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引言──關鍵問題。
解釋 = 確定及理解經文的意義及信息的方法及原則。
目的 = 決定經文原有的獨一的含意。
* 你若未能 領會神的意思,就沒有 得著神的話語。 * 彼後 1:20-21
在應用及順服神的話(步驟三)之先,你必須瞭解經文所說的內容(步驟一:觀察)及明白經文的意義(步驟二:解釋)。
步驟二的一些關鍵問題 :
這段經文要說明什麼?徒 8:30-31
這段經文有何重要性?羅 9:10-13
為何神要寫下這經文?羅 8:28
這段落有何目的?林前 6:18
原作者要我們如何去理解這段經文?林前 12:13
這段經文如何與整本聖經配合?約 6:44
警告 :必須完成步驟一(觀察),才可進行步驟二(解釋)。
*未清楚 瞭解經文所說的,是 不能明白 其意義或應用其教訓的 。 *
註:每段經文只有一個意義, 但卻可能有多 個應用方式 。
b. 要謹記以下列要點。
要有效地理解必須注意 :
1) 寫聖經時的處境與我們現在的不同。
2 歷史 (數千年以前)
2 地理 (不同的地域)
2 文化 (不同的風俗)
政治 經濟 社會
宗教 法律 倫理
2 語言 (希伯來文、亞蘭文、希臘文)
2 寫 作 (不同作者及讀者;特有目的及場合。)
以上不同的背景都會造成隔膜,是我們明白經文原意的障礙攔阻;我們須小心研讀才能越過這些障礙。
*新國際版聖經研讀本(或聖經啟導本)裡的引言、大綱 、 註釋 通常會提供 經文段落或整卷書的背景 資料 。 *
* 聖經寫來就是要讓人明白的。 * 申29:29
謹記 聖經乃藉著人寫成,用的是人類普通的言語,為要讓人明白。
2) 聖經是一般的文學作品,包括 ──
論說文──如:羅馬書
詩歌──如:詩篇
敘事文──如:創世紀
3) 聖經是特殊的文學作品,包括 ──
比喻──如:路加福音
預言──如:但以理書
箴言──如:箴言書
4) 聖經包涵神對人的 漸進式啟示,是完全前後 一致 的。
來1:1-2
約 1:18
5) 若缺少了新約, 舊約就 不完整;我們必須基於舊約才能完全明白新約 。
路24:25-27
6) 唯有 屬靈的人才能 辨明與接納神 的話語 。
林前2:14
單靠人的理智和頭腦去理解研讀聖經,是無法明白、 接受真理的。
要有效地明白經文,須依據下列已確立的釋經原則,要謹記:
聖經是可信的,是具權威又毫無錯誤的。
聖經是合一的,各部分都不會互相矛盾。
聖經的啟示是從神而來的,是漸進及完全的。
慇勤研讀
倚靠聖靈 以達成正確的結論,
遵照釋經原則 找出真正的意義。
*使 用下列釋經 原則, 以免誤解經文、達成 錯誤的結論。 *
c. 一般釋經 原則
一般原則 #1 實意解經 (按字面意義解經)
· 按字面意義(字義)解經是按照詞語,短語,句子最一般的,正常的,自然的,常用的意義去解釋。
實意解經法有兩種:
2 純粹字面意 義 ──普通語言,非象徵性言語。
創 2:7「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
約 8:24「你們要死在罪中」
來 9:27「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2 象徵性的實意 ──利用某些修辭手法或象徵性的用語去表達,但所帶出的意念,概念,事實或意思都很清楚明白。
路 13:31-32 希律是個「狐狸」
耶 17:1「猶大的罪;是用鐵筆...記錄的。」
* 實意既可用 明顯字面,也可用象徵性的方法去 表達。 *
詞語的意義可用下列幾點去確定:
1) 基本定義
2) 該詞語在其他經文中的意義
3) 該詞語所在段落的上文下理
例:英文「trunk"-我們只能在看過詞語的上文下理後,才能確定所指意義。(因它既可指樹幹,也可能指車廂,也可能指大象鼻子)。
又例:中文的「心」既可能指物理的心臟;也可能作為哲學的範疇指精神或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 (「物」,「色」)相對;又可能指思想,理解,感覺,感情,注意力;還可能指當中,尖端等等。
詞語研究的提示 :
查閱經文註釋
使用串珠經文
使用主題索引
使用經文彙編
參閱主題式查經法
作業:比較雅 2:24與羅4:2。「稱義」在兩段經文中意義相同嗎?
雅 2:24「稱義」=
羅 4:2「稱義」=
作業:從察看步驟作業羅 6:1-12與來11:1-8列出的鑰字表中,選出四個詞語,確定其意義(參考註解索引,彙編或聖經辭典)。
詞語 意義
1.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嘗試從原讀者的角度去 瞭解經文本意。 *
寓意 (隱喻,靈意 ) 解經法
危險:與實意解經相反的是寓意,又稱隱喻,或 靈意 解經 。此法想找出經文中秘密 或 隱藏 的含意,而通常是與經文的真實意義無關的。例:有人認為創三章裡亞當與夏娃的罪是性方面的;但事實上這段經文乃指不順服(破壞神的誡命)。當你將一段經文過分靈意化 ,你就說了 屬靈的謊言 ,並遮蔽了神話語的意義。
例: 以斯帖記──有人認為,在以斯帖記中,以斯帖喻為教會,哈曼喻為魔鬼,而末底改喻為聖靈。這說法忽略了他們都是真實的人物。以斯帖記的信息關乎神主權的掌管和信實的預備,並非基督教教會的一個寓言。
寓意或靈意解經法:
1) 隱藏了經文的真正意義
2) 過分主觀與個人化(無法衡量準確性)
3) 削弱我們瞭解經文真理的能力
4) 使人質疑經文事實的可靠性
還有,謹記每一段經文只有一個正確的解釋或意義,但卻可能有多個應用方式。適當的應用可有不同方式, 但寓意則不可能有多個解釋。
* 你要肯定自己所 教導、 宣講的一切 都是出於神的話語。 *
林前 4:6──「不可過於聖經所記」。
申 4:2──神說的就是他想說的,神已說了他想要說的。
一般原則 #2 : 按上文下理分解
按每句或每段經文的上下文去理解,注意該經文的位置、經文的上下文、經文與其他經文之間的關係。
林前 7:1 ── 若你斷章取義地讀此句,就會誤解神對婚姻的看法(參註解;林前7章其他經文;太19:1-11)
雅 2:24 ──若你斷章取義地讀此句,你將得出錯誤的結論,以為人行善便能得救贖。(參註解;請讀整段2:14-26)
*顧及 上文 下理 (上下文 ) 是正確解經最為 重要的因素:每一節 經文的上下文(從根本上說)是整體聖經本身 。 *
創 9:3;
但 1:12
經節aa 句子aa 段落aa 前後段落aa 整章aa
意群(主題分段)aa 書卷aa 全本聖經
研經提示 :
2 為聖經人物的性格或行為作定論之前,請先查閱經文彙編 及主題索引 ,以便瞭解全部有關該人物在聖經裡的資料。
例:來 11:4及創4:1-5
2 找出書卷的目的 /主題,然後依據這點去分析理解。
路 1:1-4;
約 20:30-31;
彼前 5:12;
提前 3:14-15
2 關連性 :上下文的一個功能是讓我們看到書卷的資料是如何鋪敘、編排和配合的。
本手冊的創世紀分析圖表可讓我們鳥瞰全書,清楚各部分如何互相連接。要細心查閱這表。
以下是一些建議,可幫助我們明白經文的結構鋪排,和經文與聖經其他部分的相互關係:
1) 在研讀某一書卷的部分經文之前,先要讀完整卷書(或至少讀完前後的段落或篇章)。
2) 有創意地思考 ──
為什麼會有此經文?
這經文與上文或下文有什麼關係?
這經文與整章或整卷書有什麼關係?
3) 嘗試去找出
基本主題或目的
書卷的主要分段
主要人物
重要事件
比較
對比
重複
神學概念
共同之處
高潮
4) 思考:整本書,瞻前aa ss 顧後
這方法可用於研讀整卷書、其中某一部分、某一篇章或篇章中某一段。
5) 為一段經文作一個簡單圖表
作業:讀詩 139:1-12,找出1-6節及7-12中有關神的教導互相
關連之處,並將之記錄在下表中:
詩139:1-12
神是無所________ 神是無所________
1 6 7 12
創世記
『起源之書』
四個重要事件 | 四個重要人物 | ||||||
創造 1 2 | 墮落 3 5 | 洪水 6 9 | 列國 10 11 | 亞伯拉罕 12 24 | 以撒 25 26 | 雅各 27 36 | 約瑟 37 50 |
完成 | 腐敗 | 定罪 | 混亂 | 約 | 後裔 | 改變 | 掩護 |
光 天空 (空氣) 水 陸地、蔬菜 日、月、 星星 鳥、魚 動物 人 安息 | 伊甸園 亞當 夏娃 撒旦 罪 審判 該隱、亞伯 塞特 | 挪亞 方舟 洪水 新的開 始 彩虹 | 巴別塔 萬國圖 | 呼召 羅得 約 撒拉 以實瑪 利 應許 割禮 所多瑪 俄摩拉 獻祭 | 雅各對 以掃 長子的 名分 祝福 確立盟 約 | 欺騙 夢 梯子 利亞 拉結 與神摔 跤 改名為以色列 | 綵衣 在埃及 為奴 在埃及 得寵 眷顧雅各一家 |
人類的起源 | 以色列國的起源 | ||||||
歷史性 4000+BC 2250BC | 傳記性 2166BC 1804BC |
一般原則 #3 : 根據歷史文化背景釋經
從經文的歷史或文化背景去理解每一節或每一段經文。
歷史背景: (徒15:1-35)
考慮以下因素:
2 作者
2 寫作日期
2 寫作地點
2 寫作原因
2 讀者
2 政治環境
2 經濟情況
2 社會氣候
2 宗教信仰
2 法律準則
2 道德標準
*明白歷史處境有助你瞭解經文的意義。
文化背景: (林前11:2-16)
蒙頭是識別教會婦女與妓女的記號,也是順服權柄的標記。婦女現今不必在教會裡蒙頭,但須有順服的心。
文化就是人們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所
2 信
2 說
2 作
2 穿
2 吃
2 造
2 行
還有他們如何
2 思考和處理信息
釋經指引 ──要知道一段落是否有其文化限制,還是或至今仍可應用,須注意以下各點:
1) 該文化習俗或教導的目的宗旨是什麼?
2) 該文化習俗至今是否仍有同樣的重要性?
3) 若不是,從這習俗中是否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原則,是至今仍可以應用的,雖然可能以不同的方式?
4) 要首先假設所有經文裡的教導或習俗至今都可應用,除非 :
2 上文下理對它有限制
2 為後來的啟示所推翻
2 與其他經文互相矛盾
2 明顯是該民族 /時代獨有的
*經文說及的某些習俗或做法有文化限制,不能在今天沿用──但有些教訓是至今仍應遵守的。我們應從聖經的註釋瞭解清楚經文,以決定是否遵行。
每個文化習慣或 傳統都 必須以神話語的教訓來衡量其正確性 。
可 2:18-21
作業:讀約 13:1-17。回答以下問題:
(1)今時今日,我們應否列「洗腳「為一種教會禮儀呢?
(2)耶穌所教導的原則、真理是什麼?今日仍可應用嗎?
一般原則 #4 : 按文學體裁釋經
按著經文每節或每段的文學體裁去理解:
到底它是以下哪一種文體?
2 論說文
2 敘事文
2 預言
2 詩歌
2 比喻
2 箴言
例:詩歌會有較多修辭手法和象徵語言,但仍可傳遞實義真理。
詩 19:1-4
*複閱本手冊察看經文 那部分,重溫聖經書卷不同文學體裁的特性。
作業:
讀創 22:1-2。這段經文並非命令我們傚法亞伯拉罕一樣用我們孩子獻祭。經文的文體如何幫助我們達到這正確結論呢?
一般原則 #5 : 以經解經
參考同卷或聖經其他書卷中相關或類似的經文去理解每節或每段經文。
約 4:14 約7:38-39
約 16:33 約壹5:4-5
類似或相關段落常常可幫助我們瞭解、應用聖經真理。
解釋艱深(難解)經文的指南 :
以下的原則可幫助你正確地理解艱深經文:
2 聖經本身絕不會互相矛盾。
出 20:5-6 結18:1-4,19-20
我們若誤解出 20章的教訓,便會引致象結18:1-4節的俗語的出現,而它在結18:19-20 卻為先知所否定。
2 選擇一個簡單自然的意義,而非較複雜的意義。
啟 20:1-4
基督將在地上掌權一千年,這是很自然的含意,因此沒 有必要「修正」和否認它。
2 新舊兩約相輔相成,每個都幫助我們瞭解另一個。 創 3:1 啟12:9
2 根據意義直接、清楚易明的主要經文去理解那些意義不明確或模稜兩可的經文。
徒 2:38 徒8:12-13
徒 2:38似乎指接受水禮可「拯救」人。但此節經文須根據所有清楚說明「因信稱義」的經文去理解。如約3:16;羅10:12-13。
作業:
閱讀並比較約10:27-29與來3:12-19。你可如何將這兩段經文
融會貫通呢?
2 當新約引用舊約經文時,用字不一定完全一樣。
彼前 1:16 利19:2
2 聖經並非贊同當中記載的所有事件。
創34:13-31
2 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記載多數會互相補足,而非互相矛盾。
太 20:29-34 路18:35-43
2 有些數字不吻合,多半是因抄經者出錯。
撒下 15:7 「4或40 」?
2 我們若暫時未能完全理解一節或一段經文,並非表示沒有一個完全的解釋。
羅 11:33-36
我們必須實事求是,盡力去弄清楚聖經那些看似矛盾或錯誤之處。
一般原則 #6 : 參照整體神學自洽性釋經
試看不同的經文解釋,看哪個解釋是神學上一致的。
約 4:24 出9:3;31:18(原文:耶和華的手指)
若你得出結論,認為神實際是有「手指頭」的,那就與「神是個靈」這事實互相矛盾了。
*聖經裡有關神的屬性與本質的記載是全部前後一致的──理解經文時亦須一致。*
作業 :
閱讀撒上 15:1-3。神他命令掃羅完全毀滅亞瑪力人;這是否表示神並非「慈愛」的呢?
為什麼? (同時參閱申9:1-5;來1:12-13;創15:16)
複習 :
1.為何需要依照既定的釋經原則呢?
2. 在六個一般釋經原則中,哪二條可說是最重要的呢?為什麼?
d. 特殊釋經 原則
聖經某些文體需要應用特殊釋經原則去理解:
特殊原則 #1 比喻
細看一個比喻,查考其中的主要教訓。
比喻是取材自日常實際生活的「真實」故事,這故事是環繞著一個主要的教訓、概念或主旨而構造成的。
比喻是有屬靈的意義的「地上的故事」。
比喻:
2 教導一個主要真理
2 說明一個重點
2 例證或解釋一個真理教訓
太20:1-16
*比喻中的所有細節並非都很重要──須看與教訓的主要真理的關係而定。*
比喻在符類 (對觀)福音書(馬太、馬可、路加)中最為常見。參閱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或聖經啟導本)中的比喻圖表。
作業:閱讀路 8:4-15中撒種的比喻。那四種土地代表什麼呢?用一句話寫出這比喻的中心真理教訓。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真理教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殊原則 #2 箴言
查考 箴言 可以教導我們 如何有智慧 (明智) 地 生活。
箴言:
2 是格言、或對比,其中充滿智慧。
2 是真理的簡單陳述
2 含有神教導我們善於生活的智慧。
2 教導原則 (原理,道理;統計性真理),而非應許(決定性真理)。
箴22:6──孩童自小受到合宜的教養,便會意識到自己是否行在正道中;不論他們遵行與否,也會如此.
2 教導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適用的一般原則,並未申明例外情況。
2 通常說及智慧人與愚昧人之間的對比或比較。
2 指出一個智慧人會如何敬畏神,並在生活上遵行教導。
2 指出一個愚笨人會如何漠視神,並他如何不把神放在心上。
2 帶有許多修辭手法。
2 說明「撒種與收割」的法則(「種收律」)。
箴 1:7 箴20:13
2 分辨 :
知識 =內容《觀察》
聰明 =明白《解釋》
智慧 =應用知識到生活中的技巧《應用》
*箴言從起初就記載在聖經的智慧文學裡──如箴言,傳道書,雅各書等。*
作業:閱讀箴 14:16。經文如何分辨智慧人與愚昧人呢?
註:有些箴言看起來好像是應許,如箴 3:5-6,若按和合本小字的翻譯「他必修直你的路」,似乎是應許不走彎路,不受患難。但要記住,不管那句話多麼像應許,單憑其本身,作為箴言,其文學體裁的性質仍然決定它只是顯明一個原理(統計性結果),其結果會有例外;而不是一個神保證的許諾(決定性結果)。
中文版補充:注意例外: 如果一句箴言的內容與新約書信中的應許一致,那麼那句箴言就可以用作新約應許的替代表達,其含義不超過新約應許的意義和範圍 。因為新約應許被聖靈充滿(弗 5:18)的人就會結出聖靈的果子(加5:22,23);越來越變成基督的模樣(羅12:2;林後3:18);有能力作見證(徒1:8)、抵擋試探和罪(林前10:13;腓4:13;弗1:19;6:10;提後1:7;羅6:1-16);能對世界(約壹2:15-17),對肉體(加5:16-17),對撒旦(彼前5:7-9;弗6:10-13)作屬靈的爭戰;耶穌必和我們同在(太28:20)等等,故此按和合本大字譯作「他必指引你的路」的箴言 3:5-6可以作為以上新約應許的替代表達,意思是被聖靈充滿的人神必與之同在,指引其每一步;若受患難必是屬靈上有益的。
特殊原則 #3 詩歌
細查希伯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 及平行結構來 確定其意義。
希伯來詩歌
2 音沒有押韻,字沒有應對(不重音韻)
2 意念、思想、概念、映像則有韻律(側重意韻)
2 含有很多修辭格和象徵
2 第二行通常會 說及 有關第一行的事
1) 重述同一真理 箴9:9
2) 解釋或強調同一真理 箴24:1-2
3) 說明成因與結果
(好的)箴 16:3
(壞的)箴 5:22
4) 包含對比或比較 箴9:8
希伯來詩歌中常見的「平行對句」從箴 9:8顯而易見。
「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 ] 第一行
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 ] 第二行
留意第二行與第一行的對比──責備不同的人所得的不同反應。
法則 :總要確定第二行如何與第一行的呼應。
*希伯來詩歌體主要在約伯記、詩篇、箴言、雅歌、部分先知書中出現,當中用上許多修辭手法和象徵。*
作業:閱讀伯 42:2。辨明第一及第二行。第二行與第一行有何關係?
第一行
第二行
作業:閱讀賽 40:18。辨明第一及第二行。第一行與第二行有何關係
第一行
第二行
特殊原則 #4 修辭手法
確定經文的 修辭手 法及其 意義,找出這 對經文的概念或真理有何影響 。
定義 :一種特別的字詞或短句的表達方式,把文字形象化,創造文字圖像,使信息活靈活現,創造內心映像。
例:「水壺煮沸了」(其實不是水壺而是裡面的水煮沸了)
使用各種修辭手法是為了 :
1) 使真理更具說服力
2) 強調真理
3) 使真理更具深意
4) 叫人感受更深
5) 加添色彩
6) 吸引注意
7) 說明抽像的觀念,使之更易明白
在某種實義上修辭法仍是實義的,因為當中的信息是清楚真實的。
*各種修辭手法 所描述的真理是可以照字面理解 的。 *
聖經常用的修辭手法:
1) 明喻法 ( simile)──藉著「像」,「如」,「似」等字眼,作比較。
例如:彼前1:24「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
2) 隱 喻法 (metaphor) ──用一件事物來代替另一件作比較,常用動詞「是」。
例如:太 5:13「你們是世上的鹽」
雅3:6「舌頭就是火」
3) 將物擬人法 (personification) ──將物件、概念或動物人格化。
例:賽55:12「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
4) 將神似 人法 (anthropomorphism) ──將人的屬性歸於神。
例:拉8:31「神的手保佑我們」
5) 成 語 (idom) ──某種語言的特有說法
例:徒2:42「擘餅」
6) 委婉法 (euphemism) ──藉著一個較含蓄委婉的說法來表達,以免說出冒犯人或不雅的話。
例:撒上24:3「掃羅進去大解」
7) 誇張 法 (hyperbole) ──藉著誇大手法作強調
例:約21:25「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8) 反 語法 (irony) ──藉著譏諷的語句表達剛好與字句相反的信息。
例:王上18:27「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
9) 對合法 (merism) ──藉著兩項相對的概念(極端或相反的)來表達整體的意義。
例:詩 139:2「我坐下,我起來(即所有我做的),你都曉得」
作業:閱讀耶 17:11前二行。這裡用上哪種修辭手法?這塑造出一個什麼內心映像?
特殊原則 #5 象 征
細查所有象 征以確定其目的及其代表的意義。
定義 : 一個象徵是一詞語或短語,用來代表某些其他事物,目的是要把事情(道理)講清說明。
例:「上帝的羔羊」象徵耶穌基督 約1:29
*要當心,一個記號可能不單指一人,可能有多過一個象徵意義。
例:撒但(彼前 5:8)及基督(啟5:5)皆被指為獅子。基督所代表的是獅子的好素質(力量,王者風範等等),而撒但則是壞的一面──一個殘暴的捕食者!
例:耶穌基督──羔羊,獅子,磐石,苗裔,根,絆腳石。
聖靈 ──水,油,風,鴿子。
雲 /火 ──神的同在 /指引
龍 /蛇 ──撒但
角 ──力量
鎖匙 ──權柄
作業:閱讀太 3:12。「簸箕」是象徵什麼呢?
特殊原則 # 6 預象 (類型,預表)
細察預像來確定一個舊約範例與其新約實像的直接對應關係。
定義:一個預像(類型),又稱預表,是一個在舊約中對一個新約人物或事件的模型,範例,預示或先兆。
一個舊約預像( 預表)在其新約實像 (本體)身上得到完成。雖然有人把許多聖經教訓在舊約中找出許多預象來,多數都經不起仔細的審查。但是有一些舊約事件或人物確實預言或構畫出一些在新約中被揭清的事件或人物。
例如:
2 亞當是一個人的不完美預像,預示著基督作為完美的人。(第一個亞當 /最後的亞當)
羅 5:14
林前 15:22
林前 15:44-49
2 出埃及記中的逾越節是基督作為逾越節羔羊的預像。
出 12:21-23
林前 5:7
2 麥基洗德是一個祭司的預像,因為基督要從他的等次。
創 14:17-20
來 5:5-10
來 7:1-17
2 在曠野中的銅蛇預示著基督要在十架上帶來的醫治。
民 21:4-9
約 3:14-15
確保:
1) 在舊約預像和其新約實像中的對應性和相似性必須非常明顯的。
2) 新約實像必須比其舊約預像偉大,而且完成其真實含義。
3) 新約必須清楚地申明那舊約事件或人物是「典型」,即是預像。
複習
1. 解釋比喻若不遵守特殊原則,主要會有什麼危機呢?
2. 為什麼我們必須知道箴言是教導原則而非應許的呢?
3. 為什麼詩歌通常是一個傳達真理的好媒介呢?
4. 修辭手法使釋經工作更難還是更易呢?為什麼?
5. 象徵如何幫助我們更明白抽像的事物呢?
6. 為什麼我們在尋找預像時要十分小心?
特殊原則 #7 預言
使用一般釋經 原則細察預言經文,同時要留意 聖經預言的特殊性質 。
為何要研讀預言?
1) 聖經成書時,有四分之一是預言。
2) 預言顯明神的信實、主權和超自然的能力。王上 8:56
3) 預言激勵信徒,叫他們得著盼望。帖前 4:13-18
4) 預言潔淨信徒,給他們動力過聖潔生活。多 2:11-15。
5) 預言透露神的永恆計劃與目的(啟示)。賽 46:10
聖經預言的特殊性質:
1. 「透視法」
舊約先知和新約作者都無法看到事件之間相隔許多年(山峰之間的山谷)。
先知 預測事件 預測事件
? ?
時間 時間
賽 61:1-2 路4:17-21 啟19:11-16
預言在數百年後應驗的日子,多數是先知事前不知道的。
2. 當代有應用, 日後將應驗
賽 7:14 太1:22-33
以賽亞的預言在當時有應用,但到後來也在耶穌就是彌賽亞身上應驗。
3. 目前有 部分應驗(漸進式 )
珥 2:28-32 徒2:17-21
這舊約預言在五旬節聖靈降臨時,只是應驗了一部分,尚有部分預言仍有待應驗。(參啟 6:12-14)
解釋預言的提示 :
1. 比較全部有關及類似經文(例如但以理書及啟示錄)。
啟 13:5, 但7:25
2. 要知道預言宣告與應驗的時間可能相隔數百或數千年。
賽 40:3; 瑪3:1; 太3:3
以賽亞和瑪拉基都預告施洗約翰在新約時代的事工是宣告耶穌基督的來臨。
3. 要分辨已應驗及未應驗的預言。
例子 :
已應驗:賽 44:28 拉1:1-4;5:13;6:3
以賽亞預言古列王將允許猶太人重建聖殿。二百年後,古列王讓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這預言的應驗記載於以斯拉記。
未應驗:耶 31:31-34
有關以色列的新約。
4. 辨明修辭手法和象徵記號來理解經文:
啟 6:1-2 白馬騎士是敵基督的象徵。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啟19:11中形容基督第二次再來時也是騎著一匹白馬的。
5. 確定所得出的解釋並沒有與其他經文互相矛盾。
路 17:34-37 這裡不是指被提,因那個被取去的是去受審判的(參帖前4:13-18)。
作業:閱讀賽 53:1-9。彼前2:21-25及太8:14-17是如何將這預言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呢?
複習
1.列出至少二個原因,為何研讀預言是重要的?
2.預言啟示了神什麼屬性?
特殊原則# 8 新約引用 舊約
細察舊約和新約經文 的上文下理,找出 新約引用 舊約的方式和 目的。
*新約引用舊約,顯示聖經是一致的,且絕不會互相矛盾。*
重要性 :
1) 新約中有超過 300處引用了舊約(新約有10%的內容是引用或參考舊約的)。
2) 舊約與新約是同一個作者,都是神。
3) 要瞭解新約,必須瞭解舊約。
路 24:26-27 要充分瞭解耶穌為何降世及他真正的身份,你非得研讀舊約不可。
加 3:16-17 除非你瞭解神在創12-17章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否則,你就無法明白保羅在加拉太書的教導。
4) 新約的作者與耶穌一樣,都非常熟悉舊約,確認舊約滿有權柄, 是神的話語。
來 3:7,
加 3:8-9,
提後 3:15-17;
路 24:44,
太 15:7
新約如何引用舊約:
1. 用介紹方式
「經上記著說」太 4:6
「是要應驗」太 1:22
「經上說什麼呢」羅 4:3
2. 連續引用幾段舊約經文
林後 6:16-18
太 22:34-40
3. 以不同的用語引用舊約經文
羅 15:12
新約引用舊約的目的:
1. 應驗(成就)舊約預告的預言
太 1:22-23 完全應驗了賽7:14
──但是應驗並不意味著(完全)成就或完成
(徒 2章並未完全應驗彌2章)
2. 證實 舊約的原則或真理
徒 15:4-18; 摩9:11-12
3. 說明(例證) 或應用舊約的原則或真理
林前 1:19 賽29:14
4. 綜述 舊約原則或真理
加 5:14 利19:18
羅 1:17 哈2:4
5. 以舊約用語作強調
羅 10:8 申30:14
作業:讀林前 6:16。這節新約經文如何引用舊約創2:24?
研經方法建議:
1. 用以下工具來尋找舊約篇章:
2 經文註釋
2 主題索引
2 串珠系統
2 經文彙編(用鑰字)
2. 細查舊約的上文下理。
3. 細查新約上文下理,但切勿把新約的意義硬加於舊約中,因那信息不是給舊約讀者的。
4. 辨明舊約與新約之間的分別,如不同的用語等。
5. 找出引用舊約經文的方式和目的(直接引用,例證,概述,應驗等等)。
複習
1. 新約作者認為舊約有多可靠、信實、有用?
2. 為何要先瞭解舊約,才可充分瞭解新約?
e. 釋經時可能會犯的錯誤
釋經時,我們要小心,避免犯以下三個主要錯誤:
1. 不完全的解釋 ──我們沒有察看全部經文,沒有透徹理解,便會犯這錯。
2. 誇大的解釋 ──我們把經文沒有說及的事硬加諸經文中,便會犯這錯。
3. 不準確的解釋 ──我們沒有用功研讀、未能細心察看經文、沒有倚靠聖靈的教導時,便會犯這錯。
*錯誤的理 解帶來錯誤的應用。 *
作業:在你學習釋經的過程中,列出四點你認為是你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