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上帝的約(八十三1-18)
第一至八節,上帝啊,請不要作啞;請你不要緘默。這些字撮要地道出了生活在以賽亞時代一些貧窮人所感覺的怨恨。在那些日子,亞述人不斷地騷擾在北方的以色列和在南方的猶大。事實上,他們的軍隊甚至計畫了滅絕種族的行動,使他們不再成國。詩人宣告說︰上帝一直沒有說過甚么,沒有做過甚么。詩人指 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上帝無謬論正在處于危險的邊緣。在一九四○年代的情況也是一樣,當時仇敵所做的不單是騷擾,事實上,這是滅絕一整個民族的計畫。他們在這個民族身上,強行希特拉所稱的『最后方案』。那些人是猶太人。在奧斯威辛及其他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的滅種集中營中,他差不多成功了。在第三節,以色列被稱為你的百姓(上帝的am);但是在第四節,『他們』說以色列只是一個goi,一個異教國家,一個外邦的國。
已在不久前去世的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他自己曾逃避了大屠殺,並且在美國得到庇護。他對有關上帝的可信性的這重要問題作了深入的思索。他提出了這個意見︰『在談及上帝的時候,我們在各處所經歷的,上帝在世俗事情上的沉默,會否是上帝的方法,逼使 的教會,回到一個神聖的窘境中?』然而,人仍然膽敢無禮地用這些說話來描述上帝,例如︰『在樓梯上的大人物』,『正常的好伙子』,『永生的玩具』,和類似無意義的說話。當然,理由是我們不敢與至高的上帝過于『親密』,雖然 是『我們的天父』。 確實是我們的天父,但是 也是『在天上』的。因此, 是超越的,被神秘的氣氛籠罩 的。『雲層和漆黑包圍 』。耶穌的情況也是如此。 不是『我的好友耶穌』,『耶穌,你是否與我一同奔跑?』正如徒一章九節提醒我們的,『有一朵雲彩把 接去。』
或許正如田立克所提議的,當我們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上帝時, 有意將自己隱藏起來。詩人期望上帝啟示 自己,作為以色列的拯救者,用棍棒對付 子民的仇敵。正如他引申說︰『上帝在我們的一邊。』但是情形並不一定如此。我們從整本聖經學習到一個道理,當我們不期望 揮舞大棍子時, 就出現在每一處人類失敗的地方,在丑陋之處,在傷心的時候,甚至在十字架上,我們就更有可能尋找到上帝。詩人繼續說︰但是在以色列歷史開始的時候,上帝已與 的子民立約,要成為他們的上帝;現在周圍的列國共同密謀推翻上帝的計畫,他們已結盟,要消滅那被揀選的民族﹗事實上,亞述現在已加入這聯盟,並且成為強大的幫手(the strong arm,和合本沒有譯『強大的』),要求羅得的子孫,就是摩押人和亞捫人(夏甲人是在沙漠的阿拉伯人)往約但河的東邊,消滅以色列。這些都是地中海沿岸的其他所有的國家﹗
第九至十二節。不幸地,詩人認為他知道上帝應做甚么事情,甚至比上帝知道得更多。他相信自己是一位良好的神學家,因此他訴諸歷史,提醒上帝, 曾在士師的時代幫助 的子民。但是,他忘記了,在那些『野蠻的日子』中,可以說以色列仍是一個年輕人。現在,她已經成長了,在偉大的眾先知的幫助下,變得成熟。如阿摩司、何西阿、彌迦和以賽亞,他們都曾熱情地將上帝對待 立約之民的方式,更深入地表達出來,這都是參孫或基甸所不知道的。
第十三至十八節,咒詛他們﹗詩人野蠻的反應變得越來越壞。他明顯地沒有聆聽我們剛才列舉的眾先知所說的話。他喊叫說︰『我的上帝啊,使他們成為隨風滾轉的草』──這是一個恰當的描述,表示一株曾經是活潑和青綠的植物,現在已變成完全無助和無用,在郊野旁邊,漫無目的地在風中旋轉。他對上帝的要求,差不多是回響 莎士比亞在凱撒大帝一劇中所說的話︰『響起警號吧,戰爭爆發了。』
突然地,我們遇到一句非常不同的句子。事實上,可能由于他這個難以理解之情的爆發,使它成為了一首會眾的詩篇。基于對火和風暴的驚恐,我們的作者現在盼望他國家的敵人最終會尋求你──耶和華的名。最終,他已從以賽亞的宣道中學會了一些事情﹗然而,在他的禱告中,他仍然抱有矛盾的心理。在第十七節,他尋求以色列的敵人的結局,但是在第\cs1618節,他祈求他們最終也能知道惟獨你──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以色列的上帝, 的名是耶和華,意思是『除了我以外,再沒有救主』。甚至那些破壞上帝之約的人,也能知道上帝是救主,這是我們的詩人的期望。對,大門是常常打開的。甚至是上帝最壞的敵人,也可以進來,認識上帝是救主和主宰。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