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別的原則(63章-65章)
這個預言的最后一大段,再次說到神在應用 的方法時,所持的區別原則。只有聖潔,才能產生上述的一切祝福;而在聖潔建立之前,必須有審判的階段。因此我們必須認出我們將要查看的這一段,和受膏的使者有關 使命的宣告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查看那段經文時,我們曾留意耶穌在大會堂裡讀過這經文, 只讀到「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就停住了。下面一句是「我們神報仇的日子。」這就是最后這一段的主題。根據實際發生的順序,我們已經討論過了現在所要描述的最終實現之前的一切事。先知所作關于複興之前必須要有道德條件的宣告,以及有關最終實現的畫面,共同促成了這最后的教導。如何才能得到完全的複興?聖職如何完成?答案就在最后這一大段中。此段描述審判的道路{\LinkToBook:TopicID=161,Name=A 審判的道路 (63:1 -6)},記載熱心的祈禱{\LinkToBook:TopicID=162,Name=B 熱心的祈禱 (63:7-64:12)},最后介紹神借著挑選百姓{\LinkToBook:TopicID=165,Name=C 挑選百姓 (65:1 -25)},在他們中間施行審判。
A 審判的道路(63:1 -6)
這段經文呈現了兩幅圖畫,一幅有關那位勇士,另一幅有關那場爭戰。我們必須注意到,這些都是在描述那勇士從爭戰中歸來的情景,並且是由爭戰已經結束的觀點來描述那場爭戰。
勇士(63:1 )
我們可以從先知的問話中,看出他所看到的異象。異象中有一個勇士從以東來,這裡的「以東」是象征一切抵擋以色列,或反對神的人。我們看見這勇士走了過來,既沒有受傷,也沒有倦容。 的裝扮華美,能力廣大,先知就問道,「這……是誰呢?」
勇士親自回答他的問題,「就是我,是憑公義說話,以大能施行拯救。」答話甚短,卻總結了以賽亞書這幾章中的主要教訓。那是耶和華所說的話,一方面宣告 的方法,一方面宣告 的目的。 的方法是憑公義審判; 的目的是要拯救, 有大能來完成這一切。
爭戰(63:2-6)
先知認出了那勇士之后,立刻問 ,為甚么 的裝扮有紅色, 的衣服像「 酒 的」?他看見 的衣裳洒有血跡,顯然 剛從一場爭戰中凱旋歸來。因此先知要求 對 的裝扮作解釋。
立即回答了他,首先確定一個事實,就是 沒有得到人的任何幫助,就在烈怒下獨力征服了 的一切敵人。
然后宣告這場爭戰的原因,「因為報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恩年已經過去了,現在 報仇的日子也完成了。這勇士已在烈怒的大能中克服仇敵,但 還有能力施慈愛,要拯救 自己的民。
然后又說到 在爭戰時的孤單。無人幫助 ,但 仍大有能力;于是一切反對 ,敵對 旨意和 百姓的仇敵都被毀滅了。
如果硬要把這一段經文,解釋作在描述基督第一次降臨時所作的工作,就會徒生困擾。這不是一幅描繪神的仆人受創傷的畫面,乃是 的仇敵被擊敗、被毀滅的畫面。我們在這裡沒有見到實際流血的戰場,但只有那位得勝者,最后要在報仇和烈怒中,掃除一切反對 百姓和 旨意的仇敵; 凱旋歸來之時, 的救贖之年就開始了。
B 熱心的祈禱(63:7-64:12)
這整個祈禱,是附加在這最后一大段的主要教訓之上的。當這個預言論到神如何挑選百姓,運用 區別的原則時,還會再度提到這個祈禱。
先知看到了有關那勇士和 所宣告之異象,他感覺到其中所描述的審判具有絕對的公義,並且認出只有借著這樣的作為,人才可能有希望。于是他發出贊美和祈禱。
贊美和承認(63:7-14)
這預言首先以優美的文字,描寫耶和華在過去對 百姓的信實。他決心要提起耶和華的慈愛和美德,並宣告 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然后他提出兩個例証,第一個描述 在埃及對他們所施的慈愛,証明 是他們的救贖主;第二個描述 在曠野中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因此,從回顧過往的年日中可以發現,盡管他們悖逆,使主的聖靈擔憂, 還是愛他們,懷抱他們。
這樣導致他承認一個事實,就是因他們,悖逆,使聖靈擔憂, 不得不「轉作他們的仇敵」。
不過這一切只有促使他再歌唱 的慈愛和憐憫,這預言還是贊美 仍記念 的百姓,記得 如何帶領他們出埃及,又如何拯救攸們離開曠野,進入安息之地。
祈禱(63:15-64:12)
這贊美和承認,融入了一個禱告中,這是一個由深刻地認識到失敗和荒涼的景況而獲的禱告,這禱告卻也同時知道耶和華的心是大有慈愛憐憫的。它首先表達他們的需要,然后發出痛苦的呼喊。接著是回想起過去神的作為,而承認所犯的罪。最后是對耶和華的呼喊,呼吁 向 的百姓有所怍為。
惟一的需要(63:15-19)
這預言描述了現今的光景,並拿來和古時候耶和華給 百姓的安息作強烈的對照,以祈求耶和華垂顧。從「你的熱心和你大能的作為在那裡呢?」這句問話可以証明,這百姓沒有耶和華的同在,也沒有 的大能。「你愛慕的心腸和憐憫向我們止住了。」這宣告也指明他們沒有耶和華的憐憫。這是一幅描繪他們的需要之畫面,這禱告說出了他們的論據,「你卻走我們的父……你是我們的父……我們的救贖主。」他迫切地懇求耶和華轉回來。他們已失去安息,他們的產業所剩無幾, 的聖所也被踐踏,他們變得好象耶和華未曾治理過的人。 《摩根解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