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第廿二章


【民廿二28】「耶和華叫驢開口,對巴蘭說︰『我向你行了甚么,你竟打我這三次呢?』」

我們必須記得,在教會正常的時候,聖靈不會引導一個人忽然作一件他所沒有的事。神要對付巴蘭的時候,神才用驢。── 倪柝聲

貳 以色列民族和調整適應的試探

巴蘭和巴勒︰緒論

第廿二至廿四章整段是關于以色列的命運,但那些主角從未與這個民族接觸,並且他們全不是以色列人。這一段在人物和來源方面,顯然有別于這本書的其余部分。它不是一個短插曲,而是一篇有情節的故事,並且也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甚具戲劇性和高潮之效,而且毫無疑問有歷史根據。但是它看來(如經常看到的)存 多于一種的說法。這幾章反映幾個來源,這些來源曾經被合並產生目前的經文,它們有些可能遲于巴蘭時代。我們必須考慮這段的混合特征,以便于我們今天去評估它的信息。

巴蘭(Balaam)這個名稱似乎是從『咽下,吞噬』這詞根的意思衍生出來的,有時候僅形容消化的程序,而有時則隱喻民族的毀滅(例如︰伯二十15,出十五12,民十六30以下)。它不是一個以色列名稱,有人曾經提議說它是比拉(Bela)的別稱,也稱為比珥的兒子,並在創世記卅六章卅二節被確定為以東的王。另外也有提議他是根據種族的神只來命名,或者因為他專門以給人咒詛為職業,故被冠以『吞咽百姓』的綽號。

在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中,巴蘭可能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敘利亞文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翻譯,稱他為『假先知』。在申命記廿三章四至五節中,很清楚地暗示巴蘭同意去咒詛以色列人,但是被耶和華阻止(也參見書廿四9-10,尼十三2)。約書亞記十三章廿二節也把他當作為以色列人所殺的『術士』。遲些在民數記(卅一8,16)中,甚至暗示他因為『在巴力毗珥的事件』的駭人背叛(廿五1-15)而遭譴責。后來,在猶太人的先祖的言論(Sayings of the Fathers)中,有一種說法,形容他是『殘忍的』和『充滿欺詐』,包含『世界上無處可容』的意思。再者,新約只反映主要的傳統。我們不知道啟示錄二章十四至十五節的實際背景,但是內容似乎與巴蘭事跡的非聖經來源有關。彼得后書二章十五至十六節告訴我們,巴蘭堅持為代表上帝的工作而收取金錢(比較猶11節)。盡管他嘴裡說了祝福的話,他被視為上帝百姓的惡敵。許多注釋家曾經盡力研究廿二至廿四章的言外之意,並且推斷巴蘭的 弱或者不忠實的原因。我不以為他們是對的。但是讓經文為自己說話好了。當我們讀至卅一章十三至廿四節時,要再次考慮這一點。

巴勒僱用巴蘭︰行動一(廿二1-14)

(一)

受到以色列人的成功和逼近所威脅,摩押王從『恐懼』中采取了行動,並且警告他的鄰國,說以色列人在數量上占優,他們暫停行動,只是為了探查他們下一個要征服的領域。他傳話給『米甸的長老』,他們都為此而擔憂、決定聯同征詢巴蘭的意見。巴勒怕的是以色列人將要『遮滿地面』,這個短語在出埃及記十章五節和十五節中曾用來形容蝗災。

使者前去邀請巴蘭來為他們的主人工作,他們旅行到毗奪這個『大河邊』(5節)。英文標準修訂本替最后這個『河』字把頭一個字母加上大寫,因為它本身通常是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中文和合本譯作伯拉大河︰譯者注)。如果這是正確的話,那么毗奪很可能是亞述年鑒中稱為毗特路(Pitru)這座城市,它座落在幼發拉底河上。然而那路程有四百裡之遠,如果巴蘭騎驢行走,是一段非常長的距離(21節)。武加大譯本(Uulgate,即聖經的拉丁文譯本)也許感覺到這點難以解釋,沒有把這個詞當作毗奪一地,而把它當作動詞『解夢』的分詞,如此產生了『比珥的兒子巴蘭,這個占卜的』一句翻譯。關于『在亞帽這個地方』("in the land of Amaw")一句,更無法確定,因為此地在敘利亞、撒瑪利亞和武加大三本譯本中都稱『在米烏尼這個地方』("in the land of the Ammonites"),這裡作了最輕微的經文改變而方便解釋(譯者注︰中文和合本沒有譯出這個地名,而用『巴蘭本鄉那裡』代之,請比較第5節的不同譯本)。但是這再一次看起來好象用比較為人熟知的名字取代較不著名的,而且不很令人信服。事實是我們不怎么能確定巴蘭住在那裡。

有趣的是巴勒索性稱呼以色列人為『有一宗民從埃及出來』(5節)。他既沒有提到她的上帝,也沒有提到是 從埃及拯救以色列出來的。是他對此一無所知,還是他根本清楚知道但不肯說呢?無論如何他認為以色列的威脅具有相當危險性,因此差人到頗遠之處尋找著名的先見,並聘請他來咒詛以色列。

咒詛是用來對付任何可能在將來對抗某人的人(例如撒下十八32,但四15-16),或者用于即時對立地位的雙方(例如耶十25,詩卅五4-8,七十九6-12),而且真的表達了人們渴望上帝(或者眾神)分擔某人的信念,相信需要毀滅或傷害敵人。巴勒確信咒詛的話將會如他們所講的那樣有效,因為在古代祝福和咒詛一般被視為一旦發出就不能收回;參見創世記廿七章卅三節。所以如果巴蘭咒詛以色列人,巴勒將會得到安全。

(二)

在這方面有了保障后,使者帶 標準修訂本稱為『占卜的禮金』出發了(譯注︰中文和合本作『卦金』,見7節)。這裡有兩件事需要說明,第一件事是『禮金』的數目在經文中並無提及,也沒有欽定本的『酬報』的數量。經文僅僅說他們拿 『卦金』。第二件事則是,正如許多爭論曾提及的,我們必須了解這裡所謂的『禮金』,對于專業的預言者,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帶 『禮金』並不一定暗示巴蘭貪財或者邪惡,彼得后書和猶大書(見最后一段)背后的傳統忽略了這個事實,即專門從事這種職業的人有權去收費。撒母耳記上九章七節以下記載掃羅因為沒有可送給撒母耳的而茫然不知所措;在列王紀上十四章一節以下,耶羅波安差遣妻子帶 禮物送給先知亞希雅;又列王紀下八章八節以下,巴蘭王把相當多的財富拿去贈給以利沙。明顯的事實卻是︰正如故事本身所彰示的,巴蘭遲些(18節)拒絕了這筆巨大的財富,全心全意傳講耶和華的信息。

一個更加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為甚么巴蘭稱呼他的神也用以色列的上帝的名字,也就是耶威(Yahweh),或者通常翻譯作︰『耶和華』;要記住他不是以色列人。在對話中,他也經常這樣稱呼以色列的上帝(例如廿二8,13)。這個發現是奇異的,而從那獨特的以色列名稱轉稱為一般的『神』,也很奇怪,后者不會使我們感到那么驚訝。眾注釋之中可歸納為四種理論︰

(甲)這幾章背后的資料來源或編者把巴蘭當作耶和華的敬拜者,因此他是以色列的朋友。

(乙)巴蘭不僅要尋求自己的眾神和巴勒的神只,也需要尋求耶和華,試看誰最有能力。因此他發現以色列上帝的力量,並且呼喊 的名字。

(丙)以色列的耶和華也偶然地選擇向非以色列人啟示 自己(比較出十八章〔葉忒羅〕;賽四十五1;伯一20等等經文),因此我們在這裡有一個真正啟示的示例。

(丁)編者不能接受這樣的神諭竟不從耶和華而來,所以他把耶和華的名字放在巴蘭口中,盡管原來沒有這個意思。

最后的解釋是最令人滿意。但它實際上卻是次要的一點。雖然巴蘭可能不知道,然而耶和華感動了他。結果是他拒絕去見巴勒,因為 意識到以色列所領受的祝福,並非一個咒詛能夠消弭的。

巴勒僱用巴蘭︰行動二(廿二15-20)

可以明白,從巴勒的角度看,也許他以為巴蘭拒絕前來,只是表示引發他的力量不足夠。所以他差派更有威望的使者回到巴蘭那裡,答應給他『極大的尊榮』。從這種對形勢的表達看,也許形容巴勒性格的篇幅,比巴蘭更多。巴勒估計,如果巴蘭肯來咒詛以色列人,他將來會更著名。的確,這實在是極大的諷刺,因巴蘭的名聲傳開,由于神差遣他祝福以色列人,早被肯定了。

巴蘭的第二個回應十分精彩,那是任何一位信徒都夢想能夠為耶和華而作的聲明『行大事小事』(譯注︰英文譯作"do less or more",參見18節)這個成語是典型的希伯來式,意思簡單說,是他除非首先有『耶和華的命令』,否則他不能作任何事。這樣說 ,他就邀請使者當天晚上接受他的款待,待他再一次尋求耶和華的旨意。以前他曾經被禁止前去,現在他獲準與邀請者一起,附帶的條件是他保持完全忠于上帝的計畫。巴蘭是要作為耶和華的使者,要在巴勒和他的同盟面前宣告 揀選和祝福以色列。正像耶和華能掌管甚至潛在 危險的形勢,並加以使用來彰顯 的榮耀。這就是此段插曲的美妙之處︰至終得到極大尊榮的,將不是巴蘭,而是永生的神,以色列的上帝。

上帝向巴蘭說話︰天使和驢(廿二21-35)

(一)

巴蘭清晨騎 驢出發到摩押去。我們今天對一只驢會說話感到困惑,但是活在舊約時代的人,很快便能意會這段文字也不是關于『驢』的。事實上此處的要點是,傳送上帝的信息的媒介並不重要,只有信息才是重要的。使用一只驢或一位天使,並沒有關系。

奇怪的是,上帝既已命令巴蘭前去,經文卻在廿二節說 『因他去』,就發了怒。此處也許應翻譯為『當他去』來代替,暗示在路上發生了一些事情,也許是巴蘭在態度和欲望方面,使上帝不悅。另一方面,也不難假設這裡有別處的資料來源,証明巴蘭受到批評,而二十節背后的訊息,則顯示了對他較為仁慈的處置。然而,不論事情如何發生,一個『耶和華的使者』被差遣來作為巴蘭的『仇敵』(adversary),這個強烈的用詞后來出現在『撒但』這個名字中,它是上帝的仇敵。參看約伯記一至二章,在那裡撒但是上帝在天庭裡的仇敵,它的任務是要呈案控告人類(只有在舊約時期以后,撒但才逐漸稱為另外的名字,即魔鬼)。

(二)

巴蘭所騎的驢看見天使並且多次躲避,因此被甚么也沒有看見的巴蘭打了。這是一出好戲,給讀者預備了故事的高潮,可以與此對照的是列王紀下六章十五至十八節中記載以利沙和他仆人的故事,以及保羅在使徒行傳九章三至七節的轉變。在這些故事中,也有那些不能看見和不愿看見的人。

第二次是天使出現在『窄路上』,而驢因嘗試從旁邊擠過去再次被打了。然后出現第三次,最后天使的干預發生在一個更窄的地方,驢沒有辦法躲過去。這只驢猛然臥倒下去,並且第三次被巴蘭所責打。當時巴蘭二次被邀請去看驢所看見的和所意識到的;驢兩次使得他躲過手裡握 刀的天使。在這個緊要關頭,耶和華『叫驢開口』,這樣就講出話來。以西結書三章廿七節和卅三章廿二節所記載耶和華委派以西結所用的表達方式,與此處相同,這十分有趣。這一點肯定了先前指出的要項,即耶和華揀選誰為使者是不重要的。

天使說他來作巴蘭的對頭,因為他的行為是『邪惡的』。這個希伯來詞(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偏僻』,參見22節)再次在約伯記十六章十一節出現,而似乎有『猛然拋去』("to throw precipitately")的意思(譯注︰中文和合本作『扔到惡人手中』)。敘利亞文的譯者解出同一動詞的相異形式,作出了極佳的解釋︰『因為你直向我撞來』(請比較新英文聖經)。然而,某些學者相信另外一個相似的詞更接近原意,意思是『成為邪惡』。標準修訂本『邪惡的』("perverse")一詞采用了這個解釋,這也為其他的古代譯本所沿用。不管準確的意義是甚么,巴蘭從天使那裡得知,這只他所要殺掉的驢如何救他免死。

可悲的是我們也經常在所走的道路上犯錯,瞎眼,看不見上帝的警告,直等到 使用眾『驢』來阻止我們。我們再次記起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一章廿七至廿九節所說的話︰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 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夸。

巴蘭懊悔並表示要回家,但是天使代上帝傳話並命令他繼續前去。上帝在二十節那裡已經命令他『去』做 所吩咐的,天使的訊息是他只可以『講』賜給他的話。也許在命令中,有一重點的改變,暗示了作為先見的巴蘭,把自己的話摻在耶和華的話中,是一種危險的傾向。因此耶和華中途攔截他,並且糾正他。

巴蘭向巴勒說話(廿二36-40)

巴蘭的到來,對巴勒來說,必然是極大的滿足,但同時也有些挫敗的感覺。無疑他感到自尊心受損,因為他第一次提出的『尊榮』曾被拒絕。無論如何,他在還未等到巴蘭抵達城裡之前,就走出去在半路上迎接他。

巴勒立即講話,叱責巴蘭當初沒有馬上回應他的邀請。難道巴蘭沒有意識到他──巴勒是多么重要嗎?但是巴蘭的回應十分奇妙,他提醒巴勒世上事物的重要性的真正次序;而在整個插曲中,上帝的旨意是最重要的因素。他根據天使在卅五節中所給的指示回答,並且給先知的預言提供了所能找到的最好解釋。廿三章五節清楚地表明︰『耶和華將話放在巴蘭口裡』(英文直譯,譯者注),在廿三章十六節再重複一次。先知米該雅有一次也被一個王強迫去說他想聽的話,但要假以耶和華的名去講。他的回答也差不多︰『我指 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耶和華對我說甚么,我就說甚么。』(王上廿二14)

巴勒當然期待 巴蘭能說咒詛的話,但這只是一種推測,主要視乎巴蘭本身知否將求祝福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巴蘭給巴勒的回答如何加強故事的戲劇性。當他申述自己的立場時,使用一般的稱呼『神』,而不是『主』這個親切的名字,因此巴勒還不知道他要毀滅的那國的神,是獨一的真神,是在他背后掌管的主宰。

巴勒預備了一些舉行儀式的食物,包括了作為獻祭用的牲畜和獻祭的饗宴。這是向他致敬示意的程序的一部分,表示巴蘭是巴勒王授命的使者(比較撒上九22以下)。巴勒甚至希望讓巴蘭與當地的領袖在祭宴上同吃,把他引進『摩押神只的 體』,使他因此與摩押的神產生關系。然而巴蘭如今在耶和華的名下,抵製這種宴樂的用意,並且斷然地說他沒有自己的權柄,只能說『上帝』向他說的話。

在這整個情景中存在 緊張和諷刺,但也存在 值得注意的信息。當試探的壓力和引誘四圍環繞時,記住巴蘭的話是明智的︰『上帝將甚么話傳給我,我就說甚么話。』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