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有關聖靈的比喻

細察聖經的記載,我們必定發現聖經曾用過不少人、事和物去描寫、比喻及形容聖靈。所用的方法包括(1)預表:以舊約的人、事、物去預言將要來臨的新約之實體。舊約好像影子,新約則為真象。(2)喻道(illustration):用日常生活中人所熟悉的事物或事件去解釋聖靈某方面的特點,使信徒更清楚真理。(3)表象(symbol):以人所熟悉的實物去表達聖靈某方面之屬性或工作。

研究聖靈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比喻的作用不是去建立真理,乃是去解釋真理。我們從何知道哪些事物或事件是用來比喻聖靈呢?最保守的方法,是回到聖經。若聖經本身清楚地指出某些事物或事件是形容聖靈的,我們便必須接受。比喻的內容亦必須以聖經的上文下理及聖經神學為根據。此外,聖經用比喻去教導我們有關聖靈之屬性及工作,不獨叫我們明白其真義,並且希望我們更曉得欣賞聖靈及享受他。現在,讓我們看看聖經怎樣比喻聖靈吧!

1 聖靈如衣服(路二十四49;徒二3)

在希臘文聖經中,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9節原意乃是「我要將父所應許的(聖靈)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等到你們披上了從上頭來(聖靈)的能力這衣服為止(until you are clothed with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from on high)。」(注1)

I 比喻的意義

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9節的預言顯然是指使徒行傳二章1至4節聖靈降臨的情形。為何聖經將聖靈比喻為衣服?從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9節可知,它是指著聖靈的能力而言。聖靈披在我們身上,遮蓋了我們的軟弱,好像一件制服,表明神的確已任命我們作他的代表。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相信不少信徒都經歷過,靠著我們自己,我們本無勇氣為主作見證,但聖靈叫我們有無比的勇氣去見證他。靠著我們自己,我們豈可叫一個人改變?從驕傲自大改變成謙卑;自卑的改變成有健康的自我形象;自我為中心的改變成愛人如己;「道友」(吸毒的罪犯)改變成「傳道」;吃人的部落改變成愛的部落;黑社會中互恨互鬥的改變成互助互愛,以愛人靈魂為己任的「互愛團契」……。一切都是聖靈的能力遮蓋著我們的結果。

有時,聖靈的能力甚至叫我們能成就一些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完全沒有受過教育的猶太信徒竟能用他們從沒有學過的外國話去傳福音;胸無點墨的漁夫彼得第一次傳福音時,即有三千人悔改得救;從未受過教育的門徒竟能寫出無誤而優美的聖經;對廣東話一竅不通的美國宣教士宋和樂牧師(Rev. Harold Shock,香港互愛團契團牧)竟能叫不諳英語,只念過三年小學的黑社會頭子、監獄常客、吸毒逾十年,甚至法官亦覺無希望的不受歡迎人物改變成為傳道人。聖經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2 聖靈如鴿子(太三16;可一10;路三22;約一32)

四卷福音書均記載,主基督受洗時,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為何聖經要用鴿子比喻聖靈?上文下理都沒有清楚交代。唯一曾形容過鴿子特性的經文乃馬太福音十章16節,主吩咐門徒出去傳福音,要「靈巧象蛇,馴良象鴿子」。鴿子在舊約聖經中出現時,往往是祭物的一種。若以預表文學而言,它是預表著基督。另一處地方記載鴿子,是挪亞在洪水將結束前放鴿子出去看看水退了沒有(創八10-12),鴿子後來回到船中向挪亞報信息。

I 比喻的意義

雖然聖經沒有明顯解釋「鴿子」這比喻的意義,鴿子的一些特性與聖靈屬性及工作吻合的地方有:

a.美麗(歌一15)

聖靈如鴿子一樣,極其美麗。他的工作乃是使我們屬主的人得到屬靈、品格與內心的美麗。聖靈不獨使主基督成為無瑕無疵的祭物獻給神(來九14),也照樣能夠使我們成為無瑕無疵的祭物獻給主,成為基督美麗的新婦。

b.和平

這是一般人均可領略到的特性。聖靈是和好的使者,是和平的象徵。聖經說:「我們被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神面前。」

c.溫柔

主吩咐門徒要「馴良象鴿子」,暗示鴿子乃馴良、溫柔的。他從不勉強或強逼我們去愛主和跟從主,卻以無限的忍耐去感動、輔導、安慰我們。因聖靈乃是輔導者、中保、安慰者、訓慰師和保惠師。

d.從天上來的

他乃是屬天,是從神而來的。

e.神的使者

他是負責傳遞信息,受神差到世上來教導、感動、引導信徒及教會。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人凡重生得救,就一定有生命的改變;人真正受過聖靈重生的,一定經歷到聖靈的改變,在別人眼中,他也愈來愈能與人和睦共處,品格和內心也愈來愈美。這是聖靈的工作。我們愈是被聖靈充滿,就變得愈美。聖靈也是和好的使者。他不獨重生了我們,叫我們得以坦然無懼地進到神面前與他和好;在我們充滿憂慮、重擔、懼怕、疑惑之際,他還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禱告,把我們與神之間的一切隔膜除去,使我們能面對面看見主。」人被神的靈充滿,在言語、態度上必變得溫柔、不輕易發怒和堅忍,在患難中亦能表現出溫柔的品質,因為聖靈是溫柔的。信徒若在工作和事奉的壓力下缺少堅忍、溫柔,他便需要聖靈的充滿。信徒若覺困惑,讀經時毫無亮光和感受,他應求聖靈的帶領,因為聖靈乃是信差,是使者。

3 聖靈如憑據(弗一14;林後一22,五5)

以弗所書一章14節說聖靈乃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哥林多後書一章22節也記載「神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參林後五5)。

I 比喻的意義

希臘文arrabon一字有「首期」、「訂金」和「質」的意思。神以聖靈作「首期」、「訂金」和「質」賜給我們,神以此作保證,他會將全部「款項」完全付清給我們。(注2)這些「款項」包括永生、在主裡的賞賜、將來與主同得榮耀……等,都會賜給我們。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神真是透察人心。人信主後若沒有聖靈內住、重生和改變的主觀經歷,則不能確信將來的盼望、永生、主再來和新天新地;對與主同享王權、同享榮耀,亦必缺乏信心和盼望。

4 聖靈如火(徒二3)

五旬節時,聖靈好像火舌一樣降下,落在門徒身上(徒二3)。我們從何知道那些如火舌(tongues of fire)的東西是聖靈的表徵?因為使徒行傳二章4節記載,那些火舌一落在門徒身上時,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除非那些火舌就是聖靈,否則經文的銜接便有問題,而使徒行傳二章3至4節之間亦應有所交代。

I 比喻的意義

在聖經中,「火」有不少預表性及比喻性的用法,其中一些較明顯的有:

a.潔淨、聖潔(賽四4)

摩西在何烈山時,神在火焰中向他顯現。其實摩西只看到火,但聖經卻記載是神向他顯現,向他說話。火顯然就是神出現之表象(出三2;創十五17)。火也象徵著神的聖潔與公義。聖靈被比喻作火時,有可能是指他的潔淨和聖潔而言。因為以賽亞書四章4節說耶和華要以「公義的靈和焚燒的靈」潔淨以色列人的罪。以賽亞書六章1至13節所論的異象中,以賽亞因看見神的榮耀,遂覺察自己的罪污,但神叫他以紅炭沾嘴,使他的罪得以赦免(賽六7)。由此可見,火亦有潔淨的意思。

b.試煉、管教(瑪三3;彼前一7;來十二29;啟一14)

精金和銀是用火提煉出來的;信徒的品格和心志是用聖靈的火試煉而來。以色列人在埃及受法老及埃及人勞役壓迫,極其痛苦,他們如同在火中經過一樣。聖靈被比喻作火時,有可能是指著他對門徒試煉與管教方面而言。

c.神悅納、允許(利九24;王上十八38)

以色列人獻上贖罪祭、燔祭和平安祭時,「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在壇上燒盡燔祭和脂油」,這表示神已悅納了他們的奉獻。順著聖靈而作的事奉必蒙神悅納。

d. 神引導、保護(出十三21;亞二5)

在曠野,神以雲柱、火柱帶領以色列人;雲柱在日間,火柱在夜間。火柱不獨有照明、引路的意思,且有保護的作用,因它的光照,以色列人在夜間也能走路,避過埃及人的追蹤。聖靈如火,他也是引導或保護信徒的神。

e. 審判(利十2)

亞倫的兒子拿答和亞比戶不聽神的吩咐而去獻祭,「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可見「火」亦有審判的意思!聖靈如火,他不獨為罪、為義來到世上,也是為審判而來,叫人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

f. 火熱、熱心(提後一6)

保羅臨終前寫信給提摩太,勸他將神藉保羅按手所給他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叫他重新熱心事奉。若教會不冷不熱,信徒在追求、事奉和為主作見證方面冷淡,則應切求聖靈的火充滿他們。

g. 得勝(王下六17)

以利沙所處之城被敵軍圍困時,百姓驚慌害怕,但以利沙一禱告,神就使火車火馬圍繞著以利沙;這是得勝的表象。聖靈如火,乃得勝的把握和根據。被聖靈充滿的生活,一定是得勝的生活;被聖靈充滿的事奉,一定是得勝的事奉。

h. 神的話語(耶五14,二十9)

因以色列人的悖逆不信,神對他們說:「我必使我的話,在你(先知)口中為火,使他們為柴,這火便將他們燒滅了。」主基督也曾說,他的話便是靈,便是生命(約六63)。真正被聖靈充滿的事奉與生活,也必定是合符真理的事奉與生活,因聖靈如火,他也是神的話。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曾否被罪咎感所困?我們是否經歷過聖靈如火的潔淨?又是否經歷到信主後的改變──從自義、覺得自己不太差,而改變到自覺不配,如保羅一樣(參提前一15)?我們是否經歷過聖靈如火的審判?是否經歷過他的引導?我們是否在事奉、追求、團契生活和奉獻上冷卻、後退,以上種種的缺乏、冷淡,皆因缺少靈火在我們心中。我們應該切求如火的聖靈充滿我們,不要消滅他的感動,應順服他的引導。另一方面,火亦是他的話,所以信徒用意志與決心去追求他的話,亦是追求聖靈充滿的方法。

5 聖靈如油(路四18;徒十38;約壹二20、27)

聖經稱聖靈為「恩膏」(約壹二20、27),舊約中亞倫的受膏預表新約主基督與聖靈的關係,神以聖靈膏主基督。(注3)亞倫的子孫受膏也表示信徒亦要接受聖靈,受他的恩膏,如同主基督受膏一樣。蔡華(Chafer)認為,舊約中用來獻祭的細面要澆上油,也是預表主基督和聖靈。(注4)

I 比喻的意義

a.據利未記十四章10至29節所載,油乃作潔淨大麻瘋之用,而出埃及記四十章9至16節亦記載用油潔淨會幕。

b.油乃是君王上任前膏禮之物。由此可見,人能否作王,能否在生活中和困境中不讓環境作王,而使人自己成為環境的主,聖靈在這些問題上具決定性地位。

c.油是必食之物(啟六6)。

d.油是藥的一種(雅五14;可六13)。

e.油也有喜樂的意思(詩四十五7;來一9)。

II 比喻對信徒的意義

我們若有不潔的習慣纏身,便需要聖靈如油的潔淨;我們若因工作、環境、政治和經濟局勢的不穩與壓力,而感到憂慮、懼怕、缺乏安全感,我們所需要的,不是企圖改變環境或只想移民;卻應求聖靈充滿,以致他能使我們作王,使我們在各樣環境中均充滿喜樂。若我們的心靈或肉體有病,人際關係破裂,神給我們的藥方也是一樣──祈求如油般的聖靈充滿,使我們得醫治。

6 聖靈如印(弗一13,四30;林後一22)

以弗所書一章13節指出信徒悔改及相信基督為救主後,即領「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哥林多後書一章22節又說:「他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質。」比較這兩處經文,聖靈似乎指出聖靈本身就是印,而不是印的賜予者而已。

I 比喻的意義

按一般的用法,印、蓋章或君王之玉璽具有下列的意義:

a.權柄(特別是君王,上司的蓋章):含有法律權威的意思。

b.擁有權:若有人以圖章作為他合法之簽署,有了該圖章(印)相等於有了那人名下的一切東西。同樣,人若有了聖靈,他已經有了聖靈名下的一切福分與豐盛。

c.安全感與平安:印也有保護、維護的作用,特別是君王、首長的印。

d.律法上之認可及效用。

e.合約之完成。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為何信徒可以趕鬼、治病、釋放人的靈魂、救人,甚至將和平帶到人家中?為何信徒可以去到戒毒所、監獄、罪惡的地方,將那些被罪、白粉和仇恨捆綁的人從火坑中搶救出來?因聖靈是印,他們有了聖靈,就有了從神來的權柄。人有了聖靈,也一定經歷過這「印」所帶來的平安、喜樂、仁愛、和平、良善、溫柔和節制……等果子。因有了這印,在這印名下的一切豐富也屬於我們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帶著這印去支取。

7 聖靈如水(約七38-39)

聖經記載:「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聖經顯然是以活水比喻聖靈。

I 比喻的意義

a.使人心靈得著滿足:主對撒瑪利亞婦人說,他所賜的乃是活水,人喝了就不會再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

b.滋潤、供應養分,使生命長大及結果子(參詩一3)。

c.他要流入(信徒心中)、充滿,有從信徒生命中流出,使別人蒙福。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聖靈如水,他首先向下流,充滿最低窪之處,然後流出滋潤附近的地方。信徒若沒有聖靈充滿的經歷,可能是他沒有先謙卑自己,使自己的心成為低窪地帶,還沒倒空自己,聖靈尚未進入、充滿。另一可能是自己心中太多雜念、掛慮、不信,以致沒有空間給聖靈充滿。人若沒有被聖靈充滿,如何能豐富的流出去造福別人呢?

8 聖靈如風(約三8;徒二1-2)

主基督在約翰福音裡以風比喻聖靈,使徒行傳記載五旬節聖靈降臨時,有一陣大風吹過。其實,這兩字在希臘原文中是相同的,皆為pneuma。舊約以西結書三十七章9節,當一陣風吹過枯骨後,那些枯骨便長上肉,復活了。兩段聖經,其實皆指聖靈的工作而言。

I 比喻的意義

a.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其果效是明顯可見的,也是門徒可以感到的。

b.大風亦具有無比能力之意。

c.推動力(參彼後一21英譯NASV)。

II 比喻對信徒的意義

「感動」一字也有「推動」(吹動船隻)的意思。信徒從死氣沉沉的地步突然轉變,成為熱心愛主、事奉主的門徒。我們那雙下垂的手挺起,酸軟的腿重新得力,「無所謂」(indifferent)的態度轉變為火熱的追求;這一切皆由於被聖靈這大風吹動。

9 聖靈如眼(啟五6;亞四10)

約翰在拔摩島上看見異象,見神的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到普天下去。「七眼」是什麼意思?撒迦利亞書四章10節說:「這七眼就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可見聖靈也曾被喻為神的眼睛。

I 比喻的意義

「眼」象徵智慧、眼光、遠見與異象。神的眼是遠大的,是遍察全地的。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我們若心胸淺狹,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奉,自己的團契,自己的教會,沒有看見其它人的需要、普世的需要,是因我們沒有用聖靈的眼去看,卻只憑自己的眼。

10 聖靈如果樹(加五22-23)

聖靈將信徒的一切美德,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形容為「聖靈所結的果子」。換句話說,聖靈就如多產的果樹一般。

I 比喻的意義

這比喻顯然是指聖靈要結出各樣美好的果子而言。事實上,只要我們留意聖經所載,不難找出聖靈與那些美德的關係。

a.仁愛:司提反被聖靈充滿的結果,是為那些逼害他甚至殺死他的仇敵祈求,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徒七55、60)。

b.喜樂:保羅、西拉和彼得等門徒均經歷過聖靈充滿他們的結果,是在受羞辱與逼迫時仍「滿心喜樂」(徒十三52),且在監獄中也發出歌聲(徒十六25)。

c.和平:教會被聖靈充滿,便會有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四章3節明言合而為一的心乃聖靈所賜。

d.忍耐:保羅在羅馬書十五章13節說:「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e.恩慈:亞迦布受聖靈感動,預言天下將有大饑荒後,信徒體察聖靈的心意,向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發起慈惠奉獻。待人以慈,乃聖靈充滿的結果。

f.良善:巴拿巴是個「好人」,因他被聖靈充滿。司提反被聖靈充滿,結果在教外亦有「好名聲」。

g.信實: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有神的靈與他同在,以致連續四朝君主也信任他、重用他,「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但四9,六3-4)。

h.溫柔:(見2,I,c)主基督心裡柔和謙卑,因他被聖靈充滿。

i.節制:加拉太書五章16至17節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

II 比喻對門徒的意義

門徒的生命與生活是分不開的,我們要品格完全,像天父一樣完全嗎?唯一的方法,不是靠自己努力,乃是求聖靈充滿。在我們身上若有什麼好處,千萬不要搶奪神的榮耀,自以為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必須清楚,那只是「聖靈所結的果子」而已。弟兄姐妹,以上的果子中,我們缺少什麼?求聖靈充滿吧!

11 聖靈如氣(創二7;約二十22)

希臘文pneuma可譯成「靈」、「風」或「氣」,神起初造人時,在那用塵土造成的軀體的鼻孔裡吹了一口氣,那人即成了「有靈的活人」。為什麼?因為神口中的氣就是靈。另外主基督復活後向門徒吹一口氣,說:「你們受靈吧。」門徒即受了聖靈。可見聖經以「氣」比喻聖靈。

I 比喻的意義

「氣」是生命的象徵,沒有氣就等於沒有生命,缺氣則缺乏衝勁生命力和鬥志。「氣」對中國人尤為重要,我們什麼都要講「氣」。而聖靈就是我們的「氣」。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我們曾否在事奉中「缺氣」──提不起勁、枯乾、無力、幹得勉強、工作沒有果效?求主向我們多吹氣──求聖靈充滿吧!

12 聖靈如手(結一3,三14,十一1)

以西結見異象時,經歷到「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留意以西結書一章3節的小字,有「靈,原文作『手』」一句。事實上,希伯來文yad應譯作「手」。但為何中文聖經譯作「靈」?是否有錯誤?上文下理清楚告訴我們,耶和華的靈就是他的手。這手能將先知舉起來(三14、22)。

I 比喻的意義

手有「引導」及「力量」的意思,也有「扶持」之意。詩人指出我們不是靠刀劍,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勝,乃是靠耶和華的右手(詩四十四4)。我們需要他的時候,他會以他的右手扶持我們(詩十八35)。詩篇一二三篇2節說:「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神,直至他憐憫我們。」由此可見,「手」亦有「命令」、「指示」和「引導」的意思。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信徒很多時候會經歷到主扶持及他的力量的蔭庇,然而,我們通常沒有詩人般的醒覺,我們作任何決定前,包括:戀愛、事業、婚姻、事奉、子女管教、教育……等等,必須先望耶和華的手,看他的帶領,把握他的心意,如同奴僕望主人的手一般。

13 聖靈如僕人(約十四26,十五26,十六7)

約翰福音十四至十六章多處提到聖靈乃受父神及主耶穌差遣到世上來。換句話說,聖靈也是神的僕役與使者,是奉差遣的。

I 比喻的意義

「僕人」有「順服」、「服從」、「甘心樂意服侍」等意思。

II 比喻對門徒的意義

若我們在事奉中缺少甘心樂意服侍別人和服侍主的態度,是因我們缺少聖靈的充滿,而聖靈就是「僕役的靈」。若我們對神缺少順服,對長者和教會的決定缺少順服,對弟兄姐妹缺少順服,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聖靈的充滿。如何可以改變過來?祈求聖靈的充滿吧!

14 聖靈如光(啟四5)

約翰在拔摩島所見的異象中,其中一個有「七盞火燈在寶座前點著,這七燈就是神的七靈」。所謂「七」靈,乃指那無所不知的聖靈而言。

I 比喻的意義

約翰提及自己曾四次被聖靈感動,隨即看見天上的異象(啟四2、10、13,十七3、5,二十一10)。聖靈如光,他能令我們看見肉眼所看不見的異象,明白神的旨意及心意,明白神的話語;聖靈的光也能叫我們看見罪惡的本相(啟十七3、5)。他亦能叫我們看見人終極的盼望與目的。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我們對前路困惑,覺得讀經枯燥、無所得著,對罪不敏銳;有很多軟弱,別人覺察到而自己卻懵然不知;這樣,我們極需要聖靈光照,開我們茅塞,使自己更經歷到神的同在、生命力和見證的能力。

15 聖靈如角(啟五6;亞四10)

約翰在異象中看見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我們也說過,「七角」就是神的靈(聖靈),是遍察全地的。

I 比喻的意義

1.這七角乃指聖靈完全的能力與他得勝的能力而言。

2.也是指聖靈無所不知的屬性而言。

滕近輝牧師在《靈力剖視:聖靈比喻研究》一書中,從使徒行傳找出七個得勝經歷,都是如七角之聖靈的果效。(注5)這些經歷包括:

a. 勝過懼怕(四8、20)

b. 勝過物慾(四31-32)

c. 勝過仇恨(七55、60)

d. 勝過偏見(九1、18、20)

e. 勝過種族的界限(十19)

f. 勝過「自己」(十一24-25)

g. 勝過撒但(十三9-11)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以上七種軟弱中,哪些是我們仍然有的?若然,我們必需如角的被聖靈充滿,使我們能靠他得勝。怎樣靠他呢?

16 聖靈如輪(結一12、16、19)

以西結書記載,聖靈往哪裡去,四活物也往哪裡去。先知看見輪、聖靈和四活物的靈連在一起,然後輪子行得很快。這似乎是將聖靈比喻作輪。(注6)

I 比喻的意義

輪子的設計和行走,表示合適的配搭(每一齒輪與齒輪之間必須完全合適地放在一起)及一致,指同心合意的行動而言。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若教會缺乏同心,團契缺乏和睦,弟兄姐妹之間、夫婦之間、家人、同事和同學之間出現嫌隙,我們必需求如輪的聖靈來到我們各人心中,因為「合而為一的心」,是聖靈所賜的(弗四3)。

17 聖靈如覆煦(創一2)

創世記一章2節「運行」二字,在希伯來文racheph原有「覆煦」或「孵卵」、「孵小鳥」的意思,指母雞坐在雞蛋上將小雞孵出來。可見聖經以聖靈比喻為覆煦。

I 比喻的意義

母雞孵蛋有下列的作用:

1. 熱力

2. 愛

3. 保護

4. 孕育出生命

II 比喻對我們的意義

我們能被孵出來,享受我們的新生命,乃是因為聖靈的重生。然而,我們實在要繼續求如覆煦的聖靈孵我們,否則我們便缺乏熱力、愛與生命力,甚至會缺乏安全感。更重要的,我們要求如覆煦的聖靈充滿我們,使我們再去孵其它生命。

結論

研究聖靈的比喻,必發現深入的靈意存在於比喻中。研讀之際,怎樣才可以對我們實際生命有幫助,以致不會流於頭腦的知識而已?最重要的,是繼續不斷反問自己:在比喻所帶出來有關聖靈多方面的屬性、功能與工作中,哪些是我們最缺乏,最需要的呢?我們繼續不斷默想那些相關的比喻,認定聖靈能夠滿足我們那些方面的需要,然後求如衣服、如鴿子、如憑據、如火、如油、如印、如水、如風、如眼、如果樹、如氣、如手、如僕人、如光、如角、如輪及如覆煦的聖靈充滿我們。一言蔽之,我們若被聖靈充滿,便會一無所缺了。

參考書目

1.滕近輝:《靈力剖視:聖靈比喻研究》,天道書樓,1979。

2.L.S. Chafer, Systematic Theology, vol.VI, Zondervan, 1940, ch. III,pp.47-56.

3.F.E. Marsh. Emblems of the Holy Spirit, pp.47-56.

註釋

1.筆者譯自希臘文聖經(UBS版)。

2.參J.H. Thayer, Greek-English Lex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p.75。對arrabon之解釋為'Money which in purchases is given as a pledge that the full amount will subsequently be paid.'。

3.參L.S. Chafer,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VI, p. 47。

4.同上書頁。

5.騰近輝《靈力剖視:聖靈比喻研究》,天道書樓,頁90-91。

6.筆者看這段經文為隱喻性質,並不十分明顯,但可以聯想。滕牧師則看得較肯定。參上書94至98頁。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