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現在得到指示,表演這些動作的時間並不確定,可能要在第四章所說各種象征性的動作完畢之后,再來表演這些動作。這個豫言有兩種形式。首先,這些動作(即在此段經文中所敘述的)本身,就具有含蓄的象征,隨后在下面的幾節經文裡,立即說出上帝的曉諭;上帝所曉諭的話語,就是要詳細說明這些象征動作的意義。
再者,這位先知的動作,必然是面對大眾表演,並有一大 人注意觀察,看看這個瘋子,下次要作甚么呢?以西結拿起一把刀,並將厚刃放在磨石上磨快,為進行一個不同凡響的表演,作好準備。當時,那些旁觀的人一定都可以看見,他從頭上和顎上開始剃,並且小心謹慎的將發須搜集成一堆,放在他面前。他們過去所認識那位頭發很多的先知,慢慢的變成一個禿頭,同時面孔也刮得精光,毫無疑問,由于他是用那么笨重的刀剃刮,皮膚一定非常疼痛。然后他將胡須和頭發平分,就像一個商人所做的那樣,小心地將頭發秤好,平均分成三堆。這時那些觀眾看見這種情景,一定覺得非常可笑,秤頭發豈不好象使用羽毛穩定氣球一樣﹗
第一堆頭發,要在先知身邊用火焚燒。然后第二堆要用刀切碎,直等到那些長辮變成短發。第三堆,也就是最后的一部分,要拋在空中,任風吹散;這個不和諧的情景,竟藉 那幅圖畫收場,就是先知追趕被風吹散的頭發,並且用刀砍碎。但是還有一個動作並未完成,就是這位禿頭先知,在地上爬行,要取幾根被風吹散的頭發,包在他的衣襟裡。他回到火的旁邊,將包在衣襟裡的頭發取出,扔在火中灰燒,當時他頭頂光禿,勇敢的站在觀眾面前,發出上帝的呼聲,那些象征性的動作,意義非常清楚,並且公開傳揚(見下面的5-12節)。
但是,甚至在他傳講上帝的曉諭之前,那些領悟力較深的人,已經明白各種動作的象征性。在希伯來人中間,剃頭可能是羞辱和哀慟的征兆,這個象征固有兩種因素,但羞辱居多。就像一個有尊榮的人,在一 譏嘲的觀眾面前,公然剃光頭發,受辱蒙羞一樣,照樣將來必有一個城,也要使其中的居民撤出,遭受羞辱。正如頭發與頭的關系如何,照樣居民與城的關系也將如何。
但是在這個象征裡,不只含有羞辱和悲哀;那三堆頭發的處理,顯示城中居民的命運。在火中所燒的部分,代表在圍困的艱難期間,那些將要死亡的居民;用刀砍碎代表那些為城作戰死亡的人;最后的部分被風吹散,代表那些在耶城陷落之后,由城裡逃出,奔向各方的人。然而就是那些逃出的人中,即使有一部分可以存活,其余的人,由于生存的艱難,最后都死亡;就是在被擄期間,也絕對沒有安全。
在象征性的動作裡面,沒有附帶其他的話語,這種信息乃是一種決不能逃避的命運。有時,當罪惡已達極點時,只有審判才能使人覺醒。這些象征性的動作,雖然不能代表以西結所傳先知信息的全部,但確可代表他所傳的信息非常嚴肅,災禍即將來臨﹗
再一次,在這一段簡短的經文裡,信息藉使者身上所發生的影響顯而易見。我們無法想象以西結表演這些怪異的動作,會是輕而易舉的;以后過 沒有頭發的生活,也不是舒服的。但是這個事件指出,難傳的信息帶給使者苦難,對于差遣他的『那一位,也同樣感覺痛苦。
在以西結表演了那些象征動作(即在前面幾節經文所敘述的)以后,現在他開始向觀眾宣講上帝的話語。這些話語和那些動作有密切的關系;對于那些動作的意義,就是對于以西結處理的三堆頭發(12節),他們得到特別的解釋。
研讀古代歷史的人,總是比那些親身參與其事的人更得教益。從四章一節開始,我們已經曉得,以西結所表演的那些象征動作,都是與耶路撒冷有關。畫在磚上的地圖,乃是耶路撒冷的地圖;剃光的頭代表耶路撒冷被劫赤裸。但是至今以西結還沒有公開宣布,這些象征動作的意義。凡是親眼看見事實的,應該夠清楚,但是有許多人不愿去看。他們偏見地把所豫表的那個城當作巴比倫,和以為該城的審判已迫在眉睫。然而所有這一類的希望和妄想,都隨 先知的宣告而破產,以西結宣告說︰『這就是耶路撒冷。』(5節)
再一次,我們必須想象這種情景,傳講這一類戲劇性話語的人,提供一個怪異的景象︰這時他的頭是童山濯濯,下顎所留傳統的胡須也刮得精光,當他說『這就是耶路撒冷』時,他的樣子是指 他自己;你看見這位怪異而剃光胡須的人,站在你的面前,表示耶路撒冷將來悲傷的狀況。這個可怕的信息,不是關乎巴比倫,那座可恨的仇敵之城,乃是關乎他們自己心愛的京城。
然而這位先知所宣告的神旨,遠超過那些動作所象征的。那些動作只宣告即將臨到耶城的審判;這些話語卻詳細說明,那個迫在眉前之審判的理由。因為耶路撒冷已經棄絕上帝,所以將來必被棄絕,該城被安置在列國的中間,卻未充分發揮中樞的功用。城中神聖的殿,應該是至聖的所在,居然變為污穢可憎。所以這位先知便代表上帝宣告一些可怕的話語︰『我與你反對,』(8節)凡是不了解他們的歷史主義的人,可能一直盼望,耶路撒冷唯一的問題,是巴比倫的反對;現在所宣告的,確是一個可怕的事實,是上帝反對耶路撒冷﹗
從反對耶路撒冷的這個神諭裡,出現幾個嚴肅的神學觀點。
(一)關于管家的職分,耶穌教導門徒一個最基本的功課︰『多托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這個教訓也適用于耶路撒冷,該城被安置在『列邦之中』,城中是聖殿所在之地,一般人都知道,是上帝與人親密同在的處所。上帝給耶路撒冷的托付很多,故該向她多要,但是她並沒有負超責任。
正如以西結的聽眾一樣,我們必須存心謹慎,不可欺騙,如同信息論到的主旨一般。『這就是耶路撒冷』──這些話語可以使那些聽眾了解信息的意義。然而,從基督徒的觀點來說,其中含有一種意思,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耶路撒冷,我們是上帝的殿(林前三16),從這些 所多托的,就必向他們多要。
(二)在研讀舊約豫言書的時候,讀者可能非常熟悉,那些審判和滅亡之豫言所發生的影響,它們沖擊力是很大的。然而在聖經裡面,沒有其他的地方,比此處所說更為可怕的︰『我與你反對』(8節),又說︰『我必不可憐你』(11節)──這些攻擊的話語竟出自滿有憐憫的『那一位』﹗人們往往想象,慈父母向他們的孩子說話的方式,以為這是抓住上帝向人說話的要領。如果沒有其他的用意,這一類的話語只是公開宣告宗教的嚴肅;宗教不是一種安逸,可以輕率的假定,或者像隨便擲出無用的紙牌那樣。宗教影響整個的人生,我們必須以最嚴肅的態度來對待。
(三)像通常的情況那樣,信息常論到發出信息的上帝;但是這些低沉的話語非常重要。從表面上看來,這顯示出上帝可畏的一種形像,出現在這些豫言的背后,藉以可以了解上帝較完整的本性。
一個不經心的人,他不會有深切的悲傷。一個心底深處從未被愛滲透的人,也絕對無法了解恨的力量。深沉的情緒顯示出對立的一部分。那位說『我與你反對』的那一位,經常就是那位同情你的那一位;公然宣告『我不可憐你』的,正是根本無法壓製內心憐憫之源的那一位。所以此處所描繪的,正是滿腔同情的上帝,引發出盼望和懼怕。假如沒有這樣的忿怒,也就不會有先前的慈愛。上帝氣質的改變,不是出于一種惡性幻想的心情,乃是對于蒙愛之人的行為,作出一種愛心的反應。因此每一位先知描述上帝的烈怒,都是希望的信息的一部分;上帝變臉的可能性,完全由那些引發烈怒的人而定。
這幾節經文一方面加強前面說的話,把審判的下場交代明白。但是在另一方面,也詳細說明,在以西結的信息中又有一個新的泉源,當他的服事工作繼續下去時,必然變得更為寬廣,這與上帝的旨意有關,因為四圍的列國,是以耶路撒冷為焦點。
乍看之下,在這一段經文裡面,四圍之列國的角色,是上帝審判的執行者。他們所采取的行動,最后將要失敗。對四圍的列國來說,耶路撒冷必然成為一種『羞辱、譏剌、警戒、和驚駭』(15節)。但是除非我們依照歷史背景,並知道上帝選民在世上列國中所有的處境,不然我們實在無法看出以西結信息所發生的全部沖擊力。那么他們被指定的位置是甚么呢?
按照古時上帝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地上的萬國,應該因他的后裔得福(創廿二18)。根據西乃之約的定規,以色列必成為一個『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那就是說,以色列人作上帝的選民,必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與世上的萬國都有密切的關系。藉 以色列的立國,所有其他的國家,將了解上帝在世上所施行的公義︰他們將根據所看見的來學習。在列國遭遇黑暗痛苦時,以色列人必將成為上帝的燈塔。
然而這些事情,沒有一樣發生過。在以西結所處的那個時代,真正的悲劇,並不是即將臨到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國的毀滅,乃是這個民族,對那些高尚的呼召,並沒有盡到責任。在先知所說的豫言中,選民的罪惡這樣經常被譴責,現在甚至比起初更加厲害。他們的行為非常敗壞;並沒有按照從前的呼召去作。
面對 這個普遍的背景,我們發覺以西結的神學,是如何提出一個新的見解︰如果以色列不能成為列國的光,她就要成為列國的一種恥辱。這種見解的反喻,就是列國可以領受同樣的信息,分享給以色列的揀選和高尚的呼召。如果以色列人已經成就了她的呼召,她將顯明上帝的公義和公平。但是若失敗了,這個信息同樣也可以傳遞出去;對于猶大和耶路撒冷之可怕的審判,乃是宣告上帝的公平和公義,正如 對待世上的列國一樣。
這樣一來,我們開始了解,上帝的信息是如何的傳遞出去,縱使使者失敗了,也于事無妨。這個信息原來的計畫是藉 一個公義而強盛的國家實施,但當這個國家毀壞時,它也可以傳遞。然而同樣的,最后這位先知的信息變得很清楚,它是傳給兩種聽眾,而每一種聽眾彼此之間也都互相發生影響。
(一)首先,也是最主要的,這位先知是向選民傳講。但是那些聽眾所處的環境是如此,所以他們有自我反省的傾向,『這事為何發生在我身上?我作了甚么錯事呢?』就某種意義來說,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反省有藉 審判而來的知罪成分,他們將開始了解失職的責任,使列國受到損害,是因為沒有去實現上帝的呼召。因此,這位先知漸漸地去拓廣當場聽眾的心胸。他們決不能只以自私的方式表示悲哀而已,而必須了解遠方列國永遠填不滿的需要。
(二)此外,這位先知所傳信息的范圍正在擴大。他雖然不能實際的向列國,或是向俘擄他們的人傳講,但以西結對于各種事物架構的了解,已經日漸清楚,在某種方式上來說,以色列的上帝,也是萬國的上帝。這種看法是含蓄性的,聖經中有許多地方作這種敘述,在以西結書裡面,這種說法比其他地方更為清楚。因此,我們雖是屬于別的民族,而不是以色列人,但是這位古代先知的信息,不會與我們沒有關系;現在我們開始看到,外邦人的世界將要成為焦點。 《每日研經叢書》