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伯來書第一章與基督論的關係及其重要性
(1)它強調基督乃神向人啟示的總結(一1-2)。
(2)它強調基督乃舊約聖經的實體。
(3)它清楚將基督與神,與聖體(天使),與世界,與人等的關係闡述出來。
(4)它亦清楚說明了「神的兒子」所代表的其中一方面意義──「承受萬有」。
2 寫作背景
I 作者
(1)應是猶太人,因他十分熟悉猶太教的祭祀、律法等細則。
(2)似是第二代的門徒(使徒的學生?):因在二章3節下作者這樣宣告:「……這救恩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似乎作者並非第一批聽到福音的人。
(3)他的神學十分接近保羅。
(4)他與提摩太和保羅應有密切關係。
(5)有人說作者是保羅,有人說是巴拿巴,有人則說是亞波羅……然而,我們無法確定。
II 寫作時間
從書中提及的祭祀條例等來看,似乎不可能是在主後70年以後才寫的,因耶路撒冷於主後70年為羅馬人所毀,一切祭祝等皆因此廢去。故這卷書極可能是六十年代的著作。
III 寫作地點及收信人
(1)收信的教會乃一成立時日不短的教會(五12)。他們應十分熟習舊約及猶太的祭禮。故他們應是猶太人。
(2)這教會曾經歷過逼迫與苦難(十32-34)。
(3)他們曾有過偉大的聖徒、教師、牧者在他們當中工作(十三7)。
(4)這教會不是直接由使徒建立的(二3)。
(5)這教會以愛心服侍聖徒見稱(六10)。
(6)十三章24節「從意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證明收信人與意大利有密切關係:
i. 這信可能是從意大利寄出給以前住在意大利的居民(現已搬至別處)。
ii. 這信亦可能是寄給住在意大利的居民,作者順道將僑居外地之意大利人的問安帶給他們。
從邏輯及文法分析,後者可能性較高,因作者不是說:「住在意大利的人問你們安」,乃是說:「從意大利來的人問你們安。」
(7)收信人乃羅馬的猶太信徒,是一個十分合理的推測。
(8)至於寫於何地,則很難有確定的答案。早期教父曾提到西班牙乃寫作地點(羅十五28),似乎亦有可能。另一方面,意大利居民離開羅馬後多居何處?似乎安提阿亦是一極可能的答案。
3 從希伯來書第一章看基督的超越性
I 基督與神的關係(1-2節上)
(1)基督乃神一切啟示的最高峰及總結。
(2)他是神榮耀所發之光輝──光輝與光體是分不開的。
(3)他是神本體的真象(見本書第十章1 II)。人見到他就等於見到神。
(4)他乃是神(一8)。
(5)他乃是主(一10),是王(一8),其寶座是永遠長存的。
(6)他是永不改變的(一12)。
(7)無人能述說他的世代(七3)。
II 基督與宇宙世界的關係
(1)基督是承受萬有的(「又是為他而造」,見西一16)。
(2)他乃宇宙萬物的創造主(一2下)。
(3)他造超過天使(他不是天使,不屬於其中的一個「階級」)(一4-14)。
(4)他不獨是世界的創造主,也是世界的運行者(一3)。
III 基督與天使的關係
(1)基督不是天使,甚至不可與天使相提並論。
(2)他所承受的名遠超過天使。
(3)只有他是神的兒子──為神所生,不是神所造;故他的屬性、權能、榮耀、本體等,完全與神一樣,他就是神(一8)。
(4)天使要敬拜他,二者是不同等的(一6)。
(5)他的權能絕非天使能相比的(一13)。
(6)天使只不過是服役的靈,他們甚至要為那些承受了救恩的人效力(一14)。
IV 基督與人的關係
(1)基督洗淨人的罪(一3)。
(2)他是要到世上來的「長子」──人要因他而承受尊貴的名(一6)。
(3)明顯地,他是「道成肉身」的神。
(4)他完全與人認同(二17) :
i. 成血肉之體(二14)。
ii. 凡事受試探(二18)。
iii. 死在十字架上(二14)。
iv. 成為人慈悲的大祭司,為百姓獻上挽回祭(二17)。
v. 比天使小一點(降卑)。
(5)與人認同的原因:
i. 因著神的恩(二9;參約一17、14)。
ii. 對人的慈悲(二17)。
iii. 對神的忠信(順服)──或因其信實。
iv. 顧念人的需要,因為人犯罪而懼怕死亡。
(6)與人認同的目的。
i. 敗壞死權(二14)。
ii. 敗壞掌死權的魔鬼(二14)。
iii. 將人從罪中釋放出來(三17)。
iv. 搭救受試探的人(二18)。
v. 釋放一生因懼怕死亡而為罪奴的人(二15)。
(7)降卑的結果
i. 人類救贖的成就
ii. 得以完全(二10)
iii. 被升高,得榮耀為冠冕,叫萬物服他。
4 結論
基督是完全的神,他超越一切靈界及物質界的被造物,他的權能、榮耀、屬性,完全與神的一樣;然而卻降卑為人,完全與人認同,以致可以代替人承擔罪的刑罰,完成救贖的工作,作人的大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