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會的演變及主的呼召(二)
壹 在撒狄的教會(啟三1~6)
一 時期
十六世紀初,就是主后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條質疑書」,發起宗教改革算起到主的再來。
二 撒狄原文字義
恢複,更正。
三 教會的情形
(一) 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雖然宗教的改革得到部分的成功,脫離了教皇專一的轄製,廢除了贖罪券,恢複了因信稱義的真理,恢複了平信徒自己讀經的自由;但在許多方面仍未脫離羅馬天主教的惡習影響。所以光有恢複的名卻失去了實際。
(二) 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
那剩下的,是曾經恢複過又一點一點快要流失掉的。雖然脫離了天主教的宗教儀文,又建立了宗派的敬拜規條儀文,恢複了公開的聖經,卻因一人講道,眾人聽道的長期習慣,實行自己讀經親近主的信徒漸漸減少。雖然恢複了因信稱義的真理,但因缺少操練敬虔,容讓世界和罪惡,失去了主觀的稱義,所以恢複的實際都快要死了。
(三) 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我們應該認識,啟示錄是說到進天國的書,不是講恩典的福音。對于尚未信主,尚未重生得著生命之靈的人,主體諒他們沒有勝過罪的能力,所以 是罪人的朋友(路七34),召罪人(太九13;可二17),不定罪的主(約八11)。但是主對一個相信 ,重生,從神生,已經有不犯罪(約壹三9),勝過世界(約壹五4~5)能力的信徒,主要求他們的義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太五20),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
(四) 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
雖然撒狄教會整體的信徒是不完全的,然而還有少數人是潔身自愛的,是自潔,脫離卑賤的事(提后二21),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連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厭惡(猶23)的人。這樣的信徒是穿白衣與主同行,主認定他們是配得過的。
四 呼召得勝者
「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三5~6)。
(一) 白衣
白是天上的顏色,無論是神自己所穿的衣服,是潔白如雪(但七9),二十四位長老,也是身穿白衣(啟四4),天使也是穿著潔白光明的細麻衣(啟十五6),凡被提有分的得勝者,都要有白衣穿(啟六11,七9,十九8)。每一位信徒,在重生時都已經得到一件白衣,那就是因信稱義,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啟七14)。但為要被提,作羔羊的新婦,我們必須有主觀的稱義,蒙恩得以穿上光明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
(二) 生命冊上要有名
主耶穌告訴門徒說,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20),信徒相信耶穌重生時,生命冊(腓四3)上就會記錄他們的名字。但失敗的信徒,他們的名字可能從生命冊上被涂抹(啟三5;詩六十九28)。但他們既然是重生了,有永生,所以不會沉淪,不會下火湖。這個涂抹是時間性的,可能會因此,千年國度期間,喪失了進入國度的資格,被丟在外面的黑裡(太二十五30)。但是千年國度之后,新天新地之前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時,不但有記載行為的案卷,還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啟二十12),表示那些千年國度之前,從生命冊上被涂抹過的名字,在那時會重新出現,而得以進入新天新地,聖城新耶路撒冷。所謂的涂抹,和不承認他的名,是同一件事的兩面說法。主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十32~33)。
貳 在非拉鐵非的教會(啟三7~13)
一 時期
從第十九世紀初在英國開始脫離宗派,站在弟兄相愛教會合一的複興后,逐漸普及世界各地。這個教會的見証會繼續到主的再來。
二 非拉鐵非的原文字義
弟兄相愛。
三 教會的光景
(一) 拿著大衛的鑰匙
大衛是建造聖殿的發起人,籌備人。所以大衛的鑰匙所表徵的,乃是教會的鑰匙。這個鑰匙所代表的是教會的權柄,也是屬天的權柄。凡教會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教會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主把這樣一把天國的鑰匙給了在非拉鐵非的教會,可見這樣的教會光景是完全正常,屬靈,合乎主的心意。
(二) 遵守主的道
「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啟三8),在非拉鐵非教會的弟兄們,因愛主遵守主的命令(約十四21),弟兄彼此相愛(約十三34;約壹三23),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略有一點力量,表示他們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可十二30;太二十二37),完全的,毫無保留的遵守。其他的各教會,也是遵守了主的話(因為不遵守主的話,就不是主的教會),但是他們的遵守是酌量的,有選擇性的遵守,不是盡了力,完全的遵守。所以才會被主責備。主的原則是先供應生命,然后叫信徒靠著那加給他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雖然我們所能作的不多,但主要我們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太二十五21,23),主不要我們像少年的官,雖然作了,還缺少一件(路十八18~25;太十九16~26;可十17~27)。不是作了多少的問題,乃是盡了力沒有的問題。
(三) 沒有棄絕我的名
很多信徒,他們是活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他們不會面臨因承認主名而殉道的事,也許很多人會說,我沒有否認過主的名,棄絕主的名。那知,許多信徒,口裡沒有棄絕主的名,卻用他們的生活,行為棄絕主的名。主使我們的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們走義路(詩二十三3)。主要因信徒們得了榮耀(約十七10),要叫世人看見信徒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他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往日以色列民到了所去的列國,使神的名被褻瀆(結三十六20);今日教會林立的分門別類,上千上萬的宗派,使主的名被質疑,被褻瀆。很多人用進出廟宇褻瀆神,進出酒吧,賭場,風化場所褻瀆神;用貪愛錢財,貪官污吏,授受賄賂褻瀆神;用離婚納妾褻瀆神;用停止聚會,不彼此相愛褻瀆神。凡因信徒的生活行動,叫世人對于神的救恩質疑的,就是棄絕主的名。
(四) 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說謊話的
經上說,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羅二28~29)。又說,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這就是說,肉身所生的兒女,不是神的兒女;惟獨那應許的兒女,才算是后裔(羅九6~8)。神不喜歡有名無實的情形(啟三1)。
猶太教完全失敗了,空有祭司的製度,宗教的儀文規條,物質的殿,和屬地的應許報酬,都是影兒,沒有屬靈的實際。但是天主教,更正教,也都落在同樣的情形,譏笑,輕視清心愛主的弟兄們,但是主看重非拉鐵非的弟兄們,愛他們。
四 主對非拉鐵非教會的應許
主對非拉鐵非教會的應許和呼召,和前面各教會完全不同。主對士每拿的教會有安慰和鼓勵,但沒有稱贊,也沒有責備。對其余的四個教會則有稱贊也有責備。惟獨對非拉鐵非的教會,只有稱贊沒有責備。對于前面五個教會,是在教會中呼召少數的得勝者。但對非拉鐵非教會的應許和語氣是稱贊整體的信徒,已經是得勝者,已經個個有冠冕了,鼓勵他們持守已經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主對他們的應許是︰
(一) 災前被提
世界末期的七年,可以分成兩個三年半。前三年半叫作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后三年半是大災難,而且是集中在中東地區。前三年半的內容是第六印,及第七印的第一到第四號筒。在第六及第八章中可以看到這些的詳細內容。這些所告訴我們的是,普天下每一個角落的事。只要那時還留在地上的人,沒有人能避免受試煉。除非那時你已經被提到天上神寶座前之外,無人能幸免受試煉。所以,我必在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啟三10);就是被提的應許。
(二) 在神殿中作柱子
當然不是指著物質的柱子,而是指著成為榮耀且主要的成員。被建造的教會是神的殿,神的居所,神的家。而得勝者是在這殿中的要員,柱子。他們是與基督一同作王的。
(三) 神的名,神城的名,主的新名
信徒重生所得的生命是神兒子的生命,是長子的生命。這個生命在信徒的裡面,叫作聖靈的印記,是將來得基業的憑據(弗一13~14)。我們所要得的基業,不是個別的基業,是與 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林前一9)。聖城新耶路撒冷是我們共有,共得,共享的基業。而為要承受這基業,僅有聖靈在我們的靈裡作印記還不夠。必須長大,使基督成形在我們裡面(加四19),活出基督,使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腓一20~21),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加六17)才可以。得勝者的印記,必須是顯明在額上(啟九4)才可以。這樣的信徒是有長子的名分(加四5),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來十二22~23,就是這裡所說的神城的名,是我們繼承基業的所有權狀)。神的名,主的新名寫在上面,就是在國度裡與基督一同作王的冠冕,是神敕封的名,也是表明信徒與國度的王關系之新名,也是得勝者在國度裡的身分。
五 主的呼召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三13)。我個人相信,這裡呼召,更多注重的是,其余的眾教會要受非拉鐵非教會好榜樣的激勵,從錯誤中出來,過正常的教會生活。
參 在老底嘉的教會
一 時期
從非拉鐵非的教會光景中墮落的教會,這種情形也是會持續到主的再來。
二 老底嘉原文字義
民眾的風俗,習慣,權利,要求。
三 教會的光景
在非拉鐵非的教會中,聖經和聖靈是最高的權柄,他們效法聖經(林前四6),隨從聖靈的引導(羅八4,6,14;加五25;西二13)生活行動,真理的亮光是空前的。
但一不小心就會落在屬靈的驕傲裡面,知識,道理,取代了靈的實際。眾人的看法,意見,作法,與要求,取代了聖靈的引導,聖靈的權柄。從非拉鐵非墮落的信徒,不會再落到撒狄和推雅推喇的裡面;教皇的信經規條,和牧師製度的有名無實是他們向來所不屑一顧的。所以從非拉鐵非出來的,就落到老底嘉,自高自大卻失去了屬靈實際的光景中。這種光景,很像猶太教中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比那些不長進的祭司更懂律法,因此坐在摩西的位上,教導人,吩咐人;但是他們能說,不能行(太二十三2~3)。
(一) 主的表明
針對老底嘉教會只會說說談談不實在的光景,主表明 自己是「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証的」;神是信實的,沒有是而又非的,在 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都是是的,都是阿們的(林后一18~20)。又因他們自作主張,取代聖靈的權柄,主也表明 的身分是「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提醒他們自作主張是錯誤的, 是教會全體之首(西一18),教會應該服在聖靈權柄之下,定規行事。
(二) 責備他們的不冷不熱如同溫水
明白神的心意,隨從靈的引導而行是熱。不明白神的心意,不知道如何行,心灰意冷,是冷。雖然明白神的心意,卻不把神的話當作生命的糧,生活行動的動力和指引,像外邦人(雅典人),不顧別的,把神的道理,當作新聞說說聽聽(徒十七21)是溫水。主恨惡這樣的態度,不合 的胃口,所以說「把你吐出去」。「吐出去」不是永遠沉淪,而是不允許他們進入國度的榮耀裡。他們是失了味的鹽,被丟在外面(太五13),被丟在外面黑暗裡(太二十五30)。
(三) 困苦,可憐,貧窮
老底嘉教會的信徒們,在道理上,知識上,自以為是富足的,發了財,一樣都不缺;但他們在生命經歷上,實際上卻是困苦,可憐,貧窮的。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是在生命的經歷中去領會,消化,儲存的,不是去研究,談談說說的。正如保羅在未遇見主之前,曾在迦瑪列門下,按著他們祖宗嚴禁的律法受教(徒二十二3),所以他在猶太教中,比他本國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加一14),但那只是外面的知識和道理上,不是生命上,屬靈的經歷和實際上。自從遇見主以后,他的態度就完全改變了。他越追求主,越發覺對于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認識的不夠多。雖然在道理上,他也許已經知道很多;因為新約聖經書信中大部分是他寫的。這樣的一位保羅,在他快要殉道之前(大約二年前),寫達于腓立比人書中,說,他把萬事當著有損的,他已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他盼望認識基督,曉得 複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 一同受苦,效法 的死;或者他也得以從死裡複活。他說,不是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腓三7~12)。這些認識,得著,都不是指著在知識和道理;而是指著生命的經歷和實際上。若是連使徒保羅都這樣說,當然就沒有人能說,「我是富足,已經發財了,一樣都不缺」(啟三17)。
老底嘉人須要「向主買火煉的金子」才能叫他們真正的富足。主勸他們用信心,向主取用,經歷,主的豐富,有分于神的性情(彼前一7;彼后一4)。
(四) 赤身
談談說說沒有行為,沒有生命的活出,就是赤身。主要求他們買白衣穿上,叫他們的赤身羞恥不露出來。「買」表示要付代價,「白衣」是聖徒所行的義(啟十九8)。老底嘉人所缺少的,就是不肯付代價,操練敬虔,行出,因與基督同活所得的義。他們需要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腓一11)才有白衣可穿。
(五) 瞎眼
這裡的瞎眼是指心中的眼睛(弗一18),是屬靈的瞎眼(彼后一9),需要蒙光照,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徒二十六18)。心中的眼睛,須要聖靈的恩膏(約壹二27)作眼藥,只有聖靈參透萬事(林前二10),能教導我們明白神的心意。老底嘉人已經失落了屬靈的實際,還看不見自己困苦,可憐,貧窮的光景,尚陶醉于自滿,自足,自高自大。我們都應該以此作借鏡。甚么時候,自以為看見了空前的亮光,異象的高峰時,很可能就是從非拉鐵非,墮落到老底嘉的時候。需要快快的回到靈裡,接受恩膏的教訓,才能看見自己的貧窮。
(六) 站在門外叩門
老底嘉的教會把主隔離在門外;主在那裡一點地位也沒有。這裡叩門,不是指叩信徒個人的心門,而是叩教會全體的門,老底嘉的教會,以眾人的意見,主張,決定行事。不是奉主的名聚會(太十八20),沒有主的同在,也沒有聖靈的權柄。但是主不愿意 的聖名,因著教會可憐的光景被褻瀆(結三十六19);所以就站在門外叩教會的門。若有少數儆醒的人,聽見叩門的聲音, 要進到他(個人,不是他們,不是團體)那裡去,與他一同坐席(表示有分于國度的筵席)。
四 主的呼召
「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 同坐一般。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三21~22)。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勝過了罪,死,魔,世界(約壹三8;提后一10;來二14;約十六33), 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弗四8),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夸勝(西二15)。 已得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二十八18;腓二9~11),坐在神的右邊(西三1)。這樣的一位主是信徒的生命(西三4)。雖然在老底嘉這樣逆境艱難中,要站住,要作得勝者,遠比在非拉鐵非的教會中艱難,但主呼召老底嘉教會中的少數忠心的人,要靠著從神生的,勝過罪和世界的生命(約壹三9,五4,18),作得勝者,應許他們與 同坐寶座上(啟三21),與 一同作王(啟二十4)。── 黃共明《啟示錄要義》
七個教會(二)
{\Section:TopicID=134}撒狄教會(三1~6)
當教會從使徒時代之尼哥拉一黨的行為,一直墮落到羅馬天主教時期,自稱為女先知的耶洗別掌了權,神就不能再容讓了,所以撒狄來了。「撒狄」的原意乃是「恢複」。撒狄這教會乃是神對推雅推喇的反應。全世界教會的複興歷史都是神的反應。甚么時候神開始作複興的工作,就是神在那裡起反應。神的反應就是人的恢複。撒狄的教會不單指改教時候的教會,乃是改教以后的教會歷史。
三章一節︰「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主在撒狄說 自己的名字,是「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乃是說出 自己的能力,也說明教會中一切負責發光者都是屬 的。所以惟獨 有權柄,可以支配他們,叫他們順服。以弗所說右手拿 七星,撒狄說有七星。以弗所是從使徒時代墮落下去,撒狄是推雅推喇恢複起來,有行為沒有愛心,是以弗所;按名是活,其實是死的,是撒狄,所以這兩個是配對的。
聖靈在啟示錄中都是表顯 自己工作的各方面,所以稱為神的七靈。 乃是與神的寶座發生關系的。在第一章我們看見 是在寶座的面前。在第四章, 是「七盞火燈在寶座前點 」(5節)。寶座是神無限權柄的代表,也是表明神在將來所要得 的榮耀和尊貴。寶座面前的七盞燈,乃是說到聖靈的能力能夠發出亮光,審判罪惡,成就寶座所要成功的。但是這事的成功,乃是根據主的救贖。因為在第五章我們看見耶穌基督乃是像羔羊一樣。而七靈是羔羊的「七眼」,奉差遣往普天下去(五6)。這並不是說到聖靈在教會中的工作,而是表明聖靈各種作工的方法和各種不同的性德來執行神的行政。神的七靈是神差遣到世界去作生命的工作,成全神的旨意在地上。
這裡所說的,分明是引自撒迦利亞書第三章九節和四章十節的話。我們如果注意撒迦利亞說預言之時的事,就要看見在這裡所引到撒迦利亞的話,是何等的有意思。那時,神已伸出 的手,拯救以色列人從巴比倫被擄的地方回來。撒狄教會和當日的光景真是相同﹗我們在撒狄的教會中,並沒有看見推雅推喇所犯的許多罪惡,這已經夠表明撒狄是已經蒙神干涉,由被擄中歸回得 了拯救。神在此要以色列遺民所 重的,也就是神要以色列的遺民所注意的,並不是神在外面所作的事,像古列、大利烏,和所羅巴伯的拯救;就是他們所建造的聖殿,也是應當站立在次要的地位;他們所應當注意的,乃是神在將來要怎樣藉 基督,和聖靈的能力,建造 所喜悅的。 將一塊有七眼的石頭,立在約書亞面前。這就是告訴這位大祭司說,他應當注意這位作根基的基督,如何是一切的根本,也如何充滿了神的智慧、和能力。這七眼是特別表明基督怎樣有聰明、智慧,在聖殿和禮拜的事上,得 神完全的喜悅。神對所羅巴伯所說的,就是「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亞四6)。神當日所要以色列民注意的,乃是那有七眼的石頭;神現在要 的教會注意的,就是那有七靈的基督。
主在這裡表明 自己有神的七靈,所以有無量的能力和無限的智慧,得以成功神一切所喜歡的。如果當日的改教家記得這個,他們就不至于仰望世界權勢的光顧和維持。因為這樣作,就難免使世界的權勢在教會中占一席之地。
主又表明 自己是有那「七星的」。七星在以弗所是指 使者說的,在這裡也同時指 光照說的。複興的工作,既在靈裡又在光中。七星表明一切的權柄,就是教會在主眼前所顯出的能力。在這裡,並不像在以弗所,主手拿 七星,主不過「有」七星而已。 並不是用能力把使者高舉起來,但是他們尚是屬乎 的。 要他們承認 的權柄,而信靠 供給能力以作成 的工。並不在 的右手裡,因人已經侵占 的地位了。如果教會記得主是有七星的,教會就能知道惟獨主有權柄,管理支配各教會中一切負責和發光的分子。如果教會明白這個,就不至于承認世上的君王和官長,有能力支配教會的職分;也不至于容讓各地的堂會,選舉聘請自己所喜愛的教師和牧師。七星應當在主右手才可以。教會中一切恩賜的支配,應當隨 主所命令的才可以。但是可憐,教會已經忘記了這個,所以就隨 人意設立了許多的組織和規章。無論在甚么地方,一有了人意的秩序,就沒有運用神恩賜的可能。
同時,主在這裡所表明的兩種性質,乃是相連的︰ 有七靈,又有七星,然而在更正教的各公會裡,真有不少屬靈的人,他們很注重靈性生命的問題──這自然是最要緊不過的,卻認為教會的政治問題是無關緊要的,許多羅唆的問題──宗派的問題──就可以不管了。可見他們注重主的靈力,而輕忽主的權柄。但是,主始終沒有一刻附和他們。主所要求的,乃是信徒在生命上承認主是有神的七靈的,在教會的地位上承認主是有七星的。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的活的,其實是死的。」我們看新約各處對死字的用法,比方提摩太前書五章六節,就知主在這裡並不是說,撒狄的使者尚未重生得救,只是缺乏生氣而已,不夠儆醒事奉主。他們自己是活的,然而並沒有能力叫群眾同活。這些就是改教后更正教的情形︰「名活實亡」。我想沒有人會疑惑路德馬丁不是神的仆人,也沒有人疑惑這改教不是神的工作。改教是偉大的工作,是神的反應。神的確藉 路德作出口,路德是神特別揀選的人,路德起首的時候,完全是撒狄,他的目的完全是為 恢複。但是改教並沒有把教會改到當初的情形去,不過是叫世界的教會變作「國家的教會」而已。「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改教是活的,但是還有許多是死的。到了后來又產生了許多「異議派」,如長老會等。于是更正教就有了兩種教會︰一種是國立的,一種是私立的。不論是國立的或私立的,主說她們都沒有回到當初的旨意裡去。
三章二節︰「你要儆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或作死)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你要儆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這是指 因信稱義和公開的聖經並從這些所得的生命說的。在撒狄整個歷史當中,這些是將要衰微了,他們從主領受的真是多,但是他們並沒有保守他們所得的。主叫他們恢複到原初的。「你要儆醒」,撒狄的信徒已經逐漸忘記主的再臨了。他們雖然沒有敗壞和迷信,然而冷淡和睡覺乃是他們的情形。儆醒是獨一的補救。今天在更正教裡,雖然聖經已經公開,但是人的章程還是有能力,所以主說︰「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主並不是說路德的工作不好,乃是說不完全。好,但是不夠好,很多都是有頭沒有尾。主是完全的主,所以 要求完全。
「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是更正教的遁詞。就是利用這一句話,我們看見更正教的宗派,一方面容讓罪惡,而一方面不完全聽從聖經。他們好像是以為「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連「完全」就都不必追求。教會和個人無論如何,總是不會完全的,打算脫離一切的罪惡,遵行所有的經訓,又是何苦呢?因為有了這一個推辭,所以,許多神眼目所定罪的,都在更正教的各公會中寄生──其實這些就是宗派的生命,這個就是降低神的程度。然而,神注視完全, 也要以完全來審判 的兒女。 愿意施恩給失敗的人,但是 恨惡降低程度,而坐 自滿自足的人。我們寧可將神的程度擺在面前,而達不到,勝于降低 的程度,以為我們已經完全成功了。這是教會、個人的危險,凡不是進前到完全的,都要退后到衰微的地位。
三章三節︰「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
更正教的歷史是一本複興的歷史。感謝神,撒狄常蒙神的賜福。可是一有神的賜福,人就組織一個東西來盛神所賜的福。神的賜福雖然還有,那個范圍卻就只有那么大了。更正教好像一個杯。在複興起頭的時候,甚么地方有活水,人們就往甚么地方去。甚么時候神的靈在那裡運行,人們就往那裡去。結果人們就用一個杯,要想保守活水不流去。頭一代這個杯是滿的,第二代只剩下半杯,到了三代五代,水沒有了,只是一個空杯。結果呢,神又有一個反應,又是一個撒狄,人總是想活水寶貝,要用一個機構來保守,但總是一代不如一代,直到乾了為止。等它乾了之后,神另外在曠野又給了活水。全部更正教的歷史,就是用撒狄來代表,複興之后還得複興,整個的歷史就是複興的歷史。
一面有複興,感謝神;另一方面在神面前要受責備,因為總沒有回頭到當初去。問題不是「目前」怎樣領受,怎樣聽見。問題是「當初」怎樣領受,怎樣聽見,在使徒行傳二章裡,有一些人得了救,神說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和交通、擘餅,祈禱。基督的交通就是使徒的交通;基督的道理就是使徒的道理。我們不能發明一個交通,不能發明一個道理。推雅推喇的錯誤,就是她自己造教訓,有了耶洗別。神不是叫我們去發明,神乃是叫我們去領受。在二十世紀,甚么東西都能發明,但是道理不能發明。我們可以在靈裡講發現,但是在道理上卻沒有發明。
「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臨」字是降臨的「臨」。「到」字在希臘文是Epi,應當譯作「于」。乃是說︰我要臨于你的身邊,不是臨于你的身上,是在你之外。賊的來就是一個Epi的來。我們在這裡,他從旁邊溜過了。主用字頂巧妙,你可以把它翻作︰「我要臨過你,但是你還不知道。」賊來不會把賤物偷了,總是偷上好的。主也要把地上最好的偷去。聖經裡從來沒有「教會被提」這一句話。按 哥林多后書五章十節來說,自然每個信徒,無論他的靈性情形如何,都要被提。但是聖經所表明的。被提決非只有一次。被提原是以麥子收入倉為預表,因此成熟的先后,定規收割的前后。因 成熟期間之不同,所以才有初熟、收成和拾遺(利廿三)的分別。每一個信徒都要被提,但不都在同時。
信徒若被主臨過,他就要留在地上,經過大災難,因被烤熟而陸續被提(參閱啟十四章注釋{\LinkToBook:TopicID=181,Name=第七章 初熟的果子,莊稼和葡萄的收割(十四1-20)})。許多神的兒女都覺得主耶穌快再來了,那個日子現在更近了,盼望我們夠寶貝被主「偷」去(參帖前五2、4;太廿四43)。
三章四節︰「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近的。」
「幾名」就是幾個人,主認識他們每一個的名字,也注意他們每一個。「幾名」也是表明數目的微小。這幾名的榮耀,就是他們「未曾污穢自己的衣服」。「不沾染世俗」(雅一27),「連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23),原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撒狄的教會已經墮入世界的平面之下,這個世界是已經被基督徒所收留,所以「這幾名」乃是得勝過「教會化的世界」者,這自然是比勝過世界本身更艱難。然而信徒總不能因甚艱難而退后。
「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當神按公義審判信徒時,「配得過」否的問題,完全只看信徒自己得救后的行為而定。罪人不能因不配而沉淪,信徒也不能因不配而得賞。我們站在神前面的時候,是穿上基督,因為基督就是我們的白衣。但是當我們站在基督審判台前,我們是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十九8)。這「義」字在希臘文是多數的。
三章五節︰「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
主對撒狄得勝者的應許有三︰
(一)穿白衣。本書中另有四次講說穿白衣︰七章十三節是說到從大患難中出來三人的潔淨;六章十一節是說到殉道者們得蒙主悅納;四章四節則是說到二十四位長老的無罪;十九章九節告訴我們,羔羊的新婦也是穿白衣的。白衣乃是天上的衣服(太廿八3;徒一10;可九3;但七9)。因為信徒在地上而有天上的行為,因忠心而與不潔分別,所以他才能得 這個。
(二)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生命冊乃是一本古書,因為許多人的名字,從創世以來,就記在羔羊的生命冊上了(十三8)。出埃及記三十二章三十二至三十三節說︰「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所寫的冊上涂抹我的名。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涂抹誰的名。」詩篇六十九篇二十八節也說︰「愿他們從生命冊上被涂抹,不得記錄在義人之中。」這樣看起來,從生命冊上涂名,是一件可能的事。就是本處聖經也有這樣的意思。因為,惟有得勝的聖徒才不被除名;這樣,則失敗的基督徒,當然是要除名的。但是所示錄二十章又告訴我們說︰當白色大寶座審判時,凡生命冊上沒有名的,就被扔在火湖裡。這樣說來,不是得救的人尚要沉淪么?這真是一個難以解釋的所在。相信信徒可以永遠沉淪的,就要以這一節聖經為把柄。相信信徒永遠不會沉淪的,就要用許多理想的話語來解釋這一節。但是按 聖經的教訓來看,這裡的難題和二章十一節是一樣的。我們相信︰我們在二章十一節的講解,乃是完全合乎聖經的。神在千年國時,就是得勝者特別受賞賜的時候,將那些失敗信徒的名字,從生命冊上暫行涂抹,到千年國后,又恢複了他們;所以當末次審判時(廿25),他們尚是得救的。
更淺顯的說,這裡不是記名沒有記名的問題,乃是承認不承認的問題。主所承認的人有分,主所不承認的人沒有分。名字都記在生命冊上,但是主所不承認的人,好像把他圈一圈,這個人就沒有分。這裡不是永世的永生的問題,乃是能不能同主掌權的問題。記上了而沒有分,是件可惜的事。
並且這樣的應許,是何等的寶貝呢﹗在現今的時候,信徒因為要跟從主,教會就要棄掉他們的名,以為是惡(路六22)。雖然在人的會友名冊上,他們的名字要被人涂抹;然而主卻應許 的小群說,無論如何,他們的名總不會從生命冊上被涂抹。人可以厭棄他們,但是主要收留他們。這是何等的安慰人呢﹗
(三)要在父和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雖然在現在的時候,好像與更正教的罪惡分別,不過是一件小事,也許是一件被人輕看的事;然而在那日,主卻要在天父前,在天軍前,承認稱贊這樣信徒的名字。這是甚么應許呢?主要認他的名﹗我們如果忠心,就有一天,我們的主要在千萬的使者面前,和 父的面前,說出我們的賤名﹗我們被人輕看,沒有人知的名,能夠在主的口中,在父和使者的耳中,在生命冊上,這是何等的奇妙﹗
愿意我們每一個都有耳聽主對撒狄所說的話,也沒有一個人缺失了撒狄得勝者的特點。
{\Section:TopicID=135}非拉鐵非教會(三7~13)
下頁畫了一個系統表,也許會使我們明白一點。頭一段代表使徒時代的教會。以弗所雖然已經是一個放松的教會,但還是一條直線,因為主承認以弗所教會是接在使徒教會之下的。士每拿來了,又接上去。士每拿的的確確是一個受苦的教會,沒有贊美,也沒有責備。別迦摩來了,她不繼續在使徒的正統之下,她和世界聯合起來,轉彎下去了。她接在士每拿教會之下,但不是繼續在使徒教會正統之下的。自從別迦摩轉了大彎之后,推雅推喇就接在別迦摩之下,和別迦摩成一條直線的。撒狄是從推雅推喇出來,她也轉了彎──回頭的轉彎。推雅推喇要一直繼續到主耶穌再來,撒狄也要繼續到主耶穌再來。然而,非拉鐵非是回到使徒正統的教會。非拉鐵非也有一個轉彎,乃是回到聖經中當初地位的轉彎。恢複的轉彎始于撒狄,完成于非拉鐵非。以后還有老底嘉,卻因驕傲而墮落。又滑離了恢複的直線。
在七個教會中,五個受責備,兩個沒有受責備。那未受責備的兩個︰士每拿和非拉鐵非。士每拿的困難是猶太教;非拉鐵非也有猶太教。在士每拿教會裡,主說︰「叫你們被試煉」;在非拉鐵非教會裡,主說︰「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主也只對兩個教會說到冠冕,對士每拿說︰「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對非拉鐵非說︰「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這兩個教會有這幾個相同點,顯明她們是在一條線上,就是在使徒教會正統的線上。撒狄教會是一個恢複,但是不完全,而非拉鐵非恢複到了合乎主的心意。「非拉鐵非」在希臘文是兩個字合成的;「非拉」(Philo)的意義是「相愛」,「鐵非」(adelpyhos)意思是「弟兄」;「非拉鐵非」就是「弟兄相愛」的意思。「弟兄相愛」乃是神的預言。在撒狄之后來了一個大恢複,就是「弟兄們」見証的興起(注︰有關弟兄們運動,《教會的正統》第六章{\LinkToBook:BookID=306,TopicID=131,Name=弟兄相愛}有更詳盡的介紹,請參閱。),一八二五年在英國杜百齡有幾位信徒脫離了宗派,站合一的立場。教會中弟兄彼此相愛,把居間階級取消了,這個就是非拉鐵非。弟兄運動,比改教的運動還要大。非拉鐵非所給我們的東西,是改教所沒有給我們的。我們感謝神,教會問題到了弟兄運動就得了解決,神的兒女的地位差不多都恢複了。
如果要仔細述說弟兄中間的人,至少有千名以上,都是主所重用的人。所以怪不得潘湯(D. M. Panton)說︰「弟兄的運動,其重要性乃是遠超過改教運動。」格裡斐多馬(Griffith Thomas)說︰「他們乃是神兒女中最會按 正意,分解真理的人。愛昂賽(H. A. Ironside)說︰「不管是認識或不認識弟兄們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受了弟兄們的幫助。」所以,在量上,在豐富上,你看見她比改教更大,弟兄運動遠趕不上改教出名,乃因改教是刀和槍打出來的,且與政治發生關系,但弟兄運動是傳道傳出來的。
三章七節︰「你要寫信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
神對非拉鐵非教會贊美甚么呢? 說是弟兄相愛,居間的地位完全被除去了。教會裡面不分猶太人或希利尼人,自主或為奴的,或男或女,教會裡都是弟兄。當我們的眼睛被神開啟了,就要看見︰比別人高,在世界是榮耀,在教會裡卻沒有這個分別。
「那聖潔、真實,拿 大 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聖潔是 的生命, 自己就是聖潔。 在神面前就是真實, 就是神的實際,神的實際就是基督。 手裡拿 鑰匙,主說 拿 大 的鑰匙,意思就是權柄。不是武力的問題,不是廣告的問題,是開門的問題。
三章八節︰「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
我們讀到這裡,自然聯想到所羅巴伯回來以后,有位先知說︰「誰藐視這小事的日子?」(亞四10達秘譯本)我們不要輕視小事的日子,就是從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余民重建聖殿的日子。他們一批一批的回來,他們建造了聖殿,他們很像是一個弟兄運動的預表。有許多人,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因為這殿比起所羅門時的榮耀差得太多了。但是神卻藉 撒迦利亞說︰「你們不要輕看小事的日子,因為這是恢複的日子。」主在這裡也說同樣的話︰「你略有一點力量。」教會今天在世界的見証,如果拿來和當初五旬節比較的話,這真不過是小事的日子。
「也曾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道所包括的何其大呢﹗道包括主命令的大綱和細則,非拉鐵非的信徒並非守到代價太大時便放棄,乃是無論「榮耀羞辱,美名惡名」都是一樣的遵守。教會歷史中沒有一個時代裡,有人認識神的話語像弟兄們一樣。亮光之多,可說如同洪水巨流傾倒而下,你就是遇見他們中間一個頂簡單的信徒,也比許多教士還認識神的話。
主說︰「你沒有棄絕我的名。」從一八二五年后,弟兄們說,我們只能稱為基督徒(Christians)。許多信徒根本的思想是主的名字還不夠,需要宗派的名字才行。所以自稱是「 斯理人」、「路德人」、或「浸信人」。但是主說︰你們「不棄絕我的名」。一切別的名都是羞辱 。感謝神,弟兄們除了基督徒外,再沒有其他分別的名字,他們是弟兄,不是「弟兄會」。他們看見愛分門別類乃是愛弟兄最大的攔阻。人若不除去愛門戶的心,他就不能愛弟兄。
「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主對非拉鐵非教會說到「敞開的門」。人常說︰你如果照聖經而行,不久門都要關了。順服主最大的難關,就是關門,但是這個非常的應許是何等的安慰人呢﹗「門」是指 我們為主作証、作工的機會說的(林前十六9;林后二12;西四13)。但是照 本書去看,則有更深的意思。若我們取以經解經的態度就要看見這裡門的敞開,自然是和四章一節的門相連的︰「此后,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到這裡來。」所以,開門的意思就是被提上天。這門不只是在地上為主作工時賜給我們的,並且也在工作完成之后作為賞賜,就是進入天上特別榮耀的門。
三章九節︰「那撒但一會的,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說謊的,我要使他們來在你腳前下拜,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
以往我們已經看見最少有四件東西叫基督教變成猶太教︰居間的祭司,字句的規條,物質的聖殿,和屬地的應許。從前基督門徒在猶太教大組織的面前,是如何被輕看譏笑,現在非拉鐵非的信徒在猶太化的更正教各大公會面前,也是如何被人瞧不起。這一節的話將非拉鐵非和士每拿聯合起來(二9)。「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在基督審判教會的中間,竟然說到 的愛來﹗原文的「我」和「你」都是特別注重的。「你」──這些特別的你,作真實非拉鐵非人的你,遵守我道,高舉我名的你──乃是「我」所愛的。感謝主﹗全世界各地都有這么一個運動,弟兄們所在的地方,猶太教就失敗了。在真認識神的人當中,猶太教主要的力量現今已經成為過去了。
三章十節︰「你既遵守我的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
「你既遵守我的忍耐的道」,這是和第一章的「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相連。你不可以把「忍耐」兩字當作形容詞用,因為這裡是名詞,不是形容詞。今天是「基督的忍耐」的時候, 今天的道是忍耐的道。 在這裡沒有名譽,作一個卑微的人,還是一個拿撒勒人,還是一個木匠的兒子。因我們是基督蒙塵的伴侶,所以我們只盼望在這裡受辱。
「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時候」兩個字在原文是「鐘點」,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要保守你免去普天下人受試煉的那個鐘點」。全世界受試煉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是指大災難。你碰不 那個災難,因為在那個鐘點沒有到之先,我們已經被提了。然而那些失敗的信徒還是在地上受撒但和它臣仆的虧(十二17,十三7)。全部聖經裡面只有兩個地方講到被提的應許︰一個是路加福音二十一章三十六節,一個就是啟示錄三章十節。今天要跟從主不隨便的過日子,學習非拉鐵非所走的路,並且求主拯救我們脫離這一切要來的試煉。
三章十一節︰「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
主說「我必快來」,所以這個教會要一直繼續到主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就是「我的道」「我的名」。「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整個非拉鐵非全都有冠冕了。別的教會是如何去得的問題,這裡是如何不失去的問題。主說你們冠冕都有了。全部新約只有一個人知道他自己有冠冕,就是保羅(提后四8),所有的教會中也只有非拉鐵非知道自己有冠冕。「持守……免得人奪去」的意思是,不要從非拉鐵非出來,放棄你的地位(約貳8)。主如此嚴重的吩咐,是說明非拉鐵非也有她的危險。禍哉﹗事實上真有這樣的事發生。二十多年后,弟兄們也分裂了。他們分裂為「閉關」和「開放」兩派,而兩派中又有好些的分派。所以在非拉鐵非也有得勝者的呼召。
三章十二節︰「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又要將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並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
弟兄們彼此革除的事,在非拉鐵非很多,但是在這裡不再會被革除了。在神的殿中作柱子,柱子除去就不成。非拉鐵非叫神的殿站住。當所羅門造殿時有兩根柱子,一名雅斤,一名波阿斯(王上七15、21),作當日聖殿最奇妙、最有力的裝飾。但將來當比所羅門更大者建造一更美好的殿時,得勝者要在那裡作榮美的柱子。雅斤(意即 要建造)和波阿斯(意即裡面有能力),在複活時都要應驗在得勝者的身上。有三個名字寫在上面︰神的名,新耶路撒冷的名,和主的新名。神永遠的計劃完成了。非拉鐵非的人歸于主,也滿足了主。
三章十三節︰「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請你記得,神並沒有把 的心意隱藏起來,神已經把道路很清楚地擺在我們面前。
{\Section:TopicID=136}老底嘉教會(三14~22)
你如果問,到底老底嘉是指 那個教會呢?好多人都答不出來。許多神的兒女對老底嘉弄不清楚,有人打算從她學習個人的功課,有人把她當作普通教會荒涼的情形來看。但是主卻是在這裡說預言。
老底嘉,這名字非常特別,是兩個字合起來的︰「老」(Laos)是常人,民眾的意思︰「底嘉」(dicea)有三個意思︰一、風俗、習慣,二、權利,三、要求,判決。所以老底嘉的意思就是常人的風俗,或是眾人的意見。簡單的說就是民俗、民權、和民決。在這裡,我們就很明顯的看見教會已經是失敗了。當非拉鐵非墮落的時候,弟兄(adelphos)就變作眾人(Laos),愛心(philo)就變作意見(dicea)。如果神的兒女不站在非拉鐵非的地位上,他跌倒了,他失敗了,他回不去撒狄。一個人看見了弟兄相愛的真理,就是想回更正教也回不去了。他既不能站穩在非拉鐵非裡,結果他就從非拉鐵非退化變成了老底嘉。從羅馬教出來的,叫更正教;從更正教出來的,叫弟兄們;從非拉鐵非出來的,就叫老底嘉。
在撒狄中,權柄操在牧師製度的手裡。到了非拉鐵非,權柄操在聖靈的手裡。現在在老底嘉既不是聖靈掌權,又不是牧師製度掌權,就變成常人掌權了。多數人贊成就行了,這個就是老底嘉。雖然老底嘉的民意、民權,是合乎今日的潮流;但是基督卻是關在老底嘉的外面,問題並不在于權柄是在多數人或少數人的手裡,或是由這一等人移到另一等人身上,在實際上卻無補于事。基督必須得 合法正當的地位。非拉鐵非和老底嘉在外表上,在教會的地位上,差不多很像;所不同的,非拉鐵非有愛,老底嘉有驕傲。老底嘉就是驕傲的非拉鐵非。只有墮落的非拉鐵非,才能變成老底嘉。老底嘉的致命傷乃是驕傲。受過非拉鐵非教訓的人,知道教皇和聖品都不是我們當順服的,我們所當順服的就是基督和 的話。這樣的人如果再墮落了,他就不僅不遵守主的話,就是耶洗別,和聖品階級的話也是他所厭棄的。這個結局是隨 己意、情欲來行事為人,人如果不肯接受基督的軛,自己的意思就要比從前更背叛,這就是老底嘉。神的一切 都要應驗,沒有一樣落空;主耶穌在世上就是為 神的工作作見証。神所創造這么多的人物,主是元首。
三章十四節︰「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証的,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
主用三方面來表明自己到底是如何︰
(一) 是「那為阿們的」。基督是成功和証實神一切的思想和目的者(林后一19-20)。教會在地上的本職,原是為 証實神的應許。阿們的意思就是「真理,絕對的的確」。我們若不贊成主的應許,就不能得 的稱贊(賽七9)。凡是要在阿們之后、之外,再加上甚么者,都要失去阿們。
(二) 也是「為誠信、真實見証的」。教會本當繼續基督的工作在地上作神的見証,但因教會不忠不貞的緣故,主要厭棄她作見証的地位。然而 自己依然忠心,基督的見証要帶領人心再親近 ,和一切神所寶貴的。
(三) 也是「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更好是譯作「神創造的起始」。這稱呼與箴言八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相連︰「在耶和華得 我為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原文)歌羅西書一章十五至十八節也有像這樣的話︰「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一切造物中首生的。因為萬有都是靠 造的,一概都是 造的,又是為 造的。 在萬有之先,…… 也是教會全體之首, 是元始,……」(原文)在這裡我們不只明白主耶穌不是受造者,更看見 為神造物的起始,和 作教會元首的關系。老底嘉沒有地位給 ,但是聖經說︰主耶穌是應當「在凡事上居首位」。尤其叫我們覺得主耶穌在此有意這樣相連的,就是在歌羅西書裡共有四次提到老底嘉,而聖靈又命老底嘉人來讀這封書信(西四16)。
當一位信徒知道主耶穌是「神創造的起始」時,他的生命和眼光都要改變。神完全厭棄舊造, 以為主耶穌才是起始,亞當那裡算得一回事﹗老底嘉卻在基督之外堆積許多屬乎舊造的,所以主將這名稱告訴他們。
三章十五至十六節︰「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撒狄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老底嘉也不冷也不熱。對以弗所是「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對老底嘉是「把你吐出去」,主不再用他們。
不冷也不熱就是人的中庸之道,這種依違兩可的態度,都是那些已經聽見真理而心裡懼怕十字架者才如此。主最不喜歡有口無心的服事 。 恨惡腦府裡充滿了各種深奧的道理,但是心卻是不冷不熱地對 自己。在我們看來,恐怕羅馬教的污穢,更正教的腐敗,更為可惡;我們曾否想過「溫」乃是最壞的么?然而主最恨惡的就是這個。
這裡的「吐出去」並不是說要永遠沉淪,乃是表明主對他們信 以后的見証是何等的不喜悅。因此要棄絕他們,不讓他們再作為見証。信徒原是在主的「口中」,信徒怎樣渴慕主,主也是怎樣渴慕信徒。 盼望他們的情愛和聖潔,來涼 焦渴的舌尖。 盼望「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賽五三11)。但是信徒卻如溫水不冷不熱,不合主的胃口,所以,主只得把他們吐出去。這正應驗馬太福音第五章十三節的話,失味的基督徒要同耶路撒冷在大患難的時候,被外邦人踐踏。
三章十七節︰「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
豐富是非拉鐵非的情況,而夸口豐富,屬靈的驕傲是老底嘉的標記。老底嘉的原則是徒有知識,缺乏生命,以自己為中心,自滿自足,自高自大。但是主說︰「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太五3)前面我曾提起弟兄運動比改教還要重大。然而,由于弟兄們在行為方面,在真理方面,比甚么人都強,結果有的就驕傲起來了。但是屬靈的事,一夸口就逃跑了。
跟從主的人沒有驕傲,我們得在主面前學習謙卑,有的時候,我聽見有的弟兄說︰「神的祝福在我們中間。」說這話的時候,特別要小心,一不小心,那就是老底嘉的味道。我警告你們,要不說驕傲的話;只有一直活在神面前的,才不會看見自己富足,才能不驕傲﹗「困苦」這個字和羅馬書七章二十四節保羅所說的那個「苦」,是同樣的字。主在這裡是說︰你像保羅在羅馬書七章一樣;在屬靈方面,你是苦的,你是尷尬的,從主眼光看是可憐的。底下就指出他們是困苦可憐的三個緣故︰一個是貧窮,一個是瞎眼,一個是赤身。
三章十八節︰「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真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
「我勸你」──團體的情形雖然這樣的壞,但是基督以為個人還是有挽救的可能。主是為 他們的好處起見來勸他們,真是叫人希奇 的忍耐和柔細。「向我買」──救恩是白給的(賽五五1),可見主並非對尚未得救者說話,乃是勸勉那些有名無實的信徒應當出代價來買。千萬不要想,你能依然保守你老底嘉的富足,而主肯將 在此所許的白給你。
關于貧窮方面,主對他們說︰「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他們雖然道理富足,但是,主看他們仍舊是貧窮的。必須有活的信心,不然神的話語對他們就沒有用處。他們的失敗,他們的不好,就是因信心沒有了。彼得說,火煉的金子就是經過試驗的信心(彼前一7),雅各也說惟有在世上真貧窮的人,才會在信上富足(雅二5)。主喜歡看見 的子民在苦難的火爐中煉盡他的渣滓,而在 顯現的日子發光閃耀。主就要讓他再得回他已失去的提接(就是彼得所說的)和國度(雅各所說的)。
關乎赤身方面,「白衣」是指 行為說的,聖徒信主稱義后所實行的義行,乃是他顯現在人前和基督審判台前的白衣。神的目的是要他們沒有玷污,像衣裳是潔白的一樣。神要他們一直行走在 面前,赤身在神面前是不可能的。主耶穌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守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2)。這個是白衣。主要人有一個夠清潔的目的,有一個夠清潔的存心,來為主工作。有許多的存心,你一摸就覺得裡面有許多的污穢,不是白的。
第三件事是買藥膏來擦你的眼睛,這是聖靈的啟示(約壹二20、27)。要有聖靈的啟示,你才能算看見。道理太明白了。聖靈的啟示反減少了。許多人是行走在別人的光中。所以我們要在神面前學習一件事──買藥膏。
三章十九節︰「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
主耶穌是因為愛,所以才如此責備管教(來十二6、8)。他們雖然使 憂傷、棄絕 、羞辱 ,使 作嘔,關 在門外,但 仍然「疼愛」、「鍾愛」他們。最奇妙的就是在這七封信裡,主只對兩個教會說 愛她們︰一是最好的非拉鐵非,一是最壞的老底嘉。對非拉鐵非說,好叫他們不退落,對老底嘉說,好叫他們不灰心。然而主並不叫他們再去作甚么新的,只叫他們「悔改」,自知自承從前的驕傲與失敗。
三章二十節︰「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這個門是甚么門呢?許多人拿這一節聖經去傳福音。傳福音是可以借用的,這句話借給罪人用是可以的,但不能久借不還。這節聖經是對神的兒女說的,所以這句話不是指 主叩罪人的心門。這個門在原文是單數的,所以是指教會的心門。主是教會的元首和起頭,但是 反而站在教會門外﹗
我們應當知道,主現在是在教會的組織(或組織的教會)的外面。主與個人的同在,除了得救沒有別的條件;但主與團體同在的條件,乃是在乎歸于主的名下(太十八20)。老底嘉太充滿了己見、己意、已經變為人的家了。所以主就永遠退在負名教會的外面。就是那些在組織教會之外者,如果也陷入人意的地位,主的同在就沒有了,在那裡聚集的聖徒們也不能說是歸于主名聚集了。
主叩門, 卻不破門, 要門內主人的心。「 敲門說︰我的妹子,我的佳偶,我的鴿子,我的完全人,求你給我開門,因我的頭滿了露水,我的頭發被夜露滴濕。」(歌五2)這是站在門外的苦況﹗我們切不要像這懶惰的新婦,等到太遲時才去開。
「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這「若有」兩字給我們看見,開門是個人的問題。教會的門雖然開不起,個人的門也許開得來。我們不要虛望老底嘉全體複興,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個人尚有肯悔改的。
並且,真理有兩條線︰一個是主觀的,一個是客觀的;一是經歷,一是信仰。弟兄們最大的失敗,就是太注重客觀的真理──對基督的信仰,而忽略主觀的真理──聖靈在裡面的工作。「我要進到他那裡去」,就是客觀變成主觀。主也在此將有心為 的人從一個被定罪的教會裡分別出來。這樣看來,我們怎能盼望教會全體都複興呢?這不過是一個無根據的虛望。主以為只有個人要聽從主。不要悲觀,也不要樂觀。「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凡肯開門接納主的,在今生,就能與主有親密的交通,和從交通而來的喜樂;在來世,就要在國度裡與主一同坐席(十九7)。
三章二十一節︰「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 同坐一般。」
在七個教會的得勝者的應許中,許多人說這個最好。所有的得勝都當像主耶穌的得勝(約壹五4,二13、14,四4;約十二31)。今日的環境、試煉和引誘,不過都是訓練來世的君王而已。得勝者在此有一個很高的應許,為甚么呢?教會時代到了這裡就結束了。那么,得勝者就在這裡等候主耶穌再來,因此寶座就在這裡。―― 倪柝聲《啟示錄釋義》
第六章 撒狄──更正的教會(三1-6)
一節︰「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我們應當記得︰這末了的四個教會是特別的,雖然她們在歷史上是后者跟 前者之后而生,但是她們卻都繼續到主的再臨。她們並不像起初那三個教會,彼此互相代替而興于世︰士每拿代替以弗所,別迦摩代替士每拿。現在撒狄並不代替推雅推喇。她不過是繼續在推雅推喇之后而生,然而她卻是與推雅推喇一同存留到主再臨。這是我們所必須記得的。我們如果知道撒狄不過是在推雅推喇之后,而又是與推雅推喇一同存留的,我們就不難知道撒狄的教會,是指 那一個時代教會說的。
如果推雅推喇是代表中世紀的羅馬教,則撒狄必定是代表複原教,或者稱為更正教。「撒狄」這兩字,在原文裡有「恢複」的意思,但是我們要小心,不要把撒狄算作路德改教時候的教會。我們雖然知道撒狄是指 更正教說的,然而我們必須分別撒狄到底是更正教長久歷史中的那一段。因為照 這封書信來看,好像裡面所講教會的光景,並不是改教時候的事,乃是改教以后的情形。路德和他的同工們,在他的本地方和外國所作的見証,乃是聖靈直接的工夫。我們可以說是聖靈改教,並不是路德改教。主在這一封信裡所說的,並不是改教的光景。改教乃是神自己的工作,神所審判的並不是改教的事,因為 不能審判 自己的工作。主在這裡所要 的教會負責的,乃是她在改教以后所有的情形。
當路德的時候,耶洗別的教會甚為猖狂,除了一些人私下為 現行的罪惡悲嘆之外,幾乎沒有一處不接受耶洗別的教訓。神的兒女與世人完全聯合。不吃祭偶像之物,已經變為一件希奇的事。除了神的遺民以外,真的沒有別人知道如何離開罪惡。就是在這一種的環境中,神揀選預備了路德作 的器皿。神尊重路德,叫他得 權利能夠呼召神的兒女歸回到聖經來,知道他們是因信稱義的,他們所應當聽的乃是神自己的話,不是人的話。在這樣的光景中,好像在陰翳的夜裡,看見了曙光一樣。神現在從高天降下活水來,養活許多枯乾的生命,叫他們有能力脫離羅馬的捆綁。千萬人在這個時候加入這個改教的大運動。然而這樣的光景並不長久﹗
自然,誰也不能疑惑改教是聖靈的工作。但是在改教之后,我們所看見的,不過就是熱心為道,以及神奇妙的祝福逐一冷淡下來。就是當初是神的工作者,現在也變成冷淡的具文。更正教已經變成一種大勢力,因為人要利用這種勢力,所以就失去聖靈的能力。到了末后,更正教的意思,不過就是反對羅馬教而已,並沒有別的甚么。至于他所得的亮光和真理,不過都變成她與羅馬教爭戰的兵器而已。這個就是撒狄。撒狄所代表的並不是滿有聖靈能力的改教,而是失去能力和生命的更正教。這就是撒狄。她要逐漸腐敗,一直到末了。
我們應當知道,主寄給撒狄教會的這一封信,是最嚴肅不過的。這一封信是寄給一個負名的教會,論到這負名的教會所當有的責任。照 主的眼光來看,照 負名教會的名稱、性質和責任來看,這一封書信真的應當令每一個聖徒生起尊嚴的心。我們現在所對付的,自然有許多是推雅推喇(羅馬教)的遺傳,但究竟我們和推雅推喇的教會,還沒有甚么直接的關系。我們現在眼睛所看見的,耳朵所聽見的,幾乎都是撒狄(更正教)和撒狄的事。如果我們知道撒狄所負的責任是何等的大,和她所在的地位是何等的危險,那么我們就要受教訓。雖然主寄給撒狄教會的書信是這樣的嚴肅,但就是在這書信的起頭,我們得 最大的安慰。責任越大,我們所得 的安慰也越多。雖然一切都要失敗,但是主基督卻是豐富的,能夠補滿 教會的需要。就是在這一種的光景中,主把 自己永不改變的豐富表明出來,叫 的教會知道,在 的名字裡充滿了我們所缺乏的。 說 自己是「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主在這裡說到 自己的能力,也說到教會中一切負責發光者都是屬 的。所以惟獨 有權柄,可以支配他們,叫他們順服 。
聖靈在這一本書中,都是表顯 自己工作的各方面,所以稱為神的七靈。 乃是與神的寶座發生關系的。這裡並不像 與基督的身體發生關系時那樣的合一。在第一章裡,七靈和基督是有分別的︰我們看見 是在寶座的面前。在第四章裡,我們看見 是「七盞火燈在寶座前點 」(5節)。寶座是神無限權柄的代表,寶座也是代表神在將來所要得 的榮耀和尊貴。寶座面前的七盞燈,乃是說到聖靈的能力能夠發出亮光,審判罪惡,成就寶座所要成功的。但是這件事的成功,乃是根據于主的救贖。這是第五章告訴我們的。因為在那裡,我們看見主耶穌基督乃是像羔羊一樣,而七靈是羔羊的「七眼」,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這並不是說到聖靈在教會中的工作,而是表明聖靈各種作工的法子和各種不同的性德,來執行神的政治。聖靈在這裡乃是彰顯 自己的能力和充滿、成全神的旨意在地上。
這裡所說的,明是引到撒迦利亞書三章九節和四章十節的話。我們如果注意撒迦利亞說預言之時的事,我們就要看見這裡所引到撒迦利亞的話,是何等的有意思。當先知預言的時候,神已經伸出 的手,拯救以色列人從巴比倫被擄的地方回來。這是神用恩典干涉以色列人的事。撒狄的教會和當日的光景真是相同﹗因為撒狄也是蒙神用恩典干涉過的。我們在撒狄的教會中,並沒有看見推雅推喇所犯的許多罪惡,這個已經夠表明撒狄是已經蒙神干涉,得 拯救了的。我們如果讀被擄后的先知書,像哈該書、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我們就能看見那些以色列的遺民所領受的和所聽見的,到底是甚么。我們看見︰雖然耶和華叫他們注意 的殿,但是他們應當在將要來的基督裡,在住在他們中間的聖靈裡和將來的榮耀裡,為 神的殿發熱心。神所要他們注意的,並不是神在外面所作的事,像古列、大利烏和所羅巴伯的拯救;就是他們所建造的聖殿,也是應當站立在次要的地位;他們所應當注意的,乃是神在將來要怎樣藉 基督和聖靈的能力,建造 所喜悅的。 將一塊有七眼的石頭,立在約書亞面前。這就是告訴這位大祭司說,他應當注意這位作根基的基督,如何是一切的根本,也如何充滿了神的智慧和能力。這七眼是特別表明基督怎樣有聰明、智慧,在聖殿和禮拜的事上,得 神完全的喜悅。神對所羅巴伯所說的,就是「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亞四6)。神當日所要以色列民注意的,乃是那有七眼的石頭;神現在要 的教會注意的,就是那有七靈的基督。
神知道以色列人所要經過的。 知道他們的危險和難處。他們已經歸國了,他們並沒有犯他們祖宗從前在聖地上所犯的一切罪。他們的列祖所犯拜偶像的罪,和許許多多隨從迦南人風俗的罪,他們都已經拒絕,他們洗手宣告自己清潔。他們目前的工作,就是建造主的聖殿。如果人單看外表,就要以為這真是一個複興的氣象(自然這真是複興的氣象,誰也不能疑惑這個),但是神看出這裡的危險;所以 要 的子民記得聖靈的能力。如果以色列人沒有忘記神在撒迦利亞書裡所教訓的,他們就不至于墜落,變成「法利賽化」。因為他們忘記他們所領受的和所聽見的,他們就徒在外表上維持在歸回之時所得 的,而失去裡面的生氣。就是因此,他們絲毫沒有預備好,以歡迎基督的降臨(首次)。所以,當東方博士來的時候,我們看見不只希律心裡不安,就是「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們口裡都是說等候基督,但是他們心裡並沒有羨慕基督。所以 來了,真是像賊一樣。他們竟得不 來的利益,反叫他們的殿成為荒場,反受最大的刑罰。
這個就是撒狄的光景。雖然在改教的時候,主已經從「大巴比倫」釋放 的兒女們歸回到聖經來,而且明白恩典的福音;雖然他們已經脫離了羅馬教的腐敗和偶像;然而更正教的教會,並沒有注意到主在這裡所說的七靈。所以他們就逐漸衰微,失去許多屬神的要道。到了最終,更正教雖然在道理上和行為上,沒有羅馬教許多的罪惡和異端,然而他所擁有的,不過是一個虛名,已經失去她生命的活潑。這樣的結局無他,就是當主再臨時,不足以見主而已。
主在這裡,對撒狄教會表明 自己是有神的七靈的,就是表明 自己是有滿足的能力,能夠結許多屬靈的果子。當千年國時,神的聖靈如何要在地上成功神的旨意,基督現時就要為 的教會成就。將來 在世界裡所要成功的希奇工作的能力,現在已經就是 的了。 現在就是用這能力,來為 的聖徒作工。這能力自然是隱藏的,所以惟獨有信心的眼睛才能夠看見。教會雖然可以失敗,但是基督永遠不會失敗。所以無論 的教會處在甚么光景, 還是支配聖靈的能力。主說出這個,就是要安慰扶持 的信徒。環境也許是腐敗、衰頹、冷淡,但是 尚是一切能力的根源,能夠在諸般的時候,作 子民隨時的幫助。
我們如果看五旬節,我們就知道聖靈是怎樣作工的。沒有人利用,也沒有人攔阻聖靈作工,所以使徒們所作的見証是有力量的,所以信徒能彼此同心合意交通。我們若非知道基督在現時尚有神的七靈,信心在現時尚有能力的根源,一似當初一樣,就當我們將使徒時代的情形,和現今的光景一比較時,不能不生出灰心。
主在這裡表明 自己有神的七靈,所以有無量的能力和無限的聰明,以成功神一切所喜歡的。如果當日的改教家記得這個,他們就不至于仰望世界權勢的光顧和維持。因為這樣作,就難免使世界的權勢在教會中占一席之地。教會去管理世界,和世界來管理教會,在神的面前都是一樣錯誤的。
主又表明 自己是有那「七星的」。七星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權柄,就是教會在主眼前所顯出的能力,就是教會奉主名在七個金燈台中所行為的。在這裡,並不像在以弗所,主右手拿 七星。主不過說 自己「有」這七星而已。 並不是用能力把他們高舉起來,但是他們尚是屬乎 的。 要他們承認 的權柄,而信靠 供給能力,以作成 的工。他們是屬 的,但是他們並不是在 的右手裡,因為人已經侵占 的地位了。這裡是表明 的權柄,並非表明他們的責任。如果教會記得主是有七星的,教會就能知道惟獨主有權柄,管理支配各教會中一切負責和發光的分子。如果教會明白這個,也就不至于承認世上的君王和官長,有能力支配教會的職分;就不至于容讓各地的堂會,選舉、聘請自己所喜愛的教師和牧師。
以弗所書四章所論到的恩賜,乃是升天的元首所賜給 的身體的。哥林多前書十二章的恩賜,乃是神賜給一個單個的教會的。造就教會的能力,必須是神所賞賜的才可以。教會的本分和利益,就是承認領受這恩賜。信徒如果要明白神對于 的教會所定規的秩序,他就應當分別以弗所四章和哥林多前書十二章的恩賜。前者是為基督的身體,這意思就是古、今、中、外全體的教會。后者是為一個單個的教會,這意思就是一個地方的教會。神所設立的牧師、教師和傳福音的,乃是為 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普世的教會);雖然單個的教會可以得 這些恩賜的利益,然而神賜這些恩賜的目的,是在于為教會全體,並非為一個單個的教會;所以我們在聖經裡,並沒有看見何人稱某某地的牧師,或傳福音的,或教師。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所說的恩賜,乃是限定于某地的。按 神的定規,所有 賜給一個單個教會的恩賜(如林前十二章所記的),應當隨 聖靈的意思來支配,應當順 元首的旨意來實用,如哥林多前書十四章所記的方可。
七星乃是屬于主的。七星應當在主右手才可以。教會中一切恩賜的支配,應當隨 主所命令的才可以。但是可憐,教會已經忘記了這個,所以就隨 人意,設立了許多的組織和規章。無論在甚么地方,一有了人意的秩序,就沒有使用神恩賜的可能。因為在公會聚會的秩序裡,並未嘗為聖經使用恩賜留余地。在神的眼光看過來,人所說是秩序的,不過都是紛亂。因為人的秩序,並不承認主無限的權柄,也不承認「聖靈隨己意將一切恩賜分給各人」,也不承認神在聖經中所表明 教會的秩序。
撒狄的教會,和撒狄教會所代表的更正教會,忘記了七星是屬乎主的。所以在現今的公會裡,才有許多照人意而按立、派立、選舉為主作工的人的事。人這樣支配主的工作所生的結果,是顯然可見的。此風既長,變成氣息奄奄,乃是不可避免的事。即使從前是屬乎神的,也難免逐漸衰微,而到死的地位。
自然在更正教裡面,真理和自由已經比從前好得多。但是,神的目的並非只要人們離棄大罪惡,也非只要人們沒有小錯誤,乃是要人的心對得起 ,讓 在教會中照 自己的意思行; 所要的就是 能夠行 的法度,得 的榮耀。如果 得 所要求的,則自由乃是必有的結果。這自由並非隨 己意而有的,乃是聖靈裡的自由。信徒如果讓人世的權勢在教會中得 重要的地位,這就是他們的罪了。主如此對撒狄的教會表明 的自己,就是要破除一切人意的自由和權柄。無論是屬靈的能力,或是外面的權柄,主說,都是屬乎 的。
在許多的更正教會中(如英國之安立甘會,德國之路德會等),都是將支配星的權柄交給國家的元首。在另一方面,反對這種政教不分的人(即現今普通的宗派),自己卻也陷入類似的罪惡︰將星放在教會的手中。中國的教會現在雖尚無由國家「敕封」教會任職者的事情,然而,卻已有教會自己揀選、支配、命令傳道者的罪惡。聖經中從來沒有教訓我們︰以為世人和教會有這樣的權柄在他們的手中。一切尚是在主耶穌手裡, 尚未捐棄甚么。教會如果肯承認這個,主就必定作工。如果信心肯仰望 , 自然知道如何補滿她的需要。如果沒有信心,也不承認主的地位,自然就不得不用人維持秩序的法子,來代替神兒子的元首工作。
是教會的元首, 也作教會的元首。 使用 的權柄, 管治那些為 在地上工作的人。神教會中所以仍有政治和恩賜的存在者,就是因為主是元首;雖然教會已經荒涼了。主就是知道,有一日自稱為教會的團體要反叛 ,獨攬大權,而終至于諸事紛亂,所以就在這裡表明 自己是比一切更高大。無論事情如何,權能總是屬乎基督;我們如果仰望教會的光景,則我們斷得不 權能。仰望基督是獨一的需要。
在改教時,人因為要逃避教皇的軛,就將教會的權柄交與人世的長官。在國立教會之外的人,雖然沒有犯同樣的罪,卻以為真實的教會乃是執掌這樣權柄的人。豈知乃是基督自己,藉 聖靈而為教會的主。這是書信所明白教訓的。譬如有人作了教師和牧師,他到底是受甚么權柄委任的呢?雖然使徒和他的代表們曾在各地設立那些治理該地事情的人,然而,從起初就沒有設立一個傳揚神的道之人的事。就是揀選代替猶大職分的人,使徒自己尚不敢作主,也是照主安排的(徒一24-25)。后來當主揀選保羅時,雖然有了亞拿尼亞來為他施洗,然而,並不是說,這一位門徒有了甚么權柄能夠設立甚么使徒。就是后來有人按手在保羅和巴拿巴兩位的頭上,然而,這不過是因這兩位弟兄(使徒也不過是弟兄)要往外邦布道,這些人和他們表同情,將他們交托給主,所以才如此;這裡並不是甚么按立,或是遣送,因為若按屬靈的恩賜和能力來說,這些人原是比使徒們更卑下的。教會的權柄乃是在主的手裡,主未曾一刻捐棄。不錯,人如果要傳道,他應當知道,他是從誰的手得 權柄來作這件事。但是他如果要有權柄,他最少應當得 有效力的權柄的委任方可﹗人能給人甚么呢?自然,在世人面前如果有人的按立和承認,乃是更體面的;但是,我們應當知道︰主曾否以為傳福音是應當有權柄的呢?使徒曾「按立」長老和執事,這是我們所承認的。但是他們不一定都是作牧師、教師的。腓力是一位傳福音者,然而,並不是因為他是「那七人」中間的一位,所以才如此,乃是因為他從元首那裡得 這個恩賜。長老和執事所治理的,不過是本地的事,這個在聖經中是有「按立」的。但對于作教師、牧師和傳福音者,我們沒有看見一個地方記說是應當按立,是曾按立過的。有了這樣傳道的恩賜,就是証明主已經賜給權柄作這樣的事了。因為按立是現今公會中最時尚的風俗,所以,就以為這是教會中的秩序。人離開神的原則,已經習慣了﹗離開真實原則的人,怎能不會錯誤呢?主所以如此表明 自己的地位,就是因為 要 的兒女們順服 。人的良心應當受主權柄的支配。如果人知道他的道路是錯的,自然他的良心是不安的。許多時候,信徒們不知道那一條道路是正當的;但是,如果離棄了罪惡,他就要看出來。這是不可少的。
主在這裡所表明的兩種性質,乃是相連的︰ 有七靈,又有七星; 有七星,又有七靈。然而這個乃是撒狄所代表的更正教所否認的(自然這是說實際)。在更正教的各公會裡,真有不少屬靈的人,他們很注重靈性生命的問題(這自然是最要緊不過的)。照 他們看來,教會的政治問題,乃是無關緊要的;到底主在教會(原文是特別注重聚會)中能否行使職權,能否支配一切,乃是他們所不暇顧,也許是不顧的。照 他們看來,靈命已足包括一切︰如果信徒的靈命能夠長大成熟,能夠在與主交通、遵行神在信徒個人生命所定的旨意上沒有缺欠,那教會中許多羅唆的問題──宗派的問題──就可以不管了。「就是最好的聖徒,對于教會政治的問題,也是不能意見劃一的,我們還是放棄這樣分爭的問題好。」
我們原諒這等信徒的心,雖然他們有一點錯誤。他們在這樣的行為上,表明他們承認主是有神的聖靈,而否認主是有七星的。他們注重主的靈力,而輕忽主的權柄。但是,主始終沒有一刻附和他們。主以為更正教會中所應當有的,乃是 的靈命,和 的權柄。如果主以為教會的政治乃是無關緊要的,像他們一般,主就不必以為自己是有那七星的。我們的問題,並非到底應當跟從那一種的政製,應當從「監理」改為「公理」,或是「公理」改為「長老」,我們和我們的主在此所要求的,就是主耶穌應當在教會裡為實際上的元首,世人不應當侵占 的地位。政製是那一種,都無問題;只問這一種政製中是否不以一人、或是多數人的意思為依歸,而主耶穌在行政上、在聚會上有完全的權柄以支配一切,能隨意使用 所賜的恩賜; 的聖靈是否作一切的「主席」, 的話語是否受敬重過于人的規章和信條。自然各更正教的宗派公會,不能以正面回答這問題。
雖然,偏重靈性的信徒們以為靈命是最重要的,教會的政治是可以隨心所安而行;但是,主卻以為靈命的根源如何是在于 ,教會的政權也如何是出于 。自然我們承認靈命是首要的,因為沒有靈命,縱然有最完全的教政,也不過是個具文。這也許就是主先說 有神的七靈的意思。然而,有了靈命,若不順服主,遵行主的話,讓主在諸事上有全權,則靈命要從那裡發表呢?若不在聚會裡讓主有正當的主權,若尚處在不合聖經的地位上,則靈命從那裡長大成熟呢?我們知道,有的聖徒是在組織裡面,然而,他卻有很長成的生命。但是,這並無奇,因為靈命的性質,原是可以偏面長大──如果在另一方面受製。在教會地位上不清楚的信徒,他們可以在靈命上長進,但是,這是偏面的﹗對于主的心思、主的旨意、主的榮耀、主的話語,他必定受大虧損﹗也許他尚不自知﹗信徒將自己的生命,和耶洗別,和老底嘉去比較,乃是沒有用處的。比他們高深,並不是深得主心的憑據。信徒如果未在生命上承認主是有神的七靈的,在教會的地位上承認主是有七星的,他就尚應當聽主對撒狄教會的責問。
聖徒必須記得,七星是屬乎主的。不只一星,乃是七星。惟有以基督為主,承認 的權柄和政治,為主作工的,才能照 主的意思負責。為主發光的人,才能彼此同心合意作一個聯合的工作。「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林前十二5)屬肉體的人,就要分保羅與亞波羅為二,而在保羅與亞波羅中,揀選其所欲跟從者。「有說,我是屬保羅的;有說,我是屬亞波羅的。」(林前三4)但是栽種的保羅,和澆灌的亞波羅,都算不得甚么,因為「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合一」(林前三8另譯)。所有的工作,不過都是照 主所賜的而作,也是照 主的分配。凡為主發光的,都是從一位主接受命令,也是為要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各人都有他自己的恩賜和工作,並他對主所直接負的責。然而各人都是被召,彼此和合的作工,和合的成就各人在一位主手下的工作。個人負責,並不取消彼此的相倚相賴。
自然每一個教會都有她自己的星。這是說到七星在他們本地的責任。然而他們並非獨立的,因為有七星的,乃是一位主。如果一個原則不能到處施行,則那一個原則就不能在一處施行。本地所負責任的原則,就是舉世所當共同負擔的。神的教會無論是散處在甚么地方,都應當有共同的行徑。雖然現今神各地的兒女不能聯合,然而無論如何,我們總承認在神的旨意裡和思想裡,總有教會這一件東西。哥林多神的教會所應當遵守的,就是「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林前一2)所應當遵守的。我們應當知道,神在普世的教會,不過是一個本地教會的放大而已;一個本地的教會,不過是神在普世教會的縮小而已。如果神的兒女對于神的教會有準確的意見,他就應當不單以本地為念,而有世界的眼光。
如果信徒承認主是有七星的,就叫為主在教會中負責的分子,與主能有正當的關系和服從,也會保守他們離棄人意的安排和秩序。這樣就每一件的工作,不至與主在各地所作的相抵觸。這樣,則信徒不至于單顧一地、一國、一派的事。
然而,無論教會的光景如何,主耶穌總是有神聖靈完全的能力,同時也有完全屬靈的權柄。主在這裡,這樣的表明 自己有能力和權柄,就是因為在撒狄的教會,有了這樣的缺乏。當改教的時候,我們看見沒有兩件的東西,比聖靈的能力和屬靈的權柄分得更遠。當時有一個團體自稱為教會,自稱為基督的新婦,自以為有能力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自以為教會是永遠不會錯誤的,自以為教會是基督的代表,有不可思議的權柄,以辦理教會事業,而解決道理上的信仰。雖然這一個團體曾經歷過不少的年歲,然而最終竟被人看出不過是世上反對神和 兒子的最大團體。雖然在裡面也許有最敬虔的聖徒,然而他們卻幫助羅馬的教皇來得權柄。我們讀歷史時,能夠看見這些人如何幫助羅馬。
這自然都是要作為我們的教訓。我們若以為我們可以在一個錯誤的地方,因為那裡也有神真實的聖徒,我們就要大錯而特錯了。撒但的目的,就是要叫善人行惡事,而它坐收其成﹗
當改教時,神在各處興起人來反對這種罪惡。那時人才將教會的權柄和屬靈的能力分開,而看現在教會不能再這樣以為自己是兼有此二者。所有一切屬羅馬的,在此時都次第變成混亂。人就請求世界的能力,來釋放他們離開教皇的管轄。這樣看來,更正教在教政這方面,從起初就是錯誤的。因為他以為世界的長官有教會的權柄。在羅馬教之下,教會是為世界的長官。在更正教之下,世界卻變成教會的掌權者。更正教因為有許多人為的規章和遺傳,所以就忘記了主是有神七靈的。因為容讓國家的長官來支配教會的職分,就忘記了基督是有七星的。雖然在某種的限度裡,教會也承認主有聖靈的能力和屬靈的權柄;但是主在這裡所表明的,並不是以為 自己是有一點聖靈的能力,是有幾顆星的主, 乃是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自然不必說,七字的意思,乃是完全。真的,無論教會如何失敗,如何附和世界,聖靈諸般的能力,各種的善德,照 教會元首的意思,都是為 教會存留的。 照 教會,環顧教會,也愛惜教會。在一方面,教會無所推諉其不忠心;在另一方面,忠實的聖徒也有了供給的根源。教會總算是處在失敗的地位,所以,不只信徒被巴蘭的異端所迷惑,不只耶洗別在教會裡已經建立了一個家庭,生有兒女,並且教會是快達到死的地位。雖然如此,基督尚有屬靈的能力和權柄。這個事實,是永遠不會更改的。就是主有能力和權柄的這個事實,要定負名教會的罪。然而主說出這一句話,目的是為要安慰、祝福 忠心的子民。雖然負名的教會已經有死亡的徵兆,然而主卻是說,「我有神的七靈」,沒有甚么能夠傷害 的子民。雖然甚么都要壞了,但是一切使教會得福者尚在。撒但雖惡,教會雖衰,然而主的豐富並未減少一點。凡能產生、保守良善的,都是在主的手裡。與撒狄有同樣環境的聖徒們,應當在此得 安慰。
對于在推雅推喇的教會,主教訓他們應當仰望 的再來,作為他們在罪惡中獨一無二的逃避所。主叫他們想到晨星,好叫他們在黑暗的環境中,得有亮光照耀魂間。對于在撒狄的教會,他們名雖是活的,其實卻是死的,主就安慰那些忠心的,以為一切能力的根源,尚是不會枯乾。如果外面的源頭已塞,但 卻是仍舊。 愿意 的教會知道這個。 愿意扶持保守 忠心的子民。然而 並不行神跡,以拯救他們。就是舊約的時候,也是這樣。當以色列人拜金牛犢時,神並沒有施行神跡以救此失敗。然而當摩西移帳幕出營外時,屬靈的能力是在摩西那裡。神行為的原則,並不是施行神跡以彌補人的失敗,乃是輸給屬靈能力,以保守 的兒女在失敗的環境中(這個並沒有改變)忠心不染。
除了一個例外(日退十度)之外,猶大所有的先知不過就是預言,並沒有行神跡。這些先知作見証,不過要人承認他們已經離棄神的法則,要他們領受神所定規的真理,並安慰忠心遺民的心。乃是當以色列全國隨 耶羅波安明目張膽的離棄神而拜巴力時,神才藉 以利亞和以利沙行神跡。雖然神曾在恩典和憐憫中,時常差遣 的先知向猶大作見証,當他們未明顯失敗時,並沒有神跡。雖然神的能力必須顯明,以証明 是耶和華,遠超巴力之上。然而,在外面尚是擁護真理之罪人,如果得 能力,適足以長其罪;以能力來見証棄絕真理之人的不是,乃是有利益的,也是神工作的原則。當人未明顯失敗之先,神並不愿意發出 的能力;乃是當人已失敗至無可避諱的地位,神才伸出 的手臂。當人尚是隱藏自己的失敗,當人的墜落尚是如墳墓中的骨,神的能力不過幫助他在失敗中遮掩裝假而已。神的慈愛愿意當人失敗時,以能力扶持、安慰他。這是神行為的原則,也許是一個最大的原則。這個原則如果被信徒所領受,就無論失敗到甚么地位的時候,信徒都可以計日而待神為之作工。自然,我們不能不感覺我們失敗之深(其實這一種的感覺,也是應當有的)。然而失敗的感覺,不應當叫信心的眼睛看不見基督的能力,反之,應當知道此時正是神作工的時候。這樣就要叫我們冷眼(不是心)看教會,而相信主有 的作為,主會安排一切。
我們如果看使徒保羅的榜樣,我們就知道他如何不顧目前的失敗,而專心仰望主。當我們讀哥林多書和加拉太書的時候,我們看見他的眼光,是如何遠超過失敗的哥林多人和墜落的加拉太人。哥林多人所犯的罪,真是嚇人,竟然犯奸淫,到了連外邦人都沒有的地位(林前五1)。保羅必須警戒他們,然而當保羅還未提起他們罪惡的時候,卻先說︰「 (主)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青備。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 所召,好與 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林前一8-9)這是因為保羅看到他們的根源,所以保羅才能在黑暗中見到亮光。
加拉太人何獨不然?當保羅寄書給他們的時候,保羅就責備他們,因為他們靠 聖靈入門,而又欲靠 肉體成全(加三3)。他們離棄恩典的地位,重新再受奴仆的軛的挾製。所以使徒不得不嚴厲的警告他們。然而當使徒想到信心的根源時,他的言語不禁充滿了希望︰「我在主裡很信你們必不懷別樣的心。」(五10)不能相信他們,但是能相信他們能到某種的地位。
我們的心必須寶貴、羨慕一切屬乎基督的,和教會應當怎樣為基督的。這樣好叫我們更覺得教會失敗之深,更知道基督能怎樣保守我們在凡事失敗中不失敗。這樣,則失敗的感覺並不會減少,且會加增我們相信基督的心。這樣,則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何等的平穩呢﹗因為我們所相信的,並非教會應當怎樣為基督,乃是基督怎樣為教會。主是何等的仁慈呢﹗主對撒狄使者的頭一句話是何等的美好﹗當 尚未說到他們可怕的光景之前, 先表明 自己如何尚是掌有聖靈諸般的能力,以作信徒信心的根源。所以,無論失敗與罪惡如何猛進,然而聖靈的滿足和能力,尚是仍舊。因為這並不是看信徒在地上的行為而定,乃是因主耶穌在天上工作的價值而有。主當日如同藉 先知哈該對失敗的以色列人說︰「照 你們出埃及我與你們立約的話,那時,我的靈仍要在你們中間,你們不要懼怕。」(二5另譯)現在照樣,主也對 失敗的教會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
現在主就說到這個教會的情形︰「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主在這裡並不是說,撒狄的使者尚未重生得救,尚是沒有生命的人。因為我們知道,撒狄也是在天上的一個燈台。主並不是說她沒有生命,乃是說她缺乏生氣。主並不是以為她連生機都沒有,乃是說她在行為上是名活而實死的。我們看新約各處對于「死」字的用法,我們就知道在這裡並不是說連靈命都沒有,不過是不活潑而已。提摩太前書五章六節說︰「那好宴樂的寡婦,正活 的時候,也是死的。」上下文証明給我們看,這位寡婦並非沒有靈命,尚未得救的人。也是這樣,主責備彼得為「撒但」;使徒稱一位得救的基督徒為「惡人」(林前五13)。所以主在這裡,並不是說這些使者和這個教會,到底有無生命的問題,乃是說到他們的行為是死的。一個基督徒可以在重生時得 生命,而在行為上好像是沒有生氣的。我們若看主在以下的勸勉和警告,就知道他們所缺乏的,並不是救恩,乃是儆醒事奉主。
自然,我們相信主在這一句話裡,也是指 許多沒有得救的教友說的。在更正教會裡面,在名義上都是屬主的人,但是實在說來,其中有名無實的真是不少。然而,主在這裡所說的,乃是直接指 撒狄教會中的使者而言,他們是得救的,然而他們缺乏生氣。
現在他們已經和羅馬分開了,神的話語也已經得 正當的地位了,一部分的真理也已經恢複了,然而在他們的組織裡,卻缺乏最重要的聖靈能力。在他們的教會(應當稱為公會)裡,尚有許多所謂的教友,是已得救的。神的聖徒散處在許多未得救的人中,他們自己是活的,然而並沒有能力叫群眾同活。這些就是改教后更正教的情形──「名活實死」。
更正教有了一部分是活的,因此就使他比羅馬教更為張大假冒。因為他現在已經得 一個活的名,豈知在事實上不過是死的。改教所賜給我們的,共有兩件︰一、一本公開的聖經;二、恩典的福音。此二者真是信徒最大的產業。我們感謝神,因為 這樣的恩待我們。至于那些為主所使用,出來改教,將真理傳給我們的人,我們對他們,真不會敬愛太過。神尊重他們,叫他們能在 教會歷史上,作最重要的工。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切不要像許多的人,把改教時候所得的真理,作為一切真理的程度。如果這樣,就是一個錯誤。神尊重改教的人,神也看重 自己在改教時所作的工。然而神在這封對撒狄人的書信中,並沒有審判改教的人。也許神故意將改教的事,在這七封書信裡隱藏起來,就是要叫聖徒們不以改教的程度為程度。實在說來,忠心于改教的人,斷不能接受聖經所沒有的。甚么人如果真明白了改教的意思,他就不至于信靠改教過于信靠改教所尊重的聖經。改教的目的原是要叫人歸回到聖經。聖徒如果以為改教是引人歸于聖經,則他們歸于改教,就是歸于聖經,就會免了錯誤。改教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表明除了聖經之外,沒有別的是可靠的。照 我的意思,若有人以為改教是有權威的,是足以為程度的,主所使用的改教家,必定是最末了的一個來承認這樣的教訓。我們知道改教時的教會,真是得 一部分的亮光,得 一部分的拯救,得 一部分的自由,然而對于基督、對于聖靈、對于教會的真理,卻沒有恢複。
自改教之后,我們在更正教的教會裡所聽見爭辯的聲音,並不是對于福音有甚么不同意,卻是對于教會和教會政治有了許多的話說。如果在這裡,也讓聖經來說話,不讓更正教的教會來說話,則教會政治這個問題,也要像福音一樣的確定。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我們總應當讓聖經來解決一切的問題。如果我們這樣作,我們就看見,無論是路德的教義、加爾文的教義,無論是安立甘的教會,或是日內瓦的教會,都沒有帶領我們歸回到教會當初的地位。基督的身體,和活石的靈宮,乃是他們所未知道的真理。我們知道當日的教會,都是所謂的「國立教會」,意即教會是以國分界的教會,是國立的。在羅馬教的時候,歐洲的各國早已變成所謂的基督教國了。這些脫離耶洗別的人,自然仍是以基督教為國教。改教所賜給他們的,不過是一個新的信條,並不是一個新的組織。所有更正教的教會,幾乎都是國立的教會,這自然是仿照羅馬的行為。我們如果要在聖經裡看見這一種教會組織法,真是找不 。信徒如果把政教當作神真理的標準,則最少對于教會的組織,要完全錯誤。當路德個人起來反對教皇時,我們看他如何不畏權勢,以與所有的列強相抗;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神的工作,在軟弱的人身上顯明出來。政教可說真是信心的工作。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不能不承認,政教裡面有政治的作用。起來幫助改教的人,恐怕因 抵擋羅馬專製的原因,比為 神的道發熱心者更多。所以到了末后,軍人、政治家、政府,和信的人,一同站立在水平線上而奮斗。經過這樣的歷史之后,我們自然不能盼望政教后的更正教會,能夠像初世紀的教會一樣。
自然,在這些複雜分子中,神聖靈的能力,就不足以和合他們。在這種光景中,組織法是必須講究的。然而應當如何組織呢?如果要把真實的教會傳揚出來,就要將幫助他們的軍人、政客,和列強一起都劈開。這樣就難免要得 一個更大的逼迫和羞辱,叫羅馬的權勢得勝,而無鏟除的可能。當日的改教家,對于這樣的問題,真是難以解決。如果將幫助他們的人革除了,則他們怎能夠與兵力、財力、勢力俱大的羅馬相對抗呢?但是他們若要成立一個真實的教會,他們就難免要失去這些以政治為目的的助手。我們不敢說,他們始終沒有想到甚么是真實的教會;然而我們敢說,他們這樣與肉體的手臂聯合,最少會攔阻他們看不見甚么是真實的教會。我們歡喜,因為有了改革;我們難過,因為改革不徹底。這樣,自然就難免有國立的教會,自然就難免應當有某種的信條,而以政治的能力為教會的后盾。
我們看這是很明白的。如果信條是必須的,就神的智慧自然會為 的教會算就一個永不會錯誤的。神的愛心一定也不會忘記這件事,不為教會作。神沒有賜下這樣的信條,就是表明這樣的信條是無用的。反之,神卻賜一本聖經給人,我們就應當知道神的意思是甚么。如果人的信條是沒有錯誤的,我們總不相信人的信條是不會有所缺少的。如果更正教的教會,沒有按 人立的信條而行,而以全部的聖經作為信仰和行為的指引者,則他們不特不會錯誤到這個地位,並且會有更完全的工作和行為。人到底為甚么緣故要有信條呢?因為要有比聖經更明白、更淺顯的道理大綱﹗聖經是無限的,信條是專一的;聖經是人言人殊的,信條是意義統一的。無論教會與世人,一讀信條,都不能有異解。然而我們總以為聖經的話語,是比人的話語為更淺顯、更容易明白的,並且聖經所包含的,乃是最完全不過,能以補滿各時代的需要的。更正教會所有的信條,和他們所有的綱例、憲章、組織法,無論是筆之于書,或傳之于口,總不免引人離開聖經。不必說那些不合聖經的,就是說其中有合聖經的,也難免叫人把人的話語作為真理的程度。所有教會的信條和憲章,不過都是按 那些設立這憲章和信條者所相信的而定規。這樣的作為,就叫聖經許多的真理不能彰顯出來。並且在許多的時候,人竟然可以違反聖經,而去遵守信條。但是使徒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后三16-17)明白聖經的條件並不是大學問、大聰明、大研究,乃是專心為主作一個屬神的人。無論最貧窮、最愚昧的,他也能這樣。所以他也有明白神話語的可能。如果信徒在地位和行為上,真作一個屬神的人,就不難明白聖經。
人所要的並不是聖經,乃是信條。因為信條不過是述說人所相信的道理而已。聖經並不結晶成為幾條或是幾十條的信仰,乃是在有靈命的人身上要顯為十分真實的生活。哥林多前書二章十四節的話,乃是十分實在的。這樣,無怪人要以信條代替聖經。無怪在國立的教會中,聖經是遠不如信條之受人順服。聖經與信條既是根本上不同,則神的心意中,斷沒有要有信條的意思。以國家為單位的教會,始終不是神的旨意。主是以靈性為明白 旨意的首要,人卻以更淺顯的信條來代替 奇妙的話語,盼望叫沒有靈性的心也能以明白(?)真理,也能作「教友」。這是神人意見的不相同。
這些都是說到更正教會如何像撒狄一般,名是活的,而其實是死的。主說他們這樣的名活實死,就是講論他們到底在道德上如何,同時也是定他們國家主義的罪。主所責備的也許不只于此,然而,最少總是指此。他們眼目中所看見的,並不是神的教會,乃是一個基督化的世界,基督徒不過散處在其中而已。他們已經得 一部分的真理──這個自然比羅馬教強,然而他們的組織法,卻叫他們所傳揚的真理蒙羞。他們的目標,並不是聖徒與世人的分別,乃是世人與聖徒的聯合。這樣的作法,不過造出末日的時勢而已。人可以披上一件基督教的大衣,而「專顧自己,貪愛錢財、……忘恩負義、心不聖潔」。這真是「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神對于對付這等人的命令,乃是「這等人你要躲開」(提后三1-5);但是實行的人不多。
更正教的組織,和世人會社的組織也不差多少(現在逐漸「改良」(?),將來也許會絲毫不差),並且乃是世人所喜歡的。如果有了政治的機械在它后面,就已夠了。神的話語是無用的(除了用之以作一本寓言的教科書之外;因為更正教公會信仰和行為的程度,乃是信條和教會綱例),有權威的,乃是信條和規則,並不是聖經。就是有人能証明︰教會綱例裡,或是信條裡有與聖經不合的地方,然而也不能更改信條和綱例所已經定規的。若有這樣的事發生,除了曲折解(實在是改)釋聖經,使之仍舊稱義信條和規則裡所記載的之外,別無他舉。要作一個公會的職員或是教友,總應當遵守該公會創始人所立定的信條和規章。人所立的有權威,聖經應當受虧,這是更正教各公會的辦事原則。
聖靈也是無用的。因為大學和神學已經會製造傳道和牧師了;因為公會的監督和牧長已經會接立傳道和牧師了;因為教友們已經會僱用傳道和牧師了。不必有聖靈的恩賜,只要其人有志(有時是因無金),就可以資送入學,預備作傳道的工夫。只要投票得通過,或者委員審查得不錯,雖然沒有聖靈的呼召,也可接立為牧師。只要會堂的教友有了多金,便可以僱用一位有才干、會講經的人為教師,聖靈到底分派往甚么地方是不必顧的。或者有的人要說,「我們人來辦理教會的事業,自然難免有許多的錯誤,不過我們盡力而已。」但是,朋友,這個苦是我們自取的﹗聖經在哪裡命我們來辦教會的事業呢?按立、分派、供給,都是教會的元首──基督──藉 聖靈作的工夫。這是 權限內的事,別人不能(實是不許)越俎代庖。你們打算侵占基督的地位,執行基督的事工,自然難免于完全失敗。
就是基督徒在這一種的組織裡也是無(不必)用的﹗凡是該會所在這國的國民,幾乎有生下來就是基督徒之概。登名、學習、受過聖禮,便是一個基督徒了。除此以外,誰是基督徒,誰不是,也無一定的標準。並且除了手續上的進教之外,也不喜歡有別的試驗,因為不特手續麻煩,並且需要屬靈的眼光。
然而,在許多時候,他們仍然來求告這位被侵占擔憂的聖靈,要 吹生氣給這些死亡的群眾。然而, (聖靈)如果作工,卻只可在議事會、執行會、綱例、規則、儀式的限製之內,不然,人就要以聖靈是分門別類、結黨分爭的﹗最奇妙不過的,就是在更正教各公會的歷史中,所有的「分門別類」的事,都是在一次大複興之后發生的。靈魂若親近神,就要覺得 的話的寶貴,這個就不會叫人作一個公會的忠仆。新酒怎能藏在舊皮袋裡呢?雖然,人們的意思是要利用複興以張大他自己的公會,但是,複興分開比聯合更多。自然,聖靈並非叫人紛亂,乃是叫人和平、合一。人們現在都是以為離開公會乃是「分門別類」,但是,說這樣話的人,應當知道「分門別類」這字到底是甚么意思。聖經裡面所說的,乃是「身上分別門類」(林前十二25);然而基督的身體那裡是某某某某的公會。當人們以信條代替聖經,將活的和死的聯合,歸于教會的領袖,而不歸于神的名下時,聖靈就將人的和神的;死的和生的;人的權威和神的權威,逐一劃得分明。 時常從 話語的寶庫裡,將許多新鮮的和為人所忘記的真理拿出來,試驗看 的子民到底尚是敬重 的話語,承認 的地位否。舊的、熟的真理,自然不會如何激動良心。新鮮的真理,乃是敬虔的試驗。新鮮的真理,要人有新鮮的承認;新鮮的代價,也許是很大的;要叫授受它的人與當日的潮流相反,使他們和與世浮沉者分開。
有時,這一種的分開,竟然是在最真實的基督徒中間。這自然是一個罪惡,因為信徒原是不應當分開的。然而,那些不肯背負十字架,懼怕代價太大,未能聽見神的呼召,心不夠專以知道主如何引導 子民的人,應當負這分開的責任。我們應當負責告訴人,主斷不能引導 自己的兒女走相反的道路。道路不同,也許有的;道路相反,就是說其中必定不是從主來的。我們總不能相信,因為信徒簡單、愚昧的緣故,所以,他就不必有神的亮光來照耀他的道路。人如果錯誤、跌倒,並不是因為神不肯以亮光給他。全身的亮光乃是在于眼睛,因為它乃是亮光的入口。人的毛病多是在此。所以,如果真實的基督徒中有了分開的事;並不是那些離棄神所指示以為罪惡的事者負分開之責,乃是那些與罪惡的事聯合、往來,將真心為主者擠出去的人所負之責。不然,大家一同離開不合聖經者,還有甚么彼此分開的事。離開惡事,如果誠心行之,就不特不是作分門別類的原因,並且是信徒和好、聯合的大助力;因為聖靈在這樣的地位上,並不擔憂而受侵占,能確實聯合,加力 的子民。聖靈不能與惡事聯合。要與惡事(即一切反聖經者)聯合的,自然難免生出分開。
我們並不是贊成,也不是輕看分門別類的罪惡。更正教中的派別,乃是更正教的羞恥,人們若以之為榮,就是不知恥。人多以為︰現在宗派之多,正足以投合眾人不同的宗教氣味。這自然是一個事實;但是,這個事實告訴我們以這樣宗派是何等的屬人,何等的不屬靈﹗錯誤自然是多方的、相反的、分門別類的。真理雖然也是多方的,然而真理不過只有一條。自然神的教會能夠包容一切屬神的人,無論他是父老、少年,或是嬰孩。智慧、學識雖然不同,見解雖然不一,然而聖靈的合一能保守。如果基督的名字不受羞辱的話,神的教會是要我們包容那些與我們見解不同的人,不只包容,並且也當敬愛。這是與信條大不相同的。因為人如果嚴格遵守信條裡面所記載的,就在許多的細點上若有一點的不同,就不能包容。在一個信條裡,人應當相信其中最微末的,和最緊要的一樣。他應當相信,當一個嬰孩受洗時乃是重生的,像他相信神的兒子一樣。自然我們也知道在許多的時候,人們對于信徒並不這樣嚴格的相信。但是一位公義的基督徒是不能如此的。他如果不信,他就應當離開那信條的組織。如果他不離開,則他的本分︰最少應當嚴格遵守他所看為不當的信條。認識神的人,眼睛開的人,怎能夠在屬神的事上聽屬人的信條、綱例和憲章的支配呢?自然他不能,也不敢。
所以無論如何,「身上的分門別類」都是一個罪惡。無論出甚么代價來與罪惡分別,都是美好的,也是一個需要。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看見神的兒女一醒過來,就不能與他從前所在的公會合作。自審和熱心乃最初的情形,到了末后,就看見公會(或者別的組織)的罪惡;心中自然就要難過。如果蒙 神的恩典,自然就要棄絕這罪惡。但是在這樣複興之后的失敗,多是從不明白神在教會失敗中為 兒女所定規的特別道路。許多人在沒有使徒的現在時代裡,卻要組織使徒時代的教會,所以就難免于失敗。並且,真心要回到原始的教會者,恐怕也沒有甚么人。(難怪沒有,因為這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這時多是廢去舊的組織,而另立新的組織。人們在大複興中所得的真理,既變為組織化,就漸漸失去他當初的能力。能力的喪失,是和組織互相消長的。如果我們看神在教會歷史中,所用以複興 兒女的生命者,我們真覺得他們都是有信心、有能力、能愛慕、能忍受的人。跟從他們者也多是潔淨、簡單和清明的人。但是當跟從之人一多,組織就在不知不覺中跑進來了。此時,能力的新鮮就逐漸失喪了。當創始的人離世之后,過了三四代以后,這樣的組織就也變得像當日他們所離棄的舊組織一般﹗現在應當有新的宗派,或是公會再起來代替它了﹗就是如此,所以現在世界中,才有一千五百多的大小宗派。夸口個人宗派已過光榮的歷史,就是証明在這宗派中必定有了毛病,所以才失去所已得的能力﹗
人說,組織和信條乃是為 保存真理。但是組織和信條曾否與人所欲保存的真理呢?這是我們所欲問的。忠實的人必定承認沒有。神所賜給人的乃是人所不能保守的。人若相信神能以恩典給他們,就也當相信神能夠為他們保守這恩典。神藉 自己的話,將真理賜人,人卻回轉過來,利用神的話來製造一個信條,以保守神的真理﹗這個結局,就是后代的人所跟從的,乃是他們先祖的信條,而非神自己的話語。靈和生命既然沒有了,神不得已就在他們之外,再去作工,再興起一班的人來。
這些就是複原教的情形。這些不過都是表明主對「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之定案。我們應當注意,主在此是說到更正教整個組織中的光景,而非特別指那一個公會說的。我們就是最不會觀察的話,也應當承認,更正教的光景真是有如這裡所說的。各地所有的光景,都是証明主自己的話語。現今各處所有為主傳福音,以及造就聖徒的真實工作,幾乎都是為更正教所承認的宗派之外的信徒,在更正教所承認的公會之外作的。更正教不過是一種虛空的名稱,充滿人為的儀式而已。這些真是可悲,耶洗別的敗壞還不會叫人如此悲嘆。罪惡的權勢激人的恨惡;起初是神的工作,而複流入于死冷,最易令人傷心。
二節︰「你要儆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主能夠對他們這樣說,就是表明他們原來是屬神的。雖然「將要衰微」,但是,卻有所「剩下」。然而,他們自己的行為卻是無一完全的。撒狄的教會,並不像以弗所的教會那樣的離棄當初的愛心;也不像士每拿那樣的在撒但手下受逼迫,也不像別迦摩那樣的住在世界而擁護巴蘭和尼哥拉的教訓;也不像推雅推喇的容讓耶洗別來引誘神的仆人們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她尚未至老底嘉的光景,到了要被神吐棄的地位。恩典尚能有一點的工作,所以恩典尚在這裡作工。我們已經看見撒狄的教會,如何已經離棄敗壞的行為和教訓了;然而撒狄的失敗乃是在于消極方面──沒有完全的行為。他們的工作並非壞的,不過有所虧缺而已。他們的目標是完全的,但是他們的行為並沒有達到這目標。
在這裡並不是耶洗別,也不是吃祭偶像之物,更不是從基督的口吐出去。他們已經得 外面的真理,不過缺乏生命的能力而已。他們已經有基督教的外觀、名稱和教訓,然而基督並沒有在他們的組織裡(我們並不是說主不在他們的心裡);已經從耶洗別裡救出來了,然而又陷入死的儀式裡。神在這裡所審判的,並不是聖靈自己的工作,乃是人如何使用聖靈的恩典和恩賜。
我們看見神在改教時,已經把 的燈點起來了。神的目的並不是要把燈放在斗底下,乃是要它在燈台上發光,照耀全家。神所要審判的,並非 自己的工作,乃是要看這燈到底能否發出 所賜的亮光。所以我們看見︰這七個教會,有時候主說她的情形是好的,有時候說她是壞的;主乃是按 教會自己的情形而審判教會。所以就是一個教會的情形是非常好的,主也不以為這是 聖靈工作的結果。
主所建立的,乃是完全的。 的工作原是像 自己一樣。所以主盼望撒狄的教會有完全的行為,以符合主當初所設立的。主有 的程度,就是照 這個程度,主要審判 的教會。教會要按 她所有和她所能有的受審。主必定不在這個程度之下審判教會。這真是我們眾人的功課。我們曾否為 主顯出公義和聖潔呢?稱我們為義的乃是神,盼望我們在實際上公義的也是神;分別我們為聖的乃是主,盼望我們在實際上聖潔的也是主。承認基督的自然有人,然而生活基督的豈非甚少?主現在所責問的,並不是巴蘭或是耶洗別,主現在所要求的,乃是完全。 所交給教會的境界是多大, 就盼望教會的行為充滿了那個境界。這裡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曾否結果,乃是我們曾否結果合乎主用,並稱主心。這裡的問題,乃是我們曾否結果合到足以清償 的代價,叫 覺得 從前的勞苦是值得的。這自然不是論人得救的問題,不過是說一個已經得救的人所要受主的審判。
自然我們知道,當基督得 權柄時,當永世起首的時候,神要叫 自己的恩典在聖徒的身上顯為完全。但是在此以前,神乃是將這責任交與人。雖然在將來,神要將 的律法寫在以色列人的心裡,但是在西乃山時,神總是將律法交給以色列人。不特神對以色列人是如此,就是對于外邦人亦莫不然。神將世界的政治交給尼布甲尼撒;巴比倫和繼巴比倫而起的諸國,沒有一個是沒有失敗的。然而,當世界的國變成主基督的國時,世界的政治就要臻完境。教會也是這樣。神叫教會在基督裡完全,叫她得 能力在地上彰顯天上元首的榮耀;然而教會也失敗了。她雖然已經接受恩典,然而她不能結恩典的果,以証明她是蒙恩的。但是在將來的時候,神就要「在教會中……得 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弗三21)。然而,現在是負責的時候,如果教會全體已經失敗了,聖徒個人就當負這責任。自然后日必至如此,因為負名的教會將來要被主所吐棄。這些並不是得救的問題,乃是責任的問題。
當五旬節時,神賜下聖靈要叫 的教會結果,當日真有果子發生。然而現今就大不然。教會並沒有結出她所負責當結的果。這是以團體而論。所以現在的責任,在于個人身上。「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這樣的話語叫我們自問說,到底我們個人曾為神的恩典作甚么見証呢?自然我們所作的見証,不能像當初教會在世界面前所顯明的能力;但是我們應當補滿我們個人所接受的分量。照 基督現今所賜的能力,而行出與我們蒙召的恩相稱的事。如果我們在神的面前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見得我們並沒有達到我們個人得恩的分量。我們所爭執、追求、渴慕的乃是一個「名」;然而,這裡的問題,乃是按 得恩的多少以結果,如果信徒沒有達到這個,而他的工作在神的面前乃是不完全的,則外面屬靈的名,要作他缺欠的搖籃。主應當保守我們,不要以屬靈的名為足意。信徒信靠一個屬靈的名,乃是最危險的事。為主作傳道工夫的,更應當對此小心﹗
在許多時候,我們專心工作,殷勤不倦,引導人歸于基督,因此就得 不少人跟從我們。「己」就從此進來了﹗以致我們得 一個活的名,而以我們所號召的人為滿足,而休息在這樣的果子裡,以致忘記了那位有生命能力的主。這樣,自然叫主不能再用我們,最終就有許多的缺欠。當我們的主在世時, 與這個是何等的不同呢。 每一步的路程,都是叫人忘記 。這是因為 與 的父同行,越遠越光明,直到跟從 的人受不住 這一種的光明,就是 自己的門徒也受不住︰「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十六32)我們的主一生未嘗一次用了些微的法子,以吸引人歸于 自己。 以 的父為已足, 也相信凡父所賜給 的人,必到 這裡來(約六37)。 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往下走,直到死于十字架上。
保羅也是這樣。他真是充滿了信心和能力;他自己與神同行,然而與他同行的,不能達到他的程度。所以他一前進,就不能不留他們在背后。他的道路也是越走越孤單,到了快盡頭時,他自己說︰「凡在亞西亞的人都離棄我。」(提后一15)「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四16)雖然主曾用保羅得 不少的人,然而當他在監獄裡受苦時,只有一人去看望他(提后一17)﹗
我們如何與神交通,則我們要如何變成孤單。我們所應當負責的,就是我們的工作,應當在神前完全。我們一切的行為,應當都是在神面上的亮光中而作的方可。這樣的態度,自然難免要叫我們變成孤單。忠心的結局,就是不顧別人的估價。在神面前不完全的行為,多是「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行為。因為這樣的行為,乃是為人作的,並不是為神作的。
自然,同時我們應當與別的聖徒同行,而得 他們的喜愛,雖然我們越忠心,就要越孤單。因為我們若越與基督親近,我們對于眾信徒就越有愛心;因為看見基督溫柔的人,斷不能以強硬待人。與神親近,自然覺得神的喜歡;然而越要覺得神的喜歡,就越要孤單。基督的道路如何永遠是孤獨的,我們的也一樣。雖然 那樣滿有恩愛,那樣謙卑,那樣服事人,肯聽人說話,甚至為人洗腳,然而最終 不過剩下一人而已。
「你要儆醒」,撒狄的信徒已經逐漸忘記主的再臨了。這是不應當的,因為他們當初的時候,並不是如此,他們應當再有這樣的信心和仰望。這一句儆醒的呼召証明給我們看,撒狄的教會乃是已經得救的基督徒。主不能叫世人儆醒,乃是已有生命的人才能儆醒。如果對世人說話,主就應當叫他們悔改信 以得生命。儆醒的呼召,惟有已經得救者才會聽。主要他們對于 的再來儆醒起來。他們已經揀選了世界上的路,並且活在世上好像萬事要永遠如此一般。雖然沒有敗壞和迷信,然而,冷淡和睡覺乃是他們的情形。儆醒是獨一的補救。
「堅固那剩下將要死的。」(另譯)他們從主所領受的真是多,但是,他們並沒有保守他們所得的。雖然有所剩下,然而,所剩下的乃是將要死的。因為光景冷淡的緣故,停頓和棄絕乃是一個試探。主叫他們負責的,乃是恢複原始的情形,乃是堅固那將死而未死的,叫它不死──因為這剩下的,乃是神自己的工作。
第一節的「死」字,在這裡的「將要死」裡得 解釋。主並不是以為撒狄的教會乃是一個充滿沉淪的人的教會。主這裡所說的話,乃是對 一個得救的教會說的。雖然,在撒狄所代表的更正教中,真有許多滅亡的人在裡面混雜;然而,我們必須記得撒狄乃是當日一個實在的教會。這個實在的教會,乃是已經得 救恩了的。我們對于這七封書信,都當作如此觀︰實在的教會,和她所表明某時代的教會。這七個教會乃是表明給我們看︰教會對于她們所負責的,要如何受主的審判。這是審判台前的先聲。這裡並非恩典的問題,乃是審判的原則。這裡並非得救的地位,乃是負責的情形。在她們所代表各時代的教會中,自然難免有許多負名而未得救者在裡面;但是,在這七個實在的教會裡,雖然有了許多罪惡,然而她們尚是已經得救的。就是腐敗如推雅推喇,衰弱的撒狄,冷淡的老底嘉,也尚是得救的。如果我們明白了這裡所說的,乃是關乎責任的問題,並非救恩的問題,就第一節所說的死,並非說他們沒有靈命,乃是說他們的行為死冷,以致那剩下的將要死。
在這一種情形裡,除了殷勤複興來堅固他們之外,並沒有別的法子。
「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有一雙眼睛,是時常鑒察 教會的行為的。主在這裡所責備的,並非他們所作的,乃是他們所沒有作的。並非主所看見的,乃是主所沒有看見的。主叫他們堅固那將要衰微的,就是証明他們乃是得救的,因為那裡有個完全死了的人,能夠堅固那將要死的?如果撒狄的教會乃是死的,則神怎能夠悅納一個死人的行為呢?主既在這裡只責撒狄的信徒有許多工作尚沒有作,就足以証明他們所行的並非死行(來六1)。
在人看來,他們的行為乃是活的,有名的;但是在神看來,卻沒有一樣是完全的。如果信徒行為的程度,不過就是以人的善惡、贊美為轉移,則他的程度是何等的卑下呢?照 世人的眼光,殷勤、熱心、工作、奔走,乃是信徒行為的程度,但是,神的眼光卻大不同。審判我們的乃是神,並不是世人,則世人的愛憎究有甚么大關系呢﹗如果我們的工作像撒狄一般,在神面前不完全──動機、能力、舍己、殷勤、純一都不完全,就雖然世人都以我們為活的,究有何益呢?反之,就是全世人都以我們的工作為死的、為無用的、為不足重的,我們若能在神面前完全,則 的歡容,豈不足以叫陰翳的天空顯出太陽么?以世人的稱贊為已足的,在神前都是死的工作。我們的心應當遠離世人的好惡,而以神的估價為關系。父神的喜悅,乃是我們的目標;世人的話語,到底算得甚么呢?
更正教在世人的眼光中,因為它是秉承改教之后,乃是最偉大光榮的。就是更正教為 自己所估的價,也是功大莫名﹗然而,神所注意的,並不是它如何在 教時離棄耶洗別和她的教訓,乃是它如何對待基督的權柄和能力。離棄羅馬是不錯,但是,為甚么不完全聽從基督呢?自夸以為我並沒有像耶洗別那樣的話,乃是笑話,並非道德。如果耶洗別是信徒行為的目標,以為與她不同的,都足以自傲,則耶洗別的兒女(二23)也足以稱義了。雖然現今的宗派,並沒有像羅馬那樣的僭越,但是,神的問題是︰我的兒子是否教會的元首?
「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是更正教的遁詞。就是利用這一句話,我們看見更正教的宗派,一方面容讓罪惡,而一方面不完全聽從聖經。他們好像以為「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連「完全」就都不必追求。教會和個人無論如何,總是不會完全的,打算脫離一切的罪惡,遵行所有的經訓,又是何苦呢?因為有了這一個推辭,所以,許多神眼目所定罪的,都在更正教的各公會中寄生──其實這些就是宗派的生命,這個就是降低神的程度。然而,神並不以「因為沒有一樣是能完全的,所以,教會就可以不完全」為然。 注視完全, 也要以完全來審判 的兒女。 愿意施恩給失敗的人,但是, 恨惡降低程度,而坐 自滿自足的人。我們寧可將神的程度擺在面前而達不到,勝于降低 的程度,以為我們已經完全成功了。
改教原是一個大複興。撒狄就是大複興后的光景。得了複興,若不肯順服神的旨意,而讓基督得 正當的地位,就不能繼續複興。無論我們曾一次如何蒙恩,然而,我們必須謹慎,不要讓我們所已得 的成為具文,而逐漸衰微。自足是缺欠的原因。不儆醒是衰微的原因。除了完全之外,沒有甚么能夠叫主滿意,也沒有甚么能夠叫愛主者滿意。許多時候,我們有了好的起首,但我們並沒有靈性上負責的繼續,以致我們達不到完全的地位。這是教會,也是個人的危險。凡不是進前到完全的,都要退后到衰微的地位。
三節︰「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
信徒若忘記基督所記得的,這是何等的虛空呢。在這裡說出兩件事︰領受和聽見。第一,就是他們所領受的恩典,和他們在恩典裡所站立的地位。第二,他們所聽見神的道,就是他們信行的規章和指引者。他們已經接受恩典,也已經得 神的道。主所召我們去回想的,並非我們所未領受的,乃是我們所已領受的。主乃是叫 的教會為她所領受的恩典,和所聽見的道負責。神將 的道賜給我們,叫我們有所遵從;神也賜恩典給我們,叫我們有能力遵從。
這與更正教和更正教的各公會是非常適合的,改教原是一個大複興,也是一次歸回到起初的地位(自然是局部的)。他們當初所聽見和所領受的,就是一本公開的聖經,為一切信仰和行為的準則。因為更正教忘記了他們所已經聽見和領受的,所以主呼召他們再來親近聖靈的工作,挑旺聖靈在他們中間所已作的工夫。改教的運動已經釋放了聖經,也已經得 不少從前所喪失的真理;雖然這些尚未完全,但是更正教連這些都要忘記了,所以主呼召他們來記憶他們從前所已聽見領受的。他們自滿自足,讓所已得的真理逐漸死亡,而不再用力恢複改教時所未恢複的。所以雖然他們沒有像羅馬那樣的充滿罪惡,然而對于善事上,竟比最腐敗的羅馬教更為缺乏。他們已經得 聖經了。這樣的利益,就是加增他們的責任。使徒所命令的,和聖經所記載的,乃是教會所當時常謹記遵守的;並非教會的權柄和遺傳。
在這幾個世紀裡,更正教的各公會從聖靈的手裡已經得 不少的複興了。能力、新鮮、熱心、交通、親近主、順服聖經,這些都是聖靈在複興時所作的工夫。但是可憐﹗這些並不長久。主在這裡的呼召,就是要那些已經得 複興,而又複退后的人,回想他們怎樣從聖靈的手裡接受恩典,聽見教訓。複興效力的不長久,並不是因為聖靈的能力不大,乃是因為沒有完全的心以對主和 的話。如果有更完全的順服,就必定有更美好的結果。
我們應當將本節首句的話,和前節末句的話相連起來看︰「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主乃是呼召他們歸回到他們從前從神那裡所接受的。主並不以為︰現在教會的情形不古,所以每一個教會就可以自由訂立章程了。主並不是呼召他們來改造自己,主乃是要教會記起他們如何已經從神所設立獨一無二的程度墜落了。這裡主並不是將自由賜給教會。主的話語像主自己一般,乃是永遠長存,永遠有能力的。教會可以不按 聖經而行,然而聖經並不因此而失去其權威。離棄神的法則者,自然要受審判。這審判的原則,就是在于聖經。要跟從主的人,就當歸回到主的法則來。人們斷不能以為環境已經改變了,使徒也沒有了,教會也腐敗了,所以他們可以不理基督的話,可以隨 己意而行。聖經如何告訴我們︰從前怎樣為罪人,如何藉聖靈蒙洗淨、分別、稱義;聖經也如何告訴我們︰聖靈是按照己意,在教會中運行的。在有的地方,也許我們沒有看見方言、神跡和醫病;然而難道聖靈就不在那裡么?雖然聖靈的顯現,也許有時是不同;但是 在教會中作主,乃是一個不可更改的事實。神不是呼召我們去發明更好于 在聖經裡所啟示的教會組織, 的命令乃是要我們按 一次交給聖徒的真道而行(猶3)。
這裡所說的,乃是恢複的第一步。他們應當回想從前所領受的特恩,和所聽見的真理。這兩個就是他們在改教時所得的「稱義」和「聖經」。他們受審的根據,乃是按 他們所得 的亮光(比較太十一21-24)。更正教是要按 他們在改教時所得 的而受審。然而,因信稱義和聖經權威,豈非在信仰上和行為上受更正教的輕看了么?這樣,他怎能在審判中站立得住呢?主要他們回想,就是要他們將從前的景況,和現在的情形來比較,好叫他們知道自己的缺欠,而來遵守神的命令。
「並要悔改。」主將悔改的呼召,放在這個地方說,就是証明他們乃是已經得救的。悔改的命令,並不是在于書首。如果這裡主是對一個罪人說話, 就應當先將悔改的話語大聲說出,然后才說別的,像 從前傳福音時所作的。這裡的悔改,乃是主呼召 信徒的悔改。他們已經退后,所以他們應當悔改。他們將從前的光景和現今的去比較,他們就應當知道他們自己是應當悔改的。他們的行為應當改變,他們對于屬神的事應當更活潑。
「若不儆醒。」儆醒乃是一件最累贅、最令人疲倦的事。因為要儆醒就應當保守自己,不然就會睡覺。人的心最會疲倦,最不愿意時常留意世上所有發生的事。如果我們不是親近基督,不覺得 在鑒察我們、注意我們,則我們難得儆醒。就是在我們的工作裡面,我們也是需要儆醒的。我們如果親近基督,則我們對于諸事都有明了的眼光。但是平常的趨向,都是失去這眼光。如果我們在基督前察看我們的試煉,我們就覺得脫離的方法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許多時候,當我們進入試煉時,我們卻失去這種眼光。我們最容易在試煉的環境中,因為有了悲痛和疲倦的緣故,就失去我們在基督前的明了眼光。我們的眼睛必須專一,要行神的旨意。我們若更謙卑,則我們必定更簡單。我們若夠簡單,神就要用 的智慧引導我們。儆醒的態度,叫我們能以知道神的旨意,也得 神藉 的靈和話引導我們。聰明的人,不能藉 搜求和研究而認識神。然而嬰孩可以用相信的心,得 神的智慧。我們必須儆醒,必須在神的光中,知道我們自己到底是站立在甚么地位。糊涂從來不是神的旨意。在睡夢中作事,更是神所不喜悅的。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每次舉足時,那坐在天上者是否贊成方可。
「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信徒若不儆醒,結局是何等的莊嚴呢﹗「我來要像賊一樣。」這原是主對待世人的法子。對于世人,「主的日子來到,好像夜間的賊一樣」(帖前五2)。主對信徒的話,本來是說︰「你們卻不在黑暗裡,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4節)
信徒如果不儆醒,他就要被待像世人一般﹗在地位上,他們是神的兒女;但是在行為上,他們像世人一般;所以他們要在基督降臨這件事上,與世人受同等的待遇。他們的行為,在神前沒有一件是完全的,因為沒有一件是與神所施的恩相符合的。神在這裡的意思,就是你若不按 我所賜給你的而行,你若不儆醒而睡覺,像世人一般,我就要叫你受世人所要受的。他們豈非已經隨從世人的樣子么?他們現在應當小心,防備世人所要受的刑罰。如果你得 世人的安樂,你就應當受世人的審判。
聖靈在帖撒羅尼前迦前書五章裡,將真實的聖徒和世人比較。主在這裡是將預備好的信徒,和未預備者相比較。主以為得救的信徒(我們已經說過,撒狄的信徒乃是得救的),若不儆醒,要如何受虧損。不儆醒的基督徒,要受世界所受的。主並不責備他們,像 責備耶洗別一般。不過因為他們除了得救之外,和世人在靈性上並無顯大的分別;所以就要受世人所得的審判。這與信徒得救的問題,並沒有關系;不過是說,他不能免去那將要臨到世界的大試煉(三10)。
這是何等的嚴肅呢﹗現今環圍我們的,有多少的信徒,都是已經得 了救恩,但是在他們的地位上,他們是與羞辱主的組織相聯合;在行為上,是忘記他們所聽見、所領受的;在生命上,是和世人一般的睡覺呢﹗我們現在是常與這一幫的人接觸。我們若想到將來神的家的審判,我們的心豈不要戰兢么?日子快到,但是我們不知到底要怎樣的快。真的,在聖經裡,我們不能看見一件比這個更嚴肅的事,就是得救的信徒,和世界受同等的待遇。
「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這裡的「臨」字乃是特別的。這字的意思乃是主已經來到,已經停止 的行動了,因為 已經達到 的目的地了。這就是說到主已經來了,已經到了半空, 的行動已經停止在那裡了;那些儆醒有了預備的人,也已經被提上升了;但是,主這樣的「臨到」了,那些在靈性上像撒狄的信徒者,必定不知道。主甚么時候臨到,他們並不知道,雖然后來因為看見有的聖徒已經被提,也可以知道主是來過了。在原文裡,這「臨」字底下的「到」字,有「過了」的意思。主降臨迎接儆醒信徒的事已經「過了」,這些沒有預備的信徒才能知道。主已經來了,但是,他們卻當面錯過了。
我們已經說過,這些撒狄的信徒乃是已經得救了的。這一點我們必須時刻不忘,因為它告訴我們以得救的信徒是會被主留在地上的。聖經裡從來沒有「教會被提」這一句話。一句錯誤的話,就要生出一種錯誤的道。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以為每一個得救的罪人,無論他的生命是怎樣,都要同時被提上天。按 哥林多后書五章十節來說,自然每一個信徒,無論他靈性的情形如何,都要被提。然而,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聖徒的被提乃是同時的。反之,聖經所表明的,最少被提不只一次。就是在啟示錄本書裡,也已經七次說到被提了。
被提原是以麥子收成入倉為預表。然而,麥子尚未收入天倉之前,成熟是獨一的必須。乃是因為成熟期間之不同,所以,才有初熟、收成和拾遺(利廿三)的分別。不儆醒、不預備的信徒,自然不能尚生 就被收割。成熟的先后,定規收割的前后。多留在田裡一時的麥子,並不是不要,乃是要等待其成熟而已。每一個信徒都要被提,但不都在一時。
主耶穌在橄欖山上預言時,曾警告信徒說︰「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太廿四43)主將 自己比作賊,將信徒比作家主。 的意思是︰家主應當儆醒,才不至被賊挖透房屋,偷去財物,自己還不知道;信徒應當照樣儆醒,才不至主耶穌「臨過了」,把教會中儆醒的聖徒提去,而信徒遠不知道。賊如何是會來到了,而家主尚不知道;主也是會臨過了,而基督徒尚不知道。這樣的教訓,都是給基督徒的,叫他們不要以為自己是個基督徒,有永生了,所以就滿足,乃是應當儆醒預備,好叫他們被提。作基督徒並非履行被提的條件,作個儆醒的基督徒,才是履行被提的條件。生活而不是生命,乃是被提的根據。
信徒若被主臨過,他就要留在地上,經過大災難。大災難原是為世人預備的(三10),但是,因為信徒生活像世人,所以,就受世人所受的;好像地獄乃是為魔鬼預備的,只因罪人要歸服魔鬼,所以,就受魔鬼所受的(太廿五41)。這些信徒因 苦難,學了順從,到了后來,主也要提接他們。這個道理是現今所最需要的。因為許多基督徒,已經明白了得救的証實,他們以為得 永生就是一個人最末了的一件事了。豈知這不過是生命道路上的首一步呢﹗他們以為當世人在地上受災難時,他們就要被提到他們平日所不愛的天上去﹗這怎么可能呢?一個升天的靈,乃是預言一個升天的體。如果信徒的心靈並沒有天在裡面,就是提接他們,他們也是不知提接的寶貴和快樂。
我們現在說主再來,和聖徒並和世人的分別。將來所要臨到世人的乃是「主的日子」,那是大災難的別名;臨到信徒的乃是主的降臨。當神向活在世上的罪人報仇的時候,「主的日子」要「忽然臨到他們,……絕不能逃脫」(帖前五2-3)。聖徒的盼望卻是救主要在「主的日子」之前再臨。這個「日子」就是本書六章末以后所記的(啟六17,十六14)。信徒的盼望,乃是主的降臨(帖后二1),並非主的日子(3節)。但如果他不儆醒預備,就要失去主降臨的喜樂,而受主的日子的災害。
四節︰「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
「幾名」就是幾個人,主認識他們每一個的名字,也注意他們每一個。「幾名」也是表明這樣人數目的微小。在偉大的更正教裡,只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在從前的教會裡,錯者都是小數;在撒狄,不錯的只有幾名。對于撒狄,主只有這么多可以贊美的。在罪惡眾多的環境中,主能察出星點的良善。更正教會中潔淨的既只有這么多,則人要以更正教會的教訓作為真理的程度者,豈非無知。
這幾名的榮耀,就是他們「未曾污穢自己衣服」。「不沾染世俗」(雅一27),「連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23),原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他們並沒有與世界同行,雖然別的信徒已經失節了。撒狄的教會已經墮入世界的平面之下,所以,她才要和世界一同受罰。他們要保守自己清潔,他們就當脫離世界。然而,這裡的世界,並非純淨的世界,卻是已經被基督徒所收留的世界。這些乃是得勝過「教會化的世界」者。這自然是比勝過世界本身更艱難,然而,信徒總不能因其艱難而退后。撒但常是吸引信徒與屬性者相調和。與世人混雜的聖徒,並不會叫世人成聖,反污穢自己的衣服。與世人調和的結果,就是捐棄承認基督的見証,因為世人不能容讓這個。承認基督者,必須是一個分別者。他既相信一位已經被世界厭棄的,仰望一位要來審判世界的,而為 作見証,怎能不受人的反對呢?分別是頂要緊的。
當信徒一知道他的地位是與聖經不合的,他就應當覺得這個事實是何等的嚴肅,他所負欠主的恩何其多。但是,何等的可憐﹗許多明知道自己公會地位的錯誤者──有人卻是作引導別人的人,不特不離棄他自己所知道的罪惡,而且要在亞撒、約沙法沒有除去邱壇的事上,得 一個逃避所。何等的可憐﹗神的話語被人委曲,以成全撒但的目的。神的警告被人化裝,以稱義人的罪惡。雖然在思想上已經得 講解了,然而,主尚是要求信徒的行為應當和 的命令相合。撒但自然要以主的道路為黑暗,要以世界的道路為更有愛心、謙卑、聯合和秩序。但是,神的話語現今已經否認這個了,不久神的能力也要在世人面前否認。
「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在地上保守清潔,他們要在神前完全蒙 喜悅。他們在負責的時候,堅持行為上的聖潔,所以他們將來得賞時,要得 與他們現在分別同樣性質的潔白。也許他們現今要受羞辱和誤會,以得 主在暗中的夸獎為已足。然而,不久他們的「白衣」要在眾人前表明出來。凡叫神喜悅的,無論是為人所知與否,將來總不至略過。凡是屬神的終不至喪失,因為屬神的,都是永久的。「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約壹二17)
「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這並不是說到永生,因為永生乃是神的恩賜(羅六23),凡肯接受的人都能得 ,並無配不配的問題。乃是已經站立在恩典根基上,已經蒙神稱義的人,才能在此得 獎賞。自從信徒得 重生之后,一直到他道路的末了,他自己的行為要解決他到底是否配得 首次的複活(路廿35)、或者神的國(帖后一5)。一切的根本都是在乎恩典,因為沒有恩典,人就沒有在神前蒙悅納的可能。但當神按 公義,照 人的行為,將賞賜分給各人時,就「配得過」否的問題,完全只看信徒自己得救后的行為而定。在將來信徒工作的審判中,賞賜的分給,乃是完全看信徒的工作配得過否而定。罪人不能不配而沉淪,信徒不能不配而得獎。
因為他們的行為乃是美好的,所以,主按 他們所當得的賜給他們。他們既然保守他們屬靈的衣服,不沾染污穢,所以,當基督操權時,他們要穿白衣和主一同行走,以表明他們的聖潔。
五至六節︰「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雖然教會的情形這樣,雖然自潔者不過有幾人,然而,主在這裡仍然有應許得勝者的話語,這樣的應許叫我們的心歡喜。如果我們有耳聽的話,我們就要和各教會中之得勝者相聯合。現今的得勝也許是要在新的境地裡,也許是要與在大體上信仰是相同的弟兄分開,也許是要棄絕信心記錄上的大名,而單歸于主基督。惟有得勝者才是得勝的。建造先知墳墓的人並非得勝者,蒙主遣派來受這些好古者的輕看、誤會與逼迫者才真是。神必須教訓我們獨立──這種獨立乃是從切實和卑下的倚賴主而來。就是主最大的門徒,在主的面前到底算得甚么呢?如果在順服主的事上,盼望得 伴侶才肯作的話,恐怕這種伴侶是很難尋的。這一條道路原是不會熱鬧,更難望有被人稱為「先生」的行走在其中。如果倚賴主是已經夠了,就為甚么不即脫離污穢與主同行呢?如果應當有同伴,恐怕后來你的同伴還會引導你去行走別的道路。得勝需要獨立。這樣分別的道路並不是分門別類,因為並不是我自己的意思引導我,乃是神的靈和話。如果基督是更可愛,則愛弟兄的心必定充滿。
信心的得勝,並不是在群眾的鼓掌喝彩中得 ,乃是在乎跟從一位離開 弟兄的真約瑟。雖然神並沒有造出現今的紛亂,然而神卻容讓這些罪惡存在,叫我們行走在 道路中時,能有更像基督的生命。 並不是要我們順服罪惡,乃是要我們得勝。在這幾封書信裡,失敗的信徒好像都退到背后,所有勸勉、應許、賞賜都是為 鼓舞得勝者的。主現在是揀選與 同王的,惟有得勝者才能勝任。罪惡和試煉不過是為 証明︰誰是得勝者,誰是失敗者──雖然都是得救者。無所得勝,自然用不 得勝,自然就無得勝者。得勝者原是時勢造來的。慕作得勝者,而又要得 平坦路途的,就是不明白爭戰的意思和得勝的價值。現今時候不多,結局快到,神的恩典能夠供給 信徒一切的需用,凡不肯利用這恩典的,都要失敗。
主對撒狄得勝者的應許是分作三部分︰(一)「穿白衣。」在本書裡曾有四次說到白衣。第七章裡曾記載沒有人能數過來的群眾,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這是說到他們的潔淨。第六章裡記 主將白衣賜給在祭壇底下的人,這是說到他們得蒙主悅納。在第四章裡,我們看見長老是穿白衣的,這是說到他們的無罪。在第十九章裡,我們看見羔羊的新婦也是穿白衣的。聖靈就在那裡為我們解說︰「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8節)這個末處的聖經,叫我們知道這裡白衣的應許,是指 將來天上的景況說的。主所應許的,就是得勝的結局,要在天上彰顯出來,也要在天上享受。所有在地上為 忠心的緣故而與不潔分別者,都要在主的面前得 獎賞。
白乃是清潔的顏色。天使的衣裳乃是白色的(太廿八3;可十六5;約廿12;徒一10)。主在變化山上所穿的衣服,也是白的(可九3)。亙古常存者的衣服,也是白的(但七9)。白衣乃是天上的衣服。因為信徒在地上而有天上的行為,所以他才能得 這個。他們不只要這樣的裝飾,並且也要與基督同行。這是說到他們在國度的地位。不儆醒者的景況,和這個是何等的不同。他們要裸體,任世人見他們的羞恥。二章十七節的白石,乃是個人的、私下的;這裡的白衣,乃是公眾的,有目共睹的。哦﹗愿我們得 私下的稱許,愿我們得 公眾前的榮耀。
(二)「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生命冊乃是一本古書,因為許多人的名字,從創世以來,就記在羔羊的生命冊上了(十三8)。出埃及記三十二章三十二至三十三節說︰「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涂抹我的名。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涂抹誰的名。」詩篇六十九篇二十八節也說︰「愿他們從生命冊上被涂抹,不得記錄在義人之中。」這樣看起來,從生命冊上涂名,是一件可能的事。當我們未說下文之先,讓我們先記得三件事︰一、在啟示錄這本書內,只有一本生命冊。所以這一本生命冊,按 十八章八節所記的,乃是在神的手裡和計劃裡;沒有人能將人的名字記在裡面。二、名字若要涂抹,則那名字必定應當先記在那裡才可以。這個生命冊既是「羔羊的生命冊」,就除了羔羊以外,沒有人能將名字寫在裡面。三、這冊的名字,既然是「生命冊」,則在這冊上有名字的人,必定都是有生命的才可以。我們此時不必管后來涂去與否,我們只說每一個名字,能寫在生命冊裡的,必定都是曾有一次得 生命的。
按 剛才所引的兩節聖經,從生命冊上涂名是一件可能的事。就是本處聖經也有這樣的意思。因為,惟有得勝的聖徒才不被除名;這樣,則失敗的基督徒,當然是要除名的。但是啟示錄二十章又告訴我們說︰當白色大寶座審判時,凡生命冊上沒有名的,就被扔在火湖裡。這樣說來,不是得救的人尚要沉淪么?這真是一個難以解釋的所在。相信信徒可以永遠沉淪的,就要以這一節聖經為把柄。相信信徒永遠不會沉淪的,就要用許多理想的話語來解釋這一節。但是按 聖經的教訓來看,這裡的難題和二章十一節是一樣的。我們相信我們在二章十一節的講解,乃是完全合乎聖經的。每一個謹慎讀聖經的人,在一方面不能說主的羊會永遠滅亡,在另一方面不能說犯罪的信徒是始終沒有刑罰的。所以在這裡也像別的地方一樣,乃是神在千年國時,就是得勝者特別受賞賜的時候,將那些失敗信徒的名字,從生命冊上暫行涂抹,到千年國后,又恢複了他們;所以當未次審判時(廿15),他們尚是得救的。當神將名字記在生命冊上時,原是因 恩典;雖然 的恩召和賞賜是沒有后悔的,但難道神能容讓信徒的罪惡,以違反自己的性情么?相信主耶穌的人,是要永遠得救的;但他們要在神以公義管治世界的時候,受他們得救后犯罪的刑罰。
這樣的應許,是何等的寶貝呢﹗在現今的時候,信徒因為要跟從主,教會就要棄掉他們的名,以為是惡(路六22)。雖然在人的注冊簿子上,他們的名字要被人涂抹;然而主卻應許 的小群說,無論如何,他們的名總不會從生命冊上被涂抹。人可以厭棄他們,但是主要收留他們。這是何等的慰人呢﹗
(三)「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主並非說要在世人面前認得勝者的名。因為也許世人並不認識他們。 要在父的面前認他們,因為父在暗中鑒察一切(太六6)。也要在父的使者面前認他們,因為使者在在都是注意他們的行為,就是一位女信徒在禱告時曾否蒙頭,也是他們所注意的(林前十一10)。雖然在現在的時候,好像與更正教的罪惡分別,不過是一件小事,也許是一件被人輕看的事;然而在那日,主卻要在天父前,在天軍前,承認稱贊這樣信徒的名字。這是甚么應許呢?主要認他的名﹗我們如果忠心,就有一天,我們的主要在千萬的使者面前,和 父的面前,說出我們的賤名﹗我們被人輕看,沒有人知的名,能夠在主的口中,在父和使者的耳中,在生命冊上,這是何等的奇妙﹗愿意我們每一個都有耳聽主對撒狄所說的話,也沒有一個缺乏撒狄得勝者的特點。
{\Section:TopicID=126}附︰歷史上的應驗
這個時代的教會,就是路德改教后更正的教會。主對這個教會的責備、警告、表顯和應許,都與我們有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現在所日與接觸、朝夕相處的,就是更正教的各公會。如果我們明白了主對更正教各公會的意思,像 在這封書信裡所表明的,我們就知道如何行為了。
名是活的,實是死的,是各更正教會的特點。他們在各種的組織上、慈善事業上、解放社會上、教育醫藥事業上,真是蓬蓬勃勃,叫人家看得生。但他們在主面前靈性的光景,乃是死的。就是他們對于傳道的工作,也是這樣。更正的教會分為兩種︰一種是國立的教會,就像英國的安立甘等等;一種是人民自由設立的,就像美以美等等。在這兩種的教會裡,大概都是生死互相調和的。
第七章 非拉鐵非──忠心小群(三7-13)
七節︰「你要寫信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那聖潔、真實,拿 大 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說。」
這一段教會歷史,乃是最有趣味的,也是最緊要的。我們若想到在這個光景中,主竟然稱贊,並且只有稱贊,是何等的奇妙呢﹗因為在這一封書信裡,主沒有一句責備的話。警告是有的,也是我們所當特別注意的,但責備卻始終沒有。這一位聖潔的、真實的能向 我們發出笑容,這是何等的好呢﹗這自然本是基督徒所當常有的情形。但是我們贊美神,因為雖然在教會的歷史中,非拉鐵非那一方面的情形,前此尚未曾有,然而,非拉鐵非人卻早已就有了。因為當約翰寫這封書信時,就有這樣的人了。世上的環境越不順利,主稱贊他們越為熱切。究竟無論環境如何反對,總不會叫他們不作非拉鐵非人。環境不特不足以攔阻,並且是促進他們作非拉鐵非人──這是他們作非拉鐵非人的條件。如果我們有了非拉鐵非人的靈,就所有罪惡,不管是在教會裡也好,在世界裡也好,不過使我們更變為非拉鐵非人而已。
當我們還未詳細查讀這一封書信之先,讓我們先明白非拉鐵非的性質;但是要明白非拉鐵非,我們還要重新記憶撒狄所代表的是甚么。撒狄毫無疑議的是指 改教后許多國立的教會。在裡面,聖靈在改教時所顯現的能力已經失去了;許多人民都受了基督教化,然而,他們的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雖然在他們中間也有活而且忠心的人,他們未曾污穢自己的衣服,乃是配穿白衣與主同行的人;然而他們在撒狄中間並不會叫撒狄變成他們。其實撒狄就是世界,就是「基督教化」卻可以依然為世界的世界,不過有一些基督徒散處其中罷了。
在原則上,非拉鐵非與這個是完全相反的。「弟兄相愛」(這是「非拉鐵非」這字的意思)的原則,乃是一個生命上的結合。這是表明聖靈恢複真實教會的工作。雖然真實的教會已經在撒狄的紛亂中失去,然而,聖靈卻在一切的名稱之外,聯合基督的身體,以弟兄相愛為根基。我們時常聽見複興的名詞,然而,許多的複興不過是聖靈重新在神的話語裡顯出能力,以拯救罪人,造就聖徒而已,並沒有歸回到當初的地位,像我們從前所說的一樣。但是這裡非拉鐵非的光景,乃是一個「教會的複興」。在撒狄裡面,我們雖然看見改教時和改教后的複興;但在非拉鐵非裡面,我們看見更進一步的複興。不只改正極端的罪惡,並且歸回當初教會的情形。因為不厭棄主的名,而遵守其忍耐的道,乃是最初教會的情形。
主在這一封書信裡的聲調,叫我們知道這一段聖經(啟三)所論的,並非初世紀或中世紀的教會,不過是初、中而后所演成的今世教會的情形罷了。撒狄就是今世教會的開端,沒有污穢的罪惡,然而卻缺乏生氣。稍有屬靈眼光的人,斷不會以更正教為成功的。今日更正教的情形,更是一般自稱為更正教徒者蒙羞的理由。人現在夸口以為他們已經脫離教皇掌權、教會權威、敬拜童女、諸聖和天使等罪惡,彌撒、煉獄等異端。這些就是一切的要道了么?那知人可以脫離這些罪惡,在外面作個最正派的更正教徒,而在裡面可以絲毫不顧基督的愛心和榮耀,犯了其他千百的罪。多少的分爭,在外面都是意見的問題,而其實在裡面其所爭的,不過都是為 要遮蓋自己的過失和缺欠而已。
有一句話可以說的,就是聖經裡沒有別的地方,比這一封書信更可以安慰、激勵一切誠心愛主耶穌基督和 在地上權益的人。這封書信告訴我們以教會在世歷史的末了幾頁中,主的眼睛所注意而又鑒賞的是甚么?不是公教會的敗壞,不是更正教的儀式,不是老底嘉的不冷不熱和自驕。推雅推喇裡可以有遣民,撒狄裡可以有幾名忠心的,也許老底嘉裡有人肯開門接受主;但是,這些並不足以滿足主的心。主所要求的,就是有一小群,整個的、完全的尊重 的名,遵守 的話。我們應當記得,推雅推喇和撒狄是甚為「教會的」。他們顯現在世界裡是一個有組織、有「秩序」的團體。但是,非拉鐵非和老底嘉是一種道德上的情形,過于組織。記得這個,往下讀時,就容易得多了。在非拉鐵非,我們所看見的都不相同。最初叫我們注意的,並不是主作甚么,主有甚么,乃是主自己是甚么。
「那聖潔、真實……的。」主耶穌在此所表明的,並不像 對別的使者所表明的一樣。「那聖潔的、那真實的」,並不是 在第一章裡所已有的榮耀。不過是 道德上的品格,為 忠心的聖徒在這個時期裡所認識的而已。撒狄太注重信條了,非拉鐵非卻愛慕所相信的主。使徒所說的,並不是「我知道我所信的是甚么」,乃是「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這是信心和愛心的根源。真的,在這一封書信裡,主耶穌的身位是比別的書信更為顯露。主耶穌在此啟示 的自己,比 在任何書信裡所啟示的更多。當 還未說到別的之先, 先說 自己是聖潔的、是真實的。在別的書信裡,主並沒有這樣的表明 自己的德行。從前 都是將 自己審判的性質啟示給各教會看,這裡並不是這樣。這裡的問題並不是教會如何滿足一位審判官的要求,乃是教會如何與主的心和性情相符合。
因為惟有聖潔和真實能與主的心無悖,所以,主才自表為聖潔、真實者。這裡所說的,就是主在 自己裡面是甚么。 告訴我們, 個人是甚么,和 為 的教會要作甚么。 自己怎樣, 也要照樣在 的教會身上作出工夫來。這裡是說到神的道所表明和所要求的,說到神的道自己是如何充滿了道德和忠誠。 按 神所啟示的,向神內外都是忠誠的。 都是按 自己所宣說的,忠誠作工以至于成。我們不要忘記,主這樣的啟示是永久的,是告訴 今日的聖徒說,若非與 的聖潔和真實相配合的,就不會得 的喜悅。必須與 的性情相合,必須與 所宣示,而又要成全的道相稱。如果我們將「聖潔、真實的」基督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就不能不在心靈上脫離一切屬乎敗壞和儀式的,因為我們是與一位完全和這些反對者相親近。 是神的聖者,連污穢的痕跡都沒有。
本不知罪,但卻為 我們成為罪(林后五21),好叫神在 的聖潔裡得 榮耀; 現在已經從死裡複活、升天,稱為「那聖潔的」了(徒十三34)。 始終都是沒有罪的。不過 為 人的罪,在十字架的死裡為人除罪而已。神是聖潔的,所以,當 站立在罪人的地位時,神就厭棄 。但是當 死時,罪人在神面前就再沒有歷史了。人在肉體裡是已經受審判了的,凡為肉體留地位的,就是違反神的聖潔。信徒中所有真實欲追求聖潔的愿望,都是聖靈的工作。但是這種追求,近今多有虧缺神的思想之處。多少人以「由信成聖」、「在基督裡成聖」為口實,而一面容留許多違反真理的事物。這樣的容留,就是為肉體留地位。但是神卻要我們在經歷上看見,我們的舊人在基督的死裡受了審判,而被除滅;也要我們看見, 是複活、榮耀的「聖潔的」人。我們已經在 裡面複活了,現在我們有了 的聖靈,而作一個屬天的新人。這個要叫我們脫離己,不以之為中心,而完全以思想和情愛與在天的基督相聯。
基督也是「那真實的」。教會已經不真實了,她們已經喪失她們金燈台作見証的本意了;她們的實已經不能稱其名了。然而,基督是真實的。無論 作甚么工作、任甚么職分、有甚么名稱,無論 向神向人是甚么、作甚么、說甚么, 都是完全真實的確的。 是真神、真光、真餅、真葡萄樹、真見証者。無論 是為人也好,為神也好, 包藏而又表明一切真實者。無論我們想到 的甚么, 真的都是甚么。神已經在基督裡賜福給世人了。人不必到基督之外去得 甚么。 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和救贖。 所抱負的,和 的實際,並沒有絲毫之差。我們現今在世的生命,不過就是經歷一切在 裡面已經成為真實了的。
這裡的聖徒是遵守主的道的聖徒。當神的道如此受人尊重時,基督自己的性格就要管理人的心。 的命令作我們的標竿, 自己就掌管我們的情愛;眼睛既這樣的有亮光,就全身都光明了。神的道(話)將我們連于基督,這樣就給我們以一個「寫出來的基督」。自然最要緊的是先要接受活的基督以得 救恩,然后藉 寫的道明白這位基督是如何。當我們得 聖靈為基督所作的見証之后,我們的心就要緊貼 這位「聖潔」而又「真實」的。這樣就叫我們在神的話中所看見的基督得 我們的情愛,叫我們不愿離開這位寫出來的基督。惟有與活的基督有活的關系,才會保守我們不受迷惑。一位聖潔的基督──就是在 裡面有真理(真實)──乃是我們靈性的最好保護者;一個沒有生氣的基督教,是沒有能力以遏止迷惑的。當教會不能分別她簡單的道路時,當她沒有信心以斷絕世人的幫助,而到處都是混雜時,惟有一位聖潔、真實的基督會領導人。
使徒對提摩太說︰「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自然沒有別的知識比明白基督更好。這就是約翰書信的要點(惟有這一封書信說出主耶穌是聖潔和真實者)。在基督裡的父老「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約壹二13-14),他們能告訴人以真實的基督到底是如何,他們知道 是「那聖潔、真實的」。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奇異新鮮的發明,乃是歸回到那起初原有者──最初所啟示的基督。歸回到在基督裡的純一,認識 在聖經裡是如何的基督,乃是現代的需要。我們所缺乏的並不是教會歷史,和現今世代所發明的基督,乃是起初原有的。如果我們的心與聖經裡寫的基督相聯合,那么我們現在所愛的基督,就是我們所等候要來提接我們的基督。真的,除了寫的基督之外,並沒有活的基督。主將自己的聖潔和真實(或作真理)表明出來了。沒有人能不從 所恨惡的罪惡分別出來,順服 所啟示的真理而能親近 。神的道是分別的,也是造就的。離棄一切的罪惡,乃是接受神的道的記號。按 道而行,不是按 多數人的良心而行,才是真接受道。這是進人至聖所的標記,因為惟有在 的光中者,才得見光。
絕對真實是何等的少呢﹗嚴格的道路常是孤單沒人表同情的。看這道路的冷清,就知這道路是何等沒有偉大的工作。試探就是稍微委曲、稍微寬放,多少人就是在此失敗,因為失敗並不必出代價、花工夫。多少時候,我們不是自欺呢?辯論、說理、研究、查考,要有甚么結局呢?難道經過這些辯論之后,不遵行真理就可以了么?良心固然可以暫時受賄,但是,真理尚是依然見証這人行為的不對。我們有否膽量以發表我們所見為是的呢?我們有否膽量「受人影響」以得 的確的見解呢?心思並不成問題。良心是一切問題的根本。理智的難關,大多數都是不愿意、不誠實的心所建造的。心如果愿意,基督的啟示就是可靠的(約七17);如果不愿意,就還有甚么理由可說?但是,真實總是要緊的。
「聖潔」是在「真實」之前。多少時候,真實是有了,但是,聖潔卻忘記了。人要以為某種的權柄是從神來的,信徒應當順服它;在這樣的光景中,就叫信徒連近視一下,以察知事之真相都不敢。良心也許是活動的,但卻是昏昧的。所以,就聽從了人過于主。但主以為聖潔是真理的保証。
主在撒狄之后,這樣對非拉鐵非表明 的自己,是非常美好的。 把 的自己彰顯出來。當教會屬世而又荒涼時,甚么能叫她重新得 生命,叫她改變她的態度呢?除了主啟示 的自己之外,沒有別的了。這就是約翰福音的性質。主耶穌的身位在這本書內是特別顯明的。約翰在書之首半裡,將主的自己啟示給我們看;在下半,將離世的主所賜的安慰師告訴我們。這書在神的話裡的地位,也是特別的。著作的期間乃是很遲的──在別的福音之后,所以,它在背道的日子中是特別適宜的。它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一切都是黑暗的──雖有真光照耀,人也不認識。這光就是人的生命。無論人世的荒涼達到甚么地步,主的自己尚是亮光、尚是生命。
雖然在撒狄裡面也有行為清潔的人,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在諸事上都順服主。這個自然不能滿足 的心。主必須為 自己興起一個見証來。興起的法子就是將自己交給信徒的情愛。沒有一個完全為 基督的心,基督是不滿意的。罪惡將 隔開,但是, 現在卻親自啟示自己。凡看見 的,都要歡歡喜喜的服事 。
非拉鐵非信徒的特點,就是他們雖然沒有大力量,然而,與主自己卻是非常親密的。約翰書信裡父老的特點,就是「因為他們認識從起初原有的」。現在在非拉鐵非裡,雖然所有的不過就是一點的力量,然而,卻沒有厭棄 的名。在這封書信裡,所顯現的是基督──基督的「自己」,並不是能力的問題。雖然現在的時候像約翰書信的時候一樣,教會已經荒涼了,敵基督者到處都有;然而,親近基督卻是一切危險的保障。自然我們覺得(也知道),恢複教會當初的能力和恩賜是一件沒有盼望的事。但是親近主和遵守主的道,乃是非拉鐵非的性質。基督在此所顯明的,並不是 的能力,像 在撒狄所顯明的一樣。這裡是表顯主的品格(「那聖潔的」),和主的話語(「那真實的」)。有此二者,我們已能判斷一切了。環 他們的,雖然都失敗了,然而,他們應當向基督存純一清潔的心。這與約翰的書信是一樣的︰「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約壹五20)「你們從那聖者受了恩膏。」(二20)那聖者、真者,在教會失敗的日子中,是他們一切的根源。
「拿 大 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這個自然和 在第一章所表明 「拿 死亡和陰間的鑰匙」有關系。所以,一部分的意思,就是主有權柄叫死人複活。但是,按 二十章四到六節的教訓,陰間的開啟,原是為 引進國度的。主因為有了複活的權柄,所以, 能接受或拒絕人進入天國。(首次複活,和義人複活等聖經名詞,和國度原有同樣的意思。)
主這個名稱,是主在這裡所說的第三個了。然而,以這個為最奇妙、最特別。在聖經中,惟獨在另一個地方,曾用過「大 的鑰匙」這一句話。在以賽亞書二十二章,最初先知就說到耶路撒冷城在「煩擾的日子」(5節,指將來大災難)中,如何要遇見毀滅的事。但是,城中居民並不因 這事而禁食祈禱,反「倒歡喜快樂,……說,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13節)這明是在不信中否認複活的事(比較林前十五32)。因為這罪來得重要,所以,主就發怒說︰「這罪孽直到你們死,斷不得赦免。」(14節)
不只百姓如此,就是當日的官長亦然。所以先知就對當日政府一位最要的人員說︰「主萬軍之耶和華這樣說,你去見掌銀庫的,就是家宰舍伯那,對他說,你在這裡作甚么呢?有甚么人竟在這裡鑿墳墓,就是在高處為自己鑿墳墓,在磐石中為自己鑿出安身之所。看哪,耶和華必像大有力的人,將你緊緊纏裹,竭力拋去。 必將你輥成一團,拋在寬闊之地,好像拋球一樣;你這主人家的羞辱,必在那裡坐你榮耀的車,也必在那裡死亡。我必趕逐你離開官職;你必從你的原位撤下。到那日我必召我仆人希勒家的兒子以利亞敬來;將你的外袍給他穿上,將你的腰帶給他系緊,將你的政權交在他手中;他必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猶大家的父。我必將大 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賽廿二15-22)
這位家宰,他本來盼望長久光榮,得以安然善終,所以才用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來為自己在磐石裡鑿出一個墳墓來。這個指明給我們看,他已經忘記複活了。大 是相信複活的,所以,他並沒有為自己建造偉大的墳墓,因為他知道這並不是他永久的居所。聖經學者知道,神給大 的應許,惟有在複活裡才得 成全。所以,這位家宰既然已經失去大 家希望的鑰匙──複活的盼望,他就不配在大 家裡掌管職分的鑰匙。神對大 的應許︰「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你面前永遠堅立。」(撒下七16原文)惟有在複活時,才得應驗,此外,並無別的可能。這個應許並未曾繼續 應驗,因為大 家后來已經離開了寶座。所以,神給大 的應許和盼望,像 給亞伯拉罕一般,必須在複活裡應驗。
主現在要按 舍伯那的不信來對待他。他要死,要被人擄掠;他的墳墓要留給別人。他也要失去他的地位,別人要得 他的職分,要名實相稱的掌管大 的鑰匙。神揀選了以利亞敬。舍伯那的意思是「現在當悔改」,但是,這個呼召並沒有生出效力來。神現在所按立的是以利亞敬,意是「神要興起」,他是希勒家的兒子,希勒家的意思是「耶和華的福分」。複活乃是耶和華為 仆人所存留的福分,凡不肯相信的,都不能在「大 ……可靠的恩典」上有分。
主耶穌在這裡(啟三),以為以賽亞的話是指 說的。 是大 家的主, 管理一切應許的鑰匙。 是從死裡複活的, 「拿 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墳墓並不是信徒的榮耀,複活才是。因為陰間的門不能再勝過 。請聽使徒的話︰「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檢,叫耶穌複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 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論到神叫 從死裡複活,不再歸于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 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大 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壞;惟獨神所複活的, 並未見朽壞。」(徒十三32-37)
這樣看起來,大 的鑰匙就是開啟墳墓的鑰匙。當主耶穌開陰間的門時,沒有人能把 的信徒關在裡面;當 關閉不信者在裡面時,也沒有人能開。 開無底坑時,就有無數害人的蝗虫從裡面飛出來(啟九)。當 關無底坑時,撒但就一千年不能出來(啟廿)。這兩樣的能力都是緊要的。主耶穌絕對的都有。這樣, 才能「對那被捆綁的人說,出來吧﹗對那在黑暗的人說,顯露吧」(賽四九9)﹗這樣, 才會叫罪人「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獄中,並要囚在監牢裡,多日之后便被討罪」(賽廿四22)。主耶穌有完全的權柄掌管陰間,和勝過掌死權的撒但。
主耶穌這樣掌握大 的鑰匙,就是為 信徒作複活的主,而又作國度的王。陰間的門是隨 的意思和權柄而啟閉的。雖然現在 尚未用這權柄以管治世界,然而 已經被神立「為主為基督了」(徒二36)。 這樣說出 自己的權柄來,就是要安慰那些睡了的得勝信徒,叫他們知道;時候到時, 要叫他們在首次複活裡有分,那是許多平常的人所得不 的(腓三11)。再等一下, 就要對那些活 的得勝信徒說, 要為他們也開一個門。我們不久,就可以看見。雖然這裡所說的,乃是陰間的事,但是,對于我們也是有教訓的。在外面, 好像並沒有干預甚么。對于不信, 也絕對的冷靜,不理一切現行的紛亂和艱難,像 當日睡在船上,一任風浪之奔騰澎湃。然而, 始終未捐棄 的權柄。 掌管政治的鑰匙; ,也惟有 ,能開能關。這是何等的慰人呢﹗多少時候,好像都是血肉的人來關我們的門;雖然眼睛是這樣看法,雖然關門者是隨 己意而行,然而,他們不過都是主旨意的工具而已。我們不必去開已經關閉的門,因為這是出乎主;另一方面,主若已經開門了,我們就可以安息,知道沒有人能關閉 所開的。主自己有大 的鑰匙。所以,信徒就不必去仰望世人,和別的信徒了。試探是何等的大呢﹗但是, 有鑰匙, 所有的,就是他們所缺乏的。人可以到處作工(耶洗別、假先知、有名無實的死者),然而,那位聖潔真實者卻是一切的主宰。他們軟弱;這叫他們更需要 。他們無力,連門都不能開,但是,主卻為他們開門,帶領他們進入寬闊沒有限製的地方。這裡所注重的就是主。如果與 不錯,甚么就都不錯了。
八節︰「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
「我知道你的行為。」這一句話是特別的,與主從前對別的教會所說的不同。主並不是在此一直稽察他們的行為, 乃是要叫這些困苦軟弱的信徒,因 已經知道他們的行為而滿足。對于別的教會,主就不是這樣; 注意他們工作的性質如何。 對撒狄說︰「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但是, 在此並沒有如此的深究。 知道了我們的行為,就已足了。如果 也要向我們要求完全,像 向撒狄一般,我們的行為就豈非難以應付么?攙雜的存心、微小的信心、感惰和自愛,都要叫我們在 面前不敢抬頭。實在說來,我們所有的工作,沒有一件是與我們所受的恩相稱的。天然活動是很多的,人的稱許也是不少的,然而,照 一般而言,神所喜悅的,能有多少呢?我們應當贊美主﹗真的,我們如果注意世界的光景和教會的情形,我們的心就要沉溺,我們就要忘記基督已經知道這一切的事。然而,主也並不是說,他們一無所有。主說,他們尚是遵守 的話,沒有棄絕 的名。
「你略有一點力量。」主在這裡,像 在別的地方一樣,先說出 所看為可稱贊的。 注意到他們的「一點力量」,也因之而贊美他們。力量不多,只有一點。在這裡我們並不是看見五旬節的力量和恩賜;這裡並沒有移山的大信。這「小事的日子」乃是在教會歷史的末了一頁,像在猶太的一般。大 的日子,和以斯拉的日子,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末后的時候,要有當初的景況,原是不可能的。有了當初的愛心,也就罷了。雖然永生和聖靈的能力是不會衰微的,然而,我們不能不有時代的關系。我們固然不應當受其影響,然而,我們在這時代中,並非沒有瑕疵的。主在這裡將忠心小群在教會時代末了的情形告訴我們。主所能看見的,不過就是一點的力量。複興使徒時代的興盛,是這裡所未曾應許的。力量雖只有一點,然而,主已經稱許了。
主知道甚么是堪以稱許的。雖然沒有五旬節的神跡奇事,然而,主已經稱贊了。充滿聖靈力量的外表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聖經沒有應許,在末后的日子要恢複當初的光景。現今非拉鐵非聖徒所有的,不過是一點的力量。軟弱是他們的記號。這自然是這樣,因為他們是與推雅推喇和撒狄並存于世,他們必須有遺民的性質才可以。屬血氣的,和未受聖經的深刻造就者,自然就要羨慕彰顯舊日的能力;但是認識主在今日行為的道路者,就知道主所稱許的不過就是一點的力量而已。我們現在的責任,乃是遵守主的道,和高舉 的名,並不是帶進一個新的五旬節。非拉鐵非並沒有甚么可以在世人、和別的信徒前炫耀的。我們的行為應當和非拉鐵非的性質不悖。我們應當不尋求顯露的作為,應當以主的自己為滿足。
雖然今日並沒有──自然有許多撒但的假冒──非常能力的彰顯,然而,聖靈尚是和我們同在的。贊美神,因為總沒有一天教會會沒有聖靈。就是在羅馬黑暗的時代中,聖靈尚是和教會同在。自然 在那裡並不是要稱罪惡為義,也不是要以悖逆為是; 的同在乃是証明主話的實在︰「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 永遠與你們同在。」(約十四16)仰望聖靈降臨在我們的身上,乃是錯誤的。這是猶太人的希望。教會如果這樣的禱告,就是証明自己不是教會。自然,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太常使 擔憂。自然,我們應當在神前認罪,因為我們的行為好像並沒有接受過 一般。但是,讓我們稱頌神,因為 不只住在我們裡面,並且將我們聯合起來,作神的住所。這個外表已經破壞了,我們承認,但這事實依然存在;好像人因 環境的緣故,可以墜落,但是他依然是一個人。教會有聖靈了,尚且墮落﹗這個叫我們更謙卑。有人說,如果我們再得一個五旬節,聖靈再從天降臨,我們就不會錯了。但是,人已經有過五旬節了。這個盼望是錯誤的。神所呼召我們作的,並不是去等候得 新的恩賜,乃是要我們謙卑在 的面前,承認我們雖然作基督徒了,依然是悖逆 的。雖然聖靈住在這裡,然而,金牛犢一一繼興,叫教會裡面的罪惡和以色列人一樣的眾多。這是主要我們感覺的。
主也許不喜歡將表面的榮耀交給已經失敗的教會;然而, 卻賜下所需要的恩典和能力,以維持個人的靈性。從元首所流下的生命,以滋補 在地上的身體,是不會短少的。例如︰教會中異跡的恩賜(如說方言、醫病等)也許已經減少了,但是,那些從元首得來以造就肢體的恩賜永遠不會缺少。因為「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弗五29)。
以弗所這一卷書是特別論教會如何為基督的身體,我們看見它以為恩賜的功用,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四12),然而,以弗所這卷書並沒有提起異跡的恩賜。但在哥林多書裡,我們看見有「醫病的恩賜」、「說方言」、「翻方言」等恩賜(林前十二9-10)。這樣,我們看見聖經將恩賜分為兩種︰一是異跡的恩賜,像哥林多書所記的,乃是教會在群眾前所顯的異能,用以輔助教會在不信的世界裡作見証的;一是從元首周流下來以滋養 全體的恩賜。恩賜有這樣的分別,也是聖經所明告訴我們的。哥林多前書十四章二十二節就是最明白的一節。異跡的恩賜可以過去──自然還有少數的個人得 ,但是,滋養的恩賜永遠存留。有時是從外面的作証而來,有時是因 主自己直接施恩而得;但無論如何,元首的供養總不能停止。這就是我們在非拉鐵非的教會裡所看見的。她的性質原是軟弱的、缺乏能力的,然而,卻比別的教會更親近那有能力的主,更愛主,與主交通更親密,主所賜給她的應許,也是與主自己更和合。
雖然非拉鐵非是絕對軟弱的,然而,他們卻是忠心的。多少時候,外面可以有大能力,而裡面實是軟弱的。聖靈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的,就是這意。信徒可以說天使的話語和萬人的方言,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同時尚是極乎軟弱,沒有能力的。外面能力的表現,過于裡面與神的同工和同心,乃是最危險不過的。裡面的生命,必須和外面的能力相符合。
我們必須記得,神偉大的恩賜和啟示,並不是我們力量的根源。因為異跡和奇事並不會以裡面的力量給人。它們會在困苦時安慰我們,在試煉時向我們証實神的話語,但不會以裡面的力量給我們。保羅的經歷就是一個例。升上三層天,提到樂園裡,聽見人不可說的隱秘,自然是最希奇的,叫保羅在受試煉時得 一部分的安慰。但是,這個並不會以裡面的力量給他。如果不是神特別工作的話,他就要自高自大,這自然不是力量。但當他得 甚么叫他覺得自己的軟弱時,神的力量就臨到。我們的心真是比萬物更詭詐,若不儆醒,就要利用神的恩賜以自榮。我們的危險原不一樣,所以我們需要不一樣的「刺」來保守我們。就是在這樣受「刺」的光景中,保羅才知道自己的軟弱。保羅必須有這個軟弱的感覺,才能知道力量是在甚么地方。
所以,無論神給我們異跡的恩賜與否,軟弱的感覺若和信心調和起來,就是最大的力量。自知軟弱而沒有不信的心乃是可能的。主耶穌受苦時也有這樣的感覺︰「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么才好呢;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約十二27)苦難叫主與父更親近。我們呢?一見苦難,便與苦難更親近,而疑惑神的能力。我們的心思都是想到解救的方法,停留在環境裡或自己裡,而把神完全關在外面。但是,主耶穌並不如此。一有憂愁, 就說,「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思念自己的軟弱,若不叫我們倚靠神,就是不信。仰望神常是有力量的。艱難可以來,神也可以允許許多事物來表明我們的軟弱;但是簡單的信心卻是一直進前,並非預先打算如何辦法,乃是相信神的扶助必不落空。真實的力量,就是一直跟隨主。「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十七37)在大 眼中,獅子、熊和歌利亞是沒有分別的。他是一樣的軟弱,他們是一樣的厲害。但是,他不怕他們的心也是一樣的,相信神會拯救他的心也是一樣的。神從前既然救了我,我「算」 也必定再救我。這是信心。摩西所派探地的人,自視為蚱蜢的態度,就完全與這個不同了。他們忘記了將神和亞納人去對抗,卻將自己和亞納人來比較,自然要失敗。「我靠 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是一切得勝的秘訣。仰望自己是無用的,因為自己除了軟弱以外無他,仰望主就要得 拯救。
「你略有一點的力量。」在大局荒涼腐敗的時候,賞賜偉大的力量,並不是神是規矩。當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來時,他們看見神賞賜豐盛的恩典。這並不是外面的能力。並且,此時的外面真是無一足觀,所以,他們的仇敵譏笑說,就是狐狸也會把他們的牆 倒(尼四3)﹗非拉鐵非也是這樣。以色列人並沒有堅強的防御工作,以抵製撒瑪利亞人;主是他們的火牆,他們所最先建造的,就是獻給主的一個祭壇。主居在他們心中最首先的地位。主既是他們的牆,他們就能等候別的建築先興工。這裡並沒有天使殺死長子的事,也沒有甚么特別的災害在仇敵中發生,神並沒有為他們行特別的神跡。他們所有的應許,不過就是「我的靈住在你們中間,你們不要懼怕」(哈二5)。懼怕仇敵,就沒有力量;仰望主,就忘記了仇敵。
「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難道力量只有一點,他們就甚么都沒有了么?不,主說︰「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主怎么知道他們有一點力量呢?自然是因為他們「曾遵守主的道,沒有棄絕主的名」;他們並不是得 教會所喪失的恩賜,並不是得 在教會裡的地位、數目,或在世人前的位置,乃是在神面前的力量。惟有順服和敬拜才是真的力量。就是因為主的道已經受人的輕視了,所以,才應當遵守;就是因為主的名被人厭棄了,所以,才應當不厭棄。真的,在教會中,主的話已經流通了,但是,人有沒有接受呢?主的名已經知道了,但是,有沒有尊敬呢?信徒曾否愛慕尋求一若追求財寶一般呢?信徒是否要更明白主的話,要更親近主的名,所以,才聚集來禱告宣讀呢?有多少信徒是敬愛主,而以 的話算為真有權威的呢?我們需要力量──裡面屬靈的力量,才能順服敬拜主于這樣的光景中。這裡並不是傳福音,也不是大複興,乃是小小團體愛慕、服事、稱頌基督。
基督的特點應當是教會的特點才可以。基督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詩一一九11);這個就是末日忠心者的性質。保羅對提摩太說︰「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樣,「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雖然如此,神的遺民卻有正當的道路可走。「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提后三1-2、5、13、14-15)在世境變遷的時候,惟有聖經,就是神的道,或神的話,能保守我們。親近遵守神所寫的道,要叫我們在危險中穩妥。提摩太在少年時,在聖經中所讀的舊約,加上他從使徒「所學習的」,就是現今的新約,乃是我們的指引者。不是顯現大能力,或者行神跡,要保守我們;神所寫下的話語,是最要緊的。主並不是說,你有能力,乃是說,你「曾遵守我的道」。
「我的道,」神是召我們來遵守基督自己的道,來親近基督的自己──並不是教會的道。我們如果接受教會的話(我們應當記得,話與道在原文常是一樣的),就是承認教會是有權威的;我們如果接受基督的話,我們就有基督自己的權威。我們應當以基督的話來判斷一切的事物,就是教會也應當受這話的判斷。在教會失敗的時候,主並沒有命令我們去聽教會。我們已經看見在推雅推喇裡,耶洗別的話自稱是受默示,有權威的;我們也看見在撒狄裡,這樣的自稱自負,已經被人所唾棄了。然而,教會雖然沒有受默示,卻依然施教。人說,我們現在已經有一本公開的聖經了(感謝主,這是實在的)。隨 這個,自然也有許多的亮光照耀。但是信條到底是甚么意思呢?更正教的信條很注重福音根本的道理,但就是這個也是人的教訓,因為「能賤能貴」都在于人。自然起初的時候,這些信條乃是草創的人所相信的。再后,就因 意見的緣故,不得已又創別的信條。再后,信條的分爭就逐日加增,直到現今竟至在分門別類中再分門別類,在宗派中又分宗派,貽更正教以莫大之羞。
自然,今日的更正教已不若羅馬教那樣自稱為「公教會」,為獨一的教會;但是,更正教的各種信條,就是表明更正教是主張宗派的。在聖經外,再設立一種信條,無論其如何合乎聖經,都是自建藩籬,將意見不同的人拒在外面。你如果不同心,就請你他往,就是再立一個宗派也可以。神的教會如果不肯接受一切重生的人,而在聖經之外,再加上甚么信條,就是一個宗派。感謝神,因為 呼召我們來遵守基督的道。不然,簡單的兒女們對于現今紛亂的信條、組織和名稱,真是不知何所適從。我們所當遵從的,是 的道,不是教會的話。
凡要遵守基督的道的,必定不當受誰的縛束。他的良心必定只可向一位主人負責。他應當跟從主,好像地上只有他一個是基督徒一般。認識神和 的話,並與神的話同行,應當逐步加增。在現今背道的世代中,時常留心遵行神的話,乃是最重大的事。
基督的話帶領我們親近基督;這個要保守我們,叫我們與末世的迷惑有分別而且相反的行為。現時的特性就是迷惑︰「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提后三13)「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指 那引誘你們的人說的。」(約壹二26)在現今的時候,我們所看見的,就是迷惑引誘的事。不久自然要有那個獨一的敵基督出現,然而「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約壹二18),所以,我們必定「不要信」(太廿四23)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的人,就要被他的「各樣異能神跡」(帖后二9-11)所迷惑。所以,我們應當堅持聖經的真理,好叫我們免被假作光明天使者所迷惑。唯一的保險就是遵守基督的話。這是一件個人的事,因為迷惑是在暗中偷 進來的,稍一不儆醒,就要跌倒。這迷惑的能力就好像蛇用詭詐引誘夏娃一般,所以,我們常有失去向基督所存純一的心的危險。甚么能叫我們免去這危險呢?並不是外面能力的表顯,像神跡奇事一般;反之,這些事多是迷惑的工具。我們不能以神跡奇事來對付撒但,(我們原是最軟弱的;)我們的穩妥是在乎個人堅持基督的聖經,而不厭棄其名。
「遵守我的道。」道,所包括的是何其大呢﹗道包括主命令的大綱和細則。非拉鐵非的信徒並非在這裡守一句,在那裡守一句;並非守到代價太大時便放棄;乃是無論「榮耀羞辱,美名惡名」,都是一樣的遵守。如果我們的存心不是到處順服,就沒處是我們順服的。主不肯和我們調停,允許我們有的聽從 ,有的不聽從。 若非一切的主, 就沒有一件作得主。我們應當明白甚么叫作遵守主的話。如果「遵守」這字是有意思的,那么「遵守」的意思最少是完全順服。完全順服我們所未能看為要緊的,一若我們已經看出其要緊然;不以主所命令者為微小,順服最「微小」者一若順服最重要者然;這是遵守主的道。這常是我們存心的試驗。我們肯否在黑暗(不是猜疑)中聽從主,隨 的引導出去,而不知道要到那裡去呢?
我們應當記得,我們的不愿意常是攔阻我們遵守基督的道的。多少的事,我們與別的聖徒不同,我們以為這些乃是意見、見解的問題;豈知不屑為、不愿為的成見,乃是埋藏在底下的原因。惟有在原則上「立志遵 神的旨意行」的人,才會在實際上「曉得這教訓是否出乎神」(約七17)。人們的分爭必定是人的,斷沒有聖靈引導人進入這么多分爭裡的事。雖然我們在許多最敬虔的人身上,曾看見許多與神的話完全相反的事;但是,這並不是我們也可以悖逆的「準單」;這不過告訴我們說,人在他最好的時候,也不過如此而已,肉體是不堪效法的。如果我們曾全心跟隨主,就誰能說, 沒有引導我們正路(只有一條)呢?然而,完全跟隨主的究有多少呢?
多少信徒──我們很容易看見──到了某種的限度,就竟然不前了﹗誰能計算這樣的損失呢?多少信徒竟然要藉 為主勞碌來恢複這損失,或者來代替其所損失的,好像聖經是說,「聽命並不勝于獻祭,順從並不勝于公羊的脂油」一般。活動依然是有的,但認識神者總知道其人與神的交通有了阻擋。可憐﹗就是這樣彼此已經不能再為伴侶了,雖然腳仍然是同行的。失去與基督的交通,有甚么可以代替呢?
「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約十四23)守道的意思,就是讓神的話語來支配、管理、維系我們,就是我們將神的話語存積在心而順服它。非拉鐵非的信徒就是寶貴主的話,絕對的服從、絕對的俯伏,所以,主得了 所當得的地位。這是何等的美好呢﹗全個的教會都是遵守主的道﹗他們因 愛心而遵守主道,因 遵守主道而與主交通。這是與以弗所教會大有分別的。在一切外面的事情上,以弗所教會是站在優先的地位;她缺乏愛心,卻充滿了工作。在一切外面的事情上,非拉鐵非是缺欠的;她缺乏工作,卻充滿了愛心。這是主喜悅的緣故。主喜歡看見 兒女的愛心,過于他們的行為工作。自然,有了愛心就不能不有「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像在帖撒羅尼迦一般;然而,主所注重的,乃是 子民的存心,並不是他們的行為。所以,一方面以弗所偉大的工作,因 愛心缺乏的緣故而貶價,他方面非拉鐵非的微小工作,卻因 愛心的緣故而得贊。主惟獨在他們中間,表明自己是與他們同工的,所以敞開的門是賜給他們的。
「沒有棄絕我的名。」主的道是表明主的自己,父神也是藉 這道得以顯明。 到世上來啟示神。除了在父懷裡的獨生子之外,沒有別人能作這事。主的名暗示我們以 個人不在這裡, 已經升天得 榮耀了。想念這位的主,想念 如何啟示神,想念 是如何完全、寶貴、聖潔,真是再無別的事情比這個更好的了。雖然 自己已經不在這裡了,但是,當聖徒承認 的名字時, 卻在這裡。無論我們的言行如何,最要緊的問題就是說︰這些是否發表基督呢?凡不是如此的,就是棄絕 的名。我們以自己為中心的生命,袒護宗派的成見,卻是棄絕這名。我們如果不是棄絕自己(舍己),我們就要棄絕主名。
我們如果要承認主的名,舍己乃是不可少的條件。如果我們像彼得那樣的自信,以為自己雖死不辭,總愿跟從主,以為眾人都有跌倒的可能,他總不至和他們一樣的軟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自信自恃的心,所以,在客西馬尼園裡頭,就不儆醒祈禱,以備將來的試探。他這樣的大意,就是他自信的結果。但是,到底彼得陷到甚么地步呢?他棄絕主的名。我們千萬不要太大意、太自恃,以為我們「能」、我們「會」。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絕對靠不住,必須因 自知軟弱的緣故,所以就戰戰兢兢,無依無靠的來到主的面前,儆醒禱告,尋求 的面,倚靠 的力,我們才會不棄絕主的名。不論我們如何自信──其實自信就是失敗的原因──如何以為自己已經站立得穩了,自己是比別人強的,總是要失敗的。我們應當除去一切相信肉體的心,因為肉體和主的名是不兩立的。
基督的名字表明基督是甚么。這名字就是表明 自己的身位、工作和權柄是怎樣。「人要稱 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一23)因為 要叫神與我們同在的緣故,所以, 就來作「耶穌」──「耶和華拯救」,因為我們的得救在神與我們同在之先。因此, 又為我們作了「基督」,作受膏者,來履行中保的職分──帶領我們到神面前去,帶領神到我們這裡來。
在教會荒涼背道的時候,不厭棄主的名字,實是一件有所足多的事。我們看見主在消極方面說這一句話(是「不棄絕我的名」,並不是「高舉我的名」),就知道這時背道的厲害了。只要在消極方面不棄絕主的名,已經是難能而可貴的了。他們在積極方面的作為並沒有甚么,但是主稱許他們。在主的眼光中,並不是像以利亞那樣召火從天降下來才算得偉大;在不忠心的環境中忠心,就是最偉大不過的了。神並沒有說,那七千的遺民到底有甚么作為,聖經不過記 說,他們不向巴力屈膝。在時代險惡的時候,神所看的,並不是 兒女為 所作的有多少,乃是他們為 所不作的有多少。因為他們當日的環境都是敬拜巴力者,所以,說他們不拜,就是說他們甚么都有了。現今田裡的稗子太多了。如果信徒不是肯為主單獨站立不動,他就要隨伙失敗。不受迷惑,不隨流行動,就是今日忠心小群的性質。彰顯外面的能力,並非緊要;在罪惡中忠心與神同行,乃是不可少的。裡面的能力是比外面的能力更需要的。
非拉鐵非的信徒是以不棄絕主名為特點。一個罪人如果棄絕主的名,他自然就要沉淪,因為罪人惟有信 的名,才得為神的兒女(約一12);惟有藉 的名,罪才得 赦免(約壹二12);惟有信奉 的名,才得 永生(約壹五13)。「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 得救。」(徒四12)然而,這幾封書信所說的,並不是罪人得救的問題,這裡是說到那些已經得救的人,他們要高舉或棄絕主的名的問題。這裡所說的是教會裡面的事。他們在救恩的問題上是已經接受主的名了。然而,他們在別的事情上,並不一定如此。
在教會裹,主的名字最要緊的用處,就是作 信徒聚會的中心(太十八20)。聖靈以主耶穌為唯一的中心點。 帶領人來到 那裡聚集。這樣歸于主名下的聚集,意思就是以主為首領、為敬拜的目的、為吸引的中心,來到 的面前敬拜 、高舉 、傳揚 、贊美 、祈禱于 、奉獻一切給 。歸于(這是原文)主名的聚集,就是說神的兒女們直接到主面前來敬拜,並沒甚么居間作緩沖的人,像一位人立的牧師或主席來包辦一切。這樣的「一人主席製」,就是說,惟獨他是可以直接和神有交通,其余的人都當以他為介紹人──中保,經過他來到神面前。這是奉這位人的名來聚集,因為人來是為 聽他講道、跟他禱告、隨他的指揮而行動。但是,神的方法並不是這樣。 愿意 的兒女們都親自來到 的兒子面前敬拜 ,不受人的支配,不以長久立定的一人的敬拜為全體的敬拜。 所喜歡的,就是每一個人都親近 兒子的身位,與 有個人的交通。那一種猶太化的敬拜,是 所不悅納的。所以,在一個真正合乎聖經,以主名為中心的聚會裡,我們斷沒有一位人預定的主席,或人默認的主席,或習慣的主席。也沒有甚么人規定的秩序──書面的沒有,口傳的沒有,習慣的也沒有。乃是主自己藉 聖靈在會中作主。 安排一切的秩序, 揀選 所樂用的人(多數), 在其中受 兒女們的敬拜。開口的人並不支配別人,不過為主所揀選以發表大眾的心意而已。眾人都有同等的機會,都可以直接到主的面前來。
在聖經中,我們還看見主的名的另一個重要用法。主的名字分別信徒歸于 自己。因此,主的門徒就稱為「基督徒」,意思就是屬基督的人。基督把 的名給我們,原是要將我們從世界裡分別出來。但是到了現今,好像基督的名已經不夠以分別我們了。人愛跟從當日的哥林多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林前一12),宗派的分別就是輕看、棄絕主的名。因為「宗派」二字的原意就是「名」。加入一個宗派,就是加上一個名。人現在的錯誤,就是要在「基督徒」的名字上,再加以公會宗派的名字。我是一個信義宗的信徒,我是一個長老宗的信徒。為甚么這樣呢?難道基督的名還不足以分別我們么?還應當有公會的名字才足以分別我們么?我們如果以為,我們在心裡並沒有甚么宗派名稱的分別,那么,為甚么我們在實際上又是宗派中的人呢?現在的信徒好像是以為,如果不屬一個宗派,不在基督之外再接受一個名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這樣作的結果,就是棄絕主的名。一個宗派的名稱既然不能普及于所有的信徒,並且是為 分別信徒的,則宗派名稱的存留,就是為 分開基督的身體。無論人如以何種解釋,然而,事實怎會被人解釋開呢?自然,聖靈在這裡不過是將一個被人所輕看的小群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應當知道,主的名字絕對不會叫我們在兩個罪惡中間去揀選一個。「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提后二19)有一條道路是沒有不義的。總不能完全,總不會無錯,乃是不信的口吻。不義的道路不是我們所必須走的。這並非說,聖徒以主的名為聚會的中心之后,罪惡就不會進來了。人的肉體是常要把罪惡帶進來的。然而,我們仰望主和 的聖靈來保守我們,叫我們不稍容讓罪惡。道德上的罪惡原是已經不好了,教會的罪惡──搗亂教會的秩序──已經是更不好了,得罪主自己的罪惡乃是最不好的了。這是最大的罪惡(約貳7),這是我們靈性的試驗品。我們的心對于基督如果不正,就還有甚么可以說呢?但凡誠心高舉 名字的人,都要看見他們與主自己是特別親近的。罪惡會侵入聚會來試驗我們的忍耐;然而,自居在軟弱倚賴的地位,要保守我們在主裡面清潔。
讀聖經的人常常注意,非拉鐵非信徒的特點,乃是他們眼光中所看見的,就是基督自己。他們雖是「非拉鐵非」(弟兄相愛),然而,他們所愛慕的乃是基督;並且,他們和基督的關系,又是最有個人性的。就是因為他們這樣的親愛基督,而且是這樣的個人親愛基督,所以,他們才能成功為「非拉鐵非」。
這無他,因為凡真愛基督的,就有一個夠大的心以接受包容基督整個的教會;因為個人與基督聯合,就叫一切都這樣聯合的,得以彼此聯合。我們的責任是先與元首有不間隔的交通,而后藉 與各肢體交通。如果我們要先謀肢體的疏通,而不顧元首的交通,我們就是顛倒輕重。
許多為 調和起見,而彼此捐棄其不同的見解者,都不是聖經的聯合。信徒在主裡面的聯合,並非一種「聯合」、「協進會」的聯合。神所指示我們的,只有一個方法;除此之外,要另行設法,以條件為聯會的張本的,都是失敗。「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后二22)這是聖經的教訓。因為彼此同走一路,就自然而然的聯合一起。這一條路最少有這裡所說的四個標記。我們不能因 要調和意見,而取消其中的任何一個。這一條路是絕對個人的,然而,卻能包括「一切清心禱告主的人」。公義是第一個特點──遵守神的命令和清潔的言行是最要緊的。沒有公義,我們就不能說到信心。一個在主面前的良心、倚靠主的心,乃是信徒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因為惟獨如此才會遵行 的旨意。現在才是愛心發現的時候。在這種的空氣中,愛心不會有了迷失。最終,和平在不同的意見和紛亂中,才是有地位的,和平才是可能的。信徒們不尋求公義,而欲彼此和平,豈非很沒有意思么?
這是神所定規信徒聯合的方法。這裡並沒有條件、章程、約法、互認的規矩,這裡是絕對的個人主義,同時又是神對信徒聯合的規定。惟獨有一位主定規各人的地位。凡肯接受這地位的,就會彼此聯合。大家都為身上的肢體,大家都服元首的支配。這裡並沒有地位留給我們去說,我們愿意聯合,或我們要另有組織。順服主就彼此不謀而自合。但是,現在大多數為少數解決問題,個性因之喪失。因為要和平,或要得利益的緣故,我們所不贊成的事也必須忍讓。起初良心尚有難過,至終也變為寬大。因為這樣情形太甚的緣故,責備的聲音也幾乎沒有了。違反基督的話,厭棄基督的名,就是結局。起初對罪的感覺,現在已經喪失了。如果人不肯接受十字架,而徒謀聖靈的合一,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然而,主的名字在這裡好像有比 平常名字意思更深的地方。主耶穌對這個教會所表明的有三︰ 自己是(一)聖潔的,(二)真實的,(三)拿 大 鑰匙的。 稱羨他們也有三。謹慎讀過這段聖經,叫我們不能不承認,主自己所表明的,和主所稱許的有極深的聯合。這教會所有的一點力量,是與主的聖潔有關的;遵守 的道,是與主的真實有關的;不棄絕主的名,是與主拿 大 的鑰匙有關的。如果這樣,我們就要看見,這裡所說主的名字,必定與主為大 兒子的名字特別相關。
這是說到主耶穌在世為王。 作大 的兒子, 要登 祖大 的寶座,在地上為王一千年。 要完全勝過魔鬼的權勢,將它關在無底坑裡。 的國度是實形的, 的國界是舉世的。這就是千年國的榮耀。我們說到主的名,意思就是表明 在地上如何為人子,為大 之子,一若 是神的兒子一般。主名所包括的,不只是講論主的道而已。但是,今日認識主耶穌要為世界的王,完全打倒撒但者究有幾人呢?有千年國盼望的信徒究有幾個呢?主好像就是預先看到這樣的情形,知道 的教會、 的聖徒中,有人要忘記 為王的榮耀,所以 在這裡特意將 自己為大 兒子的稱呼表明出來,以作 忠心兒女的試驗。雖然所有的基督徒都肯承認主耶穌作大 的兒子,但是,真知道這個名字的意義,而相信 要在世上掌權者實在沒有多少。這個就是地上君王對于基督教最過不去的一點──如果他們真知道。這個就是主耶穌在本丟彼拉多面前所作的美好見証。
這個叫我們知道,將來世界所受的大試探是甚么︰人要在基督之外、之上,再立一個王。最強暴的逼迫要臨到信徒的身上,如果他不肯在基督之外、之上,再接受一個王。在本書別的地方,我們看見人怎樣要在基督的名字之外,再立一個受人敬拜,有君尊的名字──獸的名字(啟十三17)。一個忠心事主的人,斷不能在主之外,再接受甚么宗教和政治的名字。
「看哪,我在你前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啟三8)這是主的第一個應許。這是他們忠心所得的賞賜。許多人說,人如果不肯接受人世、公會、宗派的名字,他們就要沒處作工。不特如此,人們還要特意向他們關門哩﹗照 肉體的眼光,這自然是一個問題。但是,主卻以為 自己的名字是最寶貴的。那些不因 世界和宗派而棄絕主名的人,主要給他們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這是何等的合式呢﹗這是何等的慰人呢﹗擁護宗派的人盡可以關門,但是,主卻開門,開人所不能關的門。
主所引導我們走的道路,並非一條「無用」的道路。這裡所說的「門」,照 聖經的用法來看,就是指 我們為主作証、作工的機會說的。使徒保羅已經有三次這樣說了(林前十六9;林后二12;西四3)。凡與基督同行的,都要看見,在一方面他是被人厭棄,在另一方面,人要從心裡認識他的主。這並不是相反,福音的歷史到處要為我們証明這個。
實在說來,信心是需要的,藉 結果來判斷的,多半是錯誤。我們如果要等候成功來保証我們工作的正當,我們就要藉 疑心而行,不會藉 信心而活。就是因為人在感覺上要疑惑到自己的前程,所以,主說這句話來証實他們的準確。他們只要問自己是有了非拉鐵非的性質,他們就可以安心,因為門已經開了。我們所注目的不是開啟的門,乃是我們的領袖和我們所走的道路。成功如果作為我們工作的量表,我們就要受欺。最偉大的成功,總是以將來為定準過于今日,以永世為標準過于暫時。信徒如果要以成功為標準,恐怕主在這裡的聲音就聽不見了。「成功」的試探,恐怕是仇敵為 基督仆人所設的最大陷阱。多少時候,成功定規一人工作的趨向過于神的話──直到與神的話相反。就是在實在順服中所得來的成功,豈不是也有因過度自詡而推翻靈性的安靜么?如果是反對的話,反要叫信徒學習得忍耐呢﹗這樣看來,神現在叫 的仆人們少有成功,正是 的美意阿﹗
我們如果不看主開的門,只看開門的主,那是何等的好呢?如果地方紛亂,風潮澎湃,不能傳福音,這是主的事。如果我們所羨慕要傳揚福音的地方,竟然關閉了,我們知道這是主所作的。仰望 就不至于疲倦灰心。如果我們看見主在我們面前開了一個門,就不管外面的環境如何,我們可以大膽,可以安慰,一直作工。不然的話,我們雖然有國家的保護,人民的好感,我們總不見得是會前進一步的。
自然我們應當等候主來開門。主起初禁止保羅傳道于亞西亞,然而三年后,我們看見保羅在那裡召集一個教會,並且叫全亞西亞的人都得聽見主的道。我們應當用信心倚賴主。忍耐是主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我們的信心必須經過試驗,主也常允許逆境臨到我們身上,為要叫我們知道,離開 ,我們就不能有所為。乃是當我們自知軟弱時, 才給我們能力。 先給信心,后給力量來應驗 從前所給的信心。「沒有人能關」,是何等的慰人呢﹗基督所開的門,沒有人──世人、魔鬼、邪靈──能關。雖然我們自己連把門推開的力量都沒有,但是,門卻為我們開了。全教會都是軟弱的,但是,微小的信心會成功偉大的力量所不會成功的。
基督有一切的能力,甚么都在 手裡︰「看門的」惟獨肯「給 開門」(約十3)。主耶穌一表明 的自己,就沒有甚么能關閉 的見証。地上所有的勢力──法利賽人、教法師、祭司、長老、君王、彼拉多、希律──都不能禁止一只基督的羊聽見基督的聲音。從前如此,現今也必如此。我們到底怕誰關門呢?主的話是︰沒有人能關的。
非拉鐵非教會和基督在世時的光景,是何等的相同呢﹗所有的人都是打算關門反對基督。基督像非拉鐵非教會一樣,乃是居住在神一次所曾設立,而今已完全失敗的製度中。因為在基督的時候,約柜已經沒有了,烏陵、土明,和聖殿裡示迦拿的榮耀也已經沒有了。所有表顯神的能力和見証的,都已經失去了;神不只在耶路撒冷沒有座位,並且乃是一個外邦的勢力在那裡掌權。以色列人因 他們罪惡的緣故,所以受神這樣的責打。雖然如此,哈該卻告訴我們說,主的靈仍是在他們中間。所以,我們看見還有亞拿、西面,和許多在耶路撒冷仰望以色列得救贖的人。這些是當日的遺民──忠心小群。主耶穌來了,世人都厭棄 。門就如此都向 關了么?不,看門的反給 開門。
那一個人曾像基督那樣的被人厭棄呢?那一個人曾像基督受到這樣厲害的反對,而那樣的謙卑、忠心、努力進前呢?基督愿意在這世界裡一無所有; 愿被人看為萬物的塵埃。然而,以色列家沒有一只亡羊不得聽見 ──善牧──的聲音。無論他是稅吏、罪人、妓女;尼哥底母或是一個撒瑪利亞的女人, 的眼睛都會尋出來。 現在就是把那些不過有一點力量的,放在 自己從前卑微的地位,看門的也要向他們開門,像向 開門一樣。
我們已經將門的意思說很多了。但是,照 本書而看,門的意思好像尚不只此──還別有所指。我們現在要用心一看。
我們如果謹慎讀過這封書信,我們就不能不看見,預言性質在這封書信裡是非常重要的。從來對于得勝者的應許,都是預言的。保守離開試煉,和猶太人的下拜,乃是說到被提和國度。七節鑰匙的最初意思,乃是複活。所以,照 自然的趨向來說,好像這裡八節,也是有預言的性質。我們謹慎一讀,確見果然。我們並不推翻先前所說的,不過在這裡看見更深的意思而已。我們從本書之外,已經看見「門」的意思到底是甚么了,我們現在要從本書再查考這「門」更深的意思。
如果我們取以經解經的態度──特別以本書的經文,解本書經文的態度,我們就要看見這裡門的敞開,自然是和四章一節的門相連的︰「此后,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德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到這裡來。」所以,開門的意思,在本書沒有別的,就是被提上天而已。
這兩個門(三7-8),叫活 和睡了的信徒,都得以得 完全的榮耀。主先開陰間的門,叫死的信徒能夠回到地上來。主又開天上的門,叫活──和死──的信徒得以離地上升。雖然更多的機會為主作工,常是忠心工作的賞賜;但是,這裡的門不只是在工作時賜給我們的,並且是在工作之后──工作已經完全之后──賜給我們作賞賜的。這沒有別的,就是進入天上特別榮耀的門。非拉鐵非的聖徒為主耶穌顯出一點的力量,所以,主現在為 他們顯出極大的能力──開天上的門。
這個門是沒有人能關的。誰會關天上的門呢?基督已經開了,誰會關呢?我們知道本書十二章裡記載,男孩子將要被提上天的時候,古蛇、紅龍、撒但是如何的憤恨,打算吞滅他,使他不得升上寶座。但撒但的計劃是完全失敗的。基督為了他們開門,撒但雖然打算要關這門,但這是它所作不來的。感謝神,因為世人雖然會限製我們、阻擋我們、反對我們、逼迫我們,但是,他們並不能斷我們上天之路﹗
現在我們達到一個最緊要的點,就是在聖經中,應當有甚么資格,應當履行甚么條件,才能被提。被提是全體的信徒呢,還是信徒中的一部分呢?我們從這封書信裡可得一個準確的答應。
我們已經一再說過,二章、三章的末了四個教會,乃是一直共同存留到主再來的教會。這四個教會不過表明在主再來之先,教會所有的四種情形而已。我們也已經一再說過,這兩章的七個教會是有兩種看法︰一、這七個教會乃是當日實在的教會,使徒約翰明受主命寄書信給她們(一11);二、她們是預表全教會時代裡古時期教會的情形。我們必須分別她們自己,和她們所預表那時期的教會。例如︰推雅推喇的教會,就她自己而說,乃是當日一個實在住在推雅推喇的信徒所合成的。所以他們乃是得救的、有生命的。但是,他們所預表的羅馬教會就不一定如此,因為我們知道羅馬教裡沉淪的人正多呢﹗老底嘉也是這樣。許多人以為老底嘉的「教友」是不得救的,豈知這是大錯。因為老底嘉並不是一個地上有名無實的教會;因為約翰所看見天上的燈台一共有七個,老底嘉的也在那裡;主明明承認老底嘉是一個教會──得救蒙召的人的聚會。老底嘉使者的星在主手裡,一如別的使者一樣。主並沒有傳福音給他們,因為他們都是已經得救的了。主也是命令他們來聽聖靈對眾教會所說的話,因為他們真是一個教會。這是說到老底嘉在使徒時的教會實在是這樣。但是,老底嘉所表明教會時代末后各教會的情形,就並不如此。因為現今老底嘉式的教會,真有許多閑雜尚未得救的人咧﹗分別這七教會的自己,和這七教會所預表的,是要明白這七封書信者所不可少的。
照 我們所說的,這七個教會的信徒都是得救的、重生的、有生命的。奇妙的就是︰主提接聖徒離開世界災難的應許,惟獨賜給非拉鐵非而已。推雅推喇、撒狄、老底嘉(照所預表的一面)中間雖然有信徒和非拉鐵非是一樣的得救,但是,他們卻沒有得 這應許。到了這一點,我們知道︰信徒惟獨有了非拉鐵非的程度,才有被提的可能。首次的被提,免去地上災難的被提,不是普通的,乃是特別的──不是普通信徒都可得 的,乃是一班特別蒙恩者所要享受的。自然,所有的信徒都要被提,但是,聖經所告訴我們的,是他們被提的時候並不一樣。
信徒如果不是有非拉鐵非信徒的性質和資格,是不能在首次特別的提接裡上升的。他們是非拉鐵非──弟兄相愛,這是他們彼此在基督身體裡為肢體的態度。當彼得在他后書說出許多的美德、信徒需要有的時候,他以為在一切之上應加上「非拉鐵非」,再加上愛。他繼續就告訴我們說,這樣就可以豐豐富富的進入主的國(彼后一5-11)。所以,照 他們的名字看來,他們已經在經歷上進入基督的完全裡了。這是主向 所要收割的五 所要求的。
他們的行為,我們已經看見過了。主給他們這個偉大──被提──的應許,並非自給的,沒有條件的。主的應許乃是根據他們從前的忠心。「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敝開的門。」為主彰顯屬靈的力量、遵守主的道、高舉主的名,乃是被提的條件。我們如果終日隨 己意而行,沒有遵守主的話,而又盼望得 被提的權利,就是夢話。高舉主的名,親近主的自己,也是要緊的。我們需要一個更深向己的死,好叫我們捐除自己紛紜的意思,來遵守反對我們天然愛好的主的話。我們應當有向世界更深的死,好叫我們愿意舍棄一切,而來與主自己有不間斷的交通。主不能迎接我們到我們所不喜好的天上去, 也不能強拉我們到我們所不愛親近的 跟前來。這些必須在地上有了根基,在天上才會完成。我們天天空口說主耶穌的再臨是沒有用處的,相當的預備是必須的。
九節︰「那撒但一會的,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說謊話的,我要使他們來在你腳前下拜,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
這是第二個賞賜。猶太人棄絕大 的兒子,他們的彌賽亞,列祖的盼望,已經完全失去他們為猶太人的態度了。真肯接受卑微的耶穌的,才是猶太人;不然,在肉體上雖然可以自稱為亞伯拉罕的子孫,其實不過是出自說謊人的父魔鬼而已(約八44)。神為 他們的罪,已經拆毀他們的殿,趕他們離開他們的本土。他們現在沒有祭司,沒有祭祀,所剩下的不過是會堂的禮拜而已。但是,這樣的會堂,和其中的禮拜,並非耶和華所設立的。他們乃是屬乎撒但的,因為不與基督為友的,就是反對 。在現今的世代中,神當 以色列人的面,將門關起來,神不再承認他們作 的百姓了。他們雖然可以仍然夸口說,門還是向他們開的;但是這不過是他們的「說謊」。
不肯承認主耶穌為大 的兒子,証明在肉體上為猶太人的,不一定都是猶太人。亞伯拉罕是接受基督的第一人,不作亞伯拉罕所作的,都不能算得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他們不過是掃羅的后裔,不肯服降神所涂膏的大 。神並不承認他們的聚會,以為他們不過是撒但的會堂而已。在別的教會裡,他們在那裡褻瀆、逼迫;在這裡,信徒卻不在他們的手下。主應許說,這些假猶太人要在 所稱許的基督徒面前下拜,承認說,主是愛他們的。他們這國本來得有神最高的應許,卻應當俯伏在比他們更高的人面前﹗他們從前真是比外邦人高。但是,末后者要為首先。
這一個應許要在複活的時候應驗。神的愛現在不過是暗暗在 兒女的身上活動,但當神眾子顯現的時候,這愛就要顯明出來。聖經論到那日的基督說,「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腓二10)但是,這萬王之王所得的光輝,也要有一部分從 臣仆的身上反射出來。今日猶太人雖然尚是含譏帶笑的否認主耶穌為彌賽亞,為大 之子,以為跟從基督的,不過是跟從一位騙子。然而,不久主耶穌和 忠心的子民要在國度裡掌權,要坐在寶座上掌治全世;那時,猶太人要來,承認他們是地上最高最真的執政者。
這是何等的奇妙呢﹗儆醒的聖徒得以不嘗死味,而被提上升﹗就是平常譏笑基督徒的猶太人,將來也要承認這事的希奇﹗舊約時,神最寵愛的信徒所得的特恩,就是沒有見死被提。然而,也不過有以諾、以利亞二人而已。將來猶太人看見他們平日所看為瘋狂,作一個受詛騙子的門徒們,竟然得以接到榮耀裡,沒嘗死味,他們要如何希奇呢﹗猶太人現今既承認以諾、以利亞的權利為大,他們怎能不承認這些聖徒的權利呢?
舊約示每的事,真是這裡的一個好預表。當押沙龍反叛時,大 出奔。示每詛他、 他、向他投石撒塵,大 並沒有發怒,卻忍受這樣的頂撞。苦難的日子一過,大 就在大能大榮之中回到耶路撒冷。示每就來到大 的腳前認罪。「王要過約但河的時候,基拉的兒子示每就俯伏在王面前,對王說,我主我王出耶路撒冷的時候,仆人行悖逆的事;現在求我主不要因此加罪與仆人;不要記念,也不要放在心上。仆人明知自己有罪;所以約瑟全家之中,今日我首先下來迎接我主我王。」(撒下十九18-20)如果馬太福音二十四章三十節的兆頭,是指 信徒的被提說的;就觀看這兆頭的猶太人,雖然從前不肯承認神曾施恩給基督徒,現在也當承認這個事實了。
「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在這樣公義凜然的書信中,竟然有「愛」之一字﹗在基督審判教會的中間,卻說到 的愛來﹗一位審判官和愛有甚么關系呢?審判官怎可說自己的愛呢?但是主這一句話如何和這一封信是完全相合的,也如何和別的信完全相照的。原文的「我」和「你」都是特別注重的。我是一個特別的我,你是一個特別的你。這裡是曠野中的一片草地。他們把自己關閉在自以為屬乎他們國度的外面;他們要看見神另外興起一班的祭司和君王,就是以色列國中從來所沒有的。主在這裡的應許,並不是給所有真實的基督徒,乃是給一班作特別的見証者。「你」──這些特別的你,作真實非拉鐵非人的你,遵守我道,高舉我名的你──乃是我所愛的。這並不是平常的愛。在審判時,會叫主喜悅的──愛的,惟有一個真實非拉鐵非人的性情。我們若想到我們會使主的心快樂,我們是何等的高興呢﹗
但是,這一節聖經,除了字面上的解釋之外,尚有合乎今世的教訓。這些猶太人乃是教會中猶太化的信徒。撒但的會堂不過就是歸回到猶太的原則,將人放在律法之下,恢複許多的聖職禮儀,以投合屬地的宗教──猶太教。他們的宗教是建造在禮儀之上,並非在基督之上。他們受人遺傳的支配,順服公會的組織,過于神的話。他們叫頂冒的宗派來承繼神主的宗教。他們並非猶太人,偏要說自己是猶太人。他們所有的職分、衣服、儀式、禮製、堂殿都是按 猶太的老規矩。他們有肉體上的夸耀,一面從遺傳得 權柄,一面藉形式行使其權柄。他們將儀式、品職、律法和信條,來代替簡單、公開工作、平等祭司職分、白白恩典、完全救法和神的話。這一種的猶太人,我們說他是羅馬教可以,說他是更正教也可以。因為名字的分別,並沒有甚么大關系,最要緊的是內裡的實情和精神。
自然,猶太化最厲害的是羅馬教,然而,猶太化的精神卻到處盛行,更正教會中幾乎無處無之。每一次的複興,每一次脫離更正教的公會,都難免帶 他們所離開的宗派的色彩。傳道所總是變作禮拜堂;傳道者總是變作一種祭司職分;蒙恩者總在不知不覺之中變作這新主教會的教友;基督徒的聯合,總是變作宗派的結合;神所特別使用的真理,總是變作他們公認的信條。從前良心所責備的,因 現今肉體所喜好的結合,就也在無意中不理會了。他們現在就自稱為是神的約民,好像其余的人都不是一般。那一個更正教的宗派的綱例憲章中,不是表明這一種的精神呢?除了他們的團體之外,就再沒有教會了。凡離開他們的,就是離開「教會」﹗然而,在這裡說,他們這樣的話語乃是撒謊﹗
在這一種的情形中,最受虧的就是非拉鐵非的信徒。他們除了基督的名字以外,再沒有別的名;除了神的話之外,也再沒有信條規章。他們常是被人小覷,以為他們是卑鄙不足道的。從前基督門徒在猶太教大組織的面前,是如何被輕看譏笑,現在非拉鐵非的信徒在猶太化的更正教各大公會面前,也是如何被人瞧不起。這一節的話將非拉鐵非和士每拿聯合起來。七個教會中惟獨這兩個屬靈的教會有這樣的試探和試煉。別迦摩和推雅推喇的罪惡,在此並不足以動搖他們,所以仇敵利用一個更詭秘的計謀;但是,他們不只看出此中的毒害,並且抵擋它。
撒但在這裡所用的方法,叫已經荒涼的教會,更深一步的墮落。神從前所設立、現今所棄絕的猶太教,變作仇敵最好的軍器。在非拉鐵非我們看見信徒重新存心尋求基督,神的話重新傳開,重新受人的敬重;所以,撒但也重新複興它的老法子。這就是這裡聖經告訴我們的。雖然,這是一件在非拉鐵非之外的事,然而,神卻是呼召非拉鐵非的聖徒來對付。雖然許多信徒已經脫離了公會的影響了,然而同樣的面酵尚是在那裡作工。雖然宗派聖品的階級,多數人的良心來代替個人的良心等,已經被不少信徒所推翻了;但是,我們總看見猶太化的道理原則,尚在那裡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實在說來,人是不會改變的。人在神恩典之外的行為,就是猶太化道理的實施。信徒們如果非儆醒,就無論何時,都有墮入宗派的精神或行為的可能。
在這裡我們看見個人忠心與神同行,和追隨已經成立的組織者的不同處。組織裡面有許多肉體可以夸口的地方,有許多的儀式,有許多的計劃,要恢複一次曾是神子民的外表者;但是,在組織中的人卻不曾看明白神現在所新設立的。這是跟從主者的新試驗。他們雖然沒有厭棄神的話,(猶太人也沒有,)然而他們的行為並非受神的話的支配。猶太人接受聖經,然他們卻棄絕基督,而加以殺害之。基督的門徒也要受同樣的待遇︰「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然而,他們的存心還以為他們是事奉神︰「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約十六2)舊的真理因為在世已久,已有正宗之目,所以,多不會試驗人心。凡接受者反得人的尊敬。如果我們作一件事,能因這事而得人之喜愛,而我們自己的心並不必受試驗,也不必用信心,我們就可以這事必定不是出乎神的。雖然也是真理,然而信心卻用不 。這就是猶太會堂的行為。他們棄絕基督的話和名,因為他們無心為 基督。不錯,猶太人從前真是神的子民,然而,他們現在竟踐踏神的兒子。他們所愛的,乃是他們腦中所已有的真理。基督的人格太試驗他們的心,所以他們拒絕。現今的問題,並不是神從前怎樣作,乃是我們今日應當如何親近基督。忠心服事基督是現今獨一的需要。
「我要使他們來在你腳前下拜,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神允許這些事來試驗 的子民。然而 應許說,真實的非拉鐵非人至終是要得勝的。他們的仇敵要承認自己的失敗,並且要看見主喜愛他們。雖然今日是他們被人藐視輕看的時候,然而,有一日主要在敵人的面前,為他們擺設筵席。那日仇敵必須承認他們所小覷的,乃是主所喜愛的。神並沒有承認這些正統的宗教家為 自己的子民。他們將來所得的不過就是一種知識而已︰知道主愛人所輕看的遺民。此外也許沒有別的。
所以,我們應當小心,看我們自己到底是否一個真實非拉鐵非的信徒。我們自然要多方多次受試煉,然而,主在這裡的話豈非已夠安慰我們的心么?爭執說甚么是主所喜歡的,並不是我們的本分。你若知道了,就請你去行。現在何必費許多的口舌呢?到了那日,今日基督的心在那裡,就要彰顯出來。我們應當知道滿意,應當安靜的信靠基督的愛心。雖然口裡自稱認識神,而行為裡又否認神者,現今沒有怎樣稱許我們,我們也當滿意。這裡是我們的心受試驗的地方。你如果要正統的宗派、老牌的公會,要叫你可以快樂高暢的伴侶,你也可以得 ;但是,請你記得︰這樣作必須減下一物,就是基督的愛。如果我們今日以主的愛為已足,我們就在黑雲之上看見陽光。
十節︰「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那將要臨到全世界,以試驗一切住在地上的人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試煉。」(另譯)
「這是第三個應許,然而,並不比以前的減少祝福。這又是說到將來被提的事。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這「忍耐的道」有兩個意思︰一、基督長久忍耐的等候 自己得榮的道;二、基督徒忍耐等候 再臨的道。帖撒羅尼迦前后書是兩卷特別論主降臨的書。我們看見在這兩卷書內,「忍耐」一辭有這兩種的用法。帖撒羅尼迦后書三章五節「基督的忍耐」,就是剛才所說的第一個意思︰基督在現在的恩典時期中,忍耐等候 自己得權的日子來到。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三節「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就是所說的第二個意思︰這是基督徒因盼望主耶穌再臨所忍受的。
從前主不過說,你「遵守我的道」;現在主放大的說,「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不是平常的道,是忍耐的道。不是平常的忍耐,是與基督的道有關的忍耐。父對子本來是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詩一一○1)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 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太廿四36) 現在所取的態度,就是等候父作工。 如果肯動, 就必定得 鐵杖,立刻將一切反抗都打粉碎。但是, 卻等候,好叫神對待 子民的計劃完成。主耶穌等候,好叫 多施恩給世界,多得 人的靈魂歸 。基督的忍耐和 的能力,是站立在比較的地位。 要掌權,但是, 掌權的日子還沒有到。 甚樂意的等。「我忍耐的道」這幾個字,說出基督在今世被棄的故事。自從 升天起,一直到 的顯現,都是基督忍耐的時候。
因 基督這樣忍耐的緣故,就有一個「忍耐的道」是聖徒所當遵守的。 現在等候 的國度, 也呼召 的信徒與 一同等候、一同忍耐。地上的人拒絕 合法的權利, 忍耐 等候另一日來得 的地位。所以, 的聖徒們應當和 一同在世上受厭棄。 既然受人的輕看和反對,我們就不當在這樣的人中間作王﹗我們應當脫離世界的政治,專心等候那位要用自己的能力和國度,來代替今日世界政府的主。我們應當順服在神所設立的權柄底下,但我們不能在基督受棄的地方操權。我們也不能幫助基督教在這世界裡得 尊貴。因為我們是基督蒙塵的伴侶,所以,我們只盼望在這裡受辱。今日基督徒在世的地位,必須如當日基督在世的地位一般才可以。過于此者就是表明基督徒和基督中間,已經有不同的性質。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就難免在現今罪惡紛亂的世代中,心裡 急。我們既然知道我們的主正在那裡忍受一切不間斷的頂撞,那么,我有甚么不安心的呢?這裡的思想是我們靈性最高尚的思想,因為這樣的思想叫我們與基督有更深的聯合,和更密的交通。想到我們與 是站在同等的地位,是何其好呢﹗哦,我的心快樂﹗
基督應許 的信徒們,將來要與 同得榮耀。然而,與 的一個地位聯合,就是與 所有的地位聯合。與 的能力聯合,也得與 忍耐的道聯合。與 同得榮的,也得與 同受辱。我們不能盼望得 那個,而不要這個。就是不說到為 得榮的動機,我們如果不愿在世為 受辱,就是表明我們的不忠了﹗噯,基督徒真是太顧面子了﹗何苦這樣的自重呢?如果想到 受人的批頰、唾面,我們的心當有如何的感想呢?哦,愿我們多發出羞辱的請帖﹗
我們雖然今日得不 世人和負名的教會的同情,但是「我是已經愛你了」這一句話,到底滿足我們的心不?如果基督的愛是我行為的導師,那么我自然愿意站立在基督所在的地位。因為那有愛人而不慕與其人同在之理?所以,我們若親愛基督在我們的心裡,我們就要遵守 忍耐的道,因為這是 現今的地位。現今是一個試煉、分別、潔淨、篩簸的時候,所以,我們應當等候。 的態度必須作我們的態度。因為 等,所以我們也等。因為我們已經以 現今的愛為滿足,所以,我們寧可等候與 同得,勝于我們比 先得。那裡有愛,那裡就有將所得的分與其所愛者的事。如果基督的愛不會滿足我們的心,自然我們就要在 之外,去尋求人的尊貴。但是,誰能這樣說呢?
這樣的與基督聯合,乃是教會的正當地位。主不愿意我們從這地泣墮落。愿 真叫我們永遠覺得,我們是這樣與 永遠聯合的。不然, 的心不喜歡,我們的心也不應當滿足。
「那將要臨到全世界……的試煉時候。」這時候到底是甚么時候呢?聖經對于這個並非默然的;舊約的先知、主耶穌自己、使徒保羅都曾預言到這個時候。耶利米論到這日說︰「哀哉,那日為大,無日可比,這是雅各遭難的時候。」(耶卅7)在這個時候,神將雅各家所「到的那些國滅絕淨盡,卻不將你(雅各家)滅絕淨盡」(11節)。但以理也說到這個時候說︰「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但十二1)舊約先知所說「主的日子」的事,多半是說到這個時候的。主耶穌也說到這個時候。 說在這時候之前,「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飢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廿四7-8)。當這日子一到, 說︰「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后來也必沒有。」(太廿四21)保羅也論到這個時候說︰「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帖前五3)這個時候,起初原是以猶太地為中心(太廿四),然而,竟推廣至普天下(啟七14)。所以,在這裡就稱為「臨到全世界的試煉」。
這裡的「時候」,實是「時辰」的意思。所以,這個大試煉不過是將來「大而可畏的日子」中的一個「時辰」──一個短時期而已。這個短時期,不過只有三年半(?)的工夫,當主耶穌在榮耀中顯現的時候,這個時辰就過去了。
現在世界、肉體和魔鬼的試煉,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難道將來還要有更厲害的么?真的,當那個時候一到,全世界所沒有經歷過的試煉都要臨到。這個時候的起首,就是撒但先從天上被趕下來。它因為知道它自己的時候已經短了,就大大的發怒,苦待世界的人。它將它自己的權柄和能力交給它的大臣,叫他在世上設立座位作王。它的大臣就假作彌賽亞,一面褻瀆神,一面要人敬拜他。世界的能力,和魔鬼的能力都來扶助他。人的力量和鬼的魔力,都合而維持他。一切沉淪的人都為 他大發熱心。他的假先知發起許多拜偶像的事,叫所有的人都當受地一種的印,不然就不能買賣。這時,假基督要「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跡,和一切虛假的奇事」(帖后二9)。這時的空氣、環境、律法、刑罰,都是引誘人去拜敵基督,並受他的印。因為不拜就是死,不受印也就是死。但是,拜就是永遠沉淪,受印就永遠滅亡。所以,「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因為撒但這樣的猖狂,和世人這樣罪惡的緣故,神的怒氣就要從天源源而降(請讀啟十三)。
這樣的試煉要有多大影響呢?要臨到「普天下」﹗不只猶太人,也不單外邦人要這樣受苦,普天下人都要陷在撒但的網羅中。撒但那日的能力,要達到一切有人居的所在──雖然臨近地中海一帶的居民,因為他們在羅馬(他日敵基督的國度)的地土,要受特別重大的災害。「任憑他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也把權柄賜給他,製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他。」(啟十三7-8)那日可以說,世上沒有一國能逃脫他的權柄。
到底這個驚人的試煉有甚么目的呢?「以試驗一切住在地上的人﹗」地上的居民以為世界是一天好過一天,將來還會變成神的國。他們自高自大,夸口他們的進步。就是教會也是自視甚高,以為比從前進化得多。如和世界的政治家、社會家聯合起來,改造這個為罪受詛的世界,要叫罪人更舒服的住在裡面,天長地久。他們要在苦境中學得︰這裡沒有一物是靠得住的;他們所信愛的一切都要次第推翻。所宥的美觀、所有的奇想,都要受驗。人對人、對神的實心,都要揭露。一切的腐敗、苦毒、虛偽都要顯明。世界曾因主耶穌和 的真理而受一番的解剖了。猶太人的道義,在 的面前,不過塵埃而已。外邦人的公平,因 的受審,不過顯為名詞而已。世界──無論猶太、外邦和教會──都要在敵基督面前宣明自己的真相。神的目的是要叫世人的真面目都發現出來。 的真理和撒但的虛謊同時都在人前。這時,人要看見他喜歡撒但的欺哄,過于神和 的基督(路二34-35)。今日的推辭,不過都是假設的而已。
受這樣試煉的人,乃是「一切住在地上的人」。他們的心和他們的身同在一處。他們的家鄉、他們的名譽、他們的地位、他們的財物,都是在這世上。到那日,大試煉要告訴他們,他們是何等的愚昧。神本來是不喜歡苦待 自己子民的。神的目的原是不要 的子民與世人一同被定罪(林前十一32)。但是,只因信徒與住在地上的人相混雜,有分于他們的罪,所以,當他們受試驗時,信徒也難免牽纏在內。平日既與他們彼此心交,那日就難保不與他們一同身受。與世人調和者要受世人所受的刑罰,乃是聖經始終的教訓。我們與世界的分開,應當深到連世人的樣子都不效法的地位(羅十二2)。自然,永生是保險的,但世上三年半(?)的大試煉,並不是只得重生的人所能免去的。
現今是傳福音的時候,福音的目的乃是要從世上取人歸于基督。聖徒的思想、感覺、欲望、愛好,必須都是向 天上的榮耀方可。如果他們已經站立在基督忍耐的地位,他們就已經是辭世者,不必有世人的篩簸了。如果他們還有為世界留地位的事,他們就必須與住在地上的人一同受試煉。我們應當知道自己原是屬天的──在地上作天人,不然,就要受「地人」所受的試煉,好叫我們脫離那屬地的。這實在是神恩典的辦法,要帶領我們更親近 。我們既作了基督徒,則住在地上,尋求屬乎地的,就不再是我們的事業了。作寄居、作旅客的態度,應當天天在我們生活裡表明才可以。不然,樂不思家的客旅,非等到他鄉淪落時,是不賦歸來的。「保守你免去試煉﹗」這是何等寶貴的應許呢﹗
不久全世界都要受試煉,但是,主應許有一班特別的人,要蒙保守免去這試煉。這個應許是賜給誰呢?是否神的全教會都要免去這大災難呢?不。主在這裡已經明把這等人的資格說出來,不是所有的信徒,乃是有一部分的信徒,要蒙主保守。有非拉鐵非性質的信徒要蒙保守。遵守主忍耐的道──遵守主再來的道而盼望被提──的人,要得 這應許所說的。這裡所要求的,不只是信心,並且是信心后的行為。我們應當先遵守,主才保守。這樣的應許是有條件的。
承認主耶穌為大 的兒子,是與遵守主忍耐的道緊緊相連的。此二者都是說到千年國的榮耀,和信徒個人因之而有的相當預備和儆醒。凡相信其一者,必定有其二。前者是信徒向猶太人所作的見証,所以,連在底下就有一個在猶太人眼光中得榮的應許。后者是信徒在世界所作的見証,所以,連在底下就有一個不受世人所受試驗的應許。並不是所有的信徒都要如此蒙保守,乃是惟獨那些遵守主忍耐的道的。凡品格、性質、行為,不像這裡非拉鐵非使者的,都要落選。主在這裡的話語,就是告訴我們說,凡沒有遵主再來,忍耐這么要緊的道者,他們雖然是信徒,但因他們這點的失敗──其實這失敗已是了不得的了,要進入試煉。凡不肯高舉主為君王的名稱者,他們要看見天上的門是暫時向他們關 。這是何等的嚴肅呢﹗愿我們受到正當的影響﹗我們現在如果不是在世界的手裡受苦,將來就要和世界一同受苦。如果我忠心的生活和見証,叫我受世人的試煉,將來我們就要蒙保守離開世人所受的審判。但是,並不是每一個重生的基督徒都是這樣的,所以,有的要經歷試煉的時候,因為這應許無法包括他們。
這樣,撒狄和非拉鐵非預表兩等的信徒︰他們都是得救的,因為他們在主面前都是精金的燈台(沒有得救的教會,不能在天上的聖所裡有代表她的金燈台);然而,因 他們行為不同的緣故,他們對于主的再臨得 不同的待遇。撒狄是代表那不儆醒的信徒,主臨過她好像夜裡的賊一般。在她不知道的時候,主已經來過了,已經提接信徒了,但她卻被留 。非拉鐵非是儆醒信徒的代表,他們要在試煉的時候還沒有來到之先,就被提上天。撒狄如何需要試煉來潔淨他們的屬世,非拉鐵非也如何需要提接以保守他們的安全。冷淡的老底嘉大概就是非拉鐵非去后,教會在世所有的情形。但是,主還是在那裡呼召得勝者。
提接上天乃是主在這裡保守 忠心子民的獨一法子。死也可以免試煉,但是,死並不是神保守人的方法,因為試煉最大的結果也是死。神也不是在地上甚么地方替聖徒預備一個隱居的地方,因為這試煉是要臨到「全世界」的。「全世界」在原文是「全個居人的地」。所以,必定是無一地幸免的。也並不是非拉鐵非這城要特別免去敵基督的攻擊。反之,非拉鐵非乃是亞西亞的一城,而亞西亞又是羅馬的一省,而羅馬將來又即是敵基督的國度。這試煉是要「試驗一切住在地上的人」。所以得 這裡應許的人,必須蒙神救他們離開「地」方可。他們應當脫離試煉的時候和地方才可。他們要被提上天,像神在別處聖經所教訓的一般。這樣的提接自然必須在「大罪人」還未顯現出來的時候。
這裡所說的,我們可從十二章裡得 一個最好的証實。在那裡,我們看見無論仇敵的存心如何,男孩子(得勝的聖徒)卻得以安然被提到神的寶座。撒但要關門,但它不能。它要等他一生下來,便吞殺他,也不能。最終它不過就是「褻瀆神的名,並 的帳幕,和那些幕居在天上的」(啟十三6另譯)。聖徒已經遵守主忍耐的道,所以他們免去了試煉。然而,那些失敗者,還是在地上受撒但和它臣仆的虧(啟十二17,十三7)。他們應當毫無抵抗的讓仇敵苦待他們。到此時,他們才知道世界真是有一點不好愛﹗
所以這裡的教訓,和路加福音二十一章三十六節是完全相合的。「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這一切要來的事,就是上文所說大災難裡面的事。逃避的法子,就是站立在人子面前。這是被提,因為除了被提,並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到人子面前。逃避的資格,就是時時儆醒,常常祈求。這裡的話是對門徒說的。主並不是以為,被提脫離災難是以作門徒為條件,而是以如何作門徒為條件。儆醒、祈求是被提不可少的條件。現在的責成都在我們身上,何舍何從,惟吾自擇。
這樣的被提並不是猶太人的福分。這個時候一到,神要向他們說︰「我的百姓阿,你們要來進入內室,關上門,隱藏片時,等到忿怒過去。」(賽廿六20)這是他們得救的方法。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們便沒有受苦害了。因為與這個地方相合的啟示錄十二章告訴我們說,他們(即啟示錄十二章的婦人)乃是逃往「曠野」,就是沒有人居住的所在。然而,龍尚是在后緊追 。但以理說,他們「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十二1)。然而,遵守主忍耐的道者,並不只在大艱難中「得拯救」,乃是完全「免去試煉」。那時,猶太中敬虔的遺民,要經過「苦難的爐」,而為神所「揀選」(賽四八10)。他們要因 「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 天上的雲降臨」(太廿四30)而得拯救。但是,得勝的信徒呢?卻要在大災難沒有起首的時候,便被提上升。
我們所得的福分像亞伯拉罕一般,但並不像羅得的遭遇。我們並不必逃到瑣珥,我們是完全在這試煉的外面。我們不只相信要得救,並且深信要免去。我們的盼望是以諾的盼望,並不是挪亞的經歷。我們要在洪水未到之前,就先被提;我們不愿安全經過洪水。主對于 忠心信徒的應許,是要保守他們完全離去試煉的地方和時候。然而,信徒如果沒有亞伯拉罕和以諾的靈性情形,是得不 這個有福的保守的。我們與世界的分別,必須深到叫世界絕對不配為我們的居所;我們與神的同行,必須親到不能與神有一刻的分離,好叫神提接我們離開世界,而與 永遠同在。
弟兄們哪,現在半夜的呼聲已經喊出去了。「新郎來了,你們出來(原文)接待他」(太廿五6)的話,已經傳到你的心耳來了。讓我問說,你已經出去了沒有?聽見了、相信了這呼聲是不夠的,出去是最要緊的一步工夫。你已經離開了一切與主不能和諧的事物么?你已經為主舍棄了一切么?請問你預備見 的面沒有?若是,就無所懼怕。實在說來,人所要保存的,都不值得受苦。舍棄一切來迎接 ,乃是我們最大的利益。行在 苦難的道路,乃是我們最大的福樂。這樣的思想應當打到我們的心坎來。燈裡有油原是不足恃的,自己得救並不會包括一切。叫 的心喜歡,乃是聖徒的本分。愿主救我們脫離自私的感覺。 救了我,叫我好想到 。 要我出去迎接 ──重看 的再臨過于一切。這是我們的態度么?哦,更大的愛心為那被人厭棄的主﹗哦,更多的感覺想要叫 喜歡﹗
十一節︰「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
這一句話又是安慰,又是警告;既是警告,又是安慰。主所能應許的, 已經應許了;信徒所能作的,他們也已經作了。現在的危險就是退步,和因退步而失去主的應許。這樣的退步,也許要因 久在戰場,疲倦灰心而致的。所以,警告是必須的,好叫信徒知道危險之在前;安慰也是必須的,好叫信徒因 主的鼓舞而繼續進前。
「我必快來﹗」這一句話告訴我們,到底聖徒將來是要用甚么法子,脫離那大而可畏日子的試煉。使徒將信徒的提接和主耶穌的「巴路西亞」,算為他們脫離仇敵風濤的法子(帖后二1)。
你們看吧﹗主怎樣勉勵安慰 的信徒︰「我必快來﹗」 好像就是說︰「你們仍舊進前吧﹗時候已經不多了。」你們應當忍耐的和我站立在一處,背負你們現在的十字架,你們將來要得 我的榮耀;我快來了﹗非拉鐵非四圍都是罪惡。耶洗別、撒狄和老底嘉都在左右。世界在外面也是一樣的壓迫。在這樣的環境中,緊緊追隨主是需要特別的力量的。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常愛問說,高舉基督,和服從真理,還是可能的么?主就是為 答應這樣的問題,所以說出這幾句話。 知道戰場中的危機。 知道他們的苦處。 知道他們如何因 ,在世界中心身交疲。 知道他們如何為 忍受飢寒、痛苦、誤會和反對。他們的奔波、疲倦、克己、貧乏、瞌睡、痛心,都在 洞鑒之中。 知道戰陣中的生活果是如何。所以, 安慰他們、鼓舞他們、勉勵他們,對他們說,時候沒有多少了,現在是最后的五分鐘了,我快來了,甚么都要過去了﹗岸上的人怎樣鼓勵在驚濤駭浪中救人回岸的舟子,以為不必再用多少力量就可以安息了,主也照樣安慰 自己的子民。
自從主說這一句話以來,年代已經過去不少了。信徒疑惑 的應許么?如果疑惑,就是因他不明自愛的話語。這是愛的腔調。在 的心裡, 的再來常是「快」的, 也要 信徒的心常以 的來是「快」的。知道甚么是情的人,就要知道這裡的語氣。現在恩典的日子與忍耐的日子逐漸減少了,基督的同在和榮耀已經隱約可見了。從前用世紀來計算遲延,現在應當用年;從前用年的,不久將用月;用月的將用日;用日的將用刻。「我必快來﹗」這樣的聲音,一天迫切過一天。信徒的心也當一天歡樂過一天。我們被提的日子,真是日近一日。我何等的盼望,就是今日呢﹗那是何等的好呢﹗弟兄們哪,世事快要過去了﹗今日的苦難算得甚么呢?榮耀就在目前了﹗現在已經是四更天了,不要再幾分鐘,晨星就要出現了。再忍耐一陣的苦吧,因為這是最末了的一裡路了,此后腳永遠再不會痛了﹗哦,這是甚么思想呢﹗
主在這裡要叫我們想到 。 並不對 的子民說 再來的時候,但 要他們明白 的來是快的,快來的是 。我們所要的,並不是明白預言,雖然讀預言是很有益處的。我們要親近主,要看見主,要與主同在。因為我愛基督,所以,我盼望看見 。並不是天堂和裡面的榮耀現在吸引我,乃是那一位超人的主, 自己吸引我,叫我羨慕 ,羨慕與 同在。想到將來與 同坐,像 、聽 、看 、摸 、永遠屬 ,哦,我的心是何等的高興呢﹗我們現在讀啟示錄,我們的心千萬不要停在啟示錄裡。 的目的原是要藉 這書來啟示 的自己(一1)。當 帶領 的仆人經過一切的預言后, 就說「我耶穌」(廿二16)。並不是將來的一切事物會叫我們的心喜歡,我們只能在 裡面安息。 是叫我們在一切的光景中記念 。
這一句快來的話是至安慰 聖徒的話﹗但是,多少人要受這個安慰呢?靈性不同的光景,叫我們對于主的再來發生不同的態度。信徒對主再來的態度,就是表明他靈性的程度。今日的信徒中到底有幾人能因 主快再來而受安慰呢?不信的罪人要懼怕 來(啟六15-16),好譏誚的人要以為主不來(彼后三3-4)。但是,可憐,在信徒中有許多卻以主「必來得遲」(太廿四48),有的卻「慚愧」(約壹二28)主的再來。然而,那些和主沒有甚么間隔的人,他們的心已經完全向天而去,他們已經溶化在主裡面,所以,雖然他們知道主的再來是要留一些屬世者在地受難,是要審判信徒的;但是他們卻不懼怕,反是「等候」(帖前一10)、「愛慕」(提后四8)、「盼望」(多二13)主的降臨。這是說出信徒靈性的情形。真是愛主的人,就要因 主的快臨(約十四3)而不憂愁(1節)。但那些愛世的人,一想到主的快來,心中就紛亂難過了。使徒對我們說,主這樣的降臨和提接,乃是信徒彼此的安慰(帖前四18)。哦,何等的安慰﹗因為 的再來要結束我們在世的一切,而開始我們在天的一切。哦,榮耀的時候﹗撒狄性的信徒,要因主的速臨而增加其憂愁,因為他們與世人相同的地方太多了。但是,你們這些非拉鐵非人哪,應當聽見主在這裡鼓舞安慰你們的話。
「你要持守你所有的。」他們所有的是甚么呢?弟兄相愛的心,一點的力量,遵守主的道,沒有棄絕主的名,高舉主現在忍耐、不久還要再來為王的道。這些是要持守的。主在這裡並沒有叫他們再去增加甚么,再來追求甚么,因為他們所有的已經是夠了。主的道、主的名、主的忍耐,都在這裡了。我們不能持守我們所沒有的。乃是當我們經歷過主的道的力量,主的名的得勝,主的十字架的忍耐,我們才會繼續 持守。
主並不是對他們說「悔改」,像 對別的教會所說的一般。也不是要他們回頭,是因為他們已經走出神旨意的軌道之外。也不對他們說,他們的道路已經是不錯的了,他們應當進前。現在的問題,並不是說,我們所傳、所信、所生活的是否真理(這個問題早已回答了),現在乃是說,我們要怎樣結局。我們應當持守。雖然在你以前,在你旁邊的人都已經次第將主的忍耐和主將來完全勝過撒但的道舍棄了,但是,你應當持守。雖然主的道、主的名要叫你與人分開,為主吃苦,你總應當持守。請你在世人的面前、魔鬼的面前、聖徒的面前,持守你所有的。
「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冠冕是甚么意思呢?冠冕是君王所戴的,冠冕就是表明作王。這裡並沒有說,到底這冠冕是「榮耀的」、「生命的」或「公義的」;然而,這冠冕像別的冠冕一樣,總是履行得 的條件的人才能得 。「冠冕」並不是永生,並不是指 得救說的;因為沒有人能奪去我們的得救,那是定規的。但是,「冠冕」是在平常得救之上所另加的,並非所有的信徒都有的。他日榮耀裡是有階級的,有的要得一個冠冕,有的不只一個,有的卻連一個都沒得,因為他的行為失敗。凡信主耶穌的都要得永生,但惟有為主受苦的才有冠冕。這裡好像是對我們說,冠冕的數目是有一定的。我們所得而複失的,就要轉賜給別人。奪一千以給十千者的比喻,就是這個意思。神給我們所安排的地方,為 所作的見証,原來都是有冠冕的賞賜,但因 懶惰、自憐、自愛,或自行己意的緣故,便失去我們的冠冕,神就要將我們的冠冕給那稱 心的人。
「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非拉鐵非的使者,總算是已經得 冠冕了。因 他所已有的,主已經將冠冕賜給他了。我們不必完全等到審判台前才知道我們自己有無冠冕,我們自己今日的生活和工作,就可以告訴我們了。使徒保羅起初竭力奔跑,就是盼望得 一個(林前九24-27)。到了他奔跑完了,他知道他已經得 一個「公義的冠冕」了(提后四8)。這裡的使者也是在世就知道,他自己是有冠冕的了。
但是,得 是一件事,保守又是一件事。我們所已得的榮耀,可因 將來的失敗而失去。繼續進行乃是賞賜的條件。得 是用甚么法子,保守還得用甚么法子,所以,惟有持守所有的,才會免得人奪去冠冕。信徒應當知道,他「所有的」可以失去,所以,他的冠冕也有被奪的可能。失去一次所堅持的真理,就是說,信徒的品格也改變了,因之,賞賜也失去了。「你們要小心,不要失去你們所作的工,乃要得 滿足的賞賜。」(約貳8)
現今甚么都是漂流的時候。雖然一方面有複興,然而另一方面就是墮落。雖然聖靈曾用能力作工,人也喜歡接受真理,但是潮漲之后的退落卻也是有的。老底嘉的倒流,到處都可以看見。艱難苦痛已經叫不少得複興者,又回頭到原有的地步。信徒一不持守他非拉鐵非的性質,他就立刻變作老底嘉的同志。冠冕已經失去不少了,還有許多還要失去──如果主遲延。信徒如果不在燈外的器皿裡備油,他就要在不久的時候,看見它快要熄滅了。在合意時跟從主,原是快事,那有難處。但是,當人「帶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時,能以保守我們的心為主,才有足多。現今是信徒受篩的時候,神要利用我們的環境來証實看,誰是配和 的兒子一同得榮。神要在這個時候,表明誰是 兒子的「基甸三百人」。上選、落選都是在乎自擇。神的安排、神的試煉,不過表明我們是怎樣的人罷了。但是,那些持守的,要看見基督的手牽 他們的手, 的膀臂圍 他們。從今之后,一切的責任都在我們的身上。冠冕已經給我們了,不忠心就要被奪。何等的莊嚴﹗
十二節︰「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又要將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並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
「得勝的」?在非拉鐵非裡也要有得勝者么?這個得勝到底是甚么呢?得勝過甚么呢?我們知道,在這幾封書信裡,所有的得勝,幾乎都是勝過在教會裡面的事物。在以弗所是當初愛心的失敗,在別迦摩是住在世界,在推雅推喇是耶洗別的行為和教訓,在撒狄是死冷的傳染,在老底嘉是不冷不熱。士每拿自然有一點不同,因為那裡的信徒並不是要勝過教會裡面的罪惡,乃是要勝過外面死亡的逼迫。然而,非拉鐵非是神所完全稱許的,她所有的逼迫也沒有士每拿那樣的厲害,那么,她的得勝到底是甚么呢?她的所有既然都是主所嘉許的,那么,他們還應當勝過甚么呢?
我們知道,除了贊美之外,這封書信是沒有責備的話的。然而,警告的話卻是有的。這警告就是說出他們的危險,因為我們還未見主之先,危險總是不能免的。我們看見了這危險,就知道他們所當得勝的是甚么。主警告說︰「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這裡就是得勝的地方。危險就是失去非拉鐵非的性質。這個危險是實在的,是急切的,是需要信徒最大注意的,因為他們所有的祝福,都掛在這一條線上。這裡就是危險。他們不要抵擋甚么罪惡,不要再去重新作甚么工夫,他們的得勝,就是在乎持守。
所以,在非拉鐵非裡面也依然有得勝者的。無論一個教會有甚么性質,得勝總是一件個人的事。得勝需要個人的力量,和屬靈的情愛。自然能與真有非拉鐵非性質的聖徒,一同聚會交通,乃是非常美好的事,然而,我們必須記得,這是個人的事。無論我所交通的人是如何屬靈、完全,我只能因 我自己是一個得勝者,而得主的喜悅和賞賜。與屬靈的聖徒在一起,並不會叫我也變作一個屬靈人。乃是當單個的得勝者聯在一起時,我們才會有一個真正的非拉鐵非。非拉鐵非原是一個得勝者的教會,但是,惟有繼續作非拉鐵非人者,才是真得勝者。這是這裡的教訓。
非拉鐵非就是表明聖靈作工以拯救信徒離開世界。人的組織,人的團體,因為其高舉人名,而非主的話所教訓,自然也在摒棄之列。信徒接受主的話,作他日常生活的準則。這樣就叫神的話深深刺入信徒的生命裡,叫那屬乎天然的,屬乎自己的,不能在神的面前站立。主的名高舉起來,作我們勝過仇敵的元帥。藉 主的話和主的名,信徒要勝過撒但一會的人。他們也以主的名為聚會的中心。他們也遵守主忍耐的道,愿意在今世與主一同受人的輕看。因 主忍耐的緣故,就也忍耐。同時,與在路上同行的弟兄,又有主所命定的愛心。這是教會真正的性質。這些就是非拉鐵非的大略。
但是,危險就也在這裡。多少時候,起初的分別是很清楚的,靈力是很偉大的,所有的行為是非常簡單的,基督是一切的元首。然而不久,新的組織來了,就叫他們所持守的並不是當初非拉鐵非的性質,而是他們的組織。這就是失去新鮮的緣故。一個教會和個人的歷史多是一樣的。主給我們的惟有一個警告,就是要持守。不要像那些失敗者的過去行為。雖然現今的環境更難,試探更大,然而這要叫我們的得勝更為榮耀。
「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這裡主耶穌四次說「我神」。在本書裡, 始終都是與神持 這個關系。 這樣的說,就是站立在一個受膏得榮的人的地位說的。「神是基督的頭」(林前十一3),就是這個關系。但意思還不限定于此。 所說的「我神」,也是表明 如何與我們相聯合。所以,當 複活,要叫 的弟兄與 有一樣的地位時,就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廿17)使徒引主的話「我要倚賴 (神)」來証明︰「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于一;所以 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來二11)所以,當保羅要信徒明白,神叫他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的能力,他就求告于「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弗一17)。這裡這樣的注重「我神」,就是表明主自己是那得榮的人,又是與信 的人聯合的人。
神應許大 的兒子說,他的兒子要為耶和華建造一個聖殿。簡單說來,所羅門已經應驗這個了。但是,實在說來,將來主耶穌還要完全應驗這個。使徒以為,神應許這話時(撒下七),其中的一句(14節)是指 主耶穌說的(來一5);就上下文看,可以指 主耶穌說的,也是在意中的了。當所羅門造殿時有兩根柱子,一名雅斤,一名波阿斯(王上七15、21),作當日聖殿最奇妙、最有力的裝飾。但將來當比所羅門更大者建造一更美好的殿時,得勝者要在那裡作更榮美的柱子。雅斤(意即 要建造)和波阿斯(意即裡面有能力)在複活時,都要應驗在得勝者的身上。柱子的用處原是為 (一)支持房屋,(二)裝飾美觀。非拉鐵非的信徒本來是軟弱的,但是,主現在卻叫他們變作最有力量的。他們本來是為人所藐視的,主現在卻叫他們變成榮耀,為人所羨慕的。滿意軟弱是何其難呢﹗甘心卑微是何其苦呢﹗但是,如果我們今日肯以主的愛和主的應許為已足,就將來我們要看見主高升我們。
「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們雖然為 基督,今日是站立在那些強有力、有秩序的人群外面;但是,那日我們卻要永遠在神的殿裡為柱子,不再出來。世人雖然能把我們從「撒但的會堂」趕出來──自然這有身體與精神之分;然而,將來神卻要永遠留我們在 的殿裡。當日屬地的殿所有的柱子,先被仇敵剝下外面的金;后來就挪它們離開根基,再后來就完全打碎了,運到巴比倫去(王下十八16,廿五13-14)。但是,主說,將來殿裡的柱子必定沒有這樣的遭遇,他們要永遠在那裡,不再出去。神將來所給我們的獎賞,沒有「推翻舊案」的事。現今堅定的工作,將來要得 堅定的賞賜。我們如果「持守」,神就要叫我們「不再出去」。我們將來得賞的性質,乃是看我們今日工作的性質。何等的嚴肅﹗「不再出去﹗」今日是可以「出去」的,因為不「持守」者,必大有其人在。信徒如果回頭來持守到底,他就「不再出去」了﹗
主在這裡不說寶座,而說聖殿,也是堪以注意的。照 我們平常的思想,好像賞賜都是與寶座發生關系的(下一封書信就是這樣),為甚么主卻在這裡說到聖殿呢?寶座原是有能力的意思,聖殿所代表的則另是一意。殿是敬拜的地方,神在裡面受人的高舉。非拉鐵非的聖徒好像此別的人更明白敬拜,所以,主將這特別的地位賜給他們。我們已經看見過,沒有別的教會像他們那樣羨慕主的性情、身位和品格。這是敬拜的預備;這就是吸引我們心的。敬拜並不只是感謝神。戀慕、眷愛、高舉、希奇、享受,都是敬拜中所不可少的。敬拜不只是感激神所施的恩,並且是感激施恩的神。敬拜常是與神自己發生關系的。敬拜並不是唱詩、祈禱、感謝(雖然這些是可以發表敬拜的);敬拜是靈中因 神之所以為神,而有一種誠實高舉神的態度。但是,主耶穌寶血為我們所成功的,和 如何帶領我們親近神,常是引我們到敬拜的道路的。
柱子常是有許多的雕刻以紀功、以揚名的。所以,基督也要將三個名刻在 神殿裡的柱子上面︰
(一)「我神的名」──主耶穌來,將神的名字告訴我們︰「父、子、聖靈。」聖徒既沒有棄絕主的名,主現在就將神的名寫在他的上面。他們所愛的神、所事奉的神,現在要永遠成為他們的記號。從前大祭司如何身上有「歸主為聖」的名號,將來得勝聖徒也要如此。將來神的名字要在信徒身上,在大眾面前彰顯出來。
主耶穌雖然在這裡是對 自己的仆人說話,但 始終不忘記 現今是站立在作父仆人的地位。所以, 也稱他們的神為 的神。在這裡是特別的美好,因為 在這裡是以大 兒子將要得國的資格來說話。敵基督奉自己的名來,而褻瀆真神。主耶穌恭恭敬敬的承認 父的名,以為 自己不過是 的仆人,神卻任 為君王。
(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這些地方都是應當按 字面解釋的。我們在二十一章裡看見,神將來真要從天上降下一個實在的新耶路撒冷城來。我們的城像基督一般,還是隱藏在神裡面。等到千年國時,要充滿榮耀和美麗表明出來。這新耶路撒冷乃是一座實在的城,所以,並不是指 教會說的。得勝者要得 主將這著名的城名寫在信徒上面,叫這城的榮耀和美麗都在信徒的身上,可以讀出來。因為他們今日在世是寄居的、客旅的,所以,他們將來就要嘗 永遠家鄉的美味。這裡才是信徒的心正當安息的所在。但是,將來在榮耀裡的實行,應當在今日的影兒裡先表明出來才可以。所以,聖經說,我們已經來到(原文)天上的耶路撒冷了(來十二22)。我們若要這樣,就除非永遠背向敗壞的巴比倫,面向迦南而行不可。
(三)「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這一本書說出許多新的事物︰新耶路撒冷,新天新地,一切都更新了。主耶穌的新名就是與這些新的事發生關系。主在這裡的名是新的,不只是 從前彌賽亞的舊名。 要得 一個比「大 的兒子」更好的稱呼。
在舊日得勝的城中,常有許多記念碑(實在就是柱子),刻 得勝者的名字。在這裡我們看見得勝者,卻要刻 他所從而受命去戰的神的名,他所為 爭戰的城的名,和他爭戰時司令的名。
在這裡我們也看見,將來得勝者到底是要被提到甚么地方。舊耶路撒冷在試煉時,要變為仇敵的大本營,她的殿要被敵基督所侵占,但天上的聖城和聖殿是仇敵能力所不及到的。得勝者要到這裡來。
十三節︰「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因為這樣的教訓,是這樣的要緊,這樣的莊嚴,所以,凡有耳的,都請你注意基督在這裡所已說的,聖靈從這裡所要說的。我們千萬不要輕看這句話,因為這並不是人的話。既然有這樣嚴肅的教訓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就應當求神為我們的耳行割禮,叫我們能聽。也要有受割的心來遵行。將來的被提和得榮,都在乎我們今日的行為,哦﹗這是何等的責任呢﹗
{\Section:TopicID=128}附︰歷史上的應驗
這一個教會的應驗,自然是我所不敢臆斷的。在現今教會衰微的時代裡,擅自以為自己是非拉鐵非中人者,乃是一個不健康的舉動。更好的還是把這樣的事交給那說「我知道你的行為」的。如果我們知道,在教會歷史中,在撒狄之后有非拉鐵非這一段,那么,我們就應當來追求達到這教會的地位。聖徒最要緊的,就是不停留在撒狄裡──如果主是引導他到非拉鐵非。不然,恐怕他就要進入老底嘉。
不過,有幾句話是可以說的,在十九世紀的初葉──距今一百年前,神從英國起首作工,逐漸普及全世界,帶領信徒離開一切屬人的,而專遵守主的道,高舉主的名。主耶穌將來榮耀的道,從那時複興起來,這也許就是非拉鐵非的應驗。現今主喜歡在中國也開啟一些人的眼睛,將來如何,我不知道,不過,忠心跟從主是不可缺少的。
第八章 老底嘉──背道的教會(三14-22)
十四節︰「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証的,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
凡神所交托給人要人負責的,沒有一件不是完全失敗的。亞當在樂園裡,挪亞在新地裡,以色列人在律法底下,都已經次第失敗了。教會並非一個例外,老底嘉的情形,就是証明這個。因為老底嘉在當日雖然是一個實在的教會(等下我們就說到這一方面),但是,她乃是代表神整個的教會在世最末后的情形。到了這個時候,也已經是處在被主厭棄的地位了。
我們從前已經注意過,撒狄和撒狄之前的事、物,是如何的不同。
雖然在推雅推喇裡尚有一些遺民,然而,裡面實是充滿了罪惡、污穢、腐敗、恨惡神的真理和聖潔,而假先知們又在裡面操權。但是撒狄和這個是相反的,外表完全是滿有生命的,在名義上是毫無罅隙可尋的,但是,死凍的氣幾乎是到處皆然──雖然在裡面也有幾名未玷污自己衣裳的。
不特撒狄與推雅推喇是這樣相反,非拉鐵非和老底嘉也是一樣的不同。如果世上有兩個教會是彼此絕不相同的,恐怕就是這末了的兩個教會了。這自然是頂天然的,因為當神的聖靈特別工作之后,凡肯接受主道的教訓、主名的權威者,自然就要成為極可愛的;凡棄絕者自然也要成為加倍可惡的。
所以,我們看非拉鐵非是一張光明的圖畫,雖然軟弱,但是他們與主毫無間隔。他們全心為主,並不像老底嘉似的信徒,外面雖然也裝作神的子民,然而,內心卻沒有基督的地位。老底嘉的光景真是黑暗。教會達到這個地位,她就不配再為主作見証,她的終局就是從見証的地位被棄(不是永遠沉淪)。
這是主對教會最末了所說的話,歷代的教會是以離棄當初的愛心為始,而終至為主所吐棄的地步。最令人驚奇的,就是這封信是在非拉鐵非之后。在那裡我們看信徒已經實在的複興起來,神的話、神的靈已經作了大工,信徒的心也已經真歸向基督了。然而,在這裡我們又看見墮落和退后。最令人嘆息的,就是我們如果謹慎一看,這裡所有的腐敗都是由非拉鐵非的失敗而來。老底嘉不過是出自非拉鐵非而已﹗那裡的祝福,是作這裡定罪的伏線。
這幾封書信所給我們的教會歷史,並不只告訴我們,歷代的教會是如何承先啟后的,並且指明,各教會是如何互相因果的。更正教是從羅馬教出來的,非拉鐵非又是從更正教出來的。然而,彼此並無合並的事。出者自出,而舊者依然存留。羅馬教在更正教之外,依然繼續存在。非拉鐵非原不過是一種遺民的性質,自然他們所自出的更正教,也是依然存在。並且,我們早已看見,主將 再來的事告訴這三個教會,証明他們三個都要存留到主再臨。這個証明他們三個都是單獨存在,沒有合並一起的。這樣,撒狄從推雅推喇出來之后,依然與她一同存留到末日。非拉鐵非從撒狄出來之后,也照樣和她一同存留。這三個教會既都是如此相繼,而又同存,我們就可以斷定說,老底嘉也必定是這樣。她從非拉鐵非出來,也和其他的教會一同存留到再主再來。
我們還有更真切的証據。如果撒狄所有的是絕對冰冷,非拉鐵非所有的是無限火熱,而老底嘉所有的又是不冷不熱,我們就很自然的可以看見此中互相因果的地方。因此之故,撒狄的冰冷是比老底嘉的溫冷更甚,因為神的恩典作工過后,所得的果子不過如此。
所以,推雅推喇怎樣是古昔教會(即所謂之公教會)失敗的集大成,老底嘉也怎樣是晚近教會(即更正教會)失敗的面面觀。這是負名教會的第二次總失敗。然而,這一次的失敗卻是當 一本公開的聖經面前,在神屢次複興祝福之后的﹗神忍耐的最終目的已達到了,現在 要審判一切人所失敗的,而要建設 自己的工作。
「老底嘉」這三字也是有特別意思的。這個教會的名字像其他的一般,是藏有深義的。原文這名字是兩字合成的。「老」意即「民」、「民眾」。「底嘉」,按 字典有三個意思︰一、風浴、習慣;二、權利;三、要、要求、判決、報仇。這樣我們就有三個意思︰民俗、民權和民決。此三者的意思乃是相連的,也是在實際上互相關系的。
「民」字是現在政治上最普通的一字,但是,我們這裡的「民」,乃是指 教會裡面的人說的。按 「老底嘉」的字義來看,我們知道老底嘉是一個民治的教會。在這裡看見,信徒起來要求獨立自理,他們反抗他們屬靈領袖的權柄。他們以為教會是教友的教會,所以,無論甚么事,都應當隨 教友的公意才可以。這樣一來,就叫最古老的教會,也都順從潮流的風尚。他們揀選他們的牧師,好像揀選他們的律師和醫生一樣。他們以為錢是他們出的,所以,人也要他們揀的。他們出錢為 甚么,就當得 甚么才可以。他們「增添好些師傅」(提后四3),乃是一個事實,雖然他們不一定承認他們真是「耳朵發痒」(提后四3)。然而,無論如何,耳朵總是他們的顧問。這自然是難免的,因為順耳逆耳的言論,多是要定一個人的去取的。
就是有了牧者,他也不過是站立在僱工的地位。在長老宗裡,就有民選的長老們作教會的主腦,這乃是一個民意的機關。在監督宗裡,現在也有民選的董事部管理一切的事務。牧師只是一個道德的顧問。在公理宗裡,那就更不必說了,因為公理宗從來就是以教友為單位,他的名稱就是表明這個了。現今教會的情形,可謂真是民治的教會了。少數人應當順服多數人。手數多的,票數多的,就是一切問題的解決。大家所贊成的,就無論其事如何,都可執行;大家所否認的,就無論其事如何,都當停止。量被注重,質被輕看。最可憐的,就是教會從來的情形,就是當最好的時候,都是屬靈者少數。在這樣的光景中,怎樣盼望有好現象。況且,許多教會的情形尚不及此,豈非更可憐么?少數的屬靈者自然也有影響全體的可能。但是,在公權發展的時候,屬靈者在教會中已經被看為毫無用處的人了,請他們禱告還可以,請他們辦事萬不行﹗
羅馬教的製度自然是最專製的。上自教皇,下至神甫,無一是沒有權威的。平信徒們連自己直接到神面前來都沒有權利。他們居在神、人中間作媒介,為 平信徒來到神面前,奉 神的權威來到平信徒面前。這自然是被改教打倒了。現在聖經是公開的,人所聽從的乃是聖經,並不是神甫,也不是教皇。當基督教最初的時候,聖經是藉人手抄寫推廣的,所以,本數不多,得 亦少。當改教后,神安排印刷機適在這時發明,就叫聖經變為一本最普通的書,每人都有得 聖書的可能。信徒可以仍不識聖經,然而現在的不識,乃是故意的,不是強迫的了。這個自然是最大的福祉,可是責任也是與之同大的。
雖然聖經已經釋放了,更正教也贊成信徒的自由了,然而,因為屬肉體的人太多,他們不肯在主前負責,就叫更正教中發生所謂「聖品階級」,作為羅馬神甫的變相。信徒愿意瞎 眼來跟從瞎眼的領袖。這個我們從前已經說過許多了,所以就不再贅述。
撒狄是改革推雅推喇的產品。非拉鐵非是改革撒狄的產品。更正教一次改革了羅馬教,然而,非拉鐵非又一次的改革更正教。更正教和羅馬教在外表上自然絕對不同,然而,在實際上他們是差不多的,都是死的。更正教不過將羅馬教皇的權威奪來,另外賜給一班人而已。權柄始終未還給基督。當日在教皇手裡的權威,現在不過改放在許多國王的手裡(這是各國立教會的情形),和許多宗派發起人的手裡(這是各自立宗派的情形)。人的信條、規則、憲章,代替了當日教皇的諭旨。聖經說是釋放了,但是人的神學、遺傳和信條,依然三緘其口,不使之出聲。自然更正教不愿意承認這個,但是,事實俱在,怎能避諱呢?如果撒狄真是已經達到正當的地位,我們就不會在啟示錄裡看見非拉鐵非興起了。就是因為撒狄不過是將管治教會的權柄,從一種教會任職人的手裡奪來,轉給教會另一種的任職人,所以,聖靈才作工興起非拉鐵非來。(誰能疑惑非拉鐵非是聖靈工作的結果呢?)非拉鐵非就是代表完全服從基督,承認主的話和主的名有最高的權威,是應當受信徒敬愛的。
如果我們沒有甚么思想,沒有甚么經歷,也沒有甚么屬靈的眼光,我們就看不出老底嘉(人意的教會)怎會在非拉鐵非大複興之后,繼續發生呢?並且竟然是從非拉鐵非中發生出來呢?但,這是最自然的,也是必有的結局。非拉鐵非是從撒狄出來的,老底嘉是從非拉鐵非出來的。非拉鐵非是比撒狄更進一步;然而,比非拉鐵非更退一步的,不會再變為撒狄,再回到撒狄的地位,乃是變為一個新的老底嘉﹗
老底嘉就是比非拉鐵非更退一步;墮落的非拉鐵非就是老底嘉;非拉鐵非是為老底嘉開路的。在推雅推喇裡自然是教皇掌權,在撒狄裡自然是聖品階級掌權,這些在非拉鐵非裡自然都被打倒了。按 非拉鐵非的性質,就是親近基督、尊重基督、為基督受苦。但主的警告是要每一個非拉鐵非信徒持守他所有的。因為不一定每一個起始作非拉鐵非人者,都永遠為非拉鐵非。人失去他所有者,就要叫他不再成為非拉鐵非人。並非與非拉鐵非信徒同在一起,就要永遠保存他非拉鐵非的性質。到了末了,惟有得勝者才真是非拉鐵非人,別的都被淘汰,墮落為老底嘉人。
持守主的道、主的名和主的忍耐者,就要長久作非拉鐵非的信徒。但是,隨流失去的人,就不能不成為老底嘉的信徒。因為人如果不接受基督的軛,自己的意思就要比從前更背叛。在推雅推喇裡面者,還有順服耶洗別和許多假先知的事。在撒狄者還有順服聖品中人的事。但是受過非拉鐵非教訓的人,知道教皇和聖品都不是我們所應當順服的,我們所當順服的,就是基督和 的話。這樣的人如果再墮落了,他就不特不遵守主的話,就是耶洗別和聖品階級的話也是他所厭棄的。這個結局就是隨 己意、隨 情欲來行事為人。這就是老底嘉。這樣的信徒合在一起,我們立刻看見一個老底嘉的教會。
自然我們喜歡聽見信徒平等的話,聖品階級的特權特利也真是應當拒絕的。但是,難道到了這個地步,就再沒有人能作神所未許的事么?平信徒可以取消聖品人的權柄,但是,這權柄依然是沒有物歸原主。惟獨基督是主,惟獨 應當有權柄,不是任職人,也不是平信徒(就是這裡的居「民」)。「福音的執事」,照 名稱看來真是為仆人的,然而,他們並非人的仆人,乃是基督的。使徒所竭力証明的,豈不就是這一點么?誰敢支配別人的仆人呢?誰敢自己為仆人,而支配其主人的別的仆人呢?自己如果不是站立在主人的地位,就不敢如此。不只仆人,全個教會都是基督的。裡面的行政、設施、組織、次序,惟獨 有權柄定規。 是元首,其余的都是肢體。一個肢體,或數個肢體,或全數肢體起來支配這個身體,好像他(或他們)是沒有頭,也是用不 頭,豈非反叛么?然而,這些就是老底嘉的寫真︰仆人支配仆人,肢體管理身體。
所以,雖然老底嘉的民意、民權,是合乎今日的潮流;但是,基督是關在老底嘉的外面,一如關在推雅推喇和撒狄的外面一樣。問題並不是權柄是在多數人或少數人的手裡。從這一等人移到另一等人,在實際上都是毫無所補。基督必須得 合法正當的地位。我們如果已經從推雅推喇或撒狄出來,而不在非拉鐵非裡,我們就是在老底嘉裡。如果基督得 地位,就所有的仆人都是 的仆人。如果基督得 地位,就所有的子民,都是 的子民。非拉鐵非和老底嘉在反對聖品階級的專政都是一樣的,不過非拉鐵非是為主發熱心,老底嘉是為自己爭權利。在老底嘉和非拉鐵非的中間只差一線,一是服主,一是順己。凡不完全順服基督的,都是老底嘉。老底嘉就是不順服主的話,而隨 己意行事為人。人加果是沒有權威,不能管轄我們,那么,我們豈非絕對自由,可以任意行動了么?不順服人的意思,若非為 要順服基督,就是不法。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完全的心為 基督,而徒攻擊人的遺傳、組織和辦法,這樣的攻擊就必定是出自肉體無疑。許多信徒,他的天性原是喜歡排舊的,不守常規常度乃是他的傾向。這樣的信徒如果也來反對一切從人的權柄,我們就應當小心,因為恐怕他行為的動機和能力,出于肉體的比出于靈的更多。並不是一切會同非拉鐵非說一樣的話者,就都是非拉鐵非,惟獨心在神的面前受過教訓,知道主的權柄和主話的權 ,而愿意順服者才算得。並非因為主的方法在這件事合乎我的胃口,所以,就這樣的順服。哦,在順服神的事上,也不知道有多少的肉體在裡面﹗這並不是我們外面行為的問題。主要的點,就是信徒的心是否在神面前受教訓,知道主和主的話是應當遵行的。這裡並沒有人天然感覺存留的余地。不是因為感覺怎樣,乃是因為主如此說。凡事只因主如是說。這裡所警告老底嘉的,並不是一個地位,乃是一種靈。多少人雖然在地位上與推雅推喇和撒狄都沒有一點關系,雖然他的口氣和聲調都像非拉鐵非,也許他也是與非拉鐵非一同聚集的,但是,他還可以作一個老底嘉的信徒。凡有隨 人意來行事,而無俯伏在主話的權柄下面的靈者,都是老底嘉。今日我們在四面所看見的是甚么呢?人的意見,人的權柄。聖經中的教訓,信徒看為合意的,與自己意味相投的,就可以實行。不然,就無論主的命令是怎樣的嚴重,若非加以一種解釋,就是一再推延,或者竟置之不理。信徒今日的缺乏,並不在乎更多的聖經知識,因為他們如果肯遵守到他們現今所已知道的,那也就好了。現在的需要,就是心在神前受教訓,知道他有遵行神命令(就是一切記在聖書者)的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心,就是離開一切,而來與非拉鐵非教會同出入,也是沒有用處。如果信徒的心在主面前是正當的,就雖然有許多是他所不知道的,神也有指教的可能。最令人悲傷的,就是神的兒女今日並不以神的話為神的話,所以,也就不遵守神的話;一如神的話所應當受人遵守的一樣。如果信徒無心,無真切尊敬的心要順服神的話,就口口聲聲說服事神,有甚么用處呢?
現在到處都是人的己意。絕對的順服神和 的聖經者,是何其少呢﹗老底嘉的空氣幾乎布滿了教會和個人。人現在所問的,並不是神的旨意怎樣,神的話怎么說,乃是問,眾人的意見怎樣,某某(平日所尊重者)的意見怎樣,我自己的意見怎樣。神的權柄是在信徒的背后。神的話除了一兩句作題目之外,並無其它用處。這都是己意﹗這就是神所最恨的。人天然的意思無論如何美好,都是與神相反的。神的目的就是每一個屬 的人,都愿意完全的舍己,愿意在一切的事上舍己,天天同他們的主說︰「我……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六38)一切從我們出來的,都不會叫神喜歡。神惟獨看 自己的旨意是好。有心來絕對遵行神的旨意,才是非拉鐵非。不然,如果利用非拉鐵非的自由以放縱情欲(己意就是情欲)之用,老底嘉就已經大書特書在這人的上面了。
現在偉大的老底嘉(雖然傳揚一位神聖的基督,然而,卻一日屬世、屬人過一日),已經逐漸顯現在我們的目前,我們應當怎樣對付呢?也許我們自己也就是老底嘉的一分了,從來沒有承認過基督的權柄︰接受 為救主,卻沒有接受 為主。我們應當怎樣受教呢﹗這些問題乃是最要緊的,因為有教會的老底嘉,也有個人的老底嘉;有精神的老底嘉,也有實際的老底嘉。我們可否誠誠實實的開起心來,接受主在這裡所要責備的?我們如果夸口已經得 真理,卻沒有接受這真理分別為聖的能力,我們就真是愚笨。如果藉 神的恩典,我們在這裡並沒有看見主責備我們甚么話,那么,我們也可以從這一封書信裡學得對待今日老底嘉的態度。在這裡,我們看見主的存心和主的話語。這個可作我們的榜樣。跟隨 ,我們總不至錯誤。 當日所寄給老底嘉的書信,就是寄給歷代所有老底嘉的人。 所說的,我們應當說; 所寫的,我們應當寫; 的態度,應當作我們的態度。
「(一)那為阿們的,(二)為誠信真實見証的,(三)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這是主耶穌對老底嘉使者表明 自己到底是如何。主耶穌在這裡所表明的名稱,並不是約翰在第一章所看異象裡的。這好像是對我們說,教會的情形既是每下愈況,並不像當初一般, 也愈退愈遠,離開 與教會本來的交通。主在這裡又是表明 自己的德性。主對這末了三個教會所啟示的,都不是 在第一次異象裡所啟示的。 不過就是照 教會的需要,啟示 自己的地位而已。 這些的性質,都是表明教會本來應當怎樣為神在世界裡作見証;但是,她失敗了,所以,主耶穌就進來,表明教會所失敗的, 都已經成功。神必須得 的榮耀。 喜歡叫 的子民成功 的交托,但他們如果失敗, 就要宣告 自己的名字。
主在這裡並沒有說, 拿 大 的鑰匙來供給他們的需要,也沒有啟示自己叫他們愛 ,更沒有表明自己是聖潔真實的,好叫他們敬拜 。 的空氣改變了。 在這裡所啟示的,並不像那裡的親熱,那裡的熟悉。 不過表明 自己一點的性質,說到 從前曾怎樣為神工作,並 將來要怎樣作一切的元首。這個不會失敗。他們無論在甚么事上都失敗了。 這樣的表明,好像就是對他們說,你們沒有在一件事上合乎我意。我現在要把你們所當作的,啟示給你們看。教會所應當作的,主說, 現在要來作。
(一) 是「那為阿們的」──使徒說︰「因烏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 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 也都是阿們的。」(林后一19-20)所以無論是基督,無論是 的話,都是實在的,總沒有搖移可疑的。 常是是的, 說了甚么,甚么就是可靠的。神一切的應許都在基督証實過。 所有應許的保証人就是基督。為 甚么我們知道神的應許不至落空呢?神說了,我們怎么知道 必行呢?我們那裡知道這應許必能成助在我們身上呢?為 我們信心的緣故,神給我們基督。基督就是証實神一切應許的。 這一個人好像就是神的畫押一般。「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 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么?」(羅八32)神賜下基督,就是証明 所有的應許,沒有一個不是實在的。那裡有最大最親的都肯給我們,其他比較微小的反不給呢?因為有了基督,我們就能相信支取神所有的應許。因為我們得 基督,就是說我們可以得 神所有的應許。這樣,如果我們還是遲疑,還是自餒,不敢向神要求 的應許,那就是我們的錯處了。如果沒有基督,我們的疑心,也許尚可原諒;已經有了基督,我們再信不過來,就是我們的罪過了。所以,今后,我們可以切實相信神是愿成功 的應許在我們身上的,也因 基督來祈求 成功。
神的話語因 基督都得以証實了。你怎么知道聖經是真的呢?因為基督。我們只要得 神一句話,我們便可以安心直到永世,因為神的話都是實在的,都是發自無限的愛心,永遠不會撇棄我們的。就是因為這個,我們相信聖經逐字逐句都是神所默示的。不信這個,就要叫我們不信基督就是「那為阿們」証實神話的。 自己對我們說,「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約十35)如果主耶穌在這裡是對我們說起一件大道,那么,我們還可以設想聖經上所說的大道都是不錯的(實在這樣設想也是不可以的)。但是,主在這裡說,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並不是指 甚么大道說的,乃是指 一種照人看來最無關緊要的稱呼說的。「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稱為神,……」這是加倍的有意思。這要叫每一個讀聖經的人知道,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就是當日寫聖經的人稱一等人的名目,也是不會錯的。人疑惑神的話,但是,基督証實神一切的話。
這個「阿們」就是說,基督是成功和証實神一切的思想和目的者, 是神最末了的一句話;比基督更進步,再發展的已經沒有了。一切的豐盛都在 裡面居住,無論甚么都可以在基督裡面看見。 是聖徒一切的根據。老底嘉的失敗,就是要在基督之外去尋求。這就是他們己意的表顯。我們的富足和工作,只能夠在 裡面得 。神是叫我們與基督有生命上的聯合。神是把我們放在一個絕對不能獨立的地位,叫我們在凡事上都要依附 基督而行。 是神話的總結,我們惟有居住在 裡面,而行 所命令的,才會叫神的話在我們身上顯明。我們應當記得,歌羅西這一本書也是寫給老底嘉人的,其中告訴我們一切罪惡和異端的根源,不過就是「不照 基督」(西二8)而已。信徒必須達到一個地位,就是無論甚么都要照 基督。無論事之善惡,總不肯在基督之外單獨行動。這樣就不會陷入老底嘉的錯誤。「基督是包括一切」的(西三11)。所以,一切的背道、一切的失敗,其實都是離開基督。如果信徒在基督之外能另有所得,就會不必倚靠基督的能力而逕自行善,仇敵已經有機會作工了。凡要在阿們之后、之外,再加上甚么者,都要失去阿們。
阿們的意思,就是「真理,絕對的的確」。以賽亞書七章九節,原文說得最好。「你們若不阿們,定然不得阿們。」這意思就是,你若不贊成我的應許,你也就不能得 我的稱贊。教會在地上的本職,原是為 証實神的應許。藉 教會的信心,應許要得成就;藉 教會的同心,應許就得 堅定;藉 教會的行為,神對教會的應許和對世人的刑罰,都能証明為實的。但是,因為教會忘記了她的天召,卻以她的主被棄殺的地方為家鄉,就否認了神的應許。如果神的應許真是榮耀的,你們為甚么尋求世界呢?如果世界是要受審判,一切不屬神的都要過去,你們為甚么也像我們一樣在這裡勞碌呢?這是人所要說的。教會的行為表明她是否與神同心。教會既然沒有藉 聖靈作屬天的見証,但因 神是不能沒有見証的,基督就表明 是那為阿們的。
(二) 也是「為誠信真實見証的」── 這樣的啟示,就是表明 自己與教會是何等的不同。教會是失敗的,實在教會除了失敗也沒有作別的事業。因為教會不貞不忠的緣故, 現在要厭棄她作見証的地位。教會本來是作金燈台的,是為神發光作見証的。她「明顯是基督的信」(林后三3)。然而,她既自以為富足,她就怎能為一位沒有枕首所在的主作見証呢?然而, 子民的缺欠並不是 的缺欠。「我們縱然失信, 仍是可信的。」(提后二13)不久 就要興起。帶進世界所仰望的日子,在那日,甚么都要顯明出來,就是 的誠信,也要表明得更清楚。
現今是作見証的時候,然而神所有的見証都包括在基督裡。這位複活得榮的人,是誠信真實作見証的。 現今在天就是証明 從前在地上受死, 的死就是見証屬肉體的人是完全敗壞的。除了受審判之外,神沒有別的對付法子。 的死也是証明神的愛是多大。現在人已經升到天上去了,照 神在創世前的目的,人現在在神的面前為神所喜歡。神對人的思想,神給人的恩典,都在這位在天得榮的人身上表明出來。 就是神的意念和存心的見証者。神就是要我們離開亞當敗壞和定罪的地位,來到得榮的人悅納和祝福的地位。所有真實的見証──不論是教會、是個人──都要述說 到底是甚么、是怎樣。教會本當繼續基督的工作,在此地作見証。她完全失敗了,基督依然忠心。基督的見証要帶領人心再親近 ,和一切神所寶貴的。凡不作見証的,都要被吐棄。
基督在這封書信中就表明 是如何誠信真實為見証的。老底嘉以為自己是無上的了。這是何等的自諂﹗但是,基督卻說他們是最可憐的。這兩種的意見是何等的不同﹗主在這裡先表明 自己是那一種的見証,好叫他們知道,將來 所要斥責他們的都是真實的﹗
(三) 也是「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更好是譯作「神創造的起始」。 是一切造物的因。約翰已經不只一次說主耶穌是這個了(約一1-3)。這自然與主耶穌在別處所說的話有關︰「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啟一8)「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終。」(廿二13)我們從前已經說過,這些稱呼是表明主耶穌是神。
這個稱呼也是與箴言八章自然連起來的。在那裡主耶穌是稱為智慧,神的智慧。二十二至二十三節原文說︰「在耶和華得 我為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在這裡說,主耶穌是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和啟示錄所說的是一樣的意思。然而,這並不是說主耶穌沒有創造天地,因為在未有造物之先, 就已存在了。
歌羅西書也有一段像這樣的話︰「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一切造物中之首生的。」(一15原文)這是不是說,主耶穌也是一個受造者,不過是頭一個受造而已?不是。因為下文就說︰「因為萬有都是靠 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 造的(原文),又是為 造的; 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 而立。 也是教會全體之首; 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複生的,使 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16-18節)在這裡我們看見,主耶穌為神造物的起始,和 作教會元首的關系。老底嘉沒有地位給 ,但是聖經說,主耶穌是應當「在凡事上居首位」。尤其叫我們覺得主耶穌在此有意這樣相連的,就是在歌羅西書裡共有四次提到老底嘉,而聖靈又命老底嘉人來讀這封書信。
當一位信徒知道主耶穌是「神創造的起始」時,他的生命和眼光都要改變。亞當是頭一個人,他是首次創造的起始。但是,他失敗了,一切在他裡面,有他性情的人,也跟 他一同墮落。十字架就是審判凡一切屬于亞當的,這是頭一次創造的終局。(我們在這裡不過是就這件事的成功而說的。其實在伊甸園裡,亞當的生命就已受審了。在那裡,基督已經是新創造的起始了。其實在十字架之后,還有許多人依然沒有除去他亞當的生命,依然繼續在舊創造裡。就是在十字架事實發生之前,就已有人因為相信將來十字架的成功的緣故,就已進入新創造了。不過實在的發生乃是在于十字架,雖然十字架已經在創世之前就已定規了。)在那裡,神結束了他、定罪了他、厭棄了他,永遠叫第二個人,就是從天來的主代替了他。基督並不是來彌補那已經破壞的, 乃是神所已作和所將作的起點。基督一降生來世,就是第二個人了,但是,非等到死而複活之后, 尚未為新人類的元首,和 身體就是教會的頭。舊造被罪所破壞,現在已經過去了,它的歷史現在也快已完結了。它的審判罪案早已在十字架上宣告了,基督從死裡複活,才是一切真屬神者的起始。這個乃是神在計劃裡所早已定規的,舊造不過是來預備路而已。人的眼光是以亞當為神創造的起始,但是神的眼光是以複活的基督為創造的起始。
這是神時代的救贖法中最緊要的一段。可說這是根本。神的目的並不在乎舊造的修改或進步。神完全厭棄舊造。神不肯承認舊造有存在的價值。 說主耶穌是「神創造的起始」時, 連亞當的舊造都不算在內。 以為主耶穌才是起始,亞當那裡算得一回事。 現在的目的並沒有別的,就是要除滅淨盡一切屬乎舊造的。 要建造一切屬乎新造的。所以當人真用信心與主耶穌的死和複活聯合時, 就將一個新生命賜給他們。這個新生命包括神新造所有的性質、本能和偉大。放而大之,這新生命可以包括神一切的工作。縮而小之,這新生命就是人重生的生命。這生命包含有神造物所盡有的功能。這就是哥林多后書五章十七節所說的︰「若有人在基督裡,」這就是與基督有生命上的關系,「他就是新造的人,」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新造的人安置在他裡面了,「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神現在不理舊事,也不欲信徒理, 的目光在乎新人。
「這乃是我們的地位。當我們重生得 新生命那一天,神就看我們是完全新的了,但是這還應當實在工作出來。在經驗上信徒此時不過只得 一個新生命,還有許多(可以說所有)屬乎舊造的存在。神現在要 的信徒與聖靈同工,用十字架所成功的治死一切屬乎舊造的。 愿意我們每一個都真與主耶穌同死,在死裡面失去我們的舊造,而在複活的新樣裡讓新造長大,充滿一切。到了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我們就要脫去舊造的身體,而得 一個新的。那時,救贖的工作就算完全了。
神這樣以主耶穌為 創造的起始,就是否認一切屬乎亞當創造的。我們如果尚不知道這個,尚欲利用舊造的心思、情感和意志來成功神聖潔的要求,尚以為在我們裡面還有力量可以遵守神的旨意,還有意念是可以得 神喜悅的,尚不知自己乃是完全敗壞的,除了處在死的地位而完全倚靠主,我們就還未明白甚么叫作基督徒的生命。如果我們知道基督是神創造的起始,我們就知道除了基督起始的事之外,沒有一件是合乎神旨意的。我們所起始的,都不是神的創造,不是神的工作。世人從來沒有作任何事物發起人的資格。我們所起始的,不過都是屬乎舊造的。再者,基督既是神創造的起始,就一切跟從這個的,都應當有基督的性質才可以。所以,凡沒有基督性質的,都不能在神的創造裡存在。
但是,基督是在老底嘉的外面,老底嘉所有的富足,怎能在基督的裡面呢?然而,他們說他們已經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這是他們所看為有益的,可惜,他們未為基督的緣故,看為有損。他們尚未學習知道甚么是屬乎舊造的,應當棄絕;甚么是屬乎新造的,應當發展。他們忘記了基督是神創造的起始,他們應當繼續在基督的裡面才可以;但他們卻在基督之外,堆積許多屬乎舊造的,所以,主將這個名稱告訴他們。他們本來應當藉 聖靈表明新造的能力,以為一切都是出乎神才可以。但是,他們卻自視甚高,並且屬乎世界。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若仰起頭來望天,看見雖然一切都從我們手裡失落,叫我們抱恨蒙羞,然而,神卻能在基督的身上得 滿足,這豈不叫我們受慰么?
信徒錯用神的真理,真是錯用得厲害。神賜下律法的目的,本來是要「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羅三19)。但是,神的子民如何用這律法呢?反是要靠 律法稱義,要靠 律法來建立自己的義。人在恩典底下豈不也是這樣么?神的定案是在肉體之內沒有良善,肉體不能叫 喜悅的。神就告訴我們以重生新造的緊要。但是,信徒呢?盼望接受了新生命來醫治他的肉體︰「從前沒有新生命,也許肉體是壞的,現在有了,想肉體也可以學習改變。」雖然他們的話不都是如此說,但他們的事都是如此作。如果信徒接受神的定案,他就怎能夠倚靠肉體,利用肉體,盼望肉體逐漸改變呢?但一件事總是定規的,神所承認的就是新造,神看舊造除了死之外,沒有其它的地位。新造的真理也是對我們說,這個世界是在神審判之下。但信徒的天性總是愛修補。神是要一個新造的世界,但是,人是要一個改良的世界。人的思想和聖靈的目的總是兩樣的。我們眼見聖靈近來在許多地方作工。但是, 乃是「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一4)。人的理想是一個實現的天國、理想的社會、基督化的世界。這個工作的結果就是叫基督教世界化。
所以我們應當小心,不要以為我們已經知道這個道理了。問題就是我們曾否經歷過這道理,並且照 實行。我們怎可以一方面說我們是一個新造的人,而另一方面依然舍不得舊造「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呢?我們怎可以不等待基督,就是新造的元首的命令,而竟自行動呢?我們怎可以依然靠 自己的能力而行事為人呢?我們有多少的隨 自己,我們就有多少的老底嘉。
十五至十六節︰「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我知道你的行為。」主對別的教會如何這樣說,主對老底嘉也照樣說。這是一個証據,實在是唯一的証據。行為不過是表明實情如何,個人和教會如何,只看他的行為就夠了。自然這並非說我們會看,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弟兄對主的個人秘密。議論是不當有的。但是主知道一切的行為,所以, 知道一切的實情。現在 就是用行為來証明老底嘉的實情。
「你也不冷也不熱。」他們並不二者居一,他們卻居在二者之間。死尸是冷的,活人是熱的。他們不冷,所以,他們並非死在罪裡的,乃是已經被神的生命所救活了。然而,他們也不是熱的。他們已經離棄當初的愛心了。他們的光景有點反常;是活的,但是受寒了。世界乃是一個冰天雪窖,裡面的空氣是千古長冬的。他們冒險來到裡面,自然難怪其受凍了。信徒如果盼望世界不作他的火爐來試煉他,就要看見世界變為冰箱來凍冷他。亮光和熱氣,在這樣的光景,自然是要逐漸消滅的。如果基督的為人和榮耀,足叫我們當時發起愛心,就也能叫我們向 火熱的愛心。多少時候,我們的信仰不過是幾十條的道理,並非一位的活人,以致我們的心冷淡。這就是古今老底嘉人的情形。無心對待基督就是病源。道理無論怎樣的合經,怎樣的趣味,但是,總不會叫人火熱的。乃是親近基督,把整個心完全獻給基督,才有愛火的焚燒。我們所相信的,並不是甚么道理,乃是基督。 是活的, 是有位格的。凡接受 的人都應當與 有個人的交通,有個人的親情才可以。但是,可憐,許多人雖然相信代死贖罪的道理,但還未與基督接觸過﹗就是一個真接受 的人,如果不保守他的心完全為 基督,他就要看見他自己一天像老底嘉過一天了。心是一切問題的根本。心如果不是為 基督,就無論甚么都是虛空的。心總得熱,為基督熱,主才喜歡。我們很可以熟悉聖經,出力工作,外表公正,而心裡並沒有主所要求的熱情與愛火。屬靈的知識原是可貴的,但是,多少信徒有心追求屬靈的知識,卻沒有心追求基督的自己。這樣似熱非熱、似冷非冷的信徒,是主所最不喜歡的。
這就是人的中庸之道。並非愚昧無知生了這樣的危害,乃是明白聽見真理之后,心仍依違兩可,故有此結局。這樣的人不喜歡真理,因為知道他如果真實服從,就他的犧牲和代價是何等的大呢?肉體再沒有地位了,世界也應當完全離開。非因故意而有的愚昧是我們所當容忍的;但無心遵守真理乃是另一樁事,這是主所最恨惡的。
這一種依違兩可的態度,從來不是心地坦白的信徒所有;都是那些已經聽見真理,而心裡懼怕十字架者才如此。神的真理常是(沒有一次例外)試驗人心的,也常是不許肉體存在的。並不是說,我們學習學習就好了,乃是要試驗我們,要破壞我們肉體的意思。如果羊無毛病,它就不只知道生人的聲音,且要聽牧者的聲音;但迷路隨 別人的羊,就難免覺得混亂,不能分別甚么是它所熟悉的聲音了。老底嘉所以陷到這樣的地位,乃是因為她棄絕前一個教會的見証。棄絕非拉鐵非的特別真理,就成為老底嘉。在那裡主啟示 的自己,並對每一個有心為 的人說,如果我們在世看 的名勝過一切, 就要在榮耀裡將 的新名賜給我們。一切屬靈的情愛,一切主在我們心中所作的工,都要在天上顯為更光榮。主是勸勉我們努力為 受苦,我們要完全服從 的話。但老底嘉是不冷不熱的。她既非絕對的冷,主就激勵她。他們實在是不誠實的,主不許他們再仍舊如此。不是悔改,就是厭棄。主真恨惡這樣的充滿真理,然而不受真理一點兒的感動。他們的心只要有一點點是真實的,就雖然他們甚么都不知道,還可以享受主一切的恩愛。約翰一書二章所說,從聖者來使人知道萬事的恩膏,不是「父老」所有的(他們自然已得過),乃是「小子」所得的,只要誠心為 基督,我們自然知道甚么不是屬乎基督的。因此,年紀最小的聖徒,加果有純一的心,必能分別是非。同時,老大的神學家,反要在無窮的家譜中迷失道路。少年「蜜月」的心是主所最喜歡的,何等的有力量,何等的新鮮﹗充滿冷凍道理的頭腦,而與基督沒有往來,乃是主所定罪的。神的家中只怕大兒子太多,不怕浪子回家來。
「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不積極愛主,而又不積極恨主者,最難對付。如果他們靈裡火熱,主就很愿意稱他們為友;如果冰冷,主要以他們為屬世的。但是,他們現在卻居在中立的地位。應當如何對付他們呢?他們應當怎樣列等呢?他們的熱,叫主不能算他們為真友;他們的冷,叫主不能算他們為真仇。降到零度像撒狄的,還有主的再臨可以警告她;升到沸點像非拉鐵非的,還有主的再臨可以安慰她。但是不冷不熱者,要怎樣對付呢?
「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這樣的人是易滿易足的,「我如果能上天堂,已經心滿意足了﹗」他是為 兩個世界活 的。在他未到天堂之前,他喜歡盡力量得 今生所能給他的,然而,卻也不愿意離開教會。成聖的道理是太嚴格了,舍己的行為是太艱難了。一切聖經的教訓,如果與他的趣味沒有沖突,他也喜歡行。不然,「不遵行這些,也總不至于沉淪,有何妨礙呢?」只要稍有誤會,他就要不來聚會,不來擘餅,不來幫助傳福音。他不熱心為道,也不熱心為神的榮耀。只要自己舒服,其余的事都是隨便的。這樣的人,自然在世界裡是沒有見証的。反之,世人在他身上反要見得在基督裡是沒有甚么喜樂的;世人要覺悟說,如此隨便的宗教,恐怕是無足輕重的吧﹗
「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溫水是會叫人吐的。人如何不喜歡不冷不熱的水,主耶穌也如何恨惡老底嘉的味道。老底嘉的真形已經被主完全鑒察了。 看他們的光景真是會使 作嘔,所以, 對他們說, 要把他們吐出去。 並沒有指定甚么時候要這樣作;但 既已說定,總不會落空。在這裡並沒有說,他們如果依然不冷不熱, 才要吐出他們。他們從前的行為已經定他們的罪了,這樣的棄絕是沒有條件的。我們在全部聖經中,不能看見另有一個地方的措辭,比這裡更為嚴厲的。這是因為恩典已經作過工夫,也作它所能作的了,但是,他們仍然不能成為非拉鐵非,而變作老底嘉;所以,審判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結局了。 寧可看見撒狄的死凍──「我巴不得你或冷」; 寧可看見耶洗別的罪惡──「我巴不得你或冷」。但是, 最不喜歡有口無心的服事 ;把敬拜 當個名稱,而其實都是娛樂肉體。 恨惡腦府裡充滿了各種深奧的道理,但是卻是冷心對 的自己。我們是否這樣看法呢?在我們看來,恐怕羅馬教的污穢,更正教的腐敗,更為可惡;我們曾想過「溫」乃是最壞的么?然而,主最恨惡的就是這個。世上也惟有 是智慧的。
這被主「吐出」到底是甚么意思呢?當我們還未說到這句話的意思之前,請讀者再注意到這七封書信的性質。我們時常提起這個,因為要明白它們,不得不常記得這個。這七封書信所寄給的七個教會,乃是約翰時代的七個實在的地方教會。他們是信徒的聚會,是當日的教會,是有金燈台在主面前的,所以,他們都是已經有生命,已經得救的了。這七封書信就是寄給他們這些已經得救的人。所以,后世一切得救的人,凡遇見光景,像這七個教會當日所遇見的光景一般,這七封書信就對他們立刻發生效力,就是寄給他們的。這樣,寄給當日以弗所的書信,就是寄給歷代所有的以弗所人;意思就是頭一封書信怎樣是寄給當日離棄當初愛心的人,照樣也是寄給歷代一切離棄當初愛心的人。這是一種的性質。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這七封書信是代表歷代教會的情形。好像推雅推喇是代表羅馬教,撒狄是代表更正教一般。當我們用這樣的眼光看這七封書信的時候,我們就不能以為所有受書的人都是得救的。因為一個時代的教會所包括的,也不知道有多廣。例如推雅推喇所代表的羅馬教,上下千余年,幾乎無地無之。在這樣的光景中,自然就有不可勝數的罪人、世人混雜在教會中間。所以,當我們看推雅推喇是一地方的教會時,我們就說他們都是屬主的人,不過陷入污穢而已。當我們看推雅推喇是一時代的教會,我們就說他們是混雜的。這個看撒狄的教會最明白。因為如果當她是一個地方的教會,我們就看見主在那裡所說的「死」,是指 她的「冷凍」說的,意即她的工作沒有活潑的精神。但如果當她是一個時代的教會,我們就看見這個「死」是指 靈性生命說的,意即他們是有名無實的,從來還沒有重生過。我們解釋這七封書信時,就是將這兩方面相題並論,讀者不可混亂。
在我們面前的老底嘉教會,也有這兩方面的方法。如果我們把她當作一個地方的教會看,我們就說這封書信是寄給一切夸口靈性知識,而無專一歸向基督的心的得救信徒。但是,我們若將她當作一個時代的教會看,我們就說這封書信是寄給今日不冷不熱,得救和沉淪參半的教會。所以,主在這裡所說「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是有這兩方面說法的。對于得救的信徒有一個意思,對于有名無實的教會又有一個意思。
我們在前一封書信裡,已經略為提過老底嘉地方教會,是一個得救信徒的團體的証據。但是因為許多人的成見,很常以為老底嘉的教會乃是沉淪的,所以,我們就再述這些証據。我們不能因為主耶穌這樣不喜歡他們,就以為他們不過是未悔改而假冒為善的人。因為︰老底嘉是一個實在的地方,在老底嘉的教會,也是一個實在教會;從前保羅已經寫一封信給他們了(西四16),我們的主現在又命約翰寄這一封信給他們(啟一11)。這七個教會,乃是一個完全教會的代表,所以,無論這七個中的那一個,都是緊要的,都是活的才是。所以,七教會都受命來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主所寄書的教會,都是信徒的教會,所以都是得救的人。並且,當使徒的時代來作一個虛偽的基督徒,也是沒有甚么利益的,也許得不償失。約翰看見老底嘉的燈台在至聖所裡(啟一11-12)。老底嘉如果不過是一個負名基督徒的團體,主耶穌就不會在天上承認他們為燈台。教會一變虛偽,天上的燈台就移去了。我們看主對以弗所的話,就知道當一個教會還是一個教會時,燈台還是在至聖所裡。在這七個教會裡,主都承認他們的行為,這就是說他們已經有信心得救的根基了。因此,我們沒有看見主一次傳福音給這些教會中的任何一個。所以,老底嘉這個教會必定像其他的教會一般,是聖徒們聚集在一起的聚會,他們是有信心的,也是有行為的,不過行為不好而已。
不特如此,就是他們的使者也是主所承認的。這個叫狼蒙羊皮變為不可能。如果這使者是尚未得救的,斷沒有主還承認他之理。主不特沒有革除他,並且,也沒有責備他;這自然是指 他為使者的事工說的。証據更強有力的,就是老底嘉的使者也是拿在主右手的七星中之一,也是在靈性黑暗中發光的。這樣看來,這裡所說的話是何等的嚴肅呢?一個得救的基督徒也有被主吐棄的可能﹗我們的罪並不取消我們的重生,叫教會變作不是教會。但是,主有 對待的法子。這個是主寫給一個背道者的書信。
這裡的「吐出去」,並不是說要永遠的沉淪。這不過是表明主耶穌對于他們信 以后的見証是何等的不喜歡;因此 要棄絕他們,不讓他們再為見証。信徒原來是在主耶穌的「口中」﹗信徒怎樣渴慕主耶穌,主耶穌也是怎樣渴慕信徒。 盼望 信徒的情愛和聖潔,來涼 焦渴的舌尖。 盼望「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賽五三11)。但是信徒卻如溫水,不冷不熱,不合乎主的胃口,所以,主就把他們從口中吐出來。這豈是 所愿意的么? 的心豈不是熱切愛所有屬乎自己的人么?但這是他們強迫 。
這樣的吐棄是在將來大試煉的時候。這樣的吐棄還要在千年國裡發生效力。這一個教會是最末了的一個了,是最近主耶穌再來時候所發生的一個教會,主耶穌如果要說到 的再來,好像應當對這一個教會說,乃見得合適;但是,在這裡主反一字不提到 的再臨。這豈非希奇么?主的行為有 的原因。再來的道在他們中間已是一件已知的事,也許他們還傳過這樣的道呢? 對推雅推喇說起 的再來如何與國度相連。 再來要給他們權柄,與 一同作王,這是那些不在世界作王的所要得的。 將 的再來當作警告撒狄之用,因為他們要被遺留在地經過大試煉。 將 的再來安慰非拉鐵非,因為他們要被提接,免去試煉,且得冠冕。但是, 不將這件事告訴老底嘉。非拉鐵非結束了主再來的道。
老底嘉先前的歷史,就是她已經從推雅推喇出來為撒狄了;又從撒狄出來為非拉鐵非了;現在從非拉鐵非退化為老底嘉了。遺留在地經過災難的警告,她已經聽見過了;提接上天,免去試煉的應許,她也已經聽過了,現在還能作甚么呢?現在就是吐出來,不保護他們,丟棄他們在地,讓他們受地上居民所要受的苦難。國度權柄的榮耀,他們已經聽見了;冠冕遞奪的危險,他們也已經聽見了。他們既不羨慕,又不追求,反以世界滿足了他們的心。現在有還有甚么可作呢?除了吐出來,把他們關在他們所不愛進的國度的外面之外,並沒有別的辦法。老底嘉的光景所以淒涼如此,就是因為聖靈作工過,恩典作工過,真理作工過,都不會叫老底嘉熱。所以,除了審判之外,再沒法想了。感不動的心,就是老底嘉的心。如果先是感不動,還差一等,他們反倒以聖靈、恩典、真理,在他們中間所作的工,為他們的夸口,而自己卻絲毫不受其感動。這真是可憐,又是可惡﹗
恩典一過去,審判就來了。所以,對老底嘉並沒有提起主的再來;自然再來總是的確的,不過對她總沒有提起。現在所注意的是另一件事;在此,主耶穌顯出 的光和性質,因為 說到快要來的審判。 要審判他們。審判是定規的,不過尚未實現而已。 說,「我必」──將要,快要,這話延到大試煉和千年國才應驗──「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這裡所說的,就是主耶穌山上教訓,論到失味的鹽的結局︰「你們是世上的監;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五13)失味的基督徒要同耶路撒冷在大患難的時候,被外邦人踐踏。
但是,我們已經說過,這裡的話,還不只指 得救的老底嘉人說的,也是指 教會在世最末了一代的人說的。這些人既不冷到連外貌都不要的地步,而又不熱到真心愛主,清心彼此相愛。這是聯合虛張的皮面,以絕對的冷淡對基督。在此也沒有一樁事是有屬靈的價值的。他們將人道主義來代替親近基督,將慈善事業來代替靈性重生。他們是很寬大的,因為他們以為一切宗教的信仰都是好的。這樣,自然沒有恨罪的心,也沒有愛基督的心。然而,卻也不肯反對基督,還要居在教會裡面,也承認教會是一個團體,基督徒的名字也還是要的。沒有屬靈的能力,也沒有與基督的親情,為 受苦更是沒有的。這等人中之最好的,就是滿有外面的活動,而無心交基督的信徒,最壞的就是現今自命的新神學家。這是因為老底嘉新興的等級是很多的。她包含有信仰純正的,也包含有思想放蕩的。凡沒有心為基督的,都是老底嘉。教會歷史最末了的一段就是「溫」。
對于今代有名無實的教會,吐出的意思就是主從今要永遠厭棄她,不許她再為 作見証了。神在世上所設立的見証和權柄,都已經被神棄絕,現存教會就是最末了的一個了。然而,這個也和在她以前的,有同樣的結局。神最初設立諸神為 管理世界,但是,他們中間竟然有罪惡了,所以,神棄絕他們。以色列人呢?他們雖然暫時潔淨,然而,另外七個鬼已經進入他們的中間,等候審判。外邦人呢?自尼布甲尼撒的金像始,至敵基督的僭越為神止,在那裡不是悖逆神呢?他們也是等候審判。說到教會,好像人很難信后來的結局也是一樣的。但是,老底嘉是最末了的一段了,主的定案是她要被吐棄。不過神的審判總得到罪惡滿貫才施行(創十五16)。在現今的時代, 不肯作拔稗子的事。但當我們仰頭觀看田裡的時候,我們知道現在的罪惡實是日加一日了。當基督還未再臨,建立 公義的國度之先,我們看見以色列人、外邦人和教會,以及一切鬼魔的勢力,都合股打成一根罪惡的繩子,以受審判。負名的教會,不特不能免去這裡的審判,並且她是受審者中的一主要分子。我們讀猶太書和提摩太書,我們看見神將來所降的可怕刑罰,就是為 負名舊教會的。就是這個有名無實的教會,叫神降下 的怒氣。這樣的思想是何等的莊嚴呢﹗不只以色列人,不只獸,就是教會,也要受刑﹗
這自然是無可疑的,因為神自己說了。並且,最壞的老底嘉──老底嘉原來有好多種──就是外面依然為基督徒,卻完全推翻聖徒所有根本的信仰。這就是約翰一書所說的敵基督。自然將來有一個大敵基督要出現,但是,這些小敵基督乃是從教會(現在都是指負名說的)出來的。惟獨在基督曾經稱呼過的地方,才有敵基督。因為如果人還不知基督,怎么為敵基督呢?敵基督就是在聽見真理后所說的謊言中表明出來。今日的背道、不信、否認基督教根本的要道,都是要叫主審判的。最末了一次的離棄神,並不是在政治的事上,乃是在宗教的事上。愿神開啟 兒女的眼睛,叫他們知道這末后時代的景況,好叫他們沒有虛望,也自己儆醒預備。恢複教會的能力,到了如今乃是沒有的事了。現在稗子已經成熟要人火爐,為甚么麥子還是青生不堪人天倉呢?愿意我們在世一日,盡我們攔阻罪惡的責任一日。用禱告、用靈力來攔阻罪惡,也多竭力拯救那些沉淪的人。一方面堅持我們在基督裡所有的。哦﹗我真不知道,有甚么時候比這個更嚴肅的了。神的聖徒們哪,當儆醒﹗
十七節︰「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
「你說,」這是老底嘉眼光中的老底嘉。在七個教會中,沒有一個比老底嘉自視更高的了。自夸和冷淡,常是孿生的姊妹。對主的冷淡,常發生對人的夸耀,因為夸耀過甚,就過度注重自己,以致心思裡漲滿了自己偉大的妙想。這樣,就叫他更加夸耀了。審判在前而尚這樣夸耀,真叫我們膽戰心驚﹗謙卑行走的,會走得穩當,但驕傲的心是近乎跌倒了。我們如果尚未看自己比別人強,把自己的進修作為自滿的原因,我們就尚未到老底嘉的境界。己一長大、一高升、一得榮,老底嘉的夸言已經無聲的說出來了。他們自己的意見和主耶穌的是何等的不同呢?所以我們應當小心,因為我們對于自己的估價單,不一定是靠得住的。多少時候,我們忘記了在主的光中去見光,以致我們就有不準確的自視。天性敗壞像我們的,自省果有甚么用處呢?我們若少與自己往來一次,還可以少受自己一次的欺哄。若想自己要將他的實情相告,那就是與賊謀事了。世界上沒有一個比自己更靠不住的。真的,人的心、我的心,是比萬物更詭詐。我們如果真要在靈性上進步,真要明白自己的真相,就除了祈求主的靈將我們自己啟示給我們看,我們是不能知道的。如果我們聽自己欺哄的話,我們不久就要成功一個老底嘉人。除了愿意受欺,愿意有老底嘉的外表就滿足者之外,才可以聽自己說自己是怎樣。但是,聽聖靈說話是何等的難呢?因為 除了我們的敗壞之外,恐怕不聽我們還有別的。「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這個富足財物,到底是指 甚么說的呢?這是指 靈性或物質說的呢?照 啟示錄這本書來看,一切除非照 字面說不過去的時候,才可說那是指 靈性說的。自然在物質的后面,常有靈性的意思在裡面。這裡自然最初是指 物質的富足說的,但是,同時也指 靈性。
這兩句話的意思有一點不同。「我是富足」,是說到她本來就是富足的。「已經發了財」,是說她后來又加增了她的富足。這是說她自己如何用功、如何成功。她尋求資財,她也得 。
在此我們見到教會冷淡的秘密原因。主耶穌告訴我們說,人不能服事神,同時又服事瑪門。這兩位主人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的命令和要求也是絕對不同的;所以,你若聽從了一個,就是得罪了另外一個。一個心不會同時忠心事奉兩個這樣不同的性格。無論信徒怎樣左牽右拉,他總是只能作此二者中之一的仆人。但是,老底嘉並不相信這樣的真理,因此就有依違兩可的行為,叫自己受了大害。她越近瑪門,她的心就愈遠離基督。「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提前六9-11)富足原是律法時代的福氣,但是現在主耶穌卻說,富足的人是有禍的(路六24;太十九23-24)。
不錯,神的目的也是要信徒今日富足的。但是弟兄們,到底是那樣的富足呢﹗照 應許我們的話(林后八9)看來,神絲毫沒有意思要叫信徒在今世富足。如果我們的主在世是貧窮極點的人,我不見得那一個忠心愛主、跟從主的人有權利在世界富足。我們的錢財在甚么地方,我們的心就也在甚么地方。斷沒有積財在地,存心在天的事。實在說來,沒有一個富足的信徒,是忠心跟從主的。所有富足的信徒,沒有一個不是屬世的基督徒──無論他外面如何活潑。因為他若真是屬靈,他就必定舍棄一切來跟從主。我們千萬不要受欺,以為今日作主門徒的條件,是比主耶穌當日在世更容易為的──肉體覺得更容易的。當日的門徒如何應當傾家隨主,我們也當這樣。主要我們居留世界的時候,不以甚么是屬我們的。這樣,貧窮的信徒就比富足的信徒更為屬靈、更為完全么?不。使徒並非說,富足的人陷在網羅裡,乃是說「想要富足(或發財)的人」。多少貧窮的信徒,他並不富足,他想要更富足。雖然他未富足,但他想。這就是事奉瑪門。所以,主耶穌說,「靈裡貧窮(虛心的原文)的人有福了。」(太五3)我們不只在外面物質的事上應當貧窮,就是在靈裡、心裡,也應當常是持 貧窮的態度。靈若貧窮,就斷沒有物質富足的可能。
可憐,今日富足的基督徒真是太多了﹗他們那裡曾想過他的資財害他的靈命見証和生活有多厲害?今日想要富足的信徒,更真是太多了﹗就是所謂靠 信心度日的人,也難說都脫離了這樣的思想。世界所蒙的皮原是不一樣的,但其原則總是一樣的。凡要多得、多有甚么歸給自己的人,都是事奉瑪門的人。信徒的心如果尚未向世界斷奶,就無論甚么時候,你都可以在世界中遇見他們。不過也許有的人的世界比平常的世界較為好說、好看一點而已。讓我今日宣告主的旨意說,主不要你在世富足。
「一樣都不缺﹗」他們的夸口,一句強過一句﹗這樣的自足是何其厲害呢﹗自足也有害么?為主貧窮的人,若自足就為主所喜歡。富足的人,主並不喜歡他自足,但主也不要不自足再去追求。主是要他以為自己若未在神前富足,在人前貧窮,就不滿足。富人應當渴望自己貧窮﹗老底嘉豈真是容易自足的么?不然,老底嘉為甚么在此這樣的自足呢?因為,真的,她所得的已經太多了,多到她不能不說,她現在「一樣都不缺了」。她能這樣說話,她的富足財物是何其多呢?然而,這種信徒的心是何等的卑鄙呢?只要世界和世界的財物,就足以滿足其心了﹗何其易滿易足﹗「一樣都不缺」是甚么意思呢?我只要享受世界,如果肯叫我永生在地,我就心滿意足了。現今所有的,就是天堂了,我還要甚么別的天堂呢?一樣都不缺,樣樣件件都有了。在這世界裡,我就甚么都有了,還要甚么來滿足我的心呢?義人的複活、基督的再臨、國度的榮耀,都忘記了,因之,也都不尋求。他們就是約但河東兩支派半的以色列人。真的,錢財的富足,會叫信徒達到老底嘉的地位。但是,這一種的自視甚高,豈惟在金錢的事上么?老底嘉的態度,幾乎現在無處無之。每一次我們讀一個公會、或差會、或別的團體的報告,我們都能看見老底嘉精神的特殊表顯,好像「老底嘉」三字是大書特書在上面。就是更為屬靈的一點,也不過是︰「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像這個稅吏﹗」(路十八11)
教友是何等的多呢﹗捐款是何等的多呢﹗建築是何等的堂皇華麗呢﹗聚會的秩序是何等的迎合普通人家的心理呢﹗慈善事業、醫藥事業、教育事業是何等的成功呢﹗牧師、傳道的人才是何等有資格、知識、學問呢﹗並且淵博到連那一部分的聖經是默示的,那一部分不是的,都會看出來咧﹗真的,無論這一種工作,和作工者的情形,在主前是如何看法,一讓人持筆寫出來,都是洋洋可觀的;但是,這就是主所定罪的老底嘉。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老底嘉的種類是很多的。老底嘉的原則是很簡單的,不過就是以自己為中心,自視甚高,自滿自足。一言以蔽之,曰「己」。但是,在老底嘉時代的教會裡,得救而又得勝者有,得救而作個失敗者有,尚未重生得救者有,而完全不信者亦有。在得勝者中自然不必說了,因為他們已經脫離了老底嘉的精神。但是,除了得勝者之外,別人同是一樣的受己的支配,不過因為他們個人情形不同的緣故,他們的老底嘉行為就也不同。所以,我們才說,老底嘉是種類繁多的。
我們感謝神,因為有不少的信徒蒙神親自教訓,知道聖潔和完全的緊要,而熱心追求。但是,就是這樣的親愛弟兄中間,也難免看見老底嘉的行為。弟兄們,我們並非勸人不要追求完全,因為這也是我們所教訓的,不過我們愿意提醒弟兄們,不要受老底嘉的同化。追求傳揚,心愿是最好的,但是,何必把這個「我」帶進來呢?我已經得 了;我自某月某日起已經完全了。經過某次的聚會,我有某種經歷,現在我已經成聖了,我的罪性已經除滅了,罪種已經從我心裡拔出去了,我已經有了一個清心了。這個「我」帶進來到底作甚么呢?不錯,我們可以作見証,但是最希奇的,是使徒時代並沒有一個信徒為 他自己得 成聖而作見証的。如果說是講經歷,就經歷這樣奇妙的,還是等到「十四年」(林后十二2)后再說吧﹗其實,我們如果真是有經歷上的成聖,環圍 我們的自然要看出來。如果必以為如此說,才得自列在高等信徒之中,就老底嘉已偷 進來了。並且,如果你的同人在你身上並看不見甚么特別之處,他豈不因之就小覷成聖的道么?
不錯,聖徒應當完全,但我們如果非以基督的行為生活為完全的程度,我們就是降低聖潔的程度。再者,如果我們以為自己現今可與基督相埒了,而心不受責,面不轉紅者,就我們若非過度的法利賽化,就是自視甚高中之尤者﹗這樣一把自己高抬起來,就自然而然的當失敗的時候,要利用別的名詞以稱呼罪和情欲了。如果人們以為已經得 「無罪的完全」了,就當他跌倒時,他就要稱情欲為試探,稱犯罪為軟弱﹗這樣的遮掩、寬恕、改名,究竟是不能抹煞事實的。我們何必爭名詞呢?你說這是軟弱,我說這是罪惡,究竟大家都承認有這么一件的東西在,不管它叫作甚么。所以,我們切不要太過,切不要把自己放在一個不當有的地位。
不特如此,這樣自己的無意夸大,乃是最傷害我們靈命的。這樣作,就叫我們過分的注意到自己──想念我們、發表自己、感覺自己。在許多的時候,恐怕話是說「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 」(加二20),而其實不過是一個滿有自覺、自羨、自奇、自愛、得 榮耀、改變形像的「我」在裡面操權罷了。我們應當知道,在靈性生活中,最忌的是回想自己、縈念自己。我們肉身的生活,如果是康健的,就不會想到它自己──人如果想到心的脈息和肺的呼吸,不特不會幫助它們,而且反害它們──那是臥病的人,才說他今天覺得比昨天「好」。所以,這一種老底嘉性的自覺聖潔若不除去,不過給人以一種卑下、墮落、衰病的基督徒生活。這樣的自滿,和老底嘉的自滿,實在差得多少呢?
在另一方面,我們看見絕對注重物質的老底嘉人──不說他們是信徒,正在那裡夸口他們的新發明。在這些人看來,甚么都是人為的,就是基督教也不過是人對神的進步觀念而已,他們拜人,夸口人是何等的偉大(其實都是拜自己)﹗他們接受一切從人來的,卻不接受一點從基督來的──自然神的名字還是要的。他們所有的和所重看的,不過是虛偽的、屬人的而已,他們不只夸他們物質的富足──二十世紀的文明;他們所最夸耀的就是他們的智慧、知識和學問的富足,也許同時他們對于基督教比別人有更完滿的見解。這些自由理想家夸口他們的科學知識,以為他們的定案是不會錯誤的,(我們知道考古學以及別的科學,都反對這些無據的批評家。)他們盡力推翻基督教根本的要道,他們要將基督教從一個宗教改作一種社會哲學,或倫理組織。他們以為一切超然的事都不足信,因為科學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以為人是萬能的,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永遠定罪的人生,他們以為是有潛力的,若一發展,都可以使之如基督然。他們的誤謬、謗 ,真是甚多,我們也不忍再錄。不過,他們的總綱是說甚么呢?他們說,他們的理性、他們的腦子、他們的智力,滿會引導他們來決定甚么是神的話,過去幾千年的真相如何,將來的永世到底如何──能知過去、未來之事,他們經過世界應當如何。他們永為夸口的就是今日的人是特別豐富的,因為有二十世紀的科學、哲學和文化,這都是他們自己所說的,他們「一樣都不缺」了﹗
究竟無論那一種的老底嘉人,他們原則總是一定的高抬自己。這是亞當的罪,這也就是從古到今所有人的罪。所以,每一個真要作主門徒的人必須舍己,並且背 十字架,叫這已舍的己不再回來,而專一的跟從主才可以。老底嘉是古今高抬自己的集大成。這是末世的一個最大預兆。世界如此,負名的教會也如此。敵基督的靈已經發動了,所以才有這些事。
老底嘉有兩個特點︰冒名以為自己是富足的,卻以不冷不熱的心對待基督。他們所聽見的真理真是不少,以致他們想自己已是富足的了(這裡將富足指 靈性說)。他們重看心思裡的明白真理。這些外面的認識神,乃是催促末關快到的。神就因此要審判一切虛負 名的。他們所求的,不過就是世人目前的羨慕和稱許。但是,這個並不算得甚么。肉體如果在教會中受敬拜,就屬靈屬神的,自然站立不住。千萬不要以為裡面沒有好人。主在此所對付的不是個人──雖然個人可因而受教,乃是教會。主說,要把這個教會從 口中吐出去。如果存心是老底嘉,就當人數眾多的時候,斷沒有能夠避免老底嘉精神的。虛榮常是老底嘉的主腦。好名多會引到這裡的老底嘉。神的兒女必須回答主,他自己到底是否老底嘉所代表的;到底他們是為基督活 ,或者不過只利用其名。
「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卻不知道﹗」他們的自視,和基督的品評,是何等的不同呢﹗他們的理想,基督知道。這刻的發表真相好像是很苛刻的,但是,這是必須的,因為這裡的罪根乃是自詡。沒有一種的愚昧,比不自知愚昧的愚昧更為危險;只有半天霹靂似的啟示事實,才會使老底嘉在好夢中驚醒。得勝者常是因 他傳無人歡迎的道而蒙保守,所以,老底嘉所需要的就是兩刃的劍。主在這裡所說的,並非偵探的宣言,乃是醫生的病候。自然,若再不經心,就要受審判官的裁判、執法官的刑罰。
老底嘉的光景,比別人更為可憐,因為老底嘉並不認識自己。不認識自己的人,總要夸口。我們不能看見一個認識自己的人,會像老底嘉這樣高抬自己的。當信徒學習知道自己的敗壞時,他就要以自己為可羞、為可恨、為可惡,惟恐自己之除不去、死不淨,那裡還敢把自己放在顯露的地位呢?都是那些不識羞恥的人,才以自己的羞恥為榮耀。他們為何到了這個地位呢?因為不接受神的見証。神的話常是叫人覺得自己是虛空的,常是叫人謙卑的。聖靈的工作常是叫人明白自己肉體是何等的敗壞,不堪救藥,而引導人來到十字架,審判自己、棄絕自己。
「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原文「你」字乃是注重的。就是你,你這自以為足的人,乃是困苦的。為甚么?因為他所說的,都是自己怎樣,他從來沒有提起基督怎樣,基督為他怎樣,所以,他是最困苦的。我們常以為人在困苦中,而覺得困苦者才是困苦。但是,在此他們一點兒不覺得自己困苦,還得別人來告訴他們。這是因為他們屬靈的知覺已經離死不遠了。這困苦到底是甚么呢?一、就是他們靈性的卑下,不能享受屬靈的快樂。二、就是在將來千年國時,他們要失去榮耀,要在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他們要看見自己在國度之外,當那時,他們就要覺得困苦了。
「可憐。」老底嘉以為她的光景是令人生羨生妒的。但是,主告訴她說,是叫人可憐的。他們是可憐的,一、是因為他們沒有基督。二、是因為他們還以為自己所有的已經多了。
底下的「貧窮、瞎眼、赤身」是另成一句的。所以,老底嘉以為自己有三可夸,但主以為她有三缺點。
他們是「貧窮」的,這自然不是指 世界說的。因為他們在物質方面真是富足了;人這樣看,他們自己也這樣看。但是,在神面前的富足(路十二21),他們卻是一點沒得。他們雖然富足,但是他們卻沒有將他們所有的來為主用。他們沒有利用不義的錢財來結交朋友,好叫他們歡迎他們入永遠的帳幕。他們自己的用度、兒女的花費,比為主所用的更多,所以,他們在主面前是貧窮的。
當教會滿了屬世的福樂,而尚以為自己是富足(不論靈、物)的,這教會就必定是靈性貧窮的。每一次我們看見人自夸他得 神的富足了,就是証明我們所看見的人是貧窮的。富足原來只能在主耶穌裡面得 。當教會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時,她就是夸口她自己裡面的富足。她就是以自己為藏恩之所,過于基督。這不是靈性的貧窮是甚么呢?甚么時候我們的眼睛離了基督而看教會,甚么時候我們的靈性就貧窮了。我們一看她,不看 ,就我們無論在外面如何親近基督,都是羞辱 。這與我們回頭看自己是一樣的。
非拉鐵非並沒有得 一切基督所賜給她的。他們不過只有一點的力量。雖然這教會自覺他們是貧窮的,但是主卻喜歡他們。「我是已經愛你了﹗」(啟三9)但當教會「發了財」,而歸榮給自己的時候,主不特不喜歡,反說,「我……把你吐出去﹗」如果我們看見甚么地方只有一點力量,卻遵守主的話,沒育棄絕 的名,我們就可以喜歡,因為主快為 他們來了。因為自認貧窮、自認軟弱,並非疑惑基督。乃是當我們自知虛空的時候,才會倚賴 給我們力量。我們如果看見一個地方這樣以自己為豐富滿足,我們就可以說,老底嘉在這裡了,主快要把她吐出去了。
他們也是「瞎眼」的。這自然是說到靈性的瞎眼。因為主不能因他們肉身的眼睛瞎了責備他們。並且,如果真是肉身的眼睛瞎了,就愛慕世界像老底嘉信徒的,斷不肯說「我一樣都不缺」。屬世界的貨財和發達,叫他們屬靈的眼睛昏花了。他們一則不認識基督的心意,再則無自知之明,所以,他們是瞎眼的。專心看自己的人,最終必到看不見自己的地步。專心看基督的人,不只看得見基督,並且也看得見自己。眼睛一瞎,就神在這末了世代裡所有的工作都看不見了。時期的預兆在這樣的信徒心中,是一種創聞。都是自義的法利賽人才會「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跡」(太十六3)。
當主耶穌教訓門徒不應當積攢錢財在地之后,就立即對他們說,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因為財寶乃是遮蔽屬靈眼光的。
他們也是「赤身」的。夸耀衣裳的,常是夸耀錢袋。在服飾上講究的,就是向世界求獎的。世界在心裡一失去勢力,衣裳就在身上改了顏色。老底嘉的羊絨是滿有名聲的。但是,他們衣服的質地雖好,染色雖佳,然而,他們在神面前是赤身的。他們為自己花費一切,但他們並沒有將衣服給窮人穿。他們自私的用度,就是表明他們屬靈的赤身。他們並沒有善行。這樣的羞辱,有一日必須顯露。當他們站立在基督之前時,他們就要驚奇。今日不自知的人,到那日都不得不自知了。
主耶穌是我們的義,這是不錯。 的義要遮蓋我們的一切羞愧,叫我們站立在神的面前,像 那樣的完備一般。「 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賽六一10)我們這些為浪子的人,得 主耶穌為我們「上好的袍子」,就得在父親的家裡安然居住了。這是說到救恩。凡接受主耶穌作救主的,都不至于赤身了。
但是,我們還應當注意另一方面的事。我們在神面前,藉 的恩,因 我們的信,就白白得稱義了。不管我們的行為如何,我們的地位總不會改變。這是說我們在神這一方面的。我們在基督這一方面,又是另外一件的事。基督是我們在神面前的義袍,我們藉 ,得以在神面前永遠免去赤身露體。這個問題是已經解決了,永遠不會再推翻了。但是,我們在基督自己面前,是否赤身露體的,乃是看我們信主以后的行為如何。自然這行為不是指 聖徒藉 肉體所作的,乃是指 他們在他們的新人裡如何靠 聖靈的力量所作的。聖徒乃是藉 自己的義行(啟十九8),在基督面前免去赤身露體。神對我們的關系是從永遠的國度起首。試煉的時候和千年的國度,乃是主耶穌執行 公義的時候。聖徒如果沒有自己在新造裡的義行,他在基督的日子就不能免去羞慚。老底嘉在神面前是得遮蓋的,但她在基督面前卻要赤身露體。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看見主在被提和操權這兩件事上,要以公義對付我們。
十八節︰「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真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
「我勸你﹗」情形雖然這樣的壞,但是,基督以為還是有挽救的可能。照 團體而論,被吐棄是不可避免的。但主在這裡勸勉個人,盼望個人來歸服 。不是詈 、不是譏笑,也不是革除,乃是「勸」勉。主耶穌可以在此命令他們,但是,主喜歡勸,用恩典來對付。 是為 他們的好處起見來勸他們。他們如果還肯聽他們主的話,他們的情形就尚非無可作為的。這樣的勸勉,對這樣的信徒,在這樣的光景中,真是叫我們希奇主的忍耐和柔細。如果 這樣的對付我們,我們豈不應當也這樣對我們的弟兄,雖然他們已經陷入老底嘉式的愚頑裡了。
「向我買。」一位外面的基督,不能醫治裡面的疾病。並不是你所夸耀的有多少,乃是你從我所得 的有多少。他們幾乎完全離棄基督了,現在主叫他們知道, 是他們複興的根源。他們雖然得救,但是他們並沒有仰望基督以這些賜給他們,所以,他們都沒有這些。他們如果現今肯重新尋求基督,他們的肉體和世界,就都要失去能力。
「向我買。」他們既是這樣的富足,主就不說,將這些白給他們。(實在說來,也沒有信徒能不用代價而得 這些的。)甚么叫作「買」呢?買就是用一種代價來換一種東西。救恩是白給的,是神的恩賜,不必用金銀就可以買的(賽五五1),意思就是不必出價錢。主在這裡並非對罪人,尚未得救者說話──自然在老底嘉所代表的時代教會裡,也可以勸勉那些有名無實的信徒──乃是對已經屬 的人說話。他們應當出代價來買主所要給他們的。買貨的要買,凡不肯出代價的,就得不 。凡不舍去他今日所寶貴的,就沒法得 。主不肯白給,主要交換。以你所有的給主,主才肯以 所有的給你。你這老底嘉的信徒哪,千萬不要想,你能依然保守你老底嘉的富足,而主肯將 在這裡所說的白給你。這樣,就要叫你更變為老底嘉了。信徒若不肯將他所有老底嘉的富足完全交給基督,基督就不能將 在此所許的給他。
他們所當買的有三︰第一是「火煉的金子」。他們如果肯買基督的金子,他們就可以立時從貧窮變為富足。他們若肯把他們的財物與主交換,他們就要失去假的瑪門,得 真的。他們天然所有的,不過都是用自義的污穢衣服所造出來的鈔票,是不能經火的。經火的金子惟獨主有。他們若肯將在人前的富足舍去,他們就要在神前富足(路十二33)。
這「火煉的金子」到底有甚么深意呢?金在聖經中本來都是代表神的聖潔。但在這裡並不是光說金子,乃是說「火煉的金子」,所以,必定另有意思。火煉的金子,意思就是經過試驗的信心。「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看稱贊、榮耀、尊貴。」(彼前一7)因此雅各就告訴我們說︰「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 所應許給那些愛神之人的國么?」(雅二5)惟有在世上真貧窮的人,才會在信心上富足,因為惟獨他們才有經過試驗的可能,才會在試驗中顯出他們信心的富足。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我們當初信主得救的信心,因為那個老底嘉已經有了。這裡乃是信徒為主受苦的信心。主耶穌所以說這金子是火煉者的緣故,就是指 這個說的。主愿意 的子民在事實上舍去一切來跟從 ,並為 受苦。主喜歡看見 的子民在苦難的火爐中失去他的渣滓,而在 顯現的日子發光閃耀。本來老底嘉的信徒是沒有盼望可以被提、能以操權的。但是,如果他們中間有人肯舍去一切,而為主受苦,以致他的信心在試驗中顯為富足,而不退后的話,主就要叫他再得 他所已失的提接(這是彼得前書所說的)和國度(這是雅各書所說的)。哦,愿我們有更多的信心,以經過苦難﹗
「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這是他們所當買的第二件東西。這自然是指 聖徒行事為人的善義說的。這白衣並不是主耶穌的義,因為老底嘉的信徒已經有這個了。這裡的白衣,乃是信徒既經信主,得 神的義之后,在他的生活上所實行的義。這個是聖靈明告訴我們的。十九章八節說︰「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世人所行的義,和信徒所行的義是兩樣,因為信徒所行的義,是根據他所得神的義,世人不過是倚靠肉體力量作的而已。這一個與前一個是有關系的。他們雖然已經穿上主耶穌的義,然而,他們的信心太不活潑。所以主先勸他們買活潑的信心,除淨一切的渣滓,因愛心而勞苦。他們在靈性生命方面乃是赤身的、羞恥的,因為他們欠缺實行。他們是沒有果子的樹,因此主要他們來親近 ,藉 的恩典來行善,好叫他們有因信稱義的果子。
衣服就是我們在人面前的外表。我們必須分別基督的義和聖徒的義──但是我們不可分開。基督作我們的義袍,乃是我們顯現在神面前的問題。聖徒所行的義、聖徒信主稱義后所實行的義,乃是聖徒顯現在人前和基督審判台前的白衣。聖徒如果光信主稱義,而缺少實行的義,就他在父神面前雖然是永不羞恥了;但是,難道世人要因 他信基督的緣故,就說他是一個好人么?難道以行為為根據的審判台,就要說其人是榮耀主的么?信徒一沒有白衣,世人立刻就知道,基督將來也要審判。沒有白衣的信徒,就是赤身站立在世人和基督面前的信徒,並且是深蒙羞辱的。現在的信徒(所謂的)有兩種的錯誤。一種就是極力打算行義,以為在人面前好的,神就要稱之為義﹗另一種就是以為我已經在神面前稱義了,所以別的都不要緊了。注重自己行為,不倚靠主耶穌的義者不能得救。倚靠主耶穌的義,而沒有實行的義者不能得獎。但注重稱義后實行的義也當小心。這是白衣,並非肉體的行為。白是光的色,光是神的性情,白衣就是有神性情的行為。利未記必須在民數記之前;凡沒有在至聖所裡看見神的聖潔的,就不會在世界裡和神同行。
有白衣的結果就是不露出羞恥,意思就是沒有羞恥;當基督再臨時,有許多人要在 台前羞愧(約壹二28)。這些人就是有許多力量和機會可以實行行善的人。
「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這是他們應當出代價去買的第三件。屬靈的眼光是他們所缺欠的,不然,他們也不會如此自滿了。他們需要自知之明。因為每一個認識自己的人,未有不自承在他肉體之中是沒有良善的。都是那些一點不明白自己從亞當所接受的性情和一切是如何的敗壞、如何的不堪救藥,才會自以為「一樣都不缺」。心如果以舊造為滿足,這心就必定是被油蒙了﹗他們需要屬靈的眼光來認識主的聖潔。他們從來沒有看見神是如何的聖潔, 的聖潔如何是人所不可近、不可摸、不可看想的;所以,他們才以為他們所有的已經滿足了。他們也缺乏主再來和 國度的啟示,不然他們就不至這樣的積攢財物,並且夸口這個攔阻他進國度的富足。他們還要看見他們自己如何是站立在受造者的地位,是如何應當倚賴造物者來得一切的恩賜。如果天上的使者都當如此倚賴,何況我們這些犯罪的人呢?我們如果知道神和人的地位,就我們除了求恩受恩之外,還敢有別的思想么?
他們就是舊日的法利賽人﹗「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約九41)因為自知瞎眼的,基督就要醫治他。 當日如何用土和唾沫開了人肉體的瞎眼,現今 也要如何用眼藥開人屬靈的瞎眼。但是,那些自說無病的,他們又何必有醫生呢?他們的眼睛一開,他們就要自知,免得他日在審判台前,被火焰的目照亮時,才驚愕自己何竟盲瞎至此﹗
一位著名的作者說︰「最上哪噠的眼膏出自老底嘉,為亞西亞各城之冠。」但是,主對他們說,應當向 買眼藥。主差亞拿尼亞到掃羅那裡,「叫他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徒九17)。從今之后,掃羅要有一個新的眼光,要有聖靈的眼光以察看一切的事物。老底嘉的天才、心思、能力,都不錯,但是,他們並沒有為聖靈留地位。在聖靈之外,就再沒有屬靈的眼光了。約翰對神家中的小子說︰「你們從那聖者受了恩膏,並且都有知識。……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是,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壹二20、27)聖靈就是恩膏,就是眼藥。我們若非在聖靈面前謙卑,讓 將我們的自己和神將來的榮耀相啟示,我們就不能知道。聰明和智慧在此是沒有用處的。
十九節︰「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
老底嘉是主「所疼愛的」﹗我們能這樣么?我們能否自己洗淨老底嘉的罪惡,而仍愛一切老底嘉的信徒呢?主在這裡啟示 的心到底是如何。這個「愛」字,原文的意思是「鍾愛」、「愛得親愛」。最奇妙的就是在這七封書信裡,主只對兩個教會說 愛她們︰一是最好的非拉鐵非,一是最壞的老底嘉。對非拉鐵非說,好叫他們不退落;對老底嘉說,好叫他們不灰心。基督的愛心既尚未離開老底嘉,我們就也不應當。我們常有太過的危險。當心未受主教訓時,就作一老底嘉人;當完全順服主之后,就不特除去老底嘉的行為,並且連老底嘉的弟兄也恨惡了。應當知道,「我比你更聖潔」的態度,就是老底嘉的態度﹗主如果以為 還當愛老底嘉,我們就應當與主一樣。但這是何等的難呢﹗基督看老底嘉的態度和行為,真是太屬世界,以致叫 作嘔。我們如果與主同心,就我們必定與主有這樣同等的感覺。信徒若屬世而依然自詡,就基督也沒有能力禁止自己不吐﹗反之,基督要比別人覺得更厲害﹗雖然如此, 的誥誡、勸勉、責備、警告(最終)和愛心依然不絕。他們雖然使 憂傷、棄絕 、羞辱 、使 作嘔、關 在門外,但 仍然疼愛。真的,愛心能作別的所不能作的工。愛的結晶並非仁慈,乃是力量──有力量忍受被厭棄、被漠視,而依然不變。愛的結晶乃是愛的清潔和愛的舍己。主耶穌在這裡啟示給我們看,甚么叫作愛。我們在這裡明白了不少老底嘉的情形,但我們在此明白了基督更多﹗
主這樣愛老底嘉,就足以表明老底嘉不是未信者,也非假冒為善者。 不能這樣「鍾愛」一位未得救者。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主耶穌這樣警告他們,就是要他們知道,他們的結局並非十分佳美的,免得他們仍舊進前,並且進前得更大膽。主的勸勉雖然是極乎嚴厲,但是,乃是出乎愛心的。主用尖利的話來喊醒他們的睡夢。話如果沒有效力, 就要用手。先「責備」,后「管教」。 的愛心大到肯責備、肯管教的地步﹗世人的責教多是以恨心為主動,並且,常是不言真理的。但我們的主乃是用愛心。「因為主所愛的, 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來十二6、8)管教一方面表明主的愛心,另一方面表明信徒的地位。受主管教的,就是被主所愛的,也是屬乎主的。所以,老底嘉並非沉淪的信徒(請讀林前十一32;撒下七14)。
這裡的第二個「我」字,在原文又是注重的。這就是說,主的愛和人的愛是有分別的。人常要掩蓋、消滅、否認他愛人的過失,直到罪惡滿貫,無可救藥的地步。大 對他兒子押沙龍和亞多尼雅就是如此,他們的報答就是反叛﹗主的愛並非瞎眼的。 要用恩典除去罪惡。 並不喜歡責打,但如果 的子民聽不見 的呼求和警告, 就因為太愛他們的緣故,不能讓他們犯罪而無責備,而無管教(鞭打)。
「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責打的杖已經舉起來了,惟有熱心和悔改,會叫 不打下來。
要發熱心──他們的愛心應當熱起來。這自然非人自己的能力所能的。但是,他們若回想到當初叫他們發起愛心的真理來,他們的熱心就會再發起來。
也要悔改﹗他們應當看見、承認主所告訴他們的缺點,並照 主的教導追求醫治。愛世的心將愛主的心擠出去。荊棘塞住了好種的長大。他們應當除去一切凍他們心的,藉 親近主、默想、禱告、讀經,再來得從前的真理,好叫熱心的火再燒起來。他們應當除去侵占進來的情欲,好叫好種有地位。
主在這裡是對付 的子民。 常將叫他們自卑的事擺在他們面前。 並不叫他們再去作甚么新的,只叫他們「悔改」﹗ 並非請他們來得甚么新的奇能,好叫他們在將來的時候,會展翅飛騰。 只叫他們自知自承從前失敗了。自足的心對此是何等的受不住呢﹗主的話從來沒有一次叫人肉體高興的﹗主並非要 的子民為 多作甚么, 只要他們明白自己,而與主站立在一樣的地位。與主同受苦,是比為 多作工好得多。保羅問說︰「主阿,我當作甚么?」(徒廿二10)主說︰「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九16)這是主所寶貴的。不是自己受苦,乃是為主受苦。「遵守忍耐的道」(啟三10),比「一樣都不缺」更好得多。「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 一同作王﹗」(提后二12)
二十節︰「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這是主對老底嘉全教會所說的話。無論是當日地方的老底嘉,或是今時代的老底嘉,都應當聽主在這裡所說的話。主的「看哪」,就是引起他們注意,就是告訴他們說,現在的情形有一點奇怪。為甚么呢?「我站在門外叩門﹗」為甚么站在門外?因為門內沒有 的地位。為甚么叩門?因為門是關緊的。基督是關在老底嘉教會的門外﹗並非 將老底嘉關在門外,乃是老底嘉將 關在門外。這是個團體的問題,並非個人的。老底嘉個人信徒早已接受 為救主了,但他們因為自足的緣故,在他們的行事為人上,將主關在他們團體的外面。在他們團體的組織、行為和辦法裡,並沒有基督立足的地位。這裡並不是呼召世人悔改,這裡乃是主對 的教會說話。
我們應當知道,主現在是在教會組織──或組織的教會──的外面。當大多數人的意見被奉為圭臬時,主的地位就是在門外了。信徒無論如何活動、如何作工,如果不是不棄絕主的名,而遵守 的道,基督就在他們中間沒有地位了。這裡並非得救的問題(這個在這七封書信裡從來沒有提起),這裡乃是講教會團體的行為問題。我們千萬要分別主和個人的同在,及主和團體的同在。每一個得救的罪人,主都是和他個人同在的,但是,當得救的信徒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如非照 主的命令而行,主就雖然是和他們個人同在的,但主並不和他們團體同在。個人的同在,除了得救沒有別的條件。但團體同在的條件,乃是在乎歸于主的名下(太十八20)。老底嘉太充滿了己見、己意,所以,他們不能這樣完全降服于主。因此,我們看見主在他們的門外。這樣,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主既然是在老底嘉教會的外面,就我們愿意忠心跟從主的人,為甚么反在老底嘉教會的裡面呢?我們應否與主一同站立在門外呢?愿意順服主的人,要知道如何回答。
教會在地本來是神藉 聖靈的居所,但是,因為這個教會的情形反常的緣故,主就不得已站在門外。審判尚未執行,主也尚未將他們吐出去,然而,主已先站在教會的外頭了。 從前在世時,也是如此。當 一審判猶太教的聖殿,說「看哪﹗你們的殿成為荒場留給你們」之后,「耶穌出了殿」(太廿三38,廿四1)。老底嘉照樣已經變為人的家,不是神的了──並非為基督作見証,不過表明人自己是如何的緊要、如何的充足。主的心憂愁,但主不忍見他們道德的墮落和屬世的充斥,並且以 的名為招牌,所以, 就永遠退在負名教會的外面。這裡也有當日榮耀離開了聖殿的光景(結十至十一)。請我們注意,主對于今時代老底嘉的教會就是如此辦法。今時代各地所有單個教會,如果不完全奉獻給主,讓主來作一切的元首,就也是如此的對付──站在外面。就是那些在組織教會之外者,如果也陷入人意的地位,主的同在就沒有了,在那裡聚集的聖徒們,也不能說是歸于主名聚集了。
現在主是「站在門外」。因 愛憐的緣故, 在門外不能安息、不能坐下, 站 , 站 等。 愿意受站立的疲勞,盼望有人肯接受 作他的主、他的王,將身心都獻給 ,讓 管理。 「站在門外叩門」。 用千百的方法叩門。 誥誡、 警告、 勸勉、 責備、 鞭打,盼望有耳能夠聽見,有心者肯來開門。 並不愿意屬 的人居住在 所不在的地方。 的叩門,並非一次兩次而已, 是站在那裡叩。 已經叩過,但 還要叩。當 尚未提接非拉鐵非的信徒之前, 總要叩,盼望有的老底嘉信徒也可以變為非拉鐵非。每一個老底嘉信徒還有機會來聽見主叩門的聲音。但是,這個恐怕也不久了。無論如何,主今日還是關心 背叛的兒女,還是完全忍耐的在那裡等 。
主要信徒注意 ,主要信徒接納 。 已經警告他們以他們的結局──審判、定罪;但在這審判尚未到之先, 卻喜歡施恩。本來應當是 背道的子民來尋求 的,但是他們既是冷淡,所以主就來激發他們的熱心。 叩門, 不破門。凡不愿意要 的, 寧可站在外面等候。 要門內主人的心。主在這裡的光景,好像 在雅歌五章的光景一般。在那裡記 新婦說︰「我身睡臥,我心卻醒;這是我良人的聲音﹗他敲門,說,我的妹子、我的佳偶、我的鴿子、我的完全人,求你給我開門,因我的頭滿了露水,我的頭發被夜露滴濕。」(2節)這是站立在門外的苦況﹗ 要有愿意的心來開門。我們切不要像這個懶惰的新婦,等到太遲時才去開﹗
然而,主在這裡的叩門,不過是為個人的,教會已經被主厭棄了。現在不再是教會來開門,乃是「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 在門外叩門,如果在門內有一個心,不被環圍他的人物所包圍,尚肯來開門者,就要得福。然而,這是個人的。主雖不能作 所要作的,但 要作 所能作的。所以,雖然 被團體所厭了,但 卻在每一個門口叩過。群眾雖然不愿在凡事上讓 居首位,但 卻來尋找個人。教會的門雖然開不起,個人的門也許開得來。「若有」──雖然團體已經隨 己意拒絕 ,但 尚不以之為絕望。「若有」,也許有一、二人。主在老底嘉中尋找個人。我們不要虛望老底嘉全體複興,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個人尚有肯歸主的。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但是,許多羊雖然是羊,卻失去羊的性質了;所以,聽見的人就不多。己意的聲音、世界的聲音、大多數的聲音,已經太多了;那裡還有工夫來聽主的聲音。但是聲音就是聽見了,還需開門。新婦已經聽見聲音了,但她因為怠惰的緣故,不肯開門。今日難道真沒有人聽見主的聲音么?可憐﹗許多人聽是聽見了,知道應當讓基督來作他生命的主,應當完全順服 ,但是,因同伴勾留的緣故,就在生活上、在教會的地位上,沒有照 主的旨意行。
但是在這裡的「站在門外叩門」,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指到主耶穌的再臨。主在這裡表明 自己的再臨,比別的書信都近。 不只是快要來,乃是站在門外了。 好像就是站在 再來的門外,先用工夫來喚醒 這半睡半醒的新婦。但是,屬 的人還不知道 已經在門口了。主乃是在惡仆「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來(路十二46)。
若有真開門的人,這人有福了。因為主說︰「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自然這是指 義人複活時候,他們在國度裡一同坐席說的。在那個時候,他們要享受主所賜給他們的。
第一,「主要進到他那裡」。不是到他們那裡,乃是到開門的信徒那裡,不是到老底嘉那裡。老底嘉的結局是定規的,主乃是要施恩給個人。一個信徒不會代替全教會開門。要順服主,要接受主作個人生命的主,乃是個人的事。凡蒙恩開門接受主作自己生命的主的,主就要到他那裡。主在這裡將每一個有心為 的人,從一個定罪的教會裡分別出來。這樣看來,我們何必坐 說,教會今日的情形是沒有盼望的呢?主還在那裡叩門哩﹗雖然全體不會都聽從主,但是,有的人要。這樣看來,我們怎能盼望教會全體都複興呢?這不過是一個無根據的虛望。主以為只有個人要看 。不要悲觀,也不要樂觀﹗
進到他那裡作甚么呢?要與他一同坐席。這個在現在就有靈性上的意思了。凡開門者,主與他一同坐席,與主自己交通,明白主的事情,與主完全合而為一。「我與他」──主要與信徒表同情, 要背負他們一切的重擔, 要稱贊他們一切的勞苦,他們在世的事業、難處、眼淚、憂愁、快樂,主都要一一與他們同分。「我與他」──凡一切屬乎他的(屬乎信徒的),主都要與信徒聯合。主要信徒明白;主完全明白他們,他們心中所有因主而有的愿望,他們對于一切事物的感想,主都一一珍貴感覺過他們所感覺的。就是如此罷了么?還有比這個更多的﹗「他與我」──信徒與主﹗不特主要明白一切屬乎信徒的,並且,信徒也要明白一切屬乎主的。主喜歡叫 子民的心和 的欲望交通。與 一同生席,就是要明白 的思想、感覺、快樂和難處。這樣的交通、熟悉和信托,乃是一個朋友所有的,並非仆人所知的。「以后我不再稱你們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十五15)能夠有分于主耶穌的心緒,就是朋友。肯開門者要得 這個為報答。基督的愛情和愿望,開門的聖徒都有交通的可能。
「我與他,他與我」──這是雙方的,是交通的最高點。弟兄們,我們豈不是盼望和主更親近么?我們豈不是盼望與主有不斷的交通么?如果主肯以我們的欲望為欲望,我們豈不是很喜歡么?如果我們能得權利來知道主心所蘊蓄的是甚么,豈不是好么?這樣的生活就是這裡所說「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的生活。如何得 呢?沒有別的,就是聽主的聲音,開門接納主來管治一切而已。你在你生命的那一點曾向主關門否?你有否在那一點自己為政,不愿受主干涉?這就是你得不 與主完全聯合、親密交通的緣故。你如果肯開起一切的門,完全降服主,愿意絕對聽從 而無例外,你就要得 「一同坐席」的經歷。
凡肯開門接納主的,在今生,就要在靈性上與主一同坐席;在來世,就要在國度裡與主一同坐席。
二十一節︰「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 同坐一般。」
每一個教會都有他們特別的環境,有特別的試探,是他們所應當得勝的。這個教會在外表上好像是沒有這件事的。沒有逼迫,沒有異端,沒有污穢的罪惡;他們不過陷入世界、財物和己意而已。主就是呼召他們來和這些爭戰。這裡的得勝和失敗,和永生永死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一個信徒得救的問題,是已經藉 神的預定和恩典解決了。得勝不過是指 他有沒有站住他的地位而言。他們曾否藉 言行維持基督的見証呢?他們是否有資格受獎呢?
是如何得勝的呢?得勝的性質如何?程度如何?「就如我得了勝。」所有的得勝都當像主耶穌的得勝──雖然所有的人不能都像主耶穌那樣的得勝,在主所有的應許中惟獨這一個說到主耶穌在世的路程。到底主耶穌如何得勝呢? 勝過甚么呢?基督徒現在所注重的,就是罪惡,好像如果能勝過罪惡,就是希奇不過的事了。(不錯,勝過罪惡真是最緊要不過的事。)但主耶穌在此所說的,並不是勝過罪惡的得勝,因為照 主看來,這是每一個信徒的平常資格。主說, 自己的得勝。主的得勝,是勝過(一)世界,和(二)撒但。 說︰「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約十二31)這就是 的得勝。聖徒不應當盡一生的時候,只作和罪惡爭戰的事工。我們應當進前與世界和世界的君王爭戰而且得勝。
主自己說︰「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主是藉 十字架勝過世界。「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 十字架夸勝。」(西二15)主耶穌是藉 十字架勝過撒但和它一切的軍兵。甚么是世界呢?就是平常的人,就是我們的環境,就是一切要將我們從我們靈性的高位拉下來的事物。我們要得勝,不應當受他們的壓製。凡與父反對的,都是世界。我們應當完全遵行神的旨意,沒有一刻被世界的話語、世界的試煉、世界的空氣,和世界的一切所勝過。甚么是撒但呢?它就是神的仇敵。我們不只應當勝過物質的世界,並且,應當勝過靈界鬼的世界。敵基督的靈,就是撒但的靈,現在到處發動;所以,聖徒應當得勝。信徒應當勝過魔鬼在今世所有的作為。它在世界裡面作工,它也在世界后面作工。主從前已經勝過它們了。主現在呼召 的子民們應當像 一樣來勝過這些。
約翰一書把這兩方面的得勝告訴我們︰一、「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五4)二、「你們也勝了那惡者。」(二13、14)「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邪靈);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四4)信徒得勝了罪惡之后,必定不應當滿意。主如何藉 十字架勝過世界和魔鬼,我們也應當如何藉 十字架勝過魔鬼和世界。
主耶穌這樣得勝的結果,就是得以「在父的寶座上與 同坐」。如果這因行為得賞賜的原則對于主耶穌是合用的,無奇,我們若要得獎,也應當有行為。想藉恩典來得賞賜的人,和想藉行為來得救恩的人,是一樣的錯誤。因為主耶穌完全順服的緣故,所以,神賞賜 ,叫 與 同坐。國度是因 順服賜給主耶穌的。「論到子卻說︰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來一8-9)
我們如果得勝,主如何待我們呢?「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如果我們效法基督的行為和得勝,我們就要同 得 榮耀和國度。在這裡我們看見寶座有兩個。現今主耶穌所坐的寶座,乃是父的寶座,是在天上為人所不看見的。主並沒有許人同 坐在這個寶座上面。主耶穌將來的寶座,乃是人所可得見的──大 的寶座,主為彌賽亞的寶座。這個寶座,是在千年國度裡,是在耶路撒冷(結四三7;路一32;詩四五6)。得勝者就是要和主同坐在這后者的寶座上面。等新天新地來到時,子就不再和父分開 的寶座了。那個時候是「神和羔羊的寶座」(廿二1、3)。
現今尚不是基督國度的時代。當主耶穌在榮耀中降臨,設立國度之后,那時得勝者就要和基督一同作王。現時是聖徒得勝的時候。主現今是預備與 兒子一同作王的人。因為將來的榮耀大、地位高、事工多,所以,今日的預備就不能糊涂。必須的確在今日得勝的,才配在那日作王。在此並無濫竽的可能。必須個人得勝,必須得勝。今日的環境、試煉和引誘,不過都是訓練來世的君王而已。有無資格,有無程度,有無能力,都要在這些事上表明出來。今日的失敗者,不配在那日和得勝者一同掌權。今日不能管治一切的,在那日也沒有管治一切的能力。
主對老底嘉最末了的信息,就是呼召他們與 同王。只要得勝,便可以進入榮耀。榮耀的寶座是最會激勵得救而又退后的聖徒的。
二十二節︰「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這樣的話從前已經說過六次了,現在是最末了的一次。如果這一次再不聽見,就沒有機會了。這個呼召現今尚是在神的子民中大聲說出。我何等的盼望,這呼召要遇見,要創造開通的耳朵,好叫冷淡再沒有能力支配他們,好叫他們熱心來跟從被世人厭棄的主。聖靈對眾教會所能說、所當說的話,已經都說過了。現在 只要求開通的耳朵來聽 所已說的。如果這些不會感動他們的心,聖靈就也沒有別的話可以再說了。
{\Section:TopicID=130}附︰歷史上的應驗
主就是這樣的結束了 給七教會的信息。老底嘉的情形在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了。我們又何忍說,誰是誰不是呢?主知道 所要吐棄的到底是誰,又何必我在這裡說長說短呢?弟兄們哪,我們如果脫離了卑賤的器皿,我們就得成為貴重的。我們的心是主所要看的。就 團體而言,非拉鐵非傳揚信徒都是弟兄,都是一個身體中的肢體。老底嘉──撒但的贗品──就要以協進大會來代替基督的身體,為 團體而犧牲真理,為 多數而舍棄良心的主張。照 人的眼光,老底嘉乃是實行非拉鐵非主義的,是一個更偉大、更有光彩的非拉鐵非﹗這是主要我們離開的,然而,我們也千萬不要以為脫離了形式的老底嘉,或者從一個公會裡把名字拿出來,就算是承認基督徒同是一體的真理了。在近日組織的公會裡有老底嘉,在外面也有。信徒彼此互相為肢體,不只是一個真理,是我們在口頭和行為上所應當承認的,並且是我們所應當確實經歷的。我真是恐怕我們讀過這么多之后,以為脫離了公會就甚么都好了,就已經達到非拉鐵非的地位了。如果這樣,就要誤會了我所傳述的聖經真理。脫離公會,不過是因為我們有了基督身體的經歷,不能不除去這攔阻我們與一切信徒聯合的關系。不然,就脫離公會反變成一種的紛亂,反叫基督的身體又多一分門別類的事。
甚么是我們經歷基督身體的合一呢?這是一個生命的經歷。一個生命是不可分的,乃是當我們經歷共同生命流通彼此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基督身體的合一。這個大道像其它聖經的道理一般,也已經是一個成功的事實了,不過尚當有切實的經歷而已。最令人難過的,就是今日信徒之藉 亞當生命而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以致他們沒有主生命合一的經歷。如果我們對于舊造有更深明的脫離,對于主複活的生命有更切實的領受,我們就要看見,不只我們自己與主有更深的聯合──這自然是說經歷,就我們彼此也更有合而為一的經歷。除了生命之外,世界沒有一個真實的聯合。主耶穌與父的聯合,就是如此。我們與主的聯合,也是如此。就我們(信徒)彼此的聯合為主的身體,豈不應當如此么?真實的合一──合為一體──並非從見解相同、領會相同、條件相同而來。就是犧牲了一切不同的見解,也是不會產生這種互相為肢體(合一)的關系和經歷。乃是當每一個單個的信徒,深深的藉 十字架除滅一切屬乎人的、屬乎亞當的,而讓聖靈將主耶穌的生命,從他裡面活出來的時候,彼此才在經歷上知道彼此是互相為肢體的。如果大家彼此都被主的生命所充滿,我們就怎能禁止這生命不在大家身上流通呢?這生命的流通,就是我們肢體聯合的經歷。這一種的聯合才是聯合,其它的都不過是外表。(主若愿意,我將來在別的地方,還要多作這樣的見証。)
若就 個人而言,老底嘉就是自由行動,就是隨 己意而生活,就是由 舊造來生活。非拉鐵非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是主的囚犯,完全舍棄一切從人而出的,服從主,藉 主而生活。信徒若不開起自己的心完全服降主,愿意從今之后,不再出自自己來作甚么,完全接受主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他就難脫離老底嘉。弟兄們哪,這並不是一個外面行為的問題。這是一個生活的問題,我們若非藉 主的生命而活,就許多的老底嘉行為要顯露出來了。日子已經不多了,愿意我們彼此忠心,愿意我們多順服。―― 倪柝聲《聖靈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