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十七篇


一個有福的盼望(十七1-15)

好象約伯一樣,詩人相信自己是無辜的。這並不是說,他宣稱自己無罪,正好象那位來到耶穌面前,求 幫助他信仰的年輕富有的官一樣(太十九16-30;可十17-22;路十八18-30),詩人『自從作小孩子時已遵守一切誡命。』從這個新約故事,我們注意到兩件事︰(一)耶穌,望 他,就愛他。同樣在這裡,上帝望 我們的詩人,並且愛他。

(二)耶穌告訴他,道德是不足夠的,現在上帝也如此作。上帝所期望的是hesed──對上帝的約完全委身,以回應 對我們的委身。詩人簡直不敢相信,上帝會如此愛他,所以他也沒有足夠的準備,對上帝作完全的委身。

然而,在 的仁愛裡,晚上當他在床上時,上帝事實上曾探訪他。上帝實際曾試驗他,並且給他一個特別的個人經驗,就是 慈愛的同在。因此,我們的詩人回應說︰不管人的行為如何,我謹守你嘴唇的言語,因而逃避了強暴人的道路。他事實上已選擇跟隨上帝的道路,而不是人的道路。

現在他選擇稱呼上帝為el。這使我們要問以下問題︰他是否那位寫上一首詩的外邦朋友呢?是否認識主的道路的『蜜月』期現在已過去了,而他對信仰產生困惑──好象我們都會有的一樣呢?無論如何,他宣告說︰『我求告你,我肯定你會應允。』奇妙一詞在這裡意思是『上帝恆久的愛,以奇妙的方式臨到我。』『我是投靠你的人之一,並且已從那些起來攻擊你作為的人中獲得拯救』──因為這右手,當然,它是人常用來作事的手。

在第八節我們所遇到的可愛句子,是從申命記卅二章十節中引用的經文,它是舊約中早期的作品之一。在那時候,這幾個字被用來稱呼以色列;所以在這裡,這位『新』的以色列人,新的悔改者,也希望上帝對他用同樣的稱呼。在古舊的英文,眼睛的瞳孔被稱為mannikin,意思即『細小的人』,在希伯來文中,它的意思也是『細小的人』,或者是指『可愛的小人』。再次,翅膀的蔭下在申命記卅二章接 的一節出現,它描述上帝在帶領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時所作的事,因為正如出十九章四節所說。『你們……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所以現在詩人祈求上帝,將他包括在上帝所帶領離開埃及的子民中,亦即是說,上帝所救贖的整個子民中。

生活在上帝翅膀的蔭下,並不表示一個人已脫離生活中一切的罪惡,得到安全。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上帝本身也沒有離開世界。上帝存在于這裡,在這個充滿人類叛逆的世界中。所以就算在上帝的保守照顧中,邪惡的人,好象野獸一樣,仍然環繞 信徒,並且尋找機會伏擊他。他說︰老虎凶猛、冷酷的眼,『在夜間的森林裡閃閃發光』,能接近並且撕碎我。信徒不能墮入樂觀主義者的網羅中;他也不應該是一位悲觀主義者;他應常常保持那最困難的情況,就是作一位現實主義者。

但是因為他曾如此說︰上帝是那位曾拯救投靠他的人(第7節),我們這位新的悔改者,現在認真地要求他的權利,接受上帝的幫助。因為當曠野有呼喊『主阿,求你起來』時,上帝就對以色列人這樣行了。然而,正如我們在第一節所說的,當他仍是一個罪人時,他未曾認識到在愛中完全委身的意思是甚么,並且如此的委身必須包括對敵人的愛。順便提及,在這裡世界一詞是保羅所用的,當他解釋這詞的,他的意思並不是指物質的地球,而是人類邪惡的屬世生活。

當會眾聽到這首由一位新的悔改者唱出的歌,見証他雖有懷疑,但是仍然持守信仰時,他們現在所學習到的,是何等的多呢﹗因此,所有出席的人,此刻加入了跟 而來最后的偉大聲明。它的切實意思是甚么呢?

(一)正如我們在緒論中指出的,公義一詞,視乎經文本身,可以有不同的翻譯方式。在這裡,它可能的意思是勝利,即是說,當上帝將事物放回正確的位置時。當那事情發生時,正如在會眾中每一個人現在所唱的,我必見你的面,就是,真正的看見上帝好象世界的救贖主一樣。

(二)你的形像。在這裡將它教條化是愚蠢的事。在民數記十二章八節,看見主的形像的意思,是差不多好象醒覺 同在的輪廓,我們記起上帝對摩西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卅三20)因為上帝是個靈,所以人的肉眼不能見到 ,人的智力也不可以領悟到。所以這節經文可以如此解釋︰『每一個早晨,當我醒來時,我已被你同在的輪廓所滲透(好象一塊海棉,我不能再吸收更多了)』。或者,它可以這樣解釋︰『當我醒來,在死亡的另一邊,我已被你的形像滲透(一個生動的名詞)。』即是說,雖然僅是一位受造物所能領悟的那么少,我在永恆中對上帝的認識,已完全滿足了。

這最后一句被刻在那偉大的蘇格蘭傳道者,愛丁堡的偉特博士(Dr. Alexander Whyte)的墓碑上。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