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再一次回答先知的問題,雖然這一次 不像是給他一個正式的答複,而僅僅指示他一個完全的答案即將來到。當默示來到時,先知受提示去把所見異象的內容,寫在版上;這樣,他所得到的信息將被保存下來,並且可以大聲地向當時和將來的世代高聲誦讀。很清楚的,這個異象不但對哈巴谷眼前的問題適用,而且也適用于選民在邪惡的世界中,回應困難的生活經歷時,所不斷產生的問題。
這位先知也被提醒說︰這個異象可能需要經過一些日子才會來臨。對哈巴谷來說,延遲很自然使他感到不耐煩,而他必須學習去等候它,不過他得到保証︰在上帝認為最適合的時間,這個異象將會來到。在這幾節經文中,上帝不僅提示了這個異象和它在歷史現實中緊密相關︰不但這異象必定來到,而且它的應驗在時間和地點也是肯定的。但是這異象來臨的遲延,對哈巴谷必造成是一種相當程度的試煉。他不但要學習忍耐,而且也要忠實地相信上帝不單應許異象,並要使它應驗。
雖然初看起來,這短短的一段經文,好象是先知和上帝對話的較大篇幅的序幕,然而它卻是了解全書信息的重要文字。
(一)這默示有一定時間,但是哈巴谷慢慢學會上帝的時間,不是人的時間。他開始與上帝對話時曾求問 『要到幾時呢?』(一2)上帝明顯地對罪惡不采取行動是令先知困擾的原因,但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用人類的時間尺度來測量上帝。他以為上帝不采取行動,但他將要意識到上帝只是還未行動。他知道上帝對罪惡應該采取行動,這一點他是正確的;但他若以為知道上帝何時采取行動,這樣他就錯了。所以他現在正在學習這個忍耐等候的困難功課。
正像在人類的生活中,規定某些行動和事件的時間是極其重要的;同樣,在上帝的行事計畫中也是如此。但是人類既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去知道上帝何時應該行動。我們時常以神學上片面的認識,去假定上帝必要行動,但是抓住事實比抓住它所暗示的更容易。以為上帝明顯的缺乏行動,可能引致我們的信心動搖,而在實際上只是我們沒有能力去認識上帝行動的時間。我們必須試學哈巴谷的功課︰『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3節)
(二)忠實守信是過公義生活的關鍵(4節)。第四節的內容是難以確切地翻譯的,但是大致上它的主題看來是清楚的。一個不正直的人,將不會有勇氣和堅穩的心志去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而那個披戴上帝公義的義人,必將成功地生活 。公義生活的關鍵是忠誠守信(faithfulness,這是希伯來原文所表達的;標準修訂本譯作信心,是受到新約引用這段的影響︰參見下面)。因此,忠誠守信這個詞指出在上帝和人之間的關系的完整性(integrity);因為上帝是人類存在意義的重心。對于哈巴谷,忠誠守信意味 向上帝靠攏,即使在他不能理解上帝的作為,或者當上帝的時間在先知看來完全缺乏任何一點行動時,還是相信上帝。
忠實守信要求與上帝繼續保持關系,甚至當經驗超越信心,和持守信念的目標出現問題時,還要保持與上帝的關系。信心的生活不要求人們放棄理性和知識,正像哈巴谷所堅持的詢問已經表明了這一點。但信心的生活可能繼續要求相信,甚至理由和知識都已經耗盡時仍要如此。我們不可能常常明白上帝的行動,或者明白 表面上的缺乏行動。然而,如果關系是穩固的,甚至當知識的道路變成死巷時,我們仍堅持信心的路。
(三)公義和信心是直接相關的。在新約中,第四節的意思因闡釋福音而被加強,遠超過哈巴谷原本的信息含義。像引用所有舊約的經文一樣,新約引用哈巴谷書,是引七十士(希臘)譯本的。使徒保羅寫信給在羅馬的教會,說︰『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引自哈巴谷書二4)。』(羅一17)而對加拉太教會,他寫道︰『沒有一個人靠 律法在上帝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加三11)這個相同的主題在寫給希伯來的書信中(來十38)再一次被提及,藉 馬丁 路德所寫的和所講的,使它變成新教改教運動的關鍵主題。一個人不是靠 人為的工作而獲上帝接納,而是因信稱義。
雖然新約的作者和許多世紀以來基督徒神學家的論點,已經與哈巴谷起初所表達的思想核心距離很遠,然而他們都持守相同的傳統。人類生存意義的核心是甚么呢?在古代的猶太人看來,它就是忠于與上帝的關系,而不是人類可以知道、了解,或者行動的能力。從基督教福音的觀點來看,與上帝的這種關系是同等的核心。它也在耶穌基督裡賜給我們這些外邦人;它不能靠金錢或者工作來取得,而只能藉 信心從上帝領受並對 存感恩之心。但是哈巴谷清楚地說︰我們生命的意義和被稱為義的可能性,是從向上帝委身而來的,是藉 我們的信心和持續不斷地忠實守信而得來的。
給惡人的五樣災禍(二5-20)
這一段經文的語調和形態,指出這不再是哈巴谷與上帝間私人對話的敘述。這一段包含 一個或者一系列的上帝曉諭;這些話是對那個『狂傲』的人(5節)講的,可以假定是巴比倫帝國,但是作出宣告的背景,好象是在聖殿中(20節)。哈巴谷重新工作,從事公開的宣講,申述他蒙召作先知時所要宣布的上帝話語。不過當我們讀他宣布的話,我們就看見這些話包含了一些對他私人問題的回應,特別是那些在一章十二至十三節中提出來的問題。先知曾經奇怪為何聖潔的上帝,會使用那個不聖潔的國家去審判比較不邪惡的百姓。當我們聆聽他的講話時,我們感覺到他現在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曾經應許給他的異象(二2-3)還一直沒有來到。
先知的曉諭在五至六節上半節引出來;這些引言是難以解釋的,部分原因是未確定如何翻譯它們(正如標準修訂本的注腳所指出的),另外是因為它們可能含有謎語,正如六節上半節的直譯所指出的(『這些國的民,豈不都要題起詩歌並俗語,譏刺他』;這句話英文標準修訂本直譯應為︰『所有這些人豈不說起謎語反對他,唱歌痛責他呢?』──譯者注。)這些話關系到那些軍事上威脅猶大的狂傲的外邦統治者;它包括了五段責備的詩歌,每一段都由『禍哉』或『有禍了』這個詞引出來,每一段都指出兩宗罪行和兩種結果︰
(一)第一個災禍的信息(6下半至8節)。外邦的統治者好象搶奪人錢財的債主。他向一些人偷竊;向另外一些人,他用很少的貸款換取人家值錢的東西,趁別人有需要和有求于他時剝削別人,使自己發財。不久以后,先知肯定受壓迫者將會反抗。然后哈巴谷解釋他的暗喻︰被掠奪的國家最后將要轉過來,並掠奪巴比倫國。早些時候,哈巴谷曾奇怪一個更邪惡的國家怎能作為上帝的工具,去審判較不邪惡的國家。現在他十分清楚的知道,審判的工具最終要成為受審判的對象;上帝的公義必獲成全。
這個神諭令人感到不解的地方,是它描述巴比倫帝國失敗的方式。文中沒有明說它是上帝直接行動的結果,而說它乃是人作惡后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結果。換言之,哈巴谷開始覺察到一種道德的規律存在于人類歷史的過程中。他早些時候沒有看見這一點,他的心思太過被時間和地點所限製。但是現在他看見了,這是接受上帝的話之結果。人類的帝國暴政只能在一個短短的時期內成功。從大處 眼,明顯地,所有人類的暴政,都在它內部孕育 自我毀滅的種子。
(二)第二個災禍的信息(9-11節)。以隱喻的語言,先知宣布災禍將要臨到那些使用不法手段得到利益、把房子建在高處和保 森嚴之地的人。他們設法獲得安全,但到頭來還要被這些建築所累。藉 這個隱喻的解釋,先知指出巴比倫皇室,或者王朝(隱喻中包含了一種文字游戲)在尋求安全的過程中,已經喪失了它所要的安全。
我們再次可以看見從先知的話中所出現的廣義信息。暴政本身已包含 毀滅自己的種子;同樣,以邪惡追求安全,帶來的只有加倍的危險。在這個世界上,在追隨剝削和罪惡之中,是不會尋到安全的;這是世界道德秩序的自然規律,這種對安全的渴慕,是不能用不道德的方式得到滿足的。
(三)第三個災禍的信息(12-14節)。信息的焦點現在從皇室的建築物,轉到城市的建築物。那個建築在不義和流人血基礎上的城市必不會有繁榮;一切都必歸于無有。雖然先知是指 建造一座城市講的,但他的話可能是暗指建立一個帝國。巴比倫藉 他們的軍事擴張,想要建立一個當時統管全球的帝國,但是他們統治全球的目標基于邪惡和流無辜人之血;他們一面築造,事實上也一面在破壞自己所建成的。
哈巴谷突然讓我們看見一個不同的異象,與試圖建立一個統管全球帝國的徒然行動成為對比︰『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象水充滿洋海一般。』(14節)先知有這個最可貴的異象,而它只是被少數人類所分享。從哈巴谷那個時代以來,帝國興起又滅亡,每一個帝國都試圖要使他們的統治和權力遍滿全世界。在二十世紀,帝國一直和我們在一起,以統治全世界為目標,並且以壓迫和血腥實現它們的野心。盡管它們明顯地成功了,但它們最終必不得成就;這位古代的先知提供了一個值得追求的尊貴目標。
(四)第四個災禍的信息(15-17節)。先知現在收窄他的焦點,從敵人的帝國目標,到他們令人討厭的實際行為。他指他們喝酒放蕩,使自己和鄰居蒙羞和墮落。但是也許先知所諷刺的,是對追求勢力的沉溺;沉迷在那種放蕩的權力把弄中,于是造成可怕的和放蕩的毀壞。但是正如以前一樣,先知指出,放任地使用暴力去傷害人類世界和自然世界兩方面,必將反過來作弄作惡的人(17節,譯者注︰本節英文標準修訂本直譯應為︰『你向利巴嫩所行的強暴,將要淹沒你;你殘害野獸,將要使你恐懼,因為你流人的血,並對大地、對城市和住在其中的一切居民施行強暴。』)施行強暴的人最終將要被淹沒;恐怖主義者將被恐嚇──這也是造物主上帝所建立的世界道德秩序的一部分。
(五)第五個災禍的信息(18-19節)。這第五個信息是關于偶像,而許多注釋家認為它與前面四個信息不很協調;他們認為它可能是由其他別的著者后來加進去的,這篇經文的來源並未能加以肯定。不過,雖然這種信息可以向任何拜偶像的人宣講,它與前面那些向巴比倫統治者所宣講的亦非不切題。我們從古代留下來的碑銘得知,巴比倫帝國把他們的成就歸功于他們的神只。
這段簡短的信息所要突出的,就是關于偶像的無用和拜偶像的人的愚昧。有人製造了偶像,然后敬拜他自己手所造的,這不是一種極其愚笨的事嗎?只有複瓜才向偶像陳訴,好象它能夠回答似的。對于這些相信木頭或者石頭所造的物件的人們,先知只能宣告另外一個有災禍的信息。
崇拜偶像和對它的譴責,是舊約中最常見的主題。從表面上看,崇拜偶像對我們二十世紀時代好象很陌生。我們中間誰會有那種隱秘及誘惑似的沖動,偷偷地走進工作室裡,去雕刻偶像?即使有這種沖動,也很少人有能力這樣做。然而崇拜偶像的罪並不是這樣表面化,它真正對人的試探已經在前段的有禍信息中顯露出來。崇拜偶像本質上是敬拜我們所製造的,而不是造物主。而那些我們所製造的,可以存在于我們所擁有的事物中,一間房子,一項事業,一種野心,一個家庭,或者許多其他的人與事中。一旦它們變成我們生活的焦點,或者當我們為它們而生活時,我們就是『敬拜』它們。當這些事物成為人類存在的目標和中心,它們就和木頭或者金屬的偶像一樣愚昧。我們能夠從許多世紀以前先知的話中清楚洞察到的,但卻不能常常在現今的生活和現實的存在中照樣清楚看見。當我們默想哈巴谷的話,我們同時也要反省我們自己生活的本質和方向。 《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