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起来,约书亚记十一章与十章的开头几节叙述的内容有点相类似,都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国王,这里是夏琐王耶宾,那里则是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两章的开始都报导约书亚的勇敢行为驱使国王 身组织联盟,对抗以色列。但是留心的听众知道这两个故事有个不同的环节。夏琐像耶路撒冷、拉吉和伊矶伦一样,曾在圣经历史上重现;而耶宾打发人去的城邑,却只出现在约书亚记十二及十九章的城邑名单上。诸王的名称只提一个(与十3相反),而提了三个不太重要的地方之后,报导转变成为一般性的叙述。
夏琐位于加利利海北面,离约但西岸约三里,它的极北面几达现代利巴嫩南边疆界。靠近利巴嫩的约但旁边是一个古代浅滩,一直到一九四八年,从耶路撒冷通往大马色的主要公路在此浅滩横过一道窄桥。此桥有一浪漫名称:『雅各的诸女儿』。耶宾的使者由此处直上加利利海的南端(2节、基尼烈)及地中海海岸的现代海法南面(2节、多珥山岗)。迦南人的旧名单上,额外加了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甚至耶布斯人(属于耶路撒冷城)及希未人亦被提及。结果,以色列所面对的是一支大军,其数目之多有如海边砂粒不可胜数。
虽然敌人众多,耶和华再次叮嘱约书亚不要惧怕。米伦水边所发生的事是不可能改变的。发生战事的地点是在今日山顶城镇沙法(Safad)的西面,沙法因长久以来与犹太神秘教及神秘哲学的连系而闻名;事实上,此地在夏琐西部,相距约八里。这一段太简短的报导(十一6-9),谈及以色列人突然出现,挥军向西北征讨现在称为利巴嫩和上约但山谷一带。没有人被俘掳。这么简短的报导竟连续两次用上含有小说成份的句子。上帝除了答应将敌人交在约书亚手里(6节),且吩咐他用砍断马的蹄筋及用火焚烧车辆的方法去摧毁敌人的兵力,约书亚就照样做(9节)。初读起来,这样摧毁强大的迦南人的武器,像是接在胜利后的步骤,也可能是报导故意这样写,用来说明以色列并不需用新技术。但在这简短的故事中两次提及同一件事,再加上圣经作者不习惯根据历史严格的年代次序去叙述故事,难免令读者对约书亚记十一章的部分内容有另一想法了。摧毁兵力不是胜利的结果而是促成胜利的原因。上帝促成具体的胜利(6节),在计画中表现了。以色列人的偷袭(7节)也包括了暗地里摧毁了战车。此一行动引起了惊恐及匆促的逃亡,拿现代中东的情形作比较,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事,以色列军以出奇制胜的手法摧毁了邻国空军。这就是第九节所强调全面胜利的关键。耶和华参与这场战争的事实,使统帅约书亚在战术上拥有了不起的洞察力。
夏琐及其联盟城邑遭遇相同的命运。城中的人死于刀下,国王也劫数难逃,他们的财产也成为战利品。但是只有夏琐被焚烧,其他与它类似的城邑是造在山岗上,因而得以保全。
有人怀疑约书亚的攻城计画在较早的译本中是在第十五节结束:『耶和华怎样吩咐他的仆人摩西,摩西就照样吩咐约书亚,约书亚也照样行;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约书亚没有一件懈怠不行的。』接下去的五节是对整个攻城计画一般性的连串叙述。首先,从它与第十章结尾相类似这点看,以色列人在地理上的扩展是显而易见的,即是从埃及边境直至黑门山(现代以色列、利巴嫩及叙利亚的前线),且特别提及擒获及杀死那全地诸王的事。但接下去的一点是令人惊奇的。用了十章的篇幅报导了四个具有战略性的计画的完全胜利,包括第一次攻下迦南地的中心及再次挥军南征北讨之后,我们想不到会有(18节)『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这样的说法。如果战争不是顺利的话,至少也曾发展迅速。这是约书亚记中谈及以色列人怎样完全征服的自相矛盾之处。这件事以前提过,以后会再讨论。我们在士师记二及三章将找到属于神意的两个原因去证实它不是彻底的征服。
十一章十六至二十节最后的一般性的报导值得稍加留意。宗教问题的得失攸关,有一部分是(笔者认为)被熟悉的但稍带偏见的译文所掩饰了。
我们都知道旧约的上帝,是他使法老的心刚硬,所以坚持拒绝摩西的『容我的百姓去』的请求;但这个说法含 不必要而且不公允的语调。一般人对第三者的态度特别含有敌意,若第三者是反对我们的敌人,尤其有此情形。希伯来动词hazaq的意义不那么拘谨且更为有趣,在我们回到出埃及记和约书亚记之前,我们会从一两处经文中去查出其风味。约伯记的以利法的开场白是一个好的开端:
『你素来教导许多的人,又坚固软弱的手。你的言语曾扶助那将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软弱的膝稳固。』(伯四3-4)
问题中所用的动词与以赛亚书卅五章的正面意义相同:
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对胆怯的人说:『你们要刚强,不要惧怕。』(赛卅五3-4)
以西结也同样的描述耶和华答应以色列人的牧者:
主耶和华说:『我必亲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们得以躺卧。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他们。』(结卅四15-16)
在上面的例子中,这个字含有提高士气及有加以鼓励之意。以西结书三十章廿四节是对某些人加以支持,对另一些人加以否定:
我必使巴比伦王的膀臂有力,将我的刀交在他手中;却要打断法老的膀臂,他就在巴比伦王面前唉哼,如同受死伤的人一样。
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说耶和华在提高法老士气及给他有勇气拒绝以色列离开,这样对出埃及记的法老以及这个希伯来字的意义都会较适当。『固执』像『硬颈』一样,在现代英文用词中都有坏的含意。两词本身的『固』与『硬』又有联带关系。但在军事用词里,『锻练年轻的新兵』和『加强决定』都含积极的意思。
摩西面对的埃及国王,可能是一个『硬心』的人,但是根据出埃及记的希伯来译本并不是耶和华使他固执。最清楚说明这一点的经文是出埃及记十四章。以色列人已经逃出埃及,现在的问题是让他们走算了或把他们追回来呢?
有人告诉埃及王说百姓逃跑,法老和他的臣仆就向百姓变心说:『我们容以色列人去不再服事我们,这作的是甚么事呢?』法老就豫备他的车辆,带领军兵同去,并带 六百辆特选的车和埃及所有的车,每辆都有车兵长。耶和华使埃及王法老的心刚硬,他就追赶以色列人,因为以色列人是昂然无惧的出埃及。(出十四5-8)
从下面的经文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
『你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干地。我要使埃及人的心刚硬,他们就跟 下去,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军、车辆、马兵上得荣耀。』(出十四16-17)
让我们回到我们开始的地方,也就是约书亚十一章二十节所说的话。鼓励及提高迦南王决心与以色列人作对的是耶和华。如果我说在出埃及记、约伯记、以赛亚书和以西结书所讨论的话,跟上帝对约书亚在约书亚记一章六、七、九和十九节说的『当刚强壮胆』是同一句话,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会将神学问题清楚表达出来。耶和华对双方所做的事相同,没有分别。约书亚和迦南王一样的被怂恿行事以达到战争的目的,但在此战争中,约书亚获胜,迦南诸王败北。
很多人会认为这种概念难以接受。我们对人们做错了事付代价,或者因愚昧而受骗的事例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对于上帝只帮助我们不帮助他们的观念,也不会过分惊讶。但是上帝藉 帮他们的途径以达到帮助我们的目的,以致令他们死于上帝赐给他们的力量之下,却是另一回事。神性不偏不移是一件事,但这是一种属于受人操纵和任由摆布的击打。
读者应该决定到底他是在可靠的人手里,或在怀疑人生价值的叙述者手中。信徒应该考虑到底上帝是否只关心另一世界的事,又他与现实政治家到底相差到甚么程度?
我们可以假定这里所说的,是与获取迦南地的竞争的性质及素质有关。写故事的人可能想指出双方都有其崇高的动机甚至宗教狂热。他说双方都是由上帝鼓励行事,藉此引起读者的注意。问题也可能是因故作连贯的安排所引起。以色列人是耶和华所喜爱,而迦南人也各有喜爱他们的神。一位较为后期对圣经更深思熟虑的作者将一切神圣动机全归于真神,知道耶和华只有一位,是完整不能分开的。
这段经文所引起的宗教问题不能单凭谈论去解决。但如果说这段经文不是讲故事的本人写的,而是后来的一位注释家的着作,这样或会有所帮助。我们已经看到十一章十五节是一个好结论。十六至二十节及本书的前面某些部分之间还存在 其他问题。十一章十九节将基遍的和平行动作为值得称赞的事去引述;而在第九章,它的欺骗行为,像以色列人不寻求上帝的指引失去信心却受责备。除了第六章说耶利哥的城门关紧无人出入之外,其他的经文记载都说是上帝鼓励他们出来与以色列对抗而且被杀灭。总之,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情形一样,约书亚记没有将攻城的经过作直截了当的叙述。
第十一章的末了以约书亚灭绝亚衲族人为结束,而亚衲族是以色列人记忆中的初期历史遇见的两三大族之一。约书亚记的后面几章将会谈及亚衲族,申命记的开头两章也已提及。
第十二章用总述以色列人征服约但河两岸的经过,完美地结束了约书亚记的前半部。前六节回忆申命记开头三章所说,有关摩西在约但河外为以色列人所取得的土地──大部分是希实本王西宏及巴珊王噩所有。接下的十八节则简略的描述以色列在约但河西的土地(7-8节),且列出被攻陷的卅一个城邑及其国王,这些国王的名称在以前的十一章中没有明确的指出(9-24节)。我们已经留意到约书亚记是怎样强调迦南诸王的命运。这可能是提示以色列,没有国王的统治,事情可能好些;而事实上没有国王时,以色列的情况是好些。――《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