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你還等什麼?
「我還在等什麼呢?」戴德生在他的傳記中,憶述他在中國宣教的時候,有一次在船上,忽然有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掉在水裡,大聲呼喊救命。戴德生便立刻叫著停船,要去救人,但那船主卻問,「救人可以給多少錢?」戴德生非常氣憤,說先救人,然後他會給錢。那時船主才把魚網撒在河裡,把那人撈上來。因為討價還價用了十多分鐘,那人雖然被救了上來,但已經沒有氣息了。這是因為錯失了立刻救人的機會,所以無論有多少錢,也不能叫他復生了。
同樣,今天很多作父親的,常跟孩子說,「等我有空時就跟你玩,輔導你的功課,跟你到外面旅行吧!」可惜他們的孩子等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他們長大了,還沒有得到父親的眷顧。而父親到了晚年,很想孩子來照顧他們,可惜父子間已經沒有感情,孩子不孝順,父親沒法感受父子之間的親情。
所羅門在晚年時說出了一些懊悔的話。傳道書十一章 9至10節,「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
這裡連續用了四、五個形容詞,形容一個人的年紀。「少年人」 (傳十一9)按希伯來文說,差不多是就業的年齡,凡三十歲以下的人都可以叫少年人。「幼年時」(傳十一9)大約是小學的階段。「幼年的日子」(傳十一9)是指中學的時期,所以還是十多歲的年齡。「一生的開端」(傳十一10) 是指從嬰孩時期到兒童時期。「幼年之時」(傳十一10)是指幼童還沒有上學的時候,或是進小學前的階段。
所羅門說,我們可以盡情享樂,但不要忘記神的審判。「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所羅門在這裡好像鼓勵少年人和青年人去享樂,其實他的意思是我們可以享受該享受的東西,但也要知道為著這一切的事,神必要審判;也就是說,享樂要有底線,神是樂意讓我們開心快樂的。我們作事時需要問什麼是神喜悅的,什麼是神不喜悅的;什麼是可行,什麼是不可行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否則,我們必定會自食其果。
「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 (傳十一10),「愁煩」可以翻譯成悲哀、憤怒或悲憤等。所羅門要求我們把心中一切的惱怒、嫉妒都要除去,還要「從肉體克去邪惡」(傳十一10)。「邪惡」就是一切青年人的情慾、惡行或淫念,我們都必須克制它。作者指出我們可以享受一切,但必須要有原則,就是在神的道德標準下,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為什麼我們不能再等呢?第一個原因,因為時機不會等我們。傳道書十二章 1至7節,「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反回;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第 1節清楚告訴我們,在等待的時候,我們衰敗的日子、毫無喜樂的年日就要來到。因為那時我們已經年紀老邁,沒有辦法再做什麼了。「衰敗的日子」與「毫無喜樂的日子」是同義詞,指身體衰老殘弱,不能享受快樂的年紀。
第二個「不要等」是說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 (十二2)日、月、星都能發光,象徵生命活力充沛的時間,變為黑暗就是代表生命已經衰老了。猶太的拉比將日、月、星,形容人面部的五官,也有人把它比作人的靈、魂、體,更有人把它比作人的童年、青年與老年。這裡其實只是一個比喻,指總有一天我們會看見日頭、月亮、星宿都會變為黑暗,人總有一天要往黑暗的日子。因此,若一直「等」,就會發現我們浪費了機會。
「雨後雲彩返回」 (傳十二2),雨後不一定是天晴,可能會陰雲密佈,這代表青春飛逝不再回頭,或者是人老了多病。多病衰老的特徵是「看守房屋的發顫」,年老的人雙手沒有力氣,常常戰抖不停。「有力的屈身」可能是人的雙腳無力,或是腰背彎曲。「推磨的稀少就止息」,推磨是形容老年人的牙齒脫落,以至無法咀嚼食物。「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形容老年人眼睛昏花,視線模糊。以上都是指我們五官的一部分。
「街門關閉」是指人的牙齒脫落後,兩個嘴唇需要閉起來吃東西,否則食物就會掉了出來。「推磨的響聲微小」,意思是需要用牙齦來咀嚼食物,因此響聲就微小了。「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就是老年人非常容易醒,不能酣睡。「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是說老年人年紀大了,因為耳朵功能衰退,連悅耳的音樂都只是聽到很小的聲音。「人怕高處」是老年人因為力氣不足,在爬山或上樓梯時,往往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很容易失去平衡。「路上有驚慌」是指老年人弱不襟風,在外走動會常常遇到危險。「杏樹開花」是形容老年人白髮蒼蒼。「蚱蜢成為重擔」就是老年人連非常小的東西,都可能成為他的重擔,沒有辦法拿起來。「人所願的也都廢掉」,這是指任何的慾望都會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老年人是更接近永遠的家,遇到弔喪時就特別敏感;另外,弔喪的在街上往來,可能是說殯儀的人隨時等候為他們辦理喪事。
所以,第二個「不要等」就是告訴我們,整個人的身體狀態隨時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因此,我們還等什麼呢?難道要等到那個時候才事奉主、服事人、積財在天嗎?
第三個「不要等」是因為「銀鏈折斷」 (傳十二6),有些解經家把「銀鏈」解釋作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壞;也有人把它解作脊椎骨折斷,可能是中風。「金罐破裂」有解經家解釋為人的腦袋,是指老年人的記憶力愈來愈差。「瓶子在泉旁損壞」,這個泉可能是指尿液排泄出來了,瓶子是承載小便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膀胱損壞,就會失禁。「水輪在井口破爛」,水輪是用以把水拿出來的,水輪破爛就是不能把水從井裡抽出來,這意味著便秘的意思。
我們看見人到了年老的時候,任何不想發生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因此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到那時才歎息,而是要把握現在。特別在傳道書十二章 1節,「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所羅門王提醒我們,要及早記念造我們的主,親近 祂 、認識 祂 、追求 祂 、服事 祂 ,這才是我們應當盡的本分。這樣,我們才能得著那些我們不會失去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