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官民間不平等之虛空

林肯曾說過這句說話,「民族主義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他說:「我不想當奴隸,也不想當主人,這就是我的民主主義了。」格萊思頓也曾說過,「政治的目的只在造成容易偽善、難於作惡的社會。」今天的社會,無論民主或獨裁,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官民之間不平等的現象,而在所羅門的時代,他同樣看到當時官民之間的不平等。

傳道書五章  8至9節,「你若在一省之中見到窮人受欺壓,並奪去公平、公義的事,不要因此詫異。因有一位高過居高位的鑒察,在他們以上還有更高的。況且地的益處歸眾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應。」

這裡描寫官長欺壓窮人,公義蕩然無存。所羅門把全國分為  12個行政區,差不多是12個支派的領土,各區都有長官管轄。作者認為缺乏公義是常見之事,不用詫異,因為剝削他人的人同樣會被人剝削,上級在鑒察下屬的同時,他也被人鑒察。俗語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之後還有獵人,高層之上還有更高層,剝削之事層出不窮。但最高的應當是神, 祂  鑒察各個階級。正如約伯記二十章  15節所說,「他吞了財寶,還要吐出;神要從他腹中掏出來。」

傳道書五章  9節,「況且地的益處歸眾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應。」這節說明地是所有人共有的,包括君王在內,所以要公平分配土地,不應讓少數人壟斷霸佔。君王也受田地供應,因此,君王的責任是要令耕者有其田,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不允許大地主操縱一切,這樣的君王才是服務人群,合乎神設立政權的本意。今天的社會問題,主要不是由於貧窮所致,所謂「不患寡患不均」,而是土地集中在少數人身上,造成不平等的現象。

聖經要求的並非平均分配,乃是要求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得到保障。一個國家如果能對人民的生活作出保障,這國家一定是神所喜悅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國家對人民最低限度的保障都不能承諾時,這國家一定會有動亂和罪惡產生出來。然而,聖經也允許人民財富有不平均的現象,多勞多得是聖經的標準。

窮人受欺壓不是神的旨意,祂不希望任何人受到欺壓。在人的權利、尊嚴、地位各方面,聖經是一視同仁的。雖然有財富不平均,或恩賜不平均,但不應影響我們對人價值的看法,人的價值在神面前都是一樣的。另一方面,聖經用的方法不是強迫平均,而是自覺的平均,是本著愛心的平均。所以,神藉著所羅門王,叫他保障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使每個人最低限度的生活有保障。

窮人受欺壓,固然是虛空,富貴之人是否一定快樂滿足?所羅門認為不一定。傳道書五章  10至12節,「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

保羅曾說貪財是萬惡之根,金錢本身並無善惡之分,敗壞是從「貪」字開始。那些貪得無厭的人造成很多問題,引來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明爭暗鬥,永無寧日,這也是虛空。財主的產業增添,引來無數阿諛奉承的人。因此,錢財多了,貨物多了,吃的人也多了。神是公平的,不因我們有錢就得快樂,沒錢就不得快樂,這完全在於我們怎樣看這些事情。勞苦的人因為經常勞動,身體狀況好,生活就愈快樂;而有錢的人往往容易弱不襟風。由此可見,很多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我們應警醒,以免陷入金錢的陷阱。

有錢的人虛空,守財的一樣虛空。傳道書五章  13至17節,「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過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那人若生了兒子,手裡也一無所有。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他來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

作者看見日光之下有大禍患,財主積聚的財富因遇禍患便一掃而空,這禍患包括:

1 別人看見他有錢,便謀財害命或綁架;

2 錢財多了,憂慮也多,常常擔心會失去錢財;

3 父親留給兒子的資產,兒子卻揮霍浪費;

4 在黑暗中吃喝,人為了守財而勞碌非常,使其身體日益衰弱。

上述事實告訴我們,無論是有錢沒錢,或守財,在日光之下工作,都只是虛空。但作者要我們注意在日光之上,如何可免除虛空。

傳道書五章  18至19節,「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

作者把我們的注意力轉到日光之上時,原來不一定是虛空的,無論窮人富人,同樣可以享受豐富的人生。「為善為美」就是真正作好事、幫助人、服侍人,如此在日光之上的人才是真正快樂的人。快樂人不在乎他得著多少,乃在乎他把得著的與人分享多少;分享的愈多,喜樂就愈多。當我們看到那些受我們幫助之人的生命有改變時,相信這必使我們一生快慰。另外,享受神賜與生命的好處,就是以健康的身體去享受勞碌得來的成果,這是恩典。睡得著是恩典,與神的關係愈密切,愈能安眠;享受  祂  賜的食物也是恩典。此外,享受神賜給的資財也是恩賜,神賜給人資財有三方面的功用:

1 可以吃用,維持我們的生命;

2 可以取自己應得的分,但多取就是偷竊;

3 能在自己勞碌中享受喜樂,並非不勞而獲。

一個滿足快樂的人生,不在乎我們是否「有」,乃在乎我們怎樣享受所「有」的。保羅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時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滿足能建造一個真正快樂的人生,可以享受富有,也可以享受貧窮。

作者繼續解釋了神的恩賜及  祂  的回應,傳道書五章  20節,「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喜樂的人不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無論是受苦、蒙冤或是吃虧,都不掛在心頭上,他所重視的只有神,神就答應他的祈求,這才是真正的喜樂。像保羅所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