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四十二章

B 宣言的中心(42:1 -9)

現在,這個宣告將耶和華的仆人引介出來。在挑戰性的導言中,耶和華啟示 自己管轄著人的事務, 也聲明即使是征服者古列,亦在 的控製之下; 並且啟示 恆久以來為以色列所存的一個理想,就是那位 揀選的仆人。先知的眼光現在看到一切的管轄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不僅像古列一樣,受耶和華的催逼, 的心意也與耶和華相合; 也不像以色列那樣,失敗跌倒,需要神憐憫的作為, 永不失敗, 不管在施恩典或審判時,都是神完美的器皿。

這個宣言的中心可分成兩部分。

1.第一部分將焦點集中在耶和華的仆人身上;
2.第二部分在介紹耶和華和 仆人的關系。

耶和華的仆人(42:1 -4)

這位先知的宣告,首先論到符合完美仆人理想的那一位之顯現。耶和華形容 是「我的仆人」,是耶和華所扶持的。

耶和華以「我所揀選的」描述這仆人與耶和華之間的關系,並說 是耶和華所喜悅的。

耶和華又以「我的靈」描述 服事的裝備,這靈是耶和華賜給 的。

至于這仆人的使命,則表達在一句簡短的話中,「 必將公理傳給外邦。」這句話雖然短,但就以色列的歷史來看,卻有豐富的含義。神揀選並保守亞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的目的,是要使它成為別國的祝福。雖然以色列失敗了,但神理想的仆人卻要完成這使命。「 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接著就描述神這位仆人所用的方法。新約馬太福音對這一段經文的引用(太12:20),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得更清楚。為了完成耶和華的旨意, 的仆人首先負有一個恩典的使命,然后是一個公理的使命。

恩典的使命之特色是安靜;人通常用來建立國度的一切事物都要止息。「 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 的聲音。」更進一步,在施行恩典的時候, 以忍耐的方法對待 的仇敵。「壓傷的蘆葦 不折斷;將殘的燈火 不吹滅。」壓傷的蘆葦象征軟弱的益發軟弱;將殘的燈火形容一個終將導致毀滅的原則仍在運用。在恩典的使命這個階段中,神的仆人不會加速滅亡的來臨; 既不折斷壓傷的蘆葦,也不吹滅將殘的燈火。 只是耐心地等待。

在恩典的方法之外,還有公理的方法。預言的話說,「 憑真實將公理傳開。」,馬太引用這預言時,將這個有關公理的宣告和緊接著發生的事並提,以解釋這預言。

壓傷的蘆葦 不折斷,
將殘的燈火 不吹滅。
等 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顯然,當 采用公理的方法時, 就要折斷壓傷的蘆葦,吹滅將殘的燈火。

最后他宣告耶和華仆人的大能,這些話將 和 的敵人作了一個明顯的對比。 在恩典的便命中,以耐心對待仇敵;但在 審判的日子, 就要毀滅他們。「 不灰心」是指對待將殘的燈火;「也不喪膽」是指對待壓傷的蘆葦;「直到 在地上設立公理。」就像論到耶和華的威嚴時,先知將假神和耶和華作了一個對比;此處他也將耶和華仆人的仇敵之軟弱,和 的大能作了一個對比。

耶和華和 仆人(42:5-9)

現在宣告耶和華和 仆人之間的關系。前面說明耶和華的威嚴時所論到的一切真理,都在這裡以濃縮的方式重複出現︰ 是天、地、眾人的創造者,也是扶持者。

耶和華的仆人是 所召的,所攙扶的,最后也是 所任命的,以使 成為列國的祝福。 在他們中間的工作,乃是作他們的光,領他們脫離一切的捆綁。

最后以耶和華的話,來結束有關這仆人的宣告。耶和華宣稱 必不將 的榮耀歸給假神,也不歸給雕刻的偶像。 這樣的宣告有一個証據,就是 先前宣告的事都已經成就了。

C 結束的呼吁(42:10-25)

這宣言是以一大段經文作結束。這段經文首先包括一首信心之歌,其次是重新宣告耶和華的旨意,最后是先知對百姓的呼吁。

信心之歌(42:10-13)

由于看到了耶和華仆人的異象,以及 與耶和華之間的關系,這位先知立刻發出了一首信心之歌;在這首歌裡面,他呼召全地都要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他的呼顢是普遍性的。這歌必須從地極發出,並且所有的人都要同聲歌唱。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要歌唱;曠野和其中的城邑,聖地之上的各村莊都當揚聲;西拉的居民也要在山頂歡呼。

這首歌乃是歸榮耀與耶和華,因為 要像勇士一樣出去征戰,而且 必要勝過 的仇敵。

耶和華的旨意(42:14-17)

先知的話現在轉變成耶和華自己的語氣, 親自憑 的永存說話,宣告 長久以來一直忍耐,現在 要以大能采取實際的行動。先前說到的是神的仆人所用的方法,現在 則說,這就是 自己所用的方法。 長久以來所采取的是恩典的方法, 一直閉口不言、靜默不語、「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 的聲音。」如今方法改變了, 要喊叫, 要急氣喘哮,使大山小岡變為荒場。並且要像這先知在信心之歌中所宣告的, 要以 的大能建立公理。

如此熱切的結果,是導致和平的建立。困乏人要得到幫助;瞎眼的(就是 失敗的百姓)要被引領,以明白 最初的旨意;拜偶像的人要因困乏人得幫助而感到困惑。

先知的呼吁(42:18-25)

先知再度向百姓發出直接的呼吁。他要耳聾的去聽,眼瞎的去看。然后他描述何以如此稱他們。雖然神的旨意是要他們成為耶和華的仆人和使者,但他們卻仍然眼瞎耳聾。他們看見了,卻不能領會。耶和華因公義的緣故賜下律法,目的在使他們完成 的旨意。

但因為他們不肯順服,他們必受痛苦;這百姓要被搶被奪,鎖在坑中,隱藏在獄裡,成為掠物和擄物。

看到這一些事情之后,先知以問話的形式向他們提出一個基本的呼吁,「你們中間誰肯側耳聽此,誰肯留心而聽,以防將來呢?」

這個宣言的結尾,提到雅各所受的苦難。他所經歷的一切痛苦,都是對他的罪的刑罰;然而盡管刑罰多么猛烈,他仍然無動于衷。 《摩根解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