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第七章


介紹以色列的長老(七1-89)

(一)

這也許是舊約中最長的一章(除了詩篇一一九篇以外),而對于現代的讀者,它必然被看作是最長的(甚至包括詩一一九篇)。它的主要內容是十二次重複一種沉悶冗長的格式(其中只有二次,以前的經文曾包括在內)。各個支派的領袖們在摩西完成抹膏油和分別為聖之后,帶 供物來到會幕那裡,作為它的保養和修飾。當然,所獻的供物也是一種表示百姓樂意的奉獻,因此上帝的所在地可以得到榮耀。因為『以色列的領袖』這個短語被一些人譯作『王子』,它含有這種意思,但在別處它實在是『長老』這個祭司的名稱。這個短語被以西結廣泛地使用(廿一12;廿二6;四十五9),但是在摩西五經中單單指這十二個人。他們看來是摩西以下十二位特別的長老(民一44,四46),他們是百姓的代表,像摩西一樣。

所列出的男人和支派,是根據二章一至卅四節中行軍的次序。有一點較次要需注意的是這些『篷車』("covered wagons")是他們帶來裝載會幕和它的家具,可能只是單有直進功能的四輪運貨車,或者其實可能是用作軍事目的的一類。所以在以色列與仇敵戰斗時,會幕可被視為具有首要的價值。所有這一切都按年代順序地發生在一章一至四節的戶口調查之前一個月,當他們出埃及以后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日(出四十17)。

這些奉獻是用于

(甲)搬運會幕

(乙)聖所的器皿

(丙)作獻祭的動物

大約可以說,這一套公式全部一再地重複,次數之多,便不能只列出名字,因此在一方面,以色列人能夠高興地回憶起那些日子,當時有那么多可以獻上的和因獻上而十分喜悅;也因此在另一方面,對于每一繼承的世代的首領,能夠努力在他們的時代示范這種慷慨的榜樣。

(二)

『供物』("offering")這個詞是非常有趣的。它的詞根意思是『去拉近』某某人或某事;這樣,這裡把某些東西帶到祭壇上,是帶有『接近』上帝的意思。以色列人知道上帝並不住在會幕裡,然而他們也知道 與百姓會面的地方是在那裡。以色列人知道有超過十二種類的供物(參見附注4{\LinkToBook:TopicID=198,Name=附注}),每一種都用其特殊的目的(利一至五章),但是這裡的特別的詞各耳板(corban),在晚些的猶太教中發展為一種聲名狼藉的奉獻形式。從技術上講,各耳板可以是指為了任何的原因,或者在某一固定時間內,任何為事奉耶和華而奉獻的東西。米示拿反映在耶穌時代的情形,那時任何東西提出來作為各耳板,甚至只是粗率的畫分,它都不可以為其他的目的而使用,即使在環境強烈改變時,也不可以改變。在這種意義上,它與在六章一至廿一節中的拿細耳人的奉獻相同。這是絕不可以忽略的概念。然而它很容易受到濫用,如果家庭的環境要求幫助,它可以為了『事奉上帝』這冠冕堂皇之理由而給予幫助。這是耶穌在馬可福音七章九至十三節所作批評的背景。

在我們看來,這種絕對是不仁厚的。除了上帝本身以外,沒有任何東西是神聖的;甚至包括許愿、或者責任、或者律法,都不是絕對的。這些事情之所以是神聖的,只有當它們為了上帝和 的百姓而受到愛的激發,也只有當它們為了傳揚愛心而實行時才是神聖的。如果不是這樣,它們就不能榮耀上帝,也不能說是反映了 的旨意。許多『正當』的行動,並非基于上帝的愛而進行,這是可悲的。這愛是貴重而充滿同情的。按照耶穌的意思,這現象是不為上帝接納的,即使是最基本和神聖的安息日的設立,若非出自愛,仍然不被接受︰『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二23-27)。當馬丁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 Jnr.)提醒我們從國家律法的觀點看這項事實時,很適用于這個世界。它們必須有意識地以上帝啟示的旨意來衡量。正如他在伯明罕的監牢裡寫道︰

……有兩種典型的律法︰正義和不義的……我同意聖奧古斯丁的見解︰『不義的法律根本不是法律』……正義的律法……與道德律和上帝的律法是一致的。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供物是蒙上帝悅納。所以摩西執行『奉獻壇之禮』(10,88節)。這個名稱同樣是有趣的。其基本的意思是『去鍛煉成長』。信實的以諾『與上帝同行』(創五21以下),但他的名字與這個專稱也有關。亞伯拉罕最『精練』的壯丁也與它相聯系(創十四14)。這個名詞在詩篇三十篇標題中,被用作聖殿的『奉獻』;在歷代志下七章九節用在聖殿中祭壇的『奉獻』;而在尼希米記十二章廿七節用于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奉獻』也用了這個名字。最著名的是它用于瑪迦比前書四章五十二節瑪迦比收複聖殿以后所舉行的『奉獻』禮。直到如今,猶太人仍然為這偉大的勝利和重新奉獻聖殿而慶祝,而這裡所用的名稱是︰Chanukkah。就像現在一樣,這奉獻在當時總引起奇異的興奮和喜樂。

(三)

在最后一節中提到『施恩座』。這個詞來自動詞『覆庇』。一個相關的名詞出現在希伯來原文的『贖罪』日這個短語中。贖罪的概念有『覆蓋』之意,這將在八章五至廿六節中討論。在利未記十六章十四至十五節中發表了在那個日子,大祭司必須向『施恩座』洒上祭牲的血。『施恩座』位于約柜頂並與它分開來。所以摩西(在89節中)進到會幕中與上帝說話,而且他聽見上帝的聲音向他說話。不確知為甚么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報告這件事,除非是為了提醒我們,所有指示摩西的都是從上帝而來的。然而,事實是上帝向他說話應驗了出埃及記廿五章廿二節。上帝應許來到 的百姓中間,而 真的來到了。出埃及記和這裡的經文兩處都更進一步強調,上帝『從施恩座以上』講話,那就是說, 既不是在裡面,也沒有任何與它相等的意思。上帝在聲音中出現。

當上帝要我們與 相會, 向我們說話。基督徒現在相信,上帝的真道──耶穌基督──是上帝與人類溝通所必須的和足夠的方法。耶穌是我們與上帝相遇的地方, 把上帝的話(道)帶給我們,並把我們的話帶給上帝。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