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廿二章

計劃完成──后備軍被遣回(廿一43-廿二6)

(一)

這裡關于成功的完成使命是絕不含糊的。以色列的祖先已獲準取得迦南,上帝把應許之地交給他們了。以色列人不僅享有該土地主權,且實際地安居下來。這是軍事上的完全勝利。上帝特別給予保証。

但是情況與我們所熟悉的不同,現代以色列每戰必勝,卻未曾建立和平。問題不是在乎一個可行的『要塞以色列』。他們相信是上帝使他們『四境平安』(廿一44)。要塞可以撤掉防 的設備,軍隊可被遣回家,刀劍可改鑄為 具,矛可改為鐮刀。『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廿一45)。所羅門在耶路撒冷新殿奉獻禮中冗長禱文的結尾部分,也說了同樣的話(王上八56)。

現在我們來研究上帝的『平安』這個主題與約書亞記一章十五節的連系。在本注釋書后部的路得記裡,同一個希伯來字被譯成『安身之處』(一9與三1。編按︰英文譯作『家』);而這個翻譯也適用于這裡。他們的主賜給他們一個安身之處,更貼切的說,是帶他們回到上帝應許賜給以色列的家。這種回到應許之地的家的渴望,一直以來都成為古代與現代猶太民族主義的主要目標。惟有在那塊土地上,上帝的子民才得以真正的生活下去。相反,許多基督教的傳統,傾向于采用俗世方式接待被疏遠及無家可歸的人,或以此方式為世界上無家可歸及離 者服務,希望上帝所應許的平安帶來更充實的生命。許多詩歌,如黑人的聖歌,所指的過約但河返回家去就有此含意。在這些詩歌裡的約但河,混合 強勁的死河流水,這死河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越過的。

(二)

約書亞用一篇正式且強調他的權威的演講去遣散他的外約但的幫手。他們遵照摩西的一切指示︰參與戰事一直到最后。在戰爭進行中,他們全都遵照約書亞的指示去做,他們對于現在安住在約但河西以色列心臟地區的弟兄忠心耿耿,不下于謹守耶和華他們上帝的命令(廿二3)。摩西──我──上帝︰約書亞用此談話方式去宣示權柄,我們這才明白為甚么猶太傳統將此書卷列為前先知書的第一卷。

第四與五節希伯來文用詞很有趣。標準修訂本譯為『回家』,希伯來文的字面意思是『回你們的帳棚』。舊約聖經的帳棚與一個人在移動中或備戰中或在大節期中相關聯。要擺脫這些慣例有時候不容易。當所羅門奉獻新殿時,他由從各國各地來的一大 以色列人協助,經過了八天節期︰『第八日王遣散眾民,他們都為王祝福,因見耶和華向他仆人大 和他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樂,各歸各家去了(這裡譯為家與標準修訂本相同)』(王上八66)。耶羅波安與以色列眾民使用人所共知的話語,回答恃勢凌人的羅波安王︰『我們與大 有甚么分兒呢﹗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罷﹗大 家阿,自己顧自己罷﹗于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裡去了』(王上十二16)。在面對何烈山的曠野,上帝向以色列民傳授十誡,為了避免再次面對上帝而招致死亡,摩西負起中間人的角色,要以色列人回帳棚去(申五30)。希伯來書提及亞伯拉罕『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象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十一9)。

帳棚意味 暫時性、非長久且不安定。筆者在此見到外約但的人,要等到使命完成了才可回到自己的帳棚和家人那裡,與那些在約但河西安定下來的兄弟們絕不相同。標準修訂本對此加以掩飾、稱帳棚為『家』。比較公平地說,約書亞記一章十五節和申命記三章三十節都提及過約但河的人得到『平安』,但這裡有不同之處,以下另一詞語可以証實。

約書亞記廿二章四節的英文譯作'possession'是來自一個不同的希臘字含有『所得的』意思(見廿一41)。在聖經中這個出現于約書亞記的新詞沒有不同的意思。不同之處是,它指明非你原來所有,卻是真正屬于你的。創世記廿三章四節亞伯拉罕購買墓地安葬妻子,及卅四章十節哈抹給雅各做生意、結親及置產業的土地,二者都是很好的例子。

約書亞小心用詞,來強調約但河以東的人是回到次等的地方──以住在獲得的財產的帳棚裡,而不是平安地住在應許之地。他的談話內容的第三點將在下一段介紹。

祭壇作為証據(廿二7-34)

(一)

約但河東的支派轉回河東時,約書亞為他們祝福。他依照幾乎是一向的慣例強調他們的成就,祝他們幸運︰

『你們帶許多財物、許多牲畜和金、銀、銅、鐵,並許多衣服回你們的帳棚去,要將你們從仇敵奪來的物與你們眾弟兄同分。』(8節)

但在此之前,他用一節經文將申命記的內容作了更典型的勸勉︰

『只要切切的謹慎遵行耶和華仆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誡命律法,愛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行他一切的道,守他的誡命,專靠他,盡心盡性事奉他。』(5節)

類似表達的段落可在申命記十一章廿二節找到。第一段經文說,忠于上帝會令以色列奪取比它更大、更強國家的土地。第二段總結申命記廿七至三十章的祝福與咒詛,死亡與生命二者之間的選擇,我們知道惟有上帝的愛能帶來生命︰而那意味 長住在所賜的土地上。

我們必須留意,在本章五節描述的情感上與事實上的表達,二者互相加強。從小心遵守誡命與律法,即每條誡命與全部律法做開始。那是愛上帝的意義。但同樣的,愛心比謹守禮儀更有意義。雖然如此,強烈的愛並不僅僅是情緒和熱情,它需要學習和適應。以色列人,正如何西阿與耶利米所說的,與上帝經過了沙漠蜜月期之后,現在被帶進新居了。他必須學習『走他的一切道路』──愛者必須學習所愛之人的一切。其中有一部分是相當直截了當的──遵守他的誡命。但在整個目錄中最特出及最重要的是下面的一句──緊跟 他,其中有感情的依附和忠心不移之意念。我們在本注釋書的最后部分,會讀到俄珥巴與婆婆親嘴告別時,路得卻舍不得拿俄米的另一種對照。

愛和忠心是不夠的。類似的字眼也用來描述所羅門王的衰落;

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亞捫女子、以東女子、西頓女子、赫人女子。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他們往來相通,因為他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他們的神。』所羅門卻戀愛這些女子。(王上十一1-2)

經文在表達上進入高潮,將實際行動與情感完全混合,即是整個自我對上帝的專心一意服從──『盡心盡性事奉他』。

假如他們聽從所有這一切話,他們將要得 在離開時約書亞的祝福──就是各種財物、牲畜、金銀銅鐵、衣服及從敵人奪來的財物的祝福(8節)。但是『假如』一詞,在約書亞看來是關鍵詞,在他的臨別講話中的各部分,都強調過外約但的以色列人處境的危險。正是因為他們將回到應許地以外的帳棚,更需要保持他們對上帝的忠實。他的信息中用的詞語,令我們懷疑即使綱領是摩西頒布,這個經驗是否可行,仍需要極大的勇氣。在西岸的弟兄更為躁急,一旦懷疑有人背棄信仰,他們便立刻拿起武器,大喊叛逆(廿二16)。

(二)

下面一段,我們將仔細欣賞東西兩岸弟兄們之間令人喜悅的對話。筆者在此只想引起讀者們對一個地方、一個名稱和另一個聖經故事的注意。除了在七節提及瑪拿西半個支派在巴珊得業,基列是此故事所指為兩個半支派在約但河東岸的領土(見9,13,15,32節)。故事中的那個『祭壇』,人稱為『証壇』。

在創世記卅一章記述的雅各與拉班發生沖突的事,以拉班提議立約作為彼此間的証據之后結束。雅各拿一塊石塊立作柱子,又拿石頭來堆成堆。該柱子稱為『迦累得』──希伯來文是米斯巴,是山區聖地一個相當普通的名稱。石堆這一詞,也是地理上的雙關語,因為希伯來文的石堆與証壇都有兩個字母,四個字母湊化一起,就是『基列』。

拉班用以下縈繞于心的話語對 這兩塊石碑求上帝幫助︰

『我們彼此離別以后,愿耶和華在你我中間鑒察。你若苦待我的女兒,又在我的女兒以外另娶妻,雖沒有人知道,卻有上帝在你我中間作見証。』(創卅一49-59)

這些石塊也用來做界標,將以色列人雅各和亞蘭人拉班分了界。

約書亞記廿二章既是談邊界的事,也是關于石頭的無聲見証。故事在結尾部分將基列的名字與『証壇』作雙關語使用。有關以色列人安居此地的情形,及他們的列祖踏進應許地的活動,以創世記作為一邊,約書亞記和士師記作為另一邊,彼此之間有許多呼應。

知道,也讓以色列人知道(廿二7-34)(續)

在祭壇的故事中有許多幽默。它有許多類似家庭糾紛中的典型因素,這類故事幾乎是在提供一種東方作買賣的諷刺畫──或筆者認為是國際外交手腕?對話應該由兩個人大聲朗讀,甚至加上夸張的動作。

東岸的人到達靠近約但河一帶,便築了一座城,不是小型複製品而是一座又大又壯觀的祭壇(廿二10)。這行動立刻引起西岸的的喧擾,使全體會眾到示羅集合準備進軍。幸而他們先派出代表團由祭司的兒子率領。始終發現這只是宗教事件。他們沒有追問東岸的人做甚么或這樣做的目的。這一切他們不去查問便以為已知道。不過無論如何,他們是代表『耶和華全會眾』說話的。

『你們今日轉去不跟從耶和華,干犯以色列的上帝,為自己築一座壇,悖逆了耶和華,這犯的是甚么罪呢?』(書廿二16)

西岸的人宣稱是代表全以色列人說話,大叫『干犯以色列的上帝』(七16),且引用拜毗珥(民25)及亞干犯罪的(書7)先例。當他們說︰『你們今日既悖逆耶和華,明日他必向以色列全會眾發怒』,東岸的人一定懷疑到底自己是不是以色列全會眾的一分子。西岸以色列人隱而不露的假定,我們已經在約書亞嚴肅的臨別講辭中,在十九節透露出來︰

『你們所得為業之地若嫌不潔淨,就可以過到耶和華之地,就是耶和華的帳幕所住之地,在我們中間得地業;只是不可悖逆耶和華,也不可得罪我們,在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壇以外為自己築壇。』

他們認定對方的立場錯誤,所做的也絕不會正確。

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表示 枉的說︰『你們憑甚么假定我們築壇是為了獻祭?我們當然同意那樣做是背信。若我們有悖逆的意思或是干犯耶和華……愿耶和華親自討我們的罪……。』我們作為讀者應該判定他們為無辜。抗議一間有敵意的大使館而召集軍隊,常是不盡不實的。東岸人在談話的結束部分,也表達了他們真正恐懼︰『恐怕日后你們的子孫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有何關涉呢?因為耶和華把約但河定為我們和你們……的交界……。就使我們的子孫不再敬畏耶和華。我們為自己築一座壇只為表示忠心,絕沒有悖逆之意。』

說『我們的是適當的祭壇,你們有變節的危險』,『我們要保留我們的祭壇,但不使用』,或『假如你不用這祭壇,我們是不會將它拆掉的』,這些話表示仁慈的妥協交易正在達成。

有祭壇而不獻祭是表示妥協的有趣象征。有屠宰場而沒有屠宰也是一樣。這種做法維持了多久?這是個穩定的妥協嗎?歷史上沒有絕對肯定的。可能只是一個傳聞,又如果這傳聞是反映一個歷史性局面,可能很久以后它與猶太人被擄時所反映的發生沖突。自從那以后的許多時期──尤其是現代──猶太教裡仍存 很大的爭執︰有些人認為無論在甚么地方都可以保持猶太人的身分;有些人則認為惟有住在以色列才能做個真正的猶太人。

更顯著的是,我們知道當耶路撒冷淪陷在巴比倫人手裡以后,一些逃亡埃及的猶太人在尼羅河的一個島上有他們自己的殿,對他們來說這殿是清楚可以接納的。但在耶路撒冷,這 人被視為異教徒。

如果承認別人也有權利,則我們會覺得擁有的權利並非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絕對,那么一個棄置的祭壇倒可成為雙方妥協的有用標志。這正是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所需要的妥協。有祭壇而不獻祭可能是有主權不必加以維護,擁有土地權而不需要軍隊的好標志。位于兩岸及加薩,一個廢除了武裝的國家,是不是今日的整個以色列國可以同意的不獻祭的祭壇?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這個故事只是一幅漫畫或是一件東方廉價品,與西方的文化無關,那我們就太過于防范了。我們無論是強調『重生』的基督徒,經過會督堅証的基督徒,受聖靈所充滿的基督徒,彼得的承繼者領導下的羅馬基督徒,一有機會,就要為『上帝的全會眾發言』;而實際上基督徒彼此間的沖突,加上表現各自的勢力,使歷史顯得雜亂。我們都需要培植一個象征性的不作為獻祭用的祭壇。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