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義解經之代表
I 游斯丁 (Justin Martyr,100-165 A.D.)
游斯丁為巴勒斯坦示劍人,辯道家中之巨擘,未歸主前醉心柏拉圖的思想;歸主以後,以勇敢大無畏之精神為主證道,後更殉道。他對末世論之信念是:將來會有肉體之復活;主必再來;將來有千禧年國度;基督將會執行全人類的審判;認為教會與以色列是同一的,並相信神對以色列的應許,將由教會承受。
II 愛任紐 (Irenaeus,130-200 A.D.)
愛任紐為士每拿人,早年受教於波利甲,深受波利甲的思想影響,愛任紐與約翰、波利甲同樣強調基督徒的愛心。後因遭逼迫,遷居里昂(Lyons),任該區主教。他重視傳統,主張嬰孩要受洗才能洗去原罪。主要著作有《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和《使徒宣道論證》(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postolic Preaching)等。他對末世論之信念為:世界歷史分為七期,一千年為一期; 七期過後為新天新地;第七期為千禧年國度;他相信有復活及審判;教會即以色列;主會再來。
2靈意解經者之代表
I 俄利根(Origen,185-253 A.D.)
俄利根生於亞歷山大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內,自幼便鑽研希臘哲學。青年時被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之聲譽所吸引,終成了他的得意弟子,十七歲已接師缽任亞歷山大聖道學院院長。他的神學思想深受希臘哲學影響,但對神之信念很保守。可惜解經法屬寓意(靈意)派,有「寓意先生」之稱。他對末世論之看法甚受其寓意解經所影響,他認為:神的國度指神在人心中作王;復活乃指屬靈的復活,非肉體的;不會有千禧年國度。
II 狄尼修(Dionysius of Alexandria,190-265 A.D.)
狄尼修是俄利根之傑出門生,後來成為亞歷山大聖道學院院長。他的解經法亦是寓意派。末世論之立場與俄利根一樣,不相信人有肉體之復活,不相信在地上有千禧年王國產生。
III 奧古斯丁 (Augustine,354-430 A.D.)
奧古斯丁是曠世難逢的神學家,他在米蘭大學任修辭學教授時, 深受安波羅修主教所影響。信主後在北非希坡任主教。著作甚豐,著有百多本書和五百多篇講章,均為不朽之作。其寓意解經法深深影響他對末世論之看法。
從《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的內容顯示,他不相信地上有千禧年王國。所謂千禧年,就是指主道成肉身後至撒但背叛前這一段期間。而道成肉身後是教會時期開始,撒但在十字架救贖成就時巳被捆縛;國度是屬靈的;他相信人會有肉身的復活;他的末世論可說是「無千禧年派」立場;他視教會即以色列。
從奧古斯丁開始,無千禧年派便成了教會的信念,直至中世紀,前千禧年派學說被視為異端。他們認為那只是猶太人的夢想,是無法實現的夢幻。到改革時期, 馬丁路德亦斥之為異端。當時相信前千禧年派之信徒如重浸派(Anabaptists)均受到逼迫。
在伯可夫(Louis Berkhof)的《基督教教義歷史》(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一書的論述中曾作以下的描述:
在中古時期,千禧年的信念普遍被當時教廷所拒絕,且被視為異端。雖然,在一些教派中仍會有此起彼落的千禧年盼望,但他們的影響不大。在第十世紀時,世界末日快將臨到之思想傳得很廣泛,然而,人只聯想到敵基督之即將臨,但卻極少人將它與千禧年相提並論。當時基督教的藝術品常取材自末世。一首名為「Dies Irae」的詩歌即以將臨之審判,配以較恐怖的音樂為背景;而畫家亦在畫布上描繪世界的末日情景;作家但丁(Dante)則在他的作品《神曲》(Divina Commedia)中詳述地獄之情形。
到了宗教改革的時候,千禧年的信念仍然為改革派教會所拒絕。然而,在一些教派如宗教狂熱的重浸派及「第五王朝的人」(Fifth Monarchy Men)等,千禧年之教義更具體地建立及復甦。馬丁路得曾帶嘲諷地排斥千禧年之「夢」,謂在審判前基督到地上作王是荒謬的。在奧斯堡信條(Augsburg Confession,Art XVII)中,他毫不留情地批判那些「仍散播著猶太人的觀念,說在死人復活以前,義人要在地上的王國作王,惡人則在各處被征服。」在第二瑞士信條(Second Helvetic Confession),第十一章中說:「此外,我們亦要斥責那些塑造猶太人夢者,謂在末日審判之前,在地上會出現黃金時期,屬神的人要承受國度,他們的仇敵將被踏於腳下。」(注1)
3後千禧年派的興起
此派亦源自奧古斯丁的理論,所不同者乃主張這世界在主再來前會有一千年的盛世,罪惡會止息,信主的人數遠超過不信的,這世界會有太平,實現「基督化」的境界。主要倡導者是英國藍默派(Landmarkers),如白力文(T.Brightman),著有《啟示中的啟示》(The Revelation of Revelation,1607);芬殊(H.Finch),著有《猶太人的呼聲》(The Calling of the Jews,1621);奧雲(J.Owen,1651),他曾在國會演說,謂千禧年國度已告開始;韋白(D.Whitby,1638-1726),著有《新約詮釋》(Paraphase and Commentary on N.T.,2 vols)等。而在美國方面,覺頓(Joseph Cotton,1585-1652),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1708-1758)以及賀智(Charles Hodge),施特朗(Strong)等皆此派代表。
4前千禧年派的重現
因中古時期高舉無千派,而將前千派列為異端,所以此派沉寂了一段時期。重浸派本屬前千派,故亦因而受到逼迫。其後英國的清教徒柯士德(Joseph Alsted,1588-1638)及米德(Joseph Mede)於1627 年著有《啟示錄之鑰》,艾雲(Edward Irving,1792-1834),達比(J.N.Darby,1800-1882);美國的米拿(W.Miller,1782-1849),司可福(C.I.Scofield, 1843-1921)等學者皆為其中代表。
5問題討論
下列學者的未世論,有哪些是明確地從聖經來的?哪些是與聖經教導相吻合的?哪些只屬人的傳統或學說?哪些不一定是真的?哪些是與聖經所載有出入的?
游斯丁
愛任紐
俄利根
奧古斯丁
狄尼修
註釋
1. Louis Berkhof,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p.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