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藥方(卅四1-7)
這是其中一首教導的詩,它們是由『智慧』學校的作者所撰寫的。在詩篇第一篇我們曾讀過有關他們的事,其余包括︰詩篇卅七篇、四十九篇、七十八篇、一○五篇、一○六篇、一一一篇、一一二篇、一二七篇。很有可能它屬于一卷經歷多過世紀才形成的詩集。你能在詩中『感受』到課室的意味,例如,在第十一節,在那裡年輕人用心學習這篇詩,好象當我們大部分人仍是孩童在主日學校一樣。今日這篇詩能在課室中用對話的方式適當的表達出來。有人建議作如下的分段;第一至三節,一位孩童在說話,第四至七節,另一位孩童回答他;第八至十節,第三位孩童說話;第十一至十四節,教師插入;在第十五至十八節,和在第十九至廿二節,另外兩位講者加入對話。
為了幫助古時年輕人容易學習,這篇詩是按照他們的母語排列字寫成。第一節以Aleph作為開始,第二節是Beth,以此類推。可參考比較詩篇第廿五篇。希伯來字母共有廿二個,但其中一個沒有被使用,因此在這裡的第廿二節可能是加上去的副歌,讓所有的人頌唱。這樣便將一首教導的詩改變成一首贊美的詩篇。
據我們所知,在詩篇中詩歌的標題是在第二聖殿時期加上去的。有一個人曾持証據建議,這篇詩較配合大 仍在菲利士城迦得作僱佣兵的時期,但是標題用了一個在大 的時代很少見的字,而在舊約的后期是常用的。但是,當輪到我們讀這篇詩時,我們發現它亦適合一個更后的時期──我們的時期﹗在中世紀改教運動之前的日子,詩篇第卅四篇被用作聖餐中主要的詩篇,在受難周也采用。馬丁路德在他改革的崇拜中,也將它放在儀文中。
主是仁愛的。這是我們一切開始。所有人類生出來都是自私和自我為中心的,夸耀自己的成就是非常容易的。我們的作者說,反之,前來並且加入我們,一同因耶和華夸耀。這意思是高舉他的名,不是個人,而是與 一起。
跟 在第四節是另一位講者的個人見証。這人宣稱他曾尋求耶和華。上帝曾給予他的,不只是幫助,而是 自己﹗信心的喜樂和意識到上帝的同在,會使你們的臉有光榮。以前我們的詩人是自我夸耀的,現在他稱自己只是困苦人。然而他不完全是孤獨的信徒,他屬于上帝子民的團契,環繞 上帝,當他們仍在埃及往應許之地的曠野旅途中時,有主的天使安營(參看出廿三20)。這天使仍然如此行。
教導信仰(卅四8-22)
第八至十節,是第二個人的見証。講者述及有關他曾經歷的事情,上帝對他愛是如何的謙遜,以致在他委身于 的照顧之前,讓他伸出舌碩實在地嘗嘗上帝。然后他邀請他的朋友看看,少壯獅子可能飢餓(將這幅圖畫變成現代的圖畫,或許今日我們可以說︰『青年的男士』)。但是那些聖民(上帝子民的成員),他們尋求主的,必永不再飢餓。
很有趣的,第八節用了一個不常用的字來指人。這個字形容英雄類型、強大的個體,我們可以說,『成功』的人物。因此,在這裡所邀請的人,不會是軟弱,或是柔弱的人,可能期望的人會是『宗教』人物,他是強壯的青年戰士。這強壯的人物不是上文在上帝那裡尋找避難所的人。記得愛奧紐的聖哥倫布(Saint Columba of Iona)屬于這類型是很有趣的。他以一個戰士作為他生命的開始。他強壯,能跋涉于山脈和溪谷間,能管治他手下服務的數以百計的人,能面對君王和普通人。上帝事實上在哥倫布在世最后一個晚上,將他帶回家中投靠在 裡面,因為他死亡時,好象他正在寫本詩的這一節經文。
教導信仰。箴言八章卅二節和這本書中很多的經節,都用過第十一節的字。對,向青年的思想教導信仰是可能的。看來,你開始時,不應該先講論有關『宗教』,而應該以那青年人在那時發現自己的處境,從他們對生命的興趣作為開始,但是整體生命的意思是遵守十誡,因而刻意的尋求向人行善。(我們已看過這是希伯來名詞仁愛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跟隨和追求人類關系中的和平與和諧,因為這些關系看來常在水平線上滑走和消失于無形。彼得前書三章十至十二節引用這全段經文。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敵對雙方的成員留意到在第十一節我們所遇到這些字的重要性,他們將這些字刻在一間神學院的門上,這間神學院位于兩隊軍隊的中間。那座建築物留存下來,但其意義多過僅是一個和平地帶。
主在這裡。當你作所有事時,你毋須感到孤單(第15節)。當你順服 呼召開始你的工作時,主在這些事上與你同在,這是真實的,特別是對那些感覺自己被世界的邪惡所壓碎的人,或者那些差不多完全失去信心的人,這事實確實是好的消息,給予所有貧窮和受打擊的 眾一個確信。
主從其中拯救。這是在第十九節詩人所說的。不是『高在天空上』,卻是在苦難中,就是那些上帝使他們與 建立正確關系的人必須繼續接受的苦難中。上帝的行動本身是 的審判,是 處理那種狀況的決定。 拯救的行動不會在邪惡的人身上發生,但是主救贖 仆人的生命。他們現在已實在經過了咒詛。(參看保羅在羅馬書八1講及有關這點)主保全他一身的骨頭,或者耶穌所說的︰『就是你們的頭發,也都被數過。』(太十10)上帝也毋須把惡人處死,惡本身會為 行這事。或者,正如我們可用今日的言語來表達這觀念,犯罪是自我毀滅。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