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列王紀上簡釋

 本書介紹:

本書作者,說法不一,只是確認作於猶大國被擄之後的一位猶大人之手。因為書中提到猶大國被擄後三十七年的事(王下  25),時為公元前562年,但又未提猶大人被擄七十年後自巴比倫歸回的事,時為公元前536年。所以此書應作於公元前562年到536年之間。

本書取材於三種資料「所羅門記」,「猶大列王記」,和「以色列諸王記」,並參考了其他資料。

本書中的時間,如果從本書內容記載上來推算,無法統一,說法較多,經過與歷史書對照、推算,現已得出一份比較正確的年分表,(雖有些問題,還須解決),本簡釋所用時代表就是以此表為根據。

從上面所說來看,聖經列入本書的目的,不是要人知道作者是誰,諸王年代怎樣,而是要我們學些屬靈的教訓。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以色列王國從統一王國走向分裂,成為南北二國,從興盛走向滅亡。從中我們學到:(一)遵行神旨意,國家就會統一、興盛;離棄神,結果相反。(二)以色列國所遭遇的和君王本身言行有關。他們行在神心意中,人民就在正確的行程上前進,國家就蒙福。(三)從書中可見到先知的作用,他們不顧環境,傳講神信息,為神作了當作的工,成就了當成就的事。(四)正確信仰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南國始終比國蒙福的原因。(五)祭司的重要。南國既有先知,也有祭司,祭司在神和人前為中保,免去神的忿怒。

這些對我們今天教會仍有作用。(一)地方上的教會興旺和衰微與教會對神旨意的遵行有關。(二)地方上教會的見證和負責人的言行有關。(三)神的工人應不顧及環境,作神所要做、成就神所要成就。(四)信仰正確,即有關道路、生命、真理的一切始終應當在主耶穌裡(約  14:6)。(五)我們每個信徒都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當傳揚福音,使人罪得赦,免去神忿怒。

本書列王紀上、下在希伯來原文時本為一卷,在譯成希臘文時分成二卷,但不是獨立書卷,是「王國記」中的第三、第四冊(撒上、撒下是第一、第二冊)。在彙編成舊約時,才成為獨立的書卷,列王紀上、列王紀下。

 本書分段:

本書中心既是以色列國從統一走向分裂。那麼,就以此為分段標題。列王紀上分為二大段:一、統一王國( 1-11)。二、王國分裂(12-22)。

 分段查考:

 一、統一王國( 1-11)。 本大段可按人物分成二個小段:

(一)大衛王( 1-2:11)。

(二)所羅門王( 2:12-11)。

(一)大衛王(1-2:11)預表主耶穌為得勝王,他的一生確實是從勝利走向勝利。

我們的主也是這樣,他在信他的人心中,從進入人裡面起,就應是從勝利走向勝利,即他在人裡面逐漸掌握「王權」,一直到肉體私慾完全被治死,基督在人心裡完全掌權(羅  8:10)。

主的福音在全世界廣傳,也是這樣,從耶路撒冷開始,經過猶太全地直達地極(徒  1:8)。

然而大衛本人,畢竟是人,他有軟弱,他犯過罪,他由年老而走上離世的道路。

1.大衛的老邁(1:1-4):古時治療方法,認為年紀老邁的人,藉與年輕溫暖女子的接觸,可以恢復活力。所以大衛的大臣為大衛找到書念女子亞比煞。不過此種治療法卻毀了一個年輕女子的一生幸福和婚姻,而且未必有效。

2.亞多尼雅自尊(1:5-10):按習俗,他是王位的繼承人,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暗嫩、押沙龍已死於非命,另一個哥哥基利押,也未曾提起,可能早死(撒下3:2-4)。所以他大張筵席,以收買人心,樹立勢力。

3.拿單的洞察(1:11-14):先知拿單及時知道了亞多尼雅的用心,告知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

4.拔示巴重提前言(1:15-21):拔示巴進見大衛,提及大衛立誓要所羅門接續作王之事,敦促大衛公開宣告所羅門繼承王位。

5.大衛履行前言(1:22-31):大衛決定依他的前言而行,「......所羅門必接續我作王」(1:30)。

6.拿單膏立所羅門(1:32-40):在擁戴所羅門為王的隊伍中有基利提人、比利提人(1:38)。他們都是外邦人,是大衛的僱傭軍,一直親隨在大衛身旁。所以所羅門不僅預表主耶穌是本國人的王,更是世上各民族的王。所羅門也預表主耶穌是和平君王,從他後來執政的一系列事情來看,他確是給以色列民帶來繁榮和富強,他處理事情也多用和平手段,除非萬一,才動用武力流血。

7.亞多尼雅失敗(1:41-53):所羅門王對亞多尼雅叛亂的處理「他若作忠義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惡,必要死亡」(1:52),充分說明所羅門是一位和平君王。

8.大衛的遺言(2:1-11):最後的話,提到不少的事情:

( 1)對自己的話(2:1-2):要走世人必走的路。

( 2)對所羅門的話(2:2-4):當有的心志--當剛強作大丈夫;當有的依靠--遵守耶和華神所吩咐的。

( 3)論到約押的話(2:5-6):向約押施行報應,因他太平時殺了二個元帥。

( 4)論到巴西萊的話(2:7):恩待巴西萊眾子,因他恩待大衛。

( 5)說到示每的話(2:8-9):設法除滅示每,因他對大衛的表現說明他有復辟之念(撒下16:5-14),因他是掃羅一個支派的人,即便雅憫支派的人,除滅他是為了王國的安定。

本小段從  1:1-2:11共分八點,二二相對。1和8是大衛老邁和去世--在世上的終久要過去;2和7是亞多尼雅從自尊到失勢--表明在人裡面的,終久必敗亡(彼前5:5);3和6拿單從得悉陰謀到破除陰謀--表明在神裡面的,終久必堅立。4和5拔示巴提到大衛誓言,使大衛履行誓言--表明在神旨中的必定成立。

所以這二二相對,又是對稱的,表明在世上的,在人裡面不會持久,終必敗亡;而在神裡面的,在神旨意中的,終久必堅立。

(二)所羅門王( 2:12-11:43)

1.所羅門作王登基(2:12),坐他父親大衛的位--神的話堅立,神對大衛說的「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應驗。他的國甚是堅固--神的恩典顯明。

2.所羅門使國穩固(2:13-4:6)。

( 1)殺死亞多尼雅(2:13-25):亞多尼雅求書念女子為妻,其實是一種表示,王位是他的,因按當時風俗,繼承王位的,才有權娶前王之妃嬪(參撒下12:8),表明了亞多尼雅不甘心失去王位,所以勢在必殺。

( 2)免去祭司亞比亞他(2:26-27),除去亞多尼雅黨。

( 3)殺死約押(2:28-35)。約押抓住祭壇上的角,意在求免一死,因為祭壇角是赦罪的地方。但所羅門之所以不理會約押,因約押是有意殺人(2:5),只有無意殺人者抓住祭壇角方能被赦(出21:14)。

( 4)殺死示每(2:36-46)。因他違背了自己的話,他之所以會違背自己對所羅門的應允,是因他輕看年輕的王,也表明了他有種復辟的心理。

3.所羅門單求智慧(3:1-28)。

( 1)所羅門求智慧(3:4-15):他自稱幼童(3:7),並不是表示他為小孩。據推算,他應為20歲左右,幼童是他在神前謙卑。神喜悅所羅門所求,所以所羅門得智慧甚大(3:12),就是所羅門未求的,神也賜給(3:13)。

( 2)所羅門判斷智慧(3:16-28):智斷妓女之子,是神使所羅門顯明在以色列眾人面前,使眾人都敬畏他(3:28)。

這裡所以要詳述經過,是要表明這件事是非常辣手的事,而所羅門王以智慧判斷。妓女能站在王面前( 3:16),暗示此案經過下面諸多官吏審判,但斷不出結果,一級級上告,最後達到王面前。

4.所羅門治理王國( 4:1-34)

( 1)所羅門的臣僕(4:1-6):治理王國靠臣僕。同理,興旺福音需同工。

( 2)所羅門的治理(4:7-19):所羅門將全國分成十二個區,立十二個長官,用以代替十二支派。這樣一方面供給王家食物時負擔均勻(因為十二個支派有大小、貧富也不均勻),而且也是為了增強團結,抹去支派之間的不合。

( 3)所羅門治理結果(4:20-28):以色列空前繁榮,但也隱伏著勞役過重,以致為後來的叛亂,以及羅波安時的分裂埋下禍根。

( 4)所羅門治理之依靠(4:29-34):治理依靠是智慧,智慧的表現在著作。

5.所羅門建殿建宮(5:1-9:9)。

( 1)所羅門建殿準備(5:1-18):除了大衛為建殿準備的材料和工人外(代上22:13-14),所羅門準備各樣建殿材料。

所羅門向推羅王希蘭宣告建殿之事( 5:1-6);到利巴嫩取得香柏木和松木(5:7-12),因為利巴嫩是產地;上山去鑿大石頭(5:13-18),因石頭出產在山上。

屬靈上的表明:主耶穌就是神的殿(約  2:21),信徒就是神的殿(林前6:19-20),是神的殿就當在世人(外邦人)面前有見證(宣告)。主在世是滿有見證的,信徒當有見證。

主耶穌也就是那高貴的木料(香柏木、松木),和磐石。

我們建造自己也應在基督裡,離開了基督,就談不上建造。

( 2)所羅門建殿始末(6:1-38):

a.所羅門所用材料既已準備完畢,即開工建殿。

b.所羅門所用工人有上山伐木、採石的工人,除了本國民工三萬以外,還用了外邦人十五萬(5:13-15),建殿時也用了本地土著迦南人(9:20-21)。大衛王也準備了工人(代上22:14)。推羅王希蘭也派了許多人幫助(5:9,18)。

所羅門王在建成了殿後,事奉的事工上,沒有使用外邦人(林後  6:14-16)

c.所羅門建殿時候:以色列人出埃及後480年。所羅門王作王第四年的二月開工建造(6:1)。這出埃及後的480年是指公元前966年,這一年分是許多學者用以定准聖經所記載的許多大事時間的標準。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應為主前1446年。

正月出埃及、二月建殿,表明人一重生得救,就當開始建造聖殿(建造自己或為教會建造而盡力)。

d.所羅門建殿地點:摩利亞山(代下3:1),是耶路撒冷三座山中的靠北一座。亞伯拉罕曾獻獨生子以撒於此(創22:2)。大衛獻祭贖罪於此處(撒下24:18,25)。所以此處是人奉獻,獻祭贖罪的地方,也是神因此向人施恩祝福的地方。

信徒當從贖罪、奉獻的基礎上(地方),向上建造,使自己成為神居住的聖殿,得神祝福。

e.所羅門建殿樣式:按照神指示他父親大衛的樣式(代上28:11-19)。建殿樣式不可按人自己的心意,而應按神指示,信徒也當按主引領而事奉主,教會當按神旨意而工作。

f.所羅門建殿的基礎:上面所說種種準備,不過是人所當行的本分,所羅門建殿的基礎或說力量的泉源是耶和華的指示。有了神的指示人去工作,所作的必成就。無論舊約時代還是現在都是一理。

建殿的事,神指示大衛王(代上  28:5-7),神也以對大衛的指示告所羅門(5:3-5)。

g.所羅門所建聖殿(6:1-10):聖殿長、寬、高各為60肘、20肘、30肘、約合30公尺、10公尺、15公尺,是會幕的二倍大(6:2);聖殿內殿即至聖所(長20肘),和外殿即聖所(長40肘)。聖殿外有廊子(長20肘、寬20肘)(6:3);聖殿(內殿和外殿)外面圍著三層房屋(6:4-6)。

聖殿的榮美和堅實表明了再來的主耶穌的榮耀和與人同住的永遠性(約  14:3)。也表明了信徒將有的榮美和在神前穩固。

聖殿四周的房屋有三層,由下而上逐漸寬敞。表明了靈命光景應由「下」而「上」,並且越走越寬敞。

會幕表明第一次降世為人的主耶穌,在世的卑微和暫住,也表明了信徒在世的處境。

殿外房屋樑木是擱在牆坎上,不是捍入殿牆內的,表明聖殿不可有「破口」。

建殿的時候,沒有錘斧和別樣鐵器的響聲,表明建殿是屬靈的事奉,沒有俗世的「響聲」。

h.所羅門所受的聖約(6:11-13):在所羅門建殿時,神的話臨到他,他若遵守神所頒布律法,神必與他同在,必在以色列人中間,換句話說,必在殿中,否則建殿也無用。

i.所羅門建造內殿(6:14-28):內殿與會幕不同之處是會幕表明了首次降生的主,外表卑微,在世僅卅三年之久。聖殿表明了再次降臨的主,是榮耀的主,他要永遠與信他的人同在。

內殿是用石頭砌成:裡面香柏木貼牆,板上刻野瓜和初開的花:松木板鋪地;牆面上貼精金;內殿前門扇用金包裹。內殿內除約櫃及施恩座外,另有二基路伯;內殿外香柏木作壇;包上精金。

所有材料表明了聖殿的榮美和永久,表明再來的主榮耀永久在信他的人中間,也表明了信徒在神眼中的榮美和永久在他面前。

j.所羅門建造的殿(6:29-35)與會幕不同之處:內外殿周圍牆上,都刻著基路伯、棕樹、初開的花:布內外殿地板上都貼上金子:橄欖木製造內外殿的門楣、門框以及門囗周圍;內殿的門扇,用橄欖木製,上刻著基路伯、棕樹,初開的花,而且貼上金子;外殿門用松木製的,其餘同內殿門扇。

牆上所刻基路伯表明屬天,棕樹表明得勝,初開的花表明初熟的果子。木料是高貴的香木,地板上貼金,表明了榮華。

主耶穌是初熟的果子(林前  15:20),我們在萬物中是初熟的果子(雅1:18)。

k.所羅門所建聖殿內院(6:36):內院是用鑿成的石頭三層,香柏木一層建築內院。

l.所羅門建殿所用的時間(6:37-38):共用七年時間。

( 3)所羅門建造宮殿(7:1-12):

a.所羅門為自己建造宮殿,花了十三年才完成,是建殿時間的二倍。

b.所羅門為自己及法老女兒所建造的建築物共四所:為自己建造的宮室(7:1);利巴嫩林宮(7:1);建造一廊為審判用(7:7);為法老女兒造一宮(7:8)。

( 4)所羅門建殿建宮所用的人(7:13-14):

所羅門王用戶蘭。他滿有聰明、智慧、技能。注意建造會幕的是比撒列,他是被神的靈充滿而有智慧、聰明、知識(出  31:1-3)。

二人雖同樣可以作成工作,但前者是有世俗聰明、智慧,是人(所羅門)所召。後者是有屬靈的聰明、智慧,是神所召。表明了事奉神的工作有人召人之立和神召神立二種。

( 5)所羅門所制殿內外器皿(7:15-51):

a.製作銅器(7:15-47)其中有殿廊前二個銅柱(7:15-22),一名雅斤,一名波阿斯,翻出來前者是「神必堅立」,後者是「賴神而立」;銅海一個(7:23-26);銅座及銅盆十個(7:27-39);其他什物(7:40)。

b.製作金器(7:48-50)其中有金壇;陳設餅的金桌子,精金燈台以及其他金製什物。

c.放入耶和華殿的府庫的物件(7:51)這不是所羅門王所製造的,而是大衛王分別為聖的奉獻。物件的數量和尺寸都是會幕的倍數,表明了屬神的豐富,特別殿前的二根銅柱,表明一切成就離不開神的能力。

( 6)所羅門運約櫃入殿(8:1-66):

a.運約櫃入殿(8:1-11)。約櫃內只有二塊石版(8:9),而無別物了。比較摩西時,約櫃內存嗎哪(出16:34)、石版(出40:20),以及亞倫發芽的杖(民17:10)。所剩下只有石版,表明遵行神旨的重要。

運入約櫃後,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 8:10-11),這點和約櫃運入會幕時一樣(出40:34-35)。表明榮耀的,不在物質豐富和聖殿大小,而在於榮光充滿。在神看來,會幕和聖殿都是按神指示的樣式造的。都滿了榮光,都是一樣,而會幕榮光充滿更多(出40:34-38)。

b.述說建殿由來(8:12-21)。神親囗所應許的,也就親手成就了(8:15)。

c.向天舉手祈禱(8:22-53)。祈禱內容表明所羅門王對神的認識(8:22-29);人可在神前祈禱的權利(8:30-48);求神垂聽祈禱的信念(8:49-53)。

d.神前為民祝福(8:54-61)。

e.向神獻祭守節(8:62-68)。「守節七日」,是指獻殿禮(8:65),「又七日」,是指守「住棚節」(8:65)。

a.至e.是一個過程,約櫃必須入殿,聖殿方有見證可言。表明聖殿必須有神同住,方有見證可言。在神指定的地方禱告,方能有所得著,才能為民祝福,並因而在神前歡樂,住棚節表明神人同樂。

( 7)所羅門復見神面(9:1-9)。

神應允所羅門所求( 9:1-2);但要遵行神一切所吩咐的(9:3-4),就能得大福(9:5)。不然,神必不顧惜以色列民,更離棄此殿(9:6-9)。

重申遵行神旨的重要,神三次申明此事重要,即在建殿前( 3:14),建殿中(6:11-13),和建殿後(9:1-9)。

6.所羅門王極盛時期(9:10-10:29)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1)推羅王希蘭不悅而服(9:10-14,10:11-12)。希蘭不悅(9:12),但不得不服(9:14,10:11-12)。

( 2)異族人服苦役,服兵役(9:15-24)。

( 3)所羅門船隊遠航運金(9:26-28)。

( 4) 示巴女王厚有所得(10:1-10,10:13)。女王在智慧和見識上有所得(10:1-10);所羅門王厚贈示巴女王,使她在物質上有所得(10:13)。

( 5)所羅門王財富勝過諸王(10:14-22)。

( 6)所羅門王智慧勝過諸王(10:23-25)。

( 7)所羅門王車騎勝過諸王(10:26-29)。

7.所羅門得罪耶和華(11:1-3)

人常是這樣,神的恩典大了,人反離神遠了。所羅門在神特大恩典下得罪耶和華神,顯出了人的愚拙:

( 1)寵愛異族嬪妃(11:1-8)。這些異教徒引誘所羅門去拜偶像。

( 2)所羅門心偏離真神(11:9-10)。

( 3)所羅門失去神祝福(11:11-13)。

反面鑒戒表明,信徒當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這樣才能仰望神的憐憫直到永生(猶  21)。如何才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呢?必須在至聖真道上常造就自己和在聖靈裡禱告(猶20)。

8.所羅門國內不安定(11:14-40)。

( 1)以東人哈達興起(11;14-22)。仇敵興起出於神。

( 2)外邦人利遜反叛(11:23-25)。

( 3)臣僕耶羅波安叛逃(11:26-40)。上面都是暗示,這些反叛是出於神。本節明指是神將奪走所羅門王國的一半。

9.所羅門王壽終正寢(11:41-43)。人人終有一結局,回顧一生,當遵行神旨方才有價值(約一2:17),見主時,才不羞愧(提後4:7-8)。

所羅門王共九段,其中  1-9、2-8、3-7、4-6、都是二二相對。第5段建殿建宮是所羅門王事跡的中心,也是以色列民統一王國的中心。從此以後,統一王國就分裂,以色列民就走下坡路了,都因遠離神。

 二、王國分裂( 12-22)

王國既分,北為以色列國,南為猶大國。本大段可按猶大王的年代為分段標準,兼述以色列王事跡。

(一)第一任猶大王羅波安王( 12-14);

(二)第二、第三任猶大王亞比央、亞撒( 15:1-24);

(三) 亞撒王時代的以色列諸王( 15:25-16:28);

(四)亞撒王時代的以色列亞哈王( 16:29-21:29);

(五)第四任猶大王約沙法王時代的亞哈和亞哈謝王( 22:1-53);

我們先明瞭一下南北二國諸王並存時間

 猶大王(主前) 以色列王(主前)

一、羅波安( 932-916) 1.耶羅波安(932-911)

二、亞比央( 916-914)

三、亞撒( 914-874) 2.拿答(911-910)

3.巴沙(910-887)

4.以拉(887-886)

5.心利(886)

6.暗利(886-875)

四、約沙法( 874-850) 7.亞哈(875-854)

8.亞哈謝(854-853)

五、約蘭( 850-843) 9.約蘭(853-842)

六 亞哈謝( 843-842) 二人同年同月被殺

亞他利亞( 842-837)10.耶戶(841-815)

七、約阿施( 836-797) 11.約哈斯(815-799)

八、亞瑪謝( 797-769) 12.約阿施(799-784)

13.耶羅波安第二(784-753)

14.撒迦利雅(753-752)

九、烏四雅( 769-741) 15.沙龍(752-751)

16.米拿現(751-742)

17.比加轄(742-741)

十、約坦( 741-734) 18.比加(741-730)

十一、亞哈斯( 734-715)19.何細亞(730-722)

十二、希西家( 715-697)

十三、瑪拿西( 697-642)

十四、亞捫( 641-640)

十五、約西亞( 639-609)

十六、約哈斯( 609)

十七、約雅敬( 609-598)

十八、約雅斤( 598)

十九、西底家( 598-587)

 詳細查考:

(一)第一任猶大王羅波安王( 12-14)有六件事:

1.羅波安王傲慢,使國分裂為二(12:1-9)。

( 1)國內形勢已很嚴峻(12:1)。以色列北方眾支派不到耶路撒冷來,而羅波安王要去示劍,本身就表明北方支派已有不服之意。

( 2)耶羅波安暗中回國(12:2-3)。北方支派請他來見羅波安,說明耶羅波安已深得民心,以前他逃往埃及,現在他已回來。

( 3)羅波安王錯用少年人建議(12:4-11)。

( 4)民眾合理要求被拒絕(12:12-15)。

由於上述( 1)-(4) 原因,北方十支派獨立。十支派是除了猶大支派和西緬支派外的其餘支派(但不包括利未人,因為他們無產業)。最主要原因還是羅波安錯用少年人的建議,說話過分高傲(參彼前5:5)。

2.十支派立耶羅波安為王,使統一走向分裂(12:16-24)。

( 1)打死亞多蘭(12:16-18)。

( 2)趕走羅波安,使逃回耶路撒冷(12:18)。

( 3)立耶羅波安為王(12:19-20)。

( 4)先知表明此事出於神(12:21-24)。

上述所發生的事情,都出於神。

3.耶羅波安造金牛犢,陷民於罪(12:25-33)。耶羅波安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朝,對信仰作以下的干涉,使民陷於罪中。

( 1)造金牛犢,代替民眾敬拜耶和華(12:25-28)

( 2)私立敬拜的中心(12:29-31)。敬拜中心是耶路撒冷,因聖殿建於該城,但耶羅波安私立中心,分裂敬拜。

( 3)私立凡民為祭司(12:31)。祭司應為神揀選的利未人,現在是王來指定人為祭司。

( 4)私立敬拜節期(12:32-33)。何日為節期,理應遵照神所吩咐守節,現在是王去定下守節日期。

耶羅波安為了王朝穩固,立金牛犢來冒充真神,規定敬拜對象,定規敬拜地點,立祭司,定敬拜時候。總之,一切與王無關的敬拜、事奉都由王來定規,王成了信仰的主宰,而非以神是敬拜的中心和主宰。

這樣的「敬拜」看起來是在拜神,其實毫無用處。

4.老少先知不合神心意,表明信仰危機(13:1-32):

( 1)小先知最初事奉是忠心的(13:1-10),為什麼說他忠心?因為他從南方猶大國而來,傳達神的話(13:1-2):而且不畏耶羅波安之怒氣(13:2-6);又聽命於神不受耶羅波安的賞賜,不吃他的筵席(13:7-9);聽命於神不從原路回去(13:10)。

在這一小段中小先知不畏王怒、不受王賞、不回原路,這都是神工人應學習的榜樣。

( 2)老先知晚年生活是糊塗的(13:11-19)。為什麼說他糊塗?是因為他身居伯特利,不覺得拜金牛犢是得罪神,而是安居樂業,生兒養女,其實就是同流合污(13:11);他要結交小先知是靠世俗的辦法--欺騙人,主內相交要誠實,用欺騙手段已離神甚遠(13:12-19,參約8:44)。

老先知之所以糊塗正是因他沉緬於世俗生活和世人生活方式(例如說謊)。因而不為神用了。小先知所以受騙是因為他沒有繼續向前趕路,而是坐在橡樹底下休息( 13:14),而且信人的話過於神的話(13:17-18)。二方面的話有矛盾,當以神的話為準。以上二點都是神工人引以為戒的。

( 3)小先知結果可悲(13:20-26)。首先見責於神(13:20-22),不見他立即悔改、改正--離開筵席回去;最後見他被獅子咬死(13:23-26),神的話應驗不爽。

在這段中的小先知,見責於神而不立即悔改、改正;事奉神以聽神命令開始,以違命而告終;被獅子咬死,而非壽終正寢;死後屍身不得入列祖墳墓(對以色列人是可怕刑罰)。

從他身上當警惕,留戀人筵席,對神話糊塗,失敗於撒但權下(彼前  5:8),因而被神懲治(來10:38),貪戀、糊塗、跌倒和被審。

( 4)老先知終生遺憾(13:26-32),因自己謊言而致人於死,在人世和神前面都抱憾終身。他怕神的審判--墳墓被掘開,所以要求和小先知合埋以自保。所以他始終是一個精於世俗的人(沉淪於世俗之人),知道保存屍骨,不知保存賞賜於神前,影響小先知聽神的話,生活在拜牛犢之中而麻木不仁。

老、少先知都不合神心意,說明了信仰有了危機。

5.耶羅波安家開始敗亡(13:33-14:20)

凡得罪耶和華的,尤其是在信仰上混亂真理的人,必沒有好下場。

( 1)耶羅波安繼續混亂真道(13:33-34)。

( 2)兒子亞比雅病得要死(14:1)。

( 3)先知預告耶羅波安家可悲下場(14:2-14),家人被除盡,國位被奪走。

( 4)附從耶羅波安的以色列民後果可怕(14:15-16),他們被擄分散。

( 5)耶羅波安家開始敗亡(14:17-20)。兒子亞比雅死了(14:17-18),這是最好的結果,有人哀哭,屍身得以埋葬。其餘人等待被滅,屍身餵狗、喂鳥。耶羅波安死了(14:20),沒記載有人為他哀哭,也可能後來的巴沙將他屍身掘出墳墓,餵狗喂鳥(15:28-30,參14:11 )。

先知亞希雅雖然年邁,二眼不能看見,但靈裡清楚,是神工人榜樣( 14:4-5)。

6.羅波安作惡王,使猶大國走下坡路(14:21-31)。

他非但因狂傲而失國的一半,更是一個行惡事的王。他母親是亞捫人,他所行拜偶像的事,可能和母親信仰有關( 14:21);猶太人也行惡拜偶像(14:22-24);神的懲罰來到--埃及攻佔耶路撒冷(14:25-28);羅波安死了(14:29-31)。人生難免一死,但要看一生是否蒙紀念(約一2:17)。

(二)第二、第三任猶大王亞比央和亞撒王( 15:1-24),本段介紹此二王事:

1.第二任猶大王亞比央王(15:1-8)

a.亞比央仍行惡道(15:1-3):沒多說原因,只記載他母親是押沙龍(這個叛父棄神的人)的女兒。

b.耶和華仍憐憫大衛後裔(15:4-6)。

c.亞比央餘事(15:7-8)。

2.第三任猶大王亞撒王(15:9-24),是個好王,使猶大國信仰稍有復興。

a.亞撒王行正道(15:9-15),所說正道就是廢除拜偶像的一切事。

b.亞撒王與巴沙爭戰(15:16-22)。這裡記載一事--折毀拉瑪(15:17),但是靠人援助,沒有靠神(15:18-22)。

c.亞撒王的餘事(15:23-24)。

(三)亞撒王時代的以色列諸王( 15:25-16:28)。本段記載第2任到第6任以色列王的事跡。

1.第2任以色列王拿答登基作王(15:25-31)。耶羅波安的兒子拿答作以色列王,共計二年:

a.他行神看為惡的事(15:25-26)。神看為惡的事,即耶羅波安使民拜金牛犢的事。

b.巴沙背叛他,殺了拿答並耶羅波安全家(15:27-31),神話應驗。

2.第3任以色列王巴沙登基作王(15:32-16:5),作王24年:

a.他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15:32-34)。

b.神的責備臨到巴沙(16:1-4)。神如何責備耶羅波安,神就如何責備巴沙。

c.巴沙的餘事(16:5)。

3.第4任以色列王以拉登基作王(16:6-14)。巴沙的兒子以拉作王,作王2年:

a.心利背叛了他(16:9-10)。

b.心利殺了巴沙全家(16:11-14)。神責備巴沙的話應驗。

4.第5任以色列王(16:15-20),僅作王七天就滅亡,這也是因他行耶羅波安所行的,暗利叛變他。

5.第6任以色列王暗利(16:21-28),作王12年:

a.他勝過提比尼的對抗(16:21-23)。

b.他建造撒瑪利亞城(16:24)。

c.他行耶羅波安所行的事,得罪神(16:25-27)。

(四)亞撒王時代的以色列王亞哈( 16:29-21章)。亞哈是暗利的兒子,是第7任以色列王,本段從四方面介紹亞哈王時的事情。

1.亞哈作以色列王時的情形(16:29-34)。亞哈作王共22年:

( 1)他作耶羅波安所作之事(16:29-31)。

( 2)他娶了耶洗別為妻,去事奉巴力(16:31-32)。

( 3)又作偶像亞捨拉(16:33)。

( 4)他在位時,有人重修耶利哥城(16:34),表明當時的人,不以列祖咒詛為意,實是不敬重耶和華的一個側面表現。

2.亞哈作以色列王時的先知(17:1-19:21)。亞哈作王時,有先知以利亞:

( 1)以利亞受造就於基立溪旁(17:1-7),喝溪水、吃烏鴉早晚叼的餅和肉。這是信心生活的操練。以利亞得神的話以後,才起身離開。

( 2)以利亞受造就於寡婦家(17:8-16),受寡婦供應比在溪旁靠烏鴉叼餅更難。這裡除了信心受造就外,還要經受別人可能有的藐視,自己難以開囗要求等等心理上的操練。

( 3)以利亞受造就於信心禱告上(17:17-24)。寡婦的兒子死了,以利亞憑信心禱告,使他由死復活。這是舊約聖經第一次記載的死人復活,所以先知經受信心禱告的操練。

( 4)以利亞出去為神爭戰(18:1-46),靠神就大得全勝。

經過了各種造就,神差以利亞出去為神爭戰,扭轉以色列民的信仰。從信「巴力」到信真神。

「巴力」是當地人掌管風雨和農作的偽神,巴力先知求它下雨,不能奏效,正說明它只是偶像。以利亞求告耶和華而使乾旱解決,正說明耶和華是真神,民眾當信奉他。

以利亞在迦密山所作的,可算是「靈界大戰」,靈界大戰靠信心。以利亞信心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a)信心召集民眾和偽先知上山,以顯明信仰真偽(18:19)。

(b) 信心宣告當決定信仰真神(18:20-24)。

(c) 信心行動表明耶和華是真神(18:30-40)。

( d)信心禱告使天降大雨(18:41-46)。

( 5)以利亞的軟弱(19:1-8)。凡事看環境就會後退軟弱,以利亞看了環境。

( a)聽了耶洗別的威嚇話(19:1)。

( b)只看到自己的「力量」(19:2-4)。

( c)但神有恩典(19:5-8),供給吃喝,不僅是體力上的,更是靈裡的力量。

( 6)以利亞重新得力於何烈山(19:9-14)。

以利亞得力在於他和神有更深的交通,神使他認識到神在微小的聲音中,即時常在他身旁提醒、指明他,而不一定是在「風暴、地震和火」所表示的大爭戰中,神才同在。

以利亞既重新得力,就有了新的托負。

( 7)以利亞再去為神做工(19:15-21),這裡做工,是指為神膏立三個人:

( a)膏立哈薛作亞蘭王(19:15)。

( b)膏立耶戶作以色王(19:16)。

( c)膏立以利沙作先知接續自己(19:16)。

並有二個宣告,因與神交通更深,則在屬靈上認識更深:

( d)將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殺(19:17):表明逃脫外邦懲罰的,必不能逃脫耶戶的轄制,逃脫耶戶懲治的,逃脫不了神的懲治(以利沙的刀所代表)。

( e)我在以色列中......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19:18):表明在屬靈事工上,以利亞並不孤立。

以利沙被揀選,一方面是出於神,另外,在人方面也有被選中的原因:

( f)他慇勤工作(19:19)。

( g)能舍下世俗情感,事奉神(19:20)。

( h)能舍下世俗工作和財物事奉神(19:21)。

神有揀選,也須人有心志配合。

3. 亞哈王作以色列王時的爭戰(20:1-43):

亞哈王雖行惡道,但神為自己的子民,仍救民眾脫離亞蘭人的手。

( 1)首次救亞哈脫離亞蘭人(20:1-21)。

( a)看見亞蘭王驕橫(20:1-12)。歷來驕者必敗。

( b)神有宣告,亞蘭人必敗(20:13-15)。神阻擋驕傲的。

( c)神有神跡使亞蘭人逃跑(20:16-21)。從記載中可清楚看見,亞蘭人逃跑,決不是亞哈憑人力可勝的,仍是神跡。

( 2)亞哈再敗亞蘭人(20:22-34)。

( a)先知預先有警告(20:22-25)。

( b)神人再次宣告亞蘭人必敗(20:26-28)因亞蘭人藐視耶和華,神為自己的名爭戰。

( c)神的話再次應驗(20:29-34)。

( 3)先知責備亞哈放走亞蘭王(20:35-45)。

( a)先知的話,來自於神,必須遵守(20:35-38)。

不遵守神的話,那怕是人看為「不合理」的事,也必受懲治(被獅子咬死就代表神的懲治)。

( b)亞哈王沒有遵守神的心意而行,也必受懲治(20:39-43)。

( 4)亞哈作以色列王時的惡行和悔改(21:1-29)。

( a)亞哈貪人的葡萄園(21:1-4)。

( b)王后耶洗別設計害園主(21:5-14)。

( c)亞哈佔據人的葡萄園(21:15-16)。

( d)先知責備亞哈惡行(21:17-26)。

( e)亞哈受責後的悔改(21:27)。

( f)神延遲降罰於亞哈(21:28-29)。

(五)第四任猶大王約沙法時代的亞哈王和亞哈謝王  ( 22:1-53)。本段介紹三個王的事跡。

1.約沙法王和第7任以色列王亞哈王(22:1-40)

a.約沙法王及亞哈王聯合進攻亞蘭王(22:1-4)。

b.假先知的奉承話(22:5-12)。

c.真先知的真實話(22:13-28)。真偽先知區別之一,在於真先知照神命令傳話,而偽先知沒有神的話,而是說奉承的話,而且出於謊言的靈,所以是不會應驗的。

d.真實話必應驗--亞哈陣亡(22:29-40)

2.第四任猶大王約沙法王(22:41-50)

a.約沙法行善道,不偏離耶和華(22:41-43)。

b.約沙法不夠之處(22:43-44)沒廢邱壇和離神甚遠的以色列王和好。

c.約沙法王其餘的事(22:45-50)。

3.約沙王和第8任以色列王亞哈謝王(22:51-53)

a. 約沙法王不和亞哈謝王共事(22:49)。信仰不同--敬拜真神的約沙法和拜金牛犢的亞哈謝王不應共負一軛(林後6:14-16)。

b.亞哈謝王行惡道(22:51-53)。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