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新国际版圣经研读本》的使用辅助

《新国际版圣经研读本》包含一系列丰富的信息和材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神的话语。原作是用英文,中译本已出版, 经文汇编  和注释的  主题索引  仍在翻译过程中。

*  注意:惟有圣经经文的原文是由神所默示的。  所有其它的材料,如引言、大纲、注释、地图、图表等等,虽然都有帮助,但都是人的作品。  *

《新国际版圣经研读本》的一般内容:

1.         目录  在全书之前,列出圣经各书的起始页数。

2.         彩色地图  在全书之后,其前面有地名索引。

3.         经文汇编  可以找到一个特定的字在经文里出现的地方。尚缺。

4.         注释的  主题索引  可以帮你找到一个特定的主题在注释里出现的地方。(尚缺)。

5.         论文  ,包括

小先知书,两约之间,符类福音,教牧书信,和一般书信。

《新国际版圣经研读本》的特殊内容:

1. 各书中的  黑白地图  ,共  40  张。在全书之前有地图目录。

2.   图表  ,共  41  个。在全书之前有图表目录。

3. 各书  引言  ,在各书卷之前。一般介绍书名,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主题或目的,文学特征,结构,和大纲等等。

* 在查一部书之前,请先读一遍引言 *

4.   章数  :用黑体中文大字印出,如“第一章”。

5.   节数  :用黑体阿拉伯数字上标印在左边,如“ 1 起初神创造天地。”

6.   段落  :每段起头行空三个字。

7.   注释  :在每页下方的实线下面。它们

·       解释重要的字词和概念

·       注解难解的经文

·       比较相关的事件和人物

·       描述经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演示一段经文如何帮助理解另一段经文

8.   原文译注  :在每页经文的右下方。在被注经文的字上面,和原文译注的章节号上面,有中文数字注明。它们解释一个词或给出另一个译法。

9. 章或部分的  题目  :总结本章或部分的主题和大意。

10.   平行经文  :相似内容的经文章节号列在此章的题目之下。

11.   串珠系统  :在每页的中间,按章节号排列,帮助读者找到相似题目的其它经文。

*  注意:这个串珠系统设计得相当难用,要愿意花功夫,还要多练习,才能多得益处。  *

其中带“见”字的地方是一串珠子的头。

*要有不断的练习,才能有效地使用圣经研读本,从而多得益处*

神的救赎计划

一.神的目的(相交)

A.         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其意义和目的就是要人与神相交、荣耀神。(创  1  :  26  -  31 )

B.         神只要求人顺服。(创  2  :  16, 17 )

二.人的问题(罪)

A.         人却作自己的神、悖逆神、犯罪。(创  3 )

B.         罪带来肉体和灵里的死,就是与圣洁的神隔绝。(赛  59  :  2 )

C.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  3  :  23  ;  5  :  12 )

D.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  6  :  23  ;来  9  :  27  ;启  20  :  15 )

E.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  9  :  22 )

F.         未得救的人最终要永远与神隔绝。(约  3  :  18, 36  ;犹  1  :  7  ;帖后  1  :  8  -  9 )

 问题 :     既然圣经上说世人都死在罪中、都与神隔绝(弗  2  :  1, 12 ),人又怎能与神和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呢?

三.神的预备(救恩)

A.         人无法自救──

1.         人的义(行好事、作好人)不足以自救(赛  64  :  6 )

2.         行善(做好事)也不足以自救(弗  2  :  9 )

3.         人的聪明才智也不足以自救(太  16  :  17  ;林前  1  :  21 )

A.         若不是因着神,人不可能得救(路  18  :  26, 27 )

B.         神藉着耶稣基督叫人人都能得救。

1.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  3  :  16 )

2.         在我们还无助地作罪人时,基督就为我们死(罗  5  :  8 )

3.         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为我们承担了罪的惩罚(彼前  2  :  22  -  24 )

4.         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受死,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  15  :  3  -  6 )

5.         耶稣是我们到神那里去的唯一道路(约  14  :  6 )

四.人如何能得着神的预备(信心)

A.         得救是神白白赐给我们的恩典。(罗  6  :  23  ;弗  2  :  8 )

B.         我们只能凭信心才可得着神的救恩。(徒  16  :  31  ;罗  10  :  9 )

注:信不仅是理智上的认同,我们更要转离罪,归向神,积极地信靠基督,在他里面得着赦罪的恩和永生。

C.         救恩使我们得着与神同在的永远的生命生。(约  3  :  16  ;  1  :  12 )

 解决 :凭信心白白得着救恩和赦罪的恩;这些都是神为我们预备的恩典。

《圣经牧训》

信仰声明

这个关于基督教教义的声明概括了福音派传统的正统主流。这些教义经得起历史的验证。我们谨此确认以下的教义真理:

1.        圣经

我们相信,整部圣经皆为神所默示的道,其中每字每句都是神拣选的人“被圣灵感动(默示)”而写下的。因此,圣经的原稿是无误的。神用超凡的方法将圣经保存。有关信心和生活上的准则,圣经是我们的唯一指引,也是我们的最高权威,能为我们在敬虔的操练上提供勉励、指引、安慰和教导(提后  3  :  16  -  17  ;彼后  1  :  20  -  21 )。

2.        三位一体的神

我们相信,独一的真神是分别以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永远存在的;父、子、圣灵三位都完全是神,都是平等的。他们共有神全部的性情和品质,完全配受我们的敬拜和事奉(申  6  :  4  ;太  28  :  19  ;约  1  :  14  ;  10  :  30  ;林后  13  :  14 )。

3.        圣父

我们相信,父神是三一真神的第一位;他永存不变,全能、全知、全智、全爱,完全公义、完全圣洁,是宇宙至高的掌权者和维系者。他是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的父,也是所有真信徒的父(创  1  :  1  ;弗  4  :  6  ;约  1  :  12  -  13  ;  5  :  19  -  21  ;  17  :  1  -  5  ;赛  40  :  21  -  28  ;  43  :  10  -  13  ;  46  :  8  -  11  ;罗  8  :  14  -  16 )。

4.        圣子

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三一真神的第二位,是神那永存的独生子。他道成肉身将神向人显明,应验先知的预言,作这沉沦世界的救主。耶稣虽成了人,他的神性却丝毫未减,因此,他既是完全的神,亦是完全的人,神性和人性融合在他这一位里。

耶稣是由童贞女马利亚被圣灵奇妙感孕而生;一生并未有犯罪。他在十字架上死,替各世代全人类所有的罪作了充充足足的赎罪祭;他被埋葬;又从死里复活;他荣耀、复活的身体升回天上,坐在父的右边为信徒代求;以后,他要再来,在空中迎娶他的新妇,就是──教会;他又要有形体地复临地上,叫我们能看见他。他要来结束人类历史,成就神永恒的计划──施行审判,在千禧年国度作王;最后,他要在永恒态中作王(约  1  :  1, 14, 18  ;  3  :  16  ;路  1  :  30  -  35  ;腓  2  :  5  -  8  ;西  2  :  3, 9  ;可  10  :  45  ;徒  2  :  22  -  24  ;约  1  :  29  ;罗  3  :  25  -  26  ;来  10  :  5  -  14  ;彼前  2  :  24  ;  3  :  18  ;约  20  :  20  ;腓  3  :  20  -  21  ;来  1  :  3  ;罗  8  :  34  ;约壹  2  :  1  ;徒  1  :  11  ;来  9  :  28  ;帖前  4  :  13  -  18  ;帖后  2  :  7  ;太  24  :  44  ;启  19  :  11  -  21  ;启  21  -  22 )。

5.        圣灵

我们相信,圣灵是三一真神中的第三位;他在五旬节那天特别地来到世上,为要荣耀基督,使人得以领受基督所成就的救恩。他是叫人知罪、使人重生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得救的时候,圣灵就赐给他新的生命、让他受圣灵的洗归入基督的身体(他的教会),并永远住在信徒里面,叫信徒受那永不磨灭的印,直到得赎的那日。凡顺服圣灵的信徒,圣灵就充满(引导、掌管)他,使他能够结出果子,并叫他的生活得以脱离罪的辖制。我们还相信,圣灵给属灵的恩赐予信徒,使他们照着圣经的教训叫教会得到造就。(林前  13  :  8  ;  14  :  22  ;约  16  :  7  -  15  ;林前  6  :  19  ;  12  :  13  ;弗  1  :  13  -  14  ;  4  :  30  ;加  5  :  16  -  17, 22  -  23  ;罗  8  :  5  -  13  ;彼前  4  :  10  -  11  ;罗  12  :  3  -  8 )。

6.        人

我们相信,人是神照着他自己的形象直接造成的,他们不是进化而来的。神造人是为了要人荣耀、敬拜、事奉他,并要人与他相交。人因悖逆神和堕落犯罪,导致了身体和灵里的死,因而与神隔绝。人的本性也从此败坏;他们彻底沉沦,“死在过犯罪恶中”,根本无法凭自己的功绩努力去自救或与神和好(创  1  :  26  ;  2  :  6, 17  ;  3  :  17  -  24  ;赛  59  :  1  -  2  ;罗  3  :  9  -  19, 23  ;  5  :  6  -  8  ;路  18  :  26  -  27  ;弗  2  :  1  -  3 )。

7.        撒但

我们相信,撒但是邪恶的罪魁祸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灵,而不只是邪恶的化身。他是一个堕落的天使,在神的许可之下暂时掌管世界。十字架的救赎已将他彻底打败,然而神把他的审判延迟到千禧年之后;到那时他将要被扔进永远燃烧的火湖里。在此之前,他迷惑世界,妄图在地上建立他的伪王国来羞辱亵渎神,并要诱惑信徒,控告、攻击、败坏他们。信徒只要凭着信心依靠圣灵的大能,就能抵挡撒但(创  3  :  1  -  5  ;赛  14  :  12  -  17  ;结  28  :  11  -  19  ;伯  1  -  2  ;约壹  5  :  19  ;林后  11  :  14  ;提前  3  :  6  ;彼前  5  :  8  -  9  ;雅  4  :  7  ;启  12  :  9, 20  :  1  -  3, 7  -  10 )。

8.        拯救

我们相信,惟有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才是赦罪和拯救的基础,这是因神的恩典而白白赐下的。得救是靠圣灵重生的工作,人不能靠行为或个人功绩得救。人只有信基督已成就的救恩,才能得着拯救。悔改就是转离罪、归向神,是信的一部分,且与信紧密相连。“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凡因信接待耶稣基督的人,就在灵里重生、罪得赦免、成为神的儿女、在基督里成了新造的人,又“受了圣灵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为神的能力所保守(弗  1  :  7, 13  -  14  ;约  1  :  12  -  13  ;  3  :  1  -  7, 14  -  16  ;林后  5  :  17  ;罗  1  :  16  ;  10  :  9  -  10  ;弗  2  :  8  -  10  ;罗  8  :  14  -  17, 31  -  39  ;约  10  :  27  -  29  ;  14  :  6  ;徒  26  :  20  ;彼前  1  :  3  -  5 )。

9.        基督徒生活

我们相信,每个基督徒都应为基督、而非为自己而活;他们要靠着内住圣灵的能力,让基督藉着自己彰显出他的生命,归荣耀给神。信徒不断顺服神的道,便可渐长成熟,活得更象主耶稣。他们要靠着圣灵的能力过圣洁的生活而不去顺从肉体的情欲;他们亦要操练自己的属灵恩赐以建立基督的身体,为基督作见证,亲自造就门徒,以完成大使命;为神的荣耀行善并结出果子(加  2  :  20  ;彼前  1  :  15  -  16, 2  :  11  ;林后  5  :  14  -  15  ;罗  6  :  11  -  13  ;弗  2  :  10  ;  4  :  11  -  12, 4  :  22  -  24  ;彼前  4  :  10  -  11  ;徒  1  :  8  ;太  28  :  18  -  20  ;西  1  :  10  ;约  15  :  8, 16 )。

10.      教会

我们相信,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耶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的肢体是那些因信真正接受基督的人。地方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在某地的实体。由于基督身体的所有肢体都在基督里由同一位圣灵联合,肢体间应彼此相爱、合而为一,为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不同宗派间就算有不同的观点,只要是基于对圣经的诚实诠释,不涉及重大的教义问题,也不会在实行时引起纷争不和或阻碍事工的,就要彼此接纳。教会的使命是叫失丧的人认识基督、造就门徒、在地上荣耀神(徒  1  :  8  ;林前  12  :  12  -  27  ;弗  1  :  20  -  23  ;  4  :  1  -  6  ;  4  :  12  -  16  ;太  28  :  18  -  20  ;约  17  ;西  1  :  24  -  29 )。

11.      教会的礼仪

我们相信,圣经只承认两种教会礼仪──水礼和主的晚餐。得救后受浸水礼是顺服的表现,这象征着信徒向罪死,把旧生命埋葬,又向新生命复活。主的晚餐则是庆祝与基督的相交和联合的仪式,象征着我们对他之死的记念及对他再来的盼望(太  28  :  19  ;徒  10  :  47  -  48  ;路  22  :  19  -  20  ;林前  11  :  23  -  28  ;罗  6  :  3  -  4 )。

12.      人的永恒结局

我们相信,每个信徒死后,立即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去到主那里与他相交,等候在主再来时自己身体的荣耀复活。然后,信徒将要与神同享永生──与他相交、事奉他、敬拜他,直到永远(林后  5  :  6  ;林前  15  :  12  -  58  ;路  23  :  39  -  43  ;帖前  4  :  13  -  18  ;约  3  :  16  ;启  21  -  22 )。

我们相信,每个不信主的人死后,立即在有意识的状态下与主隔绝,他们也要等候自己身体的复活,但却要永远被定罪、受审判、受刑罚(路  16  :  19  -  31  ;约  3  :  18, 36  ;启  20  :  5, 11  -  15  ;帖后  1  :  5  -  10 )。

13.      将来的事

我们相信,下一件要应验预言的事件是教会被提。到时,主耶稣基督要在空中,将教会时代所有的信徒接到他那里(约  14  :  1  -  3  ;多  2  :  11  -  14  ;林前  15  :  51  -  52  ;帖前  4  :  13  -  18  ;腓  3  :  20  -  21 )。

教会被提之后便要应验但以理书   9  :  24  -  27  的预言,有七年的大灾难。根据启示录  6  :  1  -  19  :  21  的描述,在此期间,以色列要被洁净,全世界将受试验,神要向罪倾倒他的怒气(耶  30  :  7  ;太  24  ;启  3  :  10  ;帖前  5  :  9  -  11 )。

我们相信,在大灾难之后,主耶稣基督要象他升天时那样,带着大能和荣耀亲自复临地上施行审判。这要带我们进入千禧年国度,他将凭公义、公正、和平在地上作王  1000  年,成就神向以色列所立之约(徒  1  :  8  -  11  ;启  19  :  11  -  21  ;结  37  :  21  -  28  ;赛  11  :  9  ;启  20  :  1  -  6 )。

我们相信,基督在地上作王  1000  年以后,撒但便要受最后的审判、被扔进永远燃烧的火湖里;不信主的人则要复活,受白色大宝座的审判。神将造出一个新天新地;叫信徒进入永恒态(启  20  -  22  ;彼后  3  :  1  -  14 )。

认识神能让你更好地事奉神、享受神和荣耀神

认识神、事奉神和享受神能使你更多地荣耀神

认识神是你人生意义的开端

荣耀神是你人生意义的终极

事奉与享受神是人生的平衡

学习本书如何影响你人生意义的开端?

中文版补充:            基础语法

一.词语类型 :

名词  :   “神”、“人”、“天使”、“世界”…

单复数  :“人”、“人们”

性别:(阴性  /阳性/中性)  :“男人” /“女人”/“机器”

(中文词语基本不显示性别)

代词  :   “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

单复数  :“他” /“他们”…

性别:(阴性  /阳性/中性)  :“他” /“她”/“它”…

位格性  :  (有位格  /非位格)  :“他” /“它”…

从属性  :“他的”、“我们的”…

动词  :   “爱”、“去”、“顺服”、“跟随”…

有宾动词  :“我主”、“道肉身”

非宾动词  :“我了”、“他了”

形容词  :“好的”、“坏的”、“圣洁”、“良善”、“敬虔”…

(形容词经常用“…的”,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中文名词加上“…的”常常可变成形容词,如“主权的”)

副词  :   “轻轻地”、“慢慢地”、“白白地”、“大大地”、“立即”、“马上”、“从来”、“永远”、“非常”、“很”…

(副词经常用“…地”,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修饰后者时有时用“…得”,如“出奇地好”和“好得出奇”)

介词  :   “在…中”、“在…上”、“在…以下”、“在…以前”、“在…以后”、“从”、“对”、“把”、“并”、“和”、“除了…以外”…

(介词修饰名词和代词,表明时间、地点和关系)

连接词  :“因为…所以”、“由于”、“又”、“而且”、“于是”、“就”、“因此”、“但是”、“若”、“如果…那么”…

(连接词把句子〔主句和从句〕连接起来,构成组合句,表明句子之间的关系)

系动词  :“是”、“有”、“看起来”、“似乎”…

(系动词把一个名词或代词与其性质联系起来,如“神 圣洁的”、“他 看起来 很累”、“太初 道”〔道在太初就 存在的〕)

助动词  :“应该”、“能够”、“必须”、“要”、“叫”…

(助动词“帮助”一个动词,如“我们应该回应神的爱”)

量词  :   “个”、“位”、“只”、“匹”、“头”、“辆”…

(中文有许多特殊量词)

感叹词  :“啊”、“噢”、“哦”、“喔”、“呵”、“圣哉”…

(除象声词外,有时一些形容词可能被当作感叹词用)

语态词  :“的”、“地”、“得”(区别形容词与副词)

“了”、“要”、“会”、“将”、“已”

(区别时态〔过去  /现在/将来〕)

“被”、“受”(区别主动与被动语态)…

二.词语的语位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一般句子的结构:主语  →   谓语  →   宾语 ,如  “神  →   爱  →   世人”、“我  →   跟随  →   耶稣”。其中主语和宾语是由名词或动词构成;谓语是由有宾动词构成。如果谓语是非宾动词,那么句子就不会有宾语,只有:主语  →   谓语,如“耶稣  →   死了”、“他  →   又复活了”。谓语可能由助动词加上一个或多个动词构成,如“他  →   应该 来 看  →   我”

表语  :

一种表语出现在这样的句子结构中:主语  →   系动谓语  →   表语,如“神  →   是  →   圣洁的”、“基督徒  →   应该 是  →   敬虔的”。这种结构中的表语一般是形容词。系动谓语是由系动词,或许助动词加上系动词,构成。

另一种表语是当:

1.        形容词 修饰名词或代词时,如“主权的 神”、“ 我”,那形容词是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的表语。

2.        副词 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如“完全地 圣洁”、“完全 真心地 爱”,那副词是被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的表语。

3.        副词 修饰动词时,如“真心诚意地 事奉”,那副词是被修饰的动词的表语。

复合语位:

由介词合成的名词或代词,可以在一起作复合主语或宾语。如:“除了圣父以外,圣子 →   也被圣经称为  →   耶和华”。“耶和华  →   是  →   圣父、圣子和圣灵,就是三一真神的,立约的名”。

副词和形容词可以构成复合表语, 如  “完全 真心地 爱”;表语与谓语可以构成复合谓语,如“你们要 完全 真心地 爱”;助动词与动词一起也构成复合谓语,如“应该 去”。

有时一个句子可以作复合语位。如“我爱神,是 因为神爱我”。

三.时态与语态

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具有时态与语态。

时态  :时态告诉我们事件发生的相对时间。

现在时  : 事件常常、总是如此发生,如  “神爱世人”;

现在进行时  : 事件此时正在发生, “他正在吃饭的时候”;

现在完成时  :事件在现在已经发生过(完成)了,如“他已经信主了”;

过去时  : 事件在过去发生了,如  “起初神创造了诸天和地”;

过去进行时  : 事件在过去某时正在发生,如  “那时神的灵正运行在水面上”;

过去完成时  :事件在过去已经完成了,如:“那时他已经悔改得救了”

将来时  : 事件将在将来某时发生,如  “教会将被提到云里”;

将来进行时  : 事件在将来某时正在发生,如  “当那羔羊的婚筵在空中举行时,地上正在有所谓神的大筵席”;

将来完成时  :事件在将来某时已经完成了,如:“那时,旧的天地将已在火中被毁,而有新天新地产生。”

语态  :语态告诉我们事件发生的动力来源(主动、被动)。

主动语态  :谓语是主语的主动行动。如“教会开除了他”

被动语态  : 主语被动地受到谓语的作用。如  “他被开除了”。又见林前13:8-10,“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其中的“终必归于无有”是用的将来时态、陈述语气和被动语态,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先知讲道之能”和“知识”到将来“那完全的来到时”,一般认为是基督再来时,就被那个事件造成它们消失,但在这之前都将一直存在。

中性语态  :(中文没有,希腊文有)主语既不是主动行动,也不是被动地受到作用,而是某种“自然而然地”达成了谓语的结果。如林前  13:8:“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其中的“终必停止”用的是将来时态、陈述语气和中性语态,说明一个事实,就是“说方言之能”将“自然而然地”停止,而且上下文说明不是在基督再来时,而是在那以前。

四.句子结构

简单句:

象“主语  →   有宾谓语  →   宾语”,如“神  →   爱  →   世人。”

或“主语  →   非宾谓语”,如“你们→ 要 到万国 去。”

或“主语  →   系动谓语  →   表语”,“你们  →   是  →   有罪的。”

或“(无主语)非宾谓语”,如“下雨了。”或“出去!”

或“(无主语)有宾谓语  →   宾语”,如“去 杀了  →   他们!”

复合句:

几个简单句可以合成一个复合句,一般是由连接词合成的。其中一般来说有一个是主句,其它的是从句。

因果句:

主句与从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我爱耶稣,因为 他先爱我

并列句:

主句与从句之间,或若无明显主句,在各从句之间,互相没有因果关系,只有互相平行的关系。如:“我站立,我坐下,你都知道。”

中文版补充:           基要逻辑

一.三段论

二.演绎与归纳

演绎法:

普遍声称特殊声称的推演,使用三段论。例子如上。

如果大前提(通常是信仰或预设)是真的;

而且小前提(通常陈述一个事实)也是真的;

那么演绎的结论就一定是真的。

如果所举的特殊声称都是真的,即有限数量的小集合都有某种性质,那么由它们合成的大集合就一定具有同样性质,就是说,归纳的结果就一定是真的。但是,如果小集合的数量是无限的,或着大到不能全部总结,那么这个归纳就被称为不完全归纳,其结论则不能保证一定正确,而是人凭信心接受的。不过,在没有找到反例之前,相信它们是合理的。若找到反例,那么结论就要修改,达到一个新的普遍声称,人的理解就加深了。

人类理性就是通过使用这两种上帝赐予的逻辑方法(归纳与演绎),不断交替使用,扩大和加深人类的理解范围。

三.因果关系推演

一个因果命题(声称)一般具有如下形式:

正命题: 如果  A,那么B ,如:

“如果你是中国汉族人,那么你就有黑头发黑眼睛。”

逆命题: 如果非  A,那么非B ,如:

“如果你不是中国汉族人,那么你就没有黑头发黑眼睛。”

反命题: 如果  B,那么A ,如:

“如果你有黑头发黑眼睛,你就是中国汉族人。”

逆反命题: 如果非  B,那么非A ,如:

“如果你没有黑头发黑眼睛,那么你就不是中国汉族人。”

如果正命题是真的,那么逆反命题就是真的;但是逆命题和反命题则不一定是真的。

四.论证与辩论方法

正面论证:

从已经确立的原则和事实出发达到你要达到的结论。如:

我们信神是因为神拣选了我们。他在创世之前就拣选了我们,送他的儿子救赎了我们,并让他的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工,与他掌管的外界事件一起影响我们,使我们信他,接受他的爱,并得永生。

反面论证:

假设结论与你所想要达到的是相反的,然后就必然推导出大家公认是荒谬的结果来。

假如我们信神是因为我们聪明,因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选择了真理,那么当我们到了天堂,我们就有权利骄傲,对下地狱的人说:“你们活该,因为你们笨”;而骄傲是罪的根源,这与天堂按定义是义的居所而不可能有罪相违背。所以我们得救一定是因着神的主权拣选,而我们的自由意志只是起了回应的作用。

五.常见的逻辑谬误(错误的辩论方法)

A.相关性的谬误:

1.         威胁性(大棒式)的论证:  (Appeal to force or “stick”, Argumentum ad Baculum)

在论证时用明显或隐含的方式表达以下思想,即你若不接受,某件对你有害的事就会发生。

2.         讨人怜悯的论证:  (Appeal to pity, Argumentum ad Misericordiam)

试图挑动读者或听者在情感上对言者的可怜,而促使他们接受其观点,不论它是否在逻辑上成立。

3.         挑动群众的论证:  (Appeal to people, Argumentum ad Populum)

利用人的群体心理而要求人接受一个观点。直接方法是引起群体对自己内部的认同和与外部相比的骄傲来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间接方法或者是:你要被大家接受(与众相同)吗,你就要接受此观点,因为大家都接受它  (bandwagon argument);或者是:你要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吗,你要接受此观点,因为这些特出的人物都接受它(Appeal to vanity or snobbery)。

4.         攻击人的论证:  (Argument against the person, Argumentum ad Hominem)

不攻击对方的观点,而攻击对方的人格,或是直接辱骂,或是间接提供证据。另一种“你已经” (tu quoque)方法是:你已经这么干了,所以我也应该能这么干。

5.         例外误用的论证:  (Accident)

普遍原则往往有例外的时候,而在这些例外的情况下要求应用这些原则就属误用。比如把言论自由的原则应用到在电影院里喊着火了。

6.         稻草人式的论证:  (Straw Man)

没有攻击对方的观点,而是误解或造出一个不是对方观点的“稻草人观点”来攻击。

7.         对不上号(忽略根据)的论证:  (Missing the Point, Ignoratio Elenchi)

论证的根据似乎是在合理地引向一个结论,但最后的结论却是另一个。

8.         引向歧途(改变题目)的论证:  (Red Herring)

论证的开始似乎是在讲一个问题,但在中间却被引向完全不相关的另一个。英文题目(红鲱鱼)的来历是人们在训练猎犬时用味道很强的熏鱼把狗引向歧途。

B.弱论证的谬误:

1.引用权威:  (Appeal to Authority, Argumentum ad Vericundiam)

不自己论证,而是引用所谓权威人士的看法。当那些人的观点不可能被验证、或在专业范围以内不够权威资格、或发言内容在其专业范围以外、或在讲不可能有独一权威的题目、或犯错误时,结论就无效或很弱。

2.引用无知:  (Appeal to Ignorance, Argumentum ad Ignorantiam)

在论据没有肯定地得出关于某论点(或支持或反对)的任何结论时,因此而得出某确定的结论。这种方法作为演绎法不能成立,但如果提出论据的人符合特定的资格,则作为归纳法能成立(说明某种可能性大)。

3.从沉默中读出证据来:  (Evidence from Silence)

因为他没有讲这个观点,他一定是在讲相反的观点。(实际不一定,只是有可能,除非有证据说明凡相关的都已被讲了,才能得结论没被讲的是不相关)。

4.任意扩大(不完全归纳):  (Hasty Generalization, 又称:例外误用的逆过程,Converse Accident)

用归纳法从部分推广到全部时,如果取样范围太小或不是随机(任意)取样时,所引用的特殊情况不能算为代表,所以结论就不可靠。

5.错误原因:  (False Cause)

从所引用的前提(原因)到所想达到的结论(结果)有许多其它的可能性,以致其逻辑或然率(几率)很小,几乎可以说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此外还有:把可能的说成是肯定的:把在时间上发生在前的说成一定就是原因:把在附近谈到的说成是一定有联系的:把平行句说成是因果句;等等等等。

6.链式反应(大滑坡):  (Slippery Slope)

从一件小事开始,试图说明一系列不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将连续发生,最后引向一件结果(一般是不想要的,为了证明最初那件事也是不该要的)。这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定如此。链式反应的步数越多,最后实现的可能性越小。

7.弱比较:  (Weak Analogy)

从证据不足的比较(比喻)中得出肯定性的结论。

C.在预设、模糊和语法比较方面的谬误:

1. 回讨问题:  (Begging the Question, Petitio Principii)

把有问题(有可能不成立)的预设藏在论证中,努力不让人发现,以便让人跳过去,直接接受结论。

2. 循环论证:  (Circular Reasoning)

用了想要证明的结论来作论据。

3. 复合提问:  (Complex Question)

在一个问题中隐含两个以上,使人在一个答案中承认自己本不愿承认的事,如:你已经不偷东西了吗?

4. 假非此即彼:  (False Dichotomy [Bifurcation])

只提供两个可能性让人选择,好象它们是非此即彼的,即没有其它可能性,而实际上存在其它的可能。如:“神如果既全能又慈爱,今天世上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苦难;今天世上有苦难,所以神或者不全能,或者不慈爱,这样的神就是有我也不要信。”这个论证忽略了神可能既全能又慈爱,但在今天允许苦难发生的许多可能性:比如神在今天不审判,却可能是因着慈爱(等人归信)而延迟到明天;或者神是用恶来刑罚恶,或是神通过使人遇见恶来使人追求善;或者神用苦难来教导或管教他的儿女等等,都是为着善的原因。

5. 隐藏不利证据:  (Suppressed Evidence)

只讲对己方有利的证据,而按下不提或隐藏对己方不利的证据。

6. 模棱两可(一词二用):  (Equivocation)

在论证中通过把一个或多个词用作二个不同的含义,从而影响了论证的结果。

7. 模棱两可(一句二解):  (Amphibody)

在论证中通过错解句子含义(因句子结构问题而造成一句话有两个以上不同含义),从而影响论证的结果。

8. 组合不当:  (Composition)

把某些部分的特质不恰当地转移到全体。

9. 分解不当:  (Division)

把整体的特质不恰当地转移到某些部分。

尽管这些论证方法可能很有效果,而且我们正在按社会的习惯使用它们,但在学习、分析、理解和论证神的真理时要努力避免它们,因为真理不需要错误作助手,虽然神可以利用它们。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