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耶稣的复活(二十 1-31)
约翰福音若在十九章完结,就平平无奇了,因为所有伟人传记都以他们的死结尾,然而耶稣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死不是他一生的了断,而是另一新工作的开始。
耶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参林前十五 7)。若主不复活,他只能带赎罪之恩给人,不能为人预备更丰盛得胜的恩典,也不能在神的右边坐着为王,将来更不能再回作全地的弥赛亚王,可见主的复活在神学意义上最少有三个要点:(1)证明罪得赦免,人可称义(参罗四25);(2)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神的弥赛亚(参约五21、25-26;太十二38-40);(3)证明主必再回,在以色列中作王(参亚十一~十四章)。主的复活在实际应用上也有三个要点:(1)给门徒胆量事奉神,叫他们知道所事奉的不是一个死去的教主,而是一个活的救主;(2)给门徒信心,肯定耶稣是基督、是神;(3)给门徒盼望,知道这复活了的主必再回来。
一、主的复活(二十 1-10)
A 空坟墓的发现(二十1-2)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那里。”
四福音同记复活日的情形,细节相当繁复,但不是说不可能将整个复活日的故事并合起来。(注 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即一周的新开始,“清早”原文 ,即凌晨三时至六时,参可十三35),(注 2)抹大拉的马利亚(与其它妇女,参路廿四 1、10)往坟墓去。她加紧脚步,最先到达坟前,见石头挪开,以为耶稣被搬走了,就急忙回头告诉彼得和约翰。
B 空坟墓的证实(二十3-10)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彼得与约翰闻讯亲去看个究竟(二十 3),约翰可能较为年轻,故先到达坟墓(二十4)。细心的约翰只在洞口朝内看(“看” 意“沉思的看”),不敢鲁莽(二十5)。冲动的彼得随后赶到,不假思索就冲进墓内,看见(原文 意“不假思想的看”)包裹耶稣身体的布巾齐整排列,只是人却杳然(二十6),又看见主的裹头巾收卷在一边(“卷着”原文 意“整齐卷起”)(二十 7)。正疑惑间,约翰也进去,看见( 意“明白的看”)一切,便确信主已复活(二十8)。可是他们仍不明白圣经(如诗十六10)有关主复活的涵义(二十9,参路廿四44-45),于是便回家去了(二十10)。
二、主的显现(二十 11-29)
A 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二十11-18)
1.背景(二十11-13)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天使对他说:“妇人!你为什么哭?”他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里。”
马利亚将空坟墓的消息告诉了彼得、约翰后,又回到坟墓去,在洞外哭泣(“哭泣” 意“沉静的啜泣”,参十一31),因她连主的尸体也找不着,不能膏抹主,纪念主(二十11上;参路八2主医治她的经过)。
当她往洞内观望时,忽见两天使在安放主的地方出现(这两天使刚才向她的同伴显现,参路廿四 4)。与天使对话时,她表露了对主深挚的怀念。注意她用“我主”而非“我们的主”(二十13)。
2.显现(二十14-18)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耶稣问他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我便去取他。”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 1)主与马利亚的谈话(二十14-16)
谈话间,马利亚觉察背后有人,转身一看,原来是主。可能主复活后的形状与前有些不同,亦可能因马利亚太伤心难过,毫无准备耶稣会复活,所以还以为他是把主尸体搬走了的园丁(二十 14-15)。当主呼叫她的名字时,马利亚从那熟悉的声音就认得是主,并以极尊贵而亲密的夫子名衔“拉波尼”(参可十51)称呼他(二十16)。
( 2)主对马利亚的吩咐(二十17-18)
主吩咐马利亚不要“摸”他(二十 17上)。“摸”原文 意“黏附”,是现在命令式动词,指不要如此紧贴着主。可能马利亚呼叫“拉波尼”时已俯伏在地,抱着主的脚,不容他离开。(注 3)主向她解释,因他还没有回天家去(二十 17中),所以不能此刻就与他们永在一起(要在第二次来临时才成)。况且,若主不回天家,也不会赐圣灵给他们(参十六7)。
主再吩咐马利亚告诉其它门徒(二十 17下)(“我弟兄”,参太十二47-50)他要回天父那里去,因为他在父的右边有为门徒代求的职事,并在天家为门徒“预备地方”(参十四3)。
马利亚照主所说的行了(二十 18)。
B 向十个门徒显现(二十19-23)
1.主的显现(二十19-20)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同一天晚上众门徒(十门徒和他们的同人,参路廿四 33)在一处关了门(“关”字 意“关锁”),召开秘密会议,因怕犹太人发觉。他们惧怕的原因可能是:( 1)他们的夫子被处死了,不晓得彼拉多的爪牙是否到处捕捉耶稣的门徒;(2)犹太人领袖曾说,凡认耶稣是基督的都会被逐出会堂(参九22);(3)他们的主亦曾预告,仆人所受的苦不会少于主人(参十五20);(4)或者此时犹太人已到处散播谣言,说耶稣的门徒把耶稣的尸首偷了去,因而才有所谓“复活”的事(参太廿八11-15)。
这时复活了的主冲破时空限制,忽然出现在他们当中,叫他们不必惧怕(即“愿你们平安”之意(注 4))(二十 19),向他们证实他就是那受扎伤的主,门徒甚是喜乐(二十20)。
2.主的吩咐(二十21-23)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门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门徒安心,回复喜乐后,主就差遣他们继承他的工作(二十 21,参十七18),向他们吹一口灵气(参创二7同一动词;结卅七9)。这是个象征动作,配合下句“你们受圣灵”之言,叫门徒知道他们必得圣灵的帮助,完成主的差遣(二十22)。
他们工作之一就是赦免或留下人的罪(二十 23)。这不是说他们有赦罪的权柄(参可二5-7;徒十43),而是说有宣告世人之罪得赦免或仍留下的权柄。“赦免”与“留下”均是法庭常用语,有宣告罪状、罪证成立的涵义。
C 向十一个门徒显现(二十24-29)
1.多马的疑问(二十24-25)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今次主的显现是特为多马的。多马的问题是疑惑不信(参二十 27)。他是十二门徒之一(十二门徒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虽犹大已吊死),又名低土马,是“双生子”的意思。作者没有记下为何多马在复活日没有与其它门徒在一起(二十25下)。肯特认为他可能独自哀悼主的死,但从他对其他门徒作见证的反应看来(二十25上),他是因为不信主会复活,才没有在第一个复活日与其它门徒一同聚集。
2.主的显现(二十26-29)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一周后,主再打破时空阻隔,突然显现在门徒眼前(二十 26),特别与多马谈话,并邀请他亲自“体验”主的真实,劝勉他不要疑惑,总要信(二十27)。
从十二章二十九节可知多马已不需要“体验”主的真实,因他已亲眼看见主实在复活了,于是发出完全降服的宣言(二十 28)。犹太人从不敢称呼人为主为神的,因那是极亵渎的做法。如今多马看见复活的主,就不再怀疑主不是弥赛亚了。多马的“宣言”是本福音书内显示主是神的另一明证。
主向全体门徒指出,真正的信不在乎眼见,而在乎人的见证(二十 25),这样信的人才是真有福的(二十29)。
三、主的神迹 ---结语(二十30-31)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本段是全书的结束。约翰只提到主复活后行了很多其它神迹。“神迹”原文 意“记号”,尤指有关主的神性、工作、能力及满足人需要等方面。可是约翰没记载这些神迹是何种何类(二十30),例如:见二十一章一至十四节。他说他写本书有两个目的:(1)以神迹证实耶稣是基督、神的儿子、神的弥赛亚;(2)信神的儿子就可以得生命(二十31)。
结论
耶稣的复活不仅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也是信徒生活的盼望与动力,为人类阐明了生命的真义。此后,“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 20)。
复活是耶稣的自称最大的证明;
复活是耶稣的自称最终的证明;
复活是耶稣的自称最广的证明。
注文
1 参B. F. Westcott上引书第288页对此有一个颇圆满的重建。
2 B. A. G. (Bauer, Arndt, Gingrich),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Oxford, 1979r, p. 732.
3 H. A. Kent上引书第219-220页。
4 同上书第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