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廿二篇


拾珍

【詩廿二至廿四篇綜合要義】表明主耶穌身上,如何將荊棘化為冠冕︰(1)苦難 冠冕的代價(廿二篇)︰十字架痛苦的預言;(2)功果 冠冕的成功(廿三篇)︰主不但供我所需, 自己即我各方面的需要;(3)榮耀 加冠為王(廿四篇)︰首戴榮耀的冠冕,而為天地的主宰。

(一) 廿二篇言耶穌為我們舍命受死;廿三篇言耶穌為我們的善牧;廿四篇言耶穌得了 當得的榮耀。

(二) 廿二篇論耶穌為祭司,獻上 自己為祭物;廿三篇論耶穌為先知,時時引導我們;廿四篇論耶穌為君王。

(三) 廿二篇是說耶穌為善牧 好牧人為羊舍命(約十11);廿三篇是說耶穌為大牧 為群羊的牧者;廿四篇是說耶穌為長牧 不但自己戴上榮耀冠冕,將來也要將此冠冕賜給我們(彼前五4)。

賈玉鳴《五十二靈程講題》

孤單的鹿尋找安息(廿二1-8)

標題建議用朝鹿的音調(當然,我們並不懂得)來唱這詩。為甚么用朝字呢?在古代亞拉伯詩歌,這特別的雌鹿乃指一只孤獨的鹿,與其他的 鹿隔離。朝晨站在懸崖上,向遠處遙望,盼望最后能發現它的朋友。對我們而言,在這音調背后的觀念是否合宜呢﹗

一至二節,呼求拯救。上帝是否真的離棄我們呢?假如當朝晨破曉,我們發現自己好象一只孤獨的鹿時,是否表示上帝已不再與我們同在呢?詩人可能經歷『上帝的離棄』,好象我們有時所經歷的一樣,但是他並沒有因像愚頑者所說的︰『沒有上帝。』相反地,他呼喊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這是真實的,以上帝的智慧和憐憫, 可能不會一如我所期望的,回答我的禱告,但是詩人正在說,我很清楚知道我的上帝, 曾與我立約,毋須懷疑 對我的信實和忠誠。

當然我們記得耶穌在十字架上說過這些話(可十五34)。那是一個重要的時刻,舊約所描述的上帝的信實在這裡受到考驗。除此以外,就在這個時刻,事實上耶穌發現上帝的確已回答了 的禱告。在客西馬尼時, 並沒有察覺得到,但是現在回答真真正正的來了,在十字架的戰栗下,上帝在那裡與耶穌同在,分擔 的痛苦和不幸,這只有父親才能為兒子所作的。因此,這至重要的事實的意識比起耶穌孤獨的呼喊達到更深的一步。故此在 死之前, 靜靜地將靈魂交在父的手裡。

現在我們所研究的詩篇,是在舊約時代寫成的。雖然它是完整的在我們手裡,無論如何,它不是描述基督的生平和工作。然而,就算我們這樣作,我們必須留意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耶穌不單在痛苦中重複詩中的第一句,而是整篇詩。因此,當我們繼續讀下去時,這是值得記在心中,雖然這篇詩是在 之前多世紀時寫的, 發現上帝在詩中其他部分仍向 說話。耶穌是一個猶太人,因此,假若 生在我們的世紀,有可能被關進奧斯維茲的煤氣室中。這地獄是人為另一些人所造出來的,它完全不是上帝為人類生命所定的旨意。因此再一次在這個世代問同樣的古老問題︰『上帝如何能出現在那人造的奧斯維茲地獄呢?』

三至五節,真正的禱告。在這裡,我們看到禱告應該是怎樣的,特別是當我們被任何一種低潮所擊倒時。它說明只有上帝是聖潔、公義、仁愛,而不是『我』;只有 是忠誠,而不是我。這是對上帝宣告,當詩人的祖先邁步經過幾個世紀,從埃及直至大 的時代, 從未讓他們失望。因此,相信上帝必然出現于人類在世上所創造出來的任何地獄中。並且正因為 在那些地方出現, 必定拯救中所有生活在痛苦與憂傷之中的人,而是從這些經歷中施行拯救──且因為 出現在那裡, 投入在所有的時間之中。

如此的一位上帝被加冕和高舉,讓全世界看見。這並不是由哲學的臆測、也不是以科學的探索,而是由人民的感謝贊美而成,他們並沒有理智地明白痛苦和罪惡所有的意義,然而他們以愛和感謝向 贊美。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約書亞和大 ,他們信靠,並沒有失望。他宣告說︰難道還不足以成為今日的信心?

六至八節,我是一條虫。這三節經文深入了解人類對罪惡和受苦事實的警覺,賽四十一章八至十三節是其中的一首被稱為『仆人』的詩,它描述以色列是上帝所揀選的仆人。它指出上帝曾完成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揀選以色列,從遠方巴比倫,即是,從地極呼召他們,對你說︰你是我的仆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就是在被擄時灰心失望生活中,即是說,現在再次回到巴比倫,在那裡亞伯拉罕的時代開始之時。但是詩人繼續說(14節)︰『雅各你這虫和你們以色列人(或許這字是寄生虫),不要害怕……你的救贖主,就是以色列的聖者。』

該處經文在這裡反映出來。它生動地比對(甲)人實實在在的『虛無』,與(乙)上帝憐愛的偉大,這偉大延伸至人類,不是從『外面』而來,而是從所有仆人要經歷的痛苦和苦難中而來。附帶一提的,這段經文啟發我們明白耶穌受洗的意義。 要求約翰為 施洗,並不是為了赦罪的原故,而是透過聖禮的形式,可以啟示 與一 子民完全的認同。他們在上帝的眼中,只是一條虫或是寄生虫,但是,看來矛盾地,他們是上帝所呼召的一 子民,藉 受苦,成為 的仆人。

『將你的投訴告訴上主吧,』詩人的鄰居諷刺地叫喊出來︰『這是一個証明,上帝並不是 所吹噓的那樣,你想 喜悅你?但是 沒有作任何事,拯救你脫離你困境﹗』

你使我出母腹(廿二9-21)

現在詩人代表全以色列,上帝的仆役子民說話。他宣稱在母胎成孕以前,實在已被揀選了,好象年輕的耶利米在后來發現有關他自己的情況一樣(耶一5)。保羅將神聖的揀選追溯到更早些。他在弗一章四至五節寫下,因為基督在創世以前已存在,上帝在 裡面揀選我們,實在是在創世以先。詩人永不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決志』,當他還是一個小孩時,他已非常當然地接受在母親的膝蓋上時,上帝已看顧他這事實。現在他在這醒覺中有把握和信心地生活。雖然事實上他是一條虫,但上帝對他的揀選是富有意義的。他知道,就算當上帝看來沒有與他同在(希伯來文是『遠離』),這並沒有理由焦慮,因為上帝不能不忠于 忠誠的本性。

現在隨 而來的有三幅字的圖畫。

(一)公牛和獅子。一只惱怒的公牛是一個可怕的敵人,它有一只河馬的氣力。巴珊的公牛(好象一只澤西州或是鴨巴甸盲牛)是當日最上等和最重的品種。

(二)疾病和死亡。這並不只是一個偶然機會。我被倒出來這幾個字成為很多神學辯論的主題。在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十二節,一個相似的采用,但是使用了另一個動詞,描述仆人如何倒出自己,以至死亡。最后的一個動詞應更正確地解釋為『倒空自己』。結果,這是當保羅用希臘的翻譯述說宇宙的基督的行動(腓二7)時所采用的觀念。但是在這篇詩中,應該如此說,上帝阻止了以色列並不愿意接受和並沒有尋求過的苦難,轉而成為所揀選的仆人中有創造力的苦難。

(三)犬類是希臘人稱為『蠻夷』的,引用詩人甘寧所說的︰『無法無天的差勁品種』。例如,你能否想象,迦薩地富有的居民,他們乃是藉 一種世界著名的奴隸買賣商業而積累財富;他們向細小『沒有文化』的以色列嘲笑?在一次突襲猶大山嶺后,他們捉了一條鄉村中最優秀的青年男女將其帶到非利士。在迦薩的市場,年輕人都要站立,赤裸的被捆鎖在一起,被肥胖的東方商人和奴隸販賣者貪婪地凝視 。真理在人類任何時代都是真理。對于環繞耶穌被釘十字架(約十九24)的事件而言,這幅破壞的圖畫仍是真實的。在那裡,並不是引用希伯來文的詩篇,而是引用約在公元前二五○年所完成的舊約希臘文翻譯。因此,可以解釋為甚么在第四福音中的字,與在我們面前的原文字是不同的。

所以在第十九節,我們回到原來的主題,就是那在任何時代煩擾人類靈魂的,無論是在古代的猶大,或是在耶穌受難的道路,或在奧斯維茲的地獄,或是今日一位至愛的人因癌症的痛苦以至死亡。在這些事情上,上帝在那裡,『救我的生命脫離犬類』,生命事實上是『獨一者』,意思是『我這唯一的生命』(參看標準修訂本小字)。

在馬太福音廿六章五十六節,有一句使沮喪的字句︰『當下,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耶穌所要經歷的是單獨接受苦難。因此當 在十架上引用本詩第一節時, 那哀號中的深切痛楚,就更震懾人心了。

救主上帝的回答(廿二22-31)

在第廿一、廿二節之間,究竟發生了甚么事情,並沒有告訴我們。但是現在我們的詩人再回來,以無比的信心和信任,宣告上帝的仁慈。耶穌告訴被鬼附 的人,將主怎樣憐憫他告訴別人,是他從上帝所受的責任(可五19)。事實上,這是所有信徒在任何時代的責任。它們的意思並不是要將上帝本性的作神學辯論,乃是要因 所作的而贊美 。因為 的名是救主(賽四十三11,並參看太一21)。 拯救的行動就是 本性的啟示。

第廿一節下半節如此說︰『你已經應允我,使我脫離牛的角。』看來,有一些事情在關鍵的時刻發生在他身上。因此我們可以將隨 而來的三節經文包括在一組引號之內,因為它們都同屬于一首贊美詩。上帝曾有行動;上帝已拯救了他;這位上帝的本性是要拯救, 已拯救了詩人大 和耶利米。正如保羅早在主后卅三年前教導的,在基督裡; 今日所作的拯救,正如在許久之前,世界歷史中重要時刻的拯救一樣。或者,用另一種方式來說,也是保羅所說的,上帝『在創立世界以前』已拯救了我。這真實並不在普遍啟示(參看詩19篇)中找到,即所有人類的宗教中都能反映出來的。但是它只在特別的啟示中找到,這種啟示是在聖經中給予我們的。上帝愛每一個人,詩人相信,上帝不會輕看微小和不重要的一個,即使我只是一個農夫,來到耶路撒冷參加這重要的節期, 也看顧。

另一位敬拜者現在開始朗誦(第25-26節)。他對上帝陳明︰『在這重大的集會中,我贊美你。』即是說,在三個偉大的周年節期中一個,能夠參予的人都會參加。『但是就贊美本身也是從你而來的禮物。贊美你的心愿也是你所賜予的恩典,你是我此時此地預備在眾敬拜者面前要發出誓言的源頭。』作為一個普通人,演說者正向他的朋友述說︰『貧窮的民眾現在會得到豐富食物。那些尋找上帝的人無須發問︰「你為甚么離棄我?」因為 正在此,等待 被稱頌。』言詞中最后一句可以如此解釋︰『永不灰心』即是說,知道並得 上帝的恩典。但是也可解釋為︰『貧窮的人能得吃,而且得到飽足,並且發現他們的心屬于永恆。』現代的懷疑者是何等愚蠢,他們說人類發明了聖經,甚至發明了上帝﹗

舊約中的上帝與耶穌何等相似(參看賽五十五1)﹗因為 常常關懷普通百姓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在這裡和整篇詩中所顯示上帝的愛,它不單施于罪人,也施于受苦者、飢餓的人,和那些可能發現自己跌進了無望無意義深淵的人。

繼續有另外一個聲音(第27節)邀請那些在場的人,記 雅巍事實上是全地的主,因此他們要告訴各地的人記 這事實。君王從他的寶座上必須謙卑地參與,宣告這事實﹗邀請四圍那些生活在人生的大路與小巷中的人,不應忘記在地極的外邦人,就是那些不是上帝所揀選的民族。

在第廿九節,最后一個聲音開始贊美︰『對,甚至富裕者也當在 面前下拜。』(這個字真正的意思是肥胖的人﹗)這實在將會是一個神跡(試想一下那些在迦薩的肥胖奴隸販賣者﹗),正如耶穌自己在馬可福音十章廿三至廿七節告訴我們的。

學者們同意接下來的兩節經文最少有兩個解釋。(甲)甚至連已在死亡的塵埃中睡 的人(按照當日的思想,即在地底下的人)將會向 屈膝,雖然他們並不能給予自己生命。(乙)所有只相信自己權力的人,他們驕傲而不肯向上帝屈膝,甚至這些人也會被拯救。無論我們接納那一個解釋,在這裡有一個普世主義的思想,這思想是第二以賽亞所相信的。當他流放至巴比倫,他住在貧窮、不快樂、迷信的外邦民眾之中,他能高聲呼喊說︰

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
因為我是上帝,再沒有別神。
我指 自己起誓,
我口所出的話是憑公義,
並不反回,
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賽四十五22-23)

聖經關注在歷史中上帝的旨意的通行。所有的人都被連在這生命溪流中。因此,每個世代必須告訴他們的兒女關于上帝在古時所作的事。這命令是去述說,一個人述說一個故事。聖經是記載有關上帝作事的故事,就是 實行愛的救贖目的,不單是對所有的人,也包括天與地。

『傳揚 的拯救(譯者注︰英文版本譯作拯救,中文和合本則將之譯為公義)。』這是我們以前注意到的公義的陰性形式。這個形式被有效地使用,只有當上帝使我們與 的關系正常時,那時 帶領我們歸向 自己,並與 建立正確的關系。當那事情發生時,我們就從以自我中心和在罪的束縛中獲得拯救。我們不單自由地去愛我們的鄰舍如同自己,我們也藉上帝賦予的力量去實踐出來。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