植新教会。
· 合乎圣经的宣教 :前提
合乎圣经的宣教应当是:
◇ 圣灵亲自选召或带领人响应宣教的命令。
徒 13 : 1 - 2
◇ 神应允人的祈求,就差派宣教士到他的禾场去。
太 9 : 37 - 38
约 4 : 33 - 38
约 15 : 16
◇ 各个地方教会应是宣教事工的主要
√ 差传机构 和
√ 财政来源
徒 13 : 3 - 5
徒 14 : 26 - 27
徒 11 : 27 - 30
◇宣教是一切基督徒的使命,因为它是神的吩咐
太 28 : 18 - 20
◇宣教的动力来自于我们对神和对失丧之人的爱
林后 5 : 14 - 20
罗 5 : 8
◇全教会都应参与宣教事工
徒 2 : 42 - 47
腓 1 : 3 - 6
◇福音一经传开,就会结出属灵的果子,并要有多人成为门徒。
徒 14 : 21
◇因传福音而受逼迫是常有的事,人们对福音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对此要有思想准备。
徒 13 : 48 - 51
徒 17 : 1 - 9
◇应当多花时间教导神的话,以使基督的身体被建立、栽培,以致成熟。
徒 15 : 30 - 35
徒 11 : 26
徒 18 : 11
◇ 全教会都会从宣教事工中得益,并因之欢喜。
徒 14 : 26 - 28
徒 15 : 3 - 4
◇ 在宣教旅途中栽植的教会应能自立;就是说,宣教士要建造、装备和训练当地的信徒,然后就离开。
帖前 1 : 2 - 10
◇ 对新建教会和已有教会,圣经都是不断教导的手册。
提前 3 : 14 - 15
提后 3 : 15 - 17
◇ 对新建教会或有难处的教会,已经立足的教会应给予属灵支持和财政支援。
林后 8 章
◇ 要保持传福音和造就门徒两方面的平衡
徒 14 : 21 - 22
◇ 人们的属灵需要与社会 / 物质需要都应努力被满足。
徒 4 : 32 - 35
◇ 不可为迎合当地文化而牺牲或妥协福音信息,但应采取与当地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方式传扬福音。
徒 17 : 16 - 32
徒 19 : 1 - 27
作业:你对以上这些要素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是什么?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哪 3 个要素?
· 栽植新教会
◇ 栽植新教会的性质原理
宣教事工中至少有三种情况可以算作“栽植新教会”:
1. 已有的“母教会”在别的地方开办或资助“子教会”,作为一个宣教项目或自身的延伸扩展。“子教会”是不是“跨文化的”皆可。
2. 某地的一群基督徒决定自己开办一间地方教会。其原因可能为
√ 地理位置的考虑
√ 教义方面的因素
√ 实际方面的原因
√ 规模大小的需要
3. 在传福音工作或宣教努力取得一定成果后,由宣教士协助当地归信的人开办(栽植)新教会。这样的教会通常是跨文化的。
其实,基本的原则并不因情况的不同而有太大变化;只是一般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挑战或困难会更大些。
在课程 7 第二部分《教会的事工、管理和教育》中阐述的观点,现在应加以复习,并因地制宜地把它们实践出来。
只要一间教会顺服圣经的教训、遵从使徒行传 2-14章里关于教会的原则(也许还有模式),它就总有一天要参与栽植新教会。
教会只要坚持祷告、相交、赞美神及教导,自然就会有外出传福音宣教的活动。
新约教会的宣教活动是遵循徒 1 : 8 所勾划的大致路线: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
在谈到外出宣教或传福音的时候,不要只想到 地理 的因素,还要考虑到“族群”的问题,无论他们与母教会是不是同文化。
族群的定义:
一个“族群”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一般来说,一个民族国家是由在一个地理范围内的好几个族群(或称部落、宗族,家族等)组成。“族群”有时也称作“民族、种族或文化群体”(希腊文 Ethnos )。
一个族群中会有以下东西是相同的:
√ 风俗
√ 文化
√ 习惯
√ 传统
√ 语言或方言
√ 生理特征(如肤色)等等
新约对希腊文“Ethnos”一词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
√ 人民
√ 民族 / 国家
√ 外邦人
具体含义要视上下文而定。
因此它基本上不是指政治或地理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指 不同的族群 ;因此,教会的大使命是要使所有的“族群”都作基督的门徒(参阅启 5 : 9 - 10) 。
一般说来,一个地方教会如果是由来自同一“族群”的信徒所组成的,是最容易运作的,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这在本地及跨文化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如此,因为信徒在聚会时是要:
√ 共同敬拜
√ 彼此相交
√ 持续地接受训练和装备
√ 不断地向自己族群中的其他人传福音
√ 互相帮助
◇ 栽植新教会的运作机制
栽植新教会,指的是通过
√ 装备(训练)
√ 劝勉(鼓励)
√ 造就(教导),
将一群思想相近的、宣认有共同信仰的基督徒带到一起,建立一间新的地方教会。
以下是栽植新教会的一些基本指导方针:
√ 祷告 向神求智慧和能力
√ 选定 聚会地点,并选好适当的族群
√ 通过福音性查经, 栽种 真道的种子
√ 通过建立关系和友谊, 预备 人的心田(思想与情感)
√ 优先考虑 人,而不是计划、项目、课程
生活见证 和造就门徒能建立强有力的新教会。实践证明,在跨文化的情况下尤其重要的是:尽力同此族群中的某位起关键作用的领袖或长老建立真诚的友谊关系,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因为“领袖朝前走,群众就跟随”。
◇ 栽植新教会的关键策略
挨家挨户地传福音和开门见山的街头宣教固然可以带领一些人归主,但通过生活见证和建立友谊而结的福音果子却能更加持久。以下就是一些关键策略:
第 1 步
√ 在当地邻里组织福音性查经班。
√ 为已经信主得救的人提供门徒训练 / 初信造就查经班。
√ 挑选那些表现出真诚的兴趣、委身的决心、高昂的情绪并有属灵长进的人,为他们提供领袖训练,准备让他们作长老等等。
√ 保持被圣灵充满,从而能够获得智慧、能力和指引。
第 2 步
√ 如果有一个小组或几个家庭已经成长到可以组成新教会的 核心小组 或 基础组织 的地步,就要同他们定期聚会,一起祷告,并
□ 确定策略和首要的事
□ 教导神的话
□ 用圣经的原则装备和训练他们
□ 促进灵命成长,加强 “身体生活”
□ 求得他们的意见和支持
在新教会起动之前(或正在起动的时候),用符合其文化背景的方式,将课程 7 《教会的事工、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内容教给他们。
第 3 步
√ 正式建立教会,并要花足够的时间与教会领袖同工,
□ 与他们一起经历教会事工的全部过程作为示范
□ 通过系统的释经式查经,帮助他们在神的话语上扎根
□ 帮助他们在基督里渐长成熟
□ 让他们参加事工,使之能遵照事工的原则而独立于你操作
□ 帮助他们建立倍增门徒的心态
第 4 步
√ 到了一定时候,逐步地
□ 减少你自己负责的事
□ 把责任和权利下放给本地领袖
□ 越来越多地依靠会友的参与
□ 改为只作顾问的工作
□ 专门负责评估
第 5 步
◇ 撤退,去栽植新的教会!
* 栽植新教会是宣教事工的一部分,即:建立新的地方教会,使之也成为具有宣教心态的门徒训练者 *
注:倘若你的教会附属于某个宗派,或与某差传机构或部门有联系,这个组织应该能够给你提供资料、教材、建议、策略和计划等等,以帮助你栽植新教会。
如果你所在的是一间独立教会,那就要单单靠着圣灵的大能、遵循圣经所阐述的原则和步骤而行。
任何宣教策略,包括栽植新教会,都必须 确立目标 ,应是:
足够 重要, 以致 能够被设立
足够 简单, 以致 能够被明白和遵循
足够 简短, 以致 能够被记住
足够 实用, 以致 能够被实现
足够 具体, 以致 能够被评估
足够 属灵, 以致 能够具有永恒价值
作业:大多数基督徒和教会不肯参加栽植新教会的事工,其主要原因或顾虑是什么?
· 文化方面的考虑
虽然有的宗派已经把“本地宣教”和“海外宣教”区分开来了,但大多数人仍然只认为宣教就是差派宣教士去外国拯救失丧的“异教徒”、“化外人”。
从传统和历史上看,一说到宣教,人们就会想到:
跨文化的
传福音的
造就门徒
栽植新教会
可实际上,圣经对教会──作为神的子民──的指示是去把福音传给“万民”(希腊文 “ethne” , “ethonos”的复数)。
“ethnos”这个希腊文词语在圣经里被译作
·国家
·民族
·异教徒
o 外邦人
o 英文的“种族 / 民族( ethnic )”一词是从它而来。
注:“种族”有时也被误用作“人种”。人种只有三个:高加索人种( Caucatian, 白种人)、尼格罗人种( Negroid, 黑种人)和蒙古人种( Mongoloid, 黄种人),这是根据遗传特征而划分的。在这三个人种当中又有许多种族、民族、部落、宗族、部族、氏族等等。
另外还有两个希腊文词语有时也被翻译作“民”,但它们并不是指民族、种族或族群,而是: laos ──普通人; ocholos ──大群人。
“化外人”( heathen )或“异教徒”( pagan )是贬义词,通常是指“未开化、不文明、野蛮、不信神的人”。其实,这个翻译不很恰当,因为原文只是指所有的失丧的族群(阅罗 3 : 9 - 18) 。
同样,圣经里的“外邦人”( Gentiles )一词也是指除犹太人以外的其他族群。连犹太人自己也是一个族群!
“Ethnos”(族群)这个词不存在什么褒贬之分,它只意味着 文化上的不同 !
包括“未开化”这样的词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或许也不应该使用。
实际上,若是不信基督,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所有族群都是失丧的。
作业:我们说“化外人”或“异教徒”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实际上恰不恰当?
有时不妨这样来看:
◇ 传福音 ──是指在自己所属的族群中
◇ 宣教 ──是指去到自己所属的族群以外
不过请注意,新约教会在向
◇ 犹太人
◇ 外邦人
◇ 希利尼人
◇ 野蛮人 / 化外人
◇ 等等等等
传福音的时候,可没有象这么清楚地分类。
而且,无论是在自己所属的族群中,还是向别的族群传福音,其基本原则总是相同的。
宣教士无论在何种文化下宣教,所作的不外乎是 传福音、造就门徒 和 栽植新教会 。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跨文化背景下传福音(包括在国内和去海外)所要作的一些基本考虑,这就是通常我们说到“宣教”的时候所表达的意义──到不同的文化中传福音。
文化,就是某地的人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
◇ 言谈
◇ 作为
◇ 信仰
◇ 思想
◇ 服饰
◇ 饮食
◇ 工作
以及他们的
◇ 外貌
◇ 行为
不同的地方和时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
所以,可以把文化看作是一个“族群”的
◇ 语言(交流惯例)
◇ 习俗(生活方式)
◇ 外貌(身体特征)
文化是一个人后天学会的系统,或一整套的
◇ 信仰
◇ 行为模式
◇ 思想
◇ 价值
◇ 看问题的角度
是某一个群体所共有的
宣教士要想对一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作有效的事工,其
◇ 思想
◇ 行为
◇ 言谈
◇ 交往方式
都必须适应这种文化。
谨记 :文化无所谓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跨文化宣教的 25个要素
在不同的文化下传福音,随时都需要注意一些重要因素:
1. 不一样的是你自己 ──对他们来说,你是个陌生人、“老外”;是你的文化有所不同,而不是他们的。
2. 多数时候,你并没有受到他们的邀请;所以,你是个不请自来的客人。
3. 文化习俗并不是神圣的,它们可能符合圣经的教训,亦可能与圣经相矛盾。
4. 不要指望失丧之人的思想和行事能够象得救的人那样(阅利 18 : 1 - 5) 。
5. 人在得救以后,其文化习俗有些需要改变,有些则不用。具体情况要认真地具体分析(阅彼前 1 : 13 - 16 ;罗 12 : 1 - 2) 。
6.
圣经原则 和福音信息是: | 信仰模式 和生活方式是 |
·从来是真确的 | ·从传统而来的 |
·不受时间限制的 | ·受到时间限制的 |
·超越于文化的 | ·从属于文化的 |
绝不会改变。 | 可以且可能需要改变。 |
阅可 7 : 1 - 13
弗 2 : 1 - 10
弗 5 : 1 - 11
7. “背景填充”( Contexturalization )指的是根据当时当地文化改变或调整传福音的 方法 ,而不是改变福音的 内容 !
8. “适应文化”( Culturization )是调整交流的 方法 ,为了使福音的 内容
·能在人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下被更容易理解
·能更加切合和被应用在人们自身的现况上
9. 决不能因文化方面的考虑而牺牲圣经的真理或原则(阅徒 17 : 16 - 34) 。
宣教士用不着因为要传福音给另一种文化中的人而改变自己的文化。
注:在林前 9 : 16 - 27 ,保罗改变和调整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传福音的方法,而不是福音的信息。
10. 只要文化习俗不与圣经的教训相矛盾,也不违背自己良心上的信仰选择,宣教士就可以采用它。但如果为了赢得失丧的人而采用不合圣经的文化习俗,那就是犯罪,而且也是神所不喜悦的。
11. 宣教士必须根据圣经来示范和教导与本地文化不同的基督教文化,而且提供一致的榜样(帖前 1 : 4 - 10) 。
12. 尝试在本地文化中寻找与福音真理相类似的“救赎观念”,以之作为交流的桥梁。比方说,肯尼亚北部沙漠的兰迪利( Rendilli )部落有一个传统:每过七年,部落要出一个人来担当全部落的罪,以使他们的罪得以洁除;但此人在这过程当中精神必定发生错乱。象这个习俗就可以同赎罪日的替罪羔羊概念(利 16 章)联系起来,还可以联系到耶稣是完全的替罪者,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约 1 : 29) 。
林后 5 : 18 - 21
彼前 2 : 24 - 25
13. 要建立双边的关系,培养真诚的友谊,才会挣来向人分享基督的权利。
14. 尽力带领某位能起关键作用的长老或部族首领认识基督,以打开触动整个族群的通道。
15. 不要贪恋家乡的安逸,应当为了基督而牺牲个人的志趣和享乐。
16. 要学习当地文化,以便能够与他们和谐交往。
要熟悉他们的
◇ 思想信仰
◇ 传统文化
◇ 风俗习惯
◇ 规章制度
◇ 惯例作法
◇ 饮食爱好
◇ 语言特点
◇ 服饰含意
17. 要尽快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同他们交流,至少要学会问候语及一些日常用语。
18. 了解什么样的语言或作法可能会冒犯他们,或与他们的文化相冲突,从而避开这些语言和作法。
19. 决不要从你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苛责论断他们及他们的作法,而要努力探究其想法或作法的根源。
20. 要接受和尊重他们的 不同 ,不高看也不低看他们。
21. 要真诚地表现出同情和关怀他们物质、社交和情感的需要,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需要──我们只能够“把人爱进天国”。
22. 要坚韧而有耐心──有些人和有些文化习俗是一时改变不了的(也可能并不需要改变);但既然文化是后天 学来 的,那么,只要有更好的事物出现,它也可能渐渐地被“学去”(忘记、扬弃)。
23. 要记住,你要努力改变的不是他们外在的文化,而是他们内在的品格。文化无所谓好坏,而品格则有善恶之分。
我们的目标是属灵的转变,而不是文化的同一。
徒 26 : 16 - 20
林后 5 : 14 - 17
真正的转变是从世界观(对于神的地位以及你在他面前之地位的看法)的改变开始的。
24. 了解他们文化背景中阻碍福音传播的因素,例如:
◇ 泛灵论
◇ 物质主义(拜金主义)
◇ 迷信
◇ 招魂术
◇ 拜祖先
◇ 泛神论
◇ 多神论
◇ 依靠自我
◇ 等等等等
25. 宣教士应当怀著作仆人和学生的心态积极参与他们的生活,尽力与他们保持一致,并融入其文化,从而能够以他们可以领会和理解的方式传达基督的爱。
* 要在他们的不同文化中作好一个献身的基督徒。 *
宣教 → 大 诫命 是:爱神,并叫别人能够认识神的爱
宣教 → 大 使命 是:传福音,造就门徒和使信徒成熟
作业:你对以上 25 条跨文化宣教的要素是否同意?如有不同意见,在何处?为什么?以上 25 条中哪 3 条是最重要的?
· 有果效的宣教士的特点
真正有果效的宣教士,会
◇ 全然倚靠神,花足够的时间在祷告上
◇ 努力靠着圣灵的大能无私地爱人、服事人
◇ 努力认同和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学习他们的文化,建立个人的关系
◇ 在圣经的真理上不仅丝毫不能退让,还要以切合文化背景的方式有效地传扬福音信息
◇ 远离罪恶,作敬虔的榜样
◇ 忠心地作好团队事工群体的一分子
◇ 把自己看作栽培者和训练者,认真开展造就门徒和训练领袖的工作
◇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
◇ 坚固和劝勉别的同工
◇ 抓住每个机会放胆传福音
◇ 在神面前谦卑,抵挡属灵的骄傲,把结果交给神
宣教士 就是教会所差派的基督的使者,他要用神的 方法 、以切合文化背景的方式传达福音的 信息 。
F. 在教会中建立宣教的心态和事工
1. 在教会中建立宣教的心态
凡是
o 基础建立于神的话
o 遵照圣经开展事工
o 向着属灵成熟迈进
的地方教会,都应成为开展宣教事工的教会。
可事实上,真正具有“宣教思想”的教会少而又少。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可能为:
o 不了解圣经中关于宣教的教训
o 不知道宣教是神和圣经的心脉
o 忽略了圣经中清楚明白的命令
o 自私地只顾自己而不放眼世界
o 以为只是专业宣教团和福音机构的事
o 以为自己不可能开展适当的宣教事工
诸如此类的理由常被用作不开展宣教事工的借口。
然而,教会首先必须树立一个宣教的思想,并且把它作为一切计划和事工的指导,然后才能开展宣教事工。
关于在教会中树立宣教心态的切实建议
宣教教育
可以用以下方法帮助会众从圣经的角度对宣教多些认识:
o 牧师在讲道的时候使用主要经文专门讲论宣教事工,并抓住每个机会强调神对这项事工的心意和计划。
o 在教会各年龄段和各个小组的教导 / 教育事工 中,都要把宣教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使用专门的教材来教导宣教 / 差传。
宣教意识
实际增强会众对神在全世界宣教工作的意识,可以用以下方法:
o 在教会公约、公告及刊物中明确提出宣教的目标。
o 不时邀请成效卓著的宣教士来教会里述说神在全世界所行的大事。
o 密切关注本教会所资助的宣教士的生活状况。
o 将本地和外地宣教事工的重大进展告知会众。
o 分发保守福音派宣教团体或机构所发行的宣教刊物。
o 建立一个宣教阅览室,鼓励会友阅读宣教士的传记。
o 参观和评估别间地方教会的宣教事工。
o 发起一个每年一度的宣教 / 差传大会,邀请讲员演讲,举办相关的专题研讨。
o 吸收会友参加本地的宣教活动或项目。
o 鼓励每位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传扬基督。
o 定期专门为宣教事工举办祷告会。
一间教会若能以基督的心为心,它必会以宣教为中心!
约 4 : 1 - 42
路 19 : 1 - 10
2. 在教会中建立宣教的事工
教会一旦有了宣教的思想 / 心态,就会希望建立并保持一项活跃的宣教事工。下面就是开展宣教事工的具体途径:
o 组织教会的长老和平信徒领袖组成一个 宣教事工委员会 协调这项工作,并管理宣教事工的预算。
o 确保对教会所资助的宣教士作真正有效的事工。例如:
◇ 为他们祷告
◇ 给他们写信
◇ 在特别的场合 / 日子记念他们
◇ 供应他们的需要
◇ 在他们返家的时候服事 / 帮助他们
o 在教会里坚持进行传福音的训练和实习。
o 宣教事工可以作为教会日常预算的一个项目,也可能作成单独的“信心承诺”预算。有些教会喜欢在什一和奉献之外单独设立宣教预算。这只是一种可以允许的选择。至于“信心承诺”,可以立下这么简单的保证书:
我凭信心信靠 / 仰望神供应我所承诺的以下资金:即
我承诺在 ________ 年为宣教事工奉献 ________ 元。
o 提供宣教项目,把资助宣教士作为会友作奉献的特殊机会。
o 对于宗派的宣教会( Denominational Mission Board ),可以适当地与之合作,但不要因此而不开展自己的宣教活动。这些宗派宣教会、宣教机构( Missiona Agency )以及其它具有宣教思想的教会都会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和教材等。
o 与一些具有纯正福音信仰的独立宣教机构或宣教团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这些机构
◇ 在信仰上应当能与本教会彼此相容
◇ 应同意本教会的宣教宗旨
◇ 愿意协助辅导、指教、培训和分派预备作宣教士的信徒
o 鼓励会友投身宣教(短期的或职业的)事工。
o 通过以下这些活动帮助本教会预备作宣教士的人
◇ 为之祷告
◇ 就 “主的呼召或带领”这个课题对他们进行辅导
◇ 指导他们了解想要去的工场或想要从事的事工
◇ 联络和评估不同的宣教会,评估标准为:
√ 神学教义
√ 宣教宗旨及事工领域
√ 财务规程
√ 组织、行政管理和人员
√ 工场内外的装备和训练项目
√ 与其它宣教机构及教会的关系
谨记 : 各地方教会应当是主要的差传机构!而宣教会和机构可以提供在工场上的训练、分配和支持。
o 在把教会的宣教士候选人委派给宣教会或宣教机构以前,应对他们的资格作出评估;其内容包括:
◇ 是否得到从神而来的宣教呼召或带领?
◇ 是否清楚圣经关于宣教事工的教训?
◇ 是否具有顺服神和神旨意的生命?
◇ 是否甘心乐意受差遣?
◇ 在经济、情感和家庭方面有没有阻碍?
◇ 精神、情感和灵性是否稳定?
◇ 在身体健康方面有无局限性?
◇ 有没有祷告和倚靠圣灵的生活?
◇ 是否愿意去到神所带领的任何地方事奉?
◇ 是否有灵活、愿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心?
◇ 思想是否开放?
◇ 是否有一颗愿意受教的心?
◇ 道德品格是否纯洁端正?
◇ 有没有真诚的爱人之心?
◇ 有没有克服困难的热诚和决心?
◇ 是否前后一致、坚定、忠实、可靠?
◇ 是出于深思熟虑后的委身交托,还是由于一时冲动、意气用事?
作宣教士,就是 受基督呼召、到基督所带领的地方去、事奉基督 。
o 用财物和祷告支持
◇ 本教会所差派的全职宣教士
◇ 特殊宣教项目
◇ 会友的短期布道旅行(短宣队) ──“这将改变他们的生命”(很多人在参加这样的短期旅行之后变成了全时间宣教的工人)
注:以上这些观点和建议不一定都适合你的教会。可以挑选那些合用的付诸实践。
作业:在以上这些关于“树立宣教思想、建立宣教事工”的建议中,哪些是你的教会现在就可以付诸实践的?
G. 对宣教常见的错误看法
很多人对宣教事工怀有惧怕心理是因为对宣教事工有错误的看法。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错误看法:
1. 宣教只是职业宣教士的事情
反驳 :按照大使命,所有蒙召的基督徒都要在宣教事工中有分。
2. 人们有需要并不意味对我着呼召
反驳 :对人的失丧境况的意识(有负担)加上基督的命令(大使命)就是呼召。
3. “土生土长”的本地教会不想要或不需要外来的宣教士。
反驳 :各处的本地教会不仅确实想要、并且迫切需要熟悉圣经的宣教士;不是来告诉他们该作什么,而是来装备和训练本地教会如何作好
o 传福音
o 造就门徒
o 栽植新教会
4. 宣教士都是一些超乎常人的属灵“巨人”。
反驳 :宣教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会犯罪,也会与神的旨意及自己的环境争扎,但他们是努力想要顺服神、想要结果子的人。
5. 宣教士除了宣教以外,什么也干不好
反驳 :干不好其它工作的人大概也干不了宣教的工作;要作有果效的宣教士,必须拥有技能、训练和经验。
6. 宣教是妇女的事
反驳 :的确,宣教工场上的女基督徒比男的多,但这是因为弟兄们不肯去!
7. 宣教只是一项财务预算
反驳 :宣教不仅仅关系到金钱,它包括
o 代祷
o 捐助
o 亲身前往
人人都能够出力资助
人人都能够参加代祷
人人都有可能亲身前往
8. 我没有“蒙召”宣教,所以我不用去
反驳 :宣教不单是一个呼召,它更应该算作一个命令──这是一个顺不顺服的问题,而不是选不选择的问题。
倘若教会的肢体不再等待什么 呼召 ,而开始主动遵行基督的 命令 ,那将会涌现许许多多的宣教士。
9. 世界宣教事工的差派中心是美国和欧洲
反驳 :无论从宣教士的数量,还是从奉献钱财的多少来看,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确是如此。但在今天,以及将来,大多数宣教士来自世界的另外 2/3 地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10. 假如我遵从神的命令参加宣教,他就会把我差去非洲
反驳 :完全有可能!可是,不管你在哪里,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在神旨意中。
每个基督徒都应当愿意遵行神的旨意──
不多加
不少减
不另选
作业:你还能想到哪些对宣教的错误看法?这些看法的根源何在?
H. 对世界宣教事工的阻碍
对于世界宣教事工确实存在着一些实在的阻碍。这些严重障碍是真实的,但不是不可克服的。
圣经对各个障碍都有对策:
哲学上的障碍 | 圣经的教训 |
──人是万物之灵。 | 唯有神是至高的。 伯 42 : 1 - 6 诗 8 : 1 - 9 |
──追求快乐是万事的目标。 | 感觉上的快乐只是暂时的。 来 11 : 24 - 26 |
──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度量人生的尺度和焦点。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财产的 丰足与否。 路 12 : 13 - 21 |
宗教上的障碍 | |
──全人类最终都将得救。 | 圣经里没有普世得救的论调。 罗 3 : 9 - 19 帖后 1 : 5 - 10 |
──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条条道路通向神。 | 基督是通向神的唯一途径。 徒 4 : 12 |
──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 光明与黑暗不能共存,真理与谬误不能同处。 约 4 : 21 - 24 约 14 : 6 林后 6 : 14 - 18 |
──神有很多个,基督只是其中的一个 | 基督是独一真神。 赛 46 : 5 - 9 西 2 : 9 约 1 : 1 约 10 : 25 - 30 |
──万物皆是神,神在万物中 | 神既在受造之物中,但同时亦高于受造之物。 创 1 : 1 诗 33 : 1 - 15 |
──没有什么罪;人不过是患了社会病而已,这通过改良就可以治愈。 | 人的本性就是有罪的,他必须重生。 诗 14 : 2 - 3 弗 2 : 1 - 10 |
政治上的障碍 | |
──没有神;国家就是神 | 只有愚顽人才说没有神。神的创造证明了他的存在。 诗 14 : 1 罗 1 : 18 - 22 徒 17 : 22 - 28 |
──各民族国家独立而自然存在,既不需要宗教,也不需要神 | 万国都在神的至高掌管之下。 但 2 : 20 - 23 但 4 : 34 - 37 |
──要解放全世界人民摆脱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多方面的压迫。 | 不错,但福音所针对的主要是罪。至于这些问题,在将来基督在地上的国度将得到根本解决。 彼前 2 : 24 - 25 |
世界认为是真理的恰恰与圣经的所教训的相反。你必须选择要信哪一边!
世界所需要的不是政治、哲学或宗教,而是藉着耶稣基督与神恢复正确的关系──这就是宣教事工的目标。
约 17 : 1 - 3
作业:世界宣教事工的所有这些障碍具有什么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