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四十二5】「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這話給我們看見,像約伯這樣一個敬畏神、無可指責的人,在這之前不過是一個風聞有神的人,並沒有看見神的亮光。許多時候,人所謂的完全,人自己的義,遮蔽了人的眼睛,不叫人看見神的啟示,不叫人看見神的光。 倪柝聲
【伯四十二10】「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七倍。」
約伯在塵土爐灰中,厭惡自己,當他不再顧到自己的時候,神反加倍的顧念約伯,這是一個禱告蒙應允的秘訣。我們多少禱告,是以自己為中心。「自我」是靈命的沉 ,是禱告的暗礁。─ 桑安柱《這時候》
約伯
我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四十二1-6)
約伯在卅八、九章那不可思議而又極為奇妙的游行隊伍(仍然是自然界現象以及上帝在宇宙中的受造物)面前,陷入陰沉的緘默中。他對四十和四十一章生動描繪的那兩種怪獸的思想而困惑不已;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畢竟崩潰了──不過我們若膚淺地閱讀這幾節,似乎看不出有多少尊嚴的痕跡,而只有嗚咽啜泣。
(一)
但我不認為我們所目擊的,是沮喪落魄的崩潰。倒不如說,像聖保羅在大馬色路上,眼睛開了、得見上帝和自己的真相,而自愿降服。然而這是一種危險的比較;因為我已不止一次警告過我的讀者,不要按照保羅的經驗意義解釋約伯的經驗。那么那開啟約伯的眼睛,並引致他厭惡自己、且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這事實的性質是甚么?他的反應,跟那位偉大使徒悔改歸正的經驗(成為描述上帝怎樣改變基督徒的生命最主要的模范)有何不同呢?
約伯和保羅在這方面都有極度的自我厭惡,以及完全和誠實的降服。但約伯的自我厭惡,並非如保羅以自己『已經賣給罪了』(羅七14-24)的感覺,因為他說︰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惡,我倒去作……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約伯更掛慮保持他的清白,多于使自己卸下他並未擁有的罪。他的自我厭惡,是人為了清白的緣故而嘗試要上帝的旨意屈就他自己的意思,而現在這人體會到自己傲慢的萬分恐怖。所以他的降服不是保羅渴望脫去罪的那種屈服;保羅已放棄依賴他的善功,並憑信心使自己完全投靠上帝的恩典。這是論到曾被 枉而要求公義的人,他現在停止要求這本為他權利的公義,而使自己靠賴他以前非難的上帝天道。用保羅自己的話來說(徒廿六14,欽定本),二者都是用腳踢不同的刺。我們用了這么長的時間,以痛苦和希望、忿怒和同情這複雜的心情,觀賞約伯這出戲,我們在這高潮的一幕,竟不能從約伯得見上帝的異象獲益,若原因在于我們不能充分把這異象與聖保羅的異象分別出來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二)
所以在第二節,當約伯說到上帝萬事都能作,他既不是表達神學上一個陳腐的要點,也不是畏縮地承認他自己不能做甚么而只有上帝能救他;相反地,他是抱 現實的態度,斷言只有上帝能使公義充滿在 的創造中。他作這種結論,理由是上帝已開啟了他的眼睛,使他看見上帝在那創造中邪惡力量的昌盛。在約伯的悲劇之外,有許多悲劇是上帝要處理的;在人類生活中有許多別的事,確實在宇宙結構的本身之內,是不應當如此的。約伯意識到,上帝身為造物主,理應為這些悲劇和反常事故的出現而負責;但上帝的第二篇言論,已使約伯不再苦思邪惡怎樣進入世界,倒想到上帝怎樣除滅邪惡這更實際的問題。他現在知道上帝正面對一場戰爭,而且 承認甚至約伯自己在受苦這一刻, 仍與那仇敵交戰。約伯的信念是這樣的︰不管上帝的仇敵怎樣強勁、凶猛,他相信這仇敵不能永遠阻撓上帝的目的。
這樣,第二節乃是從深切的悲痛中發出的信心的呼聲;它能合理地與我們的主在客西馬尼園那悲愴的話(可十四36)作比較︰
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也請比較創世記十八章十四節,耶利米書卅二章十七節,路加福音一章卅七節。
在第三節,約伯引証上帝在 第一篇言論中對他發出的第一個問題(卅八2),並作出他深思熟慮的答複。他在九章四節『贊美』上帝的智慧和能力的諷刺,以及那一節辛辣的痛 ︰『誰向上帝剛硬而得亨通呢?』都消失無蹤了。但在約伯新的語調中,有的不只是自責,他不單只譴責自己探問非他能力所能理解的事情。若有人聲稱約伯渴望擁有詩篇一三一篇作者那份單純的滿足,他就是一個輕率的人︰
重大和測不透的事,
我也不敢行。
但詩人無需忙亂的某種寬慰的心情,必定是約伯此刻的心情︰
我的心平穩安靜,
好象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
文中也有驚異與感激,就是上帝的判斷不但何其難測, 的蹤跡何其難尋,但在這情形中,約伯仍能領會並且賞識。現在他心感驚訝,而不是在黑暗中無望地摸索了。請參羅馬書十一章卅三節及以下各節。
(三)
約伯在第四節複述上主第一篇言論中的第二個問題(卅八3),即第二篇言論的第一個問題(四十7);值得注意的是,他沒有複述上主在這兩處上下文中對他所發的命令──你要『如勇士』束腰。約伯已終止爭論,正如他在第五節的回答中承認,他以前一切關于上帝的知識並不強過他的朋友。他們以道聽途說的傳統為自己的依據;他則堅持上帝依據他自己對 的些微了解行事,這些微的了解相比于他現在對 的認識,實完全不能稱得上是認識了,因為現在他能真實地看見 。
正如約伯說的,關于這裡說的看見上帝,有兩種解釋要說一說。第一種是比較不明顯的,但也許更為重要,這話必須與十九章廿五至廿七節的話連結起來。約伯較早前盼望瞬間閃過之際,在想象中望見將來,等他死后在陰間瞥見他的『救贖主』,並聽見 告訴他獲判無罪,這盼望現在竟完全以未可預料的方式實現了。上帝已向他顯現,不是在陰間,而是在今生,而且 已在旋風與雷鳴中,在 本體的一切威嚴的榮耀中顯現出來了。然而約伯必定意識到這兩個異象︰十九章那短暫的預示和卅八至四十一章的流瀉滿溢,都是出于同一位上帝,這必定意味他的辯白是可靠的。他的至親已經來到,救他脫離恥辱和污名,並挽回他的聲譽,承認他的正直,並作出他是無罪的愉快判決。
關于看見上帝的第二種解釋,是更為明顯的,它不但是約伯的辯白,也使他謙卑下來。舊約裡無人在這樣的遭遇中會毫無損傷地走開的︰以賽亞被上帝的聖潔感動,使他自覺有罪,並且承認他是個『嘴唇不潔的人』(賽六5-6);以西結在畏懼中俯伏在地(結一28);但以理燦爛的面貌因驚恐而失色,渾身無力(但十8)。照樣(第6節),約伯在旋風的雲彩中看見上帝的形狀,並在雷鳴中聽見 的聲音后,便輕視自己。希伯來原文只有『輕視』(譯按︰和合本作『厭惡』)二字,未說出受詞。但不論我們加上標準修訂本的『自己』或耶路撒冷譯本的『我的言語』(那就是『我收回我的一切言語』),都沒有多大關系。
約伯既被高舉,又被扔下去;被高舉,因為他已看見上帝他的救贖主;被扔下去,因為他和以賽亞一樣,已看見『大君王萬軍之主』。有關上帝這嚴厲的一面,也是聖潔的一面,他過去所知道的只是道聽途說。現在約伯正視這嚴厲的一面時,只能流出痛悔之淚,懊悔自己竟那樣重視自己的義,而又那樣輕視上帝的義;懊悔自己以為這一位上帝對于權能比公義更感興趣;又或懷疑這一位上帝並不關心要見到公義行在 的世界上;懊悔自己缺乏恩慈和想象力,去了解這一位上帝原來到現在仍要跟那強大而邪惡的勢力作勢不兩立的戰斗,這惡勢力威脅 要篡奪 的王位,並要使 的創造回複到他們原來已擺脫的紛亂。約伯自己的小清單已經結算好,他那細微的無辜將要被公布;但在這樣一位聖潔、公義和道德的上帝面前,約伯最后所作的,除了悔改以外,還有甚么能作呢?他的友人按 傳統的東方人作風在驚恐中所作的(二12);以及他在三十章十九節埋怨上帝以不公平的方法迫他作的事,現在約伯自己卻在甘心和恰如其分的痛悔中行出來了(請比較創十八27;賽五十八5)。
(四)
在廿三章注釋的尾段,我曾嘗試用六個標題概括約伯的心境,那時他與他三個朋友之間的爭論在一片苦毒的互相指責聲中爆發出來,雙方亦無法溝通。現在約伯已遇見他的上帝,而且他認識上帝的方式,是當時那些朋友或是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他與上天之間更廣大的爭論,終以複和與盼望作結,我們能否概括他現在非常不同的心境呢?讓我們用同樣的六個標題嘗試這樣做吧。
約伯的高傲已消減了,而且他滿面淚水,謙卑地以受造物的地位,在造他的主面前俯伏下來。他的降服是突然的,而且是無條件的,是我們現今這樣喜歡反叛的時代感到遺憾的;但在約伯所處的時代,這種情形是必定會出現的,而且會因此而獲得滿足。是陶匠才有最后的決定權,而不是他的泥。
約伯自義的困擾已化解了,巨型的氣泡爆裂了。他的德行已被承認,而且他並未被迫承認他未犯過的罪;但他已經認識到無人能依恃自己的美德,苦難亦會臨到最好的人。上帝在道德范圍中並非采用計算尺。
約伯的偏執已經消失。他發現了上帝並未隨意和惡意逼迫他;約伯不久之后(四十二8)甚至為曾使他那樣難過的三個朋友代求。正因他不再覺得需要公開宣揚他的正直,所以他不用再懷疑每一個──甚至我們可不可說他不再懷疑他所忘卻,而且被他判斷為極度錯誤的妻子?──甚至不過是觀望一眼的人。
約伯的沮喪已奇妙地化解了,而悲傷、憤恨的沉重擔子已從他肩上卸下了。並非他所有的難題都已解決了,而是那些難題已被置于更大且更有希望的景觀中。一個想凡事都知道的人,正學習生活于未獲決定和不確定的情況中,(我們敢不敢說?)甚至在無盡的黑暗中發出微笑。
約伯雖然是受造物,就是他現在承認的,但上帝並沒有要求他放下人的尊嚴。他為人類從上帝那裡贏得了一些成果︰他誘使上帝出現,甚至使 改變主意。從整體來看,舊約慣于讓上帝知道它的訴苦者,會對這情況滿意;所有那些認為人在上帝面前全無能力的人都會受到適當的譴責。
最重要的是,約伯的信心\cs8已被証明為正確的。他的信心總是斷斷續續要與他心靈中其他不太相干的態度爭斗;但他堅持下去,並且得到九章卅三節,十三章十五節及以下,和十六章十九節及以下那些短暫的見解,連同十九章廿五至廿七章那榮耀的異象,而且終于在最后這幾章得以更加榮耀地與上帝面對面相遇。我們不應夸張約伯在這些異象中,對上帝在理智上的認識,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太快講到他成功與上帝有個人相交,以及這相交令理智上的答案變得無關痛痒。舊約的上帝常令人困惑,就是不許人的心思太接近 作為上帝本性的奧秘,而且不要人的心以太過情感化的方式跟 建立友誼。舊約的記述,不容許人知道太多有關上帝的事或與 太親密。
我會這樣解釋約伯在信心上的勝利。約伯像我們的主講的比喻中,那個纏擾不休的寡婦(路十八1-8),連連重擊天門,直到天門開了。上帝對他說話,並給了他一些答複;而且 讓約伯得見 一會兒。上帝與人之間的空白處被抹去了,天上那可怕的靜默短暫地突破了──而約伯對此很滿足。那么這便是約伯記的要點嗎?在上帝的創造中,所有有關邪惡(像好人受苦如約伯)的神學難題都透徹地顯示出來了,但沒有一個是獲得圓滿解答的。對一個絕望的人,他所得的是一個超越了神學、並使他能在荒涼可怕的世界上繼續奮勇作戰的異象。是否因為約伯長久艱苦奮斗獲得了這異象,認為上帝『說的是』,便受稱贊(正如他不久就會受到的)嗎?約伯記終極的信息,是否上帝的異象(當然,在舊約這卷書中,這意思是指片刻間看見舊約之上帝的異象,不是神秘主義者自己全神貫注于全宇宙中那極樂和自我放縱的異象)並非臨到虔誠人,而是臨到絕望者;並非臨到自信的人,而是臨到行將沒頂者;並非臨到那些曾交付聖徒真道的維護者,而是臨到山窮水盡的人呢?
收場白
主后來賜福給約伯(四十二7-17)
我們現在從這簡短的散文段落回到一、二章那個古老的民間故事中。然而自從這幾章開始直到如今,已發生了許多事情。這段經文在它現在的背景中,不再只是完成這個義人約伯的流行故事,他在最厲害的試煉之下仍然忠誠不變。其實這段落,也給義人約伯整個詩化的戲劇提供了一個跋,他在悲劇臨到時喪失了信心,而且他無法忍受因這悲劇而來的羞恥和侮辱。不是嗎?
(一)
想到作者,要他這充滿慍怒和激動情緒的戲劇有個傳統的『神仙故事』的圓滿收場,就使人不免有不自在的感覺。主在旋風中介入后,他豈不應讓約伯留在憂傷和盼望、痛悔和確信這百感交集的狀態中嗎?那樣豈不是在現實生活上更加真實,而且對后世可能讀這卷書的憂憤交織的受苦者,不是更加堅強和真實的模范么?為甚么要約伯重獲健康和財富,獲賜新的家庭代替他失去的,並得以在滿足和平安中安度余生,去提起人們的期望呢?
難怪有學者認為,我們實際上不應理會結尾的一段。他們認為︰作者可能覺得,他既以那民間故事的摘錄開始,就應當使故事完整,把它最后的一段也載在其中,這一段並非表明他自己的任何觀點。我不能同意這種說法。我相信他至少有三個補充的信息是要他的讀者思想的,而作者大致上保留了那古老的民間故事中那不能實現的最后一幕,把它複述出來,不但非常聰明地使人了解這些信息,而且加上一抹諷刺的色彩。
第一,這故事必須公開還約伯一個清白。不單由于這個民間故事表明他受的苦是上帝差來的試驗,亦因在這詩體的爭論中,他的正直不斷受到攻擊,故此需要有這樣的辯白。上帝在第七節稱贊他議論 『說的是』,這是有需要在兩種情節中澄清他的名譽。在民間故事的情節中他在一章廿一節(『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和二章十節(『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么?』)堅定的聲明是獲得贊許的。在用詩體寫的爭論這較廣闊的背景中,在那些友人和那大 旁觀者可聽見的范圍內,上帝大聲說,那些以為自己是奉 的名說話的人控告約伯的罪項,約伯並沒有犯。當然上帝也沒有贊許 這傲慢且好爭訟之仆人所說的關于 的一切( 從旋風中所發表的言論已說得非常清楚),但 確實希望清晰地把它記錄下來,即 較喜歡約伯對 的攻擊,多于那些朋友對 的維護逾千萬倍。讀者若想摘記那一點,就是上帝喜愛一個堅強的斗士,大概就很正確了。
第二,作者毫無疑問地,希望人了解到那些朋友代表的正統智慧論教訓是不足夠的,而且若堅持過甚的話,實在是危險的。在那個民間故事中那些朋友受譴責,是因為他們像他的妻子一樣,企圖誘使約伯離開德行和忠誠的道路。在詩體爭論更廣的情節中,他們因『替上帝對人的做法辯護』,並用上帝的名義咒詛好人而被定罪,因照他們的判斷,那人沒有符合所要求的虔敬標準。不過,公平的說,上帝並未非難那些朋友所說關于 的每一件事(實際上 從旋風中所發表的言論,有不少事情與他們所說的相同,這是非常清楚的)。但如果他們聽見了 的言論便竊竊自喜,暗中慶幸自己多么正確, 就要當面告訴他們,說他們不是信仰的捍 者,而是作了有信心之人的絆腳石。讀者如果想摘記這一點,認為上帝對那些最自以為是的支持者投以正常的不信任,他大概又做對了。
(在上帝的指示下,約伯以『罪人』的身分為那些『聖人』代求,實在是美妙的一筆──給那些朋友的傷口擦上鹽,必定令他們感到十分不好受﹗但注意到他們勇敢地接受了貶抑,這亦不錯。假如這一刻能夠為約伯的妻子說句仁慈的話,那就會更加美妙。假如約伯喪失信心之后能獲得報償,為甚么她就不能呢?也許她的報償是在她為約伯再生育的那些兒女身上,她大抵是他們的母親。也許當約伯使他新生的女兒『在弟兄中得產業』,那是以一種更委婉的方式暗示他妻子所得的報償。要一個希伯來的民間故事作這一種正面擁護婦女的陳述,是罕見的。)
第三──(這信息不一定與第二點相矛盾的)作者在踐踏傳統的智慧論之余,亦為它說句好話;所以他讓民間故事中的約伯,因高尚的忠誠而獲賜的福氣存留。在正統信仰中,善功與富足之間、和更甚的是受苦與罪之間,繃緊的等式必須除去。但作者無意否定人生大部分的范圍中這樣的等式仍然有效。他也是智慧論的一個代表,而且他亦絕沒有意圖要把道德丟出窗外。正如我在這注釋的前一段(論一1-5,參該注釋──東方最偉大的人物{\LinkToBook:TopicID=104,Name=東方最偉大的人物(一1-5)})說的,約伯記的作者並非力圖要摧毀他對這運動的見解,而是把那些見解重建在一個更成熟和不再如此天真的基礎上。他(用約伯作他的模范)強調人的行為與他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必然的相互關聯,而且世上亦有好人受苦這等事情,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候打擊好人,使他們帶 幸福、安慰與希望的生活成空。作者安靜且有效地提醒我們,這並非意味在人所種和所收之間根本沒有關聯。讀者若希望摘記這一點,認為只要持守正統宗教和虔敬而能避免墨守成規,且以同情和仁慈對待被他們引導到真理的人,他們亦能從打擊中活下去,讀者那種想法大概也是對的。
(二)
在這卷書裡面,有許多不同的約伯站立在我們面前,他推翻所有過于簡單的解釋的嘗試。讀者現在既已小心查閱它,就有資格認同那一位對他或她的心、意念與經驗,說得最接近的約伯。究竟他是不是世上的激進分子所喜歡的那種對抗不公義的人呢?是被壓迫者的斗士?是對正統信仰的鞭笞?還是在天上裁判庭中人類尊嚴的維護者?或者是那在甘苦中都堅持他信心的人,是那因自己的叛逆而懊悔、並俯身在塵埃中的人,是那明白無人有足夠的善,要求上帝任何權利的人嗎?又或者,是那開啟了我們眼睛的人嗎?如同他的眼睛被開啟了一樣,使我們看見上帝的威嚴和我們自己的受造特性,看見上帝創造的奇妙與錯綜複雜,尤其是上帝一直與一切會破壞 的目的,並使 計畫歸于無有的東西爭戰。他甚至就是那在首二章,那還未暴跳反對造他的主的那個謙卑默從的約伯嗎?那么讓我們每一個人選擇我們自己的約伯;但是讓我們也要記得還有別的約伯可能是我們不很喜歡的,但我們若忽視他們,我們在靈性上就有危險。
我若是要選擇的話,就會選那超卓之受苦者約伯。他並不藉 任何代替或因別人緣故而受苦的概念,而贏得勝利。這並不是那動人的以賽亞書五十三章以外,在舊約時常提到有關受苦的見解。但除了我們那在十字架上的主,便無人這樣為我們深深探究何謂活在痛苦中,又或是跟上帝疏遠是怎樣的感覺,和成為人譏笑輕蔑的對象的感受。他是一個乖戾和愛吵鬧的受苦者,但他知道年長的以利法在他較佳的時刻所懷疑的,可是他並不打算表明他自己的見解︰『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五7)。受苦,豈不是人基本的狀況么?而我們豈不能在我們自己細微的方式中與約伯一同受苦,並與他一同得到有福的發現嗎?我們之所以能承受這世上的生活,全賴瞥見一位善良而又仁慈的上帝, 本 的恩典和憐憫,永遠都是我們的上帝。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