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什麼呢?有人說人生是一杯甜蜜的苦酒。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說,「人生就像一個水手酒醉後爬上桅桿,隨時都可能跌下來。」一位名叫科裡的說,「人生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中國古代文人唐伯虎有詩雲,「人生七十古來稀,前除幼來後除老。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憂愁與煩惱。過了中秋月不明,過了清明花不好。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須滿把金樽到。世上錢多賺不盡,朝裡官多作不了。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春夏秋冬燃指間,中送黃昏雞報曉。請君自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裡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唐伯虎說出了人的虛空,幼時不知事,老時不能享受;除去老與幼,中間所剩的日子不多,這不多的日子又是勞苦愁煩。所羅門與唐伯虎的反應完全一樣,他們看盡人生百態,不能不哀歎虛空的虛空。
第一,有福不能享的虛空。傳道書六章 1至2節,「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就是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至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
作者指出日光之下有一禍患,就是疾病重壓在人的身上,有資財、尊榮、豐富,所有東西一無所缺,但神使他不能吃用。其中原因很多,可能健康不好,可能政局變遷,或是壽命短暫,以至感到肉在口中卻不能下嚥之苦,反而給外人承受。「外人」可能是指兩種人。一種可能是外邦人;所羅門提到將來他一切的財富都被外邦人,即巴比倫人全部拿去。據歷史記載,所羅門在最榮華的時候,他的資財多至無處可容,以至惹起外邦人的貪念,並引起戰爭。公元前 606年及586年,巴比倫兩次攻打以色列時,把他們一切金銀財寶全部奪去,聖殿被毀,以色列受到極大摧殘。另一種是指非所羅門家族的人。今天虛空的社會有很多人有福不能享,而是給外人享受,這是虛空。
第二,壽高兒多的虛空。中國人求神拜佛,就是為了壽比南山,多子多福。據所羅門的觀察,他不同意這個說法。現實中有些人因為長壽而感到厭煩,因為他們感到人生空虛,眼花耳聾,走路困難,沒有人生樂趣。人若兒孫滿堂,福祿壽全,本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但他們的心卻不能因此滿享福樂。其中的因由作者未曾提及,或許因為家族龐大,明爭暗鬥,人生如此終結也是一種虛空。
傳道書六章 3至6節,「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至他的年日甚多,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
第 4至5節形容那些不到期而落的胎,可能是幻想出來的。他說這胎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是指很快被人忘記;未見過天日,毫無知覺,是說未嘗遭受人間的煩惱疾苦、生離死別,生命還是一片空白。所羅門說這些未出生的胎比那些出生了的人還要優勝,特別是比那個活千年的還要優勝,因為他們未曾經歷人生疾苦。所羅門感歎說這胎比他還要好,又說,「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人人都如此。俗語說,「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這一語道破人生的虛空。
現今的世代,老人家相聚一起常常談論子子孫孫,他們不單照顧一代的人,還要照顧孫兒孫女,為兒女和子孫憂慮。父母的天職是教養孩子,但神從未說過這是祖父母的責任,不得將此責任推在長輩身上。所羅門在這節經文再次道出人的虛空,長壽和多子多孫不一定是享福。但是,若在神的計劃裡而有長壽、多子多孫,這人是可以脫離虛空的,關鍵是與神的關係如何。
第三,窮人的虛空。傳道書六章 7至9節,「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這是論到窮人的虛空。「人的勞碌都為口腹」 (傳六7),窮人每天勞心勞力,但不能滿足自己心裡的渴望。作者用智慧人與愚昧人作比較,他用了平行句(如天與地、日與月、地與海),意思是指「所有的人」,也就是指所有的人都有虛空的感覺。表面看來富人與窮人、智慧人與愚昧人有天淵之別,但細看之下卻非常相似。窮人知道檢點自律,但與富人醉生夢死相比,卻差不多,因為眾人都會歸到同一個地方。作者在此作一個小結,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傳道書六章 10至12節,「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
作者在這段經文總結了人生百態:
1 人不能勝過神。一切的事早已注定,並非偶然;神是萬有的主宰,我們應當敬畏 祂, 認定祂是神,是主。
2 許多事情只能增添虛空,與人無益。如名譽、地位、財富等,好像人喝海水一般,喝得愈多愈口渴,永遠不能滿足人的需要。
3 不要虛度一生。因為人生短促,如影兒消逝。因此,有益的事應當遵循,身後的去向只有神知道, 祂 會按我們一生所行的審判我們,我們應緊握現今的機會事奉 祂 。
「那放棄他不能保存的,去得著他不能失去者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傻瓜。」我們是否可以有智慧地放棄不能保存的,去得著不能失去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