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身
I 衛斯理約翰(1703-91)及循道會
衛斯理約翰強調信徒稱義後之成聖。成聖是聖靈的第二重恩典。每個信徒之新心都會有二個重要時刻:先是稱義,跟著是成聖。要成聖,信徒必須有痛哭流淚悔改,完全順服聖靈的委身行動。五旬節運動之學者大部分以衛斯理約翰之「成聖神學」作依據。但他們不稱之為「成聖」,乃稱之為「聖靈的浸」(或「洗」)。
II 美國的宗教奮興運動
這些奮興會之影響,在於其重視個人的需要,並且讓信徒情緒、情感能夠完全投入,溶於信仰之中。靈恩運動亦重視情感之投入、個人的感受及需要。
III 愛德華艾雲(Edward Irving, 1792-1834)
這位蘇格蘭牧師十分強調主的再來及聖靈的工作。他說,主再來(來世)之先,聖靈其中一項較原始之工作──方言──將要再現地上,方言,按照他的理論,乃末世預兆之一。
IV 芬尼(Charles Finney, 1792-1876)
芬尼是第一位提到「聖靈的浸(洗)乃是信徒重生後的第二重經歷」者。別一方面,芬尼之影響在於他將奮興運動所強調之特色──個人化──帶到教會之中。這對五旬節運動之產生有很大的影響。
V 聖潔運動
這運動明顯與衛斯理約翰的影響有關。在這運動中,博文(W.E.Boardman〕 所寫的《更高之基督徒生命》(The Higher Christian Life),十分強調聖靈的浸。他強調這聖靈的浸乃信徒第二重的經歷,這種理論正是五旬節運動之焦點所在。
VI 拖萊(R.A.Torrey)
拖萊乃慕迪神學院之院長,他給聖靈論有詳細、較新鮮的解釋,主張聖靈的浸乃信徒的第二重經歷。因他《聖靈論》一書,是一本分詳細的系統神學著作,所以大部份五旬節運動學者,特別是利格斯(Raph.M Riggs〕、威廉斯( E.S.Williams)等均以拖萊為靈洗理論之依據。
VII 威爾斯奮興運動(1904-1905)
雖然此運動是在威爾斯發生,卻帶給北美、歐洲的聖潔運動、福音運動重燃的生機。不少學者亦覺得這運動之產生。其間發生之會眾反應,有不少類似地方。
2 正式開始
五旬節運動(歷史上亦稱之為靈恩運動之第一波)正式開始的時間,是在1906年於美國羅省的亞素沙街(Azuse Street),發起這運動之主要人物為威廉史梅亞(William Seymour)。五旬節運動者宣告這次聚會被聖靈澆灌,以致與會者皆被聖靈充滿,能說方言。此後這運動席捲美國各大城市。後來一位挪威循理會牧師T.B. Barret (1862-1940) 到美國紐約領會時,亦深受這運動影響,在他們的帶領下,領受了「聖靈的浸」,然後在挪威、英國、德國及瑞典等地發展五旬節運動。卒使整個世代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
3 新五旬節運動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部份學者認為是在1953年,美國羅省之靈恩運動滲入國際全備福音商人團契中,於是展開了新五旬節運動(neo-pentecostalism),歷史上稱為靈恩運動之第三波。這運動將方言、靈洗及一些聖靈超自然恩賜推廣至世界各地,韓國最大之教會純福音教會亦在此運動下誕生,而香港則由梅綺(江端儀)開創了新頁。因靈恩運動特別重視經歷,所以在正面而言,發展迅速,不少這類教會增長甚快;然而帶來不少教會之分裂,極端之教導,將相對經歷當絕對真理教導人之例,層出不窮。
4 第三波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羅省──靈恩運動之發源地──又展開了第三波的靈恩運動。這運動之主要領袖為溫約翰(John Wimber) ,在韋約翰及積克迪亞加入後,開始全面影響一些福音派教會。這運動的特色是在於其高舉聖靈超自然之恩賜,如方言、知識的言語、預言、神跡治病……等等。溫約翰所創的葡萄園教會發展迅速,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開始進入到香港,在福音派教會中產生很大的迴響及爭論。
5 靈恩運動產生的主因
我們相信第三波之後,跟著便有第四波、第五波的產生。歷史繼續不斷在重複。我們應問:為何靈恩運動會產生?從靈恩運動發展的過程看來,至少有下列基本原因:
1.傳統教會死氣沉沉,不能滿足會眾的需要。
2.社會轉變,愈來愈多破裂的人際關係,這些人極需要具體的被愛及被接納。他們已厭煩一切理論,他們所需要的,是行動表達出來的關懷與愛,這是靈恩運動成功之處。
3.社會的人愈來愈急攻近利,他們想很快見效,靈恩運動能提供的,就是這些。
4.在冷漠的世界中,現代人極渴求機會將情感之需要表達出來,重經歷、醫治、關顧之靈恩運動的確能提供這方面的機會給他們。
5.新紀元運動將不少神秘主義的色綵帶到社會,靈恩運動所重視的權能布道、方言、知識言語、神跡治病、預言……等似乎解決了不少信徒的困惑。然而,過份的誇張、渲染,反而引起不信者之刻意針對,把稍有誇大的地方揭露出來,產生不良的後果,可能使他們所作的「前功盡廢」。
6.擺鐘結果:不少人之所以變成靈恩,是基於以前可能過分不信,但恁偶然一、兩次的經歷,則作了一百八十度之轉變,變得什麼都信,走向另一極端。
7.一些牧者之枯乾:他們事奉無果效、工作覺得枯乾無時,極需一些「興奮劑」,當他們經歷到一些十分激動、情緒化之聚會時,便投入其中,釋放了出來後,他們便認為靈恩運動是唯一的答案。他們忽略了一件事,若要繼續不斷有力、有果效之事奉,便離不開均衡生活、與主同行、良好之支持系統及屬靈生活的操練。
6 靈恩運動之影響
靈恩運動之影響有負面的,但亦有正面的。我個人雖然在其教義及做法方面不同意他們,然而不能抹殺他們的貢獻。有關正面之影響,我們可以歸納為下列各點:
1.他們喚起我們對聖靈恩賜之重視,一些被忽略的恩賜重新在一些教會中佔一席位。
2.在死氣沉沉、不重視生命之建立和門徒訓練的教會中,他們當頭棒喝地問──你重生了沒有?對一些「老油條」確有起死回生之影響。
3.他們刺激學者對聖靈的工作有更深入、更細緻之研究。真理是愈辨愈明的,到底什麼是絕對,什麼是相對,什麼值得高舉,什麼不值得高舉……隨著彼此對話,獲得更清楚的答案。
4.他們重新喚起我們對受傷者,被遺棄者之關注,挑起我們對醫治事工的重視。
5.他們將一套嶄新的崇拜模式帶到教會中,透過活潑的拍手,不同之樂器、跳舞等,又透過容易背誦的短詩,使敬拜更活潑、更有生氣。在不少有規模之第三波教會中,唱詩不再是主日崇拜的一個程序或節目,乃是身、心、靈投入的一種敬拜。筆者雖然不習慣他們那些嘈雜之聲浪,但仍覺得他們遠較傳統教會死氣沉沉之唱詩來得認真,更能吸引人。
7 負面之影響
然而,靈恩運動亦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
1.他們重視的預言、知識之言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大。他們當中不少人(特別是領袖)動不動便聲稱神對他說這說那,又將這些當作絕對地教導人;又常以自已見到什麼影像,聽到什麼聲音去絕對化一些事情,這是最危險的,也很容易走向異端。(注1)
2.不少靈恩者將醫治與信心連在一起,也是十分危險,會帶給未得醫治的信徒更大的創傷。
3.不少靈恩者將疾病與邪靈相提並論,也是危險且不合聖經的。
4.他們十分強調經歷,主觀之經歷,往往變成了絕對的「真理」,這樣下去,必會給別有用心的假先知利用,走入異端邪教的陷阱中。文鮮明、占鍾士(Jim Jones) 、約瑟史密等異端之產生,就是因為這緣故。
5.不少教會領袖轉向靈恩後,強行要求其它人追求方言及某些恩賜,又堅持某些「敬拜方式」才是屬靈,要別人跟著走,遂造成不詳細之分析,請參第十一章「少教會之分裂現象」。
6.將權能與權柄連在一起,視有某些超自然恩賜者為權威對像或領袖,是十分危險的。
7.不少靈恩人士不注重研讀聖經,只求經歷,無疑是當神無到。
結論
真理、教義是不變的,然而傳福音之方法、敬拜和事奉之方式,卻是需要追得上時代的需要,對症下藥,才可以收一針見血之果效。我們一方面要持定真理,但要在靈恩教會中學習他們的優點,更新我們的敬拜生活、肢體生活及牧養模式,使我們的教會更復興,更能有影響力,更能成為一個醫治見證的群體。
參考書目
負面評價:
1. F.D. Bruner,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 Wm. B. Eerd-mans, 1970.
正面評價:
2.賀西納著(魏玉琴譯):《靈恩運動──美國聖潔及五旬節運動史》。
註釋
1. 詳細之分析請參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