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存在主義者不快樂的呼喊(八十八1-18)
要明白這篇詩篇,關鍵在第五節中,在那處,我們讀到︰我被丟在死人中。在這篇詩篇,我們看到的思想和認信,今天我們可稱之為一位基督徒的存在主義。
標準修訂本並沒有正確翻譯這個詞,只將這個詞譯作丟棄。古老的欽定本正確地將它譯作『毫無拘束』。除此以外,要理解死人這個名詞,也不單是指肉體的死亡,正如耶穌依據舊約聖經的用法使用它時宣告說︰『讓死人去埋葬死人。』
有人這樣說,詩人乃是一位迦南的信道者。他加入了立約的子民中,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明白成為立約的子民須承擔的是甚么,因為在上帝的約中,人是與上帝和他的鄰居連結在一起的,他個人主義的基本自由卻會失去。
現代的存在主義者,他相信自己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人,他能自主,且是自己生命和活動的能力庫。他可能仍然相信上帝,但是他拒絕行走舊約聖經所定下通向上帝的道路,拒絕成為立約 體中的成員。他所面對的危險,就是運用他人性的自由,將自己從他相信可能存在的上帝那處釋放出來;但當他如此做的時候,他會產生一種驕傲的態度,輕視普通的 眾,並且感覺到對他們毫無責任。然而,這些 眾也是上帝所愛的。因此,他漸漸成為他自己的上帝,並且使他自由的身分,變成服事自我的奴仆。
在這篇詩篇中,作者宣告兩件事情,他是一位信徒,他需要上帝在他生命中的拯救。但是,他大膽地規定上帝必須接納他是一位存在主義者,並且容讓他繼續作為一個自由的人。但是事情並不按他開列的條件出現,因為這並不是上帝的條件。他告訴我們,他並沒有期望上帝用 的方法來對待他。現在,他被一種受到上帝所丟棄的感覺所覆蓋,這種感覺,是從肉體的死亡和地獄中來的。因此對基督徒歷史中無數受苦的靈魂而言,這篇詩篇是何等有意思呢﹗因為它教導他們在與上帝的關系上,甚么地方出錯了。
一切有宗教信仰或無宗教信仰而有思想的人,他們都知道自由的意思。『石牆不可以成為監獄,鐵柱不可以成為牢籠』。在西班牙的內戰中,不少左翼人士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是為了一個更高尚的目標,便欣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從這意義上說,他是一個自由的人。在古時,希臘人和羅馬人也出現了很多這樣的英魂。在希伯來人中,力士參孫看來也是一個這樣的人。正如荷蘭籍神學家布克夫(Hendrikus Berkhof)稱呼他們的,這些男人和女人是『超越』的。因為他們能夠跟隨他們的理想,以內心的正直克服逆境,以至于死。我們的詩人說,他們是自由的人,正如我是一個自由的人一樣。但是他補充說,我的悲哀,就是現在我發現我只是在死人中間做自由的人。
可憐的人,雖然他是自由的,但是他看不見他處境的答案︰我心裡滿了患難;在那些不知道生命意義的人中,我是被算在內的(雖然我是自由的)。因為上帝是永生的上帝,只有當人們謙虛地接納他們在上帝之約中的位置,和已經放棄了他們的自主性和超越性之自由、並不再厭惡一個立約關系所要求的各種生活方式(正如亨利(W. E. Henley)所寫的︰『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隊長。』),這樣的人才能夠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申三十19)。正如耶穌論及那些跟隨 他們友人的靈柩的哀慟者所說的一樣(路九60;約五24),假若你們不揀選生命,你們就是已揀選了死亡。
拒絕了立約的結果,詩人發現他自己與之為伍的這些人,是靈性生命已死的人。他可能隨他所愿的,經常呼喊,他會發問,你的奇事豈能在幽暗裡被知道么?你的公義豈能在忘記之地被知道么?但是上帝不能回答他的呼喊,因為他現在已將自己包圍在自我中心的圍牆內,上帝的愛不能打動他的靈魂。所以,這並不是上帝丟棄我(14節),而是他自己是無助的(15節,譯者注︰和合本譯作慌張)。他的呼喊,是一個不存謙虛、不接納立約之軛的人的呼喊。假若他能聽到耶穌的呼召,你們當負我的軛,他會鄙視它,視為對他的『存在主義者的自由』的一種侮辱。
然而,這篇詩篇最后的一行,顯示出他開始注意到,他生活在死亡的生命中。他最后承認,我的良朋是黑暗的(原文沒有進入這動詞)。這是否表示,他開始承認,只有上帝──那位立約的上帝,有軛的上帝──是光,在 毫無黑暗(約壹一5)?
在這篇詩篇的標題中所提及的以斯拉人希幔,他或許是在覺悟的時候寫這篇詩篇。他在歷代志中被視為一位偉大的歌唱者(代上六33和其他各處)。在代下五章十二至十三節,我們遇到一個與他同名的人,他穿 細麻布衣服,同 他吹號的有一百二十個祭司,另有一些人敲鈸、鼓瑟和彈琴。是否這一切的『榮耀』都歸到這位獨奏者身上?他是否從來沒有聽懂每個星期所宣講的好信息,卻以為自己在公共崇拜中是超越一切事情的『表演者』?他現在是否已成為令人討厭的個人主義者,不知道人們對他的感覺,即是你使我為他們所憎惡(8節)?他是否藐視會眾中那些謙卑和欣然接納立約的軛的成員,這軛要求人藉 愛他的鄰舍來表明他愛上帝?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只是作出推測。
但是假若我們的解釋是正確的話,這篇黑色的詩篇就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一個警告。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