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苦難的詮釋及應對(二)

—各宗教的苦難觀

一.  導言

世上所有的宗教皆以人為出發點,本章不討論世界各大宗教的本質,只論述他們應對苦難之法。雖然他們在「後天」方面對苦難作出不同的解釋,但在某些方面對苦難的分析亦可圈可點,只是在對付苦難方面,他們卻大大比不上「屬天」的智慧教導—聖經—了。

二.  猶太教的詮釋與應對之法

1    基本上以舊約教訓為依據,尤重智慧書及先知書的啟示。

2    苦難由始祖之罪,經神的審判而來,而且連累別人。

3    苦難是個體的,也是群體的;是個人的,也是國家的,故神的選民屢經痛苦,如為奴(如在埃及)、被欺壓(如士師時代,智慧書與先知書所提及的)、被擄(如到巴比倫)皆是仇敵向無辜者肆虐及與神的審判有關。

4    強調「替代遮蓋」(如祭物、代罪羔羊)和「替代受苦」(如彌賽亞),先知書時期的教義,以人作替代是迦南宗教沒有的。這「替代」方法表示受苦是應該的,但神恩浩大,故「替代」也表示人在苦難時有出路。

5    強調受苦的態度應該順服,因這是神的旨意及帶有救贖的功效,他們又極喜用詩篇提到神的公義(如詩九1 -10,二十1-9)及末世的盼望(如詩七三23-28,九六10 -13),又強調受苦中的順服(如詩卅四15 -21,卅九9-13,四三1 - 5)。

6    後期猶太教(如昆蘭社團)強調義人為多人之罪受苦擔當罪刑,這些人尤喜用以賽亞書五三章「受苦之僕人」,且以選民國為受苦之僕。

7    新約猶太教秉承先知書對末世的盼望,昆蘭社團提及「公義的師傳」(Teacher of Righteousness),並帶領選民進入神的國裡,如產後之樂。

8    主後七十年國亡後,猶太教中心遷到Jamnia(又稱Jabneh),強調苦難必因罪惡而生,但受苦者未必是犯罪的人,只是受連累,但也在受苦之中,如但以理之三友,他們能為信仰而站立起來,甚至面對死亡亦無懼,殉道者這種慷慨就義的精神(如拉比Akiba)尤為可敬,並視之為對神的事奉。

9    苦難是信心的考驗,一切苦難的問題,只有信心才可答覆;苦難是否報應,只有時間才得以解答。

10  猶太教堅決認為現今的苦難不是最後的,苦難至終必與罪惡一同消滅(參賽六五及六六章);一切苦難在末世「復興的時代」必得解決,在現今苦難的世代中人仍應感恩,以順服的生活保持熱切的盼望。

三.  回教的詮釋與應對之法

1     以可蘭經為解釋苦難的根據,亦採納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思想。

2     回人生活於沙漠與荒原地帶,因此他們震懾於大自然的勢力,對神的認識便偏向他的權能比他的慈愛更大,認為人的基本責任是順服神。

3     據可蘭經謂,罪從墮落天使Iblis而來,他嫉妒亞當的權勢與地位,不屑居於亞當之下,因神賦予亞當管理萬物之權,所以他向人類報復,人間苦難由此而生。

4     罪惡的刑罰是苦難,但苦難未必都是罪惡的刑罰,譬如在聖戰方面(戰爭必有苦難),神不會讓他的信徒失敗,故此苦難絕非罪的刑罰。

5     苦難是刑罰,也是鍛煉,神許可苦難存在,目的在試驗人的信心,培養品德,同時苦難亦會暴露人性的脆弱。

6     苦難也是神的工具,有勸戒性的作用,使人警覺,切實遵行神的旨意,靠這完全的順服,善惡就可分開了。此亦說明若苦難有刑罰性之目的,那只是一種預先的警告,將來的審判才真正可怕,因此勸阻人不要犯罪。

7     對苦難可有兩種不同的反應,一是勉強的,無可奈何的(帶有宿命論的成分),這是神所不喜悅的,因這會產生懷疑或心懷不平的態度;另一是甘心的,忍受的,雖表面看來似不公平,但相信是出於神,便不再抗拒或計較,因為人究竟不能要求神能公平一律化。

8     苦難有一定的時間,是今世的,忍受苦難者來世必得神的憐憫與賞賜,所以今世受苦,其實是有益的。

9     應付苦難必須接受消極與積極的行動,消極是接受神的旨意,順服神旨;積極行動就是生活敬虔與聖潔。敬虔與聖潔的修行,在乎守五功或六大聖行(如賙濟窮人、禱告、禁食、朝聖、功德;有主張加第六點:聖戰)。

10    後期回教的派別如 Hadith 派,注重預定論或宿命論為解釋苦難之法,另一派Qadariyya 派人士則群起反對此解釋,但亦有一派Parsis卻附和之,再有一派Sofism更提倡苦行及殉道為較徹底解決苦難之道。

四.  印度教的詮釋與應對之法

1     印度教乃「泛神教」與「泛在神教」的混合,因此人與大自然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大自然帶苦難給人,人便需「討好」神,免他發「脾氣」而降災禍,故生命與苦難亦是分不開的。

2     神能死,需靠人的獻祭,是有「人活著靠天,神活著靠人」之說【注1】。

3     苦難亦是道德性的,即違反天神Varuna之命令,但可靠「淋浴(如去恆河)、獻祭、業行」除去(即輪迴到更好之「道」即生境)。

4     他們從大自然觀察生命乃生生不息,循環不斷,週而復始,如花草、魚獸、人,苦難亦然,這是輪迴說的基礎。

5     欲脫離一切苦境,途徑有三:

a)     輪迴(盼望上至神那裡)。

b)     業報(善上升,惡下降)。

c)     解脫(離開輪迴)。

但理想之輪迴、業報、解脫,皆是期望,沒有保證可轉向人道(如輪迴至畜道則慘矣,給人果腹﹗),故有「今生最苦,更怕來生」之說【注2】。

五.  儒教的詮釋與應對之法

A. 向中國人傳福音,解釋上帝的存在並不困難,解釋上帝的慈愛也不困難,甚至解釋神為他們所做的事亦不困難;但若要解釋罪或苦難,儒家在此方面就非常模糊,因在中國固有的文化中,不容易找尋真神的蹤跡。

古人以為「天」就是宇宙的主宰,相等於「神明」,可見中國人對天的觀念頗模糊,但這個「天」與基督教的完全不相同,至少有三方面不同:

1     古人認為在天之下有無數神祇,故有祭天之禮,亦旁及其它神祇,所謂「禋於六宗,望於山川,倫於群神」(書經:虞書篇)【注3】。

2     祭天時亦同時祭祖,「方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大報本返始也」(詩經:郊特性),例如周代祭天,同時祭祖,「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後稷即武王之祖),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孝經:聖治篇)【注4】。

3     祭天之權只有作「天子」的人君一人所獨有,絕非他人所能共有,所以中國的儒教慢慢變成多神教信仰,是拜祖教與多神教的混合【注5】。

B.  故此,中國人的「天通」便從純樸的「一神論」演變成多神論,他們對人性的分析、觀念、理解也產生分歧,如:孟子主「性本善」(孟子:盡心篇上、告子篇上),荀子主「性本惡」(性惡篇)。

C.  孟子的性善說,獲宋明理學諸子頗多支持,此說在國人中甚流行,而那唱反調之荀子的性惡說則不太受人尊重【注6】。所以宣教士初來中國宣教,多講人的罪性,與人民之思想格格不入(以為走荀子路線),而引起反感。

D.  其實中國固有文化思想中是贊成性惡說的,如:

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是未達到至善。(大學)

2)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講道,修道之謂教。」人性未達於至善,亦未能率性,乃由於人性軟弱之故。(中庸)

3)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篇)

4)     「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論語:裡仁篇)

5)     弟子冉求對孔子說:「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論語:雍也篇)

6)     孔子說:「君子之道有四,丘未能為一。」(中庸十三章)又說:「君子之道有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篇)

7)     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放其心即遠離心,指「失其本心」,意「失其本性」,表示人性雖善卻無能為善(孟子:告子篇上)。

8)     孔子說:「吾未見其剛」,「根也欲,焉能剛」,即私慾攪擾,人心不剛,成欲之奴隸(論語:公治長篇)。

9)     南宋朱熹亦認同此理,他謂:「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朱子語類)【注7】。

E. 「存天理,去人欲」非常困難,平心論之只是夢想,怎能行之?所以人間之痛苦遂由此而來,但儒家沒有有效應付苦難之法,故也沒有救贖。他們以為教育是正確之法,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及「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為一種教育加上自力的方法,所以總括上文所引述的古語,無非指出人性的軟弱,雖有極高貴的目標在前,但人性敗壞,行至半路即頹廢在地,後繼無力了。

F.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平民教育家,他提倡「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篇),可惜他不是用天道教人,只用人道教人,好比本有太陽光,他卻用月光照道路。人道至終只能教人做一個君子,神道卻能將人改變過來,如有人言,儒道教人做好人,神道使人成為神的兒女;儒道做新衣給人穿,神道將人變成新造的人。

G. 總言之,儒教對苦難沒有一套完整應付之法,所以也不能解決人類的問題。

六.  道教的詮釋與應對之法

A     在唐代(皇室李氏奉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為祖先)【注8】被尊崇為國教的道教,為中國惟一本土化之宗教,但摻雜了佛教的思想與色彩。

B     道教分「道教」與「道家」兩派別。從「教」方面來看,「道教」起源於東漢末年張道陵所創建的五斗米教;從「家」方面來看,道家乃一套天之說(探討天道的學問、宇宙的奧秘),早在戰國時代已出現。學者對道教的歷史淵源各有己見。在歷史發展下,原本單純「問天之道」的道教思想,卻讓民間之迷信弄得混濁不清,令人想到道教只是「神仙符錄」之說,這已離開了古人探討天道「如何做人」的宗旨。元朝時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將道教披上佛家禪宗的色彩,以致思想混合【注9】。

C     道教本無一套解釋與應對人生苦難之法,它只給與貧苦大眾一套「迷信心理學」,透過一些「專人」(道士)的「秘方」(諸如喝符水、燒符咒),所謂消災解難,使人減輕一點受苦的心情。

D     此外,道教不下十來種支派,皆以求仙修道為共同目標,他們強調修心養性,處事隨和,以德報怨(老子言),不爭名利,對死亦坦然處之(如列子言:「死之與生一往一返」、「古人謂死人為歸人」或如莊子言:「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注10】)等,也未失為一種應付災禍(處世的得失)的「戰術」。

七.  佛教論苦難

    平心論之,在非天啟的各種宗教中,佛教對苦難的解釋頗有見地,但這是以「人道」、「自力」解決苦難,至終還是緣木求魚。茲介紹佛教對苦難的見解,以作參考。

A    苦難根源

1     一切事物(包括苦難)皆出於因果關係,每人自己造「因」(因緣),自己受「苦」(果報)。自己造因又因前世之業力(前世作孽)(「業」即行為,有十善業,十惡業)(註:昔日決定今生,今生決定來生,因此昔日決定來生,但「昔日」繼續往後推到那「昔日」裡去?),又因人為之努力使果報改向、淨化、昇華,故這是「自力救苦法」。

2     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即十項根本煩惱(疑、無、明、貪、瞋、慢、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六項主要煩惱(六根乃痛苦之源):

a)        貪──貪慾(愛慾),人生有五欲:名、色、財、食、睡。

b)        瞋──恨、怨、妒、忿(對逆境不能忍,生忿怒)、諍、害。

c)        癡──無明、無知(不知善惡、因果、業報、不覺悟)。

d)        慢──傲慢。

e)        疑──對佛理懷疑不信。

f)        惡見──有五不正見。

前三項的「貪」、「瞋」、「癡」稱為「三毒」,是煩惱的禍首。這樣「癡」決定「貪」和「瞋」,於是「無明」成為生死的根本,痛苦之根源【注12】。

3     業報是人生十二環節所組成(即十二過程,又稱十二因緣)(第一、二個是過去的業;跟著的八個是現在的煩惱;最後兩個是將來的報),這樣人生痛苦是絕對的,永恆的(十二因緣像條大鐵煉,將人重重困鎖,動彈不得)。

前世有二

a)       無明──無知,愚癡。

b)       行──指行為活動,所謂「無明緣行」。

今世有八

c)       識──心靈與意識。

d)       名色──名(精神)、色(物質、肉體)、(還未成胎,胎相初成)。

e)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認識器官)(人性懷胎時期)。

f)       觸──與外界接觸的本領。

g)       受──感覺(與外界接觸後的苦、樂、不苦三感受)。

h)       愛──慾望。

i)       取──追求爭取、生存力。

j)       有──獲得、執著(業力存在)。

來世有二

k)       生──來世的生(再去投胎)。

l)       老死──有生必有老死。

B    生命的組合

生命(生活)是由數項事組成:

1     四正(聖)諦(諦即真理)

a)       苦諦──人生的痛苦──苦果。

b)       集諦──痛苦的原因──苦因。(集合「三毒」的煩惱)〔以上為世間因果,所謂「三界無安,狀如火宅」(三界:世俗世界、欲界、色界「物質」、無色界)〕

c)       滅諦──痛苦的消滅──人生目標──悟果。[獲得解決的真理]

d)       道諦──消滅痛苦,求得解脫的途徑──悟因。

主要靠修八正道,得「般若」(般若即智慧),得般若者即獲得解決痛苦之道。

(以上為出世間因果)

2     苦諦

a)       生理上的痛苦(生老病死等皮肉之苦)

b)       社會上的痛苦(包括精神的苦)

c)       亦稱「二苦」:

i)           內苦──身苦,心苦(心理情感上)。

ii)         外苦──外界災禍──生命對抗生命(人、獸、戰爭)或自然力量對抗生命。

亦有分「三苦」:

i)           苦苦──遇苦事而感痛苦(如飢寒交迫)。

ii)         壞苦──歡樂消逝(富變貧,友成敵)。

iii)        行苦──事物變動非永恆(戰爭爆發、山崩裂地)。

        及俗稱「四苦」:

i)           生(住胎至出胎)。

ii)         老(生長至老化)。

iii)        病(一生不離病苦)。

iv)         死(生命的結束)。

再有謂是「五苦」:

i)           生老病死(四件合成一苦)。

ii)         愛別離(苦)。

iii)        怨憎會(苦)(「會」,即會合,怨憎會合,真個「怨家路窄」)。

iv)         求不得(苦)。

v)           五取蘊(苦)(「取」即固執的慾望;「五取蘊」即「五蘊匯合」」,五蘊即色(物質)(包括精神活動)、受(感覺)、想(印象)、行(思維)、識(判斷)(後四點是指精神活動過程)。

更有人集所有之苦諦成「八苦」:「生、老、病、死、愛、怨、求、五」(「五」是指五苦,「五苦」合算一苦,共八苦)。

3     可見人生的過去、現在、將來均充滿了痛苦,不能逃脫六道輪迴,人在其間上升下墜,輪迴流轉,生生延續,世世浮沉,永無了期。

六道輪迴分:

a)       道即神界。

b)       道即凡界。

c)       阿修羅道(字意「非天」)即魔神界。

d)       畜生道即畜生界。餓鬼道(最多論回到此界)即餓鬼界。

e)       地獄道即根本地獄(其中有八熱、八寒地獄),亦有近邊地獄及孤 獨地獄。

C    解除痛苦之法

1     理論

因人生痛苦是由十二因綠流轉,故以斷絕「無明」和「愛」,一切煩惱痛苦便歸於寂無(即涅盤,或稱靜寂,亦即四聖諦的「滅諦」)。

涅盤分兩種:

a)        有餘涅盤──出污泥而不染,斷絕貪慾,四大皆空,仍在世間。

b)        無餘涅盤──釋迦三十五歲悟道,是有餘涅盤,八十歲逝世,是無餘涅盤,無餘涅盤即有餘涅盤的延伸。

補註:小乘佛教追求無餘涅盤,死是解脫人間痛苦,死後焚骨捐灰,不留痕跡。釋迦反對此見解,謂人急於死去便無人去傳播之,所以後來大乘佛教修改此觀念。

大乘之觀學派創始人龍樹提倡「實相(本來面目)涅盤」,謂人如因厭世,離世便得涅盤,這樣便墮入無知,永遠達不到涅盤,故需認識一切事物的本相皆空,以之淨化自己思想行為,如此才可登涅盤境界,正是今生得涅盤,不必等待來生,是有「世間與涅盤無分別」之說【注13】。

2     步驟

如何解除痛苦進入涅盤(即除無明,靠自己):

a)      人要脫離「三界」、「六道」才能入涅盤,方可免去人生痛苦;但脫離「三界」、「六道」需靠修道為之。

佛教修道法有三十七種,稱三十七道品,屬四聖諦的「道諦」部分:

i)           四念處──修智慧(身念、受念、心念、法念)。

ii)         四正斷(四正勤)──修精進(參八正道的第六項)。

iii)        四神足(四如意足)──欲神足、勤、心、觀。

iv)         五根──(五個根本戒律)。

v)           五力──信、進、念、定、慧(謂能生善法名「根」,能破惡惡法為「力」)。

vi)         七覺支(覺支即菩提)──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由未覺而覺,由迷而悟。

vii)        八正道(這是主要部分,參下文)。

以上(i)至(v)是「未覺」、(vi)與(vii)是悟覺的修為。

b)      靠「八正道」(八階梯)

i)           正見──除去誤解、偏見、疑慮、洞察因果報應。

ii)         正思──正確的思想,自我修行的意表和決心。(以上稱「慧學」)

iii)        正語──不說謊、不兩說。

iv)         正業──好行為,不殺生。

v)           正命──正當生活,遵守戒律,遠離一切妖言惑眾,星相占卜。(以上稱「戒學」)

vi)         正精進──正確努力,堅毅不拔,慧的表現。

vii)        正念──拋棄自己念頭,立志修道。

viii)       正定──拋開一切,以涅盤為人生追求目標。

(以上稱「定學」)

「八正道」歸結成「三學」:

i)        戒:防止「三毒」於來生時不再生起,今生可消除,「以戒為先」(佛在經裡),「以戒為本」(佛在心中)。

ii)     定:人定,思維修養,心意專注(禪定)(達摩傳此門禪法,唐朝慧能將之發揚光大,是為悟定,分點悟、線悟、頓悟、覺悟等),有「一念頓悟,自覺成佛」之語。

iii)      慧:領悟人生真理,脫離迷惘和煩惱,得解脫(慧之核心即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諸行無常、佛法無我)。

c)      大乘佛教又有六度修行法,又稱「六波羅蜜」(「波羅蜜」意「度」、「到彼岸」):

i)           佈施──錢財或物質的施捨。

ii)         持戒──禁殺生或各種妾行。

iii)        忍辱──忍受精神痛苦或物質損失。

iv)         精進──在修行上永不厭倦。

v)           禪定──坐禪冥思,心境舒泰。

vi)         智慧──悟因緣之理,諸法皆空。

d)      淨土宗則遵崇阿彌陀佛,只念佛號「南無(歸依)阿彌陀佛」便「得救」,進涅盤,這是直截了當的「他力派」思想。

D    結語

1     人類為何有那麼多慾望,對名利如此執著,因不懂:

a)      諸行無常:一切事物流動變動(如四季,如人的細胞,每秒鐘在變化,常在變動。人生有二無常::一期無常──生老病死,新陳代謝。剎那無常──彈指有六十剎那。

b)      諸法無我:「無我」即虛幻,意說世界一切萬物沒有實體,很多事實、定律、物件都是虛幻,成功是虛幻、愛是虛幻,應不用執著世上的得失。

c)      涅盤靜寂:在這「虛無」的境界裡,痛苦不存在,不再有生死之苦(涅盤屬四聖諦中的「滅諦」)。

以上統稱「三法印」,人之苦是對這三法印無明(不知)而來。

2     佛教把人生痛苦絕對化,普通化,扼殺了人生歡樂的一面,每次的修為突破只不過是從一種煩惱進入另一種煩惱。人寄身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條殘櫓木船,痛苦、憂慮、煩惱以致死亡突然而來,人無法逃脫,留在船上坐以徒斃【注14】。

3     人若要進入涅盤之境,必要從「無明」著手,但世上有多少人能達到此境界呢﹗按理說來,佛教的涅盤境必定是「人丁稀少」的。

書目註明

【注1】:莫雅各著(J. W. Inglis),宗教比較學,輔僑1965,97頁。

【注2】:同上書100頁。

【注3】:何世明著,基督教儒學四講,文藝,1982,31頁。

【注4】:同上書頁。

【注5】:同上書33頁。

【注6】:同上書83頁。

【注7】:書內引用的古語均引自上引書79、81、85、87、89、92頁。

【注8】:孫克寬,「道教綱領」,世界五大宗教,吳恩溥等五人合著,聖文社,1981,192頁

【注9】:同上書195頁。

【注10】:莫雅各著上引書210頁。

【注11】:龔天民,「佛教綱要」,世界五大宗教,上引書152頁。

【注12】:魏承恩著,佛教的現代啟示,中華,1992,44頁。

【注13】:同上書52、70頁。

【注14】:同上書38、39頁。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