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約翰福音與對觀福音的關係(參頁288圖)
(1)馬太:獅子的面(基督是王)
(2)馬可:牛的面(基督是僕人)
(3)路加:人的面(基督是完全的人)
(4)約翰:鷹的面(基督是神)
可見約翰乃補對觀福音之不足而寫作的。
2 寫作背景
(1)猶太教背景:
i. 否認耶穌是神的兒子
ii. 否認耶穌是彌賽亞
iii. 人得救全憑守律法
(2)諾斯底派哲學背景:
i. 二元論(屬靈界的東西一定是好的,物質是邪惡的)。
ii. 耶穌不可能是人(幻影說:耶穌只是「像」一個人,實際上不是)。
iii. 或:耶穌只是一個人,不是神。
iv. 禁慾主義及縱慾主義。
3 寫作目的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1)
(1)客觀的事實: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
(2)主觀的經歷:因信他而得生命。
4 約翰福音的結構及神學
I 序言(一1-18)
(1)道與神的關係(一1-2):
i. 分殊性(diversity):道與神同在
ii. 合一性(unity):道就是神(見圖二)
(2)道與世界的關係(一3-5):
與創世記第一章的關係:
i. 起初──太初(In the beginning):先存性
ii. 神(Elohim:複數)──道
iii. 創造(bara:單數)──創造
iv. 神說──道:創造方法
v. 光(先被造)──光的源頭
vi. 生命──生命的源頭
顯然,在創造的過程中,三位格是同時參與的,父是創造主;萬物及人類卻也是藉著聖子(道)造的;萬物的被造;也是因為「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所產生的結果。
(3)道與施洗約翰的關係(一6-8)
(4)道成肉身(一9-14):
恩典、真理──在傳道生活中,主常流露出恩典真理,例如:
i. 水變酒──恩典的彰顯
ii. 潔淨聖殿──真理的彰顯
iii. 向尼哥底母傳福音──真理的闡明
iv. 向撒瑪利亞人傳福音──恩典的流露
(5)道的超然性(一15-18)
II 主傳道生活的起頭(一19-51)
(1)施洗約翰的見證(一19-34)
i. 約翰與法利賽人(一19-34)
ii. 約翰與基督(一19-34)
(2)首批門徒(一35-51)
i. 安得烈與彼得(一35-42)
ii. 腓力與拿但業(一43-51)
III 基督的神跡與講論(二1至十二50)
(1)第一個神跡:水變酒(二1-11)
i. asah:質的主宰
ii. 改變人生命之主
(2)潔淨聖殿(二13-17)
(3)以聖殿喻自己的死與復活(二18-22)
(4)基督與人的關係(二23-25)
(5)第一個講論:重生(三1-36)
i. 重生的意義(三1-15)
ii. 解釋及回應(三16-21)
iii. 基督與施洗約翰(三22-26)
(a)有關潔淨的意義(三22-26)
(b)回答施洗約翰的問題(三27-36)
(6)第二個講論:生命活水(四1-42)
(7)第二個神跡:醫好大臣的兒子(四46-54)──基督是空間的主宰
(8)第三個神跡:醫好病了三十八年的患者(五1-18)──基督是時間的主宰
(9)第三個講論:神的兒子(五19-47)
i. 父與子的關係
ii. 子與審判的關係
iii. 見證主的證據
(10)第四個神跡:五餅二魚(六1-15)──基督是量的主宰,使無變有,是生命的主宰。
(11)第五個神跡:海上行走(六16-21)──基督是大自然的主宰。
(12)第四個講論:生命之糧(六22-66)
(13)彼得的宣告(六67-71)
(14)第五個講論:子與聖靈(七1-52)
(15)第六個講論:世界的光(八12-59)
(16)第六個神跡:治癒生下瞎眼的人(九1-42)基督是世界的光,也是人的光。
(17)第七個講論:好牧人(十1-42)──基督是好牧人
(18)第七個神跡: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十一1-57)──基督是復活的主,也是生命的主。
(19)基督進耶路撒冷(十二1-50)
IV 基督離別前的教訓及交付(十三1至十七26)
(1)留下重要的榜樣(十三1-30):
i. 替門徒洗腳
ii. 「彼此謙卑服侍」 ──教訓門徒
iii. 預言被賣
(2)門徒的問題與主的應許(十三31至十四31):
i. 新命令的交付
ii. 預言彼得三次不認主
iii. 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
iv. 應許聖靈降臨(見圖二)
v. 應許與門徒同在
vi 預言要到父那裡去
(3)真葡萄樹(十五1-16)
(4)預言將臨到門徒的逼迫(十五17-25)
(5)聖靈的工作(十五26至十六25)
(6)試煉與突破的應許(十六33)
(7)大祭司的禱告(十七1-26)
i. 為聖子得榮耀(十七1-5)
ii. 為門徒(十七6-19)
iii. 為將要信他的人(十七20-26)
V 基督的受難(十八1至十九42)
(1)被捕
(2)大祭司的審問,彼得三次不認主
(3)羅馬法院的審問(彼拉多)
(4)被釘
VI 基督的復活(二十1-29)
(1)空的墳墓
(2)向門徒顯現
VII 後記(二十30至廿一25)
(1)寫作目的(二十31)
(2)打魚的神跡
(3)彼得悔改
(4)所愛的門徒
(5)作者的見證
5 約翰福音的特色
(1)七個神跡(七:完全的意思;參約二十30-31,廿一25)
(基督是完全的神;凡神所能行的,他也能行;他就是完全的神的彰顯。)
(2)七個講論
(3)七個「我是」的自承
i. 「我是生命的糧」(六50-51)
ii. 「我是世界的光」(八12)
iii. 「我是羊的門」(十7)
iv. 「我是好牧人」(十11)
v. 「我是復活、生命」(十一25)
vi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十四6)
vii. 「我是真葡萄樹」(十五1)
(4)直接的宣告
i. 道就是神(一1)
ii. 是父懷裡的神(一18,原文)
iii. 是主是神(二十28)
iv. 「我是」(八58-59)
v. 「我是」(十八6)
vi. 「我與父原為一」(十30)
vii.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十四9-11)
6 結論
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卻道成肉身成了完全的人來到這世界。所以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完全的神性,也可以看到完全的人性,二者是分不開的。惟有藉著這樣的道成肉身,他才可以按著神與人的約,按著神的義,本於神的愛,代替人受刑罰,代罪及救贖人類。
(1)對觀難題:
為何馬太、馬可及路加之間有那麼多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為何他們有那麼大的差別?例如:
i. 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記載,如:耶穌的洗禮、受試探、登山變象、復活,而其中次序亦有差別。
ii. 各有獨特之處,是其他福音所沒有的。
iii. 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解釋,如:耶穌引用約拿的神跡時,馬太解釋為預表主的復活,路加則用此解釋為福音傳到外邦等。
(2)福音書相互的關係(依筆者之見有三個可能性):
由於馬可福音精簡,內中絕大部分內容又可在其他兩卷福音書中找到,所以大部分學者認為(a)的可能性最高。
三位一體真義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