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第十一章


【民十一5~6】有一件事是定規的,就是當我們厭煩嗎哪的時候,埃及的食物就在我們的面前了。這些韭菜、蔥、蒜,味道都是很濃的。是的,埃及的東西,味道總是濃的。凡味道是濃的東西,都能使你記得,也都是很能叫你回想的。頂希奇,以色列人所記得的,只有埃及這些好吃的東西,而他們在埃及所受的痛苦,他們都忘記了。有許多跌倒的人,把罪中的苦惱、撒但的捆綁、那時的掙扎,一起都忘記了;只記得未信以前,這也能作,那也能作,就以為現在太受束縛,太苦惱了。── 倪柝聲

焚燒︰他備拉(十一1-3)

(一)

這是百姓開始抱怨和堅持己見數次中的第一次。當每一件事都順利時,或者至少當他們已經一瞥上主如何在工作或正要工作時,他們表示愿意等候耶和華。但是當他們甚么東西也看不到時,就開始沮喪和跌倒了。這是一種人性的真正特色,這種人性使我們需要確實能夠握住某些可觸摸的東西,或者某種我們自己作的夢想,或者某一位能令我們感到安全的朋友。處于一種缺乏及想象不出任何幫助及熟悉事物的景況中,很容易會喪失信心而發牢騷。我們對上帝會照顧周全的信心是多么小﹗耶穌藉 命令,平靜風浪(風浪來臨時 仍安睡 )說︰『住了吧,靜了吧﹗』然后 轉向 的門徒,說了傷心的話︰『為甚么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可四35-41)。 經常要向我們說這句話。

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罪,這罪在上帝看來是十分嚴重的。當摩西在民數記十章廿九節對何巴說出要有信心的話說︰『耶和華指 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之后,百姓抱怨他們的『不幸』,這個詞在希伯來文其實是作為『好處』的反面詞,也就是『邪惡』。正如約伯要學習的,是這位耶和華使我們有各種生活的經歷,所有這些都是為他的『好處』而效力(伯二10)。但是甚么是『好處』,可能是我們許多時不愿意聽見的,所以它會被理解為『壞』的事情,就像那位有點喜劇性的以色列王,他顯然不準備去聽上帝藉 先知米該雅所說的話,只因為當時這些話不合他的心意(王上廿二8)。以色列人需要去正確地學習,正如我們一樣,『萬事都互相 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 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

我們不知道他們實際上所抱怨的是甚么。拉比的傳統有這樣的說法,正如在下一次他們抱怨飢餓,有些人建議『飢餓』一詞是原來經文所載,而非『邪惡』。這一點在希伯來文中,僅需作少許的改變。然而,十章廿九節的『好處』一詞所締造的思想,看來更為有力和接近原意。著者寫作的目的,指出當人們面對實際問題時,很容易生怨言而非贊美上帝;也不肯尋找機會去服事 ,並學習更多關于 的事。

(二)

為表示耶和華的憤怒和懲罰,『耶和華的火』降到營中。這種『火』的形像在舊約中是一貫的。上帝榮耀的同在,經常以火的存在來表達,正如在西乃山的情形(出十三21;廿四17);這是 的純淨能力的一種顯現(例如利九22以下;民十六19以下;詩十八8以下);它看起來好象表示上帝審判的明顯方法(摩一4;哀一12-13;結十1-2);它是上帝的怒氣的一種象征(例如賽三十27以下;耶十五14,十七4)。上帝本身能夠被描寫為『烈火,是忌邪的上帝』(申四24;比較來十二29)。這個形像說到 的不可抵抗、 的純潔、 的魅力。更甚的是,它告訴我們,藉 的大能,去精煉 的百姓,幫助他們成熟和清潔無污︰『因為 如煉金之人的火,……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瑪三2-3)。事實上, 的審判就是 的煉淨︰『我熬煉你……,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賽四十八10)。

這裡是上帝審判的福音── 的憤怒是針對罪惡,而不是對罪人。每一次 懲罰,在 看來都好象是一種管教,一種教育,一種精煉;它根除了所有在我們中間的不敬虔,消除所有使我們不能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的阻礙,和拿走所有不屬于聖靈果子的部分。這是為了我們的好處。只要我們經常轉向 ,即使是在管教之中,那時我們都要『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后三18)。

(三)

最后必須提到的是摩西好象以色列的一位偉大的調解人(intercessor)。第二節的敘述是非常的簡單和低調,真是妙啊﹗許多次我們讀到他為百姓禱告,但是有時,好象這裡一樣,百姓來到他那裡。這點再一次在民數記廿一章七節見到︰『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求你禱告耶和華……」』。盡管他們抱怨他,並且有時甚至設計謀反對他,但是百姓知道他是耶和華的人。如果別人也能對我們這樣說,豈不是很美妙嗎?

嗎哪的供應(十一4-9)

舊約是一卷奇妙的『人性』的書,雖然它是上帝的話,但是它中肯地揭露百姓的本來面貌。經文的內容不會隱瞞失敗的個案,也不會掩飾有缺陷的例子。沒有証據証明聖經中的突出人物只有好的故事,聖經毫不猶豫地說到雅各擅說謊;參孫好女色;掃羅不順從上帝的明確命令;大 對別示巴有色欲並且設計謀害她的丈夫;押沙龍以一個陰謀家和懦夫的形像出現;亞哈是一個腐敗的和軟弱的人;以色列是一個經常與她的上帝角力的民族。她從來沒有下定決心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委身于耶和華,有時她隱藏她的信仰去信奉其他神只;她經常沒有體會到先知所堅持,只歸順一位上帝的需要;毫無疑問,她曾經花費了很長時間,才曉得相信並沒有其他的神。其實以色列並非一個貫徹回應上帝的實體──她像我們一樣是由人類組成的。

在一些比別人更乖劣的人(『暴民』)的影響下,全體的百姓都迷糊了。他們寧愿聽從不滿的少數分子悲嘆苦訴,而不看上帝的應許。而且根據一至三節推測,他們『再一次哭泣』。猶太人最偉大的注釋家之一拉西(Rashi),特別問道;為甚么他們在四周都圍繞 他們的羊 和牛 時(出十二38,十七3;和在本章的22節),喊叫 要肉吃呢?也許這些是留 作祭牲用的。但是即使是他們也不時吃畜牲,顯然的,他們想念的是魚、蔬菜、水果及埃及的野菜。他們現在只有嗎哪作為每日主要的食物,代替了這許多美食。而且他們必須努力工作去收集和烹調,當他們在埃及的時候,卻能夠『不費分毫』地享用那些不同的菜肴。在出埃及記十六章一至廿一節,同樣述及這事件的片斷,也有一段關于鵪鶉的記載,如十一章卅一至卅五節中所述,有一段關于鵪鶉的記載。在那一段經文中說『全會眾』都悲嘆和埋怨缺乏食物,直到耶和華賜下每日的『天上的糧食』(4節),這些食物他們在地上找到,形狀好象『白霜的小圓物』。然而在這裡,它只說明是一直在那裡。在出埃及記嗎哪是在沒有食物時,作為供應食物的神跡的一部分;而在這裡,需要神跡是問題的一部分。在那裡,『鵪鶉』是神跡的另一部分;在這裡全部都作出神奇的供應。

但是這個『嗎哪』是甚么呢?是面包嗎?這一段經文沒有記載,出埃及記的那一段也沒有,在那裡『面包』簡單地意味 『食物』。大多數的學者同意,它事實上是一種像樹膠(gum-like)的物質,是從稱為檉柳屬的虫癭的果汁中得來的。在晚上的時候,這種果汁產生出來;白天則落在地上,並在朝陽照射下融化。貝多因人今天仍然把它放進面包中,當作一種果醬。這種物質的名稱在阿拉伯文是『嗎恩』("mann"),因此在希伯來文稱為『嗎哪』("manna")。這一點更因 他們是在早晨帶 露水時收集它的事實所証實。在出埃及記十六章十五節中,這個名字有一種更加希奇的表達。以色列人在第一次看見它時問道︰『這是甚么?』這句話的希伯來文是"man hu",故聯想到類似的聲音的名稱是"manna"(嗎哪)。

標準修訂本翻譯第六節有一點誤導,所埋怨的不是他們由于飢餓而 弱(『我們的力量枯竭了』),而是『沒有一樣東西去引起我們的胃口』。(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我們的心血枯竭了』,和標準修訂本相似。)換句話說,他們過 的曠野生活,並沒有所熟悉的奢侈品,而且厭倦于需要不斷地吃這種雖有營養但悶人的食物。

這是上帝統治的方式︰要成就大事和輝煌奇妙的作為,在大到不可理解的尺度下行至大的神跡;而且也要藉 的創造,為 的子民安排一切有規律和同樣奇妙的工作,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照顧 的百姓──例如正當我們需要時,在一封信裡收到一個信息或者接聽到一個電話,或者有人來訪;正當我們需要改變走向另一個方向時,恰巧遇到某人;在聆聽一篇講道時,其余的會眾還在思想其他事情,我們卻聽到一句有益的話;甚至是我們想當然所接受的每日糧食和安全。這一切都是上帝向我們顯示 供應照顧周全的神跡。所以在這曠野裡,在荒蕪的土地上,上帝賜給 的百姓食物,也賜下我們經常忽視的每日食水︰『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 降下。』(9節)

摩西認罪(Ⅰ)(十一10-15)

(一)

這是關于摩西的生活的重要的一小段落。正如在上一段曾經說過的,舊約從來不忌諱地顯露它的英雄充滿 人性。在這一段不愉快和以色列人抱怨的經文中,摩西也表露出不滿。當經文裡說︰『摩西就不喜悅』,它意味 正是那樣。這不是一段安靜、謙虛、憑信心禱告,相信耶和華完全實現 的應許的時間。這裡一點都沒有因為耶和華委任他,給他有服事 的特權,而使他有心懷感謝的 象。相反,在這段時期摩西自認上帝給他負的責任太重,並抱怨上帝對他的要求過高了。

所以有一個問題必須要問︰在這一點上,摩西和以色列百姓之間有甚么區別呢?或者更為尖銳地問︰摩西和暴民之間有何不同呢?當然他對上帝的認識,遠遠超過其他的人;當然他所有異象,其他人只能猜到或者看見一部分;當然上帝自己已經呼召他作為 的人;當然他所承受的壓力,遠超過其他人所能理解。但是上帝賜的越多, 的期望也越大。摩西得到上帝的恩賜使他能夠成為神人。也許在上帝的計畫中總是委派 的權柄到某一限度(見本章后一段)。然而,摩西的反應卻非順從和感激。所以在這一點上,他和其他人是沒有分別的;摩西總是以色列的子民之一。

(二)

簡言之,摩西嘗試在耶和華面前為自己辯護。他認為自己在上帝面前軟弱不足的洞見是正確的──他不能去為耶和華的百姓肩負責任。他對這個責任有很強的反應,並且同時感到在『耶和華的怒氣』之前無助,因為『耶和華的怒氣』正對 百姓『發作』,因為他們不知感激,缺乏信靠,沒有向他們的呼召委身, 的怒氣向 百姓發作。這裡我們看見回應責任經常出現的那種典型的人性反應。當摩西感到他不能應付他的家庭和作丈夫的需要時,他憂慮和焦急得像一位父親──然而他也沒有以一種正確的心靈去轉向那位真正的父親,盡管以色列的父親正在等候 當他們要求時,賜給他們所需要的禮物。忘記了他自己在民數記十章廿九節宣告的偉大的確信,摩西反而責備耶和華要傷害他︰『 為何苦待仆人?』請看摩西多么像我們﹗在出埃及之前,他也懷疑耶和華要苦待整個以色列百姓(出五22)。然后耶和華藉 出埃及,來顯示他犯的是多么大的錯誤;而不久又以另一個神跡來顯示錯處。

我們有許多人忘記藉 信靠和期待去把情況交托給耶和華,反而拖延到它們變成重擔,然后懷疑耶和華不公平,或者不真正體諒我們的情形﹗ 要在所有情況下都成為我們的天父和救主,甚至包括那些 曾經交托我們照顧的方面。

當然是耶和華而不是摩西孕育以色列,正如有一次摩西自己提醒他自己(出卅三13),而且也是 而不是摩西支持 以色列。對此在以賽亞書四十章十一節所提供的那幅美麗圖畫︰耶和華行動像一位護士(牧人)或者一位母親, 能夠把以色列抱在 的膀臂中。然后讓我們像摩西一樣,去學習認識上帝是那位肩負責任者,並且確實保証把每天的每一件事情交托 ,和求 顯明 的旨意是甚么。

耶穌是站在人和上帝之間,罪惡和神聖之間,無能和有能之間,被咒詛和蒙祝福之間,死亡和生命之間的那一位。耶穌是唯一接受委任去代表所有人性和代表上帝的一位。 在上帝面前肩負 我們所有的責任,正如先知所看到的︰『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 的肩頭上, 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九6)

摩西認罪(Ⅱ)(十一10-15)(續)

(三)

摩西懇求迅速蒙憐憫地死去,這一點值得注意。在這背景下並沒有証實可以無痛苦地死去的經文,所以不可以這樣來用。而比較可能是,他認為與其無法完成他認為上帝交給他的使命,他寧愿死去。他認識到不但他的使命,並且他的生命本身是從耶和華而來的,他要求上主藉 寬容他的過失而向他施慈愛。注意他沒有要求去取消他的使命,這是他對耶和華的信念,相信 對他的要求是完全而不變的。

作為一個人和作為上帝百姓的領袖,同樣是摩西這個人,所以他要求被殺,讓別人取代他的位置和完成上帝的使命。對于這一點,在舊約中有甚么經文記載與它相同的呢?在約伯記第三章中,約伯在痛苦的災難中甚至抱怨他的出生,而且在后悔中求死︰『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約三11)。稍遲一些,他作了一個請求︰『愿上帝把我壓碎,伸手將我剪除。』(伯六9)為甚么呢?因為他寧愿那樣,而不愿世人相信他對上帝不忠,成為一個罪人和假冒為善的,他曾經一度是別人的指導者。

在列王紀上十九章四節,先知以利亞『請求取去他的生命』,因為他曾從亞哈的妻子,王后耶洗別腐敗的統治勢力下逃命。他在為耶和華站穩立場以后可能預測會受到迫害,然而他並不保持忠誠和繼續去為耶和華的能力作見証,反而逃跑了。在悔恨中,正如他所感到的,他不愿意活 看見他的事工如自己所預期的失敗,所以他求死。有一個生動的例子可在約拿書四章三節中找到,在那裡先知乞求耶和華取去他的生命,『因為我死了比活 好』。為甚么呢?因為上帝已經成功地驅使約拿告訴在尼尼微城裡的死敵,傳述耶和華的能力和愛的好消息,以及他們需要改變他們的心思和方式。也因為約拿不愿意看見這些人得到寬恕,因為他們惡待以色列人,所以他寧愿死去。他曾信靠上帝,又曾委身于以色列民──上帝特殊的百姓,但一切卻是事與愿違。

(四)

摩西在出埃及記卅二章卅二節求死是另一種不同的情形,因為他的求死不是因為不愿活在他的百姓之中,就是那些忘恩負義、從埃及蒙拯救不久就製造金牛犢得罪耶和華該死該消滅的百姓。它也不同于摩西第一次要求上帝赦免他們所有的人,那么如果這禱告失敗的話,只有迫使他自己去死,總比長期孤獨好。

許多講章曾經講到所有這些例子,同樣,也有許多文章論到它們。因為在這些事例中,各有不同,但有一件事是特別明顯的。在每一個例子中,當事人都誤解了他們的責任和在上帝之下的特權,為了除去羞恥或者責備,他們寧愿求死。西門彼得誤解上帝對耶穌的計畫,導致他受到責備(太十六13-23)。世上再沒有比去靜心聆聽上帝,得到正確的信息,更重要的工作了。

最后,必須注意摩西稱呼他自己為耶和華的『仆人』(11節)。我們很容易視摩西為上帝偉大的律法傳遞者、或者先知、或者審判官、或者代言人,然而當上帝自己向摩西的繼承人約書亞講到摩西時, 說︰『我的仆人摩西死了』(書一2)。摩西是上帝的仆人這個事實,在約書亞記開頭一章強調了五次(一1,2,7,13,15節),而新約總結他的一生和他的事奉,說︰『摩西為仆人在上帝的全家誠然盡忠』(來三5)。這也是上帝向我們的要求︰無論情形怎樣,也無論是大事或小事,都要在我們的事奉中忠心。如果摩西是那樣與我們相像,這意味 ,我們也很像他。也許不是去領導上帝的百姓,也許不用領導任何東西,但是要作為上帝的仆人,應該忠心地達成 向我們提出的要求。

在耶穌裡我們能夠成為主的仆人,在 的應許之地安息。甚至是這位偉大的仆人摩西都曾不順從,因此只能遠遠觀望應許之地。只有當他與耶穌同在時,才能在應許之地服事耶和華(太十七1-3)。

靈感運動(十一16-25)

(一)

對于摩西的懇求,耶和華的回答是指示他去選擇百姓中的七十位長老,把他們聚集在會幕裡。這些人是誰呢?明顯地,他們顯然是已經蒙上帝呼召在營中占有權威的地位,而不是首次被召集去作這種服務。也許最好是把他看作為營中的『監督』。或者如某些人所指出的,把他們當作是『秘書』或者『文士』?在這種情況下也許把它譯作『較小的官吏』是正確的。無論那一種方式,他們在百姓中間提供了某種權力的架構和系統,去照顧他們每日的需要。同樣的也許他們扮演 使徒行傳六章一至六節中,『七位有好名聲的人』的角色。耶穌差派『七十人』到城市和村莊傳道,帶有 的權柄去宣講和服事(路十1-10),也許內心想到的就是這些事情。

然后這些人曾經被上帝裝備來承擔這種即將來到的使命。耶和華說 『要降臨』,去與摩西談論關于這種新形勢,並且執行那些需要作的工作。這是十節記載上帝說 將『降臨』在地上顯明 自己的經文之一,而 在地上顯明 自己,暗示發生在這裡的是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對于上帝的百姓,長老的任命是極其重要的,並且如果上帝是在后面掌管 ,對任何會眾的屬靈生命是極具振奮作用的。

一方面摩西要求耶和華解除他的重擔,但耶和華卻以另一方式動工。 興起更多人和摩西一起服事。即使當上帝為我們承擔去做某些事時, 經常──並非一成不變地──使用其他人去完成。上帝喜愛使用人們,而 的百姓不但要開放和準備好被使用,而且也要開放和準備好看見上帝使用別人,或者聽見 藉 別人說話。更進一步,耶和華說 『也要把降于摩西身上的靈』在他們受膏時分賜他們。換句話說,不需要更多地傾注上帝的靈,因為上帝的靈已經足夠去做所要求的。所需要的只是重新分配權柄。這個動詞的根本意思是『參與,分享』,而這裡它的意思是從一個火堆中分出某些東西用于其他地方,這是一種形式的分享。它不是一種競爭,而是共享共有(communion)。這的確是一個專對教會而言的詞。我們需要明白各樣事工只依靠專職傳道或者牧師是錯誤的。教會只能由牧師和會友共同分擔傳道的工作和分享恩賜,鼓勵個人都在參與事奉的情況下成長。

(二)

我們也要注意這個靈是被上帝『降予』百姓身上。這項行動不是來自有關的百姓之中;它不是主觀的,而僅僅說一個人被這個靈充滿的主觀標準,並不証明它是由百姓作主的。這是舊約的見解,另外一個著名的例子可以在列王紀下二章十五節中找到,在先知與后輩先知進行繼承禮儀時,會這樣說︰『那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了以利沙。』上帝的靈幾乎是有形的和可見的, 是那樣真實和有力量。新約最后當然顯示聖靈的確是有位格的,不可以被任何人所控製或者屬于誰。 以上帝完全的自由而行動(約三8)。

摩西一直懷疑耶和華隨意行事的能力。所以他向上帝說話時強調 的代名詞稱︰『而 曾經說……』所有一切都歸于耶和華,雖然有點難以置信,但這一切的確全屬于 。上帝雄辯道︰ 是否沒有能力去成事?當然含意是耶和華能夠辦得到。 所說的將要發生, 的話『卻要成就』(賽五十五11)。

幕景布置妥當,摩西聚集了長老們。耶和華在雲彩中降臨,這個雲彩成為他們的指導和 與他們同在的保証。注意上帝只對摩西講話,所以他仍然是 特別揀選的一位(見民十二8)。這是一種摩西分享的靈被分配出來的情形,而並非上帝不愿給予更多;並且也表示摩西在一定意義上仍是上帝的『中間人』。 向摩西說話,而摩西把信息傳下去; 也從摩西身上取得 的靈,並且傳下去。在這個靈的影響下,這七十個人『說預言』。這個動詞暗示類似瘋狂、精神恍惚的行為和在他人意志控製下的話語──這包括來自上帝的靈或其他情況。掃羅也曾經歷這種情況,例如撒母耳記上十章十一節和十九章廿三節;而如果列王紀下九章四至十一節這一段被適當的理解,這種結束就有點不合常規,因為先知在那裡被說成是『瘋狂的家伙』。

然而更為積極地,當這個靈降在百姓身上, 將分賜各種恩賜和權威的事奉︰(甲)最高才能的工匠(出卅一3);(乙)軍事的技巧(士六34,十一29,十三25);(丙)先知的宣告(這裡,賽六十一1);(丁)夢的解釋(創四十一38)。這個靈的來到,換句話說,就是使一個人有能力去做上帝心目中要他做的事。這樣的人有能力去禱告,使上帝的神跡顯現出來。

如果我們讓上帝在我們身上有這樣的機會,並且等候 傾倒 的靈在我們身上,那時我們所接受的恩賜,將使上帝能夠用我們去投入 的事奉。

伊利達和米達,約書亞和摩西(十一26-30)

(一)

在所有這些活動和改變當中,也在營的當中,出現了兩個人,這一幕是在舊約中最出名的段落之一。這兩個人沒有按上帝所命與摩西和亞倫出營到帳幕中,原因沒有指明。他們是誰呢?『伊利達』,這個名字與上帝所愛的或者上帝所喜歡的;而『米達』,這個名字與『所愛的』或者『抽簽』的詞根有某些關系。

約書亞被描寫為摩西所『揀選的人』之一,這的確是一項殊榮。他又被稱為『摩西的幫手』。在約書亞記一章一節中,同樣的名稱也用于描寫他是摩西的『幫手』,並且舊約聖經用心良苦地顯示除了約書亞以外,再沒有人更有資格作為摩西的繼承人。在現代希伯來文中,這個名稱,或者與它有聯系的動詞,在商業、交易等場合中公開被使用;但是在古代的希伯來文中,它們只用于聖所中服事耶和華的百姓。它們普遍地出現于民數記中(一50,三6,31,四12,八26,這裡,十八2)。但是要作為一個『被揀選的人』是十分特殊的。約書亞將隨時隨地陪伴 摩西。

(二)

所以,到了第廿九節,這是舊約經節中突出的一節。摩西希望全以色列人都是『先知』,不單單他自己和被上帝不久前呼召的七十個人。先知是經常激動而夸張地表現自己;但是先知的受命並不須要經常處于苦修僧般的狀態。先知要認識時代的信號,並且引領屬靈的、道德的以及政治的方向,甚至每每要提出指定的方向。有時候他們預告事情即將發生,雖然他們多數向人們提點有關上帝的特性和計畫,而非表示他們只有純粹預告將來的能力──我們必須記得這類人經常可能是做先知(申十三1-5)。綜合來說,先知最好的描寫,是他或者她是直接地、迅速地、忠誠地替上帝講話的人。這可以在典型的先知的呼召中清楚看到,例如以賽亞書六章八至九節;耶利米書一章七節;以西結書二章三至四節;三章十至十一節;阿摩司書七章十四至十五節;哈該書一章十三節。最戲劇性的呼召可見于摩西和之后他的兄弟亞倫作為他在法老面前的發言人的呼召。大膽地說,亞倫要正好複述摩西的話,而摩西事實上正好重複上帝的話︰『他將要成為你的口,而你將好象他的上帝』(出四10-16;也參見出七1)。

所以摩西有力地說,他喜歡所有以色列百姓,都公開向 上帝,清潔而清楚地接受任何從 而來的信息,而且當他們接受傳給他們的這些信息時,能順從 (比較林前十一23)。這樣他們將真正是『萬國之光』(賽四十二6,譯注︰中文和合本譯作『外邦人的光』)。這是耶和華對 百姓的旨意,而所有跟隨耶穌基督的人都要去聆聽和傳遞下去。在教會中某些人一直被呼召去作公眾的先知的職位,但是所有的信徒都是先知,無論是男的或是女的。遠在耶穌來臨之前,摩西就這樣要求。他因為約書亞的驚慌而申斥他,盡管約書亞可能是嘗試去保護摩西的地位和權威。

不完全清楚的是,為甚么約書亞因為『嫉妒』或『熱心』而受責備。這是一個令人困擾的詞。例如,在民數記廿五章十一節,欽定本是后者,而標準修訂本是前者。而其他各種英文譯本也與此處不同。希伯來文詞根的意思是『去促成』("to get worked up"),所以在上下文中可以傳達變成兩種英語辭匯所表示的態度之任何一種。可能在這裡它的意思是摩西不要約書亞為 保護他的地位,而妄用上帝的自由,去選擇和使用 所要的人。太多的社會上的領袖,甚至是在教會這個家庭裡,都過分保護他們的地位。沒有東西可以製止社會上一種現象的滋長,即一位領袖,把所有的責任、知識和異象都集中于自己身上。領袖必須經常設法協助耶和華把他的社會創造成一個『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也就是所有的人都彼此服事,並且服事全世界。

好事太多?(十一31-35)

(一)

在舊約中有幾樣媒體為耶和華執行旨意時所使用。其中之一是『風』, 經常差派暴風去救 的百姓,或者讓他們學習一樣教訓(創八1;出十13,19,十四21;詩一○四4,一四八8;拿一4)。本段描述藉 風帶來許多鵪鶉而標志 上帝神跡的開始。這當然是上帝具創意和活躍的標志,有別于所有其他的,使 並且惟有 自己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從無創造出有來。所以真的甚至是風,都是神跡的一部分,它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風』。上帝如常地使用自然的物體或者事件,去顯示 的掌管和照顧。上帝行動的神跡,是它們在正確的時間、正確地點的正確行為。而上帝給予先知恩賜的神跡,是在正確的時間及正確地點說正確的話。它可能是令人驚訝的對遙遠將來的預示,或者一種對現行的政治事件的深奧的分析;它可能含有童女生子之意,或者 集一 海鳥進入曠野。

這種鳥是『鵪鶉』,而聖經這個名稱還一直用于現代的埃及詞匯中。它們在春天大批飛越過東地中海海岸,在早秋向南折回,而在兩次飛行中,貝多因人和漁夫很容易就用網捉住它們。對于以色列百姓而言,這個神跡是,上帝說 要賜下肉,就賜下了肉──極大量的。它們以『一日的路程』圍繞 營,而這個短詞曾被建議為是一個成語,相等于我們的短語『拋一石之距離』。大多數英譯本的翻譯提出它們向四圍覆蓋在地面三尺之深,但是這段經文更可能是它們飛離地面約三尺高的意思,所以容易捕捉。

好的肉食,又是新鮮的,上帝的供應充足。在十八至廿三節中記載一個月作為指定的消耗期,而這裡說肉還在他們口中吃 ,審判就來到了。『在它被消耗之前』這個短語(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尚未嚼爛』)應被翻譯成更清楚的意義『在它用盡之前』。百姓立即收集它們,每一個人至少也有『十賀梅珥』,一位評論家說︰這真是名副其實的『飽食終日』。可以推測百姓把它們在太陽下『鋪平』晒干和漂白(比較耶八2)。

(二)

那么為甚么某些人死呢?注釋家以古老的百年聖經(old Century Bible)說,這種事例的理由很簡單,它是『吃得太多了』,他們不斷地爭論說,這是一種暴食的結果。但是經文說,它是『一次非常大的瘟疫』(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最重的災殃』)。很多人推測,這是因為他們貪心、吃了未煮熟的肉而感染一些甚么,還是肉裡沾有病菌或寄生虫。但這都是推測。某些人相信這個問題是,在曠野飲食不平衡因而導致身體的虧損,降低了對疾病的抵抗力。對這種疾病他們無論如何都是外行的。不管那一種解釋,他們的『渴望』(4節)導致他們的死亡。這個詞『渴望』可以用在積極方面(例如詩十17,賽廿六8)或者消極方面(例如詩十3和本處),意思是對某些東西耗盡感情。在這種情況下,它要去做與在埃及為奴的古舊生活有關的事。詩人的判斷是,耶和華使他們短暫欠遠見的欲望得以滿足,藉此而懲罰他們。

一些屬靈國度方面的特質,藉耶穌批判當時的宗教偽善者時表達出來,這些偽善者認為外界對他們敬虔的認同,和他們的宗教熱誠同樣重要。耶穌說如果要得到上帝的『報償』,我們必須默然無聲地和不被人看見地做每一件事情。除此以外做任何事情將不能得到『報償』,耶穌還說這樣的人『已經得到他們的賞賜』(太六1-8,特別是2,5,16節)。這是甚么意思呢?意思是他們膚淺的欲望得到了滿足,就是得到了注意和尊重。然而,雖然他們得到了所想要的,他們的靈命就被扼殺了。沒有與上帝溝通,沒有尋求上帝,接 的就是死亡。

這件不幸事件發生的地點得了一個適當的名稱(『貪欲之人的墳墓』),而百姓移向那個地方的名字(哈洗錄),帶有定居的家或生根的地區等詞的意思。給人的印象是已經得 了教訓,一個醫治的過程已經開始。這是唯一的一次用『旅行』(journeyed)這個動詞于民營出發以后(譯者注︰中文和合本譯作『走』),它與第卅一節耶和華差派風時所用的動詞相同(譯注︰那裡中文和合本譯作『旅程』)。 運用風和人兩者,根據 的旨意,並且用這些去完成 的計畫。但不幸的是學習和醫治的時間太過長了。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