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蘭預言(廿三25-廿四9)
(一)
本段較為可悲和滑稽地以巴勒在一種恐慌中開始,他要求巴蘭如果不能使自己咒詛以色列,至少不要祝福他們。但是巴蘭立場堅定地持守他向上帝的承諾︰凡他所說的,皆為上帝所托付的。下決心到底,巴勒嘗試另外一個有利的地點作最后的咒詛的努力。同樣的獻祭過程被定了下來,並照 執行。所以背景被設立在為了完全地或者最終破滅巴勒的希望。巴蘭現在這樣確信耶和華的旨意,所以他拒絕『像前兩次』那樣去尋求神明。『像前兩次』這個短語可能意思是『像前面那樣』(撒上三10),或者『照習慣』(撒上二十25),而可能后者是這裡的意思。耶和華是那樣強烈地對待他,使他放棄他一貫的──而且是必須的──尋求訊號的習慣。
一種很有趣的史實是,敘利亞文的民數記手抄本,在第二節之前插入這樣的一行字,其上說︰『我們的救主耶穌顯現(主顯節)的一段經文』。其他的傳統有這方面的不同形式,表明這一章如何廣泛地被早期的教會解釋為有關彌賽亞的預言。猶太人的他爾根(Targums,譯者注︰即舊約的亞蘭文,即敘利亞文注釋)也采用一種彌賽亞的解釋。在會堂和教會兩方面看來,以下的兩段神諭都是預言彌賽亞的來臨。
關于巴蘭講話時的情況有過許多爭論。標準修訂本有『他的眼睛是睜開的』短詞,但是卻包括了兩個候補的注腳。學者們嚴肅地提出了共五種不同的希伯來語的解釋,其中有三種可以在標準修訂本中找到。它們可以概括如下︰
(甲)他的眼睛是睜開的──這是通常的解釋,也在敘利亞(即巴蘭)譯本中可找到。這種見解在第四節最后一句平行的意思中找到支持。其意思是︰或者他是在一種凝視 的精神恍惚狀態下去看見他的『全能者的異象』;或者他有清楚的異象。
(乙)他的眼睛是閉 的──藉 使用一種希伯來詞根(這詞根的意義見耶利米哀歌三章九節之中)使它與武加大譯本一致。這個意思可能是︰他在一種像睡 的恍惚狀態,或者他是在一種隔絕所有使他分心的禱告的形態,以致他不期待通常圍繞 他的預兆,而期待他裡面的靈的啟示。
(丙)他的眼睛是完美的──藉 把單一的形容詞分裂成為兩個詞去給出這個形容詞的另外的詞根,來得到與七十士譯本和他爾根譯本相一致。新英文譯本的『清楚』看見,看來是采用這種解釋。那樣,其意思將是︰他的異象是準確和可以信賴的。
(丁)他的眼睛是嚴厲的──從阿拉伯詞根,意思是『嚴酷的臉』得來的,可以假定它是強調眼前的事情既嚴肅又沉重。
(戊)他的眼睛是有惡意的──也是從同一個阿拉伯詞根的另外一個形式,意思是『被激怒』得來的。換句話說巴蘭是不愿意去祝福,但又必須去祝福而別無選擇。
也許第一種翻譯,好象標準修訂本翻譯的那樣,是最好的。巴蘭已經藉上帝第一次睜開了他的眼睛,並且很明智地開始預言。他接 進一步在上帝的能力和同在下,去給出他的『國書』(credential)。他宣布說聽見『上帝的言語』,又宣布他看見『全能者的異象』。在這種形勢下,影響他承認曾『仆倒』。這個『仆倒』是甚么意思呢?它可能暗示其意思是︰(甲)在一種睡 或恍惚狀態(比較創十五12,伯四13);(乙)在俯伏崇敬的狀態(比較士十三20);(丙)在靈的能力之下(比較賽八11,結三14)。也許第一個意思是這裡所指的,意思是在一種好象昏迷狀態,『但』卻是『眼睛睜開的』。這種想法是指在上帝的靈的能力之下,他的所有都被奪去,惟有留下全能上帝的啟示。
如果我們在基督的教會中,能夠把所有的阻隔都除去,惟獨看見 和單單聽 的話,這是多么榮耀﹗
(二)
巴蘭展開他的『演講』,以先知的異象論到以色列好象一 在耶和華指引下美好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百姓。在當時的會堂中,第五節被大聲在每天清晨崇拜開始時誦讀 。那裡隨 有一種看起來好象暗指伊甸樂園的生活;比較以賽亞書一章三十節,五十八章十一節。我們可以把『山谷』改譯作『棕櫚樹』取代之。事實上,東方的園子大部分由樹木和高大的灌木所組成,並用它們來遮蔭,而不是有許多花卉。
第七節的經文是令人困擾和複雜的。第一句很明顯是簡單地想象一個人,他有許多水在他的井中,而且足夠使用,也就是一幅豐饒的畫面。有趣的是希臘、敘利亞和他爾根譯本,把它當作彌賽亞的預言︰『有一個人將出自他的種子,而他將統管許多國家……。』不少學者喜歡把第二句的『許多國家』讀作『眾水』,包括只要少許改變經文即可。格萊(Gray)提出一種技巧的建議,他保留希伯來文作為『他的種子』的輔音,但是讀不同的元音使之成為『他的膀臂』。接受讀作『國家』詞句,他的翻譯則成為︰『而他的膀臂統管許多國家』,意思是他將統治他的敵人;比較以賽亞書三十章三十節,四十八章十四節。這個『他』字,正如在第八節,當然是指以色列,帶有一種軍事方面的和政治上成功的語氣。譯作『射透』這個動詞("pierce through")真正的意思是『壓成碎片,粉碎』,而且不是配合談論『箭』。藉 再次改變元音,我們得到希伯來文作為『獅子』的這個詞,這樣產生了像新英文聖經的翻譯︰『把他們的手足壓得粉碎』。
與廿三章廿四節(以及以前的經節)的戰爭能力的圖畫相反,最后那裡出現一幅威嚴、和平的圖畫。這預言的結尾在最后兩行是絕對的和有權威性的。它回應和再一次加強了以撒在創世記廿七章廿九節給雅各(以色列)的祝福中已給的應許,而這個祝福依次回應和使記錄在創世記十二章一至三節中,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開始起作用。我們可以不關心這一段經文中的好戰的弦外之音,但是上帝的百姓將被『祝福』和不被『咒詛』的應許將被確立,在這樣的見解下,全世界其余的民,當他們對上帝的百姓作出回應時,也將是『祝福』而不是『咒詛』。
巴蘭再次預言(Ⅰ)(廿四10-25)
(一)
巴蘭的第二次『揭發的內容』是舊約中最有趣和最具爭論的一頁,充滿了爭論的內容。更進一步,傳統的觀點認為十五至廿四節組成一篇完整的神諭並不真正可信。把這段經文分為四篇分開來的短篇神諭,或者至少分為四個部分的神諭是比較好的做法。就是(甲)十五至十九節;(乙)二十節;(丙)廿一至廿二節;(丁)廿三至廿四節
巴蘭對巴勒說『我豈不是對你說』,指 前面廿二章十八節,並且隨后準備要離開。巴勒藉 命令他『快回』("flee")老家,暗示他有意懲罰巴蘭。巴蘭隨即冷冷地說,他是準備好要回去,但是只有等再一次給以色列人祝福之后才回去,而這一次是自發的。一點也不害怕,巴蘭冒 進一步激怒巴勒的危險。請注意巴蘭那種隨便的和無憂慮的狀態,指 『我的百姓……這些百姓……你的百姓』(14節,譯者注,中文和合本的翻譯略有不同,英文標準修訂本的『我的百姓』,和合本譯作『我要回本族去』)。然后像他在第三次神諭中所做的,他開始說預言。巴蘭是在上帝委托下說話,因此他所講的好象一位『明白至高者的旨意』的人所說的。換句話說,他得到了啟示,因此他知道上帝關于以色列的旨意;他是在上帝的計畫中。先知阿摩司用以下的修辭表達這種相同奇妙的特權︰『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秘指示 的仆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摩三7)
(二)
巴蘭看見某位在將來要變成偉大的勇士之王。在希伯來文中是沒有中性的狀態,因為每一個名詞或者是男性的,或者是女性的,即使是無生命的物體也是如此。所以像現在這樣簡潔的象征性的段落,是很難于確定代名詞到底是他或者它。在十七節中,標準修訂本已經確定最后兩句是中性的,但是在那裡『它』最好是譯作『他』,就像這一節的第一句。但是這個『他』所指的是誰呢?是以色列?將來的一位領袖?或是彌賽亞?所有這些注釋都曾被提過,但是首先必須考察整節經文。這裡的行動不是為了最近的將來,因為這個人或者視為人的是『不在現時……不在近日』。然而,這裡有一條線索,它將藉 一位王來行動,而不是以色列人本身,在這裡將包括一顆『星』;而星的出現,在古代東方一般認為是表示君王的出現。
『王權』是另一位君王的隱喻(參見詩四十五6;摩一5,8)。但是這位王,這位勇士,是誰呢?在歷史人物中,很明顯是指大 王,根據撒母耳記下八章二節記載,他曾決定性地打敗摩押人;根據撒母耳記下八章十三至十四節,他又曾打敗西珥(以東的另一個名字)。但是巴蘭怎能知道他,而對于巴勒這又有甚么相干?也許巴蘭預言以色列的王有一天將興起,他將攻克整個以色列當時穿越的領土,而這個一般的預言后來被修整,使之更適合大 王。
巴蘭再次預言(Ⅱ)(廿四10-25)(續)
(三)
在二十節中我們有一種關于『亞瑪力』的隱密神諭。在希伯來文中這裡完全沒有動詞,所以英文的時態必須補充進去。亞瑪力為『諸國之首』是以甚么意思呢?幾乎不可能因為他們是那個地區最強大的國家,或者是最古老的。很可能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們最先與以色列人打仗──而這個意思與出埃及記十七章八至十五節相符合。這篇神諭因此是一篇簡單的豫言,論到一個凶悍的游牧民族的最后毀滅,而這個民族曾抓住以色列人在曠野 弱的時機,攻擊過她。
接 在廿一至廿二節中出現關于『基尼人』的神諭,基尼人是另外一支游牧民族,他們緊密地與亞瑪力人相關連(例如撒上十五6)。然而,他們通過摩西的岳父也與以色列緊密相關(參見士四11)。因此,掃羅和大 兩人都設法去幫助他們(撒上十五16;三十29)。不過他們也都因為反對以色列而被注定從那個地區的歷史上被消除。他們定居在高山地帶,高居在盤石上,易于守 且比較安全。這種特性也在以東作為一個較廣闊的社 ,記載在俄巴底亞書三至四節中,那裡有『你雖如犬鷹高飛,在星宿之間搭窩』的句子,與這裡的關于基尼人的『窩巢作在岩穴中』相平行。
(四)
他們的遷移要一直來到『亞述』,這個名稱在解釋上曾引起很大的困難,因為亞述只有在公元前八、九世紀才出現在巴勒斯坦地區。新英文譯本為了免除用亞述,改變經文為︰『你們在我面前必須在這裡住多久呢?』但是這一種逃避多過翻譯。接 第廿三至廿四節出現一個反對這個勝利者『亞述』本身的神諭,以及一個同盟者叫作『希伯』,它將被從『基提』來的艦隊和軍隊所毀滅。這是所有神諭中最難明白的。有人以為廿三節是后來插進廿一至廿四節的原來之整個神諭中,換句話說,亞述將要至高無上地統治,直到上帝賦予她的目的成就,其時也正是她自己被懲罰的時刻。其他人爭論廿二節最后一句要從關于基尼的神諭中拿掉,並把它放到最后的神諭中。如此這個神諭的開始將成為︰
他繼續他的演講,並說︰
『亞述將擄去你們多久呢?
哀哉﹗當上帝指派他〔在特定的時間〕行動時,
誰還能存活呢?』
這樣,最后的幾節預先論到亞述帝國的興起,那時包括以色列人在內,將會有一段時期在該帝國統治下,並且將視此乃為上帝的允許和 的計畫。這樣將符合舊約的觀點稱︰是上帝和只有上帝自己支配萬國(摩九7),事實上 在最后懲罰亞述之前,使用她去懲罰以色列(賽十5-11)。這裡的含意當然不是此神諭從巴蘭說出來的原意,而是后來加入他的豫言中的。
(五)
最后,『基提』是甚么(或者是指誰)?這個字來自希臘文稱呼居比路的基倫這個地名,開始時被用于指居比路或者指塞浦路斯。在舊約聖經中,它一般比較多指那些不僅生活在居比路而且居住在沿 北地中海沿岸的人民,以及那些從這些地區來的侵略者,著名的馬其頓人(參見瑪迦比壹書一章一節)。在死海軸卷那個時代,『基提』是指任何當時的外國勢力,通指羅馬人。而『希伯』又是甚么呢?根據創世記十章廿一至廿五節,他是所有閃族人的祖先;而根據創世記十一章十四至廿六節,他只是一位希伯來人的祖先。然而在現在經文的上下文中,它很可能不是指不同的民族,而是(正如這個字可能有的意思)指『那一邊的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是指幼發拉底河那邊的地方,事實上是亞述的另一名稱。這樣,就使得單數的『他』在下文中有意義,藉 它預告亞述將反過來落在上帝差派另外的民族手裡,作為 的計畫繼續展開的一部分;這個民族來自這些島嶼和地中海北部沿岸。
這些非常複雜的經文──也許不都是從巴蘭口裡說出來的(雖然它們都預告了以色列的敵人的命運)──曾給學者們帶來無窮盡的困擾。讀者希望更多地了解它們,可以參考一部更大的民數記的注釋書。我們也已經注意到,它們先被猶太人、后被基督徒多次解釋為彌賽亞的預言。現在,我們將不會有許多人把這樣的解釋看得太嚴重,但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附注7{\LinkToBook:TopicID=198,Name=附注},那裡我提出某些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著作作為例子。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