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再次開始他的新生活;耶和華的話第二次臨到他,邀請他把過去交托他的信息向尼尼微宣告。這一次先知順服了,雖然這裡沒有指出他接受任務時,是否帶 歡喜快樂,然而,無論如何他是最終學會了順從上帝。
當約拿經過長途的旅行,從他被大魚吐出的海濱,帶 艱巨的使命,來到了尼尼微的郊外。遠遠看到尼尼微,聖經描寫它是『極大的城,有三天的路程。』(3節)這不是指它的中心有這么大,而是指約拿的旅程的長度。尼尼微的確是一座大城市,它的四周築成的范圍廣大到八哩,在城中有很偉大的宮殿和花園。當約拿來到的時候,它真是堪稱『偉大的尼尼微』,其郊區林立 成排成行的房屋,其中住 這個城市原來的居民。正像考古學家發現其遺跡所表明,這個更大的面積(包括郊區算在內),周圍大概有六十哩(比現代的摩蘇蘭──伊拉克北部之一都市大得多,這個地方和尼尼微的古代位置相鄰近)。
當約拿沿 郊區開始他的緩慢旅行的時候,他開始有一種可怕的感覺,即他的使命不可能成功。他是一個外國人一個陌生的地方。他有一個信息要傳給外邦人,他們不計其數地住在他經過的郊區街旁。他許當他第一次不聽從上帝的命令到尼尼微來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他的任務只會帶來絕望。所以,三天的路程他只走了一天,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程才到繁榮的內城,他已開始傳道了。他毫不害怕,毫不含糊地宣告一個不愉快的信息給他身邊的人︰『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4節)有人會想,這根本不是一篇信息,這是一種信號,要引起聽眾的回應。
約拿書從開始的幾節中就帶給我們的那種激動和驚訝的特征,在這裡繼續表現出來︰好象有上帝的手在那裡工作,尼尼微郊區的居民立即回應了約拿的宣告;他們相信上帝,並且從罪惡的生活中回轉過來。他們的轉變是徹底的,而且立即又把先知的信息傳遞給他們的朋友和鄰居。像森林裡的野火被風刮起來那樣,消息迅速傳到市中心,國王和他的大臣們也聽到了,他們也作出回應,使得那本來是 眾發起的悔改運動,藉 國王的法令得以加強和發展起來。尼尼微城中心都悔改了,雖然約拿只走了三分之一路程,但皇帝發布的命令,不但人,而且包括牲畜,都要披麻禁食;王號召人民從內心悔改,離開他們以往的暴行和罪惡。外邦人從他們愚昧的道路上轉過頭來,求上帝息怒,希望保存他們的城市,他們誠懇的行動,使得上帝『后悔』了。因此, 改變了原來要對這座城市施行的懲罰,因為他們的悔改而施憐憫與他們。
對于尼尼微這個角色,故事講到這裡是已經達到了高 ;然而對先知個人來說,則還有一些經歷尚未臨到。在先知向尼尼微城的布道工作完成以后,我們既能從上帝的仆人個人方面,又能從整個的人類方面,都學到一些功課。
(一)約拿的任務雖然令他不快,事實上卻是他很大的福分。他個人歷史上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表明他不應有份參與上帝的事工。當他不順從時,他一路往下墮落,被拋到深海裡,得到應得的報應。然而是上帝的話第二次臨到他;他才有了第二次機會。
就個人的品質和權利而言,我們都像約拿。誰能自夸自己配得參加上帝的聖工呢?誰沒有不順從的經歷,誰不會丟失事奉上帝的權利嗎?在某種意義上講,事奉上帝常常是上帝給我們的第二次機會,是我們不配得的權利。假如使命臨到我們,我們永不能立即就說︰這是因 我們的恩賜和素質;或者我們有能力擔負這工作。上帝的呼召同時又是 憐憫的記號,在上帝的呼召中, 要使用我們這些不配的器皿, 關心那些無名的 眾,那些生活在沒有上帝的光照的人。
(二)這個故事還教導我們一些關于人類作為一個整體要學習的事。它的重點是放在郊區的人民,而不是繁榮的市區;它的興趣是在大多數的 眾,而不是國王和大臣們。故事給我們一個非常的異象,不是用有限的幾句話能講清楚的。上帝不但關心猶太人, 也關心外邦人; 的憐憫和關懷遍及所有的人,包括那些郊外的和鄉下的居民,那些名字不太為人所關注的,正是對 這些人,約拿宣告 ,而且也是這些人最先回應他,並且因 他們的回應,使國王和這個國家的尊嚴階層的心也起了改變。我們從那裡所瞥見的是一種不尋常的異象。這是一種人類大眾的異象︰各種各樣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類型的,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需要,和一個共同的要求;共同的需要是需要上帝,共同的要求是他們都要悔改。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