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千禧年觀的各派立場

一 後千禧年派

此派認為, 神的國藉著福音的廣傳及聖靈在個別人心中的工作繼續拓展,有一天,這世界將被「基督化」, 整個世界會出現一段時期的和平與公義,稱之為「千禧年」,然後,主基督才降臨。主再來後緊接著的便是死人肉體的復活、大審判及新天新地。

1千禧年的特色

無數的人會信主,所以世界上信徒比例佔大多數;人口會繼續增加;罪卻不會完全消除,但會減少至最低,世界出現昇平日子。天災、人禍、社會、經濟、政治問題會大幅度減少。聖經之道德原則,真理標準將會普遍被接納及奉行。教會將更熱心傳福音,信徒之見證將對社會產生愈來愈大的影響。神的國度乃無形的,是屬靈的,是在人心中的,異端會消除。

2此派主要根據

I 大使命的內容暗示這真理

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皆已賜給主(參太廿八18),所以他的主權已開始,而這世界將有一天,萬民皆成為主的門徒(參太廿八19),但現在信主的人仍很少,所以千禧年還未開始。

II 多處聖經記載將有無數的人得救

撒迦利亞書十章8至10節說得救人數必加增, 地不夠他們住,啟示錄七章9至10節說外邦信徒之數目多到沒有人能數過來。

III 所有嬰孩均可得救

馬太福音十九章13至14節提到耶穌為小孩子按手,還說到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IV 天堂與地獄的地方大小

天堂應是很大, 但地獄只是一火湖而已(天與湖之比), 可見得救的人應比不得救者為多。

V 得救的人數多過沉淪的人

聖經只提到聖徒及天使之人數很多, 但從沒有提到不得救者也有那麼多(賽六3;路二13;啟五11等)。

VI 在白色大寶座前

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者應皆為在生命冊上有名字者, 否則他們一早已被滅在火湖裡了。

VII 神國度的逐漸拓展及聖經對國度之描寫

天國乃在人心中(參路十七20-21),指出這國度是屬靈的。並且提到這國度會拓展(參太四26-29)

VIII 這世界的進步表明了這真理

由於科技日新,傳播媒介的發展使更多人聽到福音 (廣播、電視、書刊、雜誌、葛培理布道會, 包樂布道會等皆為明顯的例子)。而其他宗教漸被淘汰,異端在社會不被接納。聖經被廣泛翻譯及閱讀,使大使命內容能實現。信主後信徒生命改變可證實其可行性。

IX 釋經方面

新約不按字義釋經,表明舊約預言之國度,應指屬靈之國度(參瑪四5 及太十一14 等)。

3此派代表

最初一般人皆以奧古斯丁為此學派之開始,但慢慢就開始有演變。

I 英國之藍默派(Landmarkers)

白力文(T.Brightman,1527-1607),著有《啟示中之啟示》(The Revelation of Revelation);芬殊(H.Finch),在1621年著有《猶太人的呼聲》(The Calling of the Jews)。而奧雲(J.Owen) 在 1652 年向國會宣告說千禧年已來臨了。另外韋白(Daniel Whitby,1638-1726)在1703年著了《新約詮釋》(Paraphase and Commentary on N. T. )。

II 美國之學者

有覺頓(Joseph Cotton, 1585-1652)、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 1708-1758)、賀智(C.Hodge)、普林斯頓(Princeton)和施特朗(Strong)等。

III 其他

貝納特(L.Boettner)、伯格雷(Greg Bahnsen)和中國大陸的三自教會領袖等。

4問題討論

1.你相信這世界會變得愈來愈和平, 社會治安及人的愛心與道德會變得愈來愈好嗎?為什麼?聖經對這方面意見如何?(參太廿四3-14;提後三1-9等)你相信這世界的天災人禍會愈來愈少,甚至完全消除嗎?為什麼?

2.聖經有說過主再來前這世上的信徒比非信徒還要多嗎?你是否相信這可能?為什麼?

3.此派立場之根據中, 那些是事實?那些不是事實?

4.此派的強處何在?弱點又何在?

5.你是否贊成這立場?為什麼?

6.在眾多弱點下,三自教會仍以後千為末世論立場(共產國家皆如此),為什麼?

5對後千禧年派的評論

這立場無疑是樂觀,是積極的,它能帶給人一種「明天會更好」的盼望;若真的相信這個立場的話,或許一個人會在絕望中、在天災人禍中、在宗教迫害之中,仍不致逃避現實,反能積極等待基督的千禧年出現於地上;他甚至會積極投身於社會,將世界「基督化」。

然而,這立場的根據是否可靠?是否與事實相符?對我們的信心是否真的帶來好處?現在讓我們從聖經及事實看看它的根據吧:

I 這世界是否真的會出現信徒比非信徒更多(佔大多數人口)?

其實馬太福音廿八章19節只是一命令(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信徒),叫我們到各國、各方、各民、各族去傳福音給所有人聽,而不是一應許,當中不包含「萬民均會信主得救」這承諾。同樣,馬太福音廿四章14節(福音要傳遍天下......然後末期才來到)這經文亦不保證「天下萬民均會信主」。甚至在羅馬書十一章25節所載(等到外邦人數目添滿)亦不暗示信徒人數比非信徒人數多。反而聖經有些記載十分明顯的指出,不信的人會比信徒多,例如:「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3-14)論及末世來臨前其中一預兆是「人要把你們(信徒)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太廿四9),明顯指出信徒在末世仍是被逼迫的少數,絕非如後千派所說的,是「大多數」,是「掌權者」。並且聖經多處形容得救者只屬「少數」、「餘數」而已(參太七13-14;羅九27等)。

II 這世界真的會出現治安、道德、經濟愈來愈好的現象?其他宗教、異端會絕跡?天災、人禍會愈來愈少嗎?

主耶穌論到末世及他再來發生前,這世界愈來愈多異端、假先知、假基督會接踵而來(太廿四5-11)。假基督在以前不可能出現的,(第一世紀時連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人都會大受逼迫,遑論稱自己是基督?)但自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文鮮明、美國之占鍾士(Jim Jones)、大衛摩西(David Moses)先後稱自己為彌賽亞、救主,有無數人跟從了他們。

其次,近年愈來愈多戰爭,甚至會發生世界性之「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太廿四7)。

還有這世界會有愈來愈多之饑荒、天災、地震等出現(太廿四7)。事實告訴我們,這世界饑荒及天災的情形正日益嚴重,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糧食卻因天災而減產,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非洲大部份地區、孟加拉、印度便離不開饑荒的困擾,每日均有數以千計的人死於飢餓,地震日趨嚴重更是有目共睹。美國一位大學教授基斯杜(Christo)博士說,最近五十年來,每十年地震便增加一倍以上,從未試過減少。最近日本及菲律賓火山爆發所帶來災害性之影響,對大自然環境之破壞;臭氧層因人類大量使用噴霧劑、空調等而穿了一大洞;再加上人類破壞大自然、垃圾、工業廢料、核子廢料等所造成的污染,是與日俱增的。難道我們可以改變這現狀嗎?

另方面,人類的科技和文化無疑是愈來愈進步,可謂一日千里。然而,人的道德是否愈來愈好?犯罪率是否愈來愈低?聖經明言末世來臨前,不法之事(犯罪)將會愈來愈多,人的愛心(人際關係)亦會愈來愈差(太廿四12)。試看,人類越文明,道德愈差,離婚率亦增多。香港在一九七五年有412對夫婦離婚,一九八五年增至4200對,一九八九年增至8200對,美國五十年代離婚率是38%,六十年代增至50%,到了一九八六年,有些地方的離婚率竟達90%以上,可悲!

人信了主是否便完全聖潔?教會是否便不再有腐敗現象出現?信徒是否便不受迷惑?聖經告訴我們,絕對不是!末世來臨前,因假基督、假先知的出現,甚至選民也會被迷惑,老底嘉的教會是今天教會的寫照,物質愈發達,生活愈好,教會便愈是不冷不熱。再看看今天教會中分裂、糾紛、信徒甚至傳道人之敗壞、敗德....除非主再來改變這現狀,否則很難會愈來愈好!

我們以為西方國家理應是已經「基督化」了、民主了、自由了,但道德是否愈來愈近聖經標準?絕對不是!試看這些地方對性的開放、墮胎、同性戀、婚前和婚外性行為、離婚率、縱容之態度,我們相信這世界之道德會愈來愈近聖經標準嗎?首次在東歐共產國家舉行的「公元二千福音運動」於1991年8月在捷克舉行,捷克的副總理在致詞時也坦承說:「經過一年的民主、開放、自由、經濟改革後,我發現到,民主不能救我們的國家,經濟改革不能救我們。因為一年之間,我國墮胎事件增加了一百二十萬宗以上,犯罪率較去年增加了兩倍以上。我相信,只有主的福音才能救我們!」

III 啟示錄七章9至10節所載之情形是地上的情形嗎?若是,世人怎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

若我們相信後千之立場,我們可能會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這對我們有害而無利。其實,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殘酷經歷後,多數的神學家已經放棄這立場了。

二 無千禧年派

按福音派與「無千禧年派立場」之解釋,他們並非不相信有千禧年或不相信啟示錄20章1至6節是真的,而是他們認為千禧年國度並非屬地上、政治性的、按字義解釋的國度。按侯克馬(A.A.Hoekema)的解釋,此派更應稱為「已實現千禧年派」,換句話說,啟示錄20章1至6節所載之千禧年並非完全是將來的,乃是已經開始了,且繼續在進展中。

1此派主要根據

I 新約解釋舊約預言時,往往不一定以字義來解釋的。

例如主基督的身體被喻為神的殿(約二19-21)。聖靈或神的道(福音)被喻為活水(約四10-11)。主基督的身體被喻為生命之糧(約六51-52)。死亡乃睡覺而已(約十一11-13)。主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約十八36)。

II 保羅的「靈意解經」表明了字義釋經是有問題的(參加四21-31)。

III   聖經表明字義釋經是錯的(參林前九7-10)。

IV 舊約的「地土」已在新約中出現了,其意義明顯不是指字義上的「迦南」地(參出二十12及弗六2-3,創十七8及羅四13)。

V  彼得表明這國度是屬靈的,已開始了(彼前二9-12)。

VI 神應許給以色列之地土已應驗了,或將在新天新地中應驗(書廿一43-45;王上四21)。

VII   神給以色列人之約已在教會中應驗,並在新天新地裡完全。換句話說,教會已完全取代了以色列。

a.十二使徒代表了十二支派(太十九28;路廿二28-30等)。

b.主基督(教會)就是真以色列,他成就了神對以色列之期望(何十一1及太二15)。

c.新約乃主基督與以色列所立的(林後三1-11)。

d.新約不但是給以色列人的,也是給外邦信徒,其實,只有信徒才在新約中有份(林前十一25,「你們」是指哥林多信徒,亦可應用到所有信徒身上,參弗二11-22)。

e.新約多處聖經以教會為真以色列(雅一1;彼前二9-12及出十九6;羅九22-29;林後六16-18;徒十五13-18 等)。

f.神是不分彼此的(羅五19;來十二9-11、22-23)。

VIII舊約有關國度之預言,已在外邦人聽福音得救的事實中應驗了(賽四九1-13;羅十五8-12及賽十一6-10經文之互引表明了已應驗)。

IX    神要我們注意的是新天新地,它乃緊接著千禧年的,而千禧年也可能只有很短的時間(參彼後三8-13;羅八19-23;來一13-16;林前十五50;啟廿一1-2)。

X 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可以有不同之解釋:

a.主基督在世時撒但已被捆縛(太十二29;路十17-18;約十二31-32)。

b.主基督之王權已開始(太廿八18-20)。

c.「一千」乃完全的數字,乃有「日期滿足」之意。

d.啟示錄二十章4節中「復活」(ξζησαν)乃指靈性上之復活,即那些已得著聖靈重生者。

e.真正肉體之復活乃在啟示錄二十章11至13節才出現,是信者與未信者一齊的(約五28-29;徒廿四15)。

f.啟示錄二十章5節所載「其餘的死人」乃指非信徒, 他們無法與基督同作王。第二次的死(火湖)將發生在他們身上。

g.啟示錄二十章1-6節乃指著今世而言,絕非指那主要與猶太人有關的地上政治性「千禧年國度」而言。

就解釋及處理有關以色列和末世預言之方法而言,此派與後千派沒有大分別。

2此派的代表

此派的代表人有:侯克馬(A. A. Hoekema)、林斯基(R. C. H. Lenski)、伯可夫(Louis Berkhof)、侯威廉(William Hendriksen)等。

3問題討論

1.約翰是靈意解經者嗎?請參以下經文:

亞十二10及約十九37

亞九9 及太廿一4-5

賽四十3及約一23

2.保羅是靈意解經者嗎?請參以下經文:

加四2-31是「靈意」解經還是預表?(他否定舊約歷史事實嗎?)

彼前二9-12是解經還是應用?

保羅是否相信教會已經取代了以色列,神是否真的對以色列民不再成就任何計劃?(參羅九27;十21;十一25-26 等)。

3.神對以色列人的「地土」應許是否真的應驗了?請參以下經文:

創十五18-21;

書廿一43-45;

王上四21

4.神認為那應許應驗了嗎?請參以下經文:

耶卅一35-37;

結卅九26-28;

何十四4-7;

珥三18-21

5.有關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之解釋:

a.現在撒但已被捆縛嗎?

b.信徒與非信徒有否可能同時復活?

c.主基督是否真的作王, 統治萬族了?

d.若啟示錄二十章4至5節的「頭一次復活」是指信徒靈性上之復活(即得救),豈不是說,所有信徒都在同一時間得救?這是否可能?又是否事實?

6.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2至28、50節是否教導沒有千禧年之可能?

a.第23節基督之復活與信徒之復活是否同時?

b.第24節信徒之復活與其餘之人的復活(末期)是否可能同時發生?為什麼?

7.此派可取之處何在?弱點又在哪裡?

8.你是否贊成這立場?為什麼?

4對無千禧年派的評論

此派的立論,首先從解釋預言的基本方法入手,認為舊約很多預言都不是按字義解,乃是按靈意應驗,所以啟示錄不應按字義解釋,而是按靈意。這樣,故若以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去建立千禧年國度之理論便不能成立了。因此他們認為千禧年國度已經開始(already),到主再來時便完全實現於新天新地之中。

這立論是否正確無誤?現在我們逐點加以分析:

I 他們所列舉約翰福音中找到的例子,經文上文下理有解釋或暗示作寓意(如約二21),否則便毫無意思的(參約六51-52)。

II 約翰並非在所有記載均用靈意解(事實相反),他所載絕大部份均具歷史意義,必須透過歷史背景、文法結構、上下文等字義釋經法去瞭解,否則便會歪曲作者原意。既然約翰所載絕大部份並非是「靈意」,所以若硬用靈意去解釋啟示錄便是太武斷了。

III 舊約大部份預言均按字義成就於新約中,就以主的降世為例,多不勝數,而成為我們信仰的根據。

IV 聖經中有些地方用寓意、比喻、表象,絕不能因此說聖經所有記載均作寓意、表象或靈意來解釋。

V 保羅引用許多舊約經文與新約關係(如加四2-31)乃預表,而不是靈意。前者肯定舊約之人、事、物乃真確的,後者卻不然。

VI 雖然在執行神的使命上,教會已取代了以色列人之地位與權柄(參太廿一43;十九28),但神在以色列人身上仍有獨特之計劃,聖經不少預言仍是與以色列有關(如羅九27,十21;十一25-26),當中的「以色列」是絕不能解釋作「教會」,因為她與外邦人有分別,上文下理十分明顯是指著政治性之以色列國,民族性之以色列人(猶太人)來說的,她甚至與得救之外邦人(教會)有分別,到外邦人數目(得救人數)添滿後,以色列便「全家都要得救」(羅十一26),這裡的「以色列」若解釋作「教會」,則完全無意思,且在神學上亦有錯誤,因教會已得救了,絕不是將來才得救的。但這計劃何時完成?若啟示錄七章1至8節及其它有關末世大災難期中之「以色列」不是按字義解,則聖經根本無任何地方記載到羅馬書十一章26節之預言如何應驗。

VII 從創世記十五章18至21節所載,那預言根本不可能與教會有關,並且明顯這預言應按字義解,但以色列何時曾擁有過這麼大的一塊領土?(注1)從未!(參書廿一43-45;王上四21 等)。這預言之應驗必定是將來的。若我們硬將聖經預言靈意化,則以色列復國、世界大戰在中東進行,甚至主的降生、受死、復活、一生工作等均與預言無關,只是「偶然」出現於人類歷史中了!

VIII 舊約許多經文(如耶卅一31-37;結卅九26-28;何十四4-7;珥三18-21等)明顯均針對以色列(猶太人)來說的,這些預言尚未應驗過,若我們信神是信實的,也必信這些預言終有一天要應驗。最有可能應驗的時間,應是在千禧年之時。

IX 有關啟示錄之解釋:

a.若啟示錄二十章4至5節之復活是指靈性上之復活,豈不是所有信徒均同時得救?

b.若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之復活已發生了,豈不是這世上已出現過如啟示錄六章8至9節之事?大災難已發生過?世界已經有逾半數人口(啟六8提到四分之一人口,加上啟九15所餘下的三分之一,即 3/4×1/3=1/4,二次加起來有一半人口)已經死去?

c.以色列人(啟七1-8)及那些穿白衣,從各方各族各國各民來的(啟七9-12)明顯是指兩批人,若後者是指信徒,則前者是從以色列十二支派來的144,000人,必是以色列人。這些大災難期中一次出現人是否真的已經出現過?

d.米吉多頓大戰是否已經出現過?

e.所有的人是否同一時間復活?(參林前十五22-28、50;啟十一8-11等)

f.若真的沒有千禧年,為何啟示錄二十章1-6節要這樣記載?

g.你相信這地上有一天只在以色列有宣教士?

在我們解釋聖經時,我們是先假設它是字義,抑靈意?福音派解經原則是先假設字義,因文字之目的,是讓人去明白、瞭解信息,否則文字毫無意義。所以我們應假設作者所說就是他的意思(He means what he says),除非經文本身標明是比喻;經文有暗示那是喻意的,如用「好像」、「如同」、「像」、「好比」;或該段經文若按字義解則完全沒有意義。

無千人士在解釋聖經有關末世預言時,卻沒有遵守以上原則,隨意將神的預言靈意化,完全無客觀標準,這樣做會叫人無所適從的。

X 有關以色列的預言(參創十二1-4,十五18-21;耶卅一31-37等)──神對亞伯拉罕所應許的約,對以撒之應許及對大衛的約等均屬無條件性的;同樣,神給信徒(教會)的救恩也是無條件的。若以色列失敗了,應許便落空;轉給教會,若教會又失敗(實際上,今天的教會很多地方也很不濟,很失敗),那應許又給誰?誰會取代教會?信徒之救恩是否仍有保障?使徒行傳一章6至7節記載門徒對以色列復國之盼望念念不忘,主並無糾正他們,他沒有否定以色列之復興,更沒有說以色列已被教會取代,他只說「時候未到」而已!

5無千立場對個人信念的影響

I 撒但論與天使論的立場

因無千立場乃是「千禧年已實現」,教會已經是國度,基督已經實在掌王權統治世界了,所以這派學者也相信撒但已被打敗,並已被捆縛,教會亦勝過罪及撒但,千禧年之境畀完全可在教會中找到。

II 人論及世畀觀

信徒可以成為完全人去實現天堂般的生活,這世界肯定會愈來愈好,會實現「基督化」之境況的。

III 救恩論

救恩不獨是為個人的,也是為社會及世界的,所以信徒之責任不獨是去傳福音,而且要將世界及社會「基督化」。

IV 教會論

教會就是神的國度,她已完全取代了以色列,神給以色列國的一切應許均會由教會承受。

V 解經(特別是有關預言部分)原則方面

因他們相信教會已完全取代了以色列,且承繼了神一切預言的應許,但在歷史中卻未能見到如預言般實現於教會中,所以,很自然地,他們不會按字義去解釋聖經預言(特別是有關以色列國的),而會趨向靈意。

註釋

1.按今日之地理而言,神在創十五18-21應許給以色列的領土,南達埃及之埃及河(即今西奈半島東北),東至幼發拉底河(即伊拉克境內),北達土耳其(即赫人),包括了今日約旦、敘利亞、黎巴嫩等國在內。

三 歷史前千禧年派

此派的立場認為現在並非千禧年,千禧年是要到主基督再來後才開始的。然而,千禧年並不一定是指字義的一千年,而是一段日子,神總結了救世的計劃,到日子滿足後,便進入到永恆的新天新地去。

1此派主要根據(全來自新約)

I 啟示錄清楚教導這真理:

a.十九章11至16節記載主基督的第二次再來。

b.再來後,他會治服三個仇敵:敵基督、撒但、及死亡。

c.十九章17至21節記載敵基督及其軍隊的敗亡。

d.二十章4至6節記載有復活及千禧年。

II 羅馬書十一章25至26節記載以色列人會全家歸主,所以神對以色列仍有獨特的計劃。

III啟示錄二十章4至6節所載之復活,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信徒的復活,千禧年後則為非信徒復活,復活後則受審。

IV 聖經多處記載基督要有形有體地再臨地上(參啟一7;徒一11;約十四3;太廿四3、44,廿五1-31等)。而啟示錄十九章乃唯一記載主再來之經文,若此章不是指主有形有體的再來,則整本聖經根本沒有記載這真理的應驗。

2其他有關立場

I 舊約聖經並沒有教導千禧年國度之事。

II教會是屬靈的以色列,神對以色列的所有預言,均已在教會實現。

III 千禧年國度只有在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出現,所以並非重要。

IV 教會也要經歷大滅難,然後被提。

3此派代表

此派的代表有:賴特(George E. Ladd),著有《蒙福的盼望》(The Blessed Hope)、《國度的福音》(The Gospel of the Kingdom);屈立賢(Nathaniel West),著有《末世論的研究》(Studies in Eschatology);霍亨利(Henry W.Frost),著有《基督復臨》(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4問題討論

1.你個人認為以上的立場中那些是對的?那些是不對的?為什麼?

2.若千禧年是主基督重臨地上作王的一段光輝日子(按此派意見),為什麼整本聖經其他地方均沒有提及?

3.為何舊約有關以色列之預言要靈意解釋,唯獨新約一部分經文(如羅九至十一章;啟二十1-6)則按字義解?這是否前後不一致?

4.若復活只有二次,啟示錄二十章4至6節是指所有信徒的,千禧年後則屬非信徒的,那麼啟示錄七章9節之信徒又何時復活及被提?而馬太福音廿七章52至53節、啟示錄十一章11節和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至17節中所記載之復活情況又是否同時?千禧年中去世的信徒又如何?

5.你是否贊同此派立場? 為什麼?

5對歷史前千禧年派的評論

I 此派一方面因解經原則,不能不將羅馬書九至十一章(特別是羅十一25-26)及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作字義解,但另一方面,卻又將所有舊約對以色列及未來國度作靈意解(可能要與無千妥協?),其解經原則明顯有不一致的弊病。

II 此派不將「一千年」解作一千年,明顯與其用字義解釋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不一致。

III 若啟示錄二十章4至6節所記載的是信徒唯一一次復活,那些千禧年中才死去,或千禧年後才死去之信徒又如何?他們在何時復活?啟示錄七章9節的那些穿白衣、被主用血買贖過來,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人,既已全部站在寶座及羔羊面前,他們明顯已經被提了,而按照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6至18節所載,被提以先必有「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故此若將啟示錄二十章4至6節之復活視為唯一的一次信徒復活是很有問題的。

IV 當然無千者亦會質詢,若「千禧年」是那麼微不足道,為何要有千禧年?為何不可以在主再來後便直接進入新天新地?

四 時代前千禧年派

此派如前者一樣, 同樣相信主基督再來後,會以權能及威嚴統治世界一千年,一千年過後才是新天新地。

1二者不同之處

歷史派

時代派

主要根據來自新約。

主要基礎來自舊約預言,特別是有關以色列(亞伯拉罕的約,摩西的約,大衛的約、新約等)。

千禧年國度是全球性的,中心是主基督,萬族皆平等。

千禧年國度主要為以色列, 她會被高舉在萬國之上。教會被提後將會與主再臨地上同作王。

國度只有一個,是現在的, 也是將來的(already, but not yet)。

有些學者如華富爾得(Walvoord)等贊成國度有兩個: 一個是全宇宙的, 是永恆的;另一個是過渡期的,教會有別於以色列。但大部分學者如潘特科斯(Pentecost)、圖特森( Toussaint)、伯恩(Burns)等均贊成只有一國度:主實際掌權之國度,實現於千禧年中,信徒同作王。(注1)

以色列與教會之間並沒有十分清楚的分野,教會是屬靈的以色列,已取代以色列位置了。

一切對著以色列之預言均以字義解釋,必要在以色列身上應驗。

千禧年國度明顯只出現於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所以並非十分重要, 最重要是新天新地。

舊約十分多地方皆指著千禧年國度而言, 所以十分重要,因為它應驗了舊約大部份對以色列國之預言。

千禧年並不一定是一千年。

千禧年按字義解,是實際的一千年。

只有二次復活:信徒及非信徒。

信徒與非信徒有二種,但不是二次復活。

滅後被提。

滅前被提。

2二者相同之處

I   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和羅馬書十一章25至26節皆按字義解。

II  啟示錄十九至二十章乃順序發生之事, 均指將來而言。

III 以色列要在此期間全家歸主。

IV 世界會愈來愈趨敗壞混亂, 先有大災難, 才有主再來及千禧年國。

V   主基督必要有形有體地再來,且要作王。

3此派代表

此派的代表有華富爾得(John F.Walvoord)、來利(Charles C.Ryrie)、陳宏博,王永信等。

4此派主要根據

I   聖經的預言(如亞十二10與約十九37;亞九9與約十二15;賽四十3與約一23 等)必按其文字意義應驗。

II 舊約對以色列多處預言尚未應驗:

a.以色列從未擁有過神在創世記十五章18至21節中應許給他們那麼大塊的土地。約書亞所得的只有迦南地而已(參書廿一43-45)。而所羅門王在最輝煌的時期亦未到埃及邊界(參王上四21)。以前以色列對部份地土之擁有權只屬短暫時間,但神的應許卻是將那地給他們「永遠為業」(參創十三15;十七8等)。有關地的應許,自以色列人入迦南後仍在先知書中重申(耶卅一35-37;結卅九26-28;何十四4-7;珥三18-21;摩九13-15),表明那應許尚未應驗。

b.彌賽亞以鐵杖掌管, 治理列國之預言(詩二1-12,八九19-29;彌五2-5;賽九6-7;耶廿三5-6,三十8-9,卅三14-17、20-21;結卅七24-25)尚未應驗。這國度一定是在地上──一過渡期王國,引進新天新地去的。若現已「作王」、已「和平」,值得相信嗎?若這樣的「作王」豈不太軟弱嗎?

c.以色列全家歸主之預言尚未應驗,而這預言一定是在地上,最可能是在千禧年國度期間應驗(耶卅一31-34;羅十一25-26)。

d.以色列民人囗如天上之星、地上之沙那樣多之預言,只可能在千禧年國度中應驗(創十三16,十五5,十七6 等)。

e.以色列國成為大國之預言尚未應驗(創十二2)。

III 以色列在新約中仍有獨特身份,神在她身上仍有未完成之應許要實現,而羅馬書九至十一章是針對以色列而言的。而羅馬書九章27節與十章21節則明顯將外邦人(包括信徒)與以色列人分開。還有羅馬書九章25至26節中的「以色列」不可能指教會。

IV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2至28節對於復活的次序有這樣的記載:主基督之復活, 成了初熟的果子;「以後」(跟著)是屬於基督者(死了之信徒)的復活(「以後」原文為επειτα);再後是末期(未信之人)的復活(「再後」原文是εξτα)。

V   啟示錄二十章1至15節所載若按字義解釋,完全與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2至28節吻合。

VI 有關啟示錄二十章1至15節可作以下的解釋:

a.聖經表明有主基督在地作王一千年。

b.「一千年」在舊約及新約聖經中並無表示以寓意解釋。

c.詩篇九十篇4節和彼得後書三8節中的「千年」並非作寓意解,乃表明神之不受時空限制的神性及偉大。

d.數字在啟示錄中絕大部份(尤其是在日子方面)均以字義解(如啟十一2-3,十三5,十二6、14;參但九24-27等)。所以「一千」理應作字義解。

e.撒但到現在還未真正被捆縛,若我們說現在已是千禧年(例如「無千」者言),那麼神的力量豈不太小、太差了嗎?

f.二種復活(連主基督的復活, 共有三種)與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2至28節吻合 。

g.啟示錄二十章4至6節的「復活」(εζησαν)一字乃是指靈性上之復活,第二次的復活才是肉體上之復活,則有下列問題是很難通過的:這些人是先為耶穌及神之道作見證,以致殉道的,若他們的復活是指靈性上的復活(即得救),這豈不是說,他們先為主作見證、殉道那才得救?同時「復活」(εζησαν)一字在同一節經文中(啟二十5)出現了兩次,若經文無交代,則二字應是同樣意義,不可能前者指靈性上之復活,後者卻指肉體上之復活。還有「εζησαν」一字在其他經文中,亦絕少指靈性得救。

VII 千禧年國度是有需要的,因為以色列要全家歸主,應驗神的應許(參羅十一26;耶卅一31-34),並預備我們進入新天新地。先操練與主同作王,迎接新天新地。

VIII 猶太人一直相信有這樣的國度。(可參主前二世紀的《以諾一書》(I Enoch)、《禧年之書》(Jubilees);主前一世紀的《所羅門詩篇》(Psalms of Solomon)、《西比林神喻》(Sibylline Oracles);主後一世紀的《摩西升天記》(Assumption of Moses)、《以諾二書》(II Enoch)、《以斯拉四書》(IV Ezra)、《巴錄二書》(II Baruch)等。早期教會領袖(如帕皮亞、巴拿巴、愛任紐、游斯丁、特土良等皆相信有此國度。

IX 啟示錄之次序乃根據但以理書九24至27節的第七十個七而來,而第七十個七乃是未來要發生之事。(注2)

X   啟示錄七章之十四萬四千一定是將來末世要發生的。

XI 啟示錄八、九章之審判一定是未出現的。

XII     啟示錄十一章所載兩位見證人之事一定是未來的。

XIII 啟示錄十二章所載撒但之工作不可能指現世,一定是指未來的。

XIV     啟示錄十二章所載之獸(十角)一定是將來的。

a.他是在第七十個七中活躍的, 故一定是大災難期中之事。

b.他似乎與但以理書九章26節中的「一王」相似。因為他們均有大帝國(但七7、23;啟十七7-13);三載半時間得勝了大災難期信主的聖徒(但七25;啟十二14)。被彌賽亞(在再來時)所滅(但七11、26;啟十九20);是在主將國度賜給聖徒前被毀滅(但七22、27;啟二十4-6)。

c.他又與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1至10節之大罪人相似。

XV 哈米吉多頓大戰(啟十九11-21)一定是未來的。

5問題討論

1.   以上根據,那些是你覺得合理的?那些是你覺得不合理的?為什麼?

2.千禧年國度時,基督要與聖徒重回地上作王,豈不是地上會出現二種形體的人:屬天形體(林前十五50-54,主的形體及大災難前信主之聖徒的形體)及屬地形體?

3.舊約對以色列之預言是否一定指政治性之以色列而言?(參耶卅一31-34;林前十一25;太廿一43)。

4.以賽亞書(十一1-10,四二1-4,九6-7,六一1-2,四九1-13)、彌迦書(五2-4)、撒迦利亞書(十二10)及但以理書(二36-45)所指的是否「千禧年」還是指新天新地?

5.為何要等一千年才開始新天新地?

6.希伯來書八章13節明載那舊約之禮儀將要歸於無有,為何在千禧年間要倒退,恢復聖殿祭祀之禮儀呢?(亞十四16-21)

7.此派優點何在?弱點又是什麼?

6對時代前千禧年派的評論

基本上,時代前千對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之解釋如歷史前千一樣,所以,歷史前千所要面對之問題,時代前千者亦需面對,這些問題包括:

例如若千禧年國度時,主基督要與聖徒重返地上作王,地上豈不是出現二種形體的人?其次,在主再來後為何要再等一千年才開始新天新地?這個問題聖經並無加以解釋,筆者亦覺不容易想得通。另一方面,因時代前千的基礎主要是立在舊約,特別是神與亞伯拉罕、大衛、摩西等所立的約上,所以下列問題常會有人提出:

I   是否所有舊約對以色列的預言均針對政治性的以色列而言?從耶利米書卅一章31至34節及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5節之預言及應驗來看,並不一定!但是,我們當然也不能因此便說,所有針對以色列的舊約預言均已轉到教會身上應驗了!(參太廿一43)

II 希伯來書八章13節明載舊約之禮儀將要歸於無有,不再存在了,為何在千禧年間要大倒退──恢復聖殿祭祀之禮儀呢?當然,對教會而言,一切禮儀已歸於無有,但為何聖經反而應許以色列如此!

III 舊約對未來世界之描繪(如賽十一1-10,四二1-4,九6-7,六一1-2,四九1-13;彌五2-4;亞十一10;但二36-45等)是否全部指「千禧年」國度來說?抑或是指新天新地而言?筆者覺得原文中,下列字眼如「在聖山」(賽十一9)、「地上」(四二4)、「大衛的寶座上」(賽九7)等,均不可能是新天新地之描寫(參啟廿一、廿二章)。

7結論

綜觀四個不同的末世論千禧年立場,每個都會有些令人費解之處,有些牽強之處較多,有些較少。我個人雖也覺得時代前千的立場也有些地方是超過我所能理解的,有一些細節的解經也不一定是毫無問題,但是我卻覺得這解經是最符合我一向所尊重的解經原則,就是「它所說的就是它的意思,它所指的,就是它所說的。」(The Bible says what it means, means what it says.);另一方面,我個人也覺得這立場是各立場中最一致,最能表達聖經一貫性的。所以,我的立場漸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時之無千轉到前千。(詳細轉變經過請參見附錄。)

註釋

1.有關這國度之特點,可參馬有藻牧師之《基要信仰概論》頁316至320,那裡有清楚交代。

2.參Gundry's article。

附錄:從無千到前千

約在十二年前,我在美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進修神學,那時我深受「無千」之影響,其中兩位我十分要好、欣賞的教授Dr.Bruce Corley和Dr.Boo Heflin均屬「無千」的。後來我參加了一個末世論的神學講座,講員精簡的結論吸引了我開始去花時間研究他提出的挑戰。後來我轉到達拉斯神學院繼續進修神學,又經逾四年的研究,雖然不一定認同教授的每一細節,特別是一些教授主張「天國」與「神的國」是不同的;人類歷史共分七個神管治人的時期(7 stages of the economy of God's government)等,但在末世論的立場上,我卻找到了我覺得最能信服的立場。

記得在第一次這樣的神學講座中,講員在其結論中說,只要我們能做到下列五點中之一部份則可推翻前千的理論:

1 證明啟示錄二十章46節是不在原文中

結果我很失望,因為所有的古卷均載有此數節經文。

2 證明啟示錄二十章17節所載所有的「一千年」(χιλια)不是按字義解

但這段經文的「一千年」前後文均無用「如」,「像」(參詩九十4;彼後三8)等表象性指示字句。但其它啟示錄數字又如何?若其它數字均屬表象性的,則我們可以自然用表象意義去解釋,在這方面,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發現難做到,如七星、七靈等按表象去解釋我覺得是合理的,但七教會卻實在是七間當時小亞細亞的教會;七印、七號、七碗均有「七」(字義上的)。144,000以色列人從十二支派而來,每支派12,000人(12,000x12=144,000)似乎又是字義的。一載二載半載(啟十二14);42個月(啟十一2);1,260日(啟十一3;十二6)似乎無理由不是字義。七頭代表七座山,又是七位王,五位已倒下,一位還在,一位還沒有來……明顯又是字義的(啟十七3-10)。十角代表十個國的王,也是字義的(啟十七3、12)。1,000是否代表「十」或「完全」的意思?我從聖經中找不到這用法,反而在詩篇五十篇10節有象徵意思,是「所有」的意思,但放在啟示錄二十章4至6節卻不合適。

這一點對我來說是有可能的,但說服力並不很強。其實,縱使我們證明到「一千年」只是指「完全的時候」,我們並未推翻前千的理論。它只證明了「千禧年」並不一定是「一千年」而已。

3證明啟示錄並不是順序的記載

若能證明二十章1至6節是發生在第一、二章之間,就是在主釘十字架的救贖完成後,撒但即被「捆縛」,屬靈的「復活」便開始,前千的理論便自然被推翻了,但仔細研究啟示錄的結果,除了部份「回筆」──補述在概覽述及,但並不詳細的一些情節,使整幅圖畫更清楚外──我很難看出啟示錄並非順序的。更何況要證明啟示錄二十章1至6節是發生在一、二章之間,更是不可能的。

4證明「啟示錄全是靈意的,用字義解是毫無意義的」

這種解經方法,比「先假設聖經是字義的,除非經文明顯指示或暗示該字、詞或句應作表象、喻意用法去解,又或者用字義解經會使經文毫無意義,我們則會按表象或喻意去解釋,而且解釋表象、比喻均要按上文下理或其他經文對該字、詞、句之一貫用法去解釋」更加合理。

無疑,在西南浸信會神學院的時候,我不敢碰啟示錄,因我假設了它是表象的,而表象之意義人說人殊,但是,經文存在一些表象或比喻是否等於全卷均屬表象?經過一段時間掙扎,我覺得我應首先假設經文是字義性的,否則是毫無意義,任何解經也流於主觀。除非經文指出明顯或暗示某些字、詞、句是表象性的,字義釋經會使該經文毫無意義,我們才應作表象性去解釋。這是我們一貫的解經法,為何在讀到啟示錄的時候要摒棄?

要是循這方法去解釋,我很難相信七印、七號、七碗之大災難已經出現,哈米吉多頓大戰已經來過了,世上的確已經過了七印的三分之一人囗死亡,及七號又有三分之一海水、河水污染;樹木三分之一被燒;草全毀…。我相信這一切預言均末應驗,所以主尚未再來,千禧年國度尚未展開。

5證明啟示錄二十章46節「頭一次的復活」乃是指靈性之復活,「其餘死人的復活」才是指肉體的復活

這是我在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時之立場,但是仔細研究及思想的結果,發現很難說服自己去接受,因為:「復活」(εζησαν)一字在原文完全一樣,在同一節經文中,豈會前後有二個不同意義?特別是經文並無指出後者用法與前者不同。若二者皆指「靈性上之復活」,那豈不是說,不信的人也會得救?若「頭一次復活」是指靈性上之復活,豈不是所有信徒均在同一時間得救?若「頭一次復活」是指靈性上之復活,即得救,豈不是說我們都不在其中?因為這些「復活」者之所以復活,是因為他們給耶穌作見證而被斬,沒有拜過獸和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獸印記,這與我們的神學是絕對有牴觸的。

後來我發現另一種解釋,比較容易接受,這是指肉體復活而言。啟示錄二十章4節所載那些人乃是指大災難期中信主者。他們要在千禧年前復活然後與主同作王。「頭一次」乃「頭一類」(「πρωτα」是「first in kind,not first in time」之意思),即信徒之復活的意思,這一類復活包括了馬太福音廿七章52節之聖徒,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至17節之教會,啟示錄十一章12節的二位先知等。第二類,即非信徒之復活及審判乃是要到千禧年完了後才發生。

除了以上問題帶給我反省及在解經上之轉變外,下列因素也很重要:聖經多處預言主要有形有體的再來,而啟示錄十九章乃唯一記載主再來,應驗一切有關他再來之預言的經文,若此章不是指主有形有體的再來,則全本聖經根本沒有記載這真理之應驗,這是不可能的。另外,羅馬書十一章25至26節記載到以色列要全家歸主(上文下理明顯指的是有別於外邦人,包括外邦信徒及非信徒的猶太人來說的),而千禧年是最有可能有這事發生之時期。

聖經預言主基督要再來,使仇敵作他的腳凳(林前十五25;詩一百一十1;來二7-8;十12-13等),又要用鐵杖掌管天下,若我們說現在已是主作王,撒但被捆之「千禧年」,則我們所信的主「太懦弱無能」了,特別在我們見到世界道德日趨敗壞,天災人禍日益增加,環境日漸污染…我很難說服自己這是「千禧年」已實現了之景象。還有啟示錄十九章6至10節宣告主與教會之婚筵在聖經多處均有預言(太廿二1-14;廿五1-3;林後十一2;弗五22-33等)

從字義去解釋啟示錄並不會叫我成為悲觀主義者,因為神的話肯定地告訴我們世界會有窮途,終有一天會毀壞,在世界景況愈來愈差之際,我們無須驚訝;但信徒絕對不會絕望,因為主始終要作王,我們也要與主一同作王。因此,這種認識加速我對人靈魂之負擔,更著緊去傳福音。另一方面,神要我們作他的好管家,將來他要與我們「算賬」,會使我們更忠心作管家,不去污染他給我們的大自然,忠心去服事周圍有需要的人,為貧窮的爭取利益,以致能以主的愛吸引他們歸向神。

雖然我末世論的立場改變了,但我與「無千」、「後千」的弟兄姊妹和以前之教授仍有密切關係,我們可互相尊重。討論到這些題目,最重要是避免批判,應以理去解釋,不要論斷,又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反正叫我們得救成聖者,並不是我們對末世論之立場。

(本文原載於《時代論壇》第217期第6頁「為何我的末世論立場改變」,蒙允許使用。)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