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四章

【書四18】祭司在河底,直等到神的百姓都過了河,才能出來。國度還沒有進來,我們不能出死。但終有約書亞吩咐說︰『從約但河裡上來』。我們得勝的約書亞,必要叫我們從水裡上來。這是國度起始的時候。


立石的意義(四1-五1)

我們並沒有停下來考慮過約但河的第一部分記錄中,存在 任何緊張狀態,但在此章的緊張情形卻不容放過。由以色列十二支派代表帶過河的十二塊石頭,經常成為主題。有一處的記載是他們取自東岸,立在約但河中;另一處卻說是取自約但河,立在西邊。每一處記載都有權威性的解釋。有些讀者或會認為如果譯文和諧一致會很精采動人,甚至認為這些有記念性的石頭,是分別在兩個階段,由東邊搬到西邊,立在河中經過一段時間。但這種意見顯然因兩處經文有不同的記載而被排除了。前一處經文是第九節說,河中的石頭『直到今日止還在那裡』;后一處是第二十節說︰『從約但河中取來的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吉甲這個名詞可能是指『石堆』。(編者注︰中文和合本關于這兩種不同記載是清楚的,但英文則有些含糊,故作者作此解釋。)

無論我們是否有宗教信仰,我們對于彼此互異的忍受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很樂意接受多元化信仰,有的卻是主觀很強,認為真理的存在是直進式的。這一類的人對于約書亞四章的說法感到難以接受。無論我們是否接受,也不論讀者是猶太教徒或基督徒,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自由派和保守派,或者屬靈派和惟物派,對同一聖經事實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些聖經學者爭論 聖經裡存在 高度分歧甚至相反的記載。這至少是說明這種情況的好例子。

本章裡我們有了十二塊紀念性石頭的基本傳統,也有了一個基本信念,即是使他們的記念代代保留下去。但是有關石頭來源和立石頭的地點,說法則不相同。惟一共通點是石頭與約但河暫時性的干涸有關。它是紀念性的重要實例,也是帶 神秘性的法定宗教紀念日。

猶太傳統特別重視代代相傳的全國性紀念日,這種作風可溯源于申命記裡的傳統。書裡集中了有關訓、學習和指導等字眼的運用。上帝教訓摩西;摩西教訓以色列人,聽見摩西教訓的以色列人教訓他們的下一代。這種做法清楚的表達在以下經文中︰

『日后你的兒子問你說︰「耶和華我們上帝吩咐你們的這些法度、律例、典章是甚么意思呢?」你就告訴你的兒子說︰「我們在埃及作過法老的奴仆,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申六20-21)

出埃及記(十二26-27;十三14-15)用同樣的指示,去回答熟悉的逾越節崇拜中,男孩子所提的問題︰『為甚么有這些定例?』『為甚么守逾越節?』『為甚么要贖回長子?』以及這裡的『十二塊石頭是甚么意思?』

我們當然也會懷疑,為甚么會有兩個關于十二塊石頭的故事?約書亞記的后部或能對此提供線索。以下我們將根據第廿二章的記載,以及為了築壇幾乎引致內戰的傷心事件作詳盡的處理(該座祭壇也靠近約但河)。廿二章廿四至廿八節預見到日后河兩邊的子孫對同一祭壇得出不同解釋的危險。

第四章所記載的十二塊石頭,已經失 ,我們未能進一步得到有關的証明,而且有關它們的事也傳說紛雲。我們只希望這些不同說法不致于引起互相攻擊。既然聖經中存在 這些彼此矛盾的說法,那就需要我們去好好研究了。(編者注︰中文聖經無此矛盾。)

如果人們喜歡去回憶,差別很大的過去比較容易並存;現在的互相爭競則難以共存。但是對于那些目前處境完全由他們已往的經歷去決定的人來說,最危險的歷史報導是彼此間有抵觸的一類。

最后一點︰帶以色列人過約但河並不需要有河水停住的奇跡出現,但這件事具有戰略上的意義。喇合已經對探子說過,耶利哥的居民聽聞了他們逃出埃及的經過,以及約但河東二王的遭遇,就都害怕起來。現在第五章一節告訴我們,河水干涸,令約但河西和靠海的亞摩利人和迦南人的諸王聽了為之喪膽。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