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序
自序
使用須知
一 認識主基督的需要
二 歷史中的主基督
三 從與神共享直接的名字看主基督是誰
四 從與神共享間接的名字看主基督是誰
五 從與神共享的屬性看主基督是誰
六 從與神共享的工作看主基督是誰
七 從主基督接受敬拜看他是誰
八 主基督之人性及其神人二性的關係
九 主基督有可能犯罪嗎?
十 從神在舊約中的顯現看主基督
十一 預言中的主基督
十二 從聖經的預表看主基督
十三 主基督復活對門徒的意義
附錄一 有關以賽亞書七章14節的問題
附錄二 主基督是被造的嗎?
附錄三 從希伯來書看主基督
附錄四 從約翰福音看主基督
附錄五 主基督的兩個不同族譜
滕序
本書作者蘇穎智牧師,在神學與牧會上,造詣很高,成績斐然。在神學,他是美國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在牧會經驗上,他曾在美國休斯頓及阿靈頓市華人教會中牧會八年,我曾親見其工作成績。他目前在香港播道會恩福堂事奉主。
蘇牧師在牧會的經驗中發現:一般信徒極需基本信仰的教導,而這一種教導是神學性的。他就此實際需要,擬出一套基本的訓練課程,幫助信徒清楚認識主耶穌基督,藉此建立信徒堅固的信仰基礎。他曾在自己的教會中使用這些教材,發現它們產生了實際的果效。所以他決定把它們重新整理出版,希望更多的信徒得到益處。
今日的信徒面對各種思潮與異端的衝擊,很需要真理上有系統的教導。本書恰應此需要而面世。
願主使用此書,堅固許多人的信仰。
滕近輝 序於香港
自序
神學,在一般信徒的心目中,是深奧難明,枯燥乏味,與他們靈命無關痛癢的。甚至連一些傳道人,眼見一些大宗派因教義問題引致內部分裂時,也對神學采消極態度,說:「教義使教會分裂,愛使教會合一!」
在一般的神學院中,筆者也見到一些極不健康的現象:不少神學院的神學課程建基於人的理論上,將大部分課程內容建立於某些神學家的思想上;較為保守的福音派神學院,雖然重視聖經的教導,然而,卻偏重於知識的鑽研,極少將神學、教義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再加上存在一些富爭論性的教義,使不少神學生及傳道人以為神學對信徒靈命的長進,害多於利。難怪在教會中,特別是華人教會中,普遍鮮有推行系統的神學教育,更遑論對教義應用之操練。
但在另一方面,基督教教會所忽略的,卻是異端、邪派及一些極端基督教教派所重視的。摩門教在1982年公佈,他們的教徒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從天主教及基督教吸取得來的。耶和華見證人會的教徒,主要也是來自天主教及基督教教會。為什麼那麼多信徒會「變節」?主要原因是他們對真理認識不夠,他們在教會中從沒有接觸過的教義,在異端教派中卻很有系統地學習得到,因此被洗腦和說服了。
在過去十多年的牧會經歷中,筆者悟到有系統地在教會實施普及神學教育的重要性。最少有六位弟兄姊妹因對三位一體真理及對主基督身位問題感到困惑,「通不過理性」,轉到耶和華見證人會去。事後雖力圖挽回這些弟兄姊妹,但其中四位始終沒有返回,顯然,耶和華見證人會已捷足先登,給他們「洗腦」,叫他們對筆者的解釋聽不進去,或是避而不談。多年前,當「地方教會」在筆者所牧養的教會地區──阿靈頓──設立龐大的會所後,十多位追求得很熱烈的弟兄姊妹被吸引去了。初時筆者認為只要對他們靈命有幫助,去別的教會參加聚會也是好的。然而,其中一些後來乾脆不參加母會的聚會,且對母會發出偏激的批評。他們高舉「一城市只能有一教會」的理論,判定了一切宗派為撒但的組織。除了將相對的榜樣當作絕對的命令外,更可怕的,是他們所傳講的「基督受造論」之說。為了駁斥他們一些錯誤的理論及挽回一些弟兄姊妹,筆者將一些教義如三位一體、聖經的可靠及權威、一次得救永遠得救(重生確據),以及解經原理等,納入初信造就課程中(即筆者所著之小冊子及《新生命與新生活》)。其後,筆者又在教會主日學中開辦系統神學課程。不久,見到一些弟兄姊妹歸回,且吸引了另一些「地方教會」的弟兄姊妹參加。
其實,聖經曾多次宣告要將教義清楚地教導信徒,不但要教導真理,且要吩咐他們應用所學的。
(1)提摩太前書四章1節提醒我們要注意及防備那些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教義(didache)。然而,若信徒連真理的教義也不清楚,他們又如何提防呢?
(2)提多書一章9節:保羅指出教會領袖除了有良好品格和美好的生命見證外,也須「堅守所教真實的真理(didache=教義),就將純正的教訓(didasklia)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注1)
(3)主基督的大使命不獨包括傳福音,使人作他的門徒,替他們施洗,也包括「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要教訓他們遵守」。
(4)聖經更明顯指出末世時代必有異端邪教出現,且有很多假先知假基督出來「迷惑許多人」(參太廿四5、11;提前四1等)。防止信徒被迷惑的最有效方法,是將真理、教義普及化。
信徒不但要認識、明白真理,他們也要實行、應用真理於他們的生活中,要「在凡事上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didasklia)上要正直端莊」。(注2)至於那些提倡「教義使教會分裂,愛使教會合一」者的理論,以筆者多年的觀察,加上教會歷史留下來的印證,發覺叫人分裂的並非真理本身,乃是人沒有按聖經的原則去表達、回應,及實行真理的教導──有人將相對的變作絕對,高舉自己為神,勉強人順從己意;有人將絕對的摒棄,不以神為神;有人發覺別人傳一些自己認為不對的道理時,就加以論斷,針對人,不是針對道理本身。彼得前書三章十五節說,我們「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但願見到各教會牧者及信徒領袖謹守主基督的大使命,將所有的真理、教義有系統地教導信徒,使教會能在量和質方面都一起增長,又能經歷到主所應許的「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20;徒十一21等)!
見到本書能夠出版,筆者特別要為親愛的妻子嘉慧感謝主,因主賜她無限忍耐;為了幫助筆者完成寫這書的使命,她甘願犧牲,努力照顧兩個幼兒,又常給我支持和鼓勵,使本書能順利出版,願主厚厚報答她。此外,筆者深願見到本書的果效,使榮耀歸與三一真神!
蘇穎智
序於香港
註釋
1. 在希臘文中,didache及didaskalia乃同一字根,可以譯作「道理」、「真理」、「教義」、「教訓」等。前者在新約聖經中共出現21次,後者則出現30次之多。
2. 參提多書二章7節。
使用須知
筆者感到教會若要弟兄姊妹真正吸收聖經真理,消化書中教義,教會牧者及信徒領袖應避免用講論法(除非會眾學歷不高,看聖經也看不通),更應避免將本書朗讀。這樣不經思索地讀與聽是沒有根基的。教師與學員彼此分享,然後集思廣益,找出結論。本書只舉一二例子作為參考,藉此刺激信徒多方面應用聖經的真理,使信徒瞭解到,聖經真理並非枯燥乏味,乃是與我們的生活──豐盛的人生──分不開的。當然,信徒亦可用自習方式研讀本書,但在應用上,卻比不上小組討論的獲益那麼多。(注1)
其次,本課程的另一特色,是將信徒的注意力帶回到聖經去,有系統地看看聖經本身對每一教義的立場如何。因筆者深深體驗到,不少神學院偏重人的理論,以致不少人對神學的理論感到困惑、無所適從。信徒在研讀教義時,不獨要看那教義說些什麼(What),為何要信(Why),更應留意哪些教義是絕對的,是信徒必須持守的,哪些是相對的,是可以有彈性的,免得我們陷在試探中,將相對的變為絕對的去教訓人(自己以神自居),或是放棄持守絕對的真理(不以神為神)。
但願研讀本課程者均能享受與主更密切、更美善的關係,且能成為末世的衛道者。
註釋
1. 小組成員雖不同,但他們的教育程度、信仰歷程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