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陷的福音策略
过去二十年新加坡教会成长惊人,但是许多初信者都显出严重缺陷,例如:
家丽在受洗时讲见证,谈到她在基督里的信心,但是她毫无喜乐。我们发现她仍然配戴护身符以求平安。
婉华正在圣经学院就读,她六年来不断受噩梦所困扰,以至患上严重的忧郁,同时亦为自己缺乏属灵的素质而担心。她颈上戴着两条巫术项链,是因为好玩而买来戴的。
淑仪并不相信巫术,但基于对祖母的爱及尊敬,参与了祖母葬礼中一些巫术仪式。从此以后她不断受到邪灵恐怖的骚扰。
伟成及淑琴为基督教工作者,多年膝下无子,但找不出身体方面的原因。唯一可能是中了巫术,原来伟成的妈妈在媳妇身上下了咒,一旦破解咒语后,媳妇便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
静妍十年前信主,之后便一直为恐惧感及胁迫症所困。她童年时已被“过继”给观音,并一直参与祖先崇拜,但她信主时并未改去旧习,以至过去的捆绑亦未断绝。
处在这种巫术捆绑下的基督徒,生命很枯干、常感挫败、并充满恐惧。其实上述的种种困扰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大部分的宣教士采取西方传福音及栽培的方法,例如“福音四定律”及“如何与神和好”。这些小册子,曾经帮助千万的基督徒放胆见证,但是在印度教、佛教、道教、万物有灵教、巫术充斥的社会中,这些小册子却十分不适合了。
2 现代福音策略的缺陷
I 对罪有不正确的定义
在印度教、佛教及道教中道德规则是次要的教义,故对罪的定义就与基督教大为异趣。“错误”是指违背了社会上应尽的责任,例如认为不能与不同阶级的人通婚或中国人认为不能与同姓的人通婚。因此“罪”这词对他们并不具有特别意义,而且与圣经中的定义大相迳庭。
宋尚节是三十年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传道人,他明白要对“罪”下一个适切的定义。于是他主领聚会时,会带一副黑色的棺木,以作为灵性死亡的象征。他从棺木中取出一条一条的红布条,写上不同的罪:如纳妾、吸鸦片、欺骗、拜偶像、卜卦等等。当他读出每一个罪行时,他要求犯该罪行的人举手认罪。
一位年老的牧师告诉我们说:“我举了十次手之后,在神的面前已热泪盈眶,深知自己是个罪人。”
如果我们愿意看到我们所带领信主的人能够站立得稳,好象宋尚节带领信主的人一样,则我们对罪一定要有如同圣经中一样清楚的定义(请参申十八9-16;加五19-21;启廿二15;弗五3-5)。
II 肤浅的悔改
对罪的观念模糊会导至肤浅表面的悔改,亦会导致对赦罪及得解救肤浅的体验。悔改不能够草率仓促而成,大略的认罪是不足够的。
在亚洲这个社会中,最好的方法可能是用“忠诚”这个概念来解释悔改,就好象耶稣对那位富有的少年官的用法一样。悔改就是断绝所有其他效忠的关系:例如假神、灵媒、护身符、占星术、算命、天宫图、掌相、数字等。
一位年青的印度人深深被邪灵所困,慌乱地向我们求助说:“你们的神能够拯救我吗?”接着他又问:“若他能救我,我可否仍然继续拜我的神?”
在决志信主的时候,一定要一样一样地、彻底地将所有不合神心意的行为改过及弃绝,应有的步骤为:先找出自已的罪(用一个清单记录)及承认,然后认罪,宣布弃绝,并将所有异教的物品摧毁,那样做能使异教的能力被破坏,最后忏悔者得到赦免及洁净。
我们当然知道悔改是一个继续不断的过程,圣灵也不会一了百了的处理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已发现在决志信主时若对罪有更完全的清理,信徒会更健康、更强壮,这不是墨守西方福音策略方式下归主的信徒所可比拟的。
III 错将知识当福音
“真理”常被误解成为一连串的教条,而相信正确的教条便可“成为基督徒”了,这是因为采用进口的福音策略而带来的通病。这种方式使信徒误以为认识有关神的事便等于认识神。
基督徒当然应该使用信心,但基本而言基督教不是以信念为主,而是以关系为主;是向基督效忠,而非对一套教义的认可;因而通常最有效的福音见证是个人的见证。
3 许多现代福音策略都太过强调人
进一步而言,传福音是一场属灵的争战。我们愈来愈清楚看到这是一场光明国度与黑暗国度之间的冲突。许多现代的福音策略却仅以人为中心。
我们所争夺的,不仅是人的心智,也是他们的灵魂。遮蔽人心灵眼睛的鳞片一日不被除去,人就一日维持在属灵盲目的地步。我们的第一场战事不是要校正人对真理错误的观念,而是求取释放撒但所掳获之人的心灵。
当我们与慕道者谈道时,我们发现歌罗西书里的国度神学远较启示录三章20节更绝对、更完全,因为后者常被普通兼容并蓄的众神论者误解为只要接纳基督,便可将之并列入他们所效忠的其他对象之中。
印度劳工深信巫术,多为文盲,他们对福音的抗拒众所周知,有一些本地同工在这些印度劳工中传福音,并发展出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传福音的人探访家庭、传扬福音、为病人祷告,当他们看到任何正面的反应时,他们开始很详细、很个人化的祷告,如求神捆绑所有的神祗、邪灵、护身符的力量以及慕道者家中的巫术,或者盼望神将遮蔽听者心灵的鳞片脱落,他们亦会祷告,求神拦阻任何可能恶意阻挠听者决志信主的亲人或邻居。
同时,他们鼓励慕道者将有病的亲人或朋友带回家,并为他们祷告,使得人们可以看到神能力的彰显。这种见证,加上他们奉主耶稣的名已捆绑了邪灵,都有助于准备人的心,帮助他们对基督作出回应。
我们亦发觉这种方法对受过高深教育的新加坡专业人士一样有效,他们虽然未必如印度劳工般极端受巫术的影响,但他们同样是在邪灵的捆绑之下。
4 圣灵受到忽视
福音派的书籍中鲜有提到圣灵及他能赋与人过得胜生活的力量,信徒通常信主很久以后才有这方面的教导,以致许多初信者靠自己的力量挣扎求存过其基督徒生活,产生灰心及挫败感。在信徒决志时,我们通常教导他们救恩的确据并非基于个人的感觉,而是基于神的话,但我们疏于教导圣灵复兴的大能。如此我们可能制造出一种负面的效果,因为人们可能以为应该没有任何感觉才对。因此我们无意中降低了他们的期望,也消灭了圣灵的感动。
我们在信徒决志时,若与他们一同祷告,求圣灵充满,并信心十足地保证他们由此开始,他们的生活将焕然一新,往后便会有更稳固的生活、更少怀疑。我们如此宣布固然需要信心,但同时亦在初信者心中建立了信心及期望,因而导致圣灵能在他们心中自由运行。如此他们对得救的确据将同时建立在个人的经历及神的应许上。
5 从已知的需要着手
耶稣差遣他的门徒时,他不断赐给他们赶鬼、治病、传神国的福音的使命及能力。一般而言,福音派人士是先传道后医治或赶鬼的,但耶稣并非一成不变地照这个次序去教导或实行。另一方面,我们有时亦沦于操纵他们以开传福音之门,强加己意于人身。
对大多数的亚洲人来说,对宗教的信心建立于其能力而非其教义之上。他们在有需要时呼天唤地,求神拜鬼。因此,我们着手传福音,最好由他们所感受到的需要开始。
若我们奉靠基督的能力解决他们所感受到的需要(例如:疾病、邪灵附身、经济破产、婚姻破裂、绝望等),我们会发现他们对我们所传的信息更加有心聆听。换句话说,我们照他们的意思着手。当他们在危机中经历了主,亲身体验他的爱及能力时,他们对耶稣基督开始产生深切的感恩及效忠之情,也更如饥如渴般想要更加认识他。
陈先生被敌人及警察追逐,在恐惧中逃亡,但得到神奇妙的帮助,圣灵在他心中作了美妙的善工,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热切渴慕读神话语的人,同时给了他一颗热心,愿意帮助如他一般受困的人。
本文作者为 Keith and Linnel Hinton
6 回应
首先,例如“福音四定律”等工具在世界各地都曾是领人归主的有效工具,信徒若正确使用它传达信仰,可以领对方到达一个决定接受或拒绝基督的地步。但若要完全达到理想的果效,仅此工具是不够的,我们亦有许多不同的资料。
有些人仅仅介绍对方认识基督,就此不再继续与他们联络或是继续栽培他们,在如此情况之下信主的人,若任由其自生自灭,便很容易产生作者前述的一些问题。
我知道许多人在年轻时信主,当他们大学毕业后,便消失于教会之中,这种问题屡见不鲜。作者在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源于这个原因。然而,我们也应该知道, 新加坡人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们追求财富、物质及地位。许多大学毕业生均属于此类,因此放弃他们基督徒的本分。
其次,作者所介绍的工具亦如其他福音策略的工具一样,有赖于使用的人如何用它。许多人对邪灵的作为和捆绑人心的属灵争战一无所知,因此,当他们向人介绍耶稣基督时,自然便不会提及。
另一方面,许多人的确会顾及到这一层面。我在印尼经历过许多这方面的事。其他学园传道会的同工在泰国及非洲亦有类似经历。我发现对大多数学园传道会的同工而言,这都是一个很陌生的层面,他们不知如何有效地处理有关巫术或其他属灵争战的事情。我是少数对此有认识者之一,我也曾在宣教课程中教授有关这方面的心得。
第三,知道我们传福音的对象是处于何种景况之下亦十分重要。许多亚洲或非洲人离不开祭祖观念,对护身符或巫术等十分熟悉。许多人身受邪灵影响浑然不觉。
然而亦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完全不相信亦不从事这样的信仰。他们通常对福音的信息有所回应,认为那是他们所追寻的答案。
当我们想到新加坡时,往往认为她是一个十分西方化的城市,故在传福音时疏于注意到属灵争战这因素。然而,许多中国人及马来人的背景均充满了许多属灵捆绑, 因此在思考他们归主的模式时,对这一方面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第四,过去许多宣教士去到宣教工场,认为人若接受基督,便大功告成,对方生命中任何撒但的势力或影响亦应自然得到解决。许多学园传道会同工亦持此看法。而美国神学院的教导促成这种结果。
然而,我亦看到大势已变。“耶稣传”这部影片在泰国常被播放作为传福音工具,我们的同工进到村落中,赶鬼、医病、带领许多人归主。这对我们在美国的同工有很大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属灵争战提出前所未有的问题。
回应者为Roy Rosedale
本文译自 Keith and Linnet Hinton 'Conversion Patterns in Asia' in Evangelical Mission Quarterly, Jan, 1989, 蒙允许使用。
7 问题讨论
当你传福音时,你要对方回应到什么地步,才相信他真正得救?
本文对你最大的提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