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一章

【書一2】「我賜給以色列人的地...」(直譯)。

這裡神所說的「賜給」是現在式。並不是神將要作的事,乃是神就在此刻要作的。信心求神現在,神就現在賜給。神今天就要工作。許多時候我們在神面前等候一件東西,盼望一件東西,尋求一件東西,卻沒有相信。這不過是我們的盼望,不過是我們的需要,這並不是我們的信心。我們有沒有現在式的信心呢?─《荒漠甘泉》宣信


【書一2~3】在以色列人未過約旦河之先,神說已把迦南地賜給他們了,只要抓住神的話過約旦河去得地就是了,這就是用信心去得著在基督裡的一切屬靈的福氣(弗一3)。過約旦河是過信心的關,然后遇著一城,爭戰得著一城,這是走信心的道路,憑神的話領取一城再一城。


約書亞記

摩西死后約書亞任統帥(一1-6)

約書亞記開頭一段的主旨是在起連貫作用,而這作用是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報導領導權順利地由摩西遞交約書亞,另一方面描述約書記怎樣毫無困難地接續了申命記的報導。

(一)

開頭的這一段並不是故事的全部,但強調了約書亞與摩西在上帝面前完全平等。留意第五節︰『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新的紀元即將開始,以色列人的新旅程正在展開。摩西是在應許之地以外,屬于承受應許之地以前的時代;約書亞負責占領與分配應許地,地位與摩西相等。『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約書亞是現任統帥,與當日摩西的地位不分軒輊,完全相同,但他不重蹈摩西的失敗。摩西因失卻信心,死在應許之地以外,但他仍然是可敬的『耶和華的仆人』。

約書亞的承繼在這裡用使者(Minister,中文和合本譯作『幫手』)去形容他的職位。『幫手』的希伯來文是Sharet,在聖經裡用于兩個不同的場合。(甲)常用于有關祭司在聖所,特別是在祭壇邊的事奉。(乙)在小部份但重要的經文裡,Sharet是形容特殊的個人,尤其是關系親密的侍者或服務人員。暗嫩的侍者在暗嫩玷辱了他瑪之后,把他瑪趕出去(撒上十三章),這是屬于皇宮裡的侍者;還有為了侍候年紀老邁的大 ,而使書念的童女亞比煞去陪伴他(王上一章)。或許與約書亞記一章的情況更類似的,是約瑟出任埃及宰相之前,首先侍候埃及護 長波提乏,后來又在監裡侍候酒政和膳長;以利沙在繼承以利亞的任務之前也侍候以利亞。

我們在此看到Sharet的兩種意義──從事聖所裡的祭司工作和親密的個人侍候──這兩方面在童子撒母耳的故事中巧妙地聯系起來。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撒上三1)。他不育的母親在懷孕之前將他獻給耶和華,他現在睡在聖所的約柜旁邊。祭司對上帝的『事奉』可能包括了上面所說的兩方面。

有了這簡短的探討之后,我們現在可以扼要地一瞥五經中的三處記載,藉以了解約書亞作摩西的幫手是怎樣的性質。(甲)在民數記十一章廿八至廿九節的記載中說,約書亞在選民中擔任 特別的角色;但是正如耶穌的門徒也擔負了特別責任一樣,這角色並無法使他避免主人的不滿。他設法保護他的主人摩西不受營裡說豫言的風氣影響,但摩西寧愿百姓都受聖靈感動說話。(乙)出埃及記有兩處記載摩西面對面與耶和華說話時,惟有約書亞陪伴在他身邊。按卅三章七至十一節的記載︰雲柱立在會幕前,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約書亞就在會幕裡。(丙)出埃及記廿四章十二至十四節記載摩西登上上帝的山,接受上帝頒賜石版時,約書亞就站在他后面,與他相距約有一碼之遠。

約書亞以仆人的身分侍候大人物,使他像約瑟與以利沙同樣的處于有利地位。溫文爾雅、真誠及善體心意的侍候偉大領袖,正是為將來承接聖職作最好的準備。

(二)

摩西很順利地將責任移交約書亞(筆者認為這不是權力的移交,因權力屬于上帝所有),正使申命記的結尾和約書亞的開頭相配合,也成為兩本經卷轉接過程的一部份。雖然申命記是我們所熟悉的摩西五經中的最后一卷,開始舊約聖經另一部分的卻是約書亞記。想知道這兩部分之間的聯系就不能不讀申命記和約書亞記了。

這兩經卷之間的聯系多且含意深厚。(甲)摩西在申命記卅四章五節已被標明為『耶和華的仆人』。(乙)申命記三章廿一至廿九節清楚的解釋了當時的背景;約書亞受命遵照他看過摩西向外約但的二國王所行的,在過了約但河看另一邊美地,卻被拒絕了,他只好從約但河外觀看了。只有由約書亞負責占領那地。(丙)在大量的介紹了申命記的主題──耶和華的教誨之后,這一個主題再次在卅一章一至八節,十四至十五節及卅三節中出現。稍后,在卅四章又一次提及。摩西只能獲準從外面眺望應許之地,約書亞卻能親自踏腳在那地上(書一3)。(他親自從一端至另一端視察作為產業之地,這樣做法可能是古代轉讓地權必有的記號。申命記十一章廿四、廿五節將耶和華對以色列的承諾向約書亞個人再次重複,即凡是他腳掌所踏之地都賜給他了。)(丁)最后,『當剛強壯膽』的勸勉,除了在約書亞記一章看到之外,申命記一至三章及卅一章也常看到。

同樣的勸勉字眼也可以從兩篇抱怨、爭執和反叛的詩篇裡找到︰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
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詩廿七13-14、參考卅一24)

從較為悲觀的一面看,『大能大力』(譯文雖各不相同,但在約書亞記一章的希伯來文則意思一樣)是以賽亞書廿八章二節用來描述上帝怎樣成為以法蓮的強而有力的摧毀者。對迦南地的居民來說,約書亞正是這樣一種摧毀工具。

摩西的教訓仍當遵守(一7-9)

『要剛強、大大壯膽。』我們在第一段的結尾,留意到耶和華對約書亞所說的話︰(甲)這些話是用來鼓勵軍隊長官,甚至可以說是用來描述上帝的代理人的;(乙)詩篇裡也出現同樣的字句,用于身陷窘境的掙扎者。軍事上和宗教上兩方面的解決辦法盡在其中。

(一)按一至六節的說法,『剛強壯膽』是軍人最重要的本質。耶和華將勉勵摩西的話再一次勉勵約書亞。摩西在申命記卅一章一至六節對以色列百姓作臨終前的勸勉,說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必引導他們過約旦河,在他們面前將那地的居民滅絕。他又下結論說︰

『耶和華必將他們交給你們,你們要照我所吩咐的一切命令待他們。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上帝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申卅一5-6)

這些勸勉的話不但切合實際,具有軍事意識,且帶 管製統轄的意味。摩西對以色列民眾說完這些話之后,便轉向他所指定的繼承者約書亞統帥說話。他說︰

『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要和這百姓一同進入耶和華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所賜之地,你也要使他們承受那地為業。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警惶。』(申卅一7-8)

這位卸任統帥在最后檢閱軍隊時發表演講,也對他的承繼者有所訓示;在本卷的開頭,耶和華加強了摩西對約書亞所說的話(一1-6)

(二)但是在這新的簡短的一段中,卻與申命記重複的談話極為不同﹗原是軍事上的決定與實際的指示,現在變為對摩西教訓或對『律法』的絕對遵守了。對于『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含義是不庸置疑的。第八節且直截了當的說明『這律法書』。摩西的話不僅是必須遵守的命令,且是必須不斷探索及討論的主題。摩西與約書亞的關系平等是不庸置疑的,他們在戰爭中相繼成為統帥是一件事實。摩西不僅是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領袖;他不僅是一個人,更是一篇信息。他的教訓永垂千古。

(三)留意聖經中一小部分附有相類似的注解的經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決定的新涵義。其中有兩段且與先知的委立有關。耶和華鼓勵以西結無論面對怎樣的反應,都要絕對遵守所受的托咐︰

『他們雖是悖逆之家,還不要怕他們的話,也不要因他們的臉色驚惶。他們或聽或不聽,你只管將我的話告訴他們;他們是極其悖逆的。』(結二6-7)

以西結書三章九節重複了同一類鼓勵。

報導耶利米的蒙召的結尾部分,甚至帶 尚武精神的字眼︰

『所以你當束腰,起來將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告訴他們,不要因他們驚惶,免得我使你在他們面前驚惶。看哪,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鐵柱、銅牆,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首領、祭司、並地上的眾民反對。他們要攻擊你,卻不能勝你,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耶一17-19)

在這些與希伯來文聖經排列次序相同的猶太傳統裡,被包括在先知行列的,就不僅是耶利米、以西結以及其他同人了。事實上,從約書亞記至列王紀下,這一段時間的先知,都被稱為『前先知』。那就難怪這段委立約書亞具決定性的最晚版本,竟與委立以西結和耶利米兩先知的說法相類似了。

與此段經文相類似的,是詩篇第一篇的前一段。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
葉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詩一1-3)

在詩篇裡,這種對上帝律法的虔守,以詩篇第一篇及最長的一一九篇最為顯著及最為值得記念。這種虔敬態度在詩篇最后面部分也可看到,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他們所遵守的『律法』,即是我們所認識的摩西五經。

因此,交托給約書亞的是略帶先知性的職責。他受命去實現詩人所顯示的意念。如果我們的任務是去推斷及對約書亞記的起草過程作結論,我們或可斷定約書亞記一章七至九節是接 一至六節之后發展而成的。實際的勉勵看來被重新推廣成為靈性上的勸告,但如果我們只到此為止,我們便會喪失一些重要的東西。

筆者的意思是可以用今日以色列最熱門的話題來形容最恰當。現在常有小部分審慎的以色列人,他們不愿意根據古代的應許或使用武力方式去收回古代的土地。對他們來說,如果以色列在本質上有所不同,那它才是真正得到解救。這一點,外人是不容參加討論的。筆者從這一點看到其中含有接在約書亞記一章一至六節后三節經文中的一些特色。回憶起一 華人面對蘇聯 兵時,揮動毛主席的紅色『語錄』,外人看來也可能覺得古怪。還有,年輕的伊朗基要派分子把高米尼的名字掛在唇邊,胸懷 伊斯蘭革命的熱情向 伊拉克的坦克直沖,在外人看來也可能不切實際。他們這樣做到底是否有所幫助?

以色列人在約書亞領導下在迦南地開始的爭斗,不單表現了尚武精神,也含有道德及宗教意義。

應許之地︰得地為業(一10-18)

(一)

經過了一段時間默想摩西的教訓之后,我們又回到這位實際的指揮官的約書亞這裡。他召集各支派的負責人,要他們警告百姓,戰斗隨時可能發生。然后,豫先運用拿破侖有關軍兵未到糧草先行的不朽名言,吩咐百姓豫備食物。

他們要在三天之內過約旦河,去得耶和華他們的上帝賜給為業之地。他們要過約但向西走,才能到達應許地。上帝不僅應許,也會真正將土地賜給他們。不論約書亞從實際度量情形如何,這個神聖的應許也不會僅是一種對土地的宗教信仰的項目。約書亞記有好幾處記述上帝很積極地參與這場驅逐現有居民之戰。他們確會擁有一塊惟有上帝能賜給他們的土地。

(二)

約書亞記第一章所談的每一件事,都是從外約但的觀點出發。應許之地仍在前頭,約但河仍待越過,以色列人也仍在東岸。第二節說約書亞和『眾百姓』過約但河,他確實將百姓視為不可分離的一個整體。但摩西自己已經例外的處理。申命記三章十二至二十節的記載,說到他應許約但河東給予兩個半支派,該地大約自死海東邊向北至加利利海之東岸。此領土之南部已在他自己領導之下。北面的部分顯然是在瑪拿西的后裔睚珥的一次成功的攻擊之后加上的。約書亞記一章記載新首領提醒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說摩西曾經與他們一同奮斗。他們可以在東部安頓,但暫時只能是他們的妻子、孩子和牲畜留下。他們中間的男人不僅要加強以色列的主要攻擊部隊,而且要實際上在他們前面過約但河。

計劃將勇士調離剛占領的地區,這聽來似乎不切實際。其不切實的程度因地理方向的突然改變而加強了。對『過約但』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沖突。首先是務實派。約書亞和他的百姓在達到目的之前要先過約但河。然而約但河兩岸並不彼此相等。對于許多曾從軍出征或者像逃難者游水奔向自由的人,和對更多的認為過約但河就等于回到家裡的人,這些人很容易體會到過河是勢在必為的。另外一種情形是在那些長住應許地之后的人中間發展起來的。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是『局外人』或者『過約但』,屬于另外一邊的人。

(三)

雖然許多英文聖經譯本的分段不同,筆者仍然認為十六至十八節清楚地說明了各支派首領們,對約書亞在十至十二節所說的話表示效忠。他們的某一些反應是依照次序的。十二至十五節這一段很可能是編者后來加進去的,作為約書亞對約但河東岸居民的『旁白』。如果確實是事后加進去,那就不難了解為甚么這段經文缺乏地理的連貫性。另一方面,這四節是有技巧地插入的──新統帥期望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對他誓死效忠。

姑不論這段有關外約但的記載是否后來加上的,它卻是一段重要的旁白,使讀者明白一件本來要等到全書結尾時才能明白的事。將應許之地看為上帝的『安息地』的主題,這主題在詩篇九十五篇的結尾有了典型的表達。

四十年之久,我厭煩那世代,說︰
『這是心裡迷糊的百姓,竟不曉得我的作為。』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
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詩九十五10-11)

另外的兩段經文或可幫助我們將這概念帶出。耶利米哀歌開便談及猶大的流亡生活︰

他住在列國中,
尋不 安息。(哀一3)

律法書申命記的末了部分也提及完全相同的情況︰

『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裡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頭的神。在那些國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腳之地。』(申廿八64-65)

上帝使他的子民在應許之地得到安息。惟有兩個半支派的人憑 摩西的權威得以在別處安息。

(四)

有關約書亞記第一章,總的還有最后幾句話要說。作為這經卷的導言,很像是申命記在一面小鏡中的反影。它以申命記末了幾章所提及的摩西之死及約書亞之承繼做為開始,進而要讀者對這本以勸勉為中心的律法書細心思想;又以申命記一至三章有關外約但的某些勝利的提示作為結束。申命記因此得以總結,其行動繼續下去。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