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邊界之爭執

辛苦地打了仗,要均分所獲利益的時候,人往往只看到自己所付出的,卻看不到別人所做的;往往看到自己的辛苦,卻看不到別人也付出了許多艱辛。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大部分基於兩個原因,一是對自己的感受過分敏感,二是對別人的感受過於不敏感。同樣,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有產業可分的時候,邊界的問題卻產生了很多爭執和誤會。這一章我們來看看他們怎樣處理這爭執和誤會,也看看應以什麼原則來處理糾紛。

約書亞記廿二章  1  至  8  節,「當時,約書亞召了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來,對他們說:『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遵守了;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也都聽從了。你們這許多日子,總沒有撇離你們的弟兄,直到今日,並守了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你們當受的。如今耶和華你們神照著祂所應許的,使你們弟兄得享平安,現在可以轉回你們的帳篷,到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在約但河東賜你們為業之地。只要切切地謹慎遵行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誡命律法,愛耶和華你們的神,行祂一切的道,受祂的誡命,專靠祂,盡心盡性事奉祂。』於是約書亞為他們祝福,打發他們去,他們就回自己的帳篷去了。」

約但河東以色列人中,流便、迦得、瑪拿西半支派的表現非常好,因此約書亞就稱讚他們已經遵守了神對摩西及對自己的諾言,他們在征服迦南中與自己的兄弟並肩作戰,他們這幾個支派的勇士與妻兒分別了七年之久,現在戰爭已經結束,迦南地也分給他們各支派,所以是他們回家的時候了,於是約書亞在他們榮耀的情形下打發他們回家。

「瑪拿西那半支派,摩西早已在巴珊分給他們地業。這半支派,約書亞在約但河西,在他們弟兄中,分給他們地業。約書亞打發他們回帳篷的時候,為他們祝福,對他們說:『你們帶許多財物,許多牲畜和金、銀、銅、鐵,並許多衣服,回你們的帳篷去,要將你們從仇敵奪來的物,與你們眾弟兄同分。』」

這些快樂的士兵離開約旦河西帶著從仇敵那裡得的掠物回家,約書亞吩咐他們要把從仇敵那裡奪來之物,與留在家裡的兄弟一同分享。就是按照神給他們的祝福,在撒母耳記上三十章24節,「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約書亞告訴他們,留在家中的也應當分得一份,這些士兵獲得很多牲畜,金銀財物等。

為什麼沒有受到戰爭辛苦的人也能分享掠物呢?這是參與作戰的弟兄所想不通的,因為留在後方的也很辛苦,他們不是不想去作戰,如果他們不留下來,誰去耕種五穀,保護婦孺呢?賞賜並不單單給那些拿武器爭戰的人,也同樣當歸於留在家裡履行平凡義務的人,那是他們堅定確立的原則。

因為這緣故,兩支派的人回家時,想到約書亞給他們六個鄭重的勸勉,包括:

1     要切切謹慎遵行律法誡命;

2     要愛耶和華他們的神;

3     要遵行祂一切的道;

4     要守祂的誡命;

5     要專靠祂;

6     要盡心盡性事奉祂。

這些吩咐雖然簡短,卻是熱情洋溢,尤其他們順服神,愛神,與神有交通,而且事奉神。他們雖然盡上了軍事方面的本分,但約書亞教導他們不要忘記屬靈的負擔,這是神繼續要賜福給他們的條件。約書亞真摯地叮嚀將要離開的戰士們,恐怕他們分手之後,就隨波逐流,不再敬畏耶和華,去拜偶像了,但是當這些人離開以後,爭執便出來了。

他們爭執的原因,先看約書亞記廿二章9至12節,「於是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從迦南地的示羅起行,離開以色列人,回往他們得為業的基列地,就是照耶和華借摩西所吩咐的得了為業之地。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到了靠近約但河的一帶迦南地,就在約但河那裡,築了一座壇;那壇看著高大。以色列人聽說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靠近約但河邊,在迦南地屬以色列的那邊築了一座壇,全會眾一聽見,就聚集在示羅,要上去攻打他們。」

這些人歡歡喜喜地要回到自己家裡去,當時他們心中也湧起了許多回憶,七年前他們神奇地渡過這條河,又令人驚奇地勝過耶利哥城,獲得了許多勝利。這條河在約旦河兩岸,山脈高達二千尺,而在這兩山之間,躺臥約旦河谷,有一個五到十三英里那麼寬的大鴻溝,劇烈的高溫使人停足不前。因此,就形成了約旦河東西兩岸有隔絕的感覺。所以這些回去的士兵們非常的懼怕,他們怕從此以後就與這些士兵永遠的離別了,於是他們在約旦河西那裡築了一座祭壇,人從遠處就可以看得見,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壇,他們希望那在西岸的人看見那座壇時,就想到他們同有一個神,有同樣的敬拜。

但這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第廿二章1  3  至20節,「以色列人打發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往基列地去見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又打發十個首領與非尼哈同去,就是以色列每支派的一個首領,都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他們到了基列地,見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對他們說:『耶和華全會眾這樣說,你們今日轉去不跟從耶和華,干犯以色列的神,為自己築一座壇,悖逆了耶和華,這犯的是什麼罪呢?從前拜毗珥的罪孽,還算小嗎?雖然瘟疫臨到耶和華的會眾,到今日我們還沒有洗淨這罪。你們今日竟轉去不跟從耶和華嗎?你們今日既悖逆耶和華,明日他必向以色列全會眾發怒。你們所得為業之地,若嫌不潔淨,就可以過到耶和華之地,就是耶和華的帳幕所住之地,在我們中間得地業;只是不可悖逆耶和華,也不可得罪我們,在耶和華我們神的壇以外築壇。從前謝拉的曾孫亞干,豈不是在那當滅的物上犯了罪,就有忿怒臨到以色列全會眾嗎?那人在所犯的罪中,不獨一人死亡。』」

從這裡我們看出了他們發怒的原因,以為他們背棄了耶和華,築了另一個偶像,他們怕耶和華因這壇懲罰他們。原來他們想的是作為合而為一的象徵,但卻被別支派的人誤解了,結果他們就要到示羅爭戰,因為他們認定這是悖逆神的行為,認為他們在建造神以外的第二個祭壇,這是摩西律法所不容忍的。

當時他們的處理方法,不是一下子派軍隊攻打,而是每支派都派出有見識,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到他們中間與他們溝通,問他們為什麼要作悖逆耶和華的事。另外也解釋給他們聽,從前曾經有人犯罪,以至耶和華不單是懲罰那人,連全會眾都受到牽連,所以要求這兩支派的人必須好好解釋,絕對不能犯罪離開神。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糾紛要是能多一點溝通,就可以迎刃而解,因為沒有溝通,互相誤會猜疑,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害。感謝主,在戰爭還未來臨之先,他們想到了這個方法,找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及每支派的首領一同組成,到兩個半支派人的當中與他們溝通。

約書亞記廿二章21至29節,「於是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回答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說:『大能者神耶和華,大能者神耶和華,他是知道的。以色列人也必知道。我們若有悖逆的意思,或是干犯耶和華(願你今日不保佑我們),為自己築壇、要轉去不跟從耶和華,或是要將燔祭、素祭、平安祭獻在壇,願耶和華親自討我們的罪。我們行這事並非無故,是特意作的,說,恐怕日後你們的子孫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有何關涉呢?因為耶和華把約但河定為我們和你們這流便人、迦得人的交界,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這樣,你們的子孫就使我們的子孫不再敬畏耶和華了。因此我們說,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好叫我們也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平安祭,和別的祭事奉他,免得你們的子孫日後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所以我們說,日後你們對我們,或對我們的後人這樣說,我們就可以回答說,你們看我們列祖所築的壇是耶和華壇的樣式,這並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作你我中間的證據。我們在耶和華我們神帳幕前的壇以外,另築一座壇,為獻燔祭、素祭,和別的祭,悖逆耶和華,今日轉去不跟從他,我們斷沒有這個意思。』」

他們誠懇完滿的解釋,築壇是因為他們受到地勢的分隔,可能影響末後的世代,約旦河東的百姓清楚指出他們瞭解神的律法,他們築壇並不是用來獻燔祭和別的祭,乃是對以後的子孫作證據,證明約旦河以東支派的人是有權渡河到示羅敬拜耶和華的。這壇是按照真正敬拜中心的壇而放置,證明他們有權來這裡敬拜的憑據而已,他們關心的是末後世代的百姓靈命是否旺盛,是值得他們敬佩的。神在律法中已經清楚的指出,以色列所有的男丁一年要三次到聖殿去朝拜祂,(出埃及記廿三章17節,「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見主耶和華。」)既然他們每年要三次去敬拜的中心     ,在他們中間也有利未人不斷教導有的律例典章,他們的確是沒有特別的需要來做這事情。

有神學家解釋,古代以色列人合而為一的因素並不是因為文化、建築、經濟或軍事方面的成就,乃是因為他們敬畏耶和華,在他們放棄用中央聖所作為敬拜地方時,各支派就建造獨立的聖所,這樣就會使這支派與其它支派疏遠,並且會減弱他們軍事的力量,可從士師記中看出影響之所在。

當時這些支派所作的事用心是好的,但作的事是否真正合宜呢?從後面的發展來看,這絕不是好的辦法。當時約書亞和這些領袖們,並沒有看到長遠的影響,容許了他們這樣做,當時解決的是只面前的危機。第廿二章  31  至  34  節,「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對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說,今日我們知道耶和華在我們中間,因為你們沒有向他犯了這罪。現在你們救以色列人脫離耶和華的手了。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與眾首領離了流便人、迦得人,從基列地回往迦南地,到了以色列人那裡,便將這事回報他們。以色列人以這事為美,就稱頌神,不再提上去攻打流便人、迦得人,毀壞他們所住的地了。流便人、迦得人給壇起名叫證壇。意思說,這壇在我們中間證明耶和華神。」

經過這解釋和溝通,他們把一切的誤會都解決了。這段經文我們從正面看到解決爭紛的原則:

1     聖徒為著信仰的純正大發熱心是值得稱讚的事,但聖徒在某些方面的妥協常常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2     單單從表面的現象就判斷別人行事的動機這作法是不對的,我們要實實在在的瞭解事實的真象;

3     坦率而公開的討論,能澄清誤會,使雙方能言歸於好,像解決這樣的爭論,應該表現溫柔,絕不可以態度粗暴,否則容易弄巧反拙;

4     人要是被別人錯誤怪罪的時候,要好好緊記所羅門智慧的勸告,「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粗暴,觸動怒氣。」雅各也是叫我們要「快快的聽,慢慢地說,慢慢的動怒。」

我相信今天我們如果好好的瞭解真象,不要針對人,乃要針對事,縱使是夫妻之間有問題,弟兄之間有問題,同事之間有問題,我們都要注意我們的敵人不是那些人,而是那些困難和問題。我們需要處理的是徹底解決那些問題,而不是處理那些人,更不是要解決那些人。從這段聖經中,雖然以色列人缺乏遠見,不知道怎樣解決整個以色列不至分裂,但從他們處理這些衝突,讓我們學習處理衝突的原則,針對事不針對人,瞭解真相才作結論。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