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廿三4】他以為他自己被財物所動,所以,神能被他的祭物所 ﹗ 倪柝聲
【民廿三9】「獨居……不列在萬民中」──這是信徒的地位。我們是出世的人。 倪柝聲
【民廿三21】這是以色列人的地位。在羔羊血下的地位,與他們的經歷是何等的不同﹗我們應當分別地位,與經歷。 倪柝聲
【民廿三22~23】「出埃及」──這是蒙恩賴血得救。「有野牛之力」──這是得 聖靈的能力。有了十字架和五旬節的經歷,就能勝一切撒但的攻擊。「法術……占卜……」──這是黑暗權勢的兵器,但它們不能害我們。 倪柝聲
巴蘭不能咒詛以色列(廿二41-廿三12)
(一)
兩個人走到『巴末──巴力』("Bamoth-baal",中文和合本譯作『巴力的高處』,參見廿二41,譯者注)去觀看這個引起巴勒深切關注的民族全貌。從英文標準修訂本我們可能假定『巴末──巴力』是一個城鎮或地區的名稱。但是這想法一點不正確。這個詞組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巴力的高地』,並且意指在多山的鄉村中,有一個特別預備的天然高出的位置,從許多意義上推斷,這種作法的起源是來自在這樣的地方,祭司或者先知可以獲得最有利的條件去聽見聲音與上帝溝通;從這高高豎起在清新空氣中的地方,最便于觀看星宿、雲彩或者 鳥的移動,而這一切都被用于解釋神明的旨意。巴勒帶 巴蘭到此地,並且因此寄予一個清楚的意圖。
為了廣泛地咒詛,當然希望巴蘭清楚地能夠看見以色列人(比較廿三13和27),所以他們登上高處去取得所需要的遠景,而希伯來經文說巴蘭看見『末端』的百姓(中文和合本譯作『以色列營的邊界』,譯注)。英文標準修訂本把這點解釋為最靠近他的人們,因此翻譯作『最靠近的百姓』,而某些譯本則指相反的極端,因而有『最遠(邊界)的百姓』,意思是他們全體。有人爭辯說,只有藉 看見他們全體,巴蘭能說他在廿三章九至十節中所說的話。無疑他只能單憑 他們的人數而有一個印象,而他看見他們的一部分,並且知道那只是一部分。但是事實上廿三章十三和廿七節的意義使之更清楚,如果這裡頭被理解為他們所有的意思,那么巴勒在后兩個場合(即十三節和廿七節所指的場合)看來得到這樣結論︰反對的人數眾多,嚇壞了巴蘭,因此帶他到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只能看見他們的少數,希望這樣將鼓勵他去坦然地咒詛。這個王就是如此徒然地和悲慘地想要操縱先知。
巴蘭安排建造七個祭壇,和要求相同數目的公牛和公羊作獻祭用。他把巴勒的祭牲放在每一個祭壇上作為某些『燔祭』。雖然標準修訂本說他們兩人獻祭,但是這說法不符合三,六,十四,十五,十七和三十節,這些經文都暗示只有巴勒一個人,而且希臘譯本很肯定在第二節指出只有巴勒自己。巴蘭實際上離開巴勒,事先進到山上去尋求上帝的旨意。當時的情況顯然是他要去單獨接受 的曉諭。這種希望『遇見』耶和華的愿望也在出埃及記三章十八節,五章三節,和阿摩司書四章十二節等經文的語言表達出來,述說耶和華都來和 的百姓說話,所以明顯的是,巴蘭也希望從上帝得到曉諭。耶和華臨到他那裡,並把話傳給他;所用的短語,正如我們以前見到的,特別是在以西結書中記載的。
(二)
當巴蘭開口說話時,他以一種優美的詩體形式『講論』。他一開始就宣布自己對即將說的話和事件不須負上責任──他是被『引』出他的家和他的居住地。他曾經被召來『咒詛雅各和斥責以色列』,這兩個平行的名字是所有四個神諭的明顯特征(廿三10,21,23,廿四5,17)。互相平行是這種典型的詩的特色,但是『雅各\以色列』的平行,只有其他兩位先知有此特點︰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五章(出現十七次),和彌迦書一至三章(出現四次)。在這裡有三個名稱被用于『咒詛』或者類似的意思,強調巴勒迫切希望除掉以色列。
然而廿二章卅八節的意思是,巴蘭不能夠滿足巴勒的需要。他的措辭是簡單的,卻是深奧的。以色列人是『獨居』的民,正如標準修訂本所指出(中文和合本也這樣記述──譯者注)。她是耶和華特殊的百姓(比較出十九5,摩三2),也知道自己是。因此在孤單的意義上,她是不孤獨的,但在獨一無二的意義上,她是獨居的民。
巴蘭繼續說,這些百姓是不可計數的。『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呢?』這是用提問的方式回憶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我要使你這后裔多如地上的塵土。』雅各本身也接受這同樣的應許(創廿八14),而在此巴蘭講到這應許已經應驗。然而標準修訂本的下一行包含一種接在這種夸張之后未必可信的含意。『四分之一』的以色列人,可能是廿二章四十一節中的『營的邊界』的另一特殊的不同形式,倘若翻譯是正確的話。藉 稍為重讀經文,有人提議用『民眾』一詞代替『四分之一』,但是標準修訂本的注腳『灰塵』("dust clouds")實際上已是最好的提議。在另外的閃族語言中它是基于類似的詞匯。
這篇神諭以巴蘭方面希望『如義人之死而死』作結尾有些奇怪,很像這些話雖然是從巴蘭說出來的,但它們並不是神諭的一部分。在他傳講神諭之后,他希望他自己的命運好象以色列人,他確信以色列將來的安全和幸福。標準修訂本正如大多數的翻譯,把這些希伯來字解釋為『終』("end"),那就是『生命之終』,但是如果不接受這是原來神諭的一部分,那么它能夠如希臘譯本在這裡所翻譯的,並且如標準修訂本在耶利米書卅一章十七節,用『兒女』("descendants"或譯作『后裔』)來代替。巴蘭要他的后裔將來能像以色列人在上帝的祝福下享受喜樂和安全。
這是第一個神諭。絲毫沒有強烈的措辭,它只是清楚地表達了耶和華在以色列一邊的形勢。巴蘭再次說他所作的回報是如何不能越過耶和華告訴他的。巴勒感到強烈地被挫敗,他意識這神諭事實上違背他的愿望,並且是以色列化裝的祝福。在結束時有一值得注意的是,『領』巴蘭來的巴勒,在這裡反而是耶和華『領』他。耶和華和巴勒之間的斗爭雖然變得更加強烈,但是最大的祝福仍然會臨到以色列民。
巴蘭必須祝福以色列(廿三13-24)
(一)
巴勒再作一次努力。他希望這位『上帝』會好象他所相信的神只那樣,在第一次曉諭之后將會有不協調和反複無常的情形,但是他認識到以色列的上帝是貫徹始終和信實的(19節)。事情不會有改變,即使巴勒把巴蘭帶到『別處』去看那邊界上的以色列民,也似乎不減其民之威嚴。這些百姓的上帝是不會說謊或者改變 的心意的。
『說謊』這個詞在希伯來文中有一種特別的隱意,它最好從以下兩段經文中,藉兩位先知所表達的做個比較︰在以賽亞書五十八章十一節中,它被比喻為一個不能再出清甜之水的泉源,它將會使以色列『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接 在哈巴谷書二章三節中,它被用于一個看來像要失敗,但是並沒有失敗的神諭中︰『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這個詞實際上是關于尚未應驗的應許,但明顯卻不是說謊。巴蘭說︰上帝不像凡人, 不會不堅定 的應許。 也不是『人子』,意思是像新英文聖經在以西結書中對這個詞經常出現的翻譯,『不免一死的人』("mortal man")。『后悔』這個詞實際上的意思是『難過』("to be sorry")。以色列的上帝從來不會無知或者感情沖動地行事,所以 永遠不會難過。比較撒母耳記上十五章廿九節。
(二)
在廿一節中,巴蘭說到耶和華與以色列同在,『並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短語。它的意思是否以色列人已經聽見,並且也許高興地看見歡呼耶和華為他們的王,正像新英文聖經所翻譯的︰『在他們中間好象王的歡呼聲』(譯者注︰中文和合本更接近這個意思而譯作︰『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中古世紀一位偉大的注釋家拉西(Rashi)有另外一個建議,他把『呼喊』("shout")這個詞和許多其他的意思為『同伴』或者『朋友』的詞聯系起來。按照他的意思,巴蘭是說他們的王的良善或者慈悲臨到他們。假定有這樣的意思存在,新英文聖經的注腳可以二者選一地翻譯作︰『王的關懷賜給他們』。這樣也同樣得到有吸引力的畫面。
英文版廿二節以一種吸引人注意的現在式的用法作開始,在此,上帝被描寫為一直帶領 以色列人進入自由的上帝。在定居期間,出埃及的經驗是一直繼續下去,而干擾以色列就是干擾耶和華的救贖工作。以色列被描寫為有『野牛』的角(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野牛之力』), 重在強調其不可馴服(伯卅九9以下)和危險(詩廿二21);但是這裡的措辭也許是指在其力量和強壯方面。欽定本有『獨角獸』的記述,一種現今所了解的神奇動物,在公元一六一一年相信還存在 。
廿三節的思想接在廿一節之后,意思是因為上帝與 的百姓同在,因此不能夠用『施魔法』或者『占卜』去反對他們。這可意味 如新英文聖經所說的,任何一種被禁止的行動,都不被允許存在『于以色列中』。但是與標準修訂本比較起來,這種說法是 弱;標準修訂本有︰巴蘭本身是有專業水準的先知,認為不允許有這樣的行動去『反對以色列』,因為她被耶和華引導直到如今。
最后以色列被與稱霸稱王和可怕的『母獅』與『公獅』相比較,母的和公的用于強調她的安全,因此上帝完全掌管 。這形像在廿四章九節被用于上帝本身,但是經常被用于上帝名下的以色列(例如創四十九9的猶大支派,申卅三20的迦得支派)。再沒有比試圖進攻以色列人更愚蠢的了,因為它將好象使自己去面對野獅子。
這篇神諭被以簡潔的字句很好地總結在廿三節下半節之中,新英文聖經明智地把它們譯作︰『現在是論及雅各和以色列的時候,「看哪,上帝為他們行了何等的大事﹗」』在申命記卅二章廿三至廿七節中,耶和華啟示說, 只有抑製自己,不把犯罪的以色列人驅散。否則會導致人們不相信 曾行神跡救贖他們,並安置他們定居在迦南,簡言之,百姓否認 曾經『作成所有這一切』。對于上帝的百姓,這是一種警告,但同時也是極大的盼望。我們今天是否也有信心相信耶和華將向這個世界顯明 在掌管 呢?第廿三節同樣的詞語也用于哈巴谷書一章五節︰『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