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習原諒

最近在夏威夷,一位非常引人注目的紳士,與他的妻子坐在我旁邊。我們開始交談,我請教他在哪高就。他說他是企業公司人事發展與人事問題的咨詢顧問。于是我問他,哪一種問題他遭遇最多,他立即回答︰“人與人之間的沖突。”

我問他︰“什么是解決沖突的最佳方法?”他連眼都不眨地回答︰“原諒他人。”他面臨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勸服人們放棄他們的苦毒怨恨,而原諒他人並接受原諒。這位紳士,並不是基督徒,卻清楚地知道原諒的力量。

當葛理翰在香山帶領一個布道會時,二十多位知名的心理學人也前去聽他講道,並且為報紙撰寫評論。在他們的評論中,他們一致同意一件事,就是葛理翰呼召人們悔改,並且接受神的饒恕,是十分合乎心理學理論的。

你和我都需要被原諒。在田納西州洛斯威一位精神療養院的監督說,百分之五十的病患如果且相信他們已被原諒了,他們就都可以出院回家了。

我們今日的社會中,充滿了過多怨恨、憤慨、惡毒和破碎的心,這些遺留下來而未解決的問題,影響了基督肢體的聯合,撕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聖的工作受滯,而且,把小至家庭大至大學運動的每件事都隔絕開。在這許多問題中,多么需要“彼此原諒”。

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原諒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它減少磨擦,使人與人能夠親近。若你不相信別人會原諒你,你就永遠不會真正坦誠地與他人相處。

一個不原諒他人的人,無法與人發展深濃、持久的親密關系。無論你多聰明、多能干,若你不能原諒人,你就不能發展親密的關系──它會被不原諒撕得支離破碎,只因你一直不原諒他人。

甚至,若你不原諒別人,你會成為孤獨的人,因為你身旁的人們會帶著遲疑怕受傷的態度不敢接近你,你在自己周遭築起了孤獨的堡壘。友誼中若沒原諒存在就不能維持下去。因為友誼要增長,要變得更親密,就必須確知無論你做錯何事,甚至一錯再錯,而仍然被對方所,也都能得到完全地原諒。

在婚姻關系中,一個不原諒配偶的人,很可能會破壞婚姻中使兩人更加親近的潛力,特別是在溝通方面。一位一直生活在畏懼得對方的恐懼中人,是不會愿意誠懇溝通的,因為害怕那不能原諒他的配偶,會利用他的弱點傷害他,這樣的婚姻關系最后會充滿怨恨和憤怒。

在婚姻關系中,若經常彼此寬恕便能增進親密關系,因為它疏通了溝通的管道。若有人你,而不計較你的錯誤,甚至你做錯了也接納你時,你就無法不以更深的愛去回報他。

原諒像一面透視鏡

你對原諒的看法與實踐通常會決定你如何處理沖突。試問你自己︰

1.我是否能在每個需要原諒的情況下,都透過原諒來加深彼此關系和完善自我格?

2.我是否注意過那傷害我的人的需要,並且試圖去理解他?

3.我是否明白若懲罰不要時神會公平的懲罰冒犯我的人,而報複不是我的責任?

4.我是否為這件經歷感謝神,並且因此讓他的與恩典在我的生命中更加豐盛?

人際關系和婚姻關系,很少是由一方毀約而破裂。通常只是最近一連串不能原諒,不能和解的沖突爆發出來的積怨所造成的。提摩太•拉海博士(Dr.Tin LaHaye)寫道︰“誰沒有過壞心情、壞脾氣、消極的精神和批評的態度?似乎這些事不應當存在于基督徒的婚姻中,但它們卻存在。在婚姻的生活中,沒有一對已婚的夫婦,從不抱怨。然而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享受與和諧的夫妻,他們的秘訣就是原諒。”1

讓我們來面對它,聖經中提到原諒時絕不吝嗇字句。並且神命令我們原諒。在馬可福音1125,耶穌告訴我們,當我們禱告,我們要原諒我們曾敵對的任何人任何事。馬太福音6章主禱文最后,耶穌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初讀這話,似乎是說,我們自己所得的原諒,是由于我們對別人的原諒;而不是在于基督裡的恩典。然而這豈不是與其他的聖經教導抵觸了。事實上我相信耶穌是說,如果我們拒絕原諒得我們的人,神因此知道,我們對他所承認的罪也必然不完全──我們還沒接受他給我們無條件的原諒。

查理•史特勞斯寫道︰“一個誠實承認自己惡,並且經驗過神所賜原諒之福的人,必然也以原諒來回應他人。”2正如神的慈使我們悔改,當透過原諒來表示我們的愛時,不也可能幫助別人悔改嗎?

我們原諒的標準是根據基督的標準──完全且立即的。然而我們大多數人,卻從未想到要原諒耶穌曾原諒的人。在路加福音第七章,我們讀到耶穌原諒那有的女;在約翰福音第八章,耶穌原諒那行淫的婦人;他甚至原諒了那釘死他的人,許多經文都描述耶穌是一個充滿了原諒的人﹗而面對這些罪人,若是換了我們巴不得速速揭發他們,或讓他們羞愧得無地自容。

什么是原諒

原諒應當如何定義?我曾見過一些說法。我相信其中至少有一項會對你有用。

1.原諒意為︰“一筆鉤銷、不再去追究對方的虧欠”;“不再憤恨”;“清洗潔白,從債務中解脫,取消懲罰”;“自己承擔和解的代價”;“不再說我受到傷害,並且忘記一切感情上的傷害”。它不只是說︰“我原諒你。”而且也意味著忘卻那受傷的感情。意思是說所有的憤恨都消失,不管我們是多么地想報複。

在英文原諒是一個主動的動詞,它不容許我們坐待對方悔過。就像基督在我們還作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一樣,所以,原諒意為我們主動,踏出使得人際關系得到醫治的第一步。

2.原諒的意義還包括︰“放棄或犧牲”。若有某人侵犯了你的權利,原諒的意義便是說,你放棄采取行動的權利,也不自己去求取公平,無論你自己感到應該如何報複才算公平。原諒的意義是有恩慈,而不是要求公平──這跟社會教導我們的背道而馳。

若是神對我們的每一錯處都計較,會怎么樣呢?我們早就無地自容了。我從未禱告求神公斷我與他之間的關系,我總是求憐恤。但直到幾年以前,我才在謙卑地意識到我的錯誤在于,我總是向神求憐恤,但卻在我與別人的關系中,進行批判。

這個世界要我們去恨,然而神命令我們去愛;這世界要我們凡事報複,但神命令我們原諒,為什么?因為原諒的根基,是在于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你為我所做的。在給哥羅西人的信上,保羅寫道︰“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114)在希伯來書1010-12裡更詳述了這句經文的意義︰“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凡祭司天天站著侍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他獻了一次祭便永遠原諒我們。

原諒我們的基礎,在彼得前書11819中有所闡明︰“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典,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神原諒我們所憑借的,不是我們做過的事,而是因著耶穌基督,以及他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受的,這就是我們原諒別人的典范。

我也需要原諒自己嗎?

神的原諒是最具革命的,也是我們應該效法的,神的原諒是完全的。一如詩篇10312記述的,他使我們的罪就像“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現今北到南的距離可以測量得出,東到西的距離卻不得知。這句話強調了神的原諒,是永恆的。

解決人際關系中的沖突,由解決我們與神的關系的磨擦,且得到他的原諒開始。然而,多年來我一直不明白這還包括了自己原諒自己。我知道神原諒我,是因耶穌基督先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但其中的真正含義遠非我所能體會。我以為必須停止做一些事情,而開始做另一些事才有權原諒我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並不明白要原諒我自己,並非因我做了某些事,而是在于基督已經為我在十架上所做的事。基督徒需要原諒自己,無論何時若基督徒不原諒自己,就是對神的不敬。

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隨著許多基督徒的模式生活著。我對神認罪,知道他原諒我,之后又回到罪的漩渦中。殊不知我如此行的時候,是認為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的死,不足以洗清我所有的罪。

你要知道,我們生命歷程中的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我們犯了多少次錯。而在于你我在犯罪的時候,如何處理它。例如︰有一天我們八個人,在我住的小鎮上一家餐廳中談天,而我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傷害了其中一位弟兄。那時我真的沒有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然而那不能作為藉口。

歸途中

我沒意識到我的錯誤,飯后向大家道別便回家了。回家路上我突然感到我這一生中從未如此強烈地被聖責備。聖靈的責備如泉水般涌入我心裡。我馬上向神認罪,但我無法繼續開車回家,我知道必須回頭向我的弟兄道歉。

于是我轉回去找到了他,對他說︰“剛才我說了錯話,傷害了你,也得罪神。我對神認了罪,現下來向你認錯,請求你的饒恕。你原諒我嗎?”

令我驚訝地,他說︰“不﹗”

我以為我聽錯了,所以又說一次。

他說︰“你根本不應當那么說。”

當然啊﹗如果我不知道自己錯了,我根本不會轉回餐廳啊﹗所以我又一次向他解釋,而他說︰“像你這樣的人,根本不應該說出那種話。”(我經常是被別人扣上這樣的大帽子︰‘像你這樣的人……’我也是人。我穿長褲時也和別人一樣──一次只套入一條腿,──除非我著急的時候)

相信還有其他不肯原諒我的人,但他們不會直接說出來。人們會說︰“噢,我原諒你。”卻到如今還在記恨我。無論如何這次他是第一位瞪著眼對我說︰“我不會原諒你的。”

對這種話當如何回應?我無話可說,甚至也無理可循。我回到車上,開車回家,而心裡很難過﹗我開始對自己說話︰“你怎么可以這樣,學園傳道會的同工,還說出這種話?你以為你是誰?神如何能用你這個人呢?”我寫了一首新詩歌,我們大家都可以坐在教會裡唱的,歌名是“噢﹗我真悲哀”。當我到家的時候,一遍又一遍在心中響起“神不能用你﹗”的聲音。

突然我明白所發生的事了。我說︰“等一等﹗”(我一直都在自言自語)。我有兩種選擇。我要可以背離基督與十字架而自憐自艾,或者面對事實,承認我把事情弄糟了,對神和對被我傷害了的人認罪(那是我已做過的事),繼續生活,記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

我希望自己的行為可以馬上因此恢複正常,但是沒有。我還是為自己感受到難過。

你看得出來,我那時的處境地嗎?我請求那位弟兄原諒我自己卻不肯先原諒自己,結果讓別人控製了我的生活和我與天父的關系

沉浸在不被原諒的痛苦中約半個小時,我對自己說︰“約瑟,大笨牛﹗你知道情況沒有那么糟﹗”然后事實告訴我,因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我能原諒自己。我再一次向神傾訴這整件事,最后又加上︰“是的,約瑟我原諒你了。”于是,我開始唱“贊美歌”,開始靠著信心行事。

我心裡的喜樂,卻擾亂了這位弟兄內心真正的平安。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年。這一年中,我不斷盡我所能,向他表示我的關愛。有一天我想起這件事,對陶莉說︰“你知道嗎,我們的關系已經恢複了。事實上,現下狀況是前所未有的良好。”而事情真是如此﹗有一天我正開車出城去飛機場時,這位弟兄正好由店裡買完東西出來,把我叫住。我們倆人就在馬路中間談話,幾乎被車撞……。

我常常坐飛機,我學會利用飛機起飛前幾分鐘,想想看今天各樣的事和神做了些什么事。這一次我捏了一把冷汗,因我意識到若我沒有決定原諒自己,憑信心前進,我和這位弟兄的關系,恐怕永難複合。

想想看吧,現今有許多人際關系難以彌合,是因為基督徒不愿意去原諒他們自己。若你無法原諒你自己,你就會在人際關系中不斷地沖突。基督在十架上的死,使得我們得以原諒自己。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他的作為上,而不是放在我們自己所做的事上。

原諒也同樣應用在對待遇別人上。海林斯(Hal Lindsay)在《地球的自由》一刊上寫過這話︰“神已原諒了我們所有的罪,那么我們對在我們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罪,當如何呢?對我說,不原諒自己或不原諒得罪過我的人,似乎意味著我的原諒標準要經神的標準還要高,縱然這傷害是如此深,使我難以忘懷,神卻已經原諒了。3但在希伯來書1014,他教導我們︰“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你無法做得比這更好了。

無論是原諒自己或別人,所有饒恕的基礎都是在于耶穌十架上的死。一個拒絕原諒別人的人,乃是自絕于神的饒恕。

你可曾真正思考地社禱文中革命的思想?耶穌是在教我們(意譯)說“主,原諒我,我已原諒了他人。”我背誦主禱文有二十年,它是我們禱告的典范,卻未明白我們要求神原諒我們,不過意味著我們應原諒別人。

不自絕后路

我鼓勵你將下面的句子銘刻在心︰“拒絕饒恕,便是自絕后路。”無論你是誰,你需要得到的別人的饒恕比你想象還要多。

哪些是你我要原諒的人?你必須原諒每位惹你生氣的人,令你受到傷害、虐待你、得罪你的人。首先,你得從原諒你的配偶做起。何西阿就是最好的榜樣。他的太太去做妓女,他仍將她贖回來,帶她回家並且原諒了她。我們不僅要原諒我們的配偶,也當饒恕以前的配偶。許多離了婚的人,積存了以前破碎婚姻關系中的苦澀。他們因為不肯饒恕,而在感情上倍受煎熬,而在這樣的不原諒中,受以最大傷害的,則是他們的孩子。

同樣地你也要原諒你的子女,若他們傷害了你,不要存記在心。

許多人因為父母的亂倫、離婚、毆打,或酗洒而心懷毒恨。然而你之所以成為你父母的兒女,並非偶然,乃是神為你選擇的。無論情況多糟,神仍使用這境況使你得益,你需要寬恕你的父母。這不但是合乎聖經的,並且我從親身經歷中知道它的價值。

你需要原諒家庭中其他的成員。我的大哥偉模(Wilmot)是父母最寵愛的,然而他離開我們的農場時,竟為百分之五十的財產與父母打官司。有好幾年,我恨他如此令母親傷心,且使我的家庭蒙羞。

我成了基督徒后不久,神因我以偉模的懷怨而責備我,所以我寫了一封信給他──是封不原諒別人的佳作。我洋洋洒洒寫了五張紙。前四張和最后一張的十分之九,列滿了他做過的錯事──正是他應當被原諒的地方。我甚至諷刺他說︰“你殺了媽媽。”他確實是這樣做的。在父親酗酒、毒打和偉模訴訟的夾攻下,她失去了生的愿望。

但在最后一頁的末尾,我寫道︰“因我認識了耶穌基督,所以我要你知道我原諒你了。”我簽了名以后,又加上附注︰“我希望永遠不要再見到你。”

好了,在饒恕某人之后,我想你會覺得愉快,但我那時卻感到更難過﹗最后我得承認我把事情弄糟了,我發覺我需要為這種原諒模式,再尋求寬恕。(沒有多少人這樣做。)我買了一張明信片,使我不致寫太多。只簡單的寫下︰“偉模,我原諒你了,而且我愛你,約瑟”。在使徒行傳第七章,我們讀到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時,他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于他們﹗”(第60節)。我們需要學會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

饒恕的韌度

戈娣布瑞收到驗尸官的電報時,才知道她二十一歲的女兒黛安被強暴,並且殘酷殺害。電報上說︰你女兒黛安的尸體在我們這裡,你希望如何處置?葬禮過后,神讓這家人為凶手祈禱。他被逮捕了,后來戈娣獲準去聯邦監獄控視。她由小洞口中看著那人的臉,對他說︰“我原諒你了。”

我們甚至必須饒恕那些傷害我們最深愛人的人。一位與我同事多年我所親愛的弟兄,他那才新婚六個月的新娘,被駕車的醉漢撞死了。查理不但去看了那人,並且饒恕了他。所以我也必須使自己從心裡原諒那人。

我們之中有些人會為那些在死前仍未得到我們原諒的人感到不安。我們不但應該原諒過去得罪我們的人,我們還要原諒現下逼迫、恐嚇、煩擾、攻擊和激怒我們的人。首先,我們必須確知問題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們的行為。但是一旦我們確定我們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也能正視自己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于是我們就可以原諒自己,並求神原諒他們,在禱告中把他們交托給神。

我們的文化認為︰“你有權利,行使你的權利﹗”但神要我們原諒那些得罪我們的人,無論是在名節、時間、金錢、享受和任何方面得罪我們的人,也包括侮辱、論斷、拒絕等任何事。“我能原諒一切,除了……”並不是真正的饒恕。原諒能促進我們與天父關系,我們與自己的關系,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系。原諒是永遠的,是包容一切的。

立即和好

你或許會問︰“我什么時候該去原諒?”保羅在以弗所書426說︰“不可含怒到日落。”聖經並沒有禁止我們生氣,但是要我們控製怒氣。如果你生著氣上床,你的憤恨就控製了你。所以,基本上應該立即地給予和接受原諒。換言之,如果我們很快地原諒他人,那么我們與神的關系就較好。

當與他人相處時,無論何時若原諒帶給別人幫助、祝福、或鼓勵你就需要原諒他人,或請求他人的原諒。有位叫麥特的年輕人,向他的朋友批評一位當地牧師的為人處事。當麥特回到家時,他發現所說的話有些過分了,便打電話給他的朋友,說︰“我最關心的是基督的肢體,而我剛才支說了離間的話,我很抱歉讓你也卷入其中,希望你原諒我﹗”他的朋友回答︰“我還沒細想呢,但你說的對──你真不應該那么說。當然我原諒你。”

然而有時候立即的道歉,對于對方不是個好事,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心理接受道歉。或許你需要考慮一下,過幾天再去向別人道歉。

寬恕的三個基礎

我們原諒的能力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就是耶穌基督,他是我們原諒的榜樣。第二是聖給我們原諒的能力──我們不是憑著自己。我們越被聖靈充滿,就越能去原諒。第三項是神的話

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了解原諒,並在每天的生活中運用它。一是明白基督原諒的深度。他一次的犧牲,成就了永遠的救贖。其次是認識到,就算盡己所能我們仍無法原諒,若我們以基督為原諒的根基,就會明白除非靠著神,否則我們無法原諒。羅馬書117說︰我們乃是“本于信以致于信”。我想這個意思是說,基督徒的生活,是以信心為起點,以信心活下去。雖然我們知道以信心為起點,卻仍要靠自己的努力活出信心來。

第三點是我們需要被人原諒。有時我對自己感到驚訝,就是當有人冒犯我時,我完全忘記了我也曾被人原諒過。我有時好像一個平路機似地,以我這樣的個,需得到的原諒,遠超過我給予他人的原諒。當我意識到我是多么需要別人的原諒時,就得以在各樣事情上原諒別人。

原諒並非如此

原諒不是說︰“好吧﹗我道歉。”當你這么做的時候,你只承認這問題,卻不是想去解決問題。原諒的意思是說︰“我道歉,你原諒我嗎?”進而是指出自己需要被原諒之處。

原諒是沒有條件的,人也無法博取原諒。你不能強求某人改變,比如說︰“若你改變你的生活,我就原諒你。”真正的原諒是沒有附帶條件的。

原諒不是一種感覺。原諒是一種意志的行動,有時候我確實不想去原諒,卻憑著信心去做。然而我不記得有任何一次,當我憑信心原諒后,感覺還不想去原諒。

原諒是不記恨。如果你認為你已經被原諒了,你就不該在感情上計較從前的過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5指出,“愛是不計算人的惡”,意思是去愛那人,就象他沒做錯事以前那樣對待他。

原諒不是假裝事情從未發生過。人們常常會表現得若無其事,假裝什么事都沒發生過。若這是你處理一件事的方法,那么老問題再回來找你時可別驚奇。

原諒不是冷漠的態度。若你的態度是“那又怎么樣?”你就是在忽視需要化解的沖突。這種冷漠是很膚淺的。

原諒不是遷就錯事。透過原諒,你化解了個人心中的傷痛,卻非姑息錯誤。

原諒不是說︰“我們都忘了吧。”你很難忘記的。它反而會變成生氣或憤恨的來源。忘記並不能導致原諒,恰恰相反,原諒導致忘記。

原諒不是容忍。單單容忍,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也不能改善人際關系

原諒也不是把得罪你的人教訓一頓。

原諒不意味著不用承擔后果。其中仍然可能有名節的,金錢,情感上的損失、失眠,或其他后果。你要知道,若有人做錯事,他要負個人和法律上的雙重責任。若你原諒了某人,是說你在個人的層面上原諒了他,而那人仍舊要面對神。你可以原諒一位沒有保險,撞爛了你車的人,但那人仍舊要負法律責任。

原諒別人,不是說被原諒的人就會改變。無論那人改不改變,神的命令是要我們去原諒;而我們不需要對別人的行為負責。

最后要說的是,原諒對過去的傷痕有益,卻無法保証你未來不受傷害。但若你現下能原諒,你將能更有效地處理未來的沖突與傷害。

婚姻裡的親密關系中,並不意味著永遠不得罪你的伴侶。若真是如此,我們的婚姻就無一能幸存。然而關系的親密,是取決于你是否愿意去原諒,和求得原諒。人們常引用“愛的故事”的名句︰“愛是永不說抱歉。”說這話是由于對于親密關系本質的不了解。兩人處于相愛的關系中,就會經驗到沖突,但真愛總是準備著饒恕對方。在一個成熟的關系中請求原諒,不會使你蒙羞。當我要求陶莉原諒某些事,我確知她不會利用我的弱點來打擊我。

原諒的真意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不是原諒,那么讓我們看看怎樣才算是原諒。首先,原諒是剛強的表現,而不是軟弱的表現。男人比女人更害怕原諒別人和求別人原諒,他們認為這樣做暴露男子漢的弱點。然而相信我透過求別人原諒,來彌補人際關系的破損,乃是一種剛強格的真正表現。

原諒是主動地表示愛。你可曾想過︰“我為什么要原諒她,她並沒要求我原諒她呀?”然而神的愛促使我們先采取行動。在約翰壹書410我們讀到︰“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若神等我們先悔改,再求他原諒我們,我們現今依然不會認識神。若你等待別人先向你道歉,請你原諒,你就是讓對方來控製你了。

耶穌說︰“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來獻禮物。”(523-24)在這裡,神清楚地說明,無論誰需要原諒,他要你先采取行動。──若你還有裂痕存在于你的人際關系中,他甚至不愿你來敬拜他。若人們不愿意順服聖經的這項教導,並且因此而離開教會,我懷疑下個主日早晨會有多少人出現下教會?

原諒有三大要點。其一就是剛才我們看過的經文。論到兩個人之間的和睦,其二是在歌羅西書312-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的心裡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原諒促進了基督裡的合一。其三是情感上的愈合──它是耶穌基督向世人顯現的最偉大的用愛醫治的方法之一。

為什么不能原諒?

為了能更有效地在生活上運用原諒,我們先來看看,你我不原諒別人的原因。

沒有安全感當然是原因之一若你、我沒有自信,或不肯定自己與神的關系,我們會非常尋找機會肯定自己。企圖挑出別人的毛病,做為不原諒他們的藉口,製造一種高人一等的虛幻的安全感。

懷恨在心是另一項我們不原諒的理由。在以弗所書43032節,我們得到的教導是,不要心懷苦毒(若將之抒發出來,心中會較愉快。)

幾年以前我在加州的加大波姆那分校(Cal-Poly ,Pomona,Calitornia)講演,題目是愛的革命。講演后,有一位黑人女子來找我。(我提到她是黑人,是因為黑人在我們的文化中,比白人有更多的苦毒與憤恨。而大多數的白人,幾乎無法明白黑人所經歷的挫折與不公平。)她說︰“你可知道,麥道衛先生,我真欣賞你今天所講的,人們可能會要那種愛,但我可不想要。”

這對我可真是個打擊﹗“為什么你不要呢?”我問。

“因為”她說“我喜歡沉浸在那種恨人的痛快裡﹗”

有些人一生都充滿了苦毒。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件,是因為恨才會發生。我們不去原諒的理由之一是因為我們喜歡擁有“憤恨的權利”。

嫉妒是另一種使我們經常不去原諒的理由。掃羅王恨大衛是源于嫉妒,我們不愿去原諒某人,是因他擁有我們自以為也當有的東西。當有人比我們強,我們下意識裡就決定,不去原諒他們。

恐懼是使得人們不去原諒的另一主要原因。當你原諒某人,你可能使得自己的弱點顯露。或許你不原諒他人,是因為你曾被傷害過,而你害怕再次被傷害。這就是我們自以為健全之自我形像。直到你恰如其分地看自己,一如神看你──不多也不少──否則你不會愿意將自己敞開。但是你若盡了力量來化解人際關系的緊張,無論那人接受或拒絕我,那么你已是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自憐也可以使我們不原諒人。“噢,我比別人受的傷害都多,我無法再原諒別人﹗”這就是自憐人常說。但是羅馬書828肯定地對我們說,神使每件事發生,即使是糟糕的事,都有一個最佳的理由。而我們因著自憐,卻論斷了神的作為。實際上我們是對神說︰“神,這樣的事實在沒好處,而你在這事上也無能為力。“

責備別人常常是另一種不去原諒的幫凶。“我是對的,而且我有這樣做的權利“這種感覺,使無以計數的人不能饒恕,並且破壞了無數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念念不忘別人的舊惡,會使你不去原諒。若別人所做的不是針對你,而是針對別人你不會很介意。但如果是針對你,你會說︰“他竟敢如此對待我﹗”以弗所書426告訴我們︰“不可含怒到日落。”請注意這話是命令,不是建議。

驕傲是影響我們原諒別人的另一種反慶。你的自尊會說︰“我不需要這層關系;我也不需要那位朋友。”

無法忘懷是你不原諒的另一種理由。不記舊恨不只是不再想起當時的情形。我相信不記舊恨的意思,是你根本不在乎,或者推開那件事,不讓昨天的傷害影響今天的喜樂

不記舊恨猶如你坐入一輛車中,由于某種緣故,不走完全程。或者你若像我一樣在農莊長大,不記舊恨一如不擠出全部應得的奶。不記舊恨是不去保留做錯事的記錄卡。不記舊恨是將它塵封在架上。而當類似的事發生,你可以在架上找出來看一看,提醒你自己別做某些事,然后再把它摒棄于記憶之外。不記舊恨是說不再為那創傷所控製,或不再想去報複。

當我們研習一個主題時,神總會用這機會,教導糾正我與他同行時所犯的錯誤。當我在研習“寬恕”這題目時,我便找出自己曾做錯的事,和做對的事。神鼓勵我做那些對的,而責備我需要改正的事。

現下當一件事發生,可以看看架子,從塵封的往事和傷害中吸取教訓,並且說︰“那樣做是錯的,但基督已為此而死。”然后我再把它放回陳列架,再以信心走下去──更有能力地處理將來可能受到的傷害。那是神使我成為更好的人的方法。

亨利•渥德•比其(Henry Ward Beecher)認為,“我能原諒你,但沒法忘記。”實際上只是“我無法原諒。”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不值得去原諒,是另外一個我們不去原諒的理由。我們自己決定,某人是不值得被原諒的。然而聖經並沒有給予你我選擇的權利,而是說,“去原諒”,難道你是做了什么才得到基督的赦免嗎?

對方一再地冒犯你,乃是一個典型的不去原諒的理由。“我已經原諒你五次了,所以我不再原諒你了。若我又原諒你,你還會再做的,那就太不值得了。”我對一位弟兄真有這樣的感受,覺得在我再一次地原諒他以前,他應當得一些教訓。但神透過基督一而再,再而三無條件的饒恕,賜給我們無限次的赦免。但知道神會原諒我們,並不表示我們可以任意妄行,而是說若我們弄糟了某事,神會原諒我們,並且毫無保留地接納我們。

在基督的年代,猶太人老師的教導是,原諒一個人四次就夠了。有些比較大方的老師,可能將標準提升至七次,但那已是極限了。你能想象彼得問耶穌,他當原諒他的弟兄多少次的景象嗎?彼得很想給耶穌留下深刻好印象,顯出他的性美好,而且愿意超越宗教上原諒四次的限度,而提出了“七次可以嗎?”。

你幾乎能看見彼得挺起胸膛,臉上帶著得意的微笑,等待耶穌拍拍他說︰“不用啊﹗彼得﹗我真是欣賞你性的深度,但兩三次就已經很多了﹗”

但是,耶穌轉向彼得說︰“不是七次,乃是七十個七次。”你能想象彼得聽到這話后愣在那裡,然后說︰“哇﹗主,你是說真的嗎?是490次嗎?”耶穌對于數字並不很有興趣,他想教導我們的是饒恕的態度,和彌合人際關系中裂痕的無限渴望。這與世界所教導的正好相反,也與我們受打擊二、三次后極力爭取權力的要求相反。我們自然的回應,是嘗試原諒某人兩三次以后,就放棄了。但我們必需以信心達成原諒,即使我們有時並不愿意那樣做。

報複是我們不愿意去原諒的動機。我們就是要看那人在某事,或與別人的關系上遭殃。我們要使那人的生活,比他使我們受到的傷害的還糟糕。但聖經上的教導是“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7-18)神在希伯來書1030說︰“神冤在我,我必報應。”

無力原諒,是最后一個我們不原諒的理由。在一次嚴重的傷害之后,我們會在情緒上感到,沒有足夠的力量誠懇地去說︰“我原諒你。”

無法抗拒的力量

葛莉坦柏和她深深敬愛的姊姊,被囚在希特勒的瑞曼克集中營。有一位守衛,對待她們特別殘酷。葛莉可以忍受虐待,但卻不能忍受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姊姊被那守衛凌虐至死。葛莉對那守衛充滿了恨意。

戰后,葛莉來到德國,不只是為了傳講饒恕的訊息,而且她自己也作了饒恕的典范。罪惡感在德國人的心中,甚是沉重,在她講演的禮拜堂,德國人沉默地進來,也沉默地出去。在列隊走出教堂向她致意的隊伍中,當年打死她姊姊的守衛就在其中。他沒有認出她,還對她說︰“我曾在集中營中做過守衛,很感謝你今晚的講演,它使我認識耶穌基督為救主。我來到你面前,因為我需要你的饒恕。”

葛莉此刻才講完關于原諒的訊息。但當她認出那人就是毒打她姊姊的人,心中的憤恨沸騰了。他卻尚未察覺說話的對象是誰,而且站在那裡伸出手請求原諒。但葛莉無力舉起手,去握住它。他再重複一次︰“葛莉,你會原諒我嗎?”葛莉在心裡呼喊著︰“噢﹗上帝,救我﹗”突然她感到一股暖流貫穿她的全身。在她還沒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之前,她握住了他的手,直視著他的眼睛說︰“我原諒你了。”

每當我需要憑信心去原諒的時候,神就把葛莉坦柏生命中的這段故事放在我的心裡。我無法確切地解釋這種感受,但原諒的力量,真的會在你愿意去原諒的時候來到。聖靈在我們軟弱時,就給我們足夠的力量去原諒任何事。

寬恕人和接愛饒恕,是解決現代沖突的最大力量。饒恕是現今全世界的當務之急。做一位肯原諒的人,向這世界顯出基督的性格,是你我所能做的最有力的見証

我常禱告求神使我成為更能原諒的人。我的禱告是︰“天父,謝謝你的饒恕。謝謝你,因為耶穌基督,為了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謝謝你,當我把信心建立在基督裡,我的罪被赦免了,只因他所成就的,而不是我做了什么。天父,告訴我如何去原諒我自己和我周遭的人。我要像你所做的那樣去原諒人,並且我也愿意成為一個主動原諒的人。若錯的是我,請給我力量摒棄我的驕傲,而且去尋求原諒,撫平我一切的憤恨。

主,當我需要赦免,求你赦免我;當我需要醫治,醫治我;當我需要鼓勵,鼓勵我;在我需要安慰的時候,安慰我。讓我成為你饒恕世界的通道。奉耶穌的名,阿們。”

問題默想

•為什么原諒是長久、親密之愛的基礎?

•我們當如何做才能明白原諒的真正含義,並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我們不去原諒的理由有哪些?

•聖經上有哪些關于原諒的話?

參考資料

Richard P.Walters,Forgive & Be Free,(Grand Rapids,MI: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1983)

Dr.David Augsburger,Caring Enough To Forgive,(Ventura,CA:Regal Books,1981)

Dr.David Augsburger,The Freedom Of Forgiveness,(Chicago,IL:Moody Press,1970)

Goldie Bristol With Carol McGinnis,When Its Hard To Forgive,(Wheaton,IL:Victor Books,1982)

Josh McDowell,His ImageMy Image (Heres Life Publishers)

Jeanette Lockerbie,Forgive Forget and Be Free (Heres Life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