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第十二章


上帝要來的日子(十二1-14)

第十二至十四章再次用『一篇神諭』(或者『負擔』)這種表達形式作為開端,它們包括撒迦利亞書第二部分的后半和整卷書的結束部分。總結這幾章的主題在『那日』一詞中可以找到,它被一再重複使用,而在這卷書的最后一節中都提到它。這個詞突顯這幾章的啟示文學觀點;無論這位先知是撒迦利亞或者某位未知的繼承者,講述看來所有的人類歷史都移向的那一天。就像在其他啟示性經文中的先知,其語言不可避免地是神秘的和難以測透的。我們必須先閱讀和吸收它的內容,然后進一步去嘗試掌握它更深刻的意思。

第十二章分成兩段,首先描寫對耶路撒冷的攻擊,其次繪畫一個發生在城市裡的悲劇事件,以及它的結局。

(一)攻擊耶路撒冷(1-9節)。藉 先知說這些話的上帝,被稱為創天和地,以及給予所有人類生命的那一位。這些導言式的經節是重要的,作為隨后部分的背景。這個『日』是這卷書這一部分的焦點,它是一個所有的創造不可改變地要移向的時間,但是我們在這段一開始時就被提醒,創造是根源于上帝的;上帝是創造的源頭, 也有能力去移動被造的世界朝向它的毀滅。而且正像第一個創造行動那樣,從起初的混沌呈現秩序出來;照樣世界移向毀滅時,那些前期混亂的原素,也要在『那日』最終的秩序建立之前發生。

按字面意思或作為比喻來看,耶路撒冷被圍攻一事,是這幾節經文所預期的。世界的各國,包括猶大,圍繞在這個首都準備攻擊,不知道上帝已使這座城堅固難以攻破。正像一個農夫那樣,奮力從地裡移掉一塊巨大的石頭,可能會傷了他的背或者引起一些內傷,照樣列國布陣對抗耶路撒冷也將傷害他們自己。這些圍攻的軍隊,帶 他們裝甲齊備的騎兵,在進攻這座城市時,將會像瘋狂一般被突然擊倒。而猶大的軍隊,作為參與這不聖潔的聯盟的成員國,將很快地覺察到上帝與這座城市同在;知道了這個道理后,他們將在戰爭中迅速地轉投另一方。猶大軍隊的叛變將好象火炬在干草上,他們原先的聯盟變為混亂一片,並摧毀這個聯合進攻陣營。經過所發生的一切,耶路撒冷會保持不受損傷,而猶大的軍隊將感受到這種勝利的激勵,他們遲至事后才能夠看見所行的錯誤。上帝將應許絕對地保護這座城市和她的居民,而那些攻擊耶路撒冷的世界各國將要遭受毀滅。

這種進攻、反攻、然后勝利的啟示文學的景象,傳達了一種世界合一的形像,這種合一在開始時,甚至一些選民也屬于其中的一分子。合一的起源可見于對耶路撒冷的共同敵意之中,而雖然這種敵視的理由沒有特別指明,可以假定它是建立在一種對上帝的仇恨之上,而上帝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由這座城象征。這種將來的異象不需要文字上的理解,甚至也不需要視為任何嚴格的意義上的豫示。乃是先知把他在當時世界中覺察到的現實要素投射在啟示文學背景上。雖然世界各國有分化的傾向,在追求邪惡中卻有一種共同基礎的合一,它可以另外被描述為對上帝的反抗。而這種列國對上帝的反對,無論它是在個別人的心中,或者在列國的政策上,必須在上帝的國度建立之前先被克勝。先知的異象是黑暗無望的,但也是現實的︰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邪惡在世界上是如此根深蒂固,上帝的國度是不可能實現的。除非能夠擊敗邪惡,善良才能勝利。

(二)在耶路撒冷的悲劇(10-14節)。在耶路撒冷城中,看來一場可怕的悲劇發生了,雖然在經文中,悲劇的準確性質很難界定。這座城市的居民殺死了某個人;究竟它是一種謀殺行動抑或一種處決的執行,並不太清楚,雖然后者比較可能,因為這種行動,事后使整個社會有罪疚感。犯罪的行動以后,城中的人民突然覺察到他們有罪,接 充滿憂傷,尋求赦免他們所行的。整個社會都十分哀痛,包括那地的大家庭(12-13節);當丈夫和妻子覺察到那個大逆不道的行為,他們一起真誠的深感悲傷,而他們每個人都要對這行為負部分責任。他們要對一個好人的死亡負責,這是很清楚的,雖然那個人的身分尚未確定。

這一節啟示文學異象的部分結果,是使讀者認識,不單是那些在這座城牆以外的各國聯合起來反對上帝,即使是在城中,也無法認識上帝的仆人。雖然如此,但兩者有一個分別,城裡的居民,在某方面能夠認識他們行為的可惡,並且悔改歸向上帝求赦免。

這幾節經文無疑會令基督徒讀者聯想起受難節的敘述,以及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景。確實的,約翰在他描述耶穌死亡的即時結果時,引用了第十節(對照約十九37),而這景象在啟示錄一章七節亦再重現。在基督教的神學中,耶穌基督的死象征 人類反對上帝,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道橋梁去恢複上帝與人類之間的關系。因此,從這種古代啟示文學異象的觀念來看,釘死十字架代表上帝的國度來臨前那不斷加劇的混亂,也代表超越混亂之外實現上帝的新平安的可能性。但是從這種基督教神學的觀點,我們也能夠看到啟示的異象是無時間因素可言的。異象的意思,並不止于十字架和基督的福音;縱使異象的意義令人捉摸不清,它仍然表達了關于將來的真理。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